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3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一: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日渐突出,“三农”问题理所当然的被放在了国家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同时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投入息息相关,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九十年代末开始高校纷纷扩大招生,此政策实施十多年后,全国高校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各高校就业部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和中央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将国家治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联系起来,大学生村官政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七年以来,在发展省内农村经济和解决当地大学生就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得到媒体关注的同时收获了省内相关人士的肯定和赞扬。但是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选聘的村官只调党组织关系不调档案,导致的一个村官两份工作;在职村官不在工作岗位照常拿工资的现象;续聘容易升官难等问题。目前,对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区域性研究还不多,少量研究也只是关注实施绩效方面,对政策的全面解读和评价还属空白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促进吉林省大学生村官事业不断完善发展。

(二)研究意义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快速发展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缓和社会就业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在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同时又不断地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对政策进行调整,使大学生村官政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研究以吉林省为载体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和实际指导意义上的重要性。

首先,它拓宽了学术领域对吉林省农村建设的研究视野。以往学者对吉林省农村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本文通过新的视角研究吉林省农村问题,力求通过政策分析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吉林省农村的发展,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无疑拓宽了学者们对吉林省农村建设的研究渠道。

其次,它为各级组织部门完善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参考。对作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组成部分的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政策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和不足。这种特殊性和不足表现在选聘、培训、使用和退出等各个方面。作者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吉林省改善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缺陷和不足。

最后,它为吉林省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建设提供建议。党的执政基础在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是党的事业得以永葆青春活力的源头活水,夯实党的基层政权对发展党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使高校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党的基层组织学习成长,为基层组织注入生机活力,使基层组织系统良性循环。省内就任的大学生村官普遍年龄较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较高学历,整体素质较好,高等教育让他们对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有深刻了解,再辅以基层锻炼加深领悟使他们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这样就与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形成互补。这也是作者研究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探讨大学生进村工作对基层组织影响的意义所在。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大学生村官的内涵

大学生村官是大学生和村官两个概念的结合体,是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先进代名词,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而随之产生的新时代产物,一方面他们拥有高校毕业生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文化素质高和专业技能好的特点,又兼具基层干部的身份。大学生村官的概念有深刻的内涵和外延。从广义上讲,大学生村官是对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农村基层组织协助和配合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学生群体的总称。在狭义上,大学生村官是指经由国家选派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的性质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工作人员即非公务员身份。本文所探讨研究的大学生村官及对相关问题的考量都是从狭义概念出发的。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内涵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才,基层党政干部队伍的后备人才和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它是指政府为促进农村发展、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困难,地方为贯彻大学生村官政策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训、考核、保障和退出等一系列机制。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成熟完善的发展历程,按照成长阶段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各地自发探索阶段

1995 年,江苏省丰县启动“雏鹰工程”项目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雏鹰工程”项目连续开展四年共计选拔了63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1999 年,海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少数几个省份先后开展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称谓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这一阶段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具有选聘规模小总人数少,各地采取的形式不一,社会影响力小的特点。

(2)局部探索试验阶段

2000 年,广东省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 52 名大学生村官。2002 年,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在省内率先选拔205名大学生充实农村“两委”。至 2004年底,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十多个省市先后部署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至此大学生村官政策形成多省联动的局面。纵观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但形式多样化,规模有所壮大,而且成功的开辟了一条城市知识分子回流农村的道路,这些尝试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二)相关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写道:“学习是一种才能,在学习的时间里,必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可以得到补偿,同时也可以获得利润。”这句话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获得个人收入的提高,可以取得投资的回报,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源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做出了更突出的贡献。二十世纪中叶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舒尔茨、明赛尔和贝克尔,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力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许多用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论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对 1929 到 1957 年间美国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全国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 16%,各级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总收入增长的 69%,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 GNP 增长的34%。在所有的投资回报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排在最前面。进而他主张:国家对人力资本领域的投资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在能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培训领域加大投资;防止人力资本的闲置和老化;减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为干预,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市场;教育和保健具有同样的经济学意义,避免顾此失彼,保持收入均衡;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取得现代化农业建设和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成功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人力资本具有非物质性是体现在劳动者本身并能为其带来持续不断收入的一种能力。它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身体健康状况。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要求受教育者在就业时首先考虑国家需要,主动投身到国家人才匮乏的行业领域。当下新农村建设亟需头脑灵活,知识面广,专业技术强的青年人才,所以有志青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使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高校毕业生能顺利到基层就业,打破城乡人才流动的壁垒,建立良性循环系统。

三、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分析..................13

(一)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背景...............13

(二)吉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标...................16

四、吉林省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出现的问题......................25

(一)大学生村官缺乏身份认同,难以扎根农村...............25

五、改善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建议............28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使政策执行有法可依..............28

五、改善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使政策执行有法可依

政策合法化是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前提,降低了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大学生村官面临身份困境、保障缺失、出口较窄等问题多是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由于发展较快处于上升阶段相关立法没有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最近一次修订在2010年,当时大学生村官政策刚刚开始实施,组织法中没有将大学生村官权利义务的相关法条收录其中。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种指导意见无法产生法律后果,因此建立大学生村官政策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在法律层面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权利义务,设立大学生村官专门的管理机构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法可依的必由之路。就吉林省而言,地方层面上的立法能产生同样的法律效果,可以试水颁布符合地方特色的大学生村官法律,起到对其他省份大学生村官立法的示范带头作用。

结论

吉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走过了七年的路程,一路坎坷,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改革大学生村官政策,使之适应时代变革和现实需要。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吉林省农村经济初见起色,农业贡献率稳步回升,农村社会生活呈现多元特点;解决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在每一次的大胆尝试中迎刃而解,政策本身越来越完备。现今吉林省探索出一条将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项目结合的道路,给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给选调生项目更多发挥空间,这样的探索是有意义的,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满足了广大大学生村官的愿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二: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

一、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尤其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时代背景下,对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研究内嵌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当前推进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但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看,将政府回应机制作为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只是近年来的成果,从有效公民参与角度研究政府回应机制构建的少之又少。总体上,从内涵界定到具体的机制构建,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和成熟的研究模式。笔者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一)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旨在为构建有效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策略模型,其中,何为有效的公民参与?何为政府回应与政府回应机制?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进行本项研究需要明晰的三个基本概念与问题。

1.政府回应机制的基本概念

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以后,西方学者们对政府回应机制的探讨随着不同发展时期公共行政学核心价值导向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研究的侧重点与主要内容在本文文献综述部分已有所归纳,笔者在此不再赘述,而仅就其概念的界定作出简要的梳理。

(1)政府回应的概念

对于政府回应的含义,美国学者斯塔林作出过权威性的界定,他认为“回应是责任性的一种体现,公共管理责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回应。回应意味着政府对公众接纳政策和公众提出诉求要做出及时的反应,并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问题。”政府必须快速地了解公众的需求,不仅包括回应公众事前的表达需求,更应该洞悉先机,以前瞻性的行为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国内学者对“政府回应”问题的研究是在2000年前后受到重视并开始兴起的,对政府回应的概念界定采用了西方的说法,二者并无二致。从学者们普遍承认的观点来看,政府回应被认为是“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众的社会需求和所提出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和回复的过程”。

从其含义可以看出,政府回应的主体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公众、各类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的诉求和利益;回应的形式是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或抽象改革措施,包括政府的直接答复、问题办理、公共政策、规章制度等,其形式具有多样性。政府回应是带有一定价值导向的行为,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姿态,积极、主动是其被社会期望所赋予的特性,亦是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中政府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理论基础

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实质上强调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而在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对于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从价值、规范研究到工具、技术研究都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方式。其中,本文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

1.政治系统理论

政治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于 20 世纪 50 年代将一般系统论原理引入政治学研究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其主要观点包括(1)任何社会的政治现象都可以当作一种系统现象,且可以分为若干子系统;(2)政治系统是开放且动态的,它不断与环境发生交换和互动,表现为输入和输出;(3)来自环境的需求在输入到政治系统之前,需要经过一些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的过滤;(4)政治系统的平衡有赖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调适,这种调适通过反馈而实现。政治系统不断地进行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从而使自己无限地生存与维持下去。

政治系统理论的核心分析范畴包括:系统、环境、输入、输出、反馈。公民参与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机制就是政府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反馈的互动过程,是政府系统对环境要求(即公众诉求)的输出。政治系统分析可以揭示政府回应的动态过程,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2.行政生态理论

行政生态理论是将政府系统作为一个有机体,运用生态理论的方法研究政府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学者高斯在最早提出了外部环境对行政管理的作用,后由里格斯在1961年的《行政生态学》一书中将行政生态学方法正式发展为一个系统理论,对行政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里格斯的行政生态论认为行政生态由五个要素组成,即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其中,沟通网络是从信息沟通手段的角度探讨公众素质与参与要求对国家行政运行的影响。里格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沟通网络的不通畅往往会影响行政机关对于公众利益的聚合和表达的范围,且会抵消强加政府责任和对公意尊重的任何努力。

二、基于信息管理模型的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分析

构建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目标是保证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前提则是系统地了解其环节构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各环节有效性的关键变量进行科学的程序设计。为此,笔者从政治系统论的视角审视政府回应机制,将公众参与与政府回应之间的关系定位为“输入—输出—反馈”的互动过程,并从政府的主体角度出发,将过程中各环节政府回应的内容统一抽象为信息,建立出用于指导政府回应机制构建的信息管理模型。

(一)信息管理模型解析

1.信息管理模型的构建

从政府的主体角度出发,政府在公民参与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可以抽象地概括为:向公众提供信息、对公众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回应。因此,从信息(流动周期)管理过程的角度,结合政治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对当前学者们所提出的政府回应机制构建主张的整合分析,我们可以将公民参与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流程分解为四个环节: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

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社会诉求,还包括与答复和解决社会诉求相关的行政管理活动消息与情报。四个环节可以囊括政府回应从起点到终点所应包含的各项工作内容、阶段,每个环节对应于政府回应机制的一个子机制,各环节亦即各子机制之间是前后相互关联的动态衔接关系。

在明晰政府回应所包含环节的基础上,笔者将通过分析各个环节中政府回应性的具体体现和理想型态,明确政府回应机制构建的目标和任务,进而根据要求对公民参与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机制进行系统、动态的研究。以此为思路,笔者建立了关于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信息管理模型(详见图2)。

(二)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模型分析

在这个信息管理模型中,各个环节都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回应的内容是什么,包括明确是什么信息、做什么回应和回应的目标;二是回应的方式是什么,即怎么回应的问题,研究如何建设有效的回应机制。其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实质上阐明的是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性具体的体现问题。

具体来看,在这个模型的各环节中,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性的体现为:

1.信息输入环节——政府对公众诉求信息的充分听取与了解

此一环节的“信息”内容是公民参与过程中所反映的公众诉求,其形式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1)从内容上看,主要可分为公众所表达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两类:公众的需求又可分为利益、偏好、需要、要求等;公众提出的问题可分为询问、意见、建议、投诉等。(2)从诉求的紧急与重要程度上看,可分为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等四类。(3)从诉求的复杂程度和回应的难易程度上,又可分为复杂问题和简单(常规)问题。(4)从诉求的特殊性角度,可划分为共性诉求与个性诉求等。

这一阶段的政府回应性就体现为政府对以上各类诉求信息的听取、了解,其有效回应机制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公众的充分“表达”,实现有效、全面的信息接收。

2.信息处理环节——政府对公众诉求信息的科学分析与及时处理

此一环节的“信息”内容是行政机关经整合而得公众需求中的有效信息,其形式与信息输入环节中的相同,是对信息处理环节中信息内容的筛选。

这一阶段的政府回应性体现为政府科学地整合公众诉求以准确确定问题,并高效地采取行动以使问题进入行政办理流程。其有效回应机制的建设目标在于使公民参与进入决策程序,获得实质性的影响力,避免公众参与形式化;准确性、整合性和科学性等是其评价指标。

三、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实践探索 ............................ 35

(一)辽宁省民心网:网络化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 ....................... 35

(二)吉林省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对话性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 .. 39

四、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43

(一)我国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现状 ........................ 43

(二)我国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各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 .......... 44

五、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路径 ............................ 48

(一)选取相适用的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模式 ...................... 48

五、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路径

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辽宁省民心网和吉林省安图县“中心”创新实践的经验与启示,我国在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实践中,应当重视选取相适用的政府回应模式,并从政府回应的四个环节共同着手进行整体性建设。

(一)选取相适用的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模式

不同政府回应类型下有效政府回应机制的环节构成是相似的,而不同政府回应情境下有效政府回应的模式却有所不同。总体上看,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构建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诉求治理模式;二是政府主导下的民主协商模式。两种模式都是着眼于公众诉求解决而进行政府自身工作机制优化,但在回应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主体作用的定位和发挥上有所不同,相应的政府回应机制的整体构建策略和侧重点亦存在差异。

1.两种政府回应模式的现实差异:以民心网和“中心”为例

以政府为主体的诉求治理模式体现为在实践中,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的两种基本模式分别以民心网和“中心”为代表。二者的相同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创新动因来看,民心网与“中心”的政府回应机制创新都属于社会问题倒逼下的被动性政府回应类型;(2)从创新过程看,二者都进行了政府回应机制四个环节的整体性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诉求回应平台,以及创造性地利用了现代媒体的作用;(3)从创新结果来看,二者都提高了政府与公众在诉求治理过程中的互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回应的水平和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结语

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是服务与管理的统一,更多的是服务,而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和表现是政府对公众诉求的积极回应。公民参与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是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共同论题,也是实践中我国政府职能模式由控制型和管理型向服务型和治理型转变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及时、主动、有效的政府回应是实现实质性公民参与的必备要件和重要考量标准,而政府回应机制的短缺则构成当前提升我国公民参与水平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影响政府公信力、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正契合于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

本文对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探讨是基于信息管理模型的逻辑建构展开的,总体上,基于信息管理模型,我们能够对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组成、目标和构建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使其成为指导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提升公民参与有效性的一种科学的研究视角与工具。而在具体的分析中,笔者对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探讨包含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主张,即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应当实现从“政策制定”向“诉求治理”的观念转变与方式改进。在引导公民参与的目标上,要实现对公民参与的态度由工具性价值向目的性价值的转变;在政府回应的主体层面,要认识到政府回应客体是社会公众的利益与诉求,而公众诉求问题解决的执行主体不应局限于政府。从“诉求治理”的观念研究政府回应问题,更加有助于把握公民参与过程中政府与公众间关系的本质,也有助于我们完整地认识政府回应机制的构成与运行。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三:论我国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群众监督

一、我国基层政府工作作风及其群众监督概况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基层政府

关于基层政府概念的界定,很多学者有着自己的看法。学者谢雨认为,基层政府在行政级别中处于最下层,在其管辖范围之中没有更低级别的一级行政部门,不排除存在具有派出性质的行政机构。学者邓志强指出基层政府是指市辖区、县及县以下各级政府机构,具体而言,基层政府主要是指市辖区、县、乡镇三类。学者田彦东眼中基层政府的概念,是在行政层级结构中位于最下层级的,并履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的职责的政府机构。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本文认为的基层政府是指在我国金字塔型国家政权组织体系当中处于塔基处的,在其管理区域内部没有更低等级的政府机构,并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职能的行政组织部门。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公务员队伍之基层政府公务员占据了绝大部分,约为80%的比例,可见基层公务员所占的比重之大。基层公务员处于与公众联系的第一线,其作风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群体在公众中的形象。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我国基层公务员作风建设状况为专题展开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公务员队伍作风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学习作风尤其是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层政府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体制中起着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基层政府位于政府级别的最低级,也即是其处于我国行政结构的塔基;第二,基层政府最直接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基层政府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落实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反映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基层政府我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其工作作风的好坏影响也甚为深远。

2.工作作风

在查阅关于“工作作风”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时,所得到的回答是:工作作风是在办公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是体现在整个办公过程当中的固有特征。这样的概念解释未免太过简练空洞。翻阅参考西方有关于行政管理类的书籍的研究,也没有“工作作风”这样的概念与提法,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出发加以讨论和研究。西方著名学者亨利·西季威克说:在指定的氛围中,“客观的正当的行为是将能产生最大整体幸福的行为,即把其幸福将受到影响的所有存在物都考虑进来的行为。”而为了使得公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行政伦理,西方采取的手段是出台有关法律条文,如美国在1883年就颁布了最早的公务员法—《彭德尔顿法》,确立了功绩制原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并完善公务员管理的法制法规,但对于公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其手段主要集中考录、培训、晋升、考核评价等技术手段层面上,没有从工作作风的角度对公务人员的行为加以评价。

(二)群众监督理论基础

1.几种监督方式简介

“监督”词组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撰的《后汉书·荀彧传》之中:“古之遣将,上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而鲜过者也"。这里的“监督”指的是官职的名称,监督外出作战的将军。在英语当中,监督写作“supervision”是由有从上面的含义的“super” 与察看的“vision”组合而成的,其应有之意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监管。在现代社会一般认为,监督是对整个流程或某个过程加以督促管制,令其最终成果可以符合预期的标准。

对于政府部门的监督,我们认为主要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为了达到优化国家治理,保障组织、个人的权利或实现某项目标的目的,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内容,进行外部的参与和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公共权力的健康使用,提升国家机关的行政效能,是一种监管、评价、督促的活动。

目前针对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监督主要有政党监督、人大监督、政府自身监督等几种方式,其内容如下:

1.1政党监督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就是多党合作制,这样的制度是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的选择,也是我国经历了革命斗争、国家发展、改革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根植于我国国情,体现出鲜明的我国特色。因此,在我国政党监督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作风主要有两个维度: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同时也是我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及其各个机构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落实方针政策的情况、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做出各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情况所实施的监督,也是共产党对国家进行领导的关键举措。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好坏,势必要接受党的监督。随着今年来在政治体制上的改革,党政职能逐步的分开,这也为强化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创造了条件。从中共的组织机构上来看,行使监督作用的重要职能部门即各级纪检委,其核心使命在于保证党章和各项党规的实施,监管党的方向、决定、措施的执行状况,保障良好的党纪、风气,做到依法行政,遵守法纪,这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重要基础。

各个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我国政党监督体系当中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是我国各个参政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民主党派监督其性质不同于单纯的法律监督和权力监督,是各个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政治监督形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各个民主党派主要是采用提案、建议等方式商议国是、参与监督。

二、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

公务人员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员,是党和国家重要路线以及各项行政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是国家权力的直接使用者,因此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基层政府处于我国行政结构的根基部位,人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政府能否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广大基层地区的开展,影响着国家在基层地区有效治理。基层政府的工作作风包含了:思想、学习、领导、和生活等作风的多个领域。基层政府的作风建设,对于公务人员的个人形象、基层政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追求高效

政府是为民众供应社会公共产品的组织,是一种非市场的资源配置手段。从狭义上讲,政府部门的效率统筹的是政府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即在投入固定的人、财、物力的基础上,产出的公共服务的效果情况。从广义上来讲,政府部门的效率涵盖了多种维度,数量和质量并重,不仅注重配置效率,更注重的是能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政府效率的高低是衡量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标杆,作为市场之外的资源配置机构,能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对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乃至政府合法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有关数据,2011 年我国政府运行管理支出超过了 28000 亿元,占整个公共财政总支出的 16%,在 2007 年最高接近 20%,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5. 6%的标准相比较,我国已位居国际上政府运行费用最为高昂的国家范围。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沟通协调不足,政令经历多重反复,从而使得政府运行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很多基层政府内部激励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吃“大锅饭”,工作主动性不足,也影响了基层政府的运行效率。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高效率是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为政不勤、拖拉延误的做法,必须坚决加以克服。建立高效基层政府机关已成为我国基层政府部门转型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理顺机制,简化繁琐重复的审批程序,打造高效顺畅的办事流程,让群众满意。基层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应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率,告别办事拖沓、推诿扯皮的不良风气。

(二)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现实考察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经历改革开放直到今天,伴随着国家政权工作重心的调整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的管理模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导向型政府、经济导向型政府、服务导向型政府。

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于上个世纪末提出了民主行政理论,基于该理论的行政管理改革在随后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认可,我国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既迎合了国际上的行政管理改革浪潮,又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转变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很多基层政府在接受群众监督工作作风上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如前段时间东莞石碣镇聘请了23名基层群众代表监督政府工作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此外有很多基层政府通过召开公民代表座谈会、开展民意调查、民主评议等等形式,请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评价本地区公务人员工作作风情况。但在现实当中,这些监督方式存在走样的现象。如制作的民众评议的问卷没有“不满意”的选项,这样没有“否决权”的评议,使得民众的监督权被架空;对于参与公民代表座谈会的人员也有事前的“把关筛选”,被选中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对接受监督的基层政府往往也只有颂扬之词,这样的监督方式与其出发点已是南辕北辙,严重损害了民众参与的主动性。究其原因,还是部分基层政府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基层政府,还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没有转变思路,主动接受民众监督,还没有完成由“为人民做主”到“让人民做主”的转变。

1.监督主体:人民群众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社会各个阶层日益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人民群众的权力意识逐渐苏醒,作为权力主体和纳税人的双重角色,对于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工作作风有了相应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也乐意参与监督其工作作风状况。但受传统文化和现实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群众参与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发展的并不完善。

我国有着悠久的封建专制历史背景,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20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政治文化”理论来划分,我国属于“臣民依附型政治文化”,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之中,倡导“庶民不预政务”,这样的思想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民群众仍然认为,国家事务理应由“肉食者谋之”,与自身毫不相关,更遑论主动监督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倒置,出现了“委托-代理”的矛盾,即作为权力代理方的政府部门很多情况下违背了委托方的意愿,表现在工作作风上就很难让人满意。

三、完善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对策建议...............40

(一)明晰群众监督工作作风的主体地位..............41

(二)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工作作风制度建设..................42

(三)畅通群众监督工作作风的渠道........................44

三、完善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对策建议

(一)明晰群众监督工作作风的主体地位

1.强化群众监督工作作风的意识

这主要涉及到两个维度,即: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及基层政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

首先,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公民意识却还没有真正苏醒,人民群众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自己手中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这就导致很多群众没有监督政府工作作风的主体性和主观意愿。公民精神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性要件,只有基数巨大的具有民主观念的群众参与共同监督,基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才不至于懈怠,其工作作风也能获得很好的保证。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要增强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善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去参与政府治理,维护自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合法权益。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更要有坚定的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行使监督权,勇敢地机智地与不良作风斗争,不被得过且过、依附盲从等心理所左右。

其次,作为监督客体的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群众监督自身工作作风情况应该正确看待,主动为群众监督构建良好的平台和通道。要时刻明白自己的工作属性,清楚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构筑良好的干群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和利益观念,始终不忘公务员是“人民公仆”。要做到人民满意、高兴、答应,广大基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展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工作风气,自始至终都主动地让自己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并增强责任意识,更圆满地为群众服好务。此外,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的监督,结合群众反映的情况,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积极配合监督,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结语

工作作风是一个具有我国本土化特征的概念,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对于规范政府权力运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身处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基层政府,优秀的工作作风是实现其良好“委托代理”的必要条件。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公民意识已逐渐苏醒,公民参与政治决策与监督的条件正在日臻成熟,这也为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提供了前提基础。本文通过介绍群众监督的中外相关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群众监督工作作风的总要求,指出我国目前群众监督基层政府工作作风的现状与局限性,最后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较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四: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责任和义务从法律的角度规定行为标准,是一种强制的道德行为塑造,而权利容许思考的空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对于权利的坚持和放弃。法律上的义务将个人强行的放置于公众利益和组织利益的夹缝之中,潜在举报人只能选择是忠于组织还是忠于民众,而当这种伦理选择处于最挣扎的时候,个人利益的考虑是不能够参杂进去的,因为那是绝对自私的非道德的表现,而在这种伦理判断当中,法律的义务、公众的利益总是会赢得道义上的胜利,即使行为表象可能出现分歧。因此,无论举报行为最终是否能够实施,潜在举报人在伦理道义上都处于劣势,没有任何人可以将事业、家庭作为借口来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举报义务,义务本身的道德强制力使得任何对于义务的违背都会招致谴责。但是任何举报决策都会不自觉的掺杂个人因素,即使再理性和富有良知的举报人都不能避免,因为举报并不是没有风险的行为,大量实践证明举报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举报人会遭遇来自多方面的报复,降职、减薪、失业、家庭破裂等潜在的威胁,举报人也会因为对组织的背叛而无法保持忠诚的职业形象,于是出现了公众视野当中英雄般的举报人形象,他阻止了灾难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但光鲜外表的背后除了无法估量的报复以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来自组织的不信任和因举报事件导致无辜组织成员利益受损的事实。由此,举报成为一件不能够参杂个人利益思考的,公众利益永远占据道德优势的,其结果又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可怕的伦理矛盾事件。美国“棱镜门事件”的主人公——斯诺登就遭遇了同样的伦理矛盾,美国政府、部分美国民众,甚至斯诺登的父亲都无法理解或认可斯诺登的向全世界举报自己国家的行为,美国法律和民主自由的立国之本都无法原谅斯诺登的背叛行为,甚至因此受益的许多国家都考虑政治因素无法为其提供庇护,这个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举报行为虽然得到了世界民众的认可,但真正承担所有后续一切副作用的人仍旧是斯诺登自己。将个人的全部利益作为牺牲,为了一群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利益而进行举报是否值得,这恐怕是所有潜在举报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弥补国内对于潜在举报人的研究空白和不足。根据前期资料汇总发现,我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行为个体的伦理关注较少,关于伦理冲突有限的研究也仅归于对忠诚选择矛盾的认识,缺少对协助潜在举报人摆脱伦理困境的对策研究。其二,我国对行政检举的研究力度较大,尤其是针对公务员内部举报和民众举报官员的事件较为重视,而缺乏对其他组织的生产安全、技术质量、资本运营等举报事件的关注,对于非公组织中的个体举报行为研究也不彻底。其三,对于内部举报渠道的研究关注较少,其有限的研究更多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多见于内部审计、内部财务控制研究,缺乏对内部举报行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的研究,尤其当内部举报成为潜在举报人的首选举报模式和伦理冲突最小的一种方式时,对于内部举报的研究力度理应有所增加。第四,匿名举报是最原始、最常规,也是最符合举报人心理需要的一种举报形式。但自从 2000 年开始,学术界对于匿名举报的批评便没有停止,尤其当代表正义的实名举报形式出现后,对于匿名举报的研究更多倾向于问题研究、劣势分析。然而匿名举报是符合举报人矛盾心理的,作为既能完成有效举报,又能减轻举报人害怕因报复导致个人利益受损的内心矛盾的有效形式,值得我们重新加以关注。本选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契合我国目前对举报行为的研究不足,在伦理困境存在性论证方面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结果实现对纯理论研究的补足,在内部举报研究上实现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在非公组织的举报行为和匿名举报行为研究方面,对已有的理论问题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

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契合潜在举报人现实存在的伦理解困需要,从多方面论证伦理冲突的确实存在,并且协助其完成自我伦理正义的辨识。潜在举报人在决策阶段往往会对举报结果进行理性思考,而对个人、组织、公众的利益权衡,以及对组织、公众的忠诚选择都会触及个体伦理正义判断体系。社会伦理、职业伦理、组织文化、学术界的争论、世俗的观点都会集中干扰潜在举报人对行为合伦理性的判断,举报意愿和举报意志往往在这种伦理判断中逐渐衰退。

第 2 章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对于举报行为的相关界定

2.1.1 权威学者对于举报行为的不同界定

很多学者从各自的关注点出发,也对举报行为进行不同的定义,如Bowie(1985) 侧重于对举报的内容方面,认为 “举报是一种行为,其行为主体是雇员或者行政人员,其隶属机构包括政府机构、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私营组织和公立组织,这些人将一些他们确定的信息告诉给公众,包括他们已经按命令亲自执行的,和他们知道的其组织参与的一些对第三方引起不必要伤害的活动,或是侵犯人权的一些活动,又或是与组织成立宗旨相违背的活动。”Chambers(1995)的研究角度专注于内部审计工作,认为举报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内部审计师的一些未授权的披露行为,其披露的内容为审计结果、调查结果、意见,或者是在他们执行公务过程发现的可疑行为的相关信息。”Chiasson(1995)则着重于对内外部举报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举报,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有问题的实践活动的揭发,包括组织和它的成员的实践活动,通常可以分为内部举报和外部举报两类,内部举报指的是指将错误行为的信息告知组织相关成员;外部举报是向组织以外,将自己对于组织行为的关心讲出来。”Courtemanche(1988)“举报就是一种未授权的或者自愿的,将违法和不适当的犯罪行为向组织内外权威机构或者向公众揭发的行为。”Peter B. Jubb(1999) 的定义也在很大范围内被学者们所承认,“举报是一种故意的非义务性揭发行为,此行为在政府机构备案,其行为人具有或以前具有特权去接触组织的重大违法事件的数据或信息,这些事件包括发生的、值得怀疑的、暗示着预期发生的在组织控制下的事件,举报人将此事件向组织以外的具有改正错误潜力的实体进行揭发。

2.2 对于潜在举报人的相关界定

2.2.1 潜在举报人的主体范围界定

“有效举报人是指那些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因为举报行为而使存在的问题或者错误的行为得到某种程度终止的人。”显然,只有当潜在举报人完成举报有效性评估后才能够具备举报动机,而正是这种有效性的结果预期能够使举报人在残酷的举报过程中坚持下来。根据研究发现,完成有效举报对于举报人个人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第一,举报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这种专业判断使举报人能够察觉危害行为的存在、判断危害程度并且分辨证据的可用性。第二,举报人必须获得组织成员和管理者的信任并且拥有一定的特权,这种信任和特权能够使举报人接触到敏感的数据和信息,但是这种特权和信任并不够强大,不足以依靠个人力量阻止危害行为的发生。第三,“通常产生的问题都会对举报人个人产生影响,促使其有意愿主动地去改变现状。”第四,“举报人需要在组织当中积累足够的诚信,这样才能在举报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支持。”

由上述论断可以发现,“沉默”与“发声”是不同的行为表示,但都是忠诚的表达;“沉默”到“发声”的转变是举报意识向举报行为实施的转化标志;“沉默”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它具有相当复杂的动机;“沉默”行为的选择涉及到观察者自身的伦理判断,因此本文立意将“沉默”与“发声”作为潜在举报人的判断依据,以研究“沉默”作为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的起始。本文采用Miceli & Near(1989)关于“沉默的观察者”的描述作为本文对“潜在举报人”的界定,即“对于非正义的、违法的或者是不道德的他人行为表示沉默的人。

第3章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的存在性判定 ................ 31

3.1 结果论视角下的利益权衡伦理困境 ......... 31

3.1.1 基于举报结果的个人利益权衡困境 .......... 31

第4 章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 54

4.1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必然原因——举报行为性质 .......... 54

第5 章 举报人行为的正义性判定 ............. 80

5.1 举报人行为的法理正义辨析 ............... 80

第 6 章 协助潜在举报人走出伦理困境的路径探讨

6.1 拓宽内部举报渠道减少伦理摩擦

6.1.1 内部举报渠道畅通的伦理价值

(1)内部举报行为的实质

按照Neal和Miceli对于举报行为的渠道分类,举报行为被划分为内部举报和外部举报。James(2010)对于两种举报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如果将错误行为向组织的高层进行举报,这种举报行为被称之为内部举报,如果将错误行为向组织外部的的个人或者团体,诸如记者、公益团体、管理机构进行举报,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外部举报。”如果组织的错误行为并没有被高层管理者发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层管理者就可以作为内部举报的投诉机关,但是举报人必须清楚这种内部举报行为也伴随着部分的不忠诚,这种质疑来自于举报者对于同事和直接管理者行为的否定,当然也会遭遇报复和忠诚性的重新确认。内部举报对于组织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直接面对媒体和组织以外的质疑,并且给组织提供极大的缓冲空间,在这段缓冲时间里,组织可以对举报行为和错误行为进行重新评估,包括对举报人、被举报人、错误行为依赖程度的重新评估,如果组织偏向于举报人,则会积极的改正错误行为,对被举报人进行内部惩治,相反如果组织对于错误行为和被举报人的依赖和信任强于举报人,那么组织可以在这期间对于可能出现的举报证据进行隐藏和销毁,对于举报人采取有效措施。

结论

理论上对于举报行为或者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长期反复的讨论也使得人们逐渐失去对于举报人善恶评述的兴趣。这种伴随人类发展演进的行为,在每个人的心目当中拥有自己的伦理定位,并不会因为理论界的博弈而有所改变,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众多潜在举报人也会抛开理论的烦扰经纬分明的梳理利益、忠诚、规则之间的关系,但 1986 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将独立的个体思维凝聚成社会伦理诉求,在探讨失事背后的具体原因的时候,人们在事故调查记录当中找到了夹缝中求存的举报行为。在追寻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时候,学术界也知道了应该帮助的对象——潜在举报人。

当然,关于潜在举报人伦理道德的探讨远早于 1986 年的那场悲剧,1970 年Abert Hirschman 就直言面对错误行为的三种选择方式的伦理归属,被强加以组织代理人和信托人身份的雇员,从签订雇佣合同的那一刻起,便自然的承接对组织忠诚的义务,从行为到意识都要完全的为组织利益着想。通过长期的组织工作,尤其是并不均衡发展的劳动力市场,使得组织的话语权和威慑力进一步增强,多数雇员已经忘记自己除了组织成员以外的另一个身份——公民,公民应该具有的道德要求被组织的职业伦理规范所替代;雇员也混淆了另一个忠诚的对象,他们将对于直接管理者的忠诚混同成为对于组织的忠诚,于是盲目的忠诚替代了理性的奉献,忠诚的雇员也沦落成为忠诚的仆人,并不需要去辨识命令的正确与否。当然,总有一些具备清晰个体伦理认知的雇员存在,虽然努力的产生是非辨识后还要面对 Hirschman 所谓的退出、发声、忠诚三种选择,但这些潜在举报人仍然执着的为自己的行为找寻伦理支撑,而本文所做的就是要协助这些深陷伦理困境中的人们找到他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五: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参与者及环境因素研究——以“甘肃模式”为例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对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提出质疑,凯恩斯的国家经济干预思想得到推崇,使得政府进行了“积极干预者”和“守夜人”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的转变使政府管理的范围无限膨胀,最终导致了机构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以及行政成本的大幅度增长。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着解决经济停滞,生产力下降以及财政危机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削减财政力,降低成本,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政府。同时,伴随民主政治的深入人心,公民不断参与进政治活动中来,对政府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问题的出现使得公民们对政府缺乏信心,加深了公众监督政府的决心。因此,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取向的行政改革运动在西方国家兴起,企业普遍流行的绩效管理和评估工具也随之被引入政府管理中来,成为推动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和政府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在改革初期,提出干部考核德、能、勤、绩,进行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改革。在随后的深入改革的情况下,我国借鉴并引进了西方国家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使得政府绩效评估正式走上了实践道路。我国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形式上也进行了各种尝试,包括烟台的社会承诺制,珠海的万人评政府,杭州的满不满意评选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我国推行绩效评估的时间很短,目前还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且大多数地方政府错误的理解了绩效评估的真正内涵,从而影响了我国科学和可持续的政府绩效评估的推行。

著名的“甘肃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2004 年,甘肃省以改变非公有制经济落后现状为目的,委托兰州大学有关机构在全省主要部分进行了绩效评估工作,这是我国国内第一次实行的第三方组织评议政府活动,而且引起了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主要是通过大量实践来研究政府绩效评估。外国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是在二战时期开始的,赫伯特·西蒙和克莱伦斯·雷德于1938年出版的《市政工作衡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书中就提到了雷德和西蒙在政绩考核中的一些看法以及相关的建议,被各个政府运用到了实际管理中。在这之后的探究方向主要针对的是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界定、指标、程序、主体对象以及评估的法制化等方面。奥斯本与盖布勒的《重塑政府》就主要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义进行了研究,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应该从以过程为导向向以结果为导向转变;1980 年——1989 年之后的时期,与政府政绩评估相关的书籍越来越多,流行于世,Ammons,Coe,Lombardo 将参与者涵盖到了地方的政府部门中,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标杆管理方法的三种具体应用形式——绩效数据形式、类私人形式及目标标杆形式。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欧文·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一书中提出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包括制度机关、社会和公民、专业评估机构,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主体的作用。而国外对于“第三方”第一次是由美国学者莱维特提出来了。总体来说,西方国家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具有:组织机构类型多样、比较关注“公众”、评估活动的自律性强、评估活动民众参与性高、评估结果受到政府和公众重视、以及评估行为有法可依等显著特点,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对于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凯瑟琳·纽科默是美国的研究学者,她的书《迎接业绩导向型政府的挑战》中提到了在政府评估中需要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这不仅能保证评估的公开公正,也有利于帮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定,提高政府形象。Michael H.Walker也在其文章中表示过了解群众的利益、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让群众积极参与政府管理事务是国家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另外,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具体问题和实际案例的研究,一些问题和措施也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更加注重借鉴企业的绩效评估。

第 2 章 政府绩效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的概念界定

2.1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界定

政府绩效评估的宗旨针对的是改进政府绩效、提升政府效能,是西方国家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催生出来的一种政府治理的战略工具。徐增辉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以一定的时段为界限,根据对政府管理的效率、效益、公平性、秩序及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程中投入、产出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并划分等级,以期改善和增强控制的系统过程。蔡立辉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级别。

各个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向我们说明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并且他们的侧重点各有千秋。总的来说,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按照相应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技术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效益以及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从而帮助政府改善工作,提高公众满意度。

2.2 第三方评估的概念界定

2.2.1 第三方评估的内涵分析

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就是指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主体对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价的一种形式,这些主体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或公众。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主要源于西方国家,是政府外部的评估,主要是指非政府部门的评价机构。因为它们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不受政府的约束,所以评估相对独立,具有公正客观性;这些组织的构成人员大部分是一些专业人士和学者,评估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民众对结果的信任度就会提高,因此评估也就具有权威性。

我国政府绩效所说的第三方采用的评估方式不同于第一评估方式以及第二评估方式,前者主要是政府的内部对自己的评价,后者是在政府部门中,上级对所管理的下级进行的评价。而第三方的评估就是非政府机构的评价体系。陆明远认为,第三方评估主要包括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等, 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 直接或间接, 正式或非正式地评估政府绩效。第一方第二方评估主要来自政府内部,不可避免会有利益牵连,这就使评估结果可能很难令人信服,但是第三方评估能够改变这种情况,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第三方评估分为独立第三方评估和委托第三方评估。从设立方面看,独立第三方的设立是组织依法或者自发设立的,而且评估过程都是组织自发进行,跟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委托第三方评估是政府领导委托第三方成立绩效评估组织,组织与政府只存在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没有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直接关系。在经费来源上,独立第三方的经费则来源于与政府无任何直接益关系的组织,如基金会、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的捐赠,还可来源于组织内部成员的收费等;委托第三方评估收取的费用是政府部门提供的。

第 3 章 “甘肃模式”的案例分析 .................... 9

3.1 “甘肃模式”产生的背景 ....... 9

3.1.1 改善甘肃省经济发展困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9

第 4 章 影响“甘肃模式”持续性的参与者及环境因素分析 ................ 14

4.1 影响“甘肃模式”持续性的评估参与者因素 ............... 14

第 5 章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实践 ................. 21

5.1 英国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发展 ............... 21

第 6 章 改善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参与者及环境因素的对策

我国政府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型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所以在绩效评估方面引进第三方评估是大势所趋。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建立结果导向型和顾客导向型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可以让政府从评估的结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了解不同阶层的人民需求,作为为人民服务时所出成绩的标准依据。其次,第三方评估模式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通过合理的渠道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模式”也是第一个提出了第三方的评估模式,开创了新的评估道路,对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的评估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甘肃模式”将绩效评估的组织权交给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这对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么引人关注的模式在两次之后就没有再推行下去,并且没有重新启动的迹象,着实令人遗憾。所以本章根据上面研究的原因,从评估参与者以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6.1 第三方评估参与者因素的改善对策

“甘肃模式”参与者是拥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所以在评估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果各方参与者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从而阻碍评估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各方参与者存在的问题要正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的解决

6.1.1 增强评估组织者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兰州大学所建立的政绩评估是我国相关组织者的先驱,在评估所涉及到的主体、对象以及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结果测算的标准以及作用评价等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评估的组织者作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需要达到硬性指标。

结论

政府的绩效评估是单位参加评审以及完善政府部门职能的有效依据,它不只是现代社会中的政府管理问题,而是国际上关注的重点与焦点问题。我国目前正在改进管理方式,力图在改变中形成新的有效的政治管理模式。政府的绩效评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这样评估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考核方式有了很大本质区别,它既能保证政府中相关的职能部门参与评估的公平性,也能有力地促进政府成绩的监督提升,有效改善地方政府部门的政治作风。

第三方评议政府的“甘肃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讨论,不只是因为这个模式在组织、对象选定等方面有优势,本身的特点也是一大亮点。而且,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都在进行相关部门的职能改变,绩效管理是最重要的转变依据,因而“甘肃模式”具有的评估优势与特点对我国的体制改革有促进作用,是值得各个政府部门尝试的评估模式。但是“甘肃模式”却未能持续下去,所以本文就以“甘肃模式”为例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参与者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影响“甘肃模式”持续性的因素。从评估的参与者方面来看主要因为评估的组织者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评估主体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以及被评估者观念落后和主观色彩浓厚。从环境方面来看,主要是“甘肃模式”推行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完善、政治环境不支持以及绩效文化缺失。

所以,本文通过对英美西方国家的第三方评估的研究分析,学习其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第三方评估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于评估的参与者来说,第一点是要提高组织者的专业化程度和独立性;第二点增强评估主体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第三点就是改变政府的观念,强化政治支持。从环境方面来看,第一要制定确立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相关法律;第二要完善第三方评估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包括评估程序规范制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第三,优化绩效文化环境,培育优良土壤。但是,本文对第三方评估的研究目前局限在参与者以及外界因素中,能对推行相关政策的地方政府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本文在评估设计、指标确认以及评估方向上并没有进行详细介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六:我国环保运动中社会动员的策略应用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一)环保运动的内涵和缘由

20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西方,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追求,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之前利益算计层面的研究,基于此,环境运动蔚然兴起,并成为“新社会运动”的典型代表之一

1.环保运动的内涵

在西方,环保运动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二战后的大繁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土地退化、森林锐减、酸雨肆虐等环境污染危机。尤其在《寂静的春天》一文的影响下,人类逐渐的从自然的“征服者”转变为环境的“保护者”,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空前高涨,因此,发起了要求政府采取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集体行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 1970 年 4 月 22 日在美国街头进行的“地球日”运动,共有两千多万人参加此次活动,涵盖人群极为广泛,其中包括中小学、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组织团体等,通过游行、示威、演讲等形式,要求政府为挽救脆弱的生态环境采取措施,这也为美国环保局成为政府管理实体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同时,还通过了一系列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案。这次活动被称为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伴随着环境问题和环境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产生和兴起,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一部分,环保运动也产生了萌芽。

有学者依据台湾地区的实践区分了三类环境保护运动:一是非政府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宗旨的活动,参与者以知识分子和职业人士为主;二是针对具体污染问题的环境抗争运动,具有对抗性和草根性;第三类是民间组织和抗议运动的联盟,主要目的是反对核电扩建。除了第三类外,前两类环境保护运动在大陆均以出现,环保运动也被称之为自然保育运动。

在中国的市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公众意识未达到的背景下,环保运动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的运动,也不单纯是“政府”的或“政治”的运动,是一种多元的集合体。只要是在大量公众参与的,以改善环境及生态为目标的集体性的行动都能归属到中国“环境保护运动”的范畴之内。

在本文中所讲的环保运动,主要是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媒体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不同形式的动员方式来鼓舞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不以挑战政权为目标,为实现提高环保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集体性的行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日益重视低碳经济。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我国公民更加注重环保、绿色理念。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就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环保公益活动(表1.1):

(二)社会动员的内涵和结构

1.社会动员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动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国家的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以及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第二种是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

所谓社会动员,是指一定的国家、政党或社会团体,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改变社会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形成一定的思想共识,引导、发动和组织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的活动。武汉大学博士甘泉将其特点具体归纳为以下4方面。

(1)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恩格斯曾经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因此,明确目标,达到目的是社会动员应当具备的重要特点。

(2)具有强烈的参与性。社会动员的主要是通过组织引导社会主体对民众的发动和组织,并且调动其积极性,但是对民众的发动和组织最终还要落实到他们对活动的参与上。就像布莱克曾经说过的那样,“复杂的变革构成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被归诸于社会动员,即义务承诺的中心从诸多个人转向社团,从地方转向国家领域”。由此看来,社会动员应该是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对社会成员参与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培养,来调动其积极性。

(3)具有合理的协同性。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经济成份给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同时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不再局限于同一标准。所以,社会动员的合理协同性应该建立在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实施不同的动员策略。

(4)具有周期的反复性。社会动员是针对具体的社会任务达到相应的社会目标,但是社会动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要把总目标分解为各个子目标,并逐步完成,就像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反复动员在战争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把战争中的政治动员,变成运动的常规化。”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是循环往复的,具有持续性的,不是简单的一次性动员就可以达到成功的。简言之,社会动员的反复性具体体现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采用新的实用性的方式,来进行周而复始的动员的活动。

二、我国环保运动中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策略应用

伴随着“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各种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扑面而来,国家政府认识到环境污染其实并非资本义国家的特有现象。我国的环境污染境况日益严峻,解决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以政府作为主导,来动员全体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已经势在必行。

(一)我国环保运动中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背景

在中国的语境之中,环境保护活动一直是以政府组织主导为主的,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活动,政府组织不仅作为环境保护的发起者,而且还要监督整个环境保护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工作,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又要扮演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角色。换言之,如果发起一场环境保护运动,可能政府要兼任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两个角色;又有可能既作为运动之前的动员主体,又作为运动之后的评价考核主体。

环境保护领域面临严重的问题的时候,政府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配各种公共和自然资源、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环境问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集权式的管理体制

长期受到中央集权式的政府管理体制影响,一直以来我国对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都是以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控制为主。随着国际社会的影响,中央政府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推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政府凭借占有权力、资源的优势,通过环境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政策制定和执行、官方环保宣传等方式和手段成为多主体运动体系里的主导者。

(二)我国环保运动中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策略

中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在国际上也承担着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如果中国在相应的时限之内,没有完成自己所做的承诺,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威信和国际地位。因此,政府组织必须自上而下的动员全国人民,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共同做好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我国进行的实现“世纪承诺”,和进行的“节能减排”运动都是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运动。

1.国际互动型:世界环保大会

世界环保大会(Worl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的创建于2008 年,在联合国的号召下,世界各国开始推行绿色新政,构建在气候和环境变化、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倡导世界各国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共同面对持续恶化的环境问题,在全球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大会每年举行一届,已经持续了六年,累计共有大约60个国家、将近4000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每年都会围绕不同的环境问题举行十余场次的专题论坛和行业会议,国内外30多家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参与其中,共同见证如何推进世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生态环境与未来道路的绿色征程。2012 年,大会举办了以“寻找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最佳表现者”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碳金奖”盛典,得到业界和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世界环保大会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中国在节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时历届环保大会的国际影响力,在无形中帮助和推动了中国向绿色低碳的转型。

2.权威型:“环保测评风暴”

所谓的“环保测评风暴”,是指 2004 年 12 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在环境影响评价执法中,首先,严格的进行有关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制止电站的无序建设;其次,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清理和整顿,并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的环评单位;再次,对违法违规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罚,整顿行业风气。1“环保测评风暴”,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延缓了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显示我国环保总局下定决心维护环境法律尊严与权威,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目前环保执法中的困境:守法和执法成本相当高,违法成本却很低廉。因此,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遵从“唯增长论”和“超高速发展论”等错误理念,同时要依据正确的理论和遵从相关规律,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均衡论”和“增长极限论”等观念,坚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在我国被称为“科学发展观”即在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生产发展应当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归依,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我国环保运动中非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策略应用........................23

(一)我国环保运动中非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背景.........................23

(二)我国环保运动中非政府组织社会动员的策略............................28

四、我国环保运动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策略应用.................33

(一)我国环保运动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背景..........33

(二)我国环保运动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策略...................35

五、案例观察分析——抗击“雾霾”中的社会动员....................38

(一)政府组织的社会动员................38

(二)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动员........38

五、案例观察分析——抗击“雾霾”中的社会动员

由于我国高密度的人口分布状况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燃煤和燃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 2.5)的大量排放,渐渐地,其排放量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的时候,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地攀升,此时,受阴天、雨天等静稳天气的影响,从而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1 年入冬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受到雾霾的侵袭,出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象。然而,伴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上到政府、下到民众都运用了不同的抗争方式,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雾霾战争。下面具体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媒体在应对雾霾时,举例说明所进行的社会动员活动,并分析其有效性。

(一)政府组织的社会动员

近年来,面对“雾霾是什么?从何而来?该如何驱散?出路在何方?”等这样的问题。首先,2012 年国家环保部制定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同年,国务院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再到2014年对《环境保护法》的修订。说明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方式来,以约束性的手段来动员全民对抗雾霾。

其次,2014 年,李克强同志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同年在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通过淘汰落后能源使用等政策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这些政策以号召性的方式从“反向”上来调动民众积极参与到抗击雾霾的运动之中。

再次,为积极与雾霾抗争,响应国家号召,我国北京市、太原市、杭州市等各个地方政府针对地方的特殊性都出台了不同的地方法规和举措,例如取缔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鼓励新能源的发展,车辆限号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抗击雾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结语

R·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里》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之作,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触笔指出: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将毁灭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这是第一次站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立场上,揭露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连续几年来的秋冬雾霾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城市,当全社会公民共同暴露在雾霾天中,当全社会公民被迫呼吸着 PM2.5 严重超标的空气时,他们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随之演变成了真正的全民环保运动。

本文在对我国“环保运动”和“社会动员”两个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将社会动员的主体,即组织者划分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网络媒体,分别阐述了他们在我国环境保护运动中社会动员的原因和策略。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三者在环保运动中进行的社会动员具有关联性、互动性、统一性。

因此,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媒体在环保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正面积极的,它们推动着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发展,但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无法单纯依靠某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的。只有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网络媒体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实现环保运动主体的单一向多元,手段简单向丰富,运动常规化的转变,才能摆脱坏境持续恶化的困难局面,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研究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人是通过概念的方式来理解世界的,准确地理解事物的概念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的基础。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研究,首先必须准确定义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要阐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形成分析框架,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中的问题,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奠定基础。

一、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的内涵阐释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公共属性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是建立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作出不同的理解。马克思认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规定。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属人的存在。因而,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因此,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人与人关系的文明。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也表征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步状态。而严耕、杨志华则更具体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市场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或样法,是在新条件下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在起源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本质力量的再次觉醒;在内涵上,生态文明呈现为人类一种新的根本生存方式;在过程上,生态文明表现为对给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在结果上,生态文明表现为人类在一种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所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基于此,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它继承了以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成果,但又有与之完全不同的内涵,它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文明,以及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论来源

本文所要构建的协同治理体系并不仅仅是对现实需要的一种回应,也是在借鉴、吸收相关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运用到新的社会实践中去。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协同学、善治理论和系统论。

(一)协同学

协同学是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首先提出来一门的系统科学理论。关于协同学的涵义,哈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述。在《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一书中,哈肯先说,“协同学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后面又说“协同学是关于理解结构是如何产生的一门科学,即关于动力学的科学”,而在《高等协同学》一书中,哈肯则开宗明义指出“协同学是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本书将研究这些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并指出“尤其要集中研究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那类结构”。而我国学者郭治安在对哈肯的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协同学是“研究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相变,以及相变的规律和特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这些观点,可以认为,协同学是研究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如何以自组织的形式产生合作,并形成一定的时空或功能结构,以维持一定的“相”或产生“相变”。所谓“相”是指系统维持一定的状态,“相变”就是指系统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哈肯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在研究激光的发现了协同现象,所以其在大量使用了物理学的术语,后来他又研究了化学、工程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协同现象,认为“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结构的发展有着相同的规律”,因而,协同学的一些思维方式、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也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第二章 协同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协同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要求

由主体协同和过程协同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不仅是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学和系统论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对协同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共生性要求多元主体的协同

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系统,进而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文明。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生态系统的特征将决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性,进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的重要表现在于:既有系统输入又有系统输出,不存在着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或者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更不可能既没有输入又没有输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互动,既包括与其它生态系统的互动,又包括与非生态系统的互动。“一个生态系统可恰当比作生命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为彼此的生存提供机会和限制。”作为生态系统内消费者的人,强烈地依赖着相关生态系统的产出。因此,每个人——作为政府组成的人、作为市场主体的人和社会中的公民——的生存都和生态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每个人,以及由人组成的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都应该参与到维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的行为中来。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使得不同的生态系统紧密联系起来,进而使得依赖不同的生态系统生存的社会群体也联系起来。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就描述过,美国政府为了用DDT 等药物杀死树林中的害虫,却殃及了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进而威胁到当地公民的食物安全、生命安全。可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共生性,这使得不同的主体都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而且不同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是密切联系、密切配合的,否则就无法有效地建设生态文明。卡逊进而指出:“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二、协同治理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

(一)政府主导模式的失效

一直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等)必须要以政府强制力为基础,在政府的主导下组织、实施。这种观点在我国目前还有很大的市场,如胡鞍钢和王绍光就认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中国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能,而李松则指出,“环保还需要‘一票否决’”,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当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禹门生则更加强硬指出,环保就必须实行“一票否决”。在这里,一票否决在本质上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所行使的一种特殊的强制命令权,它强制性地要求下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的意志在某方面的工作达到某一特定的标准,否则将对下级政府的责任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其目的是对下级政府行为的自由度进行严格的限制”,因此,环保一票否决是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政府主导模式的典型观点。在我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国务院于2007年在《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中就提出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这是积极实行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主导模式的体现。事实上,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这一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内容方面已经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如何呢?

我国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建立了权力非常集中的政府体制,政府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导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建设。但是,这个时期我国政府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并没有有意识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政府的很多重大决策、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都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大炼钢铁运动,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对矿山环境、大气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如围湖造田运动、毁林开荒运动,更是直接损害了湖泊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破坏了湖泊、森林的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当然,政府也在无意识中做了一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事,如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肥而非工业化肥,保持了农田的自然肥力,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垃圾的产生。William Hinton认为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有精心循环利用养料以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强化了养料循环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60

一、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60

(一)政府协同问题................60

第四章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112

一、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协同体系................112

(一)政府协同...................112

第五章 个案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反思与展望.............136

一、淮河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效果................137

二、反思: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缺乏协同治理体系......................139

第五章 个案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反思与展望

理论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证明为真理,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显示其价值。本文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的研究也必须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价值体现。应该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在目前处于探索之中,这决定了本文所研究的理论只能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根据个案选择的关键性、独特性和启示性的原则,本文在此以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标本,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协同治理体系的必然趋势。

一、淮河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效果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淮河流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水患问题,即与洪涝灾害进行斗争,为此政府与人民一起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作为一个问题,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淮河流域的乡镇企业突飞猛进,淮河流域水质不断恶化,环境保护部历年发布的数据(见附录3)充分表明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即使经过20多年的治理后,到“2013 年,淮河流域95 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 59.6%、28.7%和 11.7%”,与此同时,淮河的地下水也被严重污染,“2003 年底到 2004 年初,受中国地质调查院委托,沿淮四省的地矿部门对淮河流域的地下水状况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全流域50米以内的浅层水中,目前已有80%成为五类水,严格意义上不能浇地、不能作工业用,更不能饮用。重金属砷、汞、铁、铬、铅等严重超标”。

结语

本文围绕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体系这一问题,采用主体——过程的分析框架,对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内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应如何构建协同治理体系等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用个案对所构建的协同治理体系进行了检验和论证。

本文的研究和结构安排基于这样的一种前提假定,即只有具有现实关怀的研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主体的人,是“以概念的方式去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概念的方式去构建关于世界的规律性图景以及对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的要求”。本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问题的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图景构建,都离不开对“协同治理体系”这一概念的理解,因而本文首先就阐述了什么是协同治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虽然这一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但本文从主体——过程的框架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体系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学者对于协同治理及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解。

其次,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描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和反思,这体现了本项研究的现实关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体现。从本文的研究逻辑上说,本部分的研究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体系的现实基础。具体而言,本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问题的分析也是在主体——过程的框架下展开的。就主体的角度而言,主要描述、解释、反思了政府主体内部、市场主体内部、社会主体内部及三者关系方面存在的协同治理问题;就过程的角度而言,主要描述、解释、反思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碎片化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工作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更系统、更规范。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八: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模式问题研究

一、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和模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的开展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产物,它一直存在,伴随着我国的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高等教育现已完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而正是这大众化进程将高等教育质量直接推向研究舞台的中心。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已有30年的历史,我们应该对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并且也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

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法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划分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动”。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同时,高等教育法将高等学历教育从低到高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层次专业性创造型人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杜威提出,高等教育应该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换言之,高等教育是个体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才接受的教育。这一观点正体现了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同时,高等教育也应该更加多样化、多类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每个人个人发展的需求。

2.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这个词一般与产品相联系,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也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保障和促进其发展。我们首先要理解其相关概念并进行总结和概括。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概念,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较难定义的一个概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本质的把握来理解它的内涵。首先,关于“质量”,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著作《管理学》中这样定义“质量”一词:“产品或服务的很可靠的达到预期要求与满足客户期望的一种能力。”

(二)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模式

20 世纪80 年代,世界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关注。对于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措施除了制定教学规范和颁布相关教育法规外,评估在教育界也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所推崇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等差异,在高等教育评估中,根据行政评估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笔者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以下三种模式的划分:

1.社会合作型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此模式是一种在政府和社会评估组织共同作为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干涉评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与评估完全绝缘。

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由于美国实行的是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分权体制,各州对本州事务具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所以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辖权很有限。美国的高等教育以私立高校为主,所以社会力量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充当着主要角色。虽然联邦政府并不直接插手高等教育的评估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在评估过程中不作为,它一直以社会福利和资助等手段影响着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中介评估机构的认可。在美国,有资格对评估机构进行鉴定和认可的有两个机构,一个是美国联邦教育部(USDE),另一个是民间的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

二、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模式的现状及缺欠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念可以从评估原则和评估目的中窥见一斑。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而评估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评估可以衡量学校的教学工作所处的位置,强调加强学风建设,考察学生德智体发展的情况,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加强教学建设和加大改革,促进高校实现科学管理,促进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校的教学工作,增加教育投入和指导。第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发挥评估的鉴定价值、指导和导向功能,可以把握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它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第三,对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对高等教育的评估来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向上迈进一个新台阶,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010 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一)评估主体现状及缺欠

评估主体作为影响评估质量的重要因素,贯穿着评估活动的全过程,联结着评估的每一个环节。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

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有着多元化的利益相关主体。它不仅仅关系到政府、国家,也关系着无数个小家。每一个利益相关主体都有着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所以不应该仅有一种单一的价值评判尺度。但是《规定》中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也就是强调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领导作用,指出了其他诸如教育界、知识界、用人部门等进行的社会评估只是政府评估工作辅助力量。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出台,对监督与评估的主体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第四十四条提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这在法律上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主导地位。可见,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是以教育部领导的评估为主,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考核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办学设施环境等方面。

(二)评估人员现状及缺欠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评估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活动,评估专家的选择需要很严格的准入机制,即只有获得资质认证,并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评估活动。而我国目前评估人员缺乏广泛性和专业性,并没有形成对高等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操守的严格规范,也尚未建立基本的资质认证的准入制度。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人员的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教育部领导下由高校资深的学者组成的常设评估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由这些专家学者组织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展开评估工作;另一种是针对不同的评估工作任务临时组织的临时专家评估委员会,任务完成时就解散,再有评估任务时再临时组织。

三、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模式的纠偏与应对...........24

(一)改变单一评估主体现状,实现评估主体构成多元化................24

(二)提高参评人员评估素养,注重其广泛性和专业性..............25

(三)转变政府部门角色定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25

(四)建立统一互动信息平台,畅通质量诉求提高渠道...............26

(五)规范元评估活动,实现对教育部门行为监督..................27

三、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模式的纠偏与应对

在我国,行政评估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由国家出资兴办的公立院校占大多数。既然是国家出资办学,政府当然有权力也有责任对其进行管理,否则也是一种失职;而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是其基本职能;从财政角度来看,政府与其他第三方机构相比有着明显的资金优势;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由此可见政府评估是依法行政。这些都决定了行政评估存在的合理性。有很多职能注定是社会评估所无法取代的。

(一)改变单一评估主体现状,实现评估主体构成多元化

前面已经讨论过,高等教育评估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因此满足不同客体的需要,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就显得很有必要。

其实论高等教育评估,身在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才是权威,甚至包括学生的家长,这些人也许更有发言权,只是需要给他们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和足够充分的信息,一个有独立价值观的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于一个外来的、刚走进这所学校的评估者,也许并不能真正掌握情况,只能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料。而这样获取来的资料,也许只是学校愿意提供的那部分,而由此我们专家得到的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无法保证,想必这样的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也就不得而知了。所以给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更多的话语权势在必行。

结 语

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社会大众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等教育作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公共产品,其质量问题普遍受到关注,绩效评估兴起,问责也引起关注,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了。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借鉴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目的在于学习他方经验为我所用。当然,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国情的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也各具特色,对我国而言,就有他方经验本土化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中特别注意的方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开始于1985年,至今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绩效评估究竟由谁来评才客观公正,目前教育部主导的行政评估模式到底合不合理,行政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模式的构造及构件怎样,这些问题常有议论并无结论,至今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问题。出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考虑,本文对行政评估的模式进行了如下划分:以行政自上而下的控制为主的法国和中国模式,行政适当介入的英国模式和行政高度放权、社会广泛参与的美国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目前的评估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纠偏建议,分别是:改变单一评估主体现状,实现评估主体构成多元化;提高参评人员评估素养,注重其广泛性和专业性;转变政府部门角色定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统一互动信息平台,畅通质量诉求提高渠道;规范元评估活动,实现对教育部门行为监督。相信这些措施和建议将有助于政府教育管理和服务理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为全面提高等教育质量尽力。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九: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第一章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相关概念

研究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总体情况需要了解一下行政道德和公务员的概念。本章首先阐述了道德的概念,行政道德的定义、特点和内容,此外介绍了公务员的定义、特征、分类和职能,本章也对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行政道德的含义

(一)道德的定义

在中国“道德”一词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出现了,最早见于“先秦时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认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本来是指路,其意义是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则与规律,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规矩;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但是,“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在荀子《劝学》篇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荀子的思想中,道德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修养并逐步形成的个人品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包含孔子的大量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孔子观念道德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当,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准则。在孔子的思想中,“以德治国”是他的主要思想之一,它认为治理国家要把“道德”和“法律”相结合,把两者互相补充。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四雅“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四字“忠、孝、节、义”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家思想的“以德治国”为治国方针的核心。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道德的定义如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道德准则,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道德表示人的内心、属于精神原则,道德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时代性等特征。

二、越南公务员的基本含义

(一)公务员的定义

“公务员”(Civil servants)一词到目前为止世界各个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概念,公务员概念按照其范围、特点和行政体制的公务制度来确定。由于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行政体制、不同的经济与社会,所以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公务员观念。在西方国家,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来任命担任政府行政工作的人员。在英国,公务员是指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文职人员,称为“文官”,在政府各部行政机关从事专业的人员才是公务员,不直接担任专业工作或者地方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不算是公务员。在美国,公务员是指受雇于政府的人员,他们只是以雇佣的名义,是政府的“雇员”。在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公务员包括在中央政府各部行政机关以及各地方政府行政单位的专业工作人员。法国、日本等国家所称“公务员”是指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人员,表明现代法律的平等性。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公务员范围比较广泛,除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还包括一些供职于服务组织、立法及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可见,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中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工作人员。中国国家公务员也包括在立法、检察、审判等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的工作人员。

在越南,自 1945 年立国以来,对“公务员”概念在每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有不同的解释。1950 年 5 月 20 日,胡志明主席颁布第 76/SL 号条例,规定“越南公务员是越南公民被人民政府录用,任命在驻国内外政府机关里的长期职务(第一条)”。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可见公务员的范围比较小,他们只是驻国内外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自 1960 年至 1990 年,越南公务员和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着“国家干部、职员”的名字总称(据 1960 年政府颁布第 23号条例的规定)。

第二章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本章主要分析(1)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越南古代官德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仆理论和胡志明干部道德的思想、本章也阐述了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标准;(2)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实践价值,其中包括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在越南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角色、对越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越南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角色以及对越南社会道德的完善有哪些促进作用。

一、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越南古代官德思想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是继承古代官德思想,包括李朝“仁爱、包容”的美德,黎朝和阮朝儒家“忠君、爱国”精神以及古代时期圣人“重视人民”的思想。古代时期,东方国家政治体制为君主制,国家最高领导者是皇帝,官僚阶级是皇帝对人民直接管理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除了昏君暴主之外,皇帝以及官僚僚阶级都把人民当作自己的儿子。君臣都有爱民、尊重人民、照顾人民等治理理论,不愧作为‘民之父母’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老百姓受到国家像父母对儿子一样的照顾。

越南自立国以来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北属时期之前(公元前 179 年)越南命名为文朗国,雄王时期,国家组织实际上是一些部落的联盟。在这个时期,国家分为三个阶级,国家首领是雄王、官僚队伍、农民和奴隶阶级。雄王时期,文朗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落后,国家并没有将官德思想作为治国的思想。北属时期(公元前 179 年至公元 938 年)越南是中国封建国家的一部分。为了管好这一份领土,中国各个封建王朝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越南社会。从此,孔子思想逐渐深入影响到越南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儒家思想成为其治国工具。越南独立之后(938 年至 1858 年),除了李朝(1109 年至 1225 年)和陈朝(1225 年至 1400年)把佛教为国教之外,越南各个封建王朝都使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特别是后黎朝(1427年至1789年)儒家思想成为越南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实践价值

(一)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在越南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角色

1.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是完成构建“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的目标之一

越共将国家治理中“依法治国”的主张作为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越南始终为建设“属民、由民、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2001 年越共第九大之后就明确要继续加强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改革创新,发扬民主、提高法制化程度。2006 年第十大召开过程中,越共主张加快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程,主要体现在在法制化、国家机构和职能优化、干部、公职队伍改革、国家机关活动方式转型等方面。2011 年的十一大,越共再次肯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是必要的,是全党、全国和全民的核心任务。为了实施这个决议,越南加快对法律体系建设体系的改革进程并提高其工作质量。越南建国以来一直主张“依法治国”,这体现在1946 年宪法中的民主共和精神。1959 年,1980 年、1992 年和 2013 年的宪法都继承了这个精神。“依法治国”体现在越南日益完善和透明的法律体系中,国家依据法律来组织和管理社会,所有的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1991 年越南法律体系中包括 92 部法律(包括宪法、法、法令等),主要调整的范围为国家机构组织、国防安全、经济领域,到 2011 年为止越南有 330 部法律,调节的范围覆盖所有领域。”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干部、公职被当成非常重要的角色。干部、公职是法律体系的建设者、履行者、传播者。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道德应以干部、公职行政道德建设为起点。胡志明主席曾说过“道德是革命人的根本”,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就是对胡主席思想的践行,也体现着越南社会主义革命人道德建设的主张。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道德建设的基础。2008 年之前,公务员行政道德主要体现在越南党内的规定,越南认识到公务员行政道德法制化的重要性,为了满足全社会的迫切要求并实现越共“依法治国”的主张,越南国会颁布《干部、公职法》,其中对公务员行政道德作出了明确规定。公务员行政道德法制化是行政法和干部、公职法律体系的进步,干部、公职的行政道德不仅在党纪中有所规定,而且明确具体地规定于《干部、公职法》中,其中对违反干部、公职职业道德的事项做出了规定。这是越南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有力佐证。

第三章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历史梳理和现状分析 ................. 58

一、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历史梳理 ............. 58

(一)1945年至1998年期间 ................ 58

第四章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80

一、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法制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80

(一)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80

第五章 中、日、美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96

一、中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96

第六章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路径

本文通过总结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过程,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越南国情、公务员队伍的特点、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为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提出一些适合的解决办法。

一、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原则

(一)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建设以实现越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胡志明主席在建设越南民主共和国过程中强调国家行政体制的角色首先要为国家的“独立、自由、幸福”目标而服务。当前,在越共八十余年的领导下,越南已经得到了独立和自由,现在最关键的目标就是给人民带来幸福,也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了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而奋斗。行政体制的运行、公务员队伍的工作责任都服务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南党和政府为了“到 2020 年越南基本成为工业化国家”的目标而奋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宏观经济政策以外,越南也需要一个现代、透明的行政体制,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公务员队伍。换句话说,越南必须加快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其中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越南目前公务员队伍素质低下、行政道德的失范等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党员干部是越南经济主干国有企业的骨干领导者,公务员是商务、投资行政手续的办理者。只有建设一支精英的党员干部以及公务员队伍,越南才能完成经济发展的目标。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建设并维护行政体制的健康、公正、民主和公平性,这是经济与社会稳健发展的动力。一个发达经济体制不能缺少一个先进、现代的行政体制,其中公务员队伍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行政体制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器,一支精英的公务员队伍和一个现代的行政体制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结论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及完善不仅是为了满足越南九千万人口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它完全符合先进行政体制民主化、社会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越南在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务员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仍然是越南的最大问题。通过研究并分析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公务员管理机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缺少公开、透明性导致行政体制中“公子哥儿”和“买官卖官”等消极现象泛滥。行政体制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也会导致行政程序的繁琐、腐败手段多样化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隐蔽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工作中,越南可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并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其中党员干部管理、使用方面是党和国家建设最关键的事业。只有在越南党内践行民主的、广泛的、客观的干部选拔制度才能选出最出色的干部。只有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监督工作才能使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取得实效。越南要加快行政体制公开化和透明化的进程,让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行政活动,简化行政程序并加快行政事务电子化的发展步伐。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政府工作,需要越南从最高领导到普通公务员毕力同心为建设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

第 1章 绪论

1.1 越南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1.1.1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教育和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历史上人们也一直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提出了许多环境影响角度重视教育的问题。不过,传统社会里环境的影响同教育的作用比较并不是主要的因素。教育多局限在家庭和学校。家庭与学校又是可调空的环境。现代社会,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高等教育与政策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反映着相互关联的两种趋向一是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依赖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越来越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为重要的国家资源。再如有学者指出,“在教育领域‘没有研究的政策不可能办好的政策’,‘不关心政策应用的研究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研究’的概念,正成为越来越多得人的深刻理念和价值追求”。

教育技术的起源来自于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陈桂芳指出,提高教育效率,主要是了研究人的学习现象,专门为教育服务。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四方学校中视听资源和设备剧增,教育电视由此实验阶段迈入了实用阶段,致使教育机器和程序教育风靡一时,而计算机辅助教育也开始了实验研究。媒体传播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为视听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以此同时,由 H.D拉斯韦尔等在 20世纪 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有人已经开始研究将教育过程转化为信息转播的过程。

1.2 文献综述研究

文献综述研究过程中,作者搜索大量关于“高等教育、文化、技术”的资料,诸如关于教育学、高等教育、教学育政策、教育制度、创新技术、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基础理论概念的资料。笔者在“中国期刊”“中国知网”“,“越南国家图书馆”“SpringerLink”等专业数据库,用“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教育伦理,高等教育理论,网络行为,网络教育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网络技术文化,高等教育理论和网络技术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有关网络技术教育环境、网络文化以及网络对 21 世界大学生的理论教育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热点,并且获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知识社会刚形成雏形、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呈现的研究成果较多的是直观的概念推理,缺乏科学的实证研究“网络技术文化对大学生伦理教育的深层次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正是教育研究的难点,也是制约教育创新和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作者受到中国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教授很大的帮助,赵教授给予我的研究许多建议,在学术交流上使我受益不菲。

1.2.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

(一)关于教育环境研究

李辉等者1指出,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产峻的挑战。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对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Susan G.Clark (2011),环境科学/科学运动,1000 多个项目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大学的一个共同的改善环境问题,通过实证调查与判断分析。不幸的是,环境计划一直在努力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和培养学生成为解决者和领导者的问题示警。我们研究环境的运动作为一个侦测问题,整体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映射关系的发展趋势,确定相关因素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未来。我们认为,尽管其共同的利益,环境规划目标模糊的运动是由不同和零散的,实证学科的方法,不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法,教育哲学。我们讨论这些挑战,是为了克服他们的变化性质。在后续的一遍文章中我们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更好的策略。

第 2章关于文化及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互相关系的理论

2.1.1 人和环境的矛盾关系

从世界的本体而言,任何环境的关系都表现为主观和客观。人的主观世界通过需要,欲望和理想等展现出来,客观世界外在于人的主观世界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世界而存在。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人的要求多样性与环境统一性之间的矛盾。人的需要既有生存的,也有发展和享受的。其中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基本生存需要具有相同和相近的特点。无论是任何社会,生存是生命的前提条件。不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属性,基于和谐文化属性的需要表现出显著地差别。人的需要主要从统一的层面来看,一定时期人的需要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特征。从生产力状况的差异来看,农业社会人们需要主要集中在围绕基本的生存为中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力需要;在农业社会,基本的生存需要依然存在,但是满足这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工农社会的知识与技能关系在一起,而金钱需要则把这种需要简化了;信息社会化,人的需要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的影响,显得更加丰富了。

同时,从人的需要出发,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环境的统一性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不同的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同样的环境未必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环境外在于人的主观世界具有相对的统一性。环境的相对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环境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天然世界,环境是地质的、天气等自然要素变迁后的成果。人们出生之后,自然的要素的变迁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关系起来,经济根本和上层建筑矛盾活动的成果。矛盾运动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社会形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结果。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比较,环境的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环境状态与人的需要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人的理想的超越性与客观世界的现实性之间产生矛盾。精神属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可以通过目标,理想信念等方式把自己的主观世界指向未来,从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人对现实世界超越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就可能做到人的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一致性;人对实现世界的超越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可能导致人的发展与环境变化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人的理想一旦得不到环境的支持,易产生与环境的矛盾;另一方面,人的理想一旦超越了环境的承受力,也易产生与环境的冲突。

2.2 社会文化与教育相关理论

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无有边界,不具有特色的民族性,它主要是提供工具理性,价值中立,不可解决政治信念,伦理范畴,终极关切的问题。它既能够造福也人们,他能够给人类带来灾害,关键看你怎么利用它。人文文化则具有民族性,有边界,民族自分。由于它考虑的目标是人文世界,重要解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价值导向功用,他为了人们供应价值理性。根据价值理性来看,它又特别有效的,他大概引导人类去思维人生的目标,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类的完美,改善的人性与人格。从实际社会来看,咱们的根本科学文化上照搬西方。我们所物理学,数学,科技等等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由于近代科学出生于西方。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价值中立,有效于我我们身的成长。虽然人文文化却不可能照搬西方文化,全盘西方,因此咱们只要学习西方的人文文化中有用的方面。

2.2.1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教育与文化紧密关系。文化是教育成产的肥沃土壤和来源,教育又是文化多样和完美的重要手段。文化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自社会生产实际过程当中制作的物质财富的相关。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的精神文化。这里所指的文化是精神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引导工具,其培养目标与文化类型不同,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更不同。我们东方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追求德,善,修身,内省,所以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在明德,在亲民,同过修已而治人”,达到“名人论”的目标。西方文化是一种知识文化,主要通过知识学习达到对真理的知识。文化性质,文化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和方式文化性质影响教育的性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方式。我们今天社会的教育内容则必然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需要的现代新社会。

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式的发展。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方式更不同。当文化发展水平更低,文化积累很少是,教育方式的选择广度和深度,课程的种类和变革频率随之增加。

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文化观念是长时间生活在统一文化环境当中的人类逐步形成的对社会,自然和人本身大概一致的信念和观点。文化观念对人教育观念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观念不同,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更不同。如有的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主张教育先行,重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使社会快速发展。如果有的国家不重视发展教育,结果就是社会发展慢。

第二,文化观念影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任何教育者的教育思想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起来的,是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当时西方教育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自然教育”原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肯定人性,削弱神性”的社会潮流的反映。今天,我们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任何时代的教育思想都不足空穴来风,都是当代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映。

第3章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价值 ........... 53

3.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价值的现实表现 ........... 53

3.1.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施 .......... 53

第4章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 96

4.1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中的观念问题 ............. 96

第5章提高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对策路径 ............ 114

5.1提高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 114

第 4章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技术全球化时代,蓬勃兴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改变。随着高等学校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和工作出现了很大存在的问题。在以高等学校网络为核心的教育培养实践中,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与校园网络技术双向相互的影响,从而形成影响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网络技术文化环境。高等学校网络技术文化是在高校网络化条件下造成的一种新型文化方面,远未成熟,还不能肩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

4.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中的观念问题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不断发展和进步,尽管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理想和新观念,促进了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但是也会带来一下消极影响,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构建阶段,还不能够独立在社会中立足,辨别是非和理性选择的能力还比较弱,加上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他们价值理性出错。网络技术在发展的工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网络过滤性较差,不同观点在网络上针锋相对,各种社会思潮,甚至一些色情和低级庸俗的信息也存在,造成严重信息污染,对网民产生误导作用,不利于网民正确思想行为的发展。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中的侵犯知识产权诈骗、病毒传播、篡改数据、网上偷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和网络犯罪行为,使人没有安全感,因而产生防范、恐惧、多疑等心理。同时网络上的一些无道德行为导致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分裂、、社会责任淡化、人文精神迷失等等。

第 5章提高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对策路径

5.1 提高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网络技术教育环境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的进程中,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信息传播网络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学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教育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目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生和老师实际活动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教育环境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信息传播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全球化信息传播的网络技术与传统优秀的文化教育环境手段、方法和内容相结合,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突出教育管理实践、决策、研究的科学含量和科技性,把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5.1.1 重视络技术文化环境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

网络技术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网络技术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的进程中,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信息传播网络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学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目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生和老师实际活动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信息传播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全球化信息传播的网络技术与传统优秀的文化教育环境手段、方法和内容相结合,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突出教育管理实践、决策、研究的科学含量和科技性,把学校文化教育环境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