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与希望的之间的关系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84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人生充满了选择,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十选择之中。一些选择会影响我们一时,}fn有些选择则会影响我们一世。同样的情景,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选择的不同,导致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也不同,一些人被称赞为有远见,}fn另一些做出不同选择的人被称之为目光短浅。对十处十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的初中生来讲,做出有利十长远发展的选择对他们至关重要。众多研究表明: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学生更倾向十选择保持长期学习目标,保证其在自我调节过程中坚持目标定向,并保证目标不受打扰得以实现,这令他们有了较高的学业满意度,在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研究如何让初中生在学业生涯中为了将来更长远的利益}fn甘愿选择放弃眼前暂时的利益,即学业延迟满足及其相关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fn目前针对学业延迟满足干预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

希一望是一种重要的个体积极品质。Snyde 01991)认为,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是希一望的核心。Valle等人(2006)研究表明,希一望是帮助青少年应对各种情境的有效的心理能力。在面对不利的生活事件时,希一望水平高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问题行为。根据希一望理论,心理学家发展出了一套提高希一望水平的干预模式,这些干预模式既用十个别咨询,也用十团体辅导。国内学者张青方(2002)用团体辅导技术对大学生进行了希一望干预,研究表明,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被试在社交、学业、恋爱和职业选择领域的希一望水平,进}fn提高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为我们将希一望干预模式大规模的引用到教育领域,提高学生的希一望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既然持之以恒地坚持目标不动摇,那么我们可以假设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关系。在学业延迟满足干预模式尚不成熟的今天,我们可以启用希一望的干预模式提高学生的希一望水平,进增强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学业延迟满足

1.1学业延迟满足的概念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自控研究的发端,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Ifn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不仅是自我控制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的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更是一种伴随人终生的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变量。

延迟满足具有具体领域性的特征(Wander etal, 1989; Bembenutty eta1,1997; Durden,1997),在不同的情景中有着具体的内涵和意义。对十处十学习情景中的学生来说,延迟满足主要是针对学习中的不同期望或目标作出抉择时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即学生为了将来更为远大的、更有价值的学习或成绩,Ifn放弃当前可获得小目标或奖励的机会,并在等待期间表现出的自抓‘能力或调节能力。

Bembenutty C 1998 )针对学生在学习情境下的延迟满足现象,提出了学业延迟满足(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概念,即“学生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Ifn推迟即时满足冲动的机会的倾向”。Bembenutty C 2002 )的研究证明了学业延迟满足是学生成功地使用资源控制策略和意志控制策略Ifn产生的行为结果,是学生自我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开辟了延迟满足研究的新方向,对十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学业延迟满足定义为: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fn自愿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出的自我控制能力。

1.2学业延迟满足的测量

在学业延迟满足概念提出之前,所有测量延迟满足的量表都只是针对一般学习情境进行测量,从未涉及具体的学业领域。

  在Bembenutty C 1998 )明确提出“学业延迟满足”这一概念后,他与助手在延迟满足的多维量表(Multidimensiona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MDG)的基础上,开始编制适合十学业延迟满足的专门化量表(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Scale, ADOGS),用来评价大学生在学业延迟满足方面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这一量表有很好的信、效度,是一个有效地测量大学生群体在学业延迟满足方面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 http://sblunwen.com/jkjylw/ 心理学报,2005, 37 (4) :491-496.

[2」李晓东,叶象新.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 21(3):288-324.

[3]黄蕴智.延迟满足一一个值得在我国开展的研究计划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 15(1):53-56.

[4」杨丽珠,于松梅.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2, 25 (6) :712-715.

[5]陈会吕,李苗,土莉.延迟满足情境中2岁幼儿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延迟策略的使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18 (1) : l-5.

[6]杨丽珠,徐丽敏,土江洋.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3, (4):1-6.

[7]于松梅,金红.两种延迟满足实验研究范式的分歧与整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 (4):54-57.

[8」阵伟民,桑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2, to (1> : 65-70.

[9]刘岩,张明等.学习困难与优秀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跨情境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3>:63-67.

[10]杨丽珠,土江洋,刘文等.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J心理 学报,2005, 37 (2):224-232.

[11]韩沁彤.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日标取向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12]于松海,金红.两种延迟满足实验研究范式的分歧与整「J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 4 (26):54-57.

[13」胡兴旺,李红,吴睿明.学前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25-128.

[14」杨丽珠,宋辉.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 (6) : 35-38.

[15]于松梅,杨丽珠.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11(2):197-201.

[16]郝春东,刘晓燕.延迟满足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3,120-128.

[17]许政援等.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报,1987 (1),18-24.

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与希望的关系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10-12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2-22

1 学业延迟满足 12-15

1.1 学业延迟满足的概念 12

1.2 学业延迟满足的测量 12-13

1.3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研究 13-15

2 希望的研究综述 15-22

2.1 希望的概念 15-16

2.2 Snyder 的希望理论 16-18

2.3 希望的测量 18-19

2.4 希望与学业成就的研究 19-20

2.5 近年来希望干预研究的进展 20-22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22-24

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2

2 研究目的 22

3 研究意义 22-24

3.1 理论意义 22-23

3.2 实践意义 23-24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24-32

.......................................................................................................

研究三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和希望的关系 31-32

1 研究目的 31

2 研究方法 31

3 结果与分析 31-32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32-36

1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人口统计学特征 32-34

1.1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呈正态分布 32

1.2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在年级上差异显著 32-33

1.3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33

1.4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在学校类型上差异显著 33

1.5 初中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学业延迟满足上显著差异 33-34

2 初中生的希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4-35

2.1 初中生的希望在年级上差异显著 34

2.2 初中生的希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34

2.3 初中生的希望在家庭居住地上差异显著 34

2.4 初中生的希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 34-35

2.5 初中生的希望在学校类型上差异显著 35

3 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与希望的相关分析 35-36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36-42

.....................................................................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