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朱自清己经成为了文人气节的象征,其创作也是现代文学中“文字之美”的典范,但是只有通过挖掘其漫长转变背后的思索与挣扎,探究被多种形象所掩盖的朱自清本真,才能更好地理解他走向抗争之路的可贵,以及其美丽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第一章朱自清形象的形成及其变迁
第一节最初形象的形成
1948年8月13日,朱自清去世后一天,冯友兰、俞平伯、李广田、闻家驷、王瑶、吴晓铃等清华、北大师生一百余人聚集在北大附属医院为朱自清送行。8月16日朱自清追悼会在清华大学同方部礼堂举行,8月30日下午,全国文协和上海清华同学会联合在上海花旗银行大楼再次举行朱自清追悼会,这一次多为朱自清生前友好、学生和文化教育界人士参加,共一百多人。追悼会上共有十一人发言,包括叶圣陶、顾一樵、胡风、李健吾、杨晦、许广平、熊佛西、陈望道及朱自清亲属等,发言内容都由赵景深做记录,后刊于1948年10月1日出版的《文潮》第五卷第六期。社会各界有感于朱自清逝世,纷纷发表纪念诗文,形成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事件。尽管死亡“就这样完结了一个人的最后存在;那在社会上活动了多少年,产生了多少成果的形体”,但众多私人话语及政治话语的叙述塑造了朱自清的最初形象,进而影响了其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这些文章首先突出了朱自清对于五四新文学的巨大贡献。陈望道称朱自清是“当今主持文学教育而不诱引青年进迷宫”的“文学大师”。许杰认为朱自清不仅是文学家,更可称得上是“文体家”,称“他平生所作文章,没有一篇不是素朴、细腻、勾净、诚挚的;最主要的还是他的诚挚。”杨振声对于朱自清散文的评价成为后世典范,说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林庚的《朱自清先生的诗》通过分析朱自清的诗作,称其诗具有“平实中产生的热力”和“以散文家的身份所带来的诗的感情”,这“都已带给初期的新诗坛以分明的脚步”。李长之《杂忆佩弦先生》则特别指出了朱自清相对被人忽视的早期诗歌创作,认为《毁灭》“在中‘国是一首可纪念的长诗。”正如冯至所说,朱自清之死对中国新文艺来说是不可补偿的损失,肯定了朱自清五四新文学大家的身份。
..........................
第二节知识分子的典型
朱自清作为五四以来重要的现代文学家,其纪念活动一方面是基于对其一生贡献的感怀,对其人格的肯定,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发泄对于时局、现状不满的渠道。朱自清发表于1946年南京《中央日报》上的文章《动乱时代》中,总结了抗战以后民众普遍的心情:抗战烽火中仍可期待抗战胜利,可是抗战胜利以后又是新的战争,战后物价飞涨,大量知识分子生活无着,“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小康时代遥遥无期,人们甚至看不到“最短的将来”,“因此一般人更深沉的幻灭了”。在朱自清的悼念活动中,文坛对于朱自清的言说方式也体现了文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种种幻灭、无奈、痛苦的情绪,成为文人抨击时局、慨叹命运的一曲哀歌。
吴晗在悼念文章中说“有学问有气节有正义感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了!”,先后去世的闻一多和朱自清都“被戕害了,被同样的权力所虐杀,所不同的一个是有形的屠杀,一个是无形的蚀损,凶手是同一个,确确实实是同一个。”批判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将文人的悲剧命运和时代之殇联系到一起,正是因为这个时代是“史无前例的激烈内战时代,不要文化也不要学者的时代”,朱自清才久病并最终去世。郑振铎在《哭佩弦》中联系当时接连去世的几位学者、作家,借悼念朱自清表达了对于动乱时代文人悲运的愤怒和无奈,称朱自清之死的主要原因是“积年的缺乏营养与过度的工作”,在有人大发国难财、胜利财之际,“像佩弦那样的文人、学者与教授,却只是天天的瘦下去,以至于病倒而死。就在胜利后,他们过的还是那么苦难的日子,与可悲愤的生活。”王统照在《悼朱佩弦先生》中回忆与朱自清在“民八九年间”参与文学研究会时的交游,在文末慨叹当年老友多早逝,精神与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文人易死竟成事实。
............................
第二章走近更为真切的朱自清
第一节像“蜗牛背了壳”的家长
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中,有相当数量的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作品,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等等,这些作品饱含了作者的真情,也是其创作中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一部分。不同于大部分活跃于五四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朱自清早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十九岁成婚,二十一岁长子朱迈先就已出世,因为子女、弟妹众多,家庭负累重,当他的同龄人正青涩懵懂、无忧无虑时,他则像“蜗牛背了壳”,成为一个家庭的家长。
身为家中长子,朱自清扶助幼弟、幼妹完成学业,供养孝敬父母。1917年,二十岁的朱自清就因为弟弟妹妹渐长,父亲持家不易,自觉分担家庭责任,放弃在北京大学文预科的学习,跳级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录取于中国哲学门。选择哲学作为专业的原因就是当时北京大学文科生源不足,而报考哲学可以免交预科文凭,节约时间,家庭状况左右了他的专业选择。因为读大学期间朱自清家境每况愈下,负债累累,其妻武仲谦甚至典当了陪嫁首饰贴补学费,即使如此,他的大学生活仍然十分清贫,据陈竹隐回忆:朱自清“‘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冬天晚上睡觉,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绳子把被子下面束起来。”他为节省开支,提前修完必修学分,三年即从北京大学毕业。在朱自清的同学们享受大学生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他则必须时时牵挂家庭,努力学习。毕业后,朱自清即应聘为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此后,他尽管曾经厌倦教育事业,认为它“徒受气而不能收实益”但是却为了生计几乎没有离开过教师岗位。此时二弟物华入上海交通大学,朱自清用自己的月薪资助其上学。可以说,朱自清因为家道中落,娶妻生子,早早地就成为了一个大家族的家长,像“蜗牛背了壳”,处处要为家庭考虑。不仅巨大的家庭经济压力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从更深层看,原生家庭也对朱自清的性格、为人处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朱自清出身小官宦家庭,废除科举后,学校兴起,但其父怀疑新式学校读书的成绩和教学的方法,最终仍让他接受私塾教育,读经籍、古文、诗词等,家庭教育氛围让传统文化成为朱自清思想的底色。张晓东《朱自清:熟悉的名字,陌生的人一一认同危机与朱自清的艺术世界》从爱理克逊的认同理论出发,指出在朱自清作品中“母亲”是缺席的,而回忆父亲的文字却总是温馨而充满依恋。论者认为这是因为朱自清的童年缺乏关爱,这给作家留了难以言说的精神隐伤,孕育了他的自卑抑郁性人格。将朱自清在成长中形成的自卑人格视为他人生选择的根源,突出了家庭对作家心理造成的深层影响。
.........................
第二节持“刹那主义”的中庸者
杨振声认为朱自清是一位“中庸之至”的人。孔子将“中庸”解释为“中立不移”、“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北宋程颢、程颐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朱熹认为“中庸”是“中者,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并非是简单的折中或中立,而是要求适当、不过度。从个人修养上来说,要求通过自我管理,达到天人合一,拥有理想的人格。从处理问题上来看,则要求能够“叩其两端”,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在完全掌握知识、理解问题以后,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政治上的态度也偏于保守。刹那主义正是朱自清中庸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1922年到1924年间,朱自清在与俞平伯的三封通信中阐述了“刹那主义”,信中他将持续的时间分成无数刹那,认为“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只须‘鸟瞰’地认明每一刹那自己的地位,极力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一一安定并不指沉寂。”尽管前后刹那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是“我只顾在那样大关联里的这一刹那中,我应该尽力怎样做便好了”,他要自己从小处着手,“只顾眼前,感受每一刹那生的意味。”这样就可以:“叫我不致为不可解决的人生问题所牵扯,而茫茫无所依附”。总的来说,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将人生划分为了无数个“刹那”、“段落”,同时每一“刹那”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应该抓住眼前这一“刹那”,充分发挥自
..........................
第三章多元化的探宄及其意义............48
第一节人生选择的深入理解...............48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再解析............51
第三节学术探索的新尝试................57
第三章多元化的探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人生选择的深入理解
许纪霖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将朱自清视为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的知识分子代表。他指出:最终朱自清留给历史的,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写了《背影》、《荷塘月色》这样经典名作的白话散文大家,另一个是毛泽东主席亲定的“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现代伯夷”。朱自清所持的刹那主义和中和主义,在文化上要求“大破大立”的时代显然不合时宜,他对于知识分子改造要“慢慢来”的愿望也与新时代到来,知识分子积极改造自我的大势背道而行,甚至他对于自己人到中年的迟暮之感也与“时间开始了”的新中国前夜氛围格格不入。但最终朱自清却“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一个高耸于云端的‘历史巨人’,甚至‘革命烈士”流传于世。这个形成过程有私人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双重参与,最终这种固化形象促进了其作品的传播,赋予了他特殊的社会功用,但也导致了对其人生选择的有限认知,对其思想转变过程的相对
寻找更为真切的朱自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人生选择。与对朱自清形象认知的变化紧密联系,对其转变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从建国初的突出朱自清的民族气节,逐渐更加关注转变过程中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挣扎。蒋成瑀认为朱自清的一生经历了觉醒、踟蹰、奋起。而这一转变的结果是朱自清的文学主张由“为人生”转到“为人民”;由认同文艺创作上的客观再现到主张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表现;由反对“全知全能”的造神文学到反对利己的“我执”,并进而到彻底地反传统而求新变,完成了立场与世界观的根本性转变。
.......................
结语真实与言说之间一关于朱自清形象探究的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略)
朱自清文学形象的追寻与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文学论文文章
- 《宠儿》文学中的黑人母女关系研究
- 刘慈欣《三体》文学三部曲英雄叙事研究
- 盲目、一味于“优胜”--鲁迅文学《呐喊》《
- 从“知识分子”到“知识人”--阎真长篇文学
- 论数字时代玄幻文学小说的书写与传播--以《
- 劳伦斯性爱写作对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主
- 离散与乡愁—白先勇文学小说的多地性研究
- 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反复现象研究
- 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小说
- 消费时代的“人”与“城”--1990年代以来的
- 《儒林外史》中科举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 跛者不忘履--论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
- 信念的坍塌:尼古拉斯·里纳尔迪小说《大桥坍
- “平凡世界”的不平凡--论路遥的文学小说创
- 以“大散文”为核心的贾平凹散文文学观研究
- 颜纯钩文学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