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0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蒙汉双语散文概况

通过对《内蒙古日报》、《花的原野》、《内蒙古青年》发表的散文进行统计,汉语散文共506篇,蒙古语散文共1151篇。

"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研究。1949-1956是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发展的初步阶段。建国后散文数量较少,共445篇,其中汉语散文93篇,蒙古语散文352篇。新闻体散文占大多数,其特点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实性叙述为主而非文学性散文,缺乏抒情性。这一阶段代表作为孟和博彦的《在江河畔》,纳赛音朝克图的游记《蒙古人民共和国艺术团随行散记》,玛拉沁夫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游记》。

1957-1966年,这一阶段是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创作兴盛时期,也是丰收阶段。50年代中期,散文创作热情島涨,1962年后散文创作数量减少。这阶段共发表1212篇散文,汉语散文413篇,蒙古语散文799篇。蒙汉双语散文的体哉样式较为丰富,文学性得到了加强,抒情散文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特点。阿敎德斯尔《马狗湖》,许洪的《七姊妹》是这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巴贝林布赫、纳赛音朝克图、玛拉沁夫、莫阿斯尔等作家踊跃投入到散文创作队列 之中。

........................

(二)蒙汉双语散文创作群体概况

​"十七年"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散文作家,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而需要说明的是部分从事散文创作者既是作家也是编辑。

​1.记者、编辑成为散文作家

快速全面真实地反映建国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时作家的紧迫任务。因工作性质,时代需求,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成为了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力军。

玛尼扎布、阿迪亚、钢普日布等记者创作的蒙古语散文占这一时期散文总数的94%,为"十七年"蒙古语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以蒙古语写作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为主,新闻特征显著,缺乏文学性。虽然这些作品文学水平不高但具有崇高的政治立场和意识。

孟和博彦、安柯钦夫、韩燕如、杨平、张长弓等编辑作家致力于"十七年"汉语散文创作,而不同于蒙古语创作者的一点是这一时期汉语散文并没有集中在这一创作群体。郭超、奎曾等评论家的散文也是这一时期散文创作主要来源。

2.诗人、小说家投身散文作家队伍

"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基础,写不好散文的诗人是伪诗人,写不好散文的小说家只是具体事件的串联者",优秀的诗人、小说家同样能写好散文。

.....................

二、"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主题

(一)强调民族语言重要性

​《草原红梅》(1965.4)反映了达里诺尔半牧半读的艾里小学的故事。作品中的达里诺尔艾里小学在解放初期的1948年由牧民开办,老师骑马授课,蒙古包是教室,木板和石灰是教学工具。一个由牧民自办的艾里小学坚持了17年,马背学校即符合蒙古族牧民的牧业生产特点,又解决了牧民的孩子上学困难的问题。作品中艾里小学老师在交流中都以蒙古语作答,而作者将蒙古语音译为汉字,并在括号内注明了蒙古语的解释。如:"巴格西’(蒙语:老师)","‘散布勒’(蒙语:黑板)",这简短的两句话来自色音宝音老师。作品对这位蒙古族青年教师有如下描写,"一个穿蒙古袍的青年正在把着一个小学生的手教写字,他是那样的专心,以至我们已经进去了两个人,他还不知道呢。""色音宝音不仅深入到蒙古包里手把着手教学生写字,并且给学生们抄课本。"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杨惠良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自治区成立之初老师们骑马授课到1979年全区每个苏木和人口较多的辱查都以牧民的集资捐物办起的蒙古语授课学校,并指出这是马背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十七年"时期蒙古语散文中所描写的内蒙古草原上走马上课,手把手教写字的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们,对后来的自治区蒙古语授课的民族教育乃至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施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玉堂的随笔《谈民族词语的运用》(1962.7-8)谈到在文学作品中民族语言词汇的夹用问题时认为在某些特殊场合民族词语能够増强文艺作品的气氛,有助于突出主题。民族的特殊风俗、物品在汉语里没有确切的词汇表现,就必须用原民族词汇表现,如"哈达"。民族语言的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体现蒙古族民族语言问题的重要性。​

强调民族语言重要性一一这一散文主题是"十七年"内蒙古蒙化双语散文所独有的特征。蒙古族人民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内蒙古散文文体的多样化发展道路以及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决定了其极具民族精神、反思精神的散文作品的诞生。"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对蒙古语言文字的关注,从民族教育的发展而言有深远的意义。

......................

(二)崇尚跨国别跨民族和谐相处

中华民族历来以和为贵,蒙古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团结友谊。团结友好是内蒙古文学重要的主题,在"十七年"时期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中有着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与各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国内逐渐形成的多民族杂居和聚居的特点,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家稳定统一和繁荣冒盛。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疆,与蒙古国以及当时的苏联,如今的俄罗斯相邻。内蒙古作为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条件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使得这一时期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齐唱跨国别跨民族和谐之歌。中蒙、中苏友谊以及蒙没兄弟民族的团结,体现了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所追寻的和谐共化主题选择。

1.歌颂中蒙友谊

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新篇章。建国后不久,与蒙古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也使得两国友好交流日益紧密,为巩固中蒙友谊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蒙汉双语散文主要通过记录两国人民友好访问行程中的所见所感,歌颂了中蒙两国人民永恒的友谊。

​乐驼的《马车翻了》(1958.4)描写了承载着苏联专家的车辆在行程中遇到中国老人满载树苗的马车翻倒陷在大水坑,米哈耶落夫娜老太太照顾马车主人的孩子,阿盖耶夫、彼德列夫等专家以义及夫人孩子齐心协力拉出马车的故事。表现出苏联专家及人民给予中国的帮助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苏两国人民亲如家人般友谊的基础是他们都有的善良和朴实的美好品德。玛尼扎布的《明天的美丽》(1954.11.9),王伟明、满都呼的《珍贵的友谊》(1957.8.14),阿迪亚的《英雄青年们钢铁般的友谊》、《珍贵的友谊》等散文均表达了对中苏两国及人民友好关系的歌颂。《英雄青年们钢铁般的友谊》反映了中苏两国青年之间深厚的友谊。​

.......................

三、“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风格特征..........40

(一)浓厚的民族地域色彩.......40

(二)强烈的政治色彩.............43

四、“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的价值意义..........48

(一)社会功利价值............48

(二)历史价值...........49

四、“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的价值意义

​(一)社会功利价值

"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主要承担宣传报道党的政策方针以及教育人民群众的重任。散文文体积极参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它应尽之义务。透过"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可全面认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现实生活及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歌民族人民的团结友谊。

散文的题材广泛,篇幅短小,表现手法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因"一种能够迅速反映多种多样题材的极为合适的样式"而被称为"文艺上的轻骑兵"。因此,散文具有迅速反映现实,做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可能性。​

"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人们称散文是生活的艺术表现。要求散文反映的人和事件的真实性。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相比较而言,真实性更强更具有信服力,也就是广义散文。由此,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形式一一散文有着鲜明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中,记录真人、真事、真实地方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被广泛创作。此类蒙汉双语散文记录的虽然是真人、真事、真实的地方,但由于政治环境影响,需对其进行政治加工,使得散文的真实性降低,宣传报道性更突出。​

.....................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散文研究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年"是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当代内蒙古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学作品与报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现象。报刊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成为了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本文基于"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进行研究分析,重新解读那个年代蒙汉双语散文发展历程,主题以及风格特征,民族地域性的坚守赋予"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独特的存在意义。​

“十七年”时期没有形成专业散文作家,但是编辑、记者等新闻工作者,评论家、诗人、小说家,工人、农牧民、军人、学生等业余作者,选择用散文的形式展现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的坚守与超越。​

新中国的诞生,社会生活的稳定给"十七年"内蒙古蒙狹双语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蒙化双语散文呈现的民族地域性,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的展现,明确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学在时发表展中的意义。"十七年"内蒙古蒙汉双语散文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模本和广阔的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