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2001 年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会计利润造假事件引发了内部控制的重大变革。2002 年 7 月美国国会发布了 SOX 法案,其中 302 和 404 条款规定,公司 CEO与 CFO 或者类似的管理人员必须书面声明其对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并规定必须随年度报告披露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该报告还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该法案引发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其并没有在争议中消失,而是在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被模仿,这其中就包括我国。
2006 年沪深两市各自针对本交易所上市公司发布了《内部控制指引》,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对内部控制审计做出了规定。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 年联合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鼓励聘请具有期货、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010 年 4 月 26 日,财政部与证监会、银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初步建成。2012 年发布的《关于 2012 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对各类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做出了明确规定。该通知要求国有上市公司在 2012 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师签字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要求总市值在2011 年达到 50 亿元以上,且 2009-2011 年平均利润达到 30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主板上市公司从 2013 年开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师签字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截止到 2014 年除破产重整、新上市等特殊情况的主板上市公司,其他主板上市公司应随年报一起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师签字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该通知是我国从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逐渐转变为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的标志,这引起了企业管理者、外部投资者、政策制定者等各方利益群体的广泛关注。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愿审计阶段,随着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全面实施,一些学者从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价值、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盈余管理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资本成本影响的并不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相应的法规颁布之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愿性的治理行为,一方面提高可以企业的经营效率及效果,从业务层面降低错误及舞弊的发生概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实质上提高企业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将良好公司形象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缓解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有助于上市公司低成本融资,促进公司发展,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但如亚太实业、南纺股份、上海物贸、青岛华光(康欣新材)等连续五年造假案例存在,以及此前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绿大地、四川长虹巨额应收账款欠款等一系列案件,使公众对内部控制失去了信任。为规范内部控制体系,重塑其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心中的形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国有与主板上市公司全面执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本文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对该项政策的一种检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引导企业正确看待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政策,为监管部门完善与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初衷是监督、评价内部控制机制,以此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促进企业经营发展。那么其是否有真的有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是否可以通过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达到信号传递的目标,让投资者获得标准、可靠的内控信息,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最终表现为投资者要求较低的资本回报率,这需要实证检验。目前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实行时间短,效果如何还需检验。因此实证分析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不仅可以引导企业正确看待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政策,也为此项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还能为监管者完善与推广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本成本相关研究
2.1.1 权益资本成本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权益资本成本,着重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公司成长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等。
(一)国外研究现状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提出者 Mossion、Sharp 和 J. Lintner 认为权益资本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是系统风险 β 值。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量研究证明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等其他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同样有具有显著影响。Fama(1992)、Fench(1993)研究表明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包括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市场风险;Botosan(2002)研究发现股权成本与财务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但这样的显著负相关只在发展状况受财务分析师与公众关注的公司中成立[3]。Beneish(2008)研究发现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会导致权益筹资成本上升,但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不会对企业的权益筹资成本造成影响,Defond M, Zhang J(2014)发现权益资本成本与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404 条款审计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无显著相关关系[4]。Cheng(2013)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有着较为积极的正向影响[5]。Ashbaugh-Skaife,Hollis(2009)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实证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虽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可以使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信息风险,进而提升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最终表现为较低的权益成本,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或者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会显著提高其权益资本成本[6]。Casey R.J.(2015)经过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增加了社会责任报告传递信息的质量,进而有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7]。Kothari(2009)不确定信息披露数量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但同样研究结论在小公司中并未得到验证[8]。Skaife H A(2009)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研究支持了治理较好的公司其权益资本成本较低的假设[9]。Artiach T(2014)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10]。
............................
2.2 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其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主要经济后果包括会计信息质量、审计费用、审计延迟等。
(一)国外研究现状
Doyle(2007)、Chan K(2007)检验发现相较于内控完善的上市公司,被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低。CE Hogan(2008)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研究发现,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增加,审计师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43]。Ettredge M 和 Li C(2011)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了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面临着更长的审计延迟,如果披露的是财务报表相关的重大缺陷,审计延迟更显著[44];Schneider 等(2009)发现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审计意见的公司具有盈余质量较低、审计费用较高、审计师更易发生变更、审计延迟较长、资本成本较高等特征[45]。Altamuro J 与 Beatty A(2010)研究内部控制条例何影响财务报告,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监督和报告的改善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46]。Ashbaugh-Skaife H 与 Collins D W(2009)研究证明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虽然会增加审计成本,但会因会计信息风险降低而产生收益,从而降低股本成本。Alexander C(2013) 调查了 2901 个企业内部人士,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同 SOX404条款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促进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并正面影响投资者投资信心[47]。Sun Yan(2016)研究发现被中介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显著少于获得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投资减少是由于风险较大的投资(例如收购、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减少所推动的;即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48];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
3.1 概念界定 ............................. 15
3.1.1 内部控制 ............ 15
3.1.2 内部控制审计 ......... 15
第四章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 20
4.1 理论推理与研究假设 ................... 20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2
第五章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负债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 37
5.1 理论推理与研究假设 ....................... 37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9
第五章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负债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理论推理与研究假设
企业债务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风险等密切相关。债权人作为委托人无法直接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可能完全知情,一般主要通过相关财务报表与附注信息来了解借款企业,以此来判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与发展前景,进一步做出相应决策。作为债权人的委托者与借款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债权人无法对借款回报率做出最佳选择。作为理性投资者,为了尽可能保护自身利益,会在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上,选择较高的借款回报率来弥补自身面临的高风险。降低借款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缓解债权人面临的信息风险,进而有助于降低其要求的借款回报率。作为借款人的公司,对自己的实际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更加了解,处于信息优势方。债务人即公司的代理人,可能为了私人利益或者盲目自信,利用这种优势地位,在与债权人进行谈判、签订合同或者事后在具体使用资金时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从而使债权人承担超过预期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在债务契约签订前,为了向外界传递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以期获得低利率借款,不惜粉饰财务报表。在债务契约达成以后,借款企业为了使管理者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可能避开债权人的监管擅自改变所借资金用途,违背借款契约,产生道德风险,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
.........................
结论及展望
资本成本公司财务核心概念之一,是公司管理层进行投资、筹资决策参考的重要财务指标,对公司财务及经营决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强制执行的背景下,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与负债资本成本的影响,对企业代理人及委托人作相关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政策制定者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阅读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控制了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产权性质等相关变量,运用实证检验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