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速时代的人事命运
第一节 “国营工厂时代”的没落
路内是 70 后,正好出生在国营工厂的兴盛期,也亲眼目睹了国营工厂从鼎盛到衰落再到改革的坎坷道路。工厂确实是一代人最鲜明的历史记忆,无数人将自己的青春和荣光都托付给了工厂。对于当下的读者来说,这段历史因为太过遥远,反而增加了一层时代滤镜,让他们充满好奇。路内笔下的国营工厂满足了读者对那个时代想象,这也是他拥有大量受众的原因之一。
路内笔下最大的标志物就是林立的工厂,他的主要作品大都以此为背景:《少年巴比伦》中能把人变成“甜人”的糖精厂,熏到让人窒息的甲醛厂,《追随她的旅程》中只有几十个工人看起来像乡镇企业的前进化工厂、《慈悲》中的苯酚厂等……这一座座冰冷巨物是很多小城人生活的依靠,工人们也逐渐繁衍出一套工厂的生存体系和规则。《少年巴比伦》中,就描述了路小路在工厂的生活,展示了工厂群像,塑造了老牛逼、长脚、小撅嘴、白蓝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人物。《慈悲》中,“申请补助”的情节,更是展示了大工厂的生态,国营单位的领导就是土皇帝,地头蛇。在冰冷、坚固的工厂里,每天在上演“夫妻对打”的家长里短,“干群对打”的闹剧。这种世俗的生活,即是一种平凡,也有一种荣光。工人意味着铁饭碗,“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豪迈宣言,激发着他们的自豪感。作家贾行家在《一席》的演讲中回忆童年的工厂年代,提到工厂有自己的幼儿园到技校的教育系统,甚至还有医院、公安、电视台,工厂里的水龙头拧开能流出果汁,“特别直观的一种主人翁的感觉。”18工人们体面、风光,是让人艳羡的群体,在体制的保护下,享受着安稳的生活。工厂和工人之间就像许下了养老送终的誓言。人们从没想过,坚固的工厂会在某一天轰然倒塌,再也无法成为他们的避难所。其实这种变化早有征兆,外国企业开始注入这座城市,工厂中开始有人想去私企试水。但是,国营工厂在当时依然是龙头老大,他们最终还是回到工厂安逸的生活中。这些征兆都是前途不明的“嫩芽”,人们很难想到这是历史的关键节点。
...........................
第二节 时代阴影下的青年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社会变革换血的同时,新兴力量也在涌起。教育体制改革、国有制改革、外资企业涌入、互联网业站到了风口上。新的欲望伴随着青春期的狂热一起冲击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界,也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途。
在那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在教育大爆炸的背景下,学生群体经历着变革的剧痛。文革十年曾对我国的教育几乎是致命性地摧毁,教育断层现象十分严重。高考难度大、录取名额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从而选择职业技校,毕业后进入工厂。有些人进入工厂后再去考免费的职业大学,一边领工资一边免费上学拿文凭,脱产读书,这在当时是从劳动力到体制内管理层相对有效简捷的做法。《追随他的旅程》中,路小路曾经上过的化工技校,学生整天打架斗殴,老师更是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被批斗过的老右派,维修课的教授只会基础操作。学校师资过剩,甚至老师人数都要赶超学生,很多人是干部家属到技校顶着头衔享福利。师生关系十分紧张,逃课、迟到稀松平常,甚至常有师生斗殴。可悲的是,这种技校教育输出的不是有技能和素质的青年,而仅仅是一无所长的劳动力,如同贩卖人口一半输入到当地的各家工厂。学校谎称学生们已经受过专业的教育,实际上他们什么都没有学会,而且变成了难以管教的社会流氓。这个群体的规模其实是非常庞大的。在 1978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 2.7%左右,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起大学生,这种接受低端教育的技校生,才是青年中的多数。到了 80 年代,中国挣开束缚,力求全面发展,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学生素质变高,大学准入门槛也降低,越来越多人享受到高等教育。在《追随她的旅程》中,路小路去大学看望于小齐,看到大学校园里新鲜热闹的场景,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时代变迁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这些技校生,在“国营工厂时代”曾经是主流,现在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时代的脱节。“我叹了口气,我现在就坐在大学的草坪上,这里生活的人都是百分之二的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才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分之二,从多数派变成少数派,感觉很别扭,格格不入的。”27路小路不知道的是,在不久以后,这些光鲜的年轻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的金字塔定跌落,泯然众人矣。高等教育的发展稳步推进,建立起越来越成熟的体系。早在 80 年代初,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就跟邓小平交流,极力促成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在《天使坠落在哪里》中,很多大学都已经开始冲刺“211 工程”。戴城大学为此与周围杂七杂八的学院合并,以至于城市里到处都是戴城大学的牌子。杨迟解释“211 工程”就是“到世纪末以后,全国就只有这一百所大学是靠国家拨款养着的,专门培养精英分子,简称精子。其他大学都得自己找食吃,培养的只能算尿液。”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中城市书写的延续
十年文革,是一场浩劫,不仅制造了无数人间惨剧,也造成了一片文化荒漠。而它结束后的新时期,已然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迸发出巨大的生机,思想文化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现代化成为发展主题,城市文明势不可挡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此时,城市文学顺势重获生机。创作者们开始拥有了鲜明的城市体验,城市因素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作品中,以城市为主的地域化特征开始得到关注。冯骥才的 “津门系列”、“京味小说”,邓友梅笔下的老北京,陆文夫描绘的苏州小城江南生活……多元的城市化特征开始蔓延。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曾经天子脚下的“皇城”,它“亦新亦旧”的城市面貌极具代表性,北京城的书写一度成为潮流。刘心武的《钟鼓楼》,内容便是 80年代初的北京。公园商场里是人头攒动的热闹,公交车、电车里摩肩接踵,车前有些人在有秩序地排队,也有插队跑窜的淘气孩子和浪荡青年。这个北京城,还有着文革的创伤和“旧朝旧物”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准则也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里。在新时期,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经历了更猛烈的现代化过程。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则把目光瞄准了海南,人们开始讨论出国、证券……姑娘们远嫁给香港大亨,文革渐渐成为历史,“现在那堵墙却糊上了红红绿绿的大标语——‘热烈欢送革命小将奔赴……’,可悲的是小将们却不晓得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40文革的影响在此时还没有结束,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依然有交叉,所以在 80 年代早期的作品中,依然残留着文革的创伤和乡土文学的影子。
............................
第二节 无法摆脱的创作母体——戴城
路内是苏州人,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发生在戴城这座小城。在他的设定中,戴城是缩小版的苏州,这是一个县级市,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它建造于伟大的春秋战国时代,一位国王为博妃子一笑,动用无数奴隶和军队建造起这座城。后来,另一位国王率军侵占了这座城市。据此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历史传说是凄美动人的,但是小说中,当下的戴城却是无聊的,这里没有任何光鲜的东西,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冰冷钢铁建造起来的工厂,里面充满着藏污纳垢见不得光的苟且,弥漫着消极、凶狠、庸俗的气息,充满着小市民的市侩和猥琐的生存智慧,没有任何体面可言。街头流氓聚众斗殴的流血事件常见,偷窃玩赖更是稀松平常,黑帮、街头混混和末流学校的青年学生纠缠不清,他们像是狗皮膏药一样在城市里坚强繁衍。小说内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承受历史的变动,也承受生老病死的苦恼。这里没有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一代代人却苟安于此,唯有零星的不安分的年轻人,想撕破这层温吞的禁锢冲出去。对于青春期充满生命力的少年们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未知的可能,是多么吸引人的诱惑,而戴城这座城市太过枯燥无趣,显得死气沉沉。《追随她的旅程》中,路小路和杨益讨论过戴城这座城市,结论是:“戴城是个非常无聊的城市,生活着很多傻逼,一群自以为是的傻逼和一群自以为什么都不是的傻逼。面对这样一座城市,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它,forever,再也不要回来。”55路小路喜欢看《远离非洲》,因此他开始向往非洲,认为那里非常浪漫,“我说我喜欢,很浪漫,活着死着都浪漫,这种生活不是一个戴城人可以想象的。我们这座城里,就几座破塔,几个古典园林,郊外有几座寺庙。外来人来旅游,到此一游,踩几个脚印就走了,不会觉得无聊,可是我们这种生活在戴城的人就不一样了,时间长了觉得很痛苦。”56“逃离”和“出走”的意识,就像孩子逃脱父母管制的欲望一样自然而然产生了。青年们渴望更激情的生活,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不管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他们开始排斥故乡,将生活的无趣归咎于城市,以为离开就能获得想要的生活。他们急不可耐、毫不留恋地出走,但当他们真正离开,又不可避免地怀念起这座城市。“我离开工厂后,有很多个夜晚,都在稿纸上描述它。有时候我把它写的非常伤感,有时候则非常快乐……我用这种方式所表达的已经不是爱了,而是怀念。但是这种怀念来自我身体最深的地方,是我血液中的一部分,不仅是白蓝,还有其他人。”
..............................
第三章 对时代的反思与对抗.......................................23第一节 时代牢笼中的青春困兽.........................23
第二节 用诗意对抗潮水的方向...................................28
第三章 对时代的反思与对抗
第一节 时代牢笼中的青春困兽
笑着读他的故事,但却无法不悲伤,这是很多路内读者共有的阅读体验。你能在路内看似戏谑油滑的文字中,发现漫不经心背后的负面情绪,包括无奈、迷茫、虚无。这种情绪,是少年青春期和特定年代碰撞的产物。国营工厂时代,看起来清贫安稳,但其实是阶级固化严重、上升渠道十分狭窄的年代。那时的巨大工厂,埋葬了多少人的热血和梦想。作为工厂的一颗螺丝钉,人们拥有的不仅是集体归属感的荣光,更多是卑微、麻木和自我价值的湮灭。
青春期,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拔节成长的欣喜。但在那个时代,青春和梦想,成了最容易破灭的东西。在路内小说中,主人公青春岁月的闪光时刻,总是一闪而过、无法握住。拯救主人公情感和生理饥渴的女性们,以及陪伴他走过青春岁月的兄弟们,最终都消散在人海。人物身上更多的,是无法摆脱的迷茫和成长阵痛。所以怀疑和迷茫成了青春的主旋律,也是一系列青春小说中重要的母题。《少年巴比伦》中,路小路对自己的前途毫无打算,“要么做苦力,要么做妓男,我的未来就这两条路。”未来的不可知和狭窄的上升渠道,让他们开始怀疑自我价值,他们感觉不到意义和未来,所有的拼搏努力的念头,最后都沉沦在虚无之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一下子挫败了,如果当时知道那是虚无,大概也不会难过了,虚无就是这么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的。”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