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中学语文课教材与外国文学
1.1关于教材选文
学生对世界文学的看法也越来越积极,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重新看日本文学,认识日本文学的本质,以及日本近代文学与西方近代文学相互影响的历史,学生多接触外国文学是有必要的。但是,作为教材采用的话,必要确立其选择的标准。其标准如下:
(1)翻译文章变成出色的日语的作品。
(2)读者有同感的作品。
(3)加强民族自觉的作品。
(4)可以培养国际友好、民族团结的作品。
(5)没有日本文学中的内容和性质的作品。
(6)给日本文学历史很大的影响的作品,或者古典出色的译文等。
(7)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作品。
此外,提到外国文学入选教材的标准和指导方法,当然也要研究文学教材整体,现在日本中学的课本里,外国文学教材的采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l)不是很清楚采用外国文学的作品的必然性和其标准。
(2)被限定外国文学的国籍和时代。登载过的作品和作者的变化很少。
(3)语文课中的“现代语文”教材里的日本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时代不同。外国文学的话古典的也可以。
(4)较多登载长篇小说的片断。
(5)名作主义,教养主义的选文的倾向较强。
1.2关于日本中学语文课教材
1.2.1初中
下面是在日本初中语文课里使用的课本列表。以5种课本为调查的对象
日本初中3年级使用的课本里都有鲁迅的《故乡》。足立悦男先生说鲁迅的《故乡》1953年第一次载入了日本初中语文课课本,1972年恢复了中日邦交以后,差不多所有的语文课本上一直登载。可以说,《故乡》收入初中学校语文课本历史悠久。现在5个出版社出版初中学校的语文课本,都采用了《故乡》,翻译者都是竹内好。《故乡》在中国也是中学语文课的教材,据说读过的人应有十多亿人,数量庞大。
从上图来可知,初中生3年级使用的5个出版社的课本都采用了鲁迅的《故乡》。原来语文课本里没有亚洲作家的作品,只有鲁迅忽然出现,他的存在可以说非常醒目。特别是束京害籍和光村园害出版的教材中,鲁迅是唯一的外国作家。束京害籍出版的每一本课本有一篇外国作家者的作品,光村国害出版也是一样,每本课本有一位外国作家出现,而且登载的小说较少的情况下,鲁迅《故乡》被选。其他学校圃害、三省堂、教育出版是3年级的课本,也有鲁迅以外的外国作家作品,但是都不一样,只有鲁迅一定出现。从而可以说鲁迅《故乡》在日本语文课的教材中是很重要的作品之一。
2.语文课中的鲁迅
关于日本中学语文课的鲁迅教学具体情况,本人去了5所学校进行采访调查。具体日期与学校名称如下:20n年6月17日三重县立津高等学校;6月23日福井县立福井商业高等学校;6月24日福井县芦原市立金津中学校;6月24日福井县福井市立明伦中学校;7月15日福井县立羽水高等学校。
2.1在日本中学语文中的《故乡》
无论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还是语文教育,都绕不开鲁迅这座丰碑,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传统和古代文学传统一样,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和思想资源。探求鲁迅作品研究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对于我们继承新文学的创造精神、探求文学教育的方法、塑造学生的文化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故乡》1921年首次发表于《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它是鲁迅作品当中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小说,自传性质的,也是带有回忆的温馨和现实的感概的小说。
鲁迅《故乡》1953年第一次选入了日本初中语文课本,半世纪以上的日本初中生一直在读。这篇小说是写20世纪初的中国,描写作者通过时隔20年回老家时看到的风景、再见过的人们,希望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绝望又变成新的希望的“我”的心情。作者在各个场面里比较回忆中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然后强调地写严酷的现实。特别是关于杨二嫂和闰土的小故事,回忆中的他们与现实中的他们的差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另外,“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我和闰土的关系”,表示严酷的现实中的“希望”。
2. 语文课中的鲁迅 .....................................19-39
2.1 在日本中学语文中的《故乡》..................................... 19-20
2.2 《故乡》文章的构成..................................... 20-21
2.3 上课时学习活动内容.....................................21-28
2.4 在日本中学语文中的《藤野先生》.....................................28-29
2.5 《藤野先生》文章的构成.....................................29-30
2.6 上课时学习活动内容.....................................30-39
3. 与中国中学教学比较.....................................39-45
3.1 《故乡》及《藤野先生》的教学..................................... 39-40
3.2 两国教学中的共同点..................................... 40-41
3.3 两国教学中的相异点..................................... 41
3.4 中国学生关于"希望"的看法.....................................41-42
3.5 中国学生读《藤野先生》..................................... 42-43
3.6 中国学生对"学术"..................................... 43-45
结论
如上所述,中日两国学生之间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另外,围绕学生的社会环境、文化的差异也当然存在。在《故乡》的教学中,日本学生倾向于读出文章的情感,中国学生却读出文章的思想。也可以说,日本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感情,中国学生却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内容。因为关于《故乡》里的“希望”的意思,日本学生来说,“希望”是大家都是平等,而中国学生来说,对未来的一些期盼与想法,这两个来看,日本学生重视作者想到希望的原因是什么,其背景发生什么事情。中国学生仔细看看关于希望的部分的前后,然后思考作者说的希望是什么,还有怎么实现。至于“平等”,例如,人人平等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并不可能,这样,发现有些学生有比较现实的想法。
在日本的《藤野先生》教学中,也关注鲁迅和藤野先生交流的每一个场面中,两个人感到什么,其原因是什么。就是比较主观性、感性的读法。中国的话,重视分析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就是引导学生的道德观,可以说比较客观性、理性的读法。还有在本研究中本人吃惊的一个是,《故乡》、《藤野先生》都在中国初中学校上课时间2、3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内就结束。在日本一般6、7课时(每个课时50分钟)才能结束。为什么中国中学生这么短时问内会明白?反过来说,日本中学生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本人去采访和研究的过程中,听到总是现代的日本中学生不怎么会理解那时候的时代背景。上课时需要讲解对学生不熟悉的词语,而且从日本的教学方式可知,读完课文后使学生写感想、发表每个人的意见的话,应该需要很多时间。特别是《藤野先生》的话,虽然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读,不过许多教师说,实际上挤掉了鉴赏文学内容的时间。因为词汇很难以外,学生对以前的中国的了解不够。要认识该国的文学,就要认识该国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我们才能更鉴赏该国的文学。中国学生来说,实在中国的历史有关的内容也初中生的话,不太懂的部分也应该有,可是只有约3课时的时间内要结束的话,或多或少需要统一地进行读课文。本人觉得在日本教学中,比较难理解的文章的话,需要对学生给予适当的理性地读。
在今后的日本中学语文课中,无论入选哪些鲁迅作品,教师开始上课时给学生不仅要简单介绍作者,还要介绍有关他的事情才有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知道一般日本学生把《故乡》、《藤野先生》这两个作品理解为积极向前看的小说,虽然小说里描写有点悲哀的,受命运摆布的人和事,但学生都看出作者的期待未来的希望。至于《藤野先生》,许多学生说,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情感交流当然使人感动,同时也重新发现“文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已经发达的现代社会上,可以说很少人觉得以文艺为教育国民的精神的工具。这些年普及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我们很容易看小说、电影,听音乐等等,变成了全都用完后就扔掉的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有可能开始考虑真正的文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