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现状
新世纪以来,诗歌写作比较芜杂,与以前的群体化特征不同的是,诗歌的写作逐渐进入到一个个体化写作的时代。与过去群体面对的是专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不同,而今个人面对的是功利、交往的是市场空间,他们要面对丰富和复杂的市场选择。伴随网络载体的出现,诗人和创作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写作者的伦理下移,诗歌的写作呈现一种大众化的世俗的快乐。社会“民生”问题,已提上日程,新时期文学要有反应社会大多数人的责任意识,体现出“人民”的生存和精神的状态及需求。艾青的诗歌,在四、五十年代曾起过一个“丰碑”的作用,就是因为“始终和人民在一起”是他的创作基石。正是基于此,本人想就艾青诗歌的“人民性”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这对目前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一定的意义。
艾青诗歌的“人民性”是逐渐成熟而被认可的。在现代文学史中,对其“人民性”的探讨和阐述的相关内容很少,这里只列出一些相关代表性的评论内容。艾青最早的诗歌集《大堰河》在1936年出版后,茅盾首先在他所写的《论初期白话诗》一文中提到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他是在批评了“初期白话诗因为多半是印象的,旁观的,同情的,所以缺乏深入的表现与热烈的情绪”这种现象之后提及该诗的。他认为这首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胡风专门撰写《吹芦笛的诗人》一文,对诗集《大堰河》作了评论。胡风以评论家的胆识和诗人的热情敏锐而深刻地指出了艾青诗歌的基本特色:“他的歌唱总是通过他的脉脉滚动的情康,他的言语不过于枯瘦也不过于喧哗,更没有纸花纸叶式的繁饰,平易地然而是气息鲜活地唱出了被现实生活所波动的他的情慷,唱出了被他的情嗦所温暖的现实生活几幅面影。”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冯雪峰从对艾青和柯仲平的诗的比较中探讨了艾青诗的精神和形式的问题,他在肯定了诗人的某些优点之后,又认为“法国象征派风味”“给他很大的损害”。在40年代,吕荧的《人的花朵—“艾青与田间合论”》对艾青的诗作了较为全面和有分的分析批评。从1949年到1956年的七年间,对艾青的诗歌进行任何有价值的研究与探讨,实际上己经停止了。1957年7月,晓雪的《生活的牧歌》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一共分五章,它大体上是按照艾青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所写的代表性诗篇梳理出艾青诗歌创作的发展脉络并加以分析。新时期以来,对艾青诗歌的人民性研究主要以下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在1982年,骆寒超的《艾青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它的总体格局仍然是依据诗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与创作的发展而进行评价的,由于占有比较丰富的材料,更主要的是由于在新的历史阶段采用了较为广阔的艺术视角,使得骆寒超在对他的旧作进行修补时,显示了一种新的评论姿态。《艾青论》出版之前,骆寒超已经发表了长篇论文《论艾青的诗歌艺术》,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在艾青诗歌研究领域中开始认真地从艺术上来讨论诗歌问题的开山之作。198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杨匡汉、杨匡满合著的《艾青传论》,《艾青传论》的书名体现了既“传”又“论”的特点,全书十六章也大体是按诗人生活发展道路而展开行文的。在第六章《诗美的向往》和第十五章((风格论》中,作者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艾青对诗美的追求及其诗歌风格。叶槽所著《艾青作品欣赏》一书于198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其着眼于从微观的角度对艾青代表性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1991年再版改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艾青诗歌欣赏》。《论艾青的诗学观念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丁茂华、郭文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一文论述了艾青对现实主义诗学观念的坚持以及当时大众化背景的影响,作者在文中探索了这种形式的实现正是创作主体失落的过程。雨石在((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中,简略地总结评价了半个世纪以来,即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艾青所创作的国际题材诗歌。骆寒超的《论艾青诗的意象世界及其结构系统》(1991年)一文里,作者将艾青诗歌的意象分为三类:土地、波浪、太阳,并深挖作者的创作原则—即做诗是至人性的原则。陈富志的《试从太阳意象看艾青与屈原的契合与差异》(2005年),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二人皆是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的完美契合。刘晓飞的《指向时代和民族:艾青诗论和人生走向的致性》(2006年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阐述艾青的诗论和人生走向的一致性—用诗为人民服务。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艾青诗作的“人民性”特色仅限于边缘性的研究,还不曾深入、系统。“诗应该是通向人民的”这是艾青的艺术创作主旨,全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在艺术创作生涯中,艾青如何将“人民性”这一特色贯穿于其中的。
二、“人民性”的渊源及其擅变
人民和人民性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词汇。在古代虽然有相关观念的表述,却没有相对应的准确概念。在中国文学中,人民和人民性这个概念并非源于本土汉语文化,与其相关的概念体系是在五四时期有志知识分子从俄罗斯文学中借鉴过来的。对于俄罗斯文学而言,它所一度倡导的人民和人民性理念舶自西欧,受法国民族文化尤甚。“虽然人民性这个词最早由德国学者赫德(herder)在1778年提出,但对之
.............................
1.2 “忧郁”之体验.................... 17-19
1.3 “人民性”的表现形式:.......... 19-24
第二章 诗学宗旨的艰难实践................ 24-36
2.1 “人民性”凸显:个体........... 24-27
2.2 “人民性”错位:诗情.................. 27-30
2.3 “人民性”对接:灵魂.......... 30-36
第三章 诗学体验的精神拯救 ................36-42
3.1 困惑的身份:“人民的诗人”...... 36-38
3.2 诗意的栖居:人道主义关怀............. 38-42
..........................
结语
艾青是人民的诗人,这个桂冠他当之无愧。“人民性”这个词属历史范畴,它涵盖的意义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不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的艺术创作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巨匠树立的丰碑今天的作家无论多么高明都已不可企及。像古希腊神话,由于它赖以产生的时代己一去不复返,因而它也就成了“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①艾青诗歌是一个“审美的多维度建构体”,不管如何解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因而,一种释义的终结是不可能的。正如巴赫金所言,“对话的上下文没有止境。它们伸展到最远的过去和最遥远的未来。甚至在最深远的过去所出现的意义,也永远无法一次性地最终把握到,因为在未来的对话中,它们将不断更新。在当前的对话中,由大量意义被遗忘了。但是在未来某一刻,对话又获得了新生命时,这意义将被回忆起来。因为没有绝对的死物:每一种意义终于有一天会节日般地归来。”对艾青诗歌的研究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总会新意百出。
人民性是一切革命文艺、进步文艺的显著特征,尤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艾青诗歌中人民性的内涵,坚持人民性、高扬人民性,为新世纪的人民服务。我们国家尚处在转型期,弱势群体不容忽视,然而反映其生活、思想状况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胸怀像艾青一样苦难品质的作家更是寥若晨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底层意识”在文艺界似乎呈淡入淡出之势,无关乎痛痒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如何能有艾青那种对人民的赤热的情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人民呼号奔走,永远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艾青是我们的榜样,他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