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一:哈尔滨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如今,由于各大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己经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的交通拥堵的程度。哈尔滨这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的省会城市。想要提高哈尔滨市的现代化水平,就要立足于哈尔滨市的地理、文化、经济现状,确立好适合哈尔滨市的发展目标,提出适合哈尔滨城市发展需要的交通政策,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是当前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交通建设逐步完善,2010年开始,哈尔滨市建成了文昌桥、松補大桥等重大项目,完成哈尔滨道路升级改造使哈尔滨市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一些改善。但据统计,哈市机动车总数已经超过100万台,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哈尔滨市道路可容纳的数量,再加上停车泊位的短缺,更是加重了交通拥堵的程度。同时,由于外地车辆大规模的涌入哈尔滨市中心区域,其数量远远超出了路网设计的交通流量,使道路交通区域的交通流量趋于饱和。此外,哈尔滨市由于地铁工程的大规模施工,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等原因,导致交通效率不高,总体交通速度下降。
解决上述交通拥堵问题己经上升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层面,是否能够处理好道路交通拥堵,决定了哈尔滨能否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同时也关系着哈尔滨的经济能否有一个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交通拥堵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其影响程度己经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哈尔滨市政府有待解决的重中之重。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交通拥堵现状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结合经济人假设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对造成交通拥堵的形成原因作出深入分析,并希望能够借助国内外治堵”的成功经验’为解决哈尔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将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相结合,并深入研究经济人假设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及多中心城市空间理论,力图通过对交通管理规划和具体解决方案的介绍,通过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建、、城市交通“治堵”的市场制、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做好舆论宣传等方面,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哈尔滨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2)实践意义
本文借鉴伦敦、巴黎、新加坡、纽约等现代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学者和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成功经验与哈尔滨市特有的地理、文化情况相结合,对哈尔滨市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希望通过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及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具体包括:
第一,为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哈尔滨市要想在经济方得到迅速发展,就要依据哈尔滨市的发展方向,在不违背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哈尔滨市交通体系的建设,以求交通拥堵局面得到缓解,提高哈尔滨市现代化水平,始强综合实力。
第二,为提升哈尔滨市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保障。人们的円常生活离不幵出行,出行的质量深受交通拥堵的影响。因此,交通拥堵的治理题足又系民生的車要柯题。
2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基础理论
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基础理论中涉及到城市交通拥堵的概念,城市交通拥堵的类型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并以经济人假设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多中心城市空间理论作为依托来展开研究。
2.1城市交通拥堵的基本理论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理论众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多中心城市空问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些理论都为交通拥堵的研究打下基础。
2.1.1城市交通拥堵的概念
交通拥堵也称作交通堵塞、交通拥挤,通常被称为塞车或堵车。是指一定时间内想通过道路的车辆数超过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停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简单的说,是指交通流量大于交通容量的现象。通常由于道路施工、天气原因、车流量过大等原因造成车速很慢,这是停止不前的现象。前这种现象普遍出现于世界上各个城市中汽车使用率较高的地区,影响范围极广。
2.1.2城市交通拥堵的类型
根据交通拥堵的原因可以将城市交通拥堵分为常发性拥堵和偶发性拥堵。常发性拥堵是指由于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的交通流量突然增大,其数量超出该道路设施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最多通行车辆所导致的拥堵。这种拥堵是可根据客观规律推测出来的,通常是由于道路设计交通容量不足或交通需求增长过快等因素形成。最常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时期或节假日时段,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偶发性拥堵是指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导致交通流量的异常变化所造成的拥堵现象。常见的有:大型活动的举行、不能预见的交通事故、雨雪及雾霾等不良天气对行车的影响,或道路设施临时维护等造成的拥堵,它是无规律不可预测的,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起,购买汽车的成本降低,以及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使得购买私家车的行为早己不是人们望而却步的奢望,而是普通家齒生活中的高需求商品。据统计,哈尔滨市从2007年到2011年的汽车拥有景景如图2-1所示。
2.2城市交通拥堵理论依据
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经济人假设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多中心城市空间理论。这些理论为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2.2.1经济人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理论的核心内容
“经济人”通常被称作“理性经济人”,有时也称作“实利人”。古典理论中认为,人应该被看成“经济动物”,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经济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是通过大量的基本假设而总结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作“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认为,经济诱因是人类行为动机的根源,每个人都是在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报酬。因此,要想使员工做到绝对服从,就需要用金钱、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来实现。年,英国经济学家孟德维尔在《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及公共利益》一书中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在进行利于自身的活动,那么社会的发展会更加的繁荣,最终的利益要大于进行非利己活动的利益。
(2)经济人假设理论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的联系
目前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和抬施主要是增加私家车主的拥车成本,或者增加道路设施的供应来缓解交通拥堵的现状。在我们的口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出行,苦是要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必须提供一个十分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每一个理性经济人来说,出行之前都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评估,位是单从出行来说,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出行,最后的收益基本是定的。例如同样是去家乐福购物,无论是你乘出租车或是公共汽车,家乐福都会卖给你商品,绝不会因为你己幵车去就给你折扣。因此,成本就是人们在选择何种交通::具吋,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出行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和舒适度成本。所以,若足想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就要使公共交通的成本降低,私家车的成本升高。这样的话,才会符合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准则。
3哈尔滨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14
4国外大城市交通“治堵”的经验与借鉴......22
4.1国外大城市的“治堵”措施.......22
5哈尔滨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26
5.1完善城市交通规划.....26
5哈尔滨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泛、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理的综合的问题,因此,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从规划城市交通的用地、建立城市交通“治堵”的市场机制、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交通“治堵”法制化建设、人力发展公共交通、做好舆论宣传等方面,解决哈尔滨市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
5.1完善城市交通规划
5.1.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核心是将城市用地合理的规划,有效的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从交通的源头抓起,在系统上平衡城市交通,使城市市中心交通过分集中的状况得到改善。城市容积是检验土地利的是否合现、是否高效的宽要方式,针对前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所引起的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在城巾容积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应该按照用地的同功能,逐一划分,从而可以更细致史合理的体现的价值。哈尔滨市处于东北亚的核心位是著名的冰雪文化名城,社会及经济实力都不容小觑,如果容积率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地的利用效最大化,交通拥堵现象必然得到缓解。所以,对现在的哈尔滨市來说,找到一个适城市发展的容积率并加上合理规划,才能够从根木是治理交通拥堵。
将《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加以修改完善,将政府定价应用到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标准上来。还要在稀缺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合理设计停车场的位置及规模,尽量多的建设立体停车场及地下车库的建设,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要强化信息、智能化的停车管理建设,合理制订停车管理方案。并对违法停车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加重处罚力度,尽量减少违法停车对道路交通的侵占行为。
结论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在各大城市中突显出来,促使推行和谐交通和绿色交通理念迫在眉睫。因此,各级政府及有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交通拥堵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影响交通的因素主要包括机动车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落后、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健全、行人交通意识淡薄、管理水参差不齐等。本文对哈尔滨市的交通现状和导致交通拥堵的成因做了分析,并介绍了巴黎、伦敦、新加坡及纽约的先进“治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的对策。至此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造成哈尔滨市交通拥堵的原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哈尔滨市的悠久历史以及特殊的地现位置导致的交通道路路网结构不合观,再加上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配备不够完善等原闪,使哈尔滨的公共交通供给能力受到制约,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取。另一方面,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交通规划的缺陷以及交通管理能力的不足等问题促使哈尔滨交通环境的恶化,交通管理与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出台的各项“治堵”措施都在实践治中,效果都不明显。
2.国外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利用行政〒段和经济于段的综合治理才能缓解交通拥堵。经济的调控制手段可以有效降低人们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欲望,而行政手段则强调城市公交通的建设,如单行道的限制、单双号的限制等。只有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才能缓解交通拥堵。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二:黑龙江省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研究背景
城镇化的发展是历史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到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世界著名经济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曾预言,美国为首的高新科技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大事件。中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向外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对内依托城镇化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低效、粗的城镇化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结合不同地区探寻适宜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突破城镇化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2014年《黒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贝,注重在城镇化建设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演进过程和政府在合理时点、正确方向上采取必要措施的结合,把握人口空间分布、产业布局和社会改革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产地,过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是以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幵发为主,比如大庆和鸡西,随着资源储量的不断减少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改变以往城镇化发展方式显得刻不容缓。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边陲省份和农业大省,一方面大部分人口仍集中在农村地区,城镇化问题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边疆风情和冰雪文化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鉴于此,本文以政策研宄为手段、旅游导向为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目的,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现状和问题,探索符合省情市情、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的旅游城镇化道路,以期为黑龙江省城镇化制度改革带来有益启示。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现状及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四部分:
(1)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界定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深入比较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间的异同,解析旅游城镇化建设,阐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理论依据及政策理论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影响。
(2)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政策问题。主要包括: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旅游城镇化建设的现行政策及存在的问题,比如三次产业政策不尽理、旅游城镇资金扶持不足、税收政策激励作用缺失、就业和社保政策不健全等。
(3)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启示。主要包括:通过对美国、吉尔吉斯斯坦、巴西等国旅游城市和我国云南丽江、吉林长山、湖南张家界旅游城領化建设的政策经验进行总结,得出尊重市场机制、考虑生态因素、注重因地制、依托地资源等政策经验启示。
(4)推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针对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包括经济政策、政治社会政策和科教文卫政策,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开源拓流。
2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基础理论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界定
对新型城镇化的界定,国内学术界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中共中央党校谢志强教授在《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选择》中较早地和规范地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他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指具有规划起点高、途径多元化、聚集效益佳、福射能力强、个性特征明、人本气氛浓、城镇联动紧、城乡互补好等特点和要求的、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城镇化道路。
随着学术界和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深入研究和逐渐重视,我们意识到我国的城镇化是在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基数庞大、城乡发展失衡、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下进行的,这就促使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规划》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理解:
(1)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由于新型城镇化需要宏观层面的规划和指导,所以该主体明确为公共权威部门,即各级政府,包括政府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
(2)新型城镇化的客体。该客体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直接关联的群体、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即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行业、产业和受益群体,比如农民工等。
(3)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即以人的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4)新型城镇化的目标。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建设、消除两极分化、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新型城镇化的方法。根本方法是运用政策手段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既要总揽全局、协调利益分配,又要坚定不移、贯彻政策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发挥引导功能,综合运政策手段进行宏观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核心,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因地制宜采用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保证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城镇化发展过程。
2.2政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2.2.1小城镇建设理论
在小城镇建设理论研宄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8世纪中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宄成果。国内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学者带领下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费孝通先生在分析国内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将小城镇发展模式总结为: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私营经济为特点的“温州模式”和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珠三角模式”。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基于不同地域状况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比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工业主导、移民建设、交通枢纽、城郊福射、商贸经济、区域中心、边境发展、旅游服务和历史名胜等十种发展模式。
小城镇建设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黑龙江省城镇化模式从依靠即有城市扩大规模和农民进城实现城镇化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认识到旅游城镇化这一新道路,使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哈大齐等特大城市对周围的福射作用而是将小城镇、小村落由原来城镇化的消灭对象变成了城镇化的主力军。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贯穿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理论使本研究意识到在分析研宄中注重城乡联系的重要性,并为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城乡差距入手探究存在的政策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比如以该理论为依据在第五章中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3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现状及现行政策分析......20
3.1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的现状简析......20
4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国内外政策经验与启示......47
4.1国外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经验.....47
5推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58
5推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5.1扩大资金扶持力度的财政政策
旅游城镇化建设仅靠发展地区本身的财力和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制定实施相应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汲水作用和投融资的集聚效应,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优化专项发展资金管理。黑龙江省为发展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省财政厅、旅游局联合颁布了《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支持省级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政府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优化旅游专项资金管理、扩大涉及产业范围、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使用范围等政策措施,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和使用,杜绝经费违规和滥用等问题。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运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弥补新兴旅游城镇经济基础薄弱的重要手段。为此,黒龙江省应结合实际省情和地区情况,制定相应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层级与质量,与旅游经济的搬运作用相结合,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在协调和调动各地区资源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各经济区财力性补助力度,在财力能力内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建立以一般转移为主,专项转移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政府应建设财政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手段建立生态移民基金和生态补偿基金,对于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关停减转封”的工厂、企业及农民,给予一定的财政经济补偿,为生态脆弱地区和重点森林防火区的居民提供部分移民费用;建立新建景区、重点景区、限制旅游开发区和禁止旅游开发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监督管理旅游行业经济活动,遵循“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协调受益者与受损者间的利益关系。
结论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睡地区,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区位独特、资源富饶、地广人稀、农业人口众多。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既有城镇化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特殊的体制、人文地理环境和外部环境,使旅游城镇化成为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新选择。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市场资源配置、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能有效缓解和消除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使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作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程度和分布具有历史特殊性,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发挥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具有显著的宏观性特征,只有科学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行客观分析,有效利用公共政策理论对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才能将旅游城镇化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公共政策对黒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发展态势和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不足。通过综合比较2008-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统计年鉴》中的各项主要数据,以及分析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现行政策,结合黑龙江省近五年各项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找出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产业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科教文卫三大方面对存在的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总结出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问题的主要成因。
第三,通过政策引导能有效促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的建设,从经济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以及科教文卫政策三方面对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提高旅游产业比重的产业政策、扩大资金扶持力度的财政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金融政策等方面的经济产业政策;连接旅游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深化旅游业对外交流的合作政策、适应旅游城镇化需求的社保政策等方面的社会政策;服务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文化政策、建立预防控制相结合的卫生政策等方面的科教文卫政策。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三: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政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5年是黒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强化之年,黒龙江省委省政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等指导精神,明确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黒龙江省农业协调持续发展。⑴与此同时,要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新常态,始终贯彻黑龙江省农业稳粮增产、提质增收及创新驱动等发展要求,始终以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线,以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为目标,积蓄力量构建旱漠保收、节能高产及稳产高效的农林牧渔业,提高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促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合发展,积极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多样化,增加务农人员实际收入;加快对农业开发区的产业布局调整,切实提升财政投入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加快农业发展的观念转变,大力提升黒龙江省农业的发展效率。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对过去的发展思路的研究分析,对黑龙江省农业进行科学分析,明确指出“两大平原经济区”建设的新方向、新战略。为贯彻党中央和黑龙江省委关于规划建议精神,科学编制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规划并确立目标和任务,必须把“两大平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在黒龙江省农业发展时期实现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扎扎实实地深入推进黒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发展建设。
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协同发展策略取得明显成效。但黑龙江省的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相对较缓慢,省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制约黑龙江省的整体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是“八大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才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唯一方式。
1.2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2.1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简表如下:
2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政策理论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农业综合开发区界定
开发区是指各级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专门设置的机构,是国家或者各级政府规划特定区域,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运用相关政策和管理手段来促进其发展,其中主要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开垦新型土地资源地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是大力提升具有经济潜力的地区,即有待开发利用资源和经济优势的范围,通过合理配置以实现区域有限资源生产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般认为,农业综合开发区是指国务院或地方各级政府以保护并扶持农业快速发展为核心,以完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优化农业产业和经济结构为手段,以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效益为目标,同时针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发展而设置专项资金扶持体系。其任务主要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推动农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保证务农人员收益及区域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美国政治学家、政治行为主义的倡导人、政治系统论的创立者、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在政治学原理的视角下,该定义重点阐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其中对“价值”的理解具有广义性,泛指所有具有价值的物体,包括一切现实和潜在的可用资源,如实物、资金、知识、权力、声誉和服务等,同时还将其简单地归纳为政府进行社会利益的主要形式,即决定什么人取得什么及取得多少。由此看来,该定义隐含利益和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很大程度上忽视公共政策除分配以外的其他功能,如创造社会价值、提高公信力、延续权威性。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振明教授认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针、条例等的总称”。该定义将政策主体的外延进行扩展,将其他政治团体包含其中,还强调政策是其主体的行动准则,既认为政策是政策主体所采取的政治行为,还是其主体的行动准则,因此该定义没有明确地界定出政策本质。
2.2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政策影响
2.2.1政策制定对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政策制定是指根据政策问题提出并选择解决方法的活动过程,是政策运行的前提条件,由于有实际问题、现实状况、既定目标、政策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因素存在,会影响到公共政策是否得以顺利实施。政策制定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一般遵循公正性、预测性、信息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等原则制定政策。
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是国家管理行为的一项重要活动。政策制定主体的根本目的是对政策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其关键在于将政策的分析结果以某种特定形式来确定并加以规范,其审核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界定、议程建立、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选择及政策合法化等。在加入WTO后,我国政策制定主体根据当前农业综合发展现状,科学地制定公共政策,重点要转变政策制定的思想观念,加强投入政策资源,进一步优化政策组织结构,提高政策制定能力,并有效地优化各项政策环境以及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工作。
2.2.2政策实施对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政策实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运用合法手段将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从而实现决策目标的行为活动,即从政策生效起到实现决策目标的周期过程。政策实施具有适用性、强制性、导向性、时间性、动态性、协调性等特征,一般遵循坚定性与系统性、准确性与时效性、灵活性与创新性等政策实施原则。
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建设中,正确的实施政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政策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才能实现政策确定时所确定的目标,并解决公共问题。根据政策实施的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说服等手段的使用程度,对达到政策实施目标及政策主体实施力度产生巨大影响。政策实施能否成功的标准是依据其存在性、一致性、贯彻力、覆盖面和副作用,而政策问题、本身及其他相关因素将会造成政策实施的偏差。在农业综合发展过程中,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采用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消除已经产生的不良后果,驱使政策实施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地纠正政策实施偏差,从而提高政策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3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19
3.1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现状........19
4国内外发展农业开发区的启示...........36
4.1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政策经验........36
5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政策.........48
5.1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区的产业政策........48
5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政策
5.1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医的产业政策
5.1.1保障食安全供给水平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长远利益出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粮食生产资料的数、质量及粮食单项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其产量大幅度增加,减少受到自然灾害威胁,降低人口增加对粮食供给的压力等,所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是保证粮食供给能力的根本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还能将粮食生产能力视为一种储备手段,是把提高的生产能力集聚在各个生产要素间,当需要增加粮食产量时,能够在单位粮食生产周期内将其产量提高到需要的安全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利用粮食生产能力来引导并发展其他更高的经济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尤其是加强粮食生产能力,仅能保证粮食安全,还能促进幵发区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提高黒土地质量,提升耕地土壤肥沃程度,从而提高幵发区粮食生产量,同时提高开发区其他农作物产量,如亚麻、烟草、药材等。因此,加大黑龙江省对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投入,使其粮食生产回报率可以持续稳步增加。基于我国现有的粮食安全发展战略要求,在保障农业综合开发区涉农资金投放量的前提下,促使其粮食生产由“以粮食生产量为核心”向“以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转变。
结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都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公共资源配置均衡。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发展在省内全面推进,将加快释放有效资源要素整合潜能,巩固和完善综合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筹备建设更加适应综合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产关系,带动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政策改革实现质的飞跃。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发展进程是黑龙江省当前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举措,并纳入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发展改革区管理,为黑龙江省加快经济、农业、生态、社会的稳步协调发展带来难得的际遇。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依据黑龙江省具体发展情况和以往的发展思路及其发展经验,基于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并开辟新型农业发展区域,开拓性地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幵发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市场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和消除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使黑龙江省农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政策概念界定及其作用合理化是农业开发区发展的核心。由于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农业开发区的构建具有其历史特殊性,而公共政策理论作为公共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基础,其具有明显的宏观特性,理论体系较为庞大。只有科学运用调查分析法、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手段对农业开发区进行客观分析,并有效利用公共政策理论对农业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将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黑龙江省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使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战略实施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四: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截止2013年末,全球正在运营的高铁里程约有22056公里,这些列车运行速度平均在每小时250公里以上,采用更先进技术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能达到300公里以上每小时,高速铁路这种新兴交通工具更能适应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在使人们出行方式更舒适便捷的基础上,还使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高速铁路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客运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高速铁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客运周转的压力,也直接带来经济活动地点、出口市场以及物流方向的变化。高速铁路这一战略计划衡量的不是客流量和利润而是它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益。但是,高速铁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庞大和建设时间长的项目,这使得在资金流动前产生了沉重的资金及债务负担,同时乘客流量不足等候周期长等问题对政府预算也造成了显著的财政压力,因此其投融资问题亟待解决。高铁建设被视为现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政府投融资毋庸置疑成为高铁建设中的主要投融资方式。
2012年底哈大高速铁路(哈大客运专线)正式投入运营,它、但加快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减轻了之前东三省客运周转不足和人民出行不便等问题。但是随着哈大高铁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也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间接使哈大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陷入了资金困境,同时引起了一系列政府投融资相关的风险。2013年两会召开以后,在大部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实行铁路政企分开,这意味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政府投融资面对着全新的环境,其政府投融资风险也不容忽视,同时一些高铁项目的建设中政府投融资风险问题日益显现,有的甚至对高铁的建设造成的小良影响,因此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模式、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的研究,已经成为行政管理和金融领域的研究热门。由于目前对于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政府在相关法律政策、高铁建设监管及管理运价机制等方面都不完善,如何应对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的风险,同时对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使哈大高铁和我国高铁又快又好的发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意义
高速铁路的政府投融资过程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政府行为,结合了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现在对于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研究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模式比较少,更多的是从传统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以及单一的项目融资模式和风险控制的研究。所以,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分析高速铁路项目的政府投融资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研究,不但为高铁项目投融资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多领域的交叉结合研究还有助于行政管理学技术方法创新。通过论证在现行管理体制和法规条件下,积极采用现代政府投融资模式,研究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发生的风险和分析风险来源,并提出政府对于哈大高铁项目投融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控制对策从而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为加强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管理领域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有利于拓宽高铁项目投融资渠道,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研究哈大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模式分析其投融资现状,可以探究其投融资瓶颈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哈大高铁项目的特点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吸引私人和海外资本进入高速铁路建设领域,增强铁路的经营意识、降低成本、提高水平,从而为哈大高铁项目资金不足提供新型投融资方式拓宽思路。
有利于加强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的风险控制。研究哈大高铁项目融资的风险控制有利于我们对高速铁路项目的风险加以了解和分析,总结出同风险在高铁项目中产生的来源和发生的原因,帮助利益主体充分了解高铁项目风险从而消除顾虑,结合有限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以降低高速铁路政府投融资风险。结合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成功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的经验及启示,提出其相关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保证对哈大高铁和我国高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指导我国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高铁。
有利于完善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政策和机制。在现代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中,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高铁建设正积极采用现代投融资模式,在投融资活动中涉及众多投资者和复杂的操作,政府不仅是投资者更是高铁项目的主导者,哈大高铁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的研究更能促进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操作细则和法律政策,以约束各方的行为活动,从而减少和规避风险的发生,也能在风险发生后相关追究责任制有法可依,同时也更加健全高铁项目的其他机制,使高铁项目健康有序的发展。
2高速铁路项目中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的理论依据
2.1政府投融资含义界定
2.1.1政府投融资的概念及特征
2.1.1.1政府投融资的概念
政府投融资是财政学和金融学逐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这两门学科都紧密相连的概念,并因其独特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是指政府以实现调控经济活动为目标,依据政府信用为既相互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金融活动。:本文采取更为广泛的涵义,即它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活动,不仅包括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上以政府为主导还包括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和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
2.1.1.2政府投融资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投融资的涉及领域也更为广泛。(1)政府投融资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或代表政府从事投融资活动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基础设施的公有为主还是私有为主并不是划分是否是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标准,在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以公有为主。(2)政府投融资模式的资金来源的形式是多元化的,政府除了以财政出资和债务融资的形式还有现代融资模式等形式参与。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各级政府分工明确,需要政府投融资,但并不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投资或全部由政府投资。(3)政府投融资中政府主导作用指向为多元化,包括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方式、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和管理以及高速铁路项目上的大环境如法律、政策等方面。总之,政府投融资即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确保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2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概念
2.2.1政府投融资风险的内涵
风险即实际与预期发生偏差的不确定性,并由此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的损失。‘对于政府投融资而言,风险是与政府投融资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是指政府投资或利用政府权力进行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完工最后到投入运营,所有相关的现实目标值与基础设施项目预备计划时的目标预期值一致,或其资本预算偏离优化结构目标,它具有确定性与可能性,从而给政府投融资的参与方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图2-1说明了基础设施各阶段融资风险的大小,要根据其时点特殊性来注意其风险发生的概率。
2.2.2风险控制的过程
本文采取比较普遍的一种风险控制的过程:如图2-2所示
3哈大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现状及风险分析.........22
3.1哈大高速铁路投融资现状.....22
4国内外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33
4.1国外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33
5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对策.........42
5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对策
5.1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内部核心风险控制对策
5.1.1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5.1.1.1铁路总公司进行债务重组降低财务风险
哈大高铁政府投融资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铁路总公司的债务比率过大以及高铁运营初期利润达不到预期,因此想要控制财务风险,主要是要降低哈大高速铁路债务比率即降低铁路总公司的负债比例。目前,高速铁路债务重组有多种思路,可以冲销债务或者改善债务机构,对于高铁项目,降低负债比例有不同的方式可以选择。
(1)铁路总公司与银行间进行债务和股本转换。铁路总公司与银行间进行债务和股本转换是指把铁路总公司向银行贷的贷款转变为银行向铁路总公司的投资,把债务转变为投资那么银行就变成了哈大高铁项目的投资人,增加了哈大高铁项目股权的同时减少了债务。运用债务和股本进行转换的方法,但解决了哈大高速铁路项目负债较高的问题减轻了铁路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同时还可以使银行管理者的管理经验能够得以应用在哈大高铁项目上优化高铁项目的经营管理。
(2)由商业性和政策性中介机构解决高速铁路债务。可以利用商业性中介机构解决哈大高铁债务,如利用有投资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投资银行或投资机构,来投资哈大高速铁路项目的债券使之变成股权,既减少了哈大高速铁路的债务也减少了银行贷款,还能够降低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可以利用政策性中介机构解决哈大高铁债务,如利用政策性机构将铁路公司和银行的不良债券和贷款,进行改组,将不良债务抵消,若不能抵消全部债务那么由政府接管,但必须要加强铁路总公司和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的管理水平以避免由国家承担的债务过重,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面提到的几种解决哈大高铁项目债务的方式也存在各自的弊端,也要根据哈大高铁项目不同的线路和环境具体分析,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论
2007年哈大高速铁路开始施工建设至2012年底开通运营,运营后加快了东北三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项目建设和运营在我国的高寒地区,气候条件十分艰巨,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高速铁路项目建设重点要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强政府投融资在铁路建设的主导作用。政府投融资因其独特的作用被许多国家应用于高速铁路项目建设中。哈大高铁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但引导社会资本和海外资金参与使哈大高铁项目的投融资主体上多元化,而且还可以对哈大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进行调控监管,同时在法律和政策上也对高铁项目投融资的实施给予了保证。
本研究以哈大高速铁路项目建设为对象,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哈大高铁项目投融资内部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其定价机制不合理、风险控制技术落后、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治理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原因分析和问题开展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选择政府投融资是哈大高速铁路项目建设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的成功高速铁路项目投融资实践表明,虽然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各相同,在初期不同国家也都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方式进行高铁项目的建设,但是在经过以贷款和发行债券为主的债务融资模式和其他资本市场融资模式之后,大多数国家都陷入了高铁债务风险中导致不得不进行重组或改制。哈大高铁项目的建设有着其特殊的投融资结构和风险特征,积极采用政府投融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项目资金不足和投融资方式单一,还建立了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从政府宏观角度给予其风险控制对策的相关建议,使哈大高铁和我国其他在建高铁项目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哈大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和建设完工风险。哈大高铁项目财务风险和建设完工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原因不同于其他高铁项目,因哈大高铁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和我国铁路公司运行体制,其项目投融资结构复杂、运营初期利润回报率低及利益分配、信息不对和高铁项目邻避问题等都是风险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铁路总公司与银行间进行债务和股本转换、由商业性和政策性中介机构解决高速铁路债务和创新适合高铁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都是解决哈大高铁项目投融资财务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建设完工风险,要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计对由高铁邻避问题产生的建设完工风险,提出要利用多方信息传播渠道降低信息费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加入第三方机构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的方法减少邻避问题的交易费用,降低或消除可控风险发生概率,以此减少总体风险。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五: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7年来,在不断全面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国家政府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和政策制度,找到了一条适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提高了我国文化产品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飞速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肯定,加快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同时,也要推进文化产业振兴立法,快速把切实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提升到国家政策法规的层面,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繁荣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让黑龙江省在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深刻认识、积极适应新形势,依据大局推动发展,优化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布局,认真剖析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和未来趋势,对比分析黑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轨迹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找到符合黑龙江省情的潜力资源与优势项目,寻求一条造福社会、改善民生、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产业界和学术界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和专业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宄,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当前的研宄来看,只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公共政策。因此,缺乏与市场经济体制互动,容易忽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方面,很少涉及到政府职能管理与市场调节功能之间的互动,这是目前学术研宄的短板。要将高水平的文化渗透到整个城市灵魂中去,必然要通过“文化立城、文化建城”来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本文基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理论基础,对文化产业问题深入探索,针对黑龙江爸城市规划建设现实情况,研究出既适应省情,又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公共政策。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文化产业定义的基本介绍、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国内外对文化产业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与采取的措施。文化产业的研究围绕以下四方面具体进行的:
第一,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本文对文化及文化产业做出了解释说明,并给出了文化产业相关定义,对文化产业含义与政策也给出了说明。
第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现行政策。以黑龙江文化产业为例对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做出分析与研宄,找出黑龙江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缺点。
第三,对比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借鉴美韩等国家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例如美韩等国对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继承与发展文化产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正是有了相应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美韩等国文化产业才会迅速发展。
第四,黑龙江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有相关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必须在遵守原则的情况下进行发展。
1.2.2研究方法
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文献研究法。依据网络技术与图书馆中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资料对文化产业的背景情况、现状与发展以及未来规划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只有对文化产业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才能对文化产业做出政策调整。
第二,实地调研法。如第章以黑龙江为例,采取实地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该省相关的文化单位进行了解与研究。经过深入调研获取真实而且详细的资料数据,详细真实的数据也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强。
第三,比较分析法。通过对黑龙江文化产业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找出与其他途径获取文化产业的数据与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问题与原因。
第四,经验借鉴法。如第章中根据对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好的方案与措施政策的整理积累,把可以借鉴的经验挑出来加以学习,可以方便研宄者对文化产业的分析与研究方向。
第五,因果分析法。如在第章中运用因果分析法,如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分析,并有的得而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做出合理建议。
2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2.1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2.1.1文化产业的内涵
对文化产业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理清文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及区别,以及互为影响的重要关系。文化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二是文化涵盖一定的民族、群体和社区生活;三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核心内涵是有其自身的价值。
文化产业的内涵意味它在意识形态和经济领域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只符明确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双重属性,并通过探讨它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效果。
文化性与经济性共存。文化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属性是它的文化性,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条件。但双导向的文化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问题的核心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取向,文化产业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谅大的不卩彳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都是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因此,控制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为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
产业集聚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产业链的各个不同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必将是各种创新和创意成果的诞生。文化产业拥有较长的价值链,它可以使很多有关联性的核心文化企业跟上、下游那些拥有不同价值链的企业相互依存、补充。文化产业的聚集,主要表现在收集创新技术等信息,由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在区域上很集中,对于企业来说,一些和竞争有关的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增加和快速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高风险性。不同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风险,在产品没有及吋的更新换代或是定位存在偏差,都会给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而和其他行业相比,文化产业又具有更高的风险性。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文化产品快速流通,一些被输入国对文化产业进行一定的规制来保护本国传统文化取向,从政策层面考虑就会存在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加速,人们的喜好、观念也不断变化,有的文化产品可能刚刚流行就走向淘汰,这会造成经营层面的风险。
2.2文化产业政策的内容
2.2.1文化产业财税政策
(1)财政政策。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需要相应的财政政策给予支持。税收政策与政府财政补贴是对文化产业最直接的政策支持。政府财政补贴是在国家对各产业发展进行支持的一种手段,财政政策支持多为经济上的补助。国家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是没有任何利益回报的投入,政府对各种产业进行无偿政策补助是为了快发展我国经济实力。致前我国财政补贴政策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对企业公司亏损部分进行补贴、对产业中的价格差异进行补贴、对投入的本金进行利息补贴以及对居民或工作人员进行生活补贴。财政补贴覆盖范围广泛,补贴的对象除了居外还有企业公司。实施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到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财政补贴可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但政府无偿的财政补贴会造成政府财政制度的不利实施,加重了政府财政支出分担。由于政府财政补贴使部分商品的真实价格被掩盖。由此可见,如果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使用方法不合理,会让国家陷入财政负担的局面。建立健全并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是国家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2)税收政策。税收是国家强制向国民无偿收取资金来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它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国家按照法律法规,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税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税收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税率和征税对象,此外还包括税目、纳税环节、计税方法、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法律责任等。税收的重要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由于税收是政府向国民征收,国民无权拒绝,这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国民上交部分资金,这体现了税收的无偿性;税收需要符合各项规章制度,税收的金额有理可依,这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职能是指使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能力。由于税收是国家参与居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因此税收具有经济、财政和社会职能。
金融通过对资本的重新组合,实现价值的等效流通。金融提供了一个信用平台,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在该平台下进行价值的交换,把储蓄和融资结合起来,方便了融资,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金融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某一行业的影响是层层渗透、逐级影响的,金融首先管理着货币,银行以及相关资金合作社控制着资本,决定着资本的流通,各部门的生产要素都由它来掌握,金融部门控制着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从而使得各个行业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同,某一行业的发展状况也因此受到影响。对于文化产业而言,金融对其的影响可以简化成以下过程:金融一一储蓄与投资的转换一一资金流量的变动一一文化产业生产要素配置一一影响文化产业经济增长。金融首先管理着资金的分配,资金分配到文化产业中的数目影响着生产要素的分配,从而影响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支持政策分析........17
3.1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7
3.1.1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17
4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与经验借鉴........25
4.1国外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25
5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2
5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1明确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5.1.1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从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特点、市场潜力和龙头建设等情况出发,规划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尽早形成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格局。
(2)坚持规模带动的原则。全面支持规模化经营,实现文化产业的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提高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标准化比重,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坚持市场引导、龙头牵动原则。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如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牵动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晶。
(4)坚持科技支撑、强调效益的原则。依托科技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边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5)坚持多方投入、全面扶持的原则。吸引国内外金融组织、外商资木、民问资本向文化产业投放,通过多元化投入和重点扶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
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间文化不断相互渗透,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很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己成为领导性的行业。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己经逐步地知道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自中央到各个地区均极力推行各种促进文化行业的策略。通过研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挖掘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此文章所研究的为:
第一,文化能源,经济市场的需要,人才技术以及政策系统等要素即为直接控制了文化产业的推行与拓展。其中,文化能源的不同形式确立了区域文化产业的拓展与推行方式,充足的文化能源确立了文化产业开发的更新创作的水平。技术更新创作使得文化产业的行业链逐步地向外扩展;良好的政策与合理的体系制度给予文化产业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其幵发提供了主要的保障。
第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在政策的促进下取得了重大突破,问题也较突出。总的来说,政策存在缺陷,扶持政策不够,文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的现象仍然存在。浩前,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的升发还只是刚刚着手的时段,以至于导致了文化产业的策略基本上不够成熟,由于人们还不是非常了解文化产业的策略,因此使得文化产业相对而言开发不够完善。
第三,必须把文化幵发作为我国甚至是各个地区的第一要务。设置统一以及有效的文化政策制度,政府为其给出了完全的支持,涵盖了基金、制度以及法规等,重视保障与发扬名族的文化产业以及地区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政府为了让文化产业更加顺利的幵发,相继推出了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在日本早就推出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韩国的政府部门不但为其设置了不少的奖励体系,还为其投资了大量的金钱。
第四,增加鼓励政策的帮衬力度。在财税金融策略中,在财政方面增加文化使用费用的投资,设置专门的税收奖励制度,改进投入方式、调整结构,吸引社会资金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尽可能方便的为其借款,减少相应的工程审核手续。在当代的文化制度中,使用培养、引进以及激活“三位一体”的人才兴文的策略,极力使用每个学校所设置的文化产业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六: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执行研究
一、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的形成过程和执行现状
(一)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的形成过程
概而言之,我国的公务员考核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93年,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是根据干部考核管理制度。期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有过停滞甚至出现混乱,后又逐渐恢复并得到改进。)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现在,现代公务员制度得以建立和实施。鉴于我国政府体制和政策过程的自身特点,昆明市公务员考核的发展与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历程基本一致,也经历了从干部考核到现代公务员考核的转变。然而,旧的干部考核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故此,本文对昆明市公务员考核的发展的研究,便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即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开始。笔者根据昆明市对公务员考核所釆用的方法、手段,以及考核重点的不同,又将昆明市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分成了后传统考核、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三个阶段。
1.后传统考核阶段(1993年至2000年)
(1)后传统考核的背景
笔者将1949年至1993年的公务员考核时期总称为传统考核阶段,以区分于1993年之后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之所以将1993年至2000年这个时期称为后传统考核阶段,是因为该阶段的公务员考核,虽然是我国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开始,也给公务员考核赋予了新的内容,确立了新的规定,使公务员考核变得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但这并不是对传统考核制度的全面推翻,也不是对干部考核制度的彻底否定,而是在我国传统干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结合新时期对公务员队伍的新要求和新特点,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该阶段的公务员考核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仍然沿用了传统考核的精华部分,因此,笔者将该阶段称为后传统考核阶段。
(二)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的执行现状
1.制定绩效考核量化参考标准
昆明市根据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有关规定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在以往公务员考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了昆明市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量化参考标准(试行,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此外,还制定了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审核备案表,昆明市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登记表,昆明市公务员平时绩效考核评价表,昆明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绩效考核优秀、基本称职、不称职、不定等次、不进行绩效考核人员名册,昆明市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优秀比例审核表,昆明市公务员受奖励人员及先进集体名册,昆明市公务员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名册,昆明市公务员辞职辞退人员名册以及昆明市公务员申诉情况统计表等相关规范性表格文件。
二、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
(一)政策执行准备阶段的问题
1.拖延政策执行,摘置绩效考核
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以后,紧接着要进行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执行。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执行,政策只会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不会转化到现实当中,更别谈实现政策目标了。毛泽东在其《实践论》一文中曾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同样,一项政策,无论其目标多么明确,内容多么丰富,都只是政策制定者的理论构想,其最终效果的好坏只有经过政策执行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然而,据笔者了解,昆明市自2011年1月1日颁布实施《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以来,不管是市级机关还是县(市)区机关,迟迟拿不出结合自己部门特点的具体实施计划和考核细则。有的在等上级部门的态度,看是不是非得执行;有的在看其它部门的动作,发现他们没有执行,为了防止在执行中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得不偿失,自己也找各种借口拖延。结果,一拖再拖,绩效考核政策被搁置了起来。这样的行为,直接导致政策流产,别说实现政策目标了,连发现政策的错误并进行修正的机会都没有。
2.副除不利内容,简化考核工作
经济学认为,人具有逐利的本性,他们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行事动机。那么,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职责的“人民公仆”一一公务员,他们在执行公共政策的时候难道都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吗?现代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政治决策者与市场决策者一样也是理性的、追逐自身利益的人。”只是由于受到制度的限制和职业道德的约束而表现得不那么突出而己。而一项政策往往是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得以制定出来的,所以,对于某一部分人而言,有的政策内容对他们有利,有的政策内容就会对他们不利。如何趋利避害,自然也成为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二)政策执行实施阶段的问题
1.沿袭目标考核,不能彰显绩效
如前文所述,昆明市从探索到正式施行目标考核已经有十年的时间,经过十年的实践,该考核方式已日渐成熟,并为各机关单位所接受和奉行。然而,任何一项政策都会在施行过程中暴露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特点来进行完善和修正。昆明市的公务员目标考核长期以奋斗目标完成情况、职能目标完成情况、实事目标完成情况等工作业绩为主要考核内容,忽视了公务员的全面发展。而2011年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的出台,恰恰是为了克服目标考核内容的片面性,从而实现对公务员的考核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公务员绩效考核是以一定的绩效标准,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法,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
然而,“政策终结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自然而然的结束过程,而是一种需要采取行动的过程。由于政策终结涉及一系列的人员、机构和制度等复杂因素,因此,政策终结碰到许多困难或障碍。”同样,一项政策的修正和更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虽然昆明的公务员目标考核政策并没有终结,绩效考核政策也不是对目标考核的取代,而是对目标考核的一次升级,但是,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出台以后,一些部门没能认识到目标考核与绩效考核的区别,或者不愿意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重新设定绩效目标,所以就继续沿用原来的目标考核,当然会冠之以绩效考核之名。这样的做法,不仅体现不出“绩效”的真正内涵,实现不了绩效考核的真正目标,还会阻碍公务员考核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政策的实施应该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所谓原则性是指“执行政策必须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政策规定的要求去做,全面地、不折不扣地实现政策目标。”所谓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时因地制宜,使政策目标得到真正实现。”但是,在《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实施以来,各单位是原则有余,灵活不足,照搬照抄,拿来就用。殊不知,此政策非彼政策,考核是因部门而异、因职位而异、因人员而异的,同一套标准是不适用于不同的考核对象的。这样的做法貌似执行了政策,实际上偏离了政策的精神实质,结果,考核办法与岗位不匹配,考核结果出现严重偏差,以提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政策反而导致了公务员的消极应付。
三、影响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变量分析..........33
(一)影响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政策变量........33
四、关于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建议.........44
(一)优化政策制定策略,消除政策自身缺陷......44
五、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52
四、关于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策制定策略,消除政策自身缺陷
1.坚持“走出去”获取信息
所谓“走出去”,是指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到政策目标群体中去。“走出去”的目的是要真正了解问题,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客观环境条件,了解已有的前期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客观现实的政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连基本的发言权都没有,还怎么把观念层面的东西转化到具体的政策方案中去呢,更别奢望落实到现实中!所以,制定政策必须坚持“走出去”,坚持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与政策制定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避免出现“拍拍脑袋”就决策的不负责任的现象,以防止制定出来的政策滞后或偏离当前的实际情况。
当然,要“走出去”,就要放得下身段,就要放得下架子,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真正去调查,去找问题,而不是去作秀,去显威风。“走出去”就要去问题突出的地方,“走出去”就要去问题集中的地方,“走出去”就要去问题发生的地方,这样才能获取到及时、全面而又真实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对政策制定才会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同时,“走出去”还要去跟本地有相似问题的其它地方,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想他们为什么可以那么做,对于我们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然后,集合各家所长,再结合本地实际,这样制定出的政策才会更加全面、可行。
五、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主题和主要观点
本文研究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执行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首先梳理了关于公务员绩效考核以及政策执行的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单独研究公务员绩效考核和政策执行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并没有检索到关于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专项政策执行研究。虽然在一些个案研究中,也有对“执行问题”的提及,但不够系统,此类文章研究的焦点和重点仍然是公务员绩效考核本身。而昆明市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是在2011年1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的,相关执行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综上,笔者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在确定了研究主题之后,笔者又整合了与文章研究相关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对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执行现状的评价,对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对所提对策建议的规范处理。本文各部分的主要观点和对策建议如下。
1.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的形成过程和执行现状;第二部分是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第三部分是影响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变量分析;第四部分是关于昆明市公务员绩效考核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七: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社会组织形式开始越来越高效化和规范化。行政审批制度作为社会运转的“守门人”,确保在改革迈入了快车道的时候,维持社会高效运转,这一点在未来变得非常的重要。我们国家的有关行政审批的一系列制度在新时期拥有了新的特点和使命,然而旧有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不适应性就这样愈发暴露。一直以来“人在证途”的现象也让行政审批制度饱受诟病,办证“慢”,“拖”,“难”,“贵”等现象仍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普遍心理感受。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公布了很多政策及决定,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5月至 2014 年 6 月,有 479项关于下放和取消在管理中的科层制的审批项目的决定。2013年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的决定,规定将取消对煤炭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双证。为了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国家废止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制度,分级审查、分级管理。通过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下放,既能激活市场、拉动投资,又能减少管制,这样可让政府腾出更多精力管好该管的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地方行政审批制度已经孕育产生,成为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的一把利器,因此,推进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有力的推动新一轮的发展,这与十八大所追求的目标不谋而合。然而,新形势下,原有的理论越来越不能适应其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这对于推进地方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无疑是一次考验。本文将从大同市所走过的一些或曲折或平坦的道路中,探索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策略来更好的实现其发展。针对大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在理论上对大同市以及我国其它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2 国内外有关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
1.2.1 国内有关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
以学科为基础来探讨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所运用的方法,主要借鉴了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财政学、系统学等学科,进而分析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由于所依据的理论不同,相关的分析和措施也各不相同。艾琳和王刚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中,从基本概念出发,如行政审批,行政审批制度等,在比较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中,探讨出在行政审批改革的过程中的着力点,即精简审批的职能,关注审批事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民为本的理念。陈天祥,张华在《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创新行为及其限度》中指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指出,地方政府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行政事项的审批,对于制度创新需要获得的信息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而对中央的制度创新来说,地方的创新有其很大的优势,程序相对来说更为简单,这无疑为其成本减轻了负担,使地方层面的创新力加强。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理论和科学知识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或地方所能提供的,往往忽视了对具体事项或对策的分析,加之行政审批程序混乱,行政审批权责体系不健全,审批信息化系统不完善,这些必然会放缓我们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而且会进一步的影响到我们国家各个地方有关审批制度的改革和措施。
我国的审批程序看似有章可循,其实它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来说。像我国的很多法律一样,它是散落在其他的实体法中的,并无有关此项内容的专法。例如,“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程序在《出版管理条例》中有具体的说明。很多地方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都在加强。山东省威海市的南海新区就是这次浪潮中改革力度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典范,尤其是在国务院实施第六次有关调整和取消行政项目以来,一个新的审批运行模式“成本为零、成本低、效率高”正在形成。南海新区在审批制度方面不同于以往的审批运行方式,即大胆尝试后置审批,这样就将前置审批可能面临的问题降到最低;而工商和质监部门也有所突破,事后监督被摆在更为突出的地方,原来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精简环节后,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生产过程中去。同时竞争机制的进入也为南海新区在收费上实现了统一管理和监督。此举大大整治了中介乱收费的现象,使其更好的为行政审批来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在吉林省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其成就当属集中审批模式。此“吉林模式”是以科学、民主和法制为基础的,坚持大部门制度,实现了执行与决策的分离,践行“一条龙”服务及“一站式”窗口的理念,因其以人为本思想的行政审批模式而使效率加倍提高。
第 2 章 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概念
2.1.1 行政审批及其制度的含义
行政审批的含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但是确切知道它含义的人并不多。而且,或确切或公认的一致含义也没有。仅从字面上来看,政府与此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学的一个术语:行政方面的审查以及行政方面的批准。 “ 所谓行政审批,其实说的是政府在对公共社会进行相关的公共服务过程中,对某些服务的管理和规范的措施。这也是现今所有的国家都在采用的施行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方法。但是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行政审批指的是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或组织、法人等)的申请,经审查之后,决定申请人是否拥有从事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资格。这是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组织愈加完善而出现的。在实践中,行政审批作为政府机关进行的一项具有限制性的行政管理活动并不是单一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特征。高效的行政审批有利于国家加强自身的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管控的强制性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确保公民、法人等从事的活动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行政审批以法律的限制性条款为前提,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同样的从法律程序上来讲,这种行政行为是我们依据有关的当事人的申请而实施的。如果当事人未进行申请,那么审批机构是不会主动的办理相关的资格证书。
近几年来,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分别从行政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对行政审批制度展开了各种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具有指导意义成就研究行政审批制度离不开经济学,从此视角来看,其受理对象以公民和企业为主,进行限定的内容主要是申请者的市场主体资格以及权利和义务等。目标以规范市场主体为主,面向的范围大,涉及的行业多,因此兼具经济性管制的特征和社会性管制的特征。行政学是探究行政审批制度不可或缺的,从此视角来看,相对人是其受理对象,确定相对方的某些资格以颁发证照的形式来进行,政策执行行为在其中体现明显。行政学中的行政审批是以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对市场进行合理的配置,是对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市场所带了的问题的一种弥补。行政审批的规定有审批、批准、审核、同意、注册、许可、认证、登记等。
2.2 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行政审批制度的立法理论
行政过程中包含着行政审批程序这一部分,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是其发展的保障。随着不断的对国家的相关的行政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我们国家的法学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在和谐社会中良好的法律方面的程序与法制国家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世界上第一部《行政程序法》诞生于1889年的西班牙,自此行政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此后其他各国(地区)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了自己的行政立法。行政效率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实体法的有效实施得到保证是行政程序立法的终极追求。“先地方、后中央”,先小范围内试点,取得理想的效果,再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法律模式。邓小平曾站在另一个角度来阐述此问题,即以小处着眼,有成效再大范围推广。现行的行政程序法有两种:一种是“重程序,轻实体”,以美国等为代表的立法规范;另一种是“程序+实体”,以西班牙、我国台湾地区、德国等为代表的立法规范,即程序性的规定与实体性的规定并存,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差别。
国家行政法典化的标志在大陆法系中是以行政程序法的建立为依据,这点与美国的程序性法律规定有很大的不同,它在相关行政组织和一些其他的实体内容中有诸多规定,因此使得这种不同更为明显,即它是实体和程序并存的立法方式。仅以程序法作为行政法的标志,实体法几乎无处可循,这是美国等一些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故我国在制定程序法的过程中,在借鉴其他国家已有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不仅要规定程序性内容,也要兼顾到实体性内容。在形式上,程序与实体共同存在,程序占主体地位;在内容上,对内、对外的行政程序均有体现,对外行政程序占主导;在细节上,对特定的行政行为程序作出特殊规定,并且遵循行政机关共同遵守的程序,一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为的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予以追究,这对于行政权力的制约,公众利益的保证,降低腐败都有重要意义。
第3章 国外经验借鉴启示及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16
3.1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6
第4章 山西省大同市行政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
4.1 大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27
第5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流程重造及运行机制..............30
第 6 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选择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点。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政府的职能的转变是国务院的各个机构的改革关键,行政审批项目的再次精简,也被视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一环。新政府成立后,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了,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任务和要求,国务院行政审批的项目减少了有三分之一以上。已经有 334 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事项在短短几个月里被国务院下放和取消。党的十八大关于进一步下放权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说明。关于中央这一精神,该如何贯彻下去,本文想要从“减、放、改、管”这四个方面进行。
6.1 理顺流程,“减”是基础
首先应该理清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以精简为首,进行分类。理清楚哪些是依法去设立的,哪些是以部门文件的形式进行设立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含糊不清的规定。对这些模糊的项目,要先搞清楚这些项目是按什么设定的,准确来说由哪个部门设定的,具体审批什么内容,如何进行审批,有没有时限的要求,最后审批的效果如何,按照这种流程,一个一个的鉴别审批项目进行。详实地讨论每个审批事项,特别是审批的必要性。任何部门都应当令行禁止国务院已经明令取消的;对那些应该取消但是没有找到合适替代方法或者目前条件不太成熟的,应该首先设立一个时间表或者路线图,逐步的去实现它;对于那些模糊不定的项目,就需要虚心听取广大群众及专家的意见,如举行社会上的听证会,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在广泛听取民意之后再进行相应决策。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大同,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煤炭资源型的城市以及煤炭工业的生产的基地。在这几年以来,社会经济总体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同市要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向前发展的势头,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设。因此,对大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选择进行理论研究,客观上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还有新的问题在不断涌现出来。诸如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行政审批人员素质和实现行政审批的信息化建设,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
本文以大同市为例,运用多学科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行政审批制度具体详实的描述,同时也指出了今后行政改革的前进方向。本文根据大同市在行政审批改革中碰到的问题给出了以下的建议。其一,改革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放、改、管”四管齐下;其二,法律建设是行政审批制度的基础,正当性的来源,也是一个有效的强制性的监管措施,同时法律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运行中最有力的工具,所以要加强法律建设;其三,服务型的行政审批制度的建立,服务型的行政审批制度是人性化的,是一切以企业群众为导向,一切为方便群众而设立的,让政府做好群众的公仆;其四,对行政审批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探讨,自由裁量权是整个行政审批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是控制腐败,管制行政审批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八: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理由
我国的工业快速发展,历史上偏重发展工业的政策使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发展给我国的居民生活发生很多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也在工业化发展中凸显出来,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的战略机遇,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就成为必然要求,社会矛盾也集中在城乡问题上,现在是工农和城乡关系的调整转折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机相对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在建设城镇化的今天,根据农村落后的现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一批高素质、现代化的农民,提高农民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技能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要把农民群众的智慧及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使现代化建设中优秀的好的成果普遍惠及到农民大众,让农民大众赶上先进技术、制度等的快班车。
虽然现在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中,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制约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城镇化建设问题成为迫切要求,农村中人口素质偏低是建设城镇化的一大短板,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摆在事实面前。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在他的一本著作《论人力资本投资》中强调“人类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我国工业化的辐射作用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契机,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中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市场不完善,农村中的政治管理体制出现问题等现象严重,农业已成为三种产业门类最弱的一环,农民素质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宏伟目标还是较低水平,农民整体素质低,在解决上面问题时拿不出科学、高效的方法,这样赶不上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所以想农村现代化还必须要解决农民素质这一关键问题,就要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新农村中人力资源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就不会有长足发展,发展也会是畸形发展状态,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发农村人力资本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策,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突出矛盾问题的关键。
二、研究意义
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在其著作中就提到“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的是人力资本投资”。我们也知道人的因素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可以把许多东西转化为生产力,要想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农民自身素质必须得以提高。农民群众没有先进的技术条件,没有较高的教育经历,没有较好的健康状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就没有最根本的推动力量,指望国家等外部条件输血来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的农村人口数量大,但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大战略性要求。当前国际化联系密切,我国农业国际化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农民劳动力过剩的转移问题也需要整体农民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支撑。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逐步的到实践中去,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技术革命,就要让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文化,这样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革命带来保障。只有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满足未来城镇化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一)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一个重要方面是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进先进的农作物,使先进的技术贯穿于农业活动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还是粗放型占多数,要想实现从粗放向集约型转变,科技是关键,农民素质提高,开发了人力资源,在条件恶劣地区尤其是土壤贫瘠,水源缺乏,环境恶化地区,集约农业需要增加人的利用率,技术、知识充分得以利用,才能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发展集约农业的关键因素。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优化农业组合,培育一批新型的农民,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市场规则、竞争法则、技能,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调整农民现在的农业知识结构,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理念等农民的各种素质,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会给农业全面调整带来革命性力量,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人力的现代化为支撑。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所具有的内涵也较为丰富,与它相关的概念有资源、人力资本等,涉及到的理论有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等内容,从这些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出发深层次、全面性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内涵,从而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概念与理论支撑。
一、农村人力资源相关概念
对于人力资源相关概念,涉及到的人力资源有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本等概念,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从概念包含的范围,侧重的领域等方面分析,资源包含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需要开发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孕育于人力资源当中,社会一旦拥有人力资本就会对资源开发起一定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 农村人力资本
农村人力资本是“非物力资本”,是农村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所产生,劳动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在农村社会、经济劳动中带来收益。农村人力资本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后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时期劳动力素质对综合国力、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人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第一要素,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人力资本重要于物质资本,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也可以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看作是教育投资问题,农村人力资本价值大小以市场供求关系中农村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在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远大于物质资本、人口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效益。基于此以各种形式发展和提高农村人口的体力、智力与道德素养,形成新的农村生产力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城镇化农村人力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所具有各方面要素的集合,它一般包括农村人口的体质、智力、能力、技能等方面。农村人力资源也是质与量的组合。量指能为社会生产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数量,质指经济活动的人力所具有的本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等。农村人力资源不单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劳动年龄内的人,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农村社会劳动的人口。农村人力资源被看做为农村发展第一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的状况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发展的情况。信息技术革命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使各国都在注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的现代化也要求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开发。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好的理论基础来指导,人力资源理论发展研究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对这一理论研究都不断发展及创新着。按时间来划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可分为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绩效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结合我们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情况,可以从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及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把内容层面的划分方法囊含其中,从而在理论框架内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支持。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在古典经济学中对人力资源研究中呈现出来,经济学家们提出劳动创造价值来说明人的劳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把人在战争中的损失与战争中损失的物资、武器进行比较,被看作是最早运用人力资本概念的学者,当时代表人物还有柯吉尔·贝尔,其观点是劳动的时间决定价值。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强调人的技能及后天所得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国民财富,生产劳动数量多少依附于资本数量的多少。注重资本数量多少是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的一大特征,早期人力资本主要看重是物质资本的时代,并没有真正把人力资源当成是一种资本,一般认为人的劳动、劳动力是与土地等并列的生产要素,人是非资本的。在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自然形态的劳动力,不包含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因素,所谓的劳动力是人及劳动时间数量的总和。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是在当时历史条件背景下形成的,劳动素质低下,知识和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不是非常明显,可以把劳动简单地看成是人、时数量;许多早期学者并不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源,认为劳动力是人先天具有的能力;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的权利得到弘扬,学者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把人看做一种资本是对人格的蔑视,是对人自由的侵犯,人只能创造财富而不能充当财富,所以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现代意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可追溯到经典作家马克思,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是基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曾把发展的个人称之为资本,在他 1857-1858 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纲)》中就认为:“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观点来看,充分发挥个人就是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类本身。”虽然马克思在对人力资源论述中没有把人与物质对立来分析问题,但他已经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马克思探究财富的源泉在于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的剩余价值,从人的数量和质量上说明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另一种阐述。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 15
一、城镇化进程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机遇和挑战 ............... 15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 17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21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21
第五章 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31
第七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主体都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城镇化建设基础性环节,在复杂的统筹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实现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城乡自由互动、合理分工、广泛协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各层面、各环节高效运行。鉴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措施至关重要,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一、发挥政府投资及政策引导作用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农村土地大多是集体所有,政府在国民生产、生活各方面有较强的权威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长期受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民利益已经受到很大损失,政府应调节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上支持城镇化建设,我国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小农意识较强,农村劳动力很难做到再教育及专业培训,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宣传力度,通过财政补贴让农民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借鉴先进国家城镇化建设先进经验,政府应派专门机构、人员去考察、学习,把国外农业先进技术、成功管理经验在国内进行推广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地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林等部门相互协调,避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现象,规范各相关部门自己职责,加强各部门联系;政府还要带头从政策上或财政上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产品研发、技术指导、项目联姻、定点扶持上来,以各种渠道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形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项目机制办法;地方政府应该以市场为依托,为农民提供职业培训、职业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把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放在重要位置,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轨道中来;政府还应从政策上、财力上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村管理人才。
结语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统筹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城镇化要发展最关键一环就是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使政府对农村发展投资偏少,农村人力教育、培训不足,医疗卫生条件不到位,原有制度障碍与现存制度缺失障碍严重,这些问题深深困扰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合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历程,以美国、韩国、德国为例抽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探讨出四种导向型开发模式:政府引导模式、教育培训模式、保障制度模式、对外迁移与对内回流相结合模式,通过对问题的认识,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建设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发展战略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价值,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各级政府已经注视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从政策和财政上都开始给予支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经济增长总量排世界第二,蛋糕已经形成规模,相信我国政府有智慧、有能力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相信我国各方面改革创新中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政府在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起主导作用,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积极配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我们倍感历史责任的重大,现阶段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践,争取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出光芒,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九:昭通市盐津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研究
一、庙烦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的基本背景和最终产生
(一)改革的基本背景
1、云南省乡财县管基本情况
笔者认为,虽然云南省推行“乡财县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改革总体上也是成功的,但由于这项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所以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权相对弱化。乡财县管其实意味着曾经属于乡镇的财权预算的上移,这样的话,不仅是乡镇政府的预算管理权,就连乡镇人大的预算监督权也随之弱化了。二是乡镇对发展经济和培育财源积极性受到影响。结合公共选择的相关理论,政府部门其实也是有经济人性质的,权力的上移当然会导致发展经济和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受挫。三是资金拨付不及时、部分紧急项目无法及时开展。财权上移之后,任何的资金转移都需要县级财政批准,如此一来就会延长项目资金支付时间,造成部分紧急项目无法及时开展。四是消化乡镇原有债务较为困难。乡镇原有债务是在乡财县管之前就具有的,那么财权上移之后本身的经济发展就成了巨大困难,试想如果还要加上以前的债务偿还的话,乡镇政府更是变得非常被动。五是乡镇责权不对等的问题突出。很显然,财权一上移,就意味着有些事情乡镇政府看得见但是管不着,有些事情管得着而却看不见,责权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不对等情况愈演愈烈。
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群众参与。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反馈等具体环节之中,听取和吸收群众的有益意见和建议。二是预算管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全面规范就是要做到预算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不仅仅是要做到结果公开,还要注重程序公开。具体说就是,一项预算的编制,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决定的,而预算结果的导致,又有哪些过程和程序促使其这样。三是审核预算重点转向支出和政策拓展。以前的预算审核更加注重结果,即通过决算的方式来平衡预算状态,控制赤字规模。但是如今,我们要把重点转向起点和过程。起点即是支出预算的审核,过程即是政策拓展的监督。要做好预算支出,不能仅仅是政府说了算,还应该听取群众的声音,特别是了解公众的需求。
(二)改革的最终产生
如上所述,一方面,云南省自2008年实施“乡财县管”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预算法规定的我国每独立的一级政府拥有相应的独立预算始终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乡镇政府制定和执行相关财政政策、确保实现财政目标的职能不断弱化,乡镇政府拥有的财力与承担的事权不匹配以及乡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受挫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级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第三,《决定》要求财政改革要明确事权、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因此,正是基于中央和地方以及庙坝镇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乡镇政府的管理,特别是优化乡镇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从而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庙坝镇认真总结了一直以来的预算实施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其他地方(如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市,浙江省温岭市,江苏省无锡市各街道,上海市各辖区,云南省禄劝县云龙乡,四川省巴州区白庙乡等地)改革模式和经验,2012年起在庙坝镇采取了“群众代表参与、竞争立项”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通过“代表推选、项目申报、项目审查、民主议事、项目执行与调整、成果评估与反馈”等环节,让群众推选议事代表直接参与,把群众最关心、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事,科学合理、认真负责地办好办实。
二、庙顼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程序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群众为主。在庙现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中,群众理所当然是决策的主体。具体说就是,根据《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实施方案》,项目构成既有政府项目又有群众项目,但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群众项目,最终都是由群众议事代表在充分收集和表达意愿的基础上,以民主议事会议投票表决的方式来确定,政府制定相关的规则进行引导,确保改革试点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二是程序规范、协商充分。在乡镇人代会议或人大主席团审议前,通过规范的民主议事程序,充分反映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后确定政府预算项目,由乡镇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经乡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程序与规则的制定本着“公开、透明、操作简便”的原则,充分陈述、辩论和讨论项目,并在民主议事会议上通过投票方式决定,任何人都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各种利益诉求均能得到充分考虑。三是公幵透明、广泛参与。为确保改革的每一个过程都公幵,所有群众均可直接查阅政府预算的相关资料,每一位群众议事员均能充分地参与预算的全过程。在基层民主预算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群众恳谈、张贴通告、培训动员等工作,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四是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在预算编制中,政府将收集、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全镇财力状况,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既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又增收节支、厉行节约。
2、主要内容
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是在云南省目前推行的“乡财县管”体制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以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这一双重背景下持续进行的。具体说就是结合2011年全镇整体发展情况和盐津县民主预算改革旳契机,从年起,庙坝镇作为盐津县民主预算改革首批改革试点地区,幵始了以“群众代表参与、竞争立项”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预算改革。而所谓“群众代表参与、竞争立项”,就是以基层群众为主体,以乡镇基层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为主要内容,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议事等形式,最终实现政府预算科学、透明,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目标的一种基层预算管理形式。具体来看,实行“群众代表参与、竞争立项”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预算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增强了项目管理的透明度。通过竞争立项,较好地遏制了以往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的“人情因素”干扰,有利于实行“阳光”操作,防止“暗箱”行为。同时使各部门、村、社区都明确了各自的责、权、利,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项目立项做到了有章可循,避免了过去项目立项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改革的关键程序
总的来说,在程序上,庙现镇基层民主预算作为政府内部预算编制的一种方式,一是通过代表议事推荐项目,将审查通过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和代表投票得票排序建立项目库,作为向上申报专项资金的依据。二是通过组织召开新一轮民主议事会议,让代表知道哪些项目可以由上级专项解决,乡镇自有的项目资金有多少可以解决其他代表的议事项目。三是通过代表再次议事,依据当年乡镇新增财力和调整项目资金,形成预算调整报告交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批准,从而实现程序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
具体来看又可分为:“群众议事代表推选”、“财政及预算知识培训”、“项目申报”、“项目审査”、“民主议事”、“项目评议”、“预算编制”、“项目执行与调整”、“成果评价与反馈”等各个环节,具体如下图2所示。
三、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的主要效果和成就...........32
(一)改革的主要效果——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32
1、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与研宄假说的提出..........32
四、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具体解决对策......50
(一)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50
四、庙琐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具体解决对策
(一)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庙垠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已然在深化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就短期来看,基本上算是成功的,但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可以说,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必然是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就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议事代表所代表项目或陈述意见的公共性问题
议事代表是由群众选出,代表群众反映和传达公共意见的人员,但是在实际的预算参与中,议事代表会不会真正代表公共利益,或者说有效代表公共利益,是需要改革领导小组加以思考和衡量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便是假如A是甲村选出的群众议事代表,B是乙村选出的群众议事代表。按照正常的情况,他们肯定是应该代表各自所在村的利益。但是假如A与B存在非正常的关系呢?就可能出现A本应代表甲村而暗地里为乙村谋利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他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了。同理,B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项目方案的专业性和可行性评定问题
项目是改革中的关键变量,因为一切程序的进行都必须围绕着项目。从具体来看,庙顼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的项目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府提出项目,二是群众申报项目。对政府而言,由于处于相对的优势,那么在项目方案专业性和可行性方面也具有优势。而且项目的审查也主要是由政府来组织进行的,也增加了项目通过的可能性。而群众申报的项目,虽然在紧贴实际方面更有优势,但是大多对项目方案的专业性和可行性研究不足,加上在评定环节处于劣势,那么最终的通过也受到了影响。此外,即使是群众议事代表所提出的有些专业性和可行性非常高的项目也不一定真正反应了它的实在性。
结语
从根本上讲,庙坝镇此次基层民主预算改革是在当前制度环境下作出的新的制度安排。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既坚持了制度创新,又考虑了绩效衡量,对盐津县其他乡镇政府管理改革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具体而言,第一个衡量标准是指,政府的管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政府管理绩效的评价首先就是要全方位进行。当然,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有其内部的逻辑机制。首先,在政策制定环节,包括了政府的稳定性、预算的及时性以及统计和收集相关信息准确性等。其次,在政策颁布环节,政府应该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发展有关项目,具体体现在立法的力度和创造性上。最后,在政策实施环节,也就是要重点考察政府切实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的能力。此外,除了从政府作为决策者的角度进行审视,还应该从普通公民的角度进行评价,以反映政府回应公民需求的敏捷度。结合庙坝镇基层民主预算改革,首先,它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而且从政府政策制定、颁布和实施各个环节都有所涉及。它不仅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而且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第二个衡量标准是指,制度绩效的体现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注重整体效率,而且作为评价的制度必须具有内在旳一致性。针对庙坝镇的基层民主预算改革,从制度绩效内在一致性的角度看就是无论今后改革如何发展和完善,它应该具有和现在一致的内在性,而不是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庙坝镇的基层民主预算改革不仅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而且对于今后的持续深化和前后连贯都己经做出了考虑。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地方政府创新者的行为动力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在理论界,对地方政府创新者的概念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界定,创新者在地方政府创新过程中首先发挥了其作为公共管理者的作用,同时,结合我国较为成功的创新案例,归纳和总结出地方政府创新者在政府创新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功能。在对动力本身进行深刻解毒的基础上,从方向、强度和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创新者的行为动力,透过公共组织行为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指导搭建了在应然层面上,我们分析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理论框架。
(一)地方政府创新者与政府创新
1.地方政府创新者的概念厘定
(1)从公共管理者到政府创新者
对于政府创新者的概念界定,目前学界并未达成权威性共识,学者们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这一群体的基本特点进行简略概括。在公共管理的意义上,众多地方政府创新者基本具有的一个共通特点,即地方政府创新者首先是一位公共管理者。实际上,实务工作者就是地方政府中公共管理者现实层面的映射。甚至有学者认为政府创新是一个公共管理者不断寻求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将其转变为政府实际行动的过程。
将目光投射到地方政府创新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为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加公共利益,来自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甚至是不同地域的地方政府组织成员选择发挥政治智慧、输出创新行为,并围绕着地方政府创新的目标和内容最终组建创新团队。于是,这些在原有等级链上的地方政府组织成员保留其原有的职能和角色进入创新团队并开始发挥其作用。例如,由辽宁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合作创建的网络工作平台——民心网,该创新案例——民心网是在辽宁省纪委高层领导的鼓励下,由辽宁省委常委、省纠风办主任韩玉起直接领导并建立的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汇集民意、畅通民情、解除民忧的有效平台,为了民心网的前期搭建和后期维护,辽宁省逐步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创新团队。甚至稳步有序地在辽宁省的14个城市建立起了民心网的分平台,并由专门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且通过聘任制的方式选聘了负责民心网日常办件、网站维护的工作人员。
(二)地方政府创新者的行为动力
1.动力的内涵解读
(1)动机与动力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其所诠释的“动力”概念是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出发,探寻如何增强个体行为对目标的指向性和完成性。珍妮弗·M·乔治将动机基本理解为工作动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关键因素:行为的方向(一个人在组织中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努力的水平(行为选定后,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如何),坚持的程度(当面临困难和阻碍是,一个人会尽多大努力去克服困难,从而成功地完成选定的行为)。詹姆斯·坎贝尔·奎克和戴布拉·尼尔森认为动机(motivation)是唤醒和保持目标指向行为的过程。他们将动机主要分为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两个方面。
动力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极其复杂。组织行为学所诠释的“动力”概念是一个由不可或缺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或过程,就个体而言,“动力”是个体指向行为的一个稳定、持续的动态过程,而非“动因”是指对行为产生的原因的静止观察。
(2)个体、群体和组织动力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范畴中,从三个主要的层次对问题进行分析,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三个维度以探求如何提高组织运行和组织管理的效率。地方政府创新作为地方政府日常运转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维度均有涉及。然而,个体动力是群体动力以及组织动力的基础,组织动力的最终形成是有赖于个体动力作为基本要素加以形成的。团队(team)是成员在一起密切合作并发展一种团队特有的工作程序来达到共同目标的群体。就实现某一领域的地方政府创新而组成的创新团队而言,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形成也在于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在一些外在的因素影响下不断积累形成的,每一个创新者的行为动力的大小决定了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大小。
二、探究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必要性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与黑龙江三省,广义上的东北地区除了包括东北三省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5市)东北地区属于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十余载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与成就。经济建设方面,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主要民生发展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城乡发展均稳步提升;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情况梳理
东北地方政府的实务工作者们怀揣着东北人特有的情怀和热情,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独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凭借自身的职位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东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判断的同时,积极地创造机会、争取资源和条件,进而实现了地方政府创新。本文对东北地方政府创新现状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一是对东北地区参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的参与和获奖状况的观察与总结;二是放眼全国,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明确东北的地方政府创新位于何种位置;三是对已经在东北地区引领和实施过地方政府创新的创新者们在政府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简单地总结。
1.纵向梳理:东北地方政府创新从幼稚走向成熟
就东北地区本身而言,东北的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过程中依靠变革与创新逐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与进步。李靖(2013)通过观察和统计东北地区参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基本状况,总结了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参与政府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东北地方政府创新意识和观念有所增强,东北的地方政府创新带来了政府行政运行效率的提高,在东北引领创新的创新者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每次都有东北地区地方政府的身影,截止到 2015 年,东北地区共获得“创新奖”8次,且从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创新所涉及的类型十分广泛,占历年所有获奖项目的约 5%。此外,除了获得“创新奖”的创新项目,东北地方政府面向治理现实也制定和实施了大量创新举措,如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永兴街道:“红细胞工程”、长春市绿园区: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吉林省农安县:“项目支书”模式探索等等。
(二)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的关键——创新者的行为动力
1.创新者在东北政府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对东北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历程进行系统观察,我们可以基本总结出,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与潜在创新者们在较为特殊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与行政环境下,发动创新、实施创新与回应创新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路径,地方政府创新者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角色功能与作用基本可以将其总结如下:在创新开展初期,面向东北特殊的地域环境与发展现状,创新者扮演了积极地发起创新的领跑者角色;在创新实施时期,面向东北特有的制度因素与现实条件,创新者扮演了组织、协调与实施的组织实施者角色;在创新调整时期,面向东北迥异的社会需求与动态变化,创新者扮演了积极调整、回应社会诉求与社会变化的现实回应者角色。
(1)面向东北特殊的地域环境与发展现状而义无反顾的创新领跑者
与其他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相类似,东北地方政府创新的过程也是由“地方精英”发动的改革过程。在地方政府创新初期,扮演创新领跑者角色的创新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引领创新:
第一,对其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娴熟把握。创新者对创新的发动通常都起源于其本身对于本职工作的职位宗旨、运行状况、发展阶段等有着清晰的认知,对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困境、不利因素的精准判断。推动沈阳市档案局家庭档案项目的沈阳市档案局荆绍福局长投身档案工作近三十年,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谙专业理论研究,撰写《家庭档案管理》、《家庭档案管理概论》,为了推广家庭建立档案,编辑完成了《家庭档案工作指导手册》,进而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关于家庭建档的网站——家庭档案网。
第二,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并激发其他实务工作者产生和积累创新想法。除了对本职工作的深刻把握,对问题和困境的深度思考、对未来发展与规划的重新布局都需发挥创新者重视创新的作用,并探寻如何有效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现实出路。同时,激发和促进相关人员的创造性,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案。在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永兴街道:“红细胞工程”中,街道机关通过组织“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普新篇”为主题的座谈会方式,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创造多元的渠道使社区周围的志愿者力量参与到社区管理和当中来,进而实现了“红细胞”工程的细化与深入。
三、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现状审视 ....................... 46
(一)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实证考察 ................... 46
(二)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机理 ....................... 58
四、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机理形成的原因及建议 ............. 61
(一)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机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 61
(二)增强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建议 ................... 65
四、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机理形成的原因及建议
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内在机理的形成原因,并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创新者个体行为动力的基本规律,针对如何提升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提出具有显示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是本章的内容主旨。
(一)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机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内在机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者在创新行为动力形成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共性因素,又包括中观层面为东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错对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影响,还包括微观层面就东北地域而言,地方政府创新者在行为动力形成过程当中所独有的特点。
1.宏观层面: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过程中创新者面临的共性因素
在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传统作用下,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同我国其他地区的创新者一样在输出地方政府创新行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共性因素,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地方领导者的政治能动性始终是推动和实现创新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任何地方政府创新都离不开创新关键人物的政治智慧和行动能力。二是在现有制度弹性内以组建“领导工作小组”为表现形式的“小组政治”治理模式成为推进我做地方政府创新的有效模式,该模式也同样适用于东北地方治理现实。
结论
本文以地方政府创新者的行为动力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着组织行为学中“动力”这一核心概念以及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现实状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一些突破:
首先,在目前有关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学术成果中,学者们通常只是肯定了地方政府创新者重要作用,却未见其对地方政府创新者的概念做过全面的理论阐释,本文较为清晰地界定了地方政府创新者的基本概念,即他们是在地方治理过程中,以地方政府的分布为基本范围,关注与鼓励创新、领导与支持创新、组织与实施创新、操作与执行创新、改进与延续创新的地方政府官员个体与群体。他们在各级地方政府当中不断地策划、发起、推进政府创新。
其次,在应然层面上,本文探明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系统总结了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方向要素、强度要素、持久程度要素),详细阐明这些要素的基本含义与内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再次,深入分析近年东北地域发展状况及地方政府创新情况,可以判断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东北地方政府创新仍处于相对落后位置的现状,亟待通过地方政府创新行为动力的提升改善现有创新情况。而以前文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据,设计实证考察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调查问卷,通过实证调研与数据分析,最终在实然层面上逐步总结出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形成的基本规律。
最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内在机理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依据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生成特点,提供增强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行为动力的四个建议:营造适应东北地域发展现实的创新环境、加强对东北地方政府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东北社会对地方政府创新的认知、重视东北地方政府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