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视角放在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上,由于利用大数据进行网络舆情管理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过程当中,所以目前以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比较少。同时,基于民主协商理论与政府治理理论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水平从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理念具有极大的契合点。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 2017 年 2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该报告表明,截止到到 2017 年,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超过 7.31 亿,其中新增网民人数 4299 万人。相比十年前,互联网普及率在我国实现了飞速发展。通过数据显示,在 2006 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尚为 10.5%,而 2016 年则增长为 53.2%,具体如下表 1-1 所示。
互联网行业随着网民总数的飞速扩张而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较以往的传统媒体相比,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范围,网络都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互联网便捷、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网络舆论活动中来。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已逐渐演变为社会舆论的集聚地,另外关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舆论也在网络中有着集中的体现,因此会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在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下,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流程较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社会问题朝着更加复杂化、公众化、热点化的趋势发展。面对这些新特点,不论是政府机关抑或是企业,应对、适应网络舆情均面临着挑战。大数据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的同时,能够从更多的渠道搜集更全面的政治时事舆论、民众思想动态、部门工作情况、社会热点等大数据信息。但是,面对庞大的数据,原有的管理思维、工作模式、技术方法等也急需重大变革,政府也因此而力不从心。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及时预判、监测、引导并化解,是一个富有挑战、需要深入思考以及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上述大背景,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进行全面研究,旨在运用大数据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手段,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从而达到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的秩序以及我国社会稳定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数据时代下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一些,但是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综合来说主要是从应用及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笔者梳理如下:
(1)大数据在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应用现状
基于大数据的支持下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关于技术的介绍说明,包括网络舆情监测、分析、预警等。
张宁熙(2015)在《大数据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的应用》中指出了现阶段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暴露出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对大数据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并制定了技术解决参考和方法论支持。
史鑫达,张佳佳(2016)在《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研究》中指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作者对研究大数据的价值、网络舆情管理的手段及难点、舆情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建议。
孙虹(2016)在《大数据视野下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是社会民情、民意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同广播、报纸、电视并列为现代化四大媒体。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网络舆情顺势成为新型社会舆论焦点。大量信息风暴化涌来,而大数据恰恰是信息监测以及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的主要论点在于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有效的实时监测网络舆情,以及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预警。
兰月新,刘冰月(2017)在《面向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热度动态预测模型研究》当中对当前与网络舆情热度相关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与概括,通过定义关联度向量以及构建网络舆情热度的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一种多维度的逻辑模型,通过此模型对各大媒体舆情进行了预测。由此证明了网络舆情热度模型及其动态预测模型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等科学方法是可以被构建的。通过理论研究,直接或者间接的为政府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监测、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的参考依据。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网络舆情相关理论
2.1.1 协商民主理论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于 20 世纪后期首先在西方兴起。其不仅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而且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协商民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末约瑟夫·毕赛特在他的个人著作《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中率先提出了“协商民主”这一名词并进行了科学的注解。约瑟夫的协商民主理论基于《联邦党人文集》,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运用协商民主理论可以寻找出一种平衡暴政和合理主张之间矛盾的办法。
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协商民主初步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利基发特·阿伦完成了著作《民主——21 国的多数人政府模式与协商政府模式》,其中提出了协商民主的 8 大特征:(1)权力分享是大联盟;(2)权力分割既有形式上的也有非形式上的;(3)两院制和代表制相互制约,使不偏移;(4)多个党派制制度;(5)政治制度与党派多元化;(6)代表选票按比例进行分配;(7)联邦制和分权制相结合;(8)成文法和少数人表决。20 世纪 80 年代末,伯纳德·曼宁的《论合法性与政治协商》和乔舒亚·科恩的《协商与民主合法性》则基本确定了协商民主理论的进路。
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协商民主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约翰·S·德雷泽克,约翰·罗尔斯,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其中哈贝·马斯和吉登斯都深刻的批判了代议民主制。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以圆桌为中心”的民主应当取代“以票箱为中心”的民主,公民参政议政不能局限于投票、请愿和社会活动,而是享有参加公开讨论公共政策的机会、平等发言机会以及共享政策信息,进而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意见。1996 年,詹姆斯·博曼在《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一文中指出实现公民自治和保证公民主权最好的方式在于协商民主。博曼和雷吉合著的《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于 1997 年发表,该文则为协商民主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理论。1999年,英国曼大举办了协商民主研讨会,会议内容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公共协商问题进行科学规定,二是建立科学约束人民意志意识的政治机制。
.......................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网络舆情表达了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网络舆情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涵盖了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
2.2.2 大数据
“大数据”是海量、多样且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但是其高价值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有效发掘,大数据需要强而有效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通过全面细致的分解大数据,才能系统的认知它。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第一,理论层面,众所周知,理论作为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基准。通过理论可以理解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和描绘;通过对大数据价值的深入探究,可以有效发掘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人与数据紧密相关,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视角,例如大数据隐私。从大数据隐私这个重要的视角可以深入分析和探讨人与数据之间的密切关联。第二,技术层面,技术是有效发掘大数据价值的手段和基石。通过对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解析和探究,可以描绘出一幅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的过程图景。第三,实践层面,实践使得大数据的价值最终能够得以体现。从互联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大数据四个方面可以探讨大数据为我们展现出的美好景象。
..........................
第 3 章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形势分析及策略转变 ............ 12
3.1 大数据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影响............................... 12
3.1.1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舆情的特征 ............................... 12
3.1.2 大数据特征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影响 ....................... 12
第 4 章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7
4.1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17
4.1.1 思维方式相对落后,政府角色定位不清 ........................... 17
4.1.2 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缺少舆情数据分析 ........................... 18
第 5 章 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4
5.1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大数据技术支撑................................. 245
.1.1 统筹完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 24
5.1.2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模型 ............................... 24
第 5 章 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5.1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大数据技术支撑
5.1.1 统筹完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大数据环境当中,网络舆情的特点表现为信息量巨大,并且更新的速度不断增快,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信息被冲掉。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静态舆情分析技术显示出了很多弊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舆情应对,充分发挥大数据全面、动态、开放的优势,需要政府部门在未来的管理中统筹完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第一,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数据抓取、监测、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大力研发数据采集和挖掘技术,优化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系统支撑功能,实时记录各个网络平台数据信息,实现对各种网络信息平台数据的全面抓取和记录,切实提高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自动识别有价值数据的能力。
第二,完善数据存储技术,提高大数据的高效读写和交换,全面记录、对比大数据信息,从而完善舆情信息处理技术平台,建立舆情大数据信息对比模型、案例库。要建立舆情量化指标体系、演化分析模型、网民意见倾向分析模型等数据模型,并结合研究事件的特性、事态发展、网络民众反应的特点、浏览量以及价值取向等各类大数据信息,迅速准确地划分舆情等级,精准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切实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利用效率和存储功能。
第三,完善数据安全技术。加强对数据加密、防火墙、人侵检测等安全技术的创新,最大限度保障大数据安全。
...........................
第 6 章 结论
大数据可以实现网络舆情的量化管理,是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预测的前提。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变化速度快,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挖掘网络舆情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信息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预测网络舆情走势,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水平,进而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要求,政府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战略,建立健全各类网络舆情数据库,加强舆情大数据监测和管理,大力推进网络舆情应对,加快网络舆情大数据相关立法,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和趋势参考,提升政府行政能力,促进政府管理的人性化、公平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建设。本文在这种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上述的种种研究和论述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包括:思维方式相对落后,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缺少舆情数据分析;协调联动能力不足,出现数据割据;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和公信力降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原因有:缺乏大数据意识,不重视数据价值;缺少大数据分析技术,降低政府应急能力;缺少大数据信息的整合共享能力不足;大数据信息挖掘不充分,降低政府公信力。
(2)政府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问题应对策略包括:统筹完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模型、加强与专业机构的技术合作、建立大数据分析软件的技术和安全评价报告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实时研判体系、建立大数据信息系统共享平台及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树立网络舆情应对的大数据战略思维、加强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运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运用大数据提高政府舆论引导和行政决策能力、运用大数据改善网络舆情源头治理。
参考文献(略)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行政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中国移动政府发展问题和策略行政管理研究
- 明代都察院监察职能反思及其现代启示行政管
- 我国智慧政务建设问题与对策行政管理研究
- 银川市政府行为公信力评价行政管理研究
- 财税政策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政管理影
- 公共设施邻避意愿指数的行政管理实证研究
- 我国微商行业政府监管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 上海新城人口导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行政管
- 网络公共领域负效应及其治理行政管理研究
- 我国一线城市商务成本调控中的行政管理政府
- 我国网络的典型社群形态与社会影响力行政管
- 太原市流动儿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之行政管理
- 公共危机行政管理中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之行政管理研究
-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行政管理问题研究--以河
- 善治视角下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手段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