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新感性原理及其如何运用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30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引言

一种有悖于传统男权感性的新感性,作为属于女性自己的语言出现在女性文学中,无论是西苏的“躯体写作”还是伊瑞格瑞的“女人腔”,都认为女性写作要寻找自我,要体现自己的性别特征就必须回到男权一直忽略的感性,即女性感性中去。而中国女性文学自20 世纪初诞生以来,就为中国文坛甚至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柔美的和风,女性作家以她们特有的敏锐细腻的感性描绘这个世界,描绘真实的女性世界。这种从未被男权社会正视的女性感性发出了真正属于女性的声音,掀开了男权理性统治的一角,也为女性的解放走出了一条路。
女性文学对女性感性的张扬,对男权制理性的批判思路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年),是著名的美籍德裔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美学家,法兰克福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他的新感性理论,认为不同于被灌输的、惯常的现存的感性,即新感性,是可以对抗技术理性社会对人的压抑和异化,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和自由的。而女性由于一方面在再生产劳动中与肉欲、爱欲保持更多的联系,更接近快乐的源泉;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和异化劳动相分离,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的保持自己的感性,更具人性,因此这种感性的女性形象可以成为“夫权社会的掘墓人”,甚至一个自由社会就将是一个女性社会。新感性、女性的感性能否成为妇女解放,甚至人全面解放的武器?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摸索和发展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例案。但是学界对中国女性文学及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研究从来都是分开进行的。

随着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关于它的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如盛英编撰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刘思谦的《“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王艳芳的《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陈惠芬的《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等,都以自己的解读方式,或对已有定论的女性文学,采用女性主义阅读视觉,读出原来从未有过的新意,敞开被遮蔽的女性写作,寻找女性特有的话语方式;或品评、欣赏与阐释被历史湮没了的女性作家,重新感受她们的生命律动。刘思谦的《世纪之交:女性写作的语境与写作姿态》(《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 年第 2 期)、林丹娅的《批评的批评—当下女性文学迷津之解读》(《南方文坛》,1999 年第 6 期)、王敏的《当前文艺思潮与女性文学创作》(《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 年第 4 期)等论文也指出,当前女性文学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使女作家出现了不同的姿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性别作秀,在“美女作家”的旗号下,大写“隐私小说”、“半隐私小说”,直到走到极端的木子美现象的出现。二是坚守女性的独立人格和女性立场,甘居“边缘”,有意识地把自己同“美女作家”区别开来。同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吁求日益强烈,学者对马尔库塞的思想也越来越重视。国外对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的著述主要有:美国学者道格拉斯约·凯尔纳的《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主义危机》,翰·波克纳和蒂莫西·鲁克编著的《马尔库塞:从新左派到下一个左派》、《马尔库塞:新视角》,它们全面集中论述了马尔库塞对现存控制和压抑形式的批判理论;巴里·卡尔特兹的《赫伯特·马尔库塞和解放的艺术》则认为马尔库塞的思想起点和终点是艺术解放;保罗·A.罗宾逊的《弗洛伊德主义左派—H.马尔库塞》集中阐述了马尔库塞思想中弗洛伊德主义的来源。这些研究多偏向于马尔库塞的哲学、社会学方面,对他的美学思想尤其是理论的浪漫维度论述较少。
在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等著作翻译到中国后,中国学术界也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尔库塞的热潮。程巍的《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主要阐述了马尔库塞的文艺理论;陆俊的《马尔库塞》提出操纵和解放的辩证法是马尔库塞思想中心的观点;胡经之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收录了刘小枫《马尔库塞的文艺观》一文,论及了马尔库塞的哲学和浪漫美学思想。另外,还有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功能与意识形态、爱欲解放与人的解放及其人本主义美学理论的研究上。不难看出,学界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多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出发点,而对马尔库塞新感性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本文正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写作联系起来,进行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解读,以新感性理论审视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写作,让我们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存在意义与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让我们更具体的认识到新感性理论的价值与局限。而通过对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感性研究,我们不仅能发现女性文学的感性审美特征及意义,更重要的是以它为例,探寻新感性理论的实践意义,寻找消费社会中的美学出路。

目 录
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与中国女性文学……………………………………………………3
(一)新感性:人类解放的基础……………………………………………………………3
1.新感性理论的理论内涵 …………………………………………………………………3
2.新感性理论中的女性观 …………………………………………………………………6
(二)中国女性文学…………………………………………………………………………7
1.关于女性文学的界定 ……………………………………………………………………7
2.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8
(三)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写作…………………………………………………………10
1.中国女性文学内容题材感性化…………………………………………………………11
2、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技法……………………………………………………………11
二、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新感性元素…………………………………………………………15
(一)感官:发现自我的窗口………………………………………………………………15
(二)回忆:在回眸中的解放………………………………………………………………17
(三)想象:隐含着新的历史主体…………………………………………………………19
三、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感性审美表征………………………………………………………22
(一)中国女性文学文本的情感性…………………………………………………………22
(三)阅读的体验性…………………………………………………………………………27
四、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救赎与迷茫…………………………………………29
(一)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拯救………………………………………………29
1.对女性的自我拯救…………………………………………………………………………29
2.对美学的感性回归…………………………………………………………………………30
(二)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沉沦 ………………………………………………31
1.自说自话的寂寞……………………………………………………………………………31
2.感性在消费时代的堕落……………………………………………………………………32
(三)对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反思………………………………………………34
1.是艺术还是政治?…………………………………………………………………………34
2.与人文主义合流……………………………………………………………………………35
……………………

结语

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极力张扬女性感性,通过感官、回忆及想象三种时间方式重新发现女性自我,重新建构女性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其文本情感性、创作主体自我性和阅读体验性的审美表征。而这些都表现出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的要求与特点。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日趋成熟与成就,让我们清晰的看到新感性理论的革命意义:对感性自我的发现和对感性审美的回归;然而随着女性文学写作形势的日趋严峻,新感性理论的缺陷也明显地表现了出来:感性难以摆脱被异化与被消费的命运,也就难以保持其否定性与革命性。由此可见,中国女性文学试图以女性感性突破男权理性的话语重围,创建女性的话语权力,以最终实现女性的解放;而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则试图以现代艺术-审美培植人的新感性,并以此为武器反抗技术理性的束缚,实现人的解放:它们都是在非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但又都赋予了感性的艺术以深远的政治使命。
而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在今天的困境看,新感性理论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在消费美学时代,这种“激进的”新感性如何既能由个体走向普遍以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又能不沦于低俗的肉欲的审美以保持其战斗性,这是新感性理论在实践中无法避免的矛盾,这在马尔库塞将其乌托邦幻想寄托于新感性和艺术-审美时就埋下的悲剧。同样的,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写作在实践中面临如此窘境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无论其政治目的能否实现,它们对感性与艺术的推崇,都为我们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是学界研究较多的两个问题,涉及的理论也很广。笔者深知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致使本文对两者关系的论述缺乏更条理的梳理与强大理论的支撑,而且,大众文化和文化消费的时代还在继续,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还将面对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都将成为本人今后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浩.书写与重塑——20 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阐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岚.本土视阈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7]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8]程巍.否定性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王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0]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