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
1.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长期以来,科幻文学并非主流文学,相关研究也少为学界所注意。近两年以《三体》三部曲(“三体”系列)海外版的发行和《三体》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转折,科幻小说的重要价值逐渐得到文学研究界乃至其他领域的认可。目前,对“三体”系列的研究虽然为时尚短,但已经显现出兴旺气象。《三体》三部曲是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其创作蕴含着关于现代中国和人类状况的思考,值得深入研究。
贯穿刘慈欣科幻创作的英雄主义追求,在《三体》中再次得到展现,并有所深化。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三体”系列及刘慈欣作品中独特的英雄形象已经为部分研究者所注意,但多只是简要提及刘慈欣创作中英雄群像的出现或指出个别人物体现的英雄特质(如罗辑),目前仅有一篇论文以“英雄叙事”为主题进行考察,但仍缺少对其背后内容的观照。《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最重要的代表作;相较于其众多短篇小说,这一长篇创作自成体系,更为完整地展开了关于科技、人性、社会、宇宙等各方面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很大程度上寄寓于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因此,对“三体”系列英雄人物及英雄叙事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我们认识《三体》的思想向度和深度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针对“三体”系列的研究逐渐突破文学范畴,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多样化特征,同时文学层面的研究也不断进展,但总体上仍停留在对《三体》三部曲创作特征、思想等横断点式研究,而缺少谱系脉络式研究。刘慈欣科幻创作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仅寥寥几篇简要提起;《三体》三部曲研究虽不断呈现多角度的阐释,但少有将其置入中国科幻文学脉络的论述,在更加开阔的文学史视野中展开的评析就更为匮乏。若将“三体”系列英雄人物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中进行考察,既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刘慈欣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可彰显当代文学英雄谱系的发展变化。
同时,《三体》三部曲的科幻文学特质也不应当被忽略,因此对于“三体”系列英雄叙事的分析,需要考虑其对于科幻文学自身发展脉络的继承和贡献,并关注由刘慈欣所呈现的中国式科幻英雄的独特之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科幻文学百年来的发展一波三折,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刘慈欣创作的“地球往事三部曲”即“三体”系列(2006-2010),在科幻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即使被激赏为“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三体”系列及中国科幻文学仍未能引起文学研究领域多少关注。直到 2015 年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以此为契机,中国科幻文学才逐渐为大众所知,中国当代主流文学界也对这支偏师有所关注,关于刘慈欣和“三体”系列的研究逐渐增多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刘慈欣是中国科幻新生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9年开始正式发表作品,当年即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星云奖,其创作备受关注。对刘慈欣的研究则始于 2005 年,早期数量不多,主要基于其作品考察其创作特点和创作理念,2010 年后对刘慈欣的学术研究才逐渐丰富起来,具体可分类如下:
1.2.1 关于刘慈欣小说创作特点及创作理念的研究
这类研究是早期刘慈欣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至今仍有研究者继续对此方面进行挖掘.吴岩、方晓庆、宋明炜、李兆欣等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开拓意义,后续研究者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刘慈欣的创作风格和理念。
吴岩、方晓庆的《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2006)最早对刘慈欣的创作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叙事特征和在世界变革中将人物推向精英舞台的塑造规律,且其作品中人物为科学献身的情怀与古典主义科幻的精神内核一致,并由此认为,刘慈欣作品重新建构了中国的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并形成了中国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新美学特征。此文首次在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中对刘慈欣小说进行了定位,为我们认识中国科幻文学和刘慈欣作品提供了重要见解。
宋明炜在《弹星者与面壁者:刘慈欣的科幻世界》(2011)中提出刘慈欣的科幻世界具有“人文主义气息的理想精神”和“与现实对应的理性姿态”两重意义,从而对“三体”系列整体进行把握,认为刘慈欣的科幻世界延续着 1980 年代以来的文化精神,既是要回到主体源头的精神,同时也是面对世界保持开放性的想象。文章以小见大而又不局限于科幻文学,思考深刻,研究方法和思考力度都极具启发意义。其后,宋明炜又在《再现<不可见>之物:中国科幻新浪潮的诗学问题》(2016)一文中认为在刘慈欣的创作中,对于“不可见之物”的再现以科学逻辑为依托,有着崇高化的倾向。
........................
2 中国现当代文学英雄叙事的流变
2.1 晚清到民初:人人当为英雄
1895 年,清王朝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以此为开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为西方理念所冲击,新的传播媒介、知识阶层大量涌现,文化认同危机及新的思想论域浮出水面,中国近代思想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同时,国人对富国强兵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表现在文学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英雄叙事主要强调对于民族命运的承担,激励读者人人争做英雄,以“求变”为英雄的主要精神内涵和行为特征,推崇为转变时势而不懈奋斗的志士,并强调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在英雄伟业中的重要作用。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一系列失败后,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中迫切要求英雄的崛起,梁启超疾呼“吾辈虽非英雄,而日日思英雄,梦英雄,祁祀求英雄”,期待救世之人的出现。面对接踵而来的政策改良失败和列强凌辱,知识分子仍将强国梦寄希望于政治英雄,以“政治改良”和“科技进步”为首要关注点,以此为支撑,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回溯历史英雄和呼唤未来英雄两大主要潮流。
面对飘零破落的现实,作家们回首在历史中寻找“国魂”,以英雄气魄激励青年。梁启超疾呼,“故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他在 1902 年创办的《新小说》,以小说为开启民智的工具,通过历史小说、政治小说、冒险小说、外交小说等各种类型的小说,介绍了一大批历史英雄、民族英雄、西方伟人和近代革命英雄。其中历史英雄引起的反响最为热烈,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及宋明传奇故事。这些作品对历史英雄形象加工创作,使之进入了民族英雄的范畴:基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现实需求,以“民族”“爱国”“排外”等词为关键标准,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被奉为民族英雄。《中国民族主义第一伟人岳飞》(1903)、《为民族流血史可法传》(1903)、《中国爱国者郑成功传》(1903)、《为种流血文天祥传》(1904)等传记性作品层出不穷,以鼓起人人当为民族之英雄的勇气。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不断以历史英雄召唤现实英雄:吴沃尧《痛史》(1903)首先重述南宋抗元旧事,以文天祥等人的抗争行为激愤时人,表达了期盼有识之士背负起过渡时期责任的迫切愿望。《新旧英雄》(1913)更是在开篇即直接表达了对诸葛亮、李世民、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狄青、杨业等百战之将、忠义英雄的集体怀念,颇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慨叹心情,小说更着重渲染了主人公岳今鹏的传奇出身以及这位当代英雄身上依稀可辨的岳武穆之风采。
........................
2.2 五四时期:精神界之战士
十九世纪,尼采高呼“重新评估一切”,在宣布上帝已死之后提出了“超人学说”,认为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最高体现,高度赞扬在不利的环境中更加坚强,超越自身、超越弱者,并以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准则的人。尼采对道德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并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确立了“超人”和“权力意志”的概念:与谨小慎微、浑浑噩噩度日的庸人不同,超人经历孤独,仍然充满勇气并热爱生命,面对一切都有不断超越和挑战的韧性。尼采进一步指出,超人首先要具有破坏精神,经历骆驼、狮子、婴儿三变,并肯定痛苦,接受痛苦,与痛苦作斗争,且充分发挥生命的强力意志,以紧张的战士生活追求生命的价值。
五四时期,致力于思想启蒙的现代知识分子着力强调文化启蒙英雄。鲁迅早期在留日期间即受到了尼采思想的影响,在尼采的“超人”学说中,他获得了重新审视中国国民性的启示,“提出了‘精神界之战士’的主张,并规定其是一种独异性、强力型的人格指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鲁迅在自我孤独的生命体验中不断辗转,剖析自我,同时将“超人”思想应用于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国民性建设。文化启蒙英雄们在社会实践和文学作品中都一再出现,启蒙英雄们以超人的意志忍受着孤独独自跋涉。
鲁迅自己的一生便是这条路上长久的挣扎和抗争。留日时期所作《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早早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强调意志力量的积极作用。1918 年的《狂人日记》首先创造了铁屋中的英雄形象,“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惊天动地。与那些麻木于吃人与被吃的人们相比较,狂人独自清醒,尝试破坏铁屋。这一作品是鲁迅应钱玄同之邀为《新青年》创作,在此之前,鲁迅在教育部任佥事,空闲时间每天都在抄古碑。在绍兴会馆期间,鲁迅经历了长久的极端寂寞与孤独,却始终无法放弃通过思想启蒙重建民族精神和性格之信念,狂人英雄形象便是他在长久的沉默与思索之后寻得的精神力量之寄托。他在苦闷颓唐孤独中不断挣扎,也在接受痛苦的同时不断展现顽强生命意志,由此观之,《野草》塑造的启蒙英雄形象同时也可视为是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自己。《题辞》《复仇》《影的告别》等篇均直接显示了五四启蒙英雄们的精神力量: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样的战士》中英雄更是在无物之阵中坚持战斗,举起了投枪;无物之物不断逃走,但他举起了投枪;英雄一再大踏步地走,仍然举起了投枪!
...........................
3.1 最称职的政委:从海军到太空军 ................................ 23
3.2 父子对谈:只有永恒的责任 ................................... 25
4 罗辑:人类守护者的成长故事 ............................ 35
4.1 游戏人间的知识浪子 ............................. 35
4.2 面壁者:成长叙事 .......................... 36
5 程心/维德:黑暗森林与非英雄 ......................... 45
5.1 英雌叙事的变调:反思人文主义 ............................. 45
5.1.1 传统叙事中的女英雄 .......................... 45
5.1.2 女性特质的异样高扬 ................... 46
5 程心/维德:黑暗森林与非英雄
5.1 英雌叙事的变调:反思人文主义
5.1.1 传统叙事中的女英雄
女英雄的书写在中国传统叙事中由来已久。花木兰、樊梨花、梁红玉等巾帼英雄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明清英雄传奇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英雄形象,《杨家将演义》《水浒传》《说唐三传》等作品中不时出现英姿飒爽、胆气过人的奇女子。她们以相对独立的形象出现,武力超群而又智慧过人,英雄气质得以凸显,甚至比男性更胜一筹,但在情感上却始终依附男性,其英雄行为多源自男性主人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需求。
五四时期起,在“人的解放”启蒙思想的呼吁下,女性开始自觉冲破家庭藩篱,与传统决裂,在人格上成为独立的现代女性,与男性一起迎接时代的洪流,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其后,在持续的战争中,越来越多的英雄女性秉持中国革命的理想,奔走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女性英雄的性别特质在作品中逐渐被抹去,建国后这一创作趋势表现更为显著。继反封建、反侵略、反专制的社会斗争后,女性大量进入生产领域,出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主题中。“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于是涌现了一批李双双式(《李双双小传》,
1960)女性英雄——健硕、刚毅、坚韧。妇女通过“劳动”而走出家庭,完成自身的性别解放,国家也鼓励妇女取得“工作权”。但这一时期,女性劳动权利的获得以“去性别化”为代价,其“力量”更多地被解释为与男性相等同的意志以及能力,因此,所谓的铁娘子叙事普遍强调女性与男性无异的“工作能力”,而遮蔽其性别特征,使她们显露出无性别甚至男性化的特点。
........................
6 结语
6.1 中国英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