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44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通过了解该公司内部审计绩效的基本概况,笔者发现目前该集团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一,指标选取过于单一化、彼此没有关联性和逻辑性,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厚此薄彼,存在考评标准不严谨、考核结果不具代表性等缺陷。第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严重脱节,导致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严重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第三,在各具体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相关内容为 Z 集团构建一个全新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来解决该集团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面所存在的弊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化。企业想要快速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从战略管的理念出发,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在内部运行机制中,企业能否高效运行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
现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共享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企业需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几率也相应的被提高,想要降低外界不良因素的所带来的损失,确保自身稳健发展就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中能否恰到好处地发挥着风险防控职能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关于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的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做出了如下诠释:内部审计是一种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咨询、保证活动,旨在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提升运营绩效。对企业风险、管理结构、管理决策执行效力等方面制定一套规范、严谨的流程,以促进企业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该诠释使得内部审计的内容、职责得以扩大,可以帮助企业可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其管理决策执行效力、内部控制和外界风险。
Z 集团是一家国有控股制物流企业,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但在内部审计方面仍存在着和一般企业一样无法避免的缺陷,譬如,一方面,Z 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未将对自身的绩效评价与企业战略方针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也未将对企业价值增值这一职能纳入考虑范围。因此,随着审计方式的变革,Z 集团的内部审计考核模式与当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相匹配了。目前该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仅仅是短期考核,不利于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和集团战略规划的实现。因此,该集团内部审计部门亟需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平衡计分卡作为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模型,以平衡计分卡为雏形构建一个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将集团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的工作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融合到一起,旨在完善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企业运营流程,促进集团战略规划的实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审计定义与职能演变相关研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作为目前最具权威的内部审计组织,1947 年该组织最先对其给出解释:“内部审计是一种立足于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主要给组织管理的工作提供建设性和保护性服务以及处理财务与会计方面的问题[1]。”监督、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关于定义中涉及到管理服务,但当时的企业审计专业人才较为稀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形同虚设。尽管内部审计已从会计中分离,但审计工作仍以财务和会计为主。
1957 年,由于实际审计工作发生了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做了相应的调整,将其定义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可以对其他控制是否有效作出合理的衡量及评价[2]。”笔者发现当时监督、评价依旧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只是对职能范围进行了拓展,新增了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评价。到1971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再次修改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指出其是一种以建审查经营活动为基础的独立评价活动,它是一种对其他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管理活动”。此时,审计职能的作用范围被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经营活动领域,涵盖组织内部发生的所有事项,财务审查不再是主角。随后,1978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独立评价活动,它以检查其他控制活动是否有效来发挥它的控制作用[3]。”显然内部审计开始为组织提供服务活动,但如何为组织服务、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无法解释。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2.1.1 内部审计绩效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企业价值的一种检查、评估活动。其主要依照系统规范,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执行效能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性进行监管和评估。绩效考评主要由个人、部门、企业三个方面构成。在考评对象不同的前提下,考评的影响因素、选用指标、涵盖内容也大相径庭。现如今,绩效管理是沟通基层员工和上层管理者的桥梁,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上文内部审计和绩效的定义笔者可以得出:内部审计绩效与内部审计部门是对应关系,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绩效、责任承担情况可以在内部审计绩效中准确的体现出来,类型不同的审计对象的绩效评估情况都可以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企业的管理结构状况以及整体效率的程度也可以从绩效评估结果中体现出来。所以,内审绩效是指与企业环境相关的,且是联系企业战略及部门目标的,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流程和结果的综合。
2.1.2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概念
绩效评价是指采用某一特定的评价方法,尽可能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它主要对部门关于最初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为目标的实现所实施的措施相关的执行结果,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因而,绩效评价是发生在特定环境中,且与组织战略和目标相关的活动。组织的整体绩效的评价工作主要有组织内部门的绩效评价以及部门员工的绩效评价两部分组成,因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有各个部门及各部门的每个员工所构成,组织的目标最终需通过各部门员工的贡献来完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平衡计分卡理论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 BSC),该指标体系是严格依照企业的战略要求精心设计。卡普兰和诺顿认为,“BSC 是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可以逐层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将其转化为某一具体的,相互联系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然后在不同时段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实施考核,从而建立起较为精确的执行基础为评估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提供参考标准”。
平衡计分卡主要由以下四个维度指标构成:第一是财务维度指标。在平衡计分卡理论中,财务维度指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该指标是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反映,可以为长期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可以在其他三个维度之间架起桥梁。
第二是顾客维度指标。客户维度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要想赢得市场份额,那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是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规范的内部业务流程是企业保障现有客户不流失及现有市场份额不被侵占的基础。同时,也能对企业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实现既定发展目标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内部业务流程并非一成不变的,也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新的需求,及时更新和改造内部管理流程,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第四是学习和成长维度指标。该维度的考量是平衡计分卡的最大创新之处。人力资源是企业潜力最大的财富,企业发展可以说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因此,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树立人才优先的思想,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保驾护航。


图 3-1 Z 集团组织机构图

.........................

第三章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3.1 Z 集团基本概况.................................15
3.1.1 Z 集团简介........................... 15
3.1.2 Z 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16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5
4.1 平衡计分卡引入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5
4.1.1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25
4.1.2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26
第五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结果及相关对策建议.......39
5.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39
5.1.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39
5.1.2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分值的汇总...................................39

第五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结果及相关对策建议

5.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5.1.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由第四章计算出的指标体系的各具体指标权重占比,本章引入专家打分法对该集团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做进一步量化评分。
笔者通过咨询请教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及在内部审计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本文暂定五个评分值档次,分别为:100-90 分对应优秀等级、89-80 分对应良好等级、79-70 分对应中等水平、69-60 分对应较差水平、60 分以下为差等水平。上文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主要有定性和定量指标两种,所以在评分环节也需要将其区别开来:
关于定量指标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纵向或者横向比较给出指标的标准然后做出评价。同样的,本文所邀请的专家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根据笔者所设置的评分档次专家按照实际的情况和自我职业判断在每个范围内赋值打分。
而对于定性指标而言,我们就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将其量化才能够评价。因此参照定量指标,本文也将定性指标划分为五个不同档次并设定相应的分数范畴:100-90 分对应优秀等级、89-80 分对应良好等级、79-70 分对应中等水平、69-60分对应较差水平、60 分以下为差等水平。邀请评分的专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设定的指标进行打分,从而完成定性指标向定量指标转化的工作。


图 3-2 Z 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示意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内部审计部门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公司治理中,意义非凡。企业是否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本部门运作水平,还会对整个企业产生影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于企业整体层面而言,能解决企业内审绩效和整体目标脱节的难题;于企业员工个人而言,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根据 Z 集团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为其建立了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指标总共分为三级,将 Z 集团内部审计绩效效果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维度和学习和创新维度,三级指标是对四个维度产生影响的具体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分别各维度对内部审计绩效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量化评价得出该集团的整体审计绩效水平为:中等水平。
(2)通过了解该公司内部审计绩效的基本概况,笔者发现目前该集团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一,指标选取过于单一化、彼此没有关联性和逻辑性,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厚此薄彼,存在考评标准不严谨、考核结果不具代表性等缺陷。第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严重脱节,导致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严重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第三,在各具体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相关内容为 Z 集团构建一个全新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来解决该集团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面所存在的弊端。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