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变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面对此形式,多数发达国家采取了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来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巩固国内内部就业率以及遏制新兴国的发展。但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停滞不前,从而使得以美国为首的TPP、TTIP和PSA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形成抱团取暖的形式。面对如此局势,对于缺席所有新贸易规则与博弈过程的中国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2017年)39年,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也因此留下了诸多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这些问题将日益显现出来,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棘刺。面对外有国际“游戏规则”新挑战压力,内有经济“新常态”需求,同时还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彻“一带一路”建设新体系,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这条道路上,既要想方设法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又要审慎地注意到我国国情使得自身无法满足所有高标准、高规则的协议规定。因此,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经济体制变革浪潮,中国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对接国际规则,又能满足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而朝向世界经济规则的遵循者、制定者和引导者走去。
“自由贸易实验区”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作为对接国际经济规则的战略,作为探索深化改革的措施,不仅将有助于提振外贸,而且还将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我们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于是在2013年9月29日,中国大陆境内推出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随后,中共中央于2015年3月24日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议意见》,意见表明福建、天津、广东纳入了自由贸易建设总体方案。历经一年后,于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设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七个省市,与之前的四个自贸区一起共同深化改革开放方案,“自贸区”因此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特殊使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起源于一九五三年的美日友好航海条约;八十年代以清单的形式出现在美国的双边投资条约中;在一九九四年北美自由贸易区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后,自此就打开了“负面清单”世界的大门,陆续不少的国家都加入了效仿行列,但实施的方式和内容都会根据国家特征而有所变化。如,美国迄今已与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投资协议,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智利、印度等落后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占据了大头。美国的“负面清单”一般都只解释需要保留的行业类别,而不会详细描述特定行业,但像航空、军事、金融等敏感行业都会进行详细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在投资协议中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公共部门、银行、电信等行业列入“负面清单”,这是因为大家都清楚这种方式可以保护一个国家不能或暂时不对外开放的领域。但也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发达国家在管理能力方面的经验,所以产生了对行业了解不深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无法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使得许多重要但被忽视的行业或重要而不成熟的行业未能出现在“负面清单”上,这就意味着这些行业和领域,特别是那些未来战略产业领域的行业或领域,自诞生以来就会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强烈竞争。
国外关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文献非常少,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没有找到很多相关的文献,可能因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国外只是作为一种国际贸易协议附录出现,或者因为负面清单在国外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所以造成有关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下面仅对笔者找到的内容做相关梳理:William Kerr(2002)在研究中得出,使用正面清单会降低投资管理制度的透明度,而相对负面清单来说,则能够有效促进外资进入清单以外的各个行业,在管理得到有效监督的同时还会迎来投资市场发展的红利。NathMukherji (2005) 认为在亚太组织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对负面清单里面的相关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负面清单的六大特征。
..........................
第二章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演进的历程与特征
2.1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
2.1.1 南沙自贸区简介
2013 年的时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 年的先试先行,在经济发展、制度改革和创新上面都取得了不错佳绩,成功引出了多种可以借鉴的自贸区发展路径。介于此,中国中共中央把广东、天津、福建加入了自贸区的发展名单,于 2015年 4 月 21 日共同挂牌成立,他们依托着各自地理位置优势,本着“自由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创新、简政放权”的原则,发展侧重点各有千秋。(如表 2-1 所示)
.......................
2.2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演进的主要特征
南沙自贸区自 2015 年 4 月 21 挂牌,就对内外资项目采取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三年来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上积极配合国家制度,历经了粤港澳负面清单、2015 与 2017两版正式清单,以及 2016 版负面清单草案,短短三年内一共经历了四版清单,与之相配备的制度也随之不断更新完善。期间南沙自贸区一方面学习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在结合南沙实际情况开展制度创新,研究了金融、贸易、投资和监管等领域的国际准则体系,修改完善适应南沙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方向和着力点。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加快试点“放管服”改革的任务,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深化“一门式、一网式”和“一口受理、多政联办”的政务服务改革,重点开展“证照分离”创新试点工作,便利商事等级服务,完善监管体制,把握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廉洁自贸区”的建设。下表 2-5 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南沙自贸区相关监管制度从 2015 年的推出、试行、1.0 版,到 2016 年的完成、建立、2.0 版,再到 2017的再升级以及创新出更多的监管制度和模式,充分显现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监管方面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不得不承认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进一步优化的同时,带动了南沙自贸区政府对于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性尝试。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传统投资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其中包括行政审批制改革成了备案制,事前监管转移到重视事中事后监管等。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政府减政放权的表现,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功能定位。外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南沙引进了大量的优质外资,南沙政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与国际接轨,先后推出了证照分离、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集群注册等商事登记改革举措,以及一口受理、多证联办等一些列便民服务。
.............................
第三章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存问题分析....................36
3.1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存问题.........................36
3.1.1 制度内容滞后国际标准................... 36
3.1.2 制度执行主体理念落后....................... 38
第四章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优化对策................52
4.1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有效开展制度供给.......................53
4.1.1 保持负面清单的整体稳定..................... 53
4.1.2 实现负面清单的简便易行................... 54
第四章 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优化对策
4.1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有效开展制度供给
“负面清单”在国际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前一直采用的都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负面清单”才算刚起步,任何推出的相关制度都是试水阶段,都是建立在没有丰富经验基础上。对于南沙自贸区来说,除了上海前两年的试行经验,有关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很多都是新推出的,既没有完善的实操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制度拿来直接套用,政府部门对于很多管理制度的操作模式既熟悉又陌生,许多细节方面并不能做到信手拈来,需要专业技术和能力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回归实施“负面清单”的初心上面,在保证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产业稳定的前提下,把权力归还市场,给予市场更大的自由与开放空间,为后续执行主体、运行程序建设打下良好的基地。
“负面清单”作为一种对外制度,不只关乎我国企业,而是针对我国对外准入企业的一个限制,所以这个制度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不定期更新,虽然是我国出于对制度需求的急切反馈,以期给外资提供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但这样却给外资一种制度混乱的错觉,容易打击投资者积极性。任何成功的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具有着悠久并成功的负面清单历史的国家也是一样,都是在不断试错、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中形成的。
..........................
总结
第一、本文研究内容总结。2014 年南沙被批准建立自贸试验区,为了完成国家给予的重任,对接国际,南沙自贸区对外资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分析得出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诞生、初步发展、不断优化三个阶段。之后笔者根据在南沙政府服务中心实习以及南沙海关调研资料进行归纳得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了南沙自贸区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审批制度的升级、监管制度的创新的同时,也存在着制度内容滞后、执行主体理念落后、运行流程缺乏创新、实施保障不健全等的一系列问题。文中通过借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作为视角,对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的现存问题按照制度变迁里面里面的制度需求供给均衡进行了详细的实践和理论解读,得出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还处于“制度需求过程、制度供给不足”的非均衡状态,交易费用存在降低空间。为此通过参考国外相关经验,在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方面首先要保持负面清单稳定、简便、信度为优化原则;其次,改进制度执行主体,从思想转变,科学设置岗位,加强培训创新为优化目标;再者,梳理制度运行流程,进行分域分层审批、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四位一体”为优化手段;最后,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以加强相关法律建设,推进相关政策配套为优化保障。
第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才实施了三年,期间推出了大量的制度创新和优化政策,许多制度还处于推广建设当中,虽然部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未来的发展中还是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笔者分析的结果只能反映部分现实的情况,加上笔者自身理论以及材料收集方面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部分问题的认识理解偏差,对于南沙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未来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加贴合当下的发展要求,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努力,为南沙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供更多有效的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