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概要
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两个具体活动过程组成。文学活动是以硕士论文网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整个生存活动发展,自艾布拉姆
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的四要素以来,大家把文学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提出了文学传播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初传播学进入中国,它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互相渗透,我们也越来越关注传播对十社会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兴起更让我们看到了传播媒介的重要角色,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传播媒介与文化文学的紧密关系。世纪之交时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西方当代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希一利斯·米勒在《黑洞》、《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论文学》等一系列论著中对传播媒介与文化文学的关系问题以及文学符号和文学符号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问题作了专题性的论述,这在国内外理论批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几年来,中国的学术界也已重视到文学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深深地改变了文化形态、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播的时代,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文化传播现象作出
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目前关十传播与文化的著作也已经很成熟,大家均认可传播的重要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迁与转型、差异与冲突、整合与创新都离不开传播的介入。庄晓东的两本著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与《传播与文化概论》探讨了传播的文化和文化的传播,并以文学作品为例分析了传播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认为传播是文化存在与流变的载体,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传播媒介进入到读者接受过程中,文学创作才算真正完成;其次传播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传播的过程即文学作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传播技术和形态会直接塑造文化生产的方式,例如影视和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小说叙事的时间性原则向空间性原则倾斜,小说出现空间化、剧本化的倾向,这些显示了小说文本对影视思维的借鉴和利用;传播对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刻的影响;此外,传播媒介对人类的语言文字素养具有类似“双刃剑”的作用,文字阅读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地受到机器语言的影响,文字的逻辑性和解读
的严谨性受到破坏,严肃的知识追求让位十娱乐。(亡在他看来,现代传播媒介作为一个社会辐射力很强的文化装置,具有极强的“聚合力“和”扩张性“,不仅
影响到文化传播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推动力,现在传播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也有
学者根据物质载体的不同类型,将文化形态划分为“讲故事”类的古老的口传文化、以小说和新闻为代表的读写文化(印刷)、以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为主的视
听文化,分别代表不同的传播媒介所引导和表现的不同文学形态。另外也参阅了蒋晓丽主编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如《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传媒与文化一一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俞香顺的《传播·语言·社会》,蔡骇的《文化·社会·传播》,周鸿铎的《文化传播学通论》,陆杨的《文化研究导论》等,他们认为文化的媒介化扩展了文化的空间,改变了文化生产流通和接受的方式,甚至也改变了文化产品的意义构成方式,强调了传播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为本论文的第一章撰写文学传播媒介的文化意义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和建议。
这种文化传播现象必然会表现在文学活动上,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问世,都将促进和改变文学的创作和文学接受两个环节,文学传播媒介本身已经不仅仅
是文学传播的物质传播渠道,_构成了文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的作者和受众、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与方式也都会发生变化。黄发有所撰写的《媒体
制造》及《文学传媒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中提出了很多突破性的观点,认为通过考察传媒文化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可以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能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并提出研究文学的传播接受,应该从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文学社会学等理论中吸取营养,还应该兼收并蓄中国新闻事业史、传播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传播接受对文学的社会地位、思潮流派、价值选择、主体意识、审美趋向、文体演变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突出文学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双向互动。z;土一川就传播媒介对十文学的影响曾归纳为四点:首先,媒介就是文学文本的物质传输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媒介就没有文学。其次,媒介是作家写作行为的物质结果。作家的写作只有物化为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的人际传播过程,否则就只能算是内心的潜在文学传播行为。写作一旦诉诸媒介,就宣告文学传播过程的起始,由此文学进入发行、流通、消费和接受过程。第二,媒介是读者进入文学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读者参加文学活动,首先接触到的既不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更不是它所表达的意义,是传输语言和意义的媒介。如果离开媒介,读者便无法接触文学的语言和意义,从无从进入文学传播。第四,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由十不同的文学媒介在社会系统或文化语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文学媒介对十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会发生某种带有实质性意义的影响。(亡这样的总结对十研究传播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考察了媒体文化与文学变迁的复杂关系,看到了传播媒介对十文本接受过程的影响作用,但选择的研究方法是将文学活动中的的传播接受当作一个静态的研究对象,有一些研究也只是把传播理论和接受理论生硬地嫁接到文学活动的阐述中。
本文通过考察文学传播媒介对文学的深刻影响,从传播学立场出发,揭示文学传播媒介对文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影响和意义。如四个环节对十传播媒介的依
赖,这是从古至今就存在的事实,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播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朱国华在《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
考察》中分析了口传时代、文字印刷时代和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提出了不}司媒介所代表的文学意识形态性,传播媒介即该阶层的意识形态的物化载体。此外,张邦卫老师在其著作《媒介诗学一一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里也提到了权力媒介与意识形态分析理论。本文参考了相关书籍,在第二章里分析了文学媒介的所有权与文学意识形态性的变迁。传播媒介对十文学活动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莫过十作品形态的变迁,各个时代拥有独特的文体形式,传播媒介与作品形态及其关系的相关著作较多,如武汉大学的李敬一老师和云南师范大学的郝朴宁老师都分别撰写过《中国传播史论》,两本书都系统地从传播形式、传播思想、传播技术等各个方面详尽探讨了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乃至现代传播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钱存训的《书十竹帛一一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很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书籍演变的历史,本文第一章描写文学物质载体,从该书里得到很多的启发和很珍贵的史记材料。另外也参考了宋莉华的《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该书选取最能体现明清时代特征亦即当时最能代表通俗小说和文言小说各自特点的传播要素展开论述,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文学和史学相结合,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就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现象作了深入地研究,这对十本文分析其他时期传播媒介与不同作品形态的关系给子了很大的理论帮助和启发。事实上,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关十传播媒介对十文学影响的相关研究,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学传播现象,总结了古代传播方式的擅变过程及意义,但往往针对的是某一朝代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对十某朝代文学发展的影响,这些成果不太系统,大多数属十零碎的个案研究。目_对十文学活动的影响基本上局限十文学文体的清理和作家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学媒介参与文学活动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
另外,传播学这一边缘学科2}世纪80年代初才引进中国,对十传播的概念和!性质国内学者也在慢慢探索中,要想深刻地认识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学活动之间
的互动关系,更需要到国外传播学家那汲取营养。哈罗德·英尼斯,世界级的著名学者以及传播学技术学派的先驱,也是大家熟知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老师,
主要著作有《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倚性》、《变化中的时间概念》01952)等,英尼斯对传播学媒介理论研究有着革命性的贡献,首先,他从
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的社会作用,揭示了媒介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把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媒介技术作为划分文明历史时期的重要标
志。另外他还开创了媒介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分析媒介与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传播的时间偏倚性观点,对中国历来的传播媒介作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倚分析,从这个角度来探讨文学传播媒介是如何影响重塑时空结构影响文学活动和文化形态的。
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几个独特的传媒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理解媒介一一论人的
延伸》与《麦克卢汉精粹》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以及热媒介与冷媒介的传媒理论,重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Ifn不是交流的内容,技术在他的媒介理论里是主导一切的关键。另外,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也在其著作《第二媒介时代》里也提出媒介技术的重要性,因特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的新发展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交流习惯,并对我们的身份进行深层的重新定位,因此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这样的时代标号。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所接受,但媒介技
术决定论很少与文学领域相联系,本论文在撰写时也借鉴了麦克卢汉和波斯特的观点,媒介自身的形式和特点会影响和决定文学的形态及其发展。
本文在第二章论述文学传播媒介如何影响文化文学的演进变迁,借鉴了英尼斯的媒介时空偏倚观点,在此基础上,强调媒介技术的发明应用重塑了时空结构,不仅仅限十媒介本身的时空偏倚性质,各个阶段传播技术的进步会突破空间上的障碍,改变时间上的传播速度,从影响文化变迁。吴飞与土学成主编的《传媒、文化、社会》第四章讨论了传播与文化建构、文化控制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的变迁与不同文化之间持续和密切接触的程度有关,这种持续的密切的联系又有赖十传播媒介的发明和应用。媒介技术的发展可以拓展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另外,传播技术的应用还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到我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例如口语传播时代,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声画同步的,听觉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文字和印刷媒介的发明和应用强化了人的视觉,同时却弱化了人的听觉。广播的问世,又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的发明延伸了人的视觉。网络技术的出现却有可能把各个被分割开的感性综合起来,使人又恢复到了早期的声画同步空间中,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感觉平衡的状态。
本文希一望通过考察文学传播媒介对文学的深刻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学活动,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讨文学活动的四环节对十文学传播媒介的深刻依赖,在文学传播媒介和文学活动互动演进中寻找例证,探寻文学的传播对文学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文学内部规律的渗透,能够拓展文学活动的研究视野,对以往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进行再解读,对文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发展进行新的开掘,重估文学活动的文化价值,把握文学传播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fll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邦卫.图像增殖:语言的式微与图像的狂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J].2005,第6期.
[3]张邦卫.媒介诗学一一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陈夏洁,郝清霞.传播媒体与介质[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
[5]黄有发.文学传媒研究的意义与方法[[J] .渤海大学学报,2007.
[6]赵允芳.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传媒观察[M].2007,第2期.
[7] l-h: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土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J]. 2003.
[10] C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川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一一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
[11].丁宁译.北京:商务印}弓馆.2004.
[ 12]博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一论人的延仲[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弓馆.2001.
[ 1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一一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盛英.国内网络与文学研究综述.当代文坛}J].2004年,第3期.
[ 16]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C].北京:新世界出版
社.2003.
[ 17]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J]2000年.第5期.
[ 18]肖锦龙.米勒视野中的传播媒介和文学.文艺理论研究「J] .2007年,第1期.
[19]张广生.媒介与文明:伊尼斯传播理论的政治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M}.2oo7年,第3期.
[20] }明升.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及传播.云南社会科学[[J] .2004年,第3期.叶树生,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弓史略fMl.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2]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一一后结构卞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馆.2000.
[23](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一一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4]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5]宋玉}弓.从传播工具到功能卞体一一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关系.社会科学辑刊[J] .2007年,第5期.
[26]李郁.论文学活动中传播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 .1997年,第1期.
[27]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一一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8]刘月新.传播方式与文学活动.二峡大学学报[[J] .2004,第4期.
[29]刘旭光.契机,还是陷阴-一一论网络对于文学的意义.刘旭光.博采集[C].上海:上海二联弓店.2006.
[30]叶德辉.紫石点校.}弓林清话.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31]段鹏.传播学基础一一历史、框架与外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2]焦宝,何姗.论中国占代文学传播方式的p变过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J].2006年,第
5期.
[3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4]周宪,许钧.文化与传媒译丛总序北京:商务印2001.
[35]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6]南帆.双重视域一一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7]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8]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9]邱吕员,钟光敏.论唐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日一肃社会科学[[J].2004年,第5期.
[40]吴匕、土学成.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1 ]单小曦,邢红梅.从再度创造到审美实现—谈文学传播与接受环节中的文学价值生成.鲁东大学学报}J] .2007.
[42]尼克·史;: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土文斌译.北京:商务印}弓馆.2001.
[43 ]宙跃捷,金梦玉,吴风.4一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传播2001,第1期.
[44]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奚椿年.中国}弓源流南京:江苏占籍出版社.2002.
[46]钱存训.n于竹帛.上海:上海n店出版社.2004.
[47]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占代部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8]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9}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s0]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s 1]陆扬,土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学术史概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术史,概要,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活动,传播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