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创作中走向成熟的散文观
一、从《丑石》到《商州三录》
(一)《商州三录》之前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始,贾平凹便开始了他的散文创作,《深深的脚印》《野枣刺》《盼儿》《钓者》《母亲》《丑石》等作品陆续发表。1982 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月迹》,1984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爱的踪迹》,1985 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迹》,1986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商州三录》。
《商州三录》之前的散文创作,站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看,是贾平凹初学写作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散文作品,篇幅不长,清新明快,单篇多写景,抒情,有时借实物立意,有时虚构一个意象言志。如《月迹》,借月亮抒发美好情感。《丑石》一篇,虚构出来一块丑石的形象,来表达“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的主旨。《一颗小桃树》感念着奶奶,
爱怜着被风雨摇曳的小桃树。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从内容与题材来说,多写一事,一景,一物,一游,一情。《月迹》《丑石》《冬景》《地平线》《溪》《天上的星星》《访梅》《陈炉》《对月》《静》等写景,《夜游龙潭记》《延安街市》《黄土高原》《紫阳城记》《在米脂》《走三边》《三游华山》等为游记,《钓者》《空谷箫人》为抒情虚构出一些人物来,《盼儿》《母亲》《哭婶娘》等是真实的人物,情感也真挚非常,有写静物的,如《文竹》《冬花》,也有状写名物的,如《陕西小吃小识录》《清涧的石板》等。
从形式上来说,大多前面铺陈,结尾抒情,表述个人心灵的体悟。文章常设一个单一主旨,在后半部分将主旨进行升华,因袭着一个重复的固定的模式。
这时期的散文创作,人物、风土简单,多山石,明月,自然,清新,传达出来的情绪大多明快,积极,乐观,偶有苦闷与忧郁,已有佛家、道家思想融入其中。如《静虚村记》结尾:“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腿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月冥,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
二、说话体
《商州三录》之后,贾平凹的散文写作愈发醇熟,语言、技巧浑若天成,思想、格局、境界、气象也越来越宽阔。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又有了新变。
1993 年年末,贾平凹受邀在广东的《家庭》杂志上开设了“平凹说家”专栏,产生了“说”系列的一组文章,包括《说家庭》《说生病》《说请客》《说花钱》《说白烨》《说房子》《说孩子》《说奉承》《说球迷》《说足球》《说打扮》《说死》《说美容》等多篇,关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但又能说出不同于别人的体悟来。
比如《说花钱》:“百行百业,人生来各归其位,生命是不分贵贱和轻微的。钱对于我们来说,来者不拒,去者不惜,花多花少皆不受累,何况每个人不会穷到没有一分钱(没有一分钱的是死了的人),每个人更不会聚积所有的钱。钱过多了,钱就不属于自己,钱如空气如水,人只长着两个鼻孔一张嘴的。”
《说打扮》:“打扮一旦成了社会时尚,风气靡丽,必然少了清正之气。过去有一句名言:最容易打扮的是历史和小姑娘。现在呢?没有学问的打扮得更像有学问,不是艺术家的打扮得更像艺术家,戏比生活逼真,谎言比真理流行。”
这一组“说话体”散文,有意识地承续了明清白话小说闲聊式的说话艺术,又借鉴了西方小品文的形式,语言明白晓畅,是贾平凹散文创作道路上开出的一朵新花。少了自然风光的描绘,少了抒情,没有技巧,只是平平常常地在说话。写作姿态是平等的,与读者做日常里最普通不过话题的交流,态度是真诚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时而插入一句似与话题不相关的题外之话。正着说,反着说,比划着说,翻来覆去地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拘无束,没有与读者的壁垒障碍,没有在姿态与学识方面凌驾于读者之上,是到了高僧只说家常话的境界。
..........................
第二章 “大散文”观
一、“大散文”观提出的背景
“大散文”作为一个明确的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是贾平凹在 1992 年为《美文》①创刊所作的发刊辞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散文”观在此时才开始形成。观其散文写作的流变便可发现,“大散文”观在他的创作中已经萌芽并得到发展。他的散文创作以及自己的相关文论阐述中,已经或明或暗,伏着“大散文”观成长的脉络线索,并且能动地指导着他的创作。
“大散文”观的形成,是贾平凹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体悟得来的,更是现代汉语散文发展到九十年代必然的“势”。在阐述“大散文”观具体为何之前,需要先了解“大散文”观形成的背景。“大散文”观的形成脱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文学观念提出的必然性。
(一)散文创作“表面的虚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半叶以及八十年代,是一个中国社会变革转型的时期。整体的文学环境自“五四”之后再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国外各种新兴文学思潮也进入国门,带来的是新的文学创作理念与文学评论方式。“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意识流”“表现主义”“存在主义”“伤痕”“反思”等一度成为热门词汇,成为文学创作追求的方向,之前束缚思想的桎梏得到一定程度的松懈。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变化迭起,新事物、新景象层出不穷,极大程度解放了人们思想,开阔了人们视野。
即使现在回忆起来,诸家文学史也评价八十年代是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思想高度活跃,论争频仍,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种繁荣具体到散文领域,最明显的便是散文创作数量的庞大。
散文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其它文学门类来说,入门的门槛稍低。人人都可写散文,彼时又是思想蓬勃的年代,新潮事物不断涌现,似乎人人都有情可发,有话可说,不吐不快。散文写作最迅速,又最容易上手,于是便出现了散文创作的高潮。
.........................
二、何为“大散文”
(一)“大散文”观的提出
“大散文”就是在上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并不是空谈,而是针对当时已然出现的具体问题。1992 年 9 月,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创刊,“大散文”观正式提出。《美文》发刊辞中,贾平凹这样写到:
“叫《美文》绝不意味着要搞唯美主义,但我们可以宣言:我们倡导美的文章!”
“我们的杂志挤进来,企图在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
作为散文写作者,贾平凹以他的创作来实践“大散文”观。创办一份杂志,他又以编辑的身份,通过编辑实践,在行动中倡导着这一理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散文”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贾平凹自身也并不是一个理论家,并不刻意追求理论家的身份。“大散文”是贾平凹倡导的一种散文创作观念,更是文学创作观念。“大散文”的提出,是贾平凹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探索。比起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没有明确的条条框框,但这种思维方式,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短短 2067 个字的发刊辞,基本阐述了贾平凹心目中的“大散文”。“大散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此时已被提出。在具体阐述“大散文”的内涵之前,这几个核心观点需要特别廓清。
.........................
第三章 《美文》对“大散文”观的实践...............................26
二、《美文》的实践................................27
第四章:“大散文”观的影响与意义..............................37
一、“大散文”观的影响.......................................37
(一)散文创作生态的繁荣............................37
(二)散文理论的建构与革新............................38
第四章:“大散文”观的影响与意义
一、“大散文”观的影响
(一)散文创作生态的繁荣
首先,“大散文”观的提出,改善了现代汉语散文创作的生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从意识形态的集体话语中脱离出来,一批现代文学散文大师回归,重新开始写作,从整体来说散文创作有复兴趋势。但是在大的复兴趋势下,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杨朔模式”“刘白羽模式”“秦牧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依旧束缚着散文的自由发展。杨朔散文多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追求散文的诗化;刘白羽的散文强调政治标准,共性多,个性少;秦牧散文重意识形态,多说理,少趣味。这种模式化的写作,压抑了散文的活力与生命力,限制了散文的发展与创新。又刚从意识形态束缚中挣脱,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即追求散文的纯艺术性,注重雕琢语言,营造意境,同时刻意疏离现实,拒绝介入社会,专注于个人的内心与欲望。于是,部分散文创作内容上集中于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情感上幽怨自怜,伤感苦闷,形式上流于琐碎与模式,格局狭小,散文成为放逐心灵的后花园,文人的象牙塔。
“大散文”观主张写作者从后花园与书斋中走出来,关注人,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呼唤散文写作对现实的敏感与参与,不困囿于一己的小情怀,思考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体察时代发展之势。同时主张呼唤真情,亲身体证天地自然万物,弃绝甜腻浮华,矫揉造作。在“大散文”观的倡导与实践下,现代汉语散文写作的视野拓宽,表现范围扩大,力度增强,出现了一批充满现实感与史诗感的作品。
其次,“大散文”观的倡导以及《美文》长期的努力实践,一批优秀的新生代散文写作者出现。一大批非职业散文家进入散文创作领域,如小说家、诗人、学者、画家、音乐家、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医生、官员等。新的写作者给散文带来的是新的题材,新的关注视野,新的技法,新的气质,新的生命。同时,写作者的主体精神与人格结构,也由压抑与残缺逐渐走向自由与完整。这使写作者能够主动思考社会问题,参与社会进程,关注矛盾凸显之处,随时保持警醒与审慎之心。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