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化视野中的冯骥才、林希小说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2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反思意识

第一节 反思意识的概念

反思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反省意识,也是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反思文学”是中国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然而,人们在看待“反思”这个词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继“伤痕文学”之后的“反思文学”画等号。然而反思和反思意识又与反思文学不尽相同,需要予以梳理和区别。

​“反思文学”特指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潮流。洪子诚先生认为:“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对‘文革’伤痕的揭发和反思是文学的中心主题。批评界对这一创作潮流,先后使用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及‘改革文学’)的类型概念。这些既是对文学事实的概括,同时也推动这些文学潮流的建构。‘伤痕文学’等所指的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等互相取代。由此可以看出,“反思文学”是对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潮流的概括,是指学界对“文革”等伤痕的的反思性创作。这也证实了反思和反思意识不等同于“反思文学”。

​反思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永恒的思维意识。反思是人类对自己的家族、民族、生长环境、时代背景以及历史文化和自身的经历与遭遇的一种回顾和反省意识。反思不只是存在于古今,还存在于中外的一种普遍的反省意识。《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反思”一词的: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伟大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指出:“简单的反省观念是人心关于其他观念的各种活动——人心从外面接受了前章所述的各种观念以后,在反省自己时,在观察自己对那些观念所发生的作用时,便又会从内面得到别的观念,而且那些观念亦一样可以为它底思维对象,正如它从外面所接受的那些观念似的。”由此可以看出,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它是知识的来源和途径之一,而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此也有他的看法:“‘这一物体是有伸缩性的’,‘这工具是有用的’等判断,都是反思的判断。因为这些判断里的谓词,都是些反思的规定。谓词诚然超出了主词的直接的个体性,但主词的概念仍然没有提示出来。考察的对象愈是具体,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给反思思维。但反思思维不能穷尽对象的固有本性或概念。”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人类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由以上得知,在哲学上,反思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的抽象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反复思考活动。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思是指对某种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思考、回顾、总结和反省。

.......................

​第二节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反思意识的产生

就中国文学而言,反思和反思意识正如前文所述,首先表现在每一个开国国君对前车之鉴的经验总结和当朝的兴盛和稳定,最为著名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谓“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也是唐太宗对历代兴亡的关注,他注重对前代兴亡的反思和总结,以便取长补短。其次是历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遵循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以道家文化为补充,以释家文化为点缀。虽然古代文人一向厚古薄今,但是也有因为仕途渺茫,而呼喊:“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反抗儒家传统文化的“学而优则仕”。这就引来了古人对仕途的逃避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不论是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庄子的《齐物论》,他们都蕴涵“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们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本源的生命自由体验,所以被凡尘俗事烦恼的文人们开始了反思式的追寻,所以才有唐朝诗人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依依不舍,而仕途不得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更是在田园生活里找回自我和自由自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是人类自由精神的归宿,给人以慰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山水田园诗,也正是文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追寻的结果。三是“永恒式”的文化认同方式。胡纪泽认为“文化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个体对自己所生存的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可、接受,并在行为上对它的顺应;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在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黑暗现实的不满中流露出对古代三皇五帝“黄金时期”的向往,儒家的根本主张是遵守古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尊古的思想背后正是反思意识在起作用。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反思意识除了继承以上所诉的表现之外,还有了新的表现,虽然“中国人在反抗侵略、捍卫尊严、保卫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十分不情愿地、十分被动地、万般无奈又充满焦虑地被裹挟着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但是中国的确摆脱不了现代化的影响,反思意识也一样,所以反思意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带有现代性。

.........................

第二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向度

​第一节 政治视角:冯骥才、林希对“历史”的记录

一“历史”的记录

纵观中国历代文学史,文学和政治的联系一直紧密相联,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文学不光是历史的镜子,还是政治的晴雨表,在现当代文学中更是如此。“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宣告了一个极端专制的政治时代的结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政治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新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时期”的作家们继承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传统,在反思“极左路线”中创作出以“揭露”和“反思”为中心和主题的“伤痕文学”和 “反思文学”,同时拉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新时期文学回到文学自身,文学开始继续反映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历史的‘记录’”是指以政治视角来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极左思潮的揭露、批判和反思。包括对极左思潮的反思,对“反右派”的反思,对“文革”的反思,简言之,就是指对造成“文革”这一史无前列的残酷浩劫的一系列运动的这段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累累伤痕。当恶梦醒来,人们渐渐开始感性和理性的思考,经过作家们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有一大批有关政治层面的对“历史”记录和反思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 “伤痕文学”或“反思文学”的一部分,但是又不仅仅只有“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有关这段历史的记录和言说,就带有一种对政治历史的审视和反思。而冯骥才和林希也对这段历史进行他们独特的“记录”,并烙下了他们的“爱”与“恨”。

二 “爱”与“恨”的交织

​对于“文革”这段历史的书写,作为一些“局外人”的读者读后都觉得骇人听闻和闻风丧胆,何况那些经历者和体验者呢?他们拥有这份“弥足珍贵”的真实记忆,他们不愿这段记忆被后人当作“笑谈”或“历史”,他们希望后人可以感同身受,他们更希望后人可以体会和理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而经历过这些苦难和浩劫的冯骥才和林希正是他们中的成员。

.......................

​第二节 文化视角:冯骥才、林希对“文化”的审视

一 “文化”的审视

马凌诺斯基认为:“这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风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乃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和一个器物或一种人改造过的环境是物质文化的基本要素一般。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及互相决定的。①”由此可见,“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文化”的内涵并不简单。文化有精神和物质之分,一般我们看得见的是物质文化,而精神文化又是附属在物质文化之上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不可分割。文化一直紧紧跟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的。所以说,文化是知识分子或文坛的关注点,尤其是在社会大变革或大转型时期。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对文化进行的格外关注就是一个实例。

黄子平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同样充满了危机感,充满了焦虑,一种骚动不安的焦灼……中国文学中个人具体的焦灼总是很快上升到民族的危机感,它的焦虑是一种感时忧国的焦虑。”由此可知,感时忧国的知识分子是不会袖手旁观的。面对民族危机和国人的焦虑,知识分子定会担负起社会使命的责任对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进行一个全面地总结和反思。

​到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刘东超认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成为一种波波相推的史学思潮。”陈晓明也说:“80 年代上半期的热门话题是‘大写的人’、个性解放和主体论;最有说服力的美学定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最具有煽动性的姿态是反传统、反权威、反文化。”由此可知,中国思想界、文化界都再一次特别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文坛也不例外。无论是“重新认识传统”还是“反传统”,都说明当时对传统的关注是一个热点。关注传统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或是审视和批判,或是缅怀和认同的重新认识。这种对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重新认识和回归的反思行为就是本研究要说的文化视角下的审视和反思。冯骥才和林希在他们的小说中书写他们在文化层面的反思。

......................

​第三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成因....................41

第一节 “体验”与“想象”.......................41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滋养与西方现代意识的渗透..................44

第四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意义................53

第一节 民间生存的立体描绘...............53

第二节 过去、现在及未来................57

第四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意义​

第一节 民间生存的立体描绘

所谓“民间”,陈思和在 1994 年做了如下解释:“当代文学里的民间概念,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指根据民间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度向,即来自中国传统农村的村落文化的方式和来自现代经济社会的世俗文化的方式来观察生活、表达 生活、描述生活的文学创作视界,第二是指作家虽然站在知识分子的传统立场上 说话,但所表现的却是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由于作家注意到民间这一客体世界的存在并采取尊重的平等对话而不是霸权态度,使这些文学创 作中充满了民间的意味。”冯骥才和林希的市井小说正是对天津地域上市民生存的立体描绘,冯骥才和林希正是站在天津市民的民间立场对其进行刻写的,这正是陈思和所说的第二种层面的民间概念。​

​冯骥才和林希出身于天津较为富裕的人家,但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二人的经历多波折,对底层市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加上二人的性格和气质,使二人较为关注天津市民的生活。冯骥才和林希的笔下书写了天津市民的生存哲学和悲惨境遇。冯骥才的小说无论是《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还是《炮打双灯》《俗世奇人》《鹰拳》,都带有很浓厚的天津地域风俗特色,小说里面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物的书写更是数不胜数。卖豆腐的傻二,调教小脚的戈老婆子和潘妈,跑腿的灯儿和影儿,卖缸鱼为生的牛宝等这些底层市民“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个人有个人的出路”。而林希的小说无论是《天津闲人》《蛐蛐四爷》​《痒痒》《高买》,还是《买办之家》《婢女春红》《喜鹊姑姑》《桃儿杏儿》,都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他们或是靠一张嘴来骗吃骗喝,或是帮少爷们调教蛐蛐,或是技术高超的小偷,或是大户人家的仆人和婢女,这些小人物身上带有天津地域人物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作家关注弱小人物、描绘民间生存的人文情怀。

........................

​结语

回顾冯骥才、林希的小说创作历程,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时期,他们以“急切的控诉”和“爱的祭奠”揭露“文革”等历史浩劫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伤害和人性创伤,进而痛定思痛地对这场政治灾难的成因进行了理性而深入的反思。在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的劣根性才是造成政治灾难和制约社会进步的深层原因后,他们又将审视和批判的焦点转向了文化层面,既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审美理想境界,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境界,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进行了反思。然而,二人并没有只是审视和批判传统文化,而是在审视的同时还进行了审美层面的反思,建构了一种看似很俗的语言却是很美很雅的叙事境界。​

​从政治层面对历史浩劫的揭露与反思,到后来再对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批判,再到对语言和叙事的追询和建构,其背后不曾改变的正是是冯骥才、林希理性的反思意识。在他们小说创作的各个时期,冯骥才和林希都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关注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境遇,时刻警惕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冯骥才和林希也开始了他们自己的自主选择,走向边缘写作。一个作家,只有树立起高度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立思考和抵御外界潮流的能力,才能站在思想的前沿,对社会现实做出自己独特的分析和回应,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冯骥才、林希通过他们的小说创作,追求着个人思想的独立和文学的自由表达,以鲜明的批判意识执着地表达着对政治、文化、审美等的思考,不断拓展小说的审美空间和表现形式,探索着小说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