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大散文到新散文——以祝勇的散文文学创作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87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祝勇散文创作在“文化大散文”上的新变并非偶然,它是对上世纪 90 年代“文化大散文”的继承与发展,立足于 90 年代“文化大散文”异军突起,打破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散文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且过度配合宣传,反对模式化写作,文化大散文这些最初的追求与祝勇倡导的新散文运动一脉相承。祝勇对“文化大散文”在具体实践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突破,他致力于重新发现散文创作的多种可能性,用批判的目光和冒险精神对散文创作进行革新。 并在多个层面上对以往文化大散文形成了反叛和超越,在巧妙地绕开了余秋雨“文化大散文”套路,在可以书写宏达历史题材的同时寻到了独特的视角,以个人的、民间视角书写历史,避开埋没于历史材料堆砌的陷阱,“文化大散文”的书写不可避免地要写到历史和文化,而历史散文又是一个如此大而化之的概念。

第一章 文化大散文的兴起与危机

第一节 背景:文化大散文的缘起
回望散文的历史车辙,层叠而厚重,从散文理论上而言,囿于散文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和文体特点,“文化散文”或者“文化大散文”都没有一个成规整的系统,但是“文化大散文”和“文化散文”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书写,它们的特点就是“大规模涉猎历史的后花园”,①“文化大散文”或者“文化散文”的命名追随着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辙,一路向下奔来,“文化大散文”是什么?“文化散文”是什么?因为对这些概念或者口号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概述,对它们的争议本文暂且不作讨论,但是,“文化大散文”和“文化散文”有着相似的书写题材,所以,什么是我们心目中的文化大散文或者“文化散文”?郭长德认为:“‘文化散文’就是‘大散文’,是当代散文中一支突起的新军。”②“大散文”概念最初的提出者是贾平凹,贾平凹提出这个概念的时期正值我国处于 90 年代社会急速转型和变革的时期,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剧烈变化使得人们的生存和心理状况趋向复杂难测和多向度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给人们生存处境的巨大变化和引发了人文精神的迷茫与失落,人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大众媒体对丑陋社会事件的大肆报道,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冲击着人的视野和价值判断,导致人们原有的价值判断准则失效,随之而来的诗金钱观念的加剧,人情世态的淡漠,道德伦理的沦丧,以及人际关系的畸形。在精神迷失的时光隧道中,很多人变得鼠目寸光,陷入于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抛却远大梦想的漩涡之中,安眠于享乐主义,漠视社会责任,变得麻木不仁。以往既定的社会价值和判断准则被质疑,价值观念的失准和文化内涵的失范困扰着人们的精神诉求,在这样的困局下,人们对寻求一种可以走出精神无所依托的境况很是焦灼,渴求高质量,有思想、有文化的文学作品来滋润干涸的心田和萎缩的精神。就在这个时候,散文作家就把慰藉灵魂,改善失落精神的目光投注到了散文身上,读者和研究者都要求散文这种本质自由且讲究真实的文体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使命,解救大家走出浅薄的生命体验,走向灵魂的饱满,追求生命的本真。
..........................

第二节 危机:文化大散文的衰弱
“‘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这种散文的普遍特点是,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力图通过对旧文化、旧人物的缅怀和追思,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②这些遗留问题的清理工作在倡导散文革新的祝勇那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作家专注致力于拓宽“文化大散文”发展的路子,寻找散文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转换以往“文化大散文”话语表达方式,让其成为活体,层层繁衍,更具有生命活力。

《美文》作为“大散文”发表最早的承载平台,余秋雨、张承志、张炜、李存葆等人纷纷在其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点,譬如,这些散文都具有浓烈的历史人文价值;人性隐秘性探索意识;人存在意义的追寻与反思情怀;人类命运何去何从的叩问。在大散文的创作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人性和精神碎片的追索架构起融会历史性、人文性、知识性、哲思性、文学性于一炉的深邃宏大、疏密有致的审美格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具有厚重感的散文获得了一大批读者的喜爱与热捧,并形成了盛行一时的“文化大散文热”,“文化大散文”达到了一度繁荣的局面,然而当“文化大散文”在久旱遇甘霖的时代契机下走向繁荣,其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被“大众”仿制出来并大肆滥用之际,也是其形成模式的时候,因为有迹可寻的文体类型最容易被模仿、被复制,尤其是处于信息媒体时代,总会有一批“别有用心”之人将其拿去“山寨”,在不断的仿造中,“文化大散文”最终丢失了自己的独特性,随之而来的是失去艺术生命力的“模式化”文化大散文,文化大散文变得千篇一律,一览无余,沦落到走一下名川大河,访一下铭文古迹便可写的地步。如王尧在《文化大散文的发展、困境与终结》一文中提到:“但是,困境也随之而生。当余秋雨他们用‘文化大散文’终结了‘杨朔模式’后,大批余秋雨散文的‘副本’又使‘文化大散文’不得不面对‘终结’的命运。”①余秋雨散文成了其他人竞相模仿的范本,首先,一大批没有生命体验和感悟的历史题材的散文开始盛行,这些散文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雷同,多读几个人的散文,就可以找出他们很多的相似之处,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写法被大量地复制、重用、套用,这种没有灵魂与独创的散文写作方式,导致散文成了一种“集体”写作、大众写作,而不是从生命本真出发对生命的自然表达,显得矫揉造作,只有空壳,没有生命。
..........................

第二章 祝勇的散文观

第一节 祝勇与“文化大散文”
著名的散文评论家陈剑晖先生在《新散文往哪里革命?一一兼与祝勇、林贤治商榷》一文中提到:“近年来,散文一改以往的温和与平静,开始变得热闹,甚至众声喧哗了。散文的热闹可以追溯到贾平凹的‘大散文’口号的提出和关于‘文化散文’的争论,但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标志性事件,却是‘新散文’的崛起。”①从新文学现象来看,“新散文”的崛起是对“文化大散文”争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散文热闹”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新散文”与“文化大散文”在 20 世纪 90 年代转型期的中国文学史、多元化的艺术追求、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复杂而多变的文化语境上是一脉相承的。首先,“新散文”的实质是“文无定法”,这一点和“文化大散文”最初的设想是一致的,尽管后来“文化大散文”在模式化创作的镣铐下走向了自己当初的反面。其次,“新散文”敢于“破体”的写作姿态和“文化大散文”最初的反“模式化”追求,“大散文”如同自由的风,并不是一个定义可以限制住的,敢于突破旧散文的不足方面是不谋而合的,纵使“文化大散文”一度因为模式化的“集体写作”而面临各种困境,甚至终结,但依然在革新的力量下不断的得到新的力量,获得新生命。不管是“文化大散文”还是最近崛起的“新散文”,它们一衣带水,不可切断而论,“传统是一条割不断的河流,忽视传统无异于自甘浅陋。这个结论尤其适宜于散文。因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可以仰仗外来文化,散文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毫无疑问,散文比任何一种文类都更需要强调文学传统的继承。”②那么这个传承该怎么继续,就是散文革新者需要考虑的事情。如何革新?往哪里革新?该怎么革新?“文化大散文”的新变就是在这些争论和探索中艰辛地前行的。正是有了诸多争论,诸多关注,诸多实践,散文才走向了自身解放的征程!
陈剑晖先生在《杂树生花,众声喧哗——改革开放 40 年散文的总体成就与基本评价》一文中把改革开放 40 年的散文创作,通过时间爬梳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第二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散文创作春天的到来……这一时期,首先是‘文化大散文’异军突起。‘文化大散文’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散文过度配合宣传……第三阶段,新世纪至今。以 2000 年开始的新世纪散文,延续了上世纪 90 年代‘散文热’的创作态势。在这一阶段,‘文化大散文’依然保持着繁荣的局面,而且有所变化,比如李敬泽、祝勇、穆涛、丁帆、王尧、王彬彬、詹谷丰、詹文格等的文化散文,与余秋雨、王充闾、梁衡、卞毓方的文化散文相比,就有不少新变。”①
..............................

第二节 散文不可回避的革命
祝勇作为新散文运动的倡导者和理论总结者,对散文的危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建立在文本创作实践先行基础上对散文理论进行总结的作家,完美地将实践与理论结合为一体,更加具有说服力。祝勇对散文新变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是祝勇散文革命的宣言,认为散文被“体制”所束缚,失去了自由表达的灵魂,散文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被限制,散文内在创造力枯竭,散文的魅力减退,要走出散文困境就必须进行一场革命,把散文从陈规旧习中拯救出来。在《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一文中,祝勇从阻碍散文发展的“体制”入手,分析了散文价值裁决问题,阐释了“体制”阻碍散文发展的事实,表达了自己对散文本质的看法以及散文新变的方向。
在祝勇看来,目前散文价值裁决出了差错,真正具有内涵的好散文被遮蔽了,真正具有价值与意义的散文并没有被及时地发现,他认为,散文的价值裁决者应当是理性的,独立的,贴近文学本身而远离喧嚣的,裁决的结果应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但是,事与愿违,事实上,当下的困局是散文价值在裁决方面失去了公允的评判,在这样的境况下,散文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定位了?祝勇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发问,并对那些在乌合之众的簇拥下罗列而出的散文作品表示不屑,对由受命于“大众选票”而来的在市面上到处转载、畅销的散文作品的价值表示怀疑,对那些凭借自己是评论家和编选者进行散文价值裁决的人表示质疑,在“人文精神和俗世利益在当下差不多成了天然的死敌”①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些散文价值的裁判者不是出于散文真实的价值而是受命于“大众”选票,这是对散文价值的伤害,祝勇的担忧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因为那些价值裁决的散文占据了散文空间并试图覆盖散文在时间上的位置,因而,祝勇发出了对散文价值到底由谁来裁决的疑问,表达了自己对散文价值裁决者的质疑与思考。
..............................


第三章 祝勇在散文内容上的新变......................................20
第一节 物的存在:图史互证........................................21
第二节 物的象征:文化传承..........................................24
第三节 物的书写:图文并茂..............................................26
第四节 物之物证:生命绵延.......................................27
第四章 在散文文体上的新变.....................................29
第一节 综合性写作:多种文体元素的浇筑......................................29
第二节 虚构与想象:由真实原则到真诚原则.......................................32
第三节 叙事的探索:由单一原则到多元叙事之美..............................34
第四节 语体文体:语言的革新....................................37

第四章 在散文文体上的新变

第一节 综合性写作:多种文体元素的浇筑
以文体为切入角度分析文化大散文的“新变”在祝勇的散文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有必要界定“文体”的内涵与层次。陈剑晖先生将文体细分为四个层次,本文在论文中主要是从文类文体和语体文体两个层次着手,所以本文只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阐释:“第一层次:文类文体,即各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第二层次:语体文体,即作为语言现象的文体。”
陈剑晖先生在《散文文体论》中对文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合理的归类。放在陈剑晖先生的文体理论下对祝勇散文新变的实验文本进行剖析,更能有理有据地深入探讨祝勇散文创作在文体方面的创新,也为文化大散文的“新变”在祝勇的散文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提供理论支撑。

文类文体,是文体的具体化形态,也是区别于其他不同文学门类的最外显的层次,

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独特的外在形状,具有不可代替性,犹如人的外在形体。它能够最快、最明确地区分不同文学门类,如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的区别。散文文体自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化大散文”囿于“集体写作”的模式化泥潭难以自拔,散文变得刻板、模式、无味、苍白,甚至散文走向“消亡”的歧路,故而,散文的革命无可避免,散文在文体方面进行多种可能性的探索也势在必行。大陆学者淡墨在《散文革新断想》中提出:“散文文体独守贞操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作品)文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越界已是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散文必须从各种文体(乃至各类艺术)中去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


结语
祝勇是一个精神和思想都极度自由的人,他兼具沉稳的谨慎求证思维和大胆设想的勇气,他和他的散文追求,如同自由的风一般,不受限制,不怕讥讽,对散文的追求执着且无畏。
“文化大散文”的“新变”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学发展自身的需要,是散文创作者自觉的要求。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唯一途径,所以任何一种文体都必须不断寻找创新点,寻找新方法、新思路,突破旧的迎接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祝勇在散文创作方面,祝勇冷静沉着,才思敏捷,笔风优美。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散文,祝勇有过一段四处行走的经历,他去感受大自然,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不同的事物,在脚到不到的地方,他把目光转向阅读,在行走和阅读双重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沉淀自我。在散文理论的观点上,祝勇是一个冒险者,有时显的激进和急躁。
祝勇散文创作在“文化大散文”上的新变并非偶然,它是对上世纪 90 年代“文化大散文”的继承与发展,立足于 90 年代“文化大散文”异军突起,打破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散文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且过度配合宣传,反对模式化写作,文化大散文这些最初的追求与祝勇倡导的新散文运动一脉相承。祝勇对“文化大散文”在具体实践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突破,他致力于重新发现散文创作的多种可能性,用批判的目光和冒险精神对散文创作进行革新。 并在多个层面上对以往文化大散文形成了反叛和超越,在巧妙地绕开了余秋雨“文化大散文”套路,在可以书写宏达历史题材的同时寻到了独特的视角,以个人的、民间视角书写历史,避开埋没于历史材料堆砌的陷阱,“文化大散文”的书写不可避免地要写到历史和文化,而历史散文又是一个如此大而化之的概念。祝勇捕捉到了适合自己又具有创造性的“细节”书写,在历史宏达背景下,从细微入手,集中力量在小点上深入,同样写出了散文的“大”境界,自在自然地游曳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在历史的框架下,致力于把历史框架中的人写活,写出人在历史命运面前的抉择、彷徨、取舍和挣扎。在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隐秘角落寻找现在与过去、过去与未来,人类命运和人性的千万变化,这种从细微处着手的历史写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免于流俗。其中包括综合性写作方式,如祝勇《旧宫殿》调动了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影像学、民俗学、民族学和语言学融入其创作,造就了《旧宫殿》这一复杂性的文体。虚构和想象的植入,使得我们从文学中看到了历史,也从历史中看到了文学。叙事视角的调整,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在之间回答交流的心声,历史的神秘性在作者文学性的书写下走进人们的日常,让我们可以透过千万年前的一个“古人”看到几百年后的“今人”。语言的革新,让语言获得了无限自由组合的功能,灵动而又活泼,众多语体风格的词汇让我们可以体悟或者捕捉在历史宏大叙事中那幽暗角落中一闪而逝的亮光。体制的超越,让散文回归灵魂真实,挣脱现实功力的牢笼。这些都是祝勇散文自觉探索的层面,有的方面因为显得异常“先锋”,也引起了散文界的争论与探讨,祝勇散文创作在具体的散文内容上找到了一个进入历史切口的方法,通过物来写物背后的人和事,把物与物作为历史的见证与国家命脉链接一起,通过写物,写出了更为直观的历史,历史显的有血有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