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与乡愁—白先勇文学小说的多地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31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本论文的文本细读部分,从桂林、南京、台北和纽约、圣芭芭拉这五个城市为切入点研究白先勇乡愁中的寄托,从恒定的空间到变换的人事物,白先勇把物非人非的沧桑感藏匿其中,充满时代意识。白先勇写地域空间而不是真正的写地理风貌,而是在多地中探求人性。

1绪论

1.1前言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使时代的风霜血雨在台湾文坛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使得台湾文学呈现出殖民地和政治化色彩,但也充分证明其特色之处。在这祥的基调下,有一些个性鲜明的作家在台湾文坛大放异彩,白先勇先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白先勇身为作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名声,从1958年登上文坛至今,他以融汇中西的写作风格,在当代华人作家队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曾高度评价白先勇,称其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
2017年7月11日,白先勇已满八十周岁,他依旧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并带着昆曲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艺术之美。白先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创作体裁、创作题材等均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内在的追求随着年纪和阅历的提升也愈发深入,他毋庸置疑是“文化乡愁”的集大成者,带着悲悯的情怀,怀着欲写出人类内心的苦难的写作目的与探索人性的书写精神,为当代华语文学添上十分绚烂的一笔。白先勇的满腔愁绪与他定居在大西洋彼岸是分不开的,离散的漂泊感使得他内心无处安放。作家写小说从不虚构地点,桂林就说桂林,上海就说上海,南京就是南京一一它们就像是耸立在白先勇的记忆殿堂里的一座座丰碑,挥之不去也排解不开,这使他笔下无论是“台北人”还是“纽约客”都是桂林人、南京人、上海人等形形色色人物的缩影,这些地方和这些地方的人成为白先勇记忆中模糊而又丰润的感念,他小说的多地性质同样承载着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与追逐、对人生五味杂陈的感悟、情怀的抒发。作家一生漂泊多地,地域空间无疑对他影响很大,他从具体的地理环境去勘测这里的人事物,把他们汇合整合起来成为一首首诗,桂林、南京、上海、香港、台北和香港、纽约、圣芭芭拉都是他生命旅程中需要记忆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也给他这个人打下深刻的烙印,他的乡愁离不开它们,而它们其实又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方位,相隔万里后只剩下零星的记忆化在白先勇脑海中不断放映。
..............................

1.2研究概况与选题意义
1.2.1研究情况概述
白先勇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少见的文学作品数量偏少,以创作质量取胜的作家,他的作品始终是海峡两岸文学研究竞相追逐的对象。1979年12月,中国大陆第一篇以白先勇及其文学创作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答读者问一一关于白先勇的小说〈思旧赋〉》刊登于广州《作品》杂志,自此开启了大陆对白先勇研究的势头。
此后的几十年间,针对白先勇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得到持续性的突破。在台湾,以欧阳子为代表的白先勇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前大陆针对白先勇文学创作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主题与情怀论、同志文学的探究、艺术特征、文化视角、人物形象分析等几个方面。在主题与情怀的方面,有两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专著,分别是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林幸谦的《生命情节的反思一一白先勇小说主题论》;白先勇的同志文学研究颇多,唯一一本长篇小说《孽子》的同性恋文学、一群群“青春鸟”的放逐与人性的书写,加上作家本身的同性恋身份便让学界更倾向于探讨他笔下的同志书写。如罗显勇的《台湾同性恋小说叙事策略的变迁》阐述了台湾文坛解禁前以白先勇为代表的编织传奇故事的古典写法。陈思和的《“同志”,你好进步!——试论台湾文学创作中的同性恋描写》中,将白先勇的《孽子》作为台湾同性恋描写的一部重要作品,阐述了其中的意象之一“野凤凰”;艺术特征上,评论界普遍认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展现了多重的特色,如现实主义态度、感伤主义色彩、细腻含蓄深沉优雅的风格;其中,袁良骏的《白先勇小说艺术论》、《白先勇小说艺术特征论》等都是这类研究的典型。这些文章与专著大多涉及了白先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美学观、风格特征、语言艺术、悲剧意识、悲剧艺术、行情特色等领域;还有从文化视角剖析白先勇与传统文化、红楼梦、昆曲等的联系与内在的追求,特别是白先勇《戏说红楼》的出版又为其回归传统文化另添一根坚实的顶柱,也为学界研究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做出了实质性的收获,大大拓宽的白先勇小说的研究视角。如“袁良骏的《白先勇与〈红楼梦〉三题》从‘白先勇对《红楼梦》的评论’、‘白先勇对《红楼梦》的学习与借鉴’、‘白先勇对《红楼梦》的弘扬和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白先勇的创作与《红楼梦》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有郭玉雯的《白先勇小说与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中,涉及一些性别叙事、人物特征等方面的表述;白先勇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亦是研究的热点。
...........................

2离散与乡愁叙事

2.1离散的历史语境
西方世界最久远的离散叙述存在于“两希”文明,分别见于《圣经.旧约》和《伯罗奔尼撒史》。“申命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如何被选中并离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记录了埃伊纳人被希腊军队连根清盘,逐出家园。这时的“离散”概念是指整个族裔由于宗教或者战乱被全部逐离家园,远赴他乡。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再次被驱逐,“离散”成为带有族群漂泊含义的特指,在15世纪后又被用来指称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的现象。爱德华.萨义德曾说:现代西方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流亡者、移民和难民文化。这句话强调了全球化时代移民的重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经济活动的界限逐步瓦解,政治生活的范围逐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初具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口迁徙和流动规模加大,形式和内容较之前更加多样和复杂,隨之形成了当代意义上的散居族裔。散居族裔在居住地的文化适应、冲突、融合等问题,自然成为与之相应的散居族裔作家的写作题材。“离散写作”在后现代时期借助不同的文学形式,记录了离散人群的经历,描写了离散人群的情感,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引起不少著名学者的关注。爱德华.萨义德、霍米巴巴等,都曾考察和研究过离散写作这一文学现象,萨义德曾在上世纪末出版了论文集《流亡的反思及其他文章》,其中对“流亡”及其导致的身份认同观有着精辟的论述。虽然“流亡”和“离散”在形式上不同,但在本质上二者所造成的身份认同观却有相似之处。20世纪以来以知识分子为助力的“离散现象”及其在文学领域表现的“离散书写”成为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学术课题,并且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针对“离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逐渐进入海外华人学者的视野,波及区域包括北美的美加两区、港澳台和新马范围。
..............................

2.2离散背景下乡愁叙事的模式
家园是人类情感深处真善美之地,承载人性期待与愿望之所,“乡愁是家园文化与离散现实冲突的结果,并人生旅途心灵诉求所触发的、带有悲剧意味的情思与感想。”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的说法,认为父母在,不远游。“乡”本是生于此,长于此的社会基本建制单位,但其“能指”就包含着地理和人世间诸多种复杂的关系,家庭伦理、社会关系、感情寄托、劳动关系,乡便是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地。而“愁”是形声与意会相结合的一字,心上的秋为“愁”,古来有伤春悲秋之说,可需要说明的是,乡愁其实也是更偏重于现代性,更像是一种“现代病”,有更广的文化意指和精神内涵。“所谓‘文化乡愁’一词,也即概指现代以来乡愁主题的某种抽象化与变异性(由着重于物质家园而着重于精神家园,由乡村地区等狭隘的地理界域而种族、民族、国家、东方文化、人类家园等广义的文化界域)。比较广泛的运用乡愁这个语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及至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原因台海隔绝原因。”从张教授的研究也可知,乡愁一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式的“乡愁”是现代性加上政治原因,在离散的背景中更为突出。“与国外的研究者相比,中国的离散研究还处于后来者的地位。港台的学者们较早涉入离散现象以及离散族群的讨论,尤其把离散现象与全球化下的劳工流动相联系起来。大陆的离散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关注离散所涉及的“族群”,更多的是从族群认同本身去考虑种种定义和诠释。另一个层面是对“离散”的文学作品的探讨,关注印度离散现象、海外华人离散现象等等。”“离散”、“乡愁”等词语在台湾文学中运用很多,大陆虽然较早关注离散所涉及的族群,但是没有用这样的词汇进行专门的叙述。台湾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移民海外和赴美留学人士很多,生活在台湾的许多人开始漂泊海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离散之人。移民的遭际带来普遍的漂泊心态和孤儿心绪,加之蒋介石“光复大陆”计划的失败,回乡无望的心境以及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无根”焦灼使得文人们患上共同的“怀乡病”。聂华荅的自传《三生三世》里体现出这样的“三外”情结——大陆之外,台湾之外和美国之外。她在序里说“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从她的叙述用的标点可知,每句的句号就是一段完整的故事,生在大陆,成长漂泊到台湾,最后留美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不占少数,白先勇亦是其中之一。
.............................
3乡愁的寄托:小说中的空间意象...............13
3.1桂林:“桂林米粉”的原始乡愁..........13
3.2南京:“菊花”的哀叹...............16
4在地与多地:乡愁内涵发展的变化..............28
4.1在地的观照,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28
4.2多地的整合,从乡愁叙事到书写人类心灵的痛苦.............31
5“乡愁病”中的诚与真........38
5.1世纪的情绪:乡愁情绪的蔓延............38
5.2时代的思索:写作姿态的审视...........41

5“乡愁病”中的诚与真

5.1世纪的情绪:乡愁情绪的蔓延
“乡愁”主题也一直是中国文学固有的精神感悟,不论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还是在当代小说中都可以找到“乡愁”的影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有的“乡愁”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国人在国土范围内背丼离乡使他们充满了愁绪与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感,这与安土重迁的思想和地理环境因素分不开;而现代的“乡愁”在离散背景下,偏向更为主动的迁徙。随着交通发展、经济科技的进步,整个地球织起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人们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加上人口流动性增强,不论何种身份都会因为某种诱因离开本国,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和价值体系相异的文化中,便在多地的影响下投射出新的在地之思。
当代社会中有一部分移民作家,生长于异国他乡,在移民国家中经历成长、教育最后返回母国或接着去往其他国家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放逐;有的是在本国接受教育最后移民定居到国外,这些这作家包括奈保尔、奥威尔、石黑一雄等;再如白先勇、聂华荅、席慕蓉、李永平等。乡愁作为一种现代意识,承接的对象是当代离散型人物,他们怀念故国,在对母题文化的认同以及外来文明差异的冲撞中引发出一系列的总体情感,总归为乡愁情绪。乡土小说注重的是当地人事物的建构,意在为挖掘人类生死离别下的本质精神,因此,现代小说中对故乡的构建意义并不特别地在于思乡、怀乡这样的情绪病,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构建的希腊小庙里供奉的是“人性”;废名的湖北风情、师陀的黄河原野、萧红回望与“我爷爷”的童年时光雄厚磅礴的呼兰河边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们都写为自己的内心与世界构建出那样的“乌托邦”,里面有着美好、温柔,人类的向往、人性的本善,和对当时社会的另一番鞭笞。而当代文学更多被政治、经济所负累,夹杂着诸多外在因素,不禁再次问出“权利与话语究竟掌握在什么人手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化等等现实因素,移民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之一,而这样从中国离开到海外生活,在用在海外生活的经历,进驻西方文明之后对中国开启另一种书写模式。
..........................

6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