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建构(1949一1984)一一文学“大师”的排列与“经典”作品的选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28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六大家”的形成—评语和定位

第一节鲁迅

作家地位的升迁沉浮,在文学史著,“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评语和定位。扣国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的传统,对“名”的重视较之对“实”的追求可一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所谓“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中国史家重“春秋笔法”,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称谓也内蕴褒贬暗含机锋,反映了对对象历史地位高下、意义价值大小的判断。从这方面看,对鲁迅的评价变化最小:一篇《新民主主义论》,自王瑶以迄唐张,毛 泽 东的经典论述总是出现在几乎每部文学史中,“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位一体又层层递进,显示出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定性。纵然一些试图从“现代文学奠基人”角度出彩创新的文学史著述,不过是在政治语境中侧重其“文学家”的身份属性而己。当然,新时期以来的研究者对“革命家”有着新的理解和处理,但文学家、思想家的评价则迄今未变,几成不易之论。不过,即使同样基于《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资源,不同的文学史对鲁迅的定位和描述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熟悉鲁迅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样一段话:“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典型的毛泽东的思维和语言,单纯、明朗而充满激情与自信,高屋建领的理论视野,提纲挚领的论述思路,简单而平实的字眼词汇的组合,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之具有毋庸置疑的逻辑力量与极强的感染力。如果说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所体现的是政治家的胸襟与诗人气质的结合,那么自王瑶开始,理论界对这一观点的接纳与阐释,表现的就是学者的冷静与睿智。《中国新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除引用上述论断外,还转述了王明在鲁迅逝世后发表于巴黎《救国时报》上《中国人民之重大损失》一文中“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政论家”’的评语,但工瑶并未对其予以明确定位,也许因为毛 泽 东的论述已经是对鲁迅“最荣誉最崇l佰的评价”,在当时和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在既有的思维和知识范)之,是难以超越的了。...................
....................

第二章“六大家”的形成—篇幅与章节

文学史的写法多种多样,既可以以文学现象为中心组织叙述,也不妨借意识形态为主导建构历史。1949年后的作家论式的文学史在篇章安排上有一个基本的组织形式,那就是文学综述加作家专章,二者条块分割,排列组合,共同建构起文学史著述的基本书写范式。在这样的体例中,一个作家是在综述中一笔带过还是被安排成专节以至专章,就是一个关系其文学史评价的问题了。篇幅、章节的分配,不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成就的多寡,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对其贡献、地位的一种评判和认定。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文学史著中篇幅章节的变化,也可视为作家地位变化的一种标志。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瞿秋白,尽管其文学创作较之现代文学史上其他作家而言并不算丰厚,但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史中却一度占据了突出的位置,有的著作甚至将其作为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并列的大家作专章处理,这里所体现的发掘和彰显“革命文学”历史主线的意味无疑是突出的。由此可见,在文学史编写中,作家所占篇幅的多寡,也是写作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对外翻译出版的需要,外文出版社曾提出由1979年“唐强本”编写组的部分成员将原书的三卷本压缩改编为二十五万字的“简编本”。参与这项工作的樊骏先生就篇章安排问题与主编唐强进行过讨论,提出“鲁迅一章字数还是太多,主张将<阿Q正传>并入<呐喊>”,“郭沫若一章字数甚至比巴金还少,叶绍钧、田汉也太少,艾青多了些”,“主张将太少的稍加补充”’。如果说前者的改动主要是基于字数的考虑,那么后一条意见就明显是依据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作出的篇幅上的调整。一个作家在著述中所占篇幅,一般地说是与其在文学史中的重要性成正比的。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理解建国后在宣传、教育部门之外,文艺界自身对文学史研究与写作这一原本是学术问题的重视了。....................
.......................

第二章“六大家”的形成一一篇幅与章节..................(l4)
第一节“三部半”.....................................................(14)
第二节新时期著述................................................(16)
第三章生平思想创作一一作家论三部曲
第一节模式的发展...............................................(19)
第二节模式分析....................................................(21)
第四章“大师”的形成一一以赵树理为例
第一节四十年代的“赵树理方向”.....................(25)
第二节文学史著中的赵树理...........................(26)
第三节定位变化与评价.................................(29))
第五章“经典”的确立
第一节标准:政治与艺术...................................(3Q)
第二节“六大家”代表作
(1)鲁迅代表作.................................................(33)
(2)郭沫若代表作.............................................(36)
(3)茅盾代表作.................................................(37)
(4)巴金代表作......................................................(39)
(5)老舍代表作....................................................(41)
(6)曹禺代表作.......................................................(43)
第六章“经典”的解读
第一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作品分析二分法
(1)分析方式的提出与发展...................................(47)
(2)分析方式的完善与模式化.........................(.51)
第二节两种分析范式
(1)感悟式.....................................(55)
(2)分析式.......................(56)
主要参考文献...............(59)

结论

从《史纲》到《初稿》,几部现代文学史著各有特色,但对作品的分析却由简到繁,一脉相承,逐渐形成了作品分析的另一种范式,并经过完善、推广而在此后数十年间占有绝对地位,成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写作的唯一模式。这是与《史稿》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思路,即上文提及的“分析式”。其特点在于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将文学作品进行逐步的剥茧式的分解,第一层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前者又划分为背景、主题、社会意义等,后者则解析为语言、形象、结构手法等,由此层层深入,步步为营,达到对作品的“解构”。如果说前述感悟式分析注重的是整体的话,分析式的思路就是逐步细化,犹如由江河到水滴再经分子而原子、电子以至夸克的科学观察过程。与前者相比,面对丰富多彩的作品却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虽有重复呆板之嫌,却也颇有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其一,有一套成型的分析思路,也提供了具有可重复性的操作规程,以及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名词术语,不管什么样的作品,只要按此方法处理,就好比把原材料放进机器,可以得到同样质量、一个模子的产况.,学术研究存议卑月‘乎成为一种模式化的知识生产;其二,由于述特点,这一方式更适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对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人体不差地对付任何一部作品(当然也有不那么适用的,比如某些现代派的作品),对教师而言,因其方法、思路的整齐划一,也便于对教学成果作量化的检测和考评。由此,它受到文学史撰写者的青睐就不是偶然的了,因为绝大多数现代文学史著都是高校教材,所担负的首先是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的任务,就适应建国后“一体化”的现代学术体系尤其是教学体制而言,“分析式”的作品论述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其三,这一模式也适应了常用的集体合作、分工负责的教材编撰组织方式。...........

参考文献;

1.(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逆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商务印馆1986年
2.《毛 泽 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引年
3.刘福庆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 泽东文艺论著选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4.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唐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95年
6.《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984年
7.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8.陈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949一]976》,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9.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