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酌”诗之我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43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导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又有“酒仙”之称的李白在独酌时,是怎样一种情志呢?本论文就为你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作者自己的看法。作者究竟都谈了些什么?来看看由论文网文学论文频道提供的这篇精品论文吧!

李白“独酌”诗之我见
摘要:独酌是李白饮酒诗中屡屡提到的意象,反映出了诗人飘逸洒脱形象背后更深刻的心理。这些的独酌诗中既有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人生的感叹,又表达了诗人生命的孤独感,而独酌又恰恰是这种孤独感最好的排遣。
大诗人李白是唐代的饮坛名士,在其传世的千首诗歌中关于饮酒的诗歌就有近200首,占至作品总量的1/5。诗人用他那天才之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痛饮狂歌飞度日”的场面,既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激越豪情,又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真趣盎然,这些诗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卓然不群,奔放飘逸的诗人形象,常为后人津津乐道。然而,纵观李白的生平遭际,并不总是这般飘逸豪迈,逍遥洒脱,所以他的饮酒诗中也就记录了更多方面的人生体验。“独酌”是李白饮酒诗中一个独特的场景,不同于群饮时的豪放、对饮时的真趣,他的独酌诗反映出的是诗人更深层次的心理。

关键词:李白;独酌;怀才不遇;孤独感;排遣

一、 “独酌”诗的起源与李白的独酌诗
酒曰“独酌”,指的是一种饮酒的方式。诗题“独酌谣”本为乐府旧题,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独酌的历史可能从酒产生时就开始了,但真正把这种独特的体验写入诗歌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候起。早期著名的描写独酌的诗有南朝陈后主的《独酌谣》和他的大臣沈炯的同题诗作,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独酌时的独特感受。而这一时期对独酌情有独钟的当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是史上著名的饮者,有许多的饮酒作品传世。陶渊明的独酌是一种隐者式的自斟自饮,多于日落黄昏之时,东篱野菊之边自遣,体悟彼时的宁静,思考人生的哲理。唐人社会生活丰富,酒在诗人们那里更成了丰富生活体验的不可或缺之物。既要饮酒,自然就少不了独酌的时候,于是又留下了许多描写独酌的诗作,如诗人王籍、杜甫、白居易、杜牧等都有描写独酌的诗歌传世,而被呼为酒中之仙的李白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独酌诗” :
公元730(开元十八)年秋,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年轻的诗人李白拜谒当时玄宗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希望获得她的引荐,不料遭到冷遇,苦闷之中诗人取酒自遣,写下了早期的这首独酌诗: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诗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玉真公主别馆苦雨》(其一))
“金张馆”,指玉真公主的别馆,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比自身的遭遇联想到管仲、乐毅这样的经纶之才,为读者留下了一个“苦雨独酌”的形象,与平日里“飞扬跋扈”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李白饮酒作品中较早出现的一首独酌诗,也是诗人较早描写自己失意之感的一首诗。此后的岁月中,诗人有美酒相伴,写下了许多豪迈奔放,飘逸洒脱的饮酒诗,而当他遭遇世事、孤独失意之时,又常常会“独酌劝孤影”、“长醉歌芳菲”了。李白以独酌为题的诗中为人熟知的有《春日独酌(二首)》、《独酌》、《月下独酌(四首)》等,这些诗与他众多的饮酒诗一样,有李白式的飘逸奔放、奇思异想之处,如《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式的狂欢,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却不同于痛饮狂歌之时的豪迈,也有异于两人对酌时的情趣盎然。

二、李白独酌诗的主题
1.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怀才不遇的命运的感慨是李白早期独酌诗的一大主题。在盛唐繁荣的历史中孕育出来的一代天才诗人李白,自幼观览奇书,背负奇志,早在青年时期,他就给自己勾划出了一幅人生理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一理想由他在后来的诗文中无数次地重复,终其一生诗人都在朝着它前进,真诚而又执着。然而,现实的社会即使相逢盛世,也不像诗人想象中那样单纯美好,当他将一封封充满天才式梦想的求荐书送到长史、都督们手中时,遭遇的却是无情的漠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理想遭遇到了一系列的挫折。胸怀奇志却又怀才不遇,无奈之中诗人只好独酌取醉来暂时消解这种矛盾,《玉真公主别馆苦雨》(二首)便是在这种心境下而生的一首诗。
此诗的写作年代为诗人刚刚告别蜀中的读书生活开始漫游求仕之时。年轻、才华和浪漫的理想,使他根本不觉得世上能有什么能妨碍他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人在初见他时也立刻被他异于常人的气质所震撼,文坛前辈贺知章甚至惊赞他为“谪仙人”。可是,转眼间,几年的岁月蹉跎而去,诗人却依旧过着“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上安州李长史书》)的日子。一个阴雨绵延的秋日,诗人在玄宗皇帝之妹玉真公主的别馆前饮酒取醉,一向自负的诗人在此时道起了苦水: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在诗中,诗人以管仲、乐毅自比,慨叹自己所处时代已不能像古时那样能重用人才了,诗中弥漫着的是一种对怀才不遇的命运的苦闷。不过,在经过一番牢骚之后,诗的结尾处却又无限憧憬地谈起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其二)),建立功业,功成隐退,始终是诗人理想的生活蓝图。
2.人生孤独之感
时代孕育了天才,却没能为天才的发挥提供充足的条件。一代诗仙的大诗人,他的才华越超群,个性越张扬,在无情的现实中受挫也就会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个性与现实的矛盾也逐步加深,他有过“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燕昭延郭隗》)的牢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的愤慨,甚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呐喊。政治理想既不能如愿,对生活,对世事,诗人却始终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渴望友情,渴望知音,渴望归属的,奈何实力超群的他又总是远远地跑在世人的前面,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那个孤独者,有如空旷原野的一株独树,又像一颗孤独悬挂在深远天空的星星,飘然立于世人之上。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春日独酌二首》(其二))
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独酌》)
三首诗中,诗人反复使用表示孤独的意象:“孤云”、“空山”、众鸟归去后寂寞的“长空”、“落日”、独酌的“孤影”……而这一类的意象在李白诗歌中,据不完全统计,仅“独”字就出现有140次之多,至于其他表示“孤独”之意的如“孤”、“单”、“一”、“愁”的字眼也是使用相当频繁,而内含“孤独”之意的如“长风万里送归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之类的诗句,则难以统计。“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人生无常,功名富贵不可期,但更为可悲的是——世间竟不能找到一个像敬亭山那样能“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的知音,他就像那“朝鸣昆仑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风寒。”(《古风》其十四)的凤凰一样,本性高贵,羞与群鸡同类,却又不得不忍受“独宿”的孤寒。
3.酒月世界中的排遣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离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于现实中找不到归属的李白,在美酒与明月的世界里却寻得了知音,醉酒花间,举杯邀月,孤独感在独酌的狂欢里得到了最诗意的排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正是在这种自我营造的狂欢气氛中,孤独感被升华,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人世的种种烦恼终不能让他沉沦,诗人在精神的世界里获得了世人难以企及的自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杯中也好,月中也好,影子毕竟也不过是影子,饮酒的只是自己一人而已,从现实的场景看来只是一个孤独的酒客对月自饮,酣然起舞。

参考文献:
[1]王琦. 李太白全集[M ].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2]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