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5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经济总量迅速壮大,2013 年全省生产总值近 5.5 万亿元,居中国大陆各省(区、市)前三位,但同时存在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显著特点,集中表现在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不高,产业价值链条短,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2013 年山东省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41.2%,分别低于江苏、浙江、广东 3.5、4.9 和 6.6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9 个百分点。多数工业产业处于工艺流程的初加工制造环节,在 120 个重点工业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最终制成品仅有 20 个左右,其他大都属于粗加工初级产品,缺乏设计和研发优势,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缺乏精深加工及产品包装、营销环节,产品增值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储存、运输、保鲜、配送等环节相对薄弱,农业附加值较低。与此同时,山东省的资源约束持续加剧,目前大气、土壤、水污染等环境矛盾突出;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产业低成本优势日益削弱。综合各方面因素研判,虽然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产业升级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产业升级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早在“九五”时期,我国就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任务,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的产业层次总体上仍然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毫无疑问,产业升级的主体是企业,产业升级有其内在市场规律,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同时,担负着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职责的地方政府,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产业升级进程,对产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构成主动干预的政府行为管理模式,这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十分普遍。本文将这种主动规划、引导、参与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界定为“政府行为”,并藉此研究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相影响、互相配合的互动关系,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探索这一互动关系在范围、深度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的规律与特征。鉴于学术界针对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进行了大量经济分析和经验总结,并处于持续的争鸣与热议之中,研究和改善以山东省为典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十分必要,亦十分重要。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产业升级的概念广泛使用,但其内涵表述多有不同,有的从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间结构优化和产业内结构优化)的角度进行定义,有的从价值链提升的角度进行概括。喆儒(2006)从四个方面对各种类型的定义进行了总结:从部门特征上看,产业升级指的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再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扩大。从要素特征来看,产业升级是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过渡。从价值构成看,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是从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的演进。应该说,从这四个维度来考量产业升级,是比较全面的。

早期或者说传统的产业升级研究主要侧重产业结构的优化。早期的“佩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三次产业变动的关系,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通过实证方法,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此后,刘易斯二元结构转变理论、郝西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都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产业结构理论。林毅夫(2012)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继续强调了产业结构有效升级的重要性,批判了强行违背比较优势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做法,提出一个国家最优产业结构内生于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结构表现为该国的劳动力和劳动技能、资本以及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度。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需要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否则所得到的产业结构就会成为发展的拖累。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产业升级,认为产业升级就是从全球价值链低水平、低附加值的位置向高水平、高附加值的位置转变。Gereffi(1999)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联系及产业升级。Humphrey 和 Schmitz(2002)进一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方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国内学者对产业链升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提出了许多研究思路。刘志彪和张杰(2009)研究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逻辑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发展中国家必须从融入全球价值链转到构建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王国平(2013)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往往是产业升级最宏观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产业链升级才是一国产业升级的根本。

.....................

第 2 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分析

探索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内在规律,是研究和改进二者互动关系的基本前提。本章采取层层深入的研究路径,首先探究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因、影响因素和外在条件,揭示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寻找政府行为的应有定位。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政府行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探讨产业升级引致政府行为改变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渠道,最终揭示二者的互动关系。

2.1 产业升级与政府行为的内涵界定

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已就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升级和政府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初步探讨了产业升级、政府行为两个概念的边界。在开启以下研究之前,先将这两个概念作进一步明确。

本文所研究的“产业升级”和“政府行为”都是广义上的一般概念,是对产业升级各个方面和政府行为各个领域的抽象概括。具体来讲:产业升级既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化。从三次产业间的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从部门内部看,第一产业中的传统农业比重下降,现代农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一般加工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从价值链看,价值链低端的一般加工制造环节比重下降,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比重上升。

本文的核心概念“地方政府行为”则是对地方政府主动介入产业升级各项活动的抽象概括。这些活动主要有:政府出台法规、产业发展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人才政策,以及政府实施涉及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如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建设、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等。政府活动面向的对象是所有行业。本文将地方政府的这些活动统称为地方政府行为。

.............

2.2 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

产业升级的主体是企业,其内在机理是:在市场环境、需求因素、资金状况、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在市场经济运行所形成的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作用下,企业投入创新活动,从而推动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新产业的兴起、繁荣,不断实现产业的高度化和结构协调化。

2.2.1 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因: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价格信号配置资源,将资金、人力资本、设备、厂房等资源投入到利润更高的产业或产业价值链的某个环节。更进一步分析,在价格信号引导下,企业改变资源配置的动因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

所谓边际激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市场需求变动、生产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等原因,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经营收益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传导至企业,引起企业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边际利润的变化,企业会根据边际原则确定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将资源分配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产业环节。在边际激励作用下,资源会不断地从低利润率的产业和产业环节流向高利润率的产业和产业环节,丧失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产业或价值链环节逐步淘汰,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产业或产业链环节发展壮大,从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所谓风险激励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经营风险和风险收益存在差异并不断发生变化,企业会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随之而调整经营策略,将资源配置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产业环节。在风险激励作用下,资源总会从低风险收益的产业和产业价值链环节流向高风险收益的产业和产业价值链环节。没有前途的产业形态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最终遭到淘汰。新兴产业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才一开始风险会比较高,但风险收益也会相对较高,风险偏好的企业会不断进入。随着技术的成熟、市场的扩大、管理经验的积累,其经营风险会降低,风险收益仍然可能会比较高,进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由此就会实现产业的高度化。

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在企业参与产业升级中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在现实经济中,哪个行业、哪个产业价值链环节利润率更高,行业中的企业都十分清楚。之所以,很多企业长期停留在传统行业和价值链低端,除资金、技术、人才等约束外,就是因为存在转型升级的巨大风险。企业只有在既有利可得又能够承受起风险的情况下,才会有参与产业升级的行动。

当然,政府规制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等外部因素可能会推动企业被动参与产业升级,但是企业被动参与产业升级的行为得以付诸实施,最终还是有赖于其内部的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起作用。

..................

第 3 章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典型特征分析 .............. 19

3.1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概述 ................ 19

3.1.1 山东省政府行为概述 .............. 19

第 4 章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2

4.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32

4.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

第 5 章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改进路径..................... 42

5.1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42

5.2 垂直型互动关系改进的政策建议 ....................... 45

第 5 章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的改进路径

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的垂直互动关系在过去近 20 年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结合自身的制度优势和发展特点,向水平互动的方向演进。本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深入查找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垂直互动关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矛盾出发,研究改进这种互动关系的具体路径。

5.1 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互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制约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当前影响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因素有:一是价格改革还没有到位,尽管 90%的价格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但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实现,成品油、电、水、天然气等资源性价格还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二是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影响了产业升级中这些最重要资源的流动。三是部分行业依然存在垄断,特别是在电力、电信、金融、出版等行业对民营资本进入存在限制,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存在对民营资本的政策歧视。四是国有企业还没有实现法人治理。目前山东省拥有国有企业 5700 多户,涉及煤炭、钢铁、汽车及工程机械、基础设施、金融、商贸、流通等 19 个门类、95 个行业大类,资产总量达 32000 多亿元,国有资产总量7500 多亿元。但是国有企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还没有根本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突出。五是市场监管还不到位。长期以来,政府机关习惯于事前审批,而对事中、事后监管缺乏经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手段落后,致使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侵犯产权、安全生产、环保违法等事件屡禁不绝。六是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影响市场运行效率。

2. 法治环境尚有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淡薄。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特权思想浓厚,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习惯于用超越法律的手段和政策推动企业发展,依法行政还不能落实到位。二是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够强,缺乏应有的约束力。有的立法时间过长,已经严重滞后于产业升级进程,需要尽快修订。比如《标准化法》是 1988 年颁布的,近 30 年来市场体制、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标准体系已难以充分发挥倒逼产业升级的作用。三是一些市场主体习惯于依靠政府而不是法律解决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有的企业遇到经济纠纷、社会纠纷,往往希望政府介入调停,而不是走司法途径解决,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还不够强。

..............

结论

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具有互动关系,科学的政府行为促进产业升级,政府的越位、缺位阻碍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引致诱致性制度变迁,带动政府行为内容和方式改变。山东省政府行为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具有垂直互动的典型特征,这种垂直互动关系既具有积极调控市场、有效管理需求与供给、促进某些产业快速成长的明显优势,又具有损害市场机制、阻碍产业升级的现实危险。改进这种垂直型的互动关系,需要扬长避短,在保留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向水平型互动关系演进。改进的路径要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来实现互动关系的改善。具体到山东省,需要解决好市场体系建设、法治建设、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财政体制、明确考核导向、改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引进和科技体制创新等问题,发挥市场化对产业升级的实现作用、法治化保障作用和对外开放促进作用,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水平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现状及推进路径研究

一、民生政府建设的相关理论阐述

(一)民生的内涵外延

在我国“政府”是一个简称,全称叫“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必须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要体现人民意志、能够保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建设民生政府,首先要把握民生的内涵和外延。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生计和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的状况和精神生活的状态,民生话题古而有之,历久弥新,从人类社会形成伊始,人们就开始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奋斗;直至今天,仍有层出不穷的民生问题需要解决。最新一版的《长春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提出,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构建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建设幸福长春。”政府工作准则的第一条就是“执政为民”。当前,加快建设民生型政府是法之所定、民心所向。

民生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对民生的要求不尽相同,民生的边界是相对的,也是变动的。对民生的理解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建立伊始,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在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当下,人民群众希望幸福的生活,期待学优质好、业有所就、住有所居、收入稳定、工作可心、保障有底、医疗便利、空气洁净、山青水绿,应当说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便是我们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民生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国家也有差异。在贫穷落后的时期,民生更多体现在基本生活保障层面,而当社会越来越发达之后,民生更多体现在分配公平、失业保障等层面。如果民生保障水平和能力下降了,民众就会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执政党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执政地位就会动摇甚至失去政权。民生问题及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也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民生问题最基本的是生存性需求问题,社会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民生诉求是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层面的问题。再往上一个层次,是安全性民生问题,百姓面对日益高启的物价,面对昂贵的医疗教育费用,面对社会资源的稀缺非均衡性分配,更加担心生活安全和生命安全。当前,存在更多的是发展性民生问题,群众希望有更好的教育和就业,希望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希望生活得更加幸福舒适,希望政治社会更加民主和谐。民生问题的不同层次性,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地域之间的差异,还有文化背景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民生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也将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而消失。民生问题与政府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构建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

(二)民生政府的基本内涵

建设民生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林肯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人民政府自当以民生为重,这毋庸置疑。但是在政府与社会快速转型之中,政府并不会自觉成为“守夜人政府”,他更多的时候不自觉地担当着“监护人政府”角色,这也就是广为诟病的“大政府、小社会”。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政府有多大?》写到美国财富基本都在民间,而中国超过 76%的财富为政府所拥有。政府有钱并不等于人民有钱,政府想的干的并不一定是群众的所需所盼。社会顺口溜:生不起、死不起,工资涨得像眉毛一样慢,物价涨得像胡子一样快。现代政治理论认为,一个有希望的政府当追求“责大权小”,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民生责任,让那些生活于底层者不因时代迁徙而被抛弃;同时,政府应该谦卑地使用手中的权力,而且要充分放权,使民众能够自由的创业创造,让个人和家庭有机会通过奋斗直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间接地从整体上促进全社会民生的改善。

民生政府需有健全科学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作为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关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法定职能。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干部懂法,遇事找法,办法靠法,处事得法,执法有力,努力打造“限权政府”。三是坚持精简效能。科学设置政府机构,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决策执行程序化、高效化。四是制度保障。建立与民生政府相适应的有关制度供给,完善民生决策及项目能够实施的制度保障,持续不断地推进民生政府制度创新。同时,民生政府制度建设应突出强调需求导向,注重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和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机制,充分听取各方面群众代表的意见,使民生决策能够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需要。

行政行为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公务员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组织具有公共性、服务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行政部门设置体现服务民生,精简专业经济部门,适当增设扩充社会服务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减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行政职能突出执政为民和公共服务,注重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注重优化公共行政效率,注重加强社会治理。行政决策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决策前必须征求民意,决策过程必须程序合法。行政执行依法合规,自觉接受市民群众监督。公共预算优先民生项目、公益工程,公共收入减少非税收入,公共支出使全体居民平等普遍受益,加快公共财政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型。

..................

二、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的现状

(一)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的初步探索

2007 年 5 月,在中国内地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长春市,率先启动了中国内地第一个“民生行动计划”。该民生行动计划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低水平、广覆盖”作为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基本原则,涉及就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城建、治安等 10 大类共 94 项系统民生工程,几乎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成为了该系统工程的建设者,而广大长春人民则是系统的受益者。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综合考虑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寻求解决社会发展失衡、破解低收入人群民生困局,探索科学的民生问题解决模式,无疑将成为今后每一任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民生问题,长春市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长春民生课题组,长期对全市的民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重点工程,在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力图走出一条实事求是、机制创新、有制度保障的民生解决之路。

1.打牢改善民生的经济基础

经济状况决定民生投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当前,长春市正处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关键阶段,即是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全力以赴加快发展,为民生的改善夯实物质基础。但是,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并不等于民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善,也不等于群众的升级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市场化能够带来效率,但它不会自动实现公平。社会的公平和民生的改善,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因此必须把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互相促进,真正使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在 2007 年以来,长春市的经济发展增速始终处在 15 个副省级的前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占财政预算的比例逐渐增长。2013 年,全市新增财力的75%投入到了民生领域,比上年提高了 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如图 1 所示,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 2007 年的 12811 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25720 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 2006 年的4780 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0240 元。

而从整体上来看,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7 年的 2089 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5003.2 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如从 2007 年的 284.5 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077.6 亿元。①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改善民生状况的可靠保障,从图 2 和图 3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民生政府建设的这些年中,长春市的经济总量有了快速发展,为民生政府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

(二)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长春市民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民生问题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现有的工作状况与群众民生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近年来长春市已经形成了一套民生政策措施,但是,由于资金保障、机制体制和个别公务人员的问题,民生工作落实渠道不畅、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例如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上真正有困难的群众没有改善居住条件,一些住房并非十分困难的群体却享受到了政府的廉租房和公租房资源。如在国企改革 2006 年实施攻坚战以来,当年的政策与现代发展包括国家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又有不同,具体表现在下岗买断职工广泛关注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这也成为全市信访工作的巨大隐患。因此,真正将民生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职能转变不到位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希望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顺利过渡,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转变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数次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是实现每一项工作都有且仅有一个部门来负责,防止在工作中出现扯皮推诿情况的发生,但是遗憾的是,在转型期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政府职能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民生改善缺乏制度性保障。表现是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还不全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乡镇社区的医疗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收入差距加大。

3.依法行政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建设了一大批民生类项目,也出台了一些情系民生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力求以法治和制度来保证政府的民生行动在有法可依的轨道上运行,也切实保障政府的举措积极适应社会转型。但是,同全国多数地区一样,长春市政府的不少民生政策措施是为了解决眼前困难出台的政策,带有明显的当下性和救急性特征,着眼长远的法制性建设乃至于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制度不足。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比如依法信访的问题,依法处理企业关停的问题,依法维护外派劳务权益的问题,依法实施征地拆迁的问题,地方性法规保障市民群众均衡教育、优质医疗以及社保全覆盖等问题,还缺少法律上的规定和稳定的制度预期。

4.需求解决不到位

一是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国企改制 4050 人员就业的问题,包括大量灵活就业人员随时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供求矛盾与结构性需求矛盾并存,就业压力巨大。二是底线忧虑。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覆盖面较低,农民养老保险处于试点阶段,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偏低。社会救助应急体系亟待完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三是生活烦恼。群众看病贵、上学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困难群体住房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

三、未来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的思路对策 .......... 26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体制 ......... 26

(二)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目标 ........ 27

(三)强化民生工作落实情况的考核监督 ................ 29

结语 ................ 31

三、未来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的思路对策

分析了长春市民生政府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原因,下面就未来民生政府建设的思路对策提出笔者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体制

1.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民生工作理念体系

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党委政府应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和施政理念,把民生作为核心价值观和第一追求;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两手抓”的内涵,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坚持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任务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到保民生、促民富、增民福的民本目标上来;根据发展理念的新导向,在工作计划安排上从过去“重经轻社、重物轻人”转到“经社兼顾、重在民生”的轨道上来。通过施政理念的调整更新,为民生政府改革发展与转型奠定坚实的理论与认识基础。

2.进一步形成高位统筹、合力推进的民生工作组织体制

在市级层面,建立市委高位统筹、市政府全面推进的民生工作领导体系,形成市人大、市政协参与、促进、监督民生工作的工作制度,构建起市级几大班子共担民生责任、全员参与的市级领导合力抓民生的工作体制。全市逐步构建起指挥有力、上下贯通的民生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在机构设置上,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民生工作机构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将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在纵向上,形成市、县(市)区与开发区、乡镇与街道、村与社区四级党政群组织分级抓民生的工作层级责任体制。在横向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各级机关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部进入民生工作网络体系,从不同角度承担改善民生的责任义务。

3.进一步构建及时发现、强力解决问题的民生工作推进机制

通过六条渠道不断完善民生问题发现机制。一是开通并升级完善“长春民生网”,直接收集社会各界对民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成立由社区干部和各界群众代表组成的民情信息员队伍,构建起覆盖面较广的民生舆情网络;三是通过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民生工作的意见,了解群众民生需求;四是建立机关领导干部读报制度,随时发现新闻媒体报道的民生问题与线索;五是加强 12345 市长公开电话的民情窗口功能,使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意传达制度化、即时化;六是实行市长、局长接待日制度,直接受理民众来访。在解决问题方面,建立六项制度,不断完善民生工作激励与推进机制。一是统筹规划制度,每年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民生工作大会,出台民生行动计划,统筹安排部署年度民生工作任务;二是目标分解制度,根据年度民生行动计划进行任务分解,下达目标责任书;三是工作调度制度,对民生工作实行月调度、季盘点、半年评估、年终考评;四是专项督导制度,对重点民生工作落实情况随时进行督促检查;五是绩效评估制度,将民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奖优罚劣;六是市级领导高位协调制度,推动解决重大民生问题。

............

结语

应该说,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长春市的民生状况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与更早开展民生政府建设的兄弟城市相比,与群众的期望相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只要政府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长春市的民生工作一定会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春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阐述

(一)城市社区建设的内涵

1.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概念

城市社区是在社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区主要由人、聚居地、规则、观念和公共设施这五个要素共同构成,是指人类群体在遵循一定规则,保持共同生活、互相帮助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聚居生活的集体。城市社区是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根据范围、人口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的更细致划分。相对于农村社区的地域宽广、人口较少、功能单一的特点,城市社区则以土地资源较为稀少、人口密度高、功能设施完善为鲜明特点。根据城市社区的特点,本文观点认为城市社区是指在国家划定的城市范围内,一定的非农业人口,以对公共设施、资源、服务和管理的共同需要,遵循相同规则的,互相帮助集体。

社区建立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社区建设这一实践活动。社区建设是在一定的组织体制领导下,利用社区自身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区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服务品质的过程。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社区功能、内容的建设等多方面的要求,本文认为,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在政府宏观政策和方向的指导下,由社区自身组织负责管理和协调,对社区内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配置,利用社区自有力量,对社区内的服务、医疗、环境、治安等公共事务和自身组织进行管理和建设和过程。

2.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的萌芽始现于 1986 年湖北武汉的社区服务实践之中,但是当时没有明确的社区建设的概念,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到 1990 年后,我国提出了明确的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唐忠新为代表的大部分社会学研究者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1986 年——1990 年的萌芽时期;二是1991年——1999年的发展初期;三是从2000年——现在的全面推行时期”。

..............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本文在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中,主要依据两个理论,一是社区行动理论,一是社区发展理论。

社区行动理论的重点在于通过研究社区的即时动态,探寻社区管理模式、居民参与程度和社区发展决策等方面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区行动理论比较注重以多种组织协作为代表的民主化管理方式,其主要针对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社区建设管理方式所产生的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化和自治化程度不高的弊端。社区行动理论与我国目前社区建设发展实际比较适应,它提倡政府在管理社区事务时,应积极与社区组织和居民相配合,将行政的强制管理改变为民主的多元治理。

社区发展论对社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建设标准和目标进行了不同划分,社区发展理论认为社区的建设标准与目标与当时的政府管理职能、社区建设方式、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综合性的目标呈现是社区建设的最终标准。社区发展理论倾向于将社区研究的理论知识与社区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对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将应用性的措施和实施方案作为研究的目指所在。在当前中国所处的转型期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中,社区发展理论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随着外部建设环境的变化,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会相应的比较多和典型,以社区发展理论为指导,可以帮助社区建设主体明确地认识到社区发展中所存在的阶段性重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

二、 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现状分析

为了真实把握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真实情况,准确地了解问题,本研究以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长春市 27 个典型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获得对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现状较为真实、客观的认识。从总体上来看,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现状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四部分,现围绕上述四部分内容试阐释如下。

(一)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长春市是我国重要省会城市,其城市社区建设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长春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长春市现有社区 273 个,目前已全部实现“以政府主导为主,社区组织实施,居民自治”的多元化新型社区组织结构,有效地实现了政府部分职能的下放和政府公共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建设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以前社区服务面过于狭窄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社区功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项目的增加,一方面代表着社区建设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社区资源不足,行政事务过多的现实。以长春市宽城区社区组织情况为例,该区由 55 个社区组成,目前有社区工作人员 390 名,其中:民选人员 336 人,公开招聘的大学生主任助理 54 人,平均年龄 43 周岁,40 岁以下 136 人,占总数 35%;文化程度基本达到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占到所有人员的 30%;党员人数 81 人,占到全部人员的 21%。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该区的所有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社区主任由一人担任,具体的领导事务也由一人负责。

目前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已经逐渐向以居民为中心,以公共服务和管理为重心进行转移,社区建设具体内容已经涉及到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等 30 多个大项,140 多个具体小项。长春市城市社区组织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第一线力量,真正实现了“小单位大作用”,为长春市城市社区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二)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就

1.社区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近年来,长春市在城市社区服务建设方面,坚持把社区的服务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居民群众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设过程中秉持社区服务无小事的工作观念,充分利用社区全面资源,创新建设服务方式,完善社区功能建设,使社区整体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社区在服务建设中坚持以“固本强基,统筹谋划,着力夯实社区服务基础”;“加强管理,提升素质,切实增强社区服务水平”;“健全机制,完善体系,突出强化社区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务实创新,积极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凝心聚力,互助共享,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的工作方法为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部分下放和社区组织的积极建设,目前长春市社区已经建成社区文化服务、治安服务、党员服务、法律服务、就业服务、调解事务,针对弱势群体等具体的服务内容。以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为例,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面积0.55 平方公里,居民 3940 户,总人口 115400 人。社区的居民 80%都来源于老兵工厂二二八厂,是一个老厂的家属区,社区依据老厂家属区楼房破旧,基础设施老化,居民中老人多、儿童多、居家妇女多的特点,建成“一刻钟”服务圈、日间照料室、法律咨询服务站、居家创业培训站、服务民生工作室等多项成果,其中“一刻钟”服务圈为该区代表性工程。将社区居民的生活范围作为服务的中心位置,将以此中心为圆心的一刻钟活动区域为服务范围,利用此范围内的多项便民服务更快捷方便地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共有小商户 41 家、企业 18 家、民办非企业 1 家、事业单位 2 家加入社区一刻钟服务圈,服务居民达到 5000 余人。通过对一刻钟服务圈进行升级打造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服务手段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2.社区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有特色、有内容、有凝聚力的社区文化。在调查中了解到长春市的各主要城市社区在社区建设中能够将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常规性工作予以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一些社区能够将社区文化与社区特点结合起来,不但营造了较好文化氛围,更充分发挥了社区文化的意识影响作用,带动居民共建小区的热情。以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八里堡街道英俊社区为例,该社区是长春市的老工业区,社区成员组成中以下岗职工等中低收入人员为主,社区具有老旧、散乱、建设较为落后的特点,开展社区文化的建设的困难较大。但是该社区党委、居委组织能够积极创新,努力建设,不但将社区的面貌改变一新,更在社区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英俊社区在文化建设中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结合社区特色,创新特色文化。该社区以英雄人物刘英俊得名,社区居党委在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这一社区独具的特色,将其与社区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出了特色“英俊社区文化”。2)多种方式表现社区文化。在社区文化中表现中,社区居党委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年龄、结构、文化喜好等因素,以多种形式表现“英俊文化”的特色,具体形式有以社区刊物的及时全面了解社区建设情况;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将社区建设中所倡导的思想、观念、精神等融入到居民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快板等表演中,使社区成员能够在娱乐欣赏中,接受到社区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以社区名片的独特方式,对社区文化的英俊精神进行宣传,培养了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英俊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成就在省、市、区的社区建设中都得到了推广提倡,这种特色的社区文化不但提升了社区成员的整体文化认识和文化素养,更达到了促进了社区人群和谐、融洽社区内部关系的建设目的。

...................

三、 加强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对策...............22

(一)创新社区建设管理运行体制,厘清政府与社区关系...................22

(二)完善管理制度机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23

(三)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24

(四)强化社区服务职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24

三、 加强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创新社区建设管理运行体制,厘清政府与社区关系

针对在长春市城市社区调查中发现的社区行政事务负担过重,影响社区正常功能发挥的问题,针对其形成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改变行政作风,建立服务型社区工作体系。在政府全面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政策前提下,社区组织要摆脱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回归到社区建设的本质,真正从组织观念上建立起以服务社区成员为中心的社区建设管理模式。从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社区组织的功能作用,切实承担起社区本身的职能。在履行社区职能的过程中,社区组织通过行使正常的管理职权,打破之前由于认识和体制原因所形成的行政事务过重的被动局面。社区组织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多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先进社区管理经验,创新社区组织建设新模式。例如目前无锡社区管理中所采用的“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将社区划分为网格结构,每一网格民主选出网格长的形式,将一部分基层工作分解到网格一级。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但有效的减轻了社区一级的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还有上海、杭州等地的社区建设以其创新、实用、和效果好的特点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先进典范,长春市城市社区组织在建设可以多借鉴这些地区的建设成熟经验,结合本地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和内容,实现社区全面建设,满足居民全面需求。

政府合理界定社区职能。政府在对自身职能重新定位,实现转变的过程中,势必会对一部分政府职能进行分解,并下放到其他基层组织和机构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从社区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界定社区职能,根据职能与内容相一致的原则,给社区移交行政事务。政府在移交具体事项可以从工作内容、工作相关性、工作责任主体等角度分别对口到不同分解单位,可以将与社会管理关联性强的工作交由社区组织负责完成,而不是像之前的一股脑的将有关无关的事项全部移交给社区完成。这样先界定职能后分解的优势在于既有效的利用了社区全面的网络管理结构,增强了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避免了给社区增加过多的行政事务,保障了社区本质功能的发挥。

..................

结论

我国自开展社区建设以来,在社区功能的完善上了有了长足的进步,社区在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对长春市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与居民需求和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存在于社区职能划分、弃管小区、公共基础设施、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等六个方面。在结合长春市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改进作风、界定职能;创新弃管小区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建立资源协调共享机制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采取措施强化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严格进入制度,提升工作环境,强化队伍建设和创新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对策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代表性、普遍性问题。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一条长期的、曲折的道路,但是在这条路上只要我们能够审时度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建设出更加美好的城市社区,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满足居民服务需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理论界定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概念

农村环境就是除了以居住在农村的主体(人类)以外,其余的外部世界的全部。在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农户,农户的居住方式通常都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空间范围内采取聚居形式。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农村环境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中所研究的农村环境就是指农户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是指农户在进行生产活动中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生活环境是指农户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本文所研究的农村环境是指农户的行为和农村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农村环境的主体的农户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当农村环境已经恶化到威胁农户基本生存条件的时候,就代表农村环境出现了问题。从环境的恶化情况出现到严重影响农户的基本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危害农村环境的不合理性变化,我们都认为是农村环境问题。

根据试行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定义是:把地域上相邻的村放在一起,正常不能低于 2 万人,以治理环境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其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从而改善环境问题的治理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三类方式:一是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通过采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使这些村庄的区域环境质量获得改善。二是围绕同类环境问题或相同环境敏感目标,对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多个村庄进行同步治理,使同类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或相同的环境敏感目标得到保护。三是通过建设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设施,利用其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来治理好农村卫生环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不同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个大的范围,可以是单独一个村庄,也可以是单独镇区等等,而且治理污染设施的面较广,它主要是典型示范作用;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深化,是更大面积的典型示范,在实际工作中,要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之路。

..................

(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内容

1.饮用水水源地

饮用水的安全关系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近年来,由于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水源地区域内人畜活动频繁,使得大量污染物排放到水源地,对水源造成了不同程度污染,导致农村居民饮用水不安全。现在,水源地污染治理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饮用水水源地设置防护围栏、设立警示标志、标语,水源地附近禁止人畜活动,大力宣传,提高村民对水源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恢复和改善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确保村民的饮水安全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生活污水处理

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农村人口多、分布广,大多缺乏环保意识,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对于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的比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污水处理程序,加上生活中已经习惯,农村居民对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有的是往门口泼洒,有的倒入河流、江水中,不仅影响了水质乃至土壤的质量,甚至危害到自身的健康。

3.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一些农村居民无视垃圾箱,经常随意乱丢垃圾,现在农村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经越发严重,甚至成为阻碍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最大问题。本文通过把握农村生活垃圾的症状,分析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原因,从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和处理三个环节,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对策。

4.农村畜禽粪便污染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污染之一,养殖造成的粪便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对畜禽和人类自己都带来了威胁。所以,解决农村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也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以及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状况,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畜禽粪便污染防治的合理对策,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畜禽粪便的危害性。使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这是关系自身健康的大事,通过大力推行清洁养殖,实现畜禽养殖零污染,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二、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具体情况

(一)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状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内容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考量,主要内容基本上是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工程。根据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长白镇、金华乡、十四道沟镇、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新房子镇、宝泉山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长白县农村环境整治内容主要是对长白县 8 个乡镇 10 个村的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及畜禽粪便治理等内容进行连片综合治理。

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主要工作是水源保护地防护围栏及警示牌的设置,10个村共有分散式饮用水源地10处,为了全面保护好水源,分别设置防护围栏120m、警示牌1个,共设置防护围栏1200m、警示牌10个。项目组成详见表1。

防护围栏和警示牌的设置,不仅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是提高了村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

(二)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存在的问题

1.高水平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长白县农村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中更是缺乏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新技术人才。比如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污水的处理没有指定的方式,而是根据集聚程度、地形特点、排水特点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为农村的污水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知识能力还不能满足实际中的工作要求,导致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的,有的农村甚至没有管理人员,就算有专人管理也是半路出家的,有些是以兼职管理的,由于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做其他工作,所以时间不够,没有精力投入到污水处理工程的治理上,当问题出现,一般很难解决,直接影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二是技术知识十分缺乏专业。这些人大多没有专业学习过相应的知识,也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培训,对于外面先进的技术更是了解不多;三是由于长白县地处偏远山区,条件较为艰苦,即便引进了人才也很难留得住,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引进专业人才,想方设法使他们愿意留下来建设新农村。

2.治理乡村环境经验不足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不仅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连专门的环保部门也缺乏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缺少与各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与农民协调的工作插不上手,对于连片整治这种跨地域之间的协调工作实践经验相对少。

3.环保设施不够完备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富裕点的乡镇实行了雨水、污水分流制度,其他乡镇直接排入污水,这样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是无序排放农村生活污水,这对环境、水资源的危害是极大的。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也不健全,不仅规模小而且分散,对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也没有维护和定期检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基本上处于无人维护状态。污水处理设施长期得不到维护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菌种的失效、湿地的堵塞、杂草丛生、管道破损等,甚至会导致污水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4.生活垃圾处置环节薄弱

农村垃圾产生量不断加快,而现在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单一,大多数村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处理垃圾,也缺乏专业的人才来指导垃圾处理工作,农村环境卫生专业人员的配置还不足,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现在农村垃圾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共有六十多万个,而有集中处理能力的只有 15.8%,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村仅为 1.6%,有沼气池的为 33.5%,村落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匮乏导致处理能力欠缺。农民在对待生活垃圾问题上,不是运用变废为宝的思想理念和采取科学分类回收的方式,而是随意堆砌在房前屋后、沟渠田间,任其“自生自灭”。

.............

三、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具体措施..............21

(一)水源保护地防护工程................21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21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23

(四)农村畜禽粪便治理工程...............25

三、长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具体措施

(一)水源保护地防护工程

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重要内容。

长白县地处吉林省边陲,长白县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鸭绿江,引起了江水环境的污染。因此,长白县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自身的生存环境,也是保护环境、防治鸭绿江流域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乡镇农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聚集的资金也不断增加,可由于长白县财政力度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需要,所以,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力度,聚好财,用好钱,确保工程进度。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补助,进一步整合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创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奖补、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发挥各级财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规费标准、开展绿色通道、优化服务,凡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收费项目,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要在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治水上下功夫,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能人志士等,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村民自力更生、共建家园的积极性,主动出资出劳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活动。要积极探索,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激活市场主体,实行市场化投入模式。

要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的理念,切实加强维护管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要抓紧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探索以镇(街道)为单位的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各乡镇要根据处理设施的工艺技术、工程结构、处理规模等情况,采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行管理,也可实行镇(街道)统一运行管理或村民自我运行管理等多种模式。负责运行管理的单位要经常开展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污水接入以及管网衔接等运行情况,定期报告治理设施的进、出水量和水质。环保部门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纳入监管体系,加大检测频率,实行实时监控。同时要研究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保障机制,按县补一点、镇出一点、村筹一点的办法,落实运行管理经费。要将按农村居民自来水使用量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全额补助给镇(街道)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通过创新水资源管理模式,促使农村居民合理用水,合理处置生活污水,积极营造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生态环境,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水基础设施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

结论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属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开展对改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农村环境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环境连片整治,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断完善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再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促进长白县的农村环保水平整体提高,农村环境全面改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农村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相互协调,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在实践中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反省和思考,这样才能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这就要求避免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以全概偏”,即以连片为目标,忽略了各个示范区自身的环境特点,污染因素等个性化因素,导致了治理效果大打折扣。例如: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区域包括川水地区和脑山地区,川水地区经济略为发达,脑山地区因地势原因,经济欠发达,而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为了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有关部门对两地的农户,都配发了小型垃圾桶,然而后期的反馈并不理想,脑山地区配发的垃圾箱大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的“连片”除了指地域性的连片和相同环境目标下的连片之外,更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而忽略了地域差异性。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及其效率供给研究——以“教育”产品为例

一、“扩展的公共产品”:一个理论框架

一般认为,现代公共产品理论肇始于萨缪尔森自 1955 年提出“公共产品”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他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任何一个个人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即所谓的共同消费,公式表示为 Xn+j=Xin+j”。马斯格雷夫在其后把价格排他引入了公共产品的定义中,从而总结出经典公共产品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基本特征。也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不仅为政府的产生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也为政府和市场在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分工中提供了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在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与成本分担等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关于公共产品的识别,也就是公共产品的界定也面临质疑和挑战。此时,“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应运而生。“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并非一个新的时代产物,它所暗含的理念早已存在,只是并不像经典公共产品定义一样广为应用。

(一)“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范围

“扩展的公共产品”区别于经典公共产品理论从物品的本源属性上进行研究,而是从物品的供给主体和决策机制来进行研究。之所以认定“扩展的公共产品”并非新的时代产物,是早已存在的,基于以下几点:

1. 布坎南在《民主过程中的行政》(1976)中认为,“任何由集团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劳务,都被定义为公共的”。

2. Malkin 和 Wildavsky(1999)认为“公共产品是一种社会构成物,是一种纯粹与文化相关的观念性认定,一种产品不能根据客观标准来将其定义为公共产品,或者说,不应该由其自身固有的某种属性来定义,一种产品变成公共的是因为他由社会决定以这种方式来处理它”。

3. 休·史卓顿(Hugh Stretton)和莱昂内尔·奥查德(Lionel Orchard)(2000),认为“我们将所有那些其供给不是由个人的市场需求而是由集体的政治选择决定的物品,即把任何由政府决定免费或以低费用供给其使用者的物品和服务,看做公共物品”。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扩展的公共产品”的理论源头以及其与经典公共产品的根本区别。布坎南以及其他持相同观点的学者事实上并不是将经典公共产品理论全盘否定,而是通过“扩展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将经典公共产品理论纳入其中,这从图 1-2 中不难发现。笔者认为所谓的“扩展的公共产品”,即是政府既可以提供公共产品,也可以提供有私人产品属性的公共产品,其核心在于认定其为公共产品的标准是是否经过确定的政治决策或公共程序决定由政府来提供,学者冯俏彬给出“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基础上公共产品的范围,如图 1-1 所示。如果决定由政府来提供,那么按照该类公共产品的特点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以及“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三类,区别供给。“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和经典公共产品定义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关系如图 1-2。

...................

(二)“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扩展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下的核心概念

1.“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涵义

如果一种产品无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那么它就丧失了政府供给的理论基石。一种产品是否由政府供给,关键在于只要公共选择程序决定由政府提供这类产品即可。

教育、医疗保障、住房等产品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具备私人产品的特点。但公民的受教育情况、医疗覆盖面、住房拥有率等指标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显性要件,同时,“一个文明社会理应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理应具备仁慈和人道关怀”,在这种价值观趋同的基础上,经过公共选择程序后这些私人产品由政府提供即成为一项公共政策,也就为私人产品政府供给提供了理论的合理性。那么,“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

基于满足公民权利的某种合理诉求,贯彻了公平、平等价值观,经过公共选择程序决定的由政府参与提供并受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其边界的私人产品就是“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2.“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

从图 1-1 中不难发现,相对于经典公共产品而言,“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纯粹的私人产品,但也因为其由政府部门供给而有一定的公共性。“基于政治伦理,该类公共产品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共同消费,故而应该按照政治原则分配”。而事实上,该类公共产品其消费主体的受益程度可以度量,消费效用亦可分割,这使其具备了收费的客观条件。所以,该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原则,注重效率。

第一,按政治原则分配,但着重考虑那些权利享有不充分的边缘人群。也正如罗尔斯所言“政府和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最不利的社会成员,只要有不平等的政府安排能够更好地改善最不利者的前景,那么这种安排才是正义的”。公共产品,本质而言是全体国民平等享受的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也不例外地由政府向全体国民平等地提供。但当社会中的部分群体因为政策的“不公平”“不平等”而呼吁政府进行政策调整时,必然是因为部分群体已经先行享有了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那部分权利,而权利享有不充分的群体则无法享受到权利均衡的成果,因此才涉及到权利的普及。也即,“获得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应当依赖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所以,学校体系——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应当设计得有助于拆除阶级之间的藩篱”。除此之外,还涉及到“公共产品消费的公共性和效用的公用性”这一问题,布雷顿(1965)认为“公共产品消费的公共性和效用的公共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评价,某产品消费的公共性是客观的,但针对具体的消费个体,效用的公共性却是受主观评价限制的”。以国家金融市场的维护为例,中央政府通常投入较多的成本维护储备金的稳定,但是穷人和富人从中获得的效用显然不同,这也是感到“不平等”的一种可能。尽管绝对的公共领域公平公正尚不能实现,但作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政策决策者应该有促使公共领域公平公正的意向和努力。英国供给政策专家迈克尔·希尔指出:“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基本上都是首先偏向于最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人口,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那么,“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在某一周期内的着重考虑的人群必然是那些由于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低收入群体。

................

二、“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边界及其供给历程

经典的公共产品理论中,公共产品的边界受排他性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其边界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同样的因素也影响着“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的确定,除了上面列举的因素外,“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确定还受复杂的政治因素以及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政治伦理”的影响。所以,理论上而言,“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在不同阶段对供给主体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及其供给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握社会全部的公共资源,并对其进行分配生产。此时,社会管理并无公域和私域之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失去了自身的自主性,社会现状和社会制度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被商品化和市场化。所以,此时与其说是公共产品选择供给主体倒不如说是政府只能是唯一的管办主体。而此时对公共产品的分类也并不细致,国家经济发展较缓慢,能供给的公共产品种类有限,均衡供给或者充足供给完全没有可能。所以,此时政府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并没有像图 1-1 中分类那么齐备,“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边界及其供给方式也就无可区别的特点及意义。

....................

(二)经济转型过渡期“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及其供给

此处所指的经济转型过渡期并不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过渡,而是指从发展中国家市场到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的过渡。中国离完全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与市场经济体制所匹配的很多要素尚未达成,例如统一化的大市场,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形态等。

1.“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

此时,经济发展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经济结构如此细化使得“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出现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使其有了从经典公共产品中分离出来的驱动性和现实性。胡锦涛在 2010 年第一次使用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这传达的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理念,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这其中暗含了此阶段“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范围,也表明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性指向。之所以将这一问题有指向性的提出,是因为在这一阶段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覆盖较全,但公共支出的有限性使得公共产品均衡供给和有效供给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大难题,所以,必然需要该类公共产品的区别供给。

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虽无直观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是在市场、技术、体制、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下,该类“公共产品”在公共选择中被确定。所以,与其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边界的确定放在首要位置,倒不如建立动态调整、定期重划的公共选择机制,以实现该类公共产品边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性。

2.“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供给

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为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是政府单一投资的模式,教育经费由国家统一全额拨付,当然,这也与当时公有制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高等教育不收费也必然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国家成为其就业的垄断买主,大学生毕业生完全由国家按需求计划来分配。“在这种就业制度安排下大学生劳动本身也成为一种公共产品,为国家需要服务”。而从大学生毕业流向来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各类研究所成为毕业生集中的主要领域,这其中不涉及就业人员对工作依据主观兴趣的选择,因为工作是按照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分配的。与此同时,受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影响,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性质和工资待遇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简而言之,“这些制度安排下的高等教育,大大降低了政府提供教育的外部成本,在决策成本以及私人组织提供外溢成本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与之相配套的另一项改革即是国家将不再承担大学生学费,这就打破了政府支持的高等教育的制度基础。

...................

三、现阶段“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边界及其供给状态 ............ 19

(一)现阶段“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边界 ............ 19

(二)当前“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19

(三)“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供给实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

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路径选择 ............. 24

(一)“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采购的理论基础 ........ 24

(二)“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政府采购 .......... 26

(三) 政府采购模式的积极影响 ......... 28

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路径选择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区别供给的核心在于将市场引入其供给过程中,尤其是在生产环节由市场竞争性生产。以“教育产品”为例。中国教育基础薄弱,而人口基数要求必须办大教育,所以,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和效率不高是必须直面的难题。2013 年全国教育财政性投入高达 2.1877 亿元,如果这些资金的投入效率能提高 1%,便相当于新增加教育投入约 219 亿元。“在教育财政方面最大的挑战是经济困难时期的成本上升。最有希望的做法是努力在维持教育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产出的成本或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改善教育资源配置,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效率供给“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将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政府采购的理论基础

1.产品属性界定研究为其竞争性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中国,教育市场化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追本溯源不难发现,争议的根源是因为大家对“市场化”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市场化的本质在于其竞争性,而不是在其“营利性”。“政府采购教育”曾在教育市场化之初作为提高教育供给效率的一种方法被提出,但在经典公共产品理论的背景下,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理应也必须由政府提供,所以这一方法并未得到业内学者的认可,也未能成行。而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懈研究和探讨,教育在扩展的公共产品概念下被界定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这一新的身份归属认定,突破了之前教育产品身份的尴尬,使得政府采购不仅可行,而且成为了经济转型过渡期的不二选择。教育产品消费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使其可以通过向受教育者收费实现排他,也就是具备竞争性生产的基本要素,教育产品竞争性生产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个过程旨在培养与公办教育可竞争、能抗衡的民办教育,最终激活我国教育产品供给过程中各类潜在资源的活力,实现教育产品的实效供给。因此,教育产品竞争性生产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产品属性的根本要求。

................

结语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边界受公共选择的影响,而公共选择主体也必然受市场、技术、体制、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该类公共产品的范围或边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的波动的。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不断更新,类似于教育这样的“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需求必然可以量化、生产必然可竞争。无论从交易成本还是产品供给效率,“政府采购”这一方式都必将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佳方式。处于经济转型过渡期的中国,有决心统一化大市场、完善自由竞争市场的决心和势头,而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而言,“政府采购”将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共产品供给的必由之路。

任何理论研究的价值都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本文的出发点也正是希望借理论分析的可能性结果指导现实中公共产品供给的难题。本文力图做完备的理论分析,对“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做可能性的探讨,但由于作者理论知识积淀尚浅,对经济学的多种理论把握不够,以致于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无论是在剖析问题还是在理论构架上都显得不够成熟、不能鞭辟入里。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所提出的方式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上做出的概括性的论述,而无法对其可操作性进行验证,论文对政府采购该类公共产品这一模式的探索和现阶段教育体制直接如何契合也是论文中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邻避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广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我国城市化潮流引发邻避现象

城市,是一个承担着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系统,很多承担着城市功能的设施都是建在市民的居住范围内。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历史传统、政治和经济因素,一些承担市民生活所需的功能设施,如垃圾处理场、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由于给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或对周边居民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引发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排斥、反对、甚至阻碍、破坏这些城市设施的选址、建设和运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邻避现象”(not in my backyard),简称 NIMBY,又译“不要在我家后院”,由 0'Hare 于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提出。

(2)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突显邻避困境

邻避现象源于城市功能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早期的城市规模相对比较小,一般这类城市公共设施的规模也比较小、处理过程简单,所以给周边的居民带来的影响较少,居民往往少有抗议、排斥、反对、破坏,而且也觉得没有必要做出邻避的行动,邻避现象处于平静的产生初期。然后,随着城市的规模逐步扩展,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这些设施与其周边居民的冲突明显,但是由于政府的公共权威和公信力,以及城市政府有效规划的推行。周边居民往往采取重新安置、或自己搬离与该类城市设施较远的方法来解决邻避现象。最后,现化城市的高密集度、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使得市民对城市的功能日益增多,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城市设施的服务功能都满载负荷。因此,随着城市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周围城市公共设施的选址和建设,使得地方政府陷入邻避公共设施选址的困境。

(3)公民社会的形成促使邻避困境加剧

随着我国公民权的发展,公民社会初步形成,权利意识的增加带来不断的集体维权行为和事件。在 2009 年期间,就发生了许多由于邻避现象引起的公民维权事件。如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集体上访事件;深圳白鸽湖垃圾焚烧项目;北京阿苏卫抗议建垃圾焚烧事件;上海江桥标语游行反对垃圾焚烧事件;江苏吴江的万人反“垃圾焚烧”抗议事件等。因此,我国要处理好邻避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冲突,就有必要对“邻避现象”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公民社会不断成长的前提下,邻避现象日益加剧。然而我国当前政府在解决“邻避现象”的问题中显得经验不足和能力不强,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困境,未能达成共识,以至于无法解决问题。政府解决“邻避现象”的本质上可以归结为由政府引导公共理性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系列行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索邻避现象的概念和本质,再通过对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项目的案例分析,寻找该案例中邻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相关要素;并从公共理性、项目利益、政府行为、政策模式、风险管理等多个角度对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公共政策中邻避现象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地方政府缓解和解决当前的“邻避困境”做出贡献。

1.2.2 研究意义

第一,研究的理论意义。通过对邻避现象的国内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整理,加深对邻避现象的认识;通过对具体的邻避现象的案例分析,可以找到我国社会中邻避现象研究明确的、具体的、典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通过对邻避现象表现与原因的分析,能够找出其对公共政策的挑战,并且找到可以改进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切入口,总结出应对邻避现象的有效措施,丰富公共政策在邻避现象方面的理论,从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指导。

第二,研究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项目邻避现象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引起邻避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对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项目邻避现象的理论分析,政府要应从公共理性、项目利益、政府行为、政策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价值观、充分发专家主体的作用、构建利益损害补偿、创新政策模式、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以上观点对邻避困境的解决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第二章 “邻避”的相关概述

2.1 “邻避”的相关理论

2.1.1 “邻避”的概念

邻避现象,是指某些承担居民日常生活必要功能的公共设施(变压站、高压电基站、火葬场、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并给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损害人类健康,给人们造成从传统观念和心理上不能接受的精神影响,从而引发周边居民对其强烈地抗议、排斥、反对、甚至阻碍、破坏这些城市设施的选址、建设和运行的现象。邻避现象带有人类感性和理性的行为本质,因此邻避现象十分复杂,并很难明确界定它的边界所在。

邻避设施,即引起邻避现象的公共设施或者项目工程,它们具有明显的周边负外部性与巨大的正外部性。可以说,邻避设施是一种对社会产生公益性、但对其周边居民产生极大的负外部性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公益性是邻避设施得以存在的合理原因,另一方面,负外部性是周边居民进行权利抗争的正当理由。

邻避居民是邻避项目的规划、建设、投产、运营环节中将要、或者已经影响到的居民群体,也就是受邻避设施负外部性所影响到的居民群体。一般来说,参与邻避抗争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不作为邻避居民,因为它们不是直接的负外部性的承受者。

邻避困境,即在邻避现象的语境下,相对于政府主体(即公共政策的决策主体)而言,在邻避现象突显、矛盾冲突并形成一种决策理性与局部民意僵持的局面。邻避困境集中反映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左右为难,对邻避设施选址过程的公共政策价值难以界定和取舍,其具体表现为选址方案难以确定和选择;二是邻避居民对政府严重不信任,情绪化、盲目性地反对政府公共政策行为(如建设方案不切实际、专家论证不可信、政策程序不公正等),导致邻避公共设施项目不能如期建设投产,最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2.2 邻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2.1 地域空间

在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类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城市,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这些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地域空间来处理和排放。为了防止这些污染物、废弃物的污染环境,邻避设施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必须的。通过对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预先处理,缩少排放质量,降低污染浓度,并保证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干净、清洁。

为了保障城市功能顺利运行,在城市范围内大量建设通信站、变电站、排污设施等邻避设施。这些设施是城市结构功能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或多或少的这一类邻避设施,它们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设施的规模不断增大,但城市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可用土地的减少,难免会与居民区有所影响,从而令其周边居民产生邻避情绪。

另外,随着人类对能源使用和开发的日益扩大,一些能源设施不断开发和建设。但是,风能、核能等一些重点能源设施并不适宜居民靠近,从而引起邻避现象。例如日本福岛核放射性物质溢出,美国三里岛核物质扩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些危害性极大、风险性较高,而又必要存在的邻避设施——核电站、核废料处理场、铀类放射性物质生产工厂等,由于国家领土范围之限制、其影响范围之巨大、危害和后果极严重,都难以确保其不对居民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这类邻避设施所产生的邻避现象更是一种更复杂的挑战。

2.2.2 环境权利

环境权利,一般是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优美、健康的环境之中。环境权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威,其必然拥有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应然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公民,拥有着生存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这意味着,居民应当享有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的平等机会。另外,在每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环境权利的前提下,由于邻避设施往往是具备多个选址方案,就会产生环境公平权问题——为什么邻避设施建在我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

政府有责任控制邻避设施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即设施附近的环境也达到一般的环境保护标准。但是,由于邻避设施的规模较大,其所产生的污染量较多,毒性更强,加上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难以很好地控制邻避设施处理过程的排放,使其周边环境水平低于一般的环境保护标准。几乎所有的居们都认为:邻避设施周边的环境状况一定比其他地方的环境情况更为严重。这是引发周边居民邻避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三章 广州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6

3.1 广州垃圾焚烧场项目的概况................16

3.1.1 项目的背景介绍.................16

第四章 化解广州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的有效对策...................... 38

4.1 培育公共理性.....................38

第四章 化解广州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的有效对策

4.1 培育公共理性

公共理性,即在充满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中,各政治主体通过充分合作,来使社会公共事务达到公共的善。在公民社会的背景下,政府、民众、媒体以及专家的公共理性,主要是通过公共政策共识来取得的。因此,我们要建立的公共理性,是要坚持以“自由、正义、公平”的善的政策价值分配为优先,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社会社会资源分配。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地培育公共理性。

4.1.1 培育政府的公共理性

政府的公共理性,就是要通过树立正确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价值取向,来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公共政策的定义是,“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由此可知,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然而在进行资源分配的价值标准决定了社会资源是以什么“标准”来进行划分的。进一步来说,公共政策的价值观不仅决定了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也是判断公共政策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所使用“方式或途径的道德性问题”的评价标准。即公共政策除了实现“社会资源分配善的结果”,同时它还要实现“社会价值分配善的结果”。 因此,政府必须要兼顾这两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社会资源分配领域的公共理性。社会资源分配善的结果即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来实现。垃圾焚烧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分配的社会资源来推动的。但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涉及到项目周边居民的切实利益。因为他们的群体利益与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存在着极大的不协调、不平衡,所以,在解决邻避困境过程中,要充分了解邻避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并协调好社会公共利益与局部群体利益,进而做出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因此,政府要进行充分的政策咨询和项目论证,并运用公共理性来克服自身利益的局限性,从而准确地界定公共利益。

..................

结语

随着广州的经济不断发展及城市化加速推进,目前正经历着最深刻的社会变迁。城市垃圾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依赖政府、社会、居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回首广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过程,广州城管部门及政府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项目作出巨大的努力。社会各界只有同心协力,这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笔者主要从理论上探讨邻避现象的概念、本质及其特征,并进一步描述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通过描述和分析广州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的表现,分析得出广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案例中邻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相应提出了应对邻避困境的对策。另外,笔者尽可能的结合所学过的公共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一步充实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水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基于广东省饶平县黄冈河治理的实证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文化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使我国面临着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困境。目前全国己有46.5%的河流水质处于劣Ⅳ或Ⅴ类,不符合正常的饮用水源标准;10.6%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质降为超Ⅴ类,水体已基本失去使用价值。全国 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现象普遍严重,“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此外,当代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要求坚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尽量避免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优化。在这种趋势下,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不可避免成为社会的焦点。

为构建节水型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治理水污染,还公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实际过程中看,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有限的财政支出、高成本的管理费用、低效的行政效能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使水污染治理工作步履维艰。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公众的合作参与。其中,公众是水污染治理的力量源泉。但由于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相对滞后,公众参与发展不充分。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公众参与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作为水污染治理主体—公众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和功能,治理效果不尽如意。公众的参与意识不高、参与过程缺乏制度保障、参与途径不足,这些都是阻碍公众有效参与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因此必须实现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权利,健全和发展水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只有政府和社会公众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攻克这一难关。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期望通过对广东省饶平县黄冈河治理进行具体分析,深入探究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程度大小?应该如何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这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一方面,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理论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特殊性,延伸出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从而在理论推进和知识积累方面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对饶平县黄冈河水污染治理的一般情况和公众参与情况做出定量的描述,分析治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水平、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希望能提高政府治理水污染的绩效,促进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机制创新,为实现水污染治理中的“善治”提出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对策。

..................

1.2 研究综述

1.2.1 公众参与的研究综述

最早把公众参与的概念完整清晰阐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研究比较政治的西方学者。1960 年,“参与式民主”这一名词由美国学者阿诺德·考夫曼第一次提出,标志了公众参与研究在理论层面进入新的阶段。此后,该名词普遍应用于基层民主领域,例如社区管理、庄园活动和学生运动等等。1970 年,罗尔·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中系统说明了参与式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公共治理方面中发挥的作用,标志着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形成。参与式民主要求公民要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关心社会公共问题,通过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协商,配合政府共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1980 年,约瑟芬·贝斯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首次提出“协商民主”。随着民主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协商民主被应用在政治生活领域,逐渐演变成为决策和治理的方法。该理论认为所有受到政策影响的公众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应该通过与政府对话、协商的方式调和矛盾,达成利益共识,促成公共决策。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博曼、罗尔斯、哈贝马斯等学者在各自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公众通过合法的组织化渠道、制度化方式参与政府决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中,美国学者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中比较系统介绍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内容,指出公众参与是当代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要和公众共同分享决策权力,合作互助,根据不同的决策情况选择合适的公众参与方式。

从目前的研究趋势来看,西方学者对公众参与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理论基础的创新和分析框架的搭建,而是广泛运用在现实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如社区治理、环境评价、城市规划、行政立法等。

就我国而言,公众参与理论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我国日益加快建设政治民主化,公众参与被认为是强化民主意识,健全政治民主制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有了法律的规范向导,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之中。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第二章 水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概述

2.1 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内涵

2.1.1水污染和水污染治理

(1)水污染

根据我国 1984 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由于某些外来物质的介入,超出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而导致水资源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水质恶化,影响水体的正常使用,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水污染有不同的、具体的划分标准。按照污染源的排放时间,可以分为持续性水污染和瞬时性水污染;按照污染物性质划分,有剧毒农药水污染和有毒害化学物质水污染两类;按照发生的状态划分,又可分为渐变性水污染和突发性水污染。本文所说的水污染是指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多重污染,污染物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引发的危害居民饮用水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的现象总和,是一个表征、宽泛的概念。

(2)水污染治理

笔者认为,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江流湖泊等水体免遭污染,减少污染物在水域中的含量,降低污染物对水体的危害程度,使水体恢复利用价值,保障居民的安全用水,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所论述的水污染治理是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铺设制度化渠道,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健康,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清洁的水质。

2.1.2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是现代民主的重要标志,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时间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学术界、政治界上却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用语,并且广泛地应用在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没有一个学者能对“公众参与”做出一个明确的阐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公众参与”等同于“公民参与”、“公共参与”。虽然三者之间的区别不大,但仍有一定的差异。三者相同之处都在于突出“公”,即公共利益,参与的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立足点,与私人利益相对。“公众参与”与“公民参与”主要的区别在于:(1)参与主体。公众参与的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还包括法人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而公民参与的主体主要是作为个体的自然人。很显然,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远比公民参与的主体要广泛;(2)参与内容。公众参与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不仅包括政治事务,还包括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热门事件。而公民参与的内容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参与,重点强调公民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如选举与被选举、游行、自由结社等。“公共参与”与“公众参与”、“公民参与”相比较,最主要的是公共参与没有强调参与的主体,重点在于突出“公共”二字,即参与内容的公共性,公众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

2.2 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2.2.1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公众是水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公众通过参与水污染治理的决策、诉讼以及意见表达,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制定水污染治理的政策过程中,公众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环境权利。因为公众往往对所在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会产生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公众通过参与程序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自己的诉求和意愿,引起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对公共决策的形成施加影响力,能够提前预防损害公众环境权利的行为。此外,公众参与也是对公众环境权益的一种事后保障机制。如果某些企事业单位损害破坏水资源,造成水污染,侵害了公众的环境权益;或者针对环境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没有正确执行水污染治理决策造成公众的环境权益受损,公众可以依法向法院或有关政府机关控告、申诉或提起诉讼,以追偿自己的利益损失。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决策阶段的全过程,既保障了环境权益,又对行政部门起到了监督作用。

2.2.2 有利于提高公众保护水资源意识

水污染问题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公众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基本态度却不容忽视。公众的参与程度和水资源保护意识相辅相成。公众必须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价值,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公众参与有利于促使水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提升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环境意识,使水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人人保护水环境,积极投身水污染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2.2.3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水污染的行政效率

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是公众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与政府进行互动合作,共同治理水污染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要为公众的参与设计合理的程序和提供切合实际的方式,使公众对于水污染治理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能及时、快速地得到反馈,和公众形成良性的互动沟通。水污染和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水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更是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水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需要公众广泛参与,既能够反映公众的意愿,又有助于实现政府决策的公共价值取向。在水污染治理中,政府通过公众参与吸纳民意,收集来自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平衡不同利益需求,制定更符合民意的政策,增加政策合法性和权威性。这不但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社会认可度,而且减少了公共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执行公共决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监督成本。

..................

第三章 饶平县黄冈河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实证分析········22

3.1 黄冈河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调查···········22

3.1.1 黄冈河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情况·············22

第四章 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完善与发展···················46

4.1 加强教育,培养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意识·············46

第四章 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完善与发展

提高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能力,是促进我国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条件。水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从本质上来说,是政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能力,受到主观和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综合来看,要提高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能力,主要途径有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健全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重视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此外,还要加强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建设,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有效引导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

4.1 加强教育,培养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意识

4.1.1 重视环境教育,提升公众保护水资源的素养

水污染治理事关全社会的福祉,有赖于全社会共同行动,全民保护水资源意识的提高。公众保护水资源的环境意识不但决定了公众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取向,而且会对公众的参与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公众保护水资源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借助环境教育。第一,公众可通过掌握现代水污染信息,获得解决水污染问题的相关知识,形成对水污染问题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能摆脱由于传统文化政治体制下造成的参与冷漠,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民主自由、理性公正的姿态与政府形成互动,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第二,公众可以实现参与手段的科学化、技术化。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参与政府治理水污染问题决策,以更快捷、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过程中,公众不但培育了良好的政策参与意识,而且提高了参与能力。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工作。如芬兰政府不仅把环境教育定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还将其列为中学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新加坡政府通过严密的社会环节,在学校、社区、企业和新闻媒体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形成全方位对公民进行终身的环境教育。

因此,要提升公众保护水资源的素养,构建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机制,就必须通过学校、社区、社会等形式大力推进环境教育工作。首先,重视对学校课余环境教育活动的进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水环境”公益活动,增设环境知识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环境实践能力。其次,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整理社区资源,通过社区宣传栏、制作“水污染治理“宣传海报和以及环保教育讲座,大力宣传政府治理水污染的政策措施,普及科学用水、节水知识,以此不断增强公众保护水资源意识。同时,社区组织定期举行“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技能的培训活动,指引公众如何理性、有效地参与水污染治理,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建设一支拥有良好保护水资源意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众队伍”。最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公众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把培养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和公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逐步提高公众保护水资源环境素养,引导公众参与到水污染治理的实践活动中。

..............

结语

(1)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水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既破坏社会和谐,又影响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治理是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公众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治理的效果和整体水平。近几年来,随着公众参与模式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蓬勃发展,公众对包括水污染治理在内的环境保护活动越发关注。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水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比较低,公众参与的作用还没有完全、真正发挥出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基于广东省饶平县黄冈河治理的实证分析,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通过回收 331 份调查问卷和结合访谈内容总结出黄冈河治理中公众参与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意识不高,信息知情度欠缺;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致使意见被忽视;公众参与的方式单一,参与治理决策水平低;公众参与缺乏组织性,非政府环保组织影响有限。这也是我国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有:政府主导性强,公众对政府的依赖性大;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普及工作不到位;公民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公众参与缺乏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最后结合我国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概况,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对策:提高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能力以及增强政府回应性,完善健全水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

(2)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

第一、方法上的不足。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问卷法。问卷所整理出来的数据是否能完全代表或说明公众参与的程度,还有待斟酌。问卷的样本量比较不足,毕竟所调查的黄冈镇是有 10 多万人口的城镇,而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是 331 份。实地访谈的内容有待深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验证,此外还需要假以时日挖掘更多一手材料;

第二、内容上的不足。文章过多运用表格和数据说明问题,分析原因,可能导致理论性不强,这点还需改进完善。同时,本文只是以饶平县黄冈河治理为个案进行分析,但不同流域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公众参与治理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笔者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既未与政策部门及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反馈,其可操作性有待验证,又未考虑黄冈河水污染治理的特殊性,是否有推广性难以验证。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研究——慈善组织、政府、企业的角色定位与行为改进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经历了二十年的沉淀与酝酿,中国慈善事业在迈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飞跃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黄金期”,也有学者称之为“管涌期”。慈善事业这种跨越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社会捐赠方面,从2001年的11.7亿元,到2008年飙升至1070.49亿元,再到2010年的重破千亿,捐款总额的几何级增长方式,凸显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其次,慈善组织的发展也不容小觑,社会组织总体由2001年的21.1万个激增到2010年44.5万个,10年间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再者,志愿服务亦是蓬勃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红十字会志愿者以及各类民间义工组织,活跃在教育、医疗、扶贫、抗灾及大型活动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中国志愿服务发挥着前所未有的能力和作用。当然,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近十年中国慈善事业在“素质”上也有显著提升,慈善行业环境更加多样健康,非公募基金异军突起,各类支持型慈善机构崭露头角,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慈善氛围初步形成,机制模式不断创新。

但是,快速成长并不意味着成熟,从2004年湖南太子奶集团诺而不捐被中国妇女基金会告上法庭,到2007年“中国妈妈”胡曼莉侵吞孤儿善款,再到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的“天价帐篷”、2009年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专项基金遭冒领和挪用、2010年章子怡的“诈捐门”,不时冒出的慈善丑闻不断拷问着中国慈善事业。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在中国慈善事业刚刚迈进第四个十年之际,慈善危机事件集中爆发。先是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的“万元餐”事件,接着广州廖冰兄基金会遭女出纳私吞巨额善款事件,之后的“郭美美事件”更是把中国红十字会乃至中国慈善事业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风声鹤唳,中国慈善事业遭遇三十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受到了诸多的口诛笔伐。

中国慈善究竟怎么了?

首先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到,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慈善危机事件并非只是偶然现象,而是长期以来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社会民众对其不信任情绪的集中爆发和体现,并借助互联网得以迅速传播。而且我们更要意识到,中国慈善事业在经历了十年探索、十年复兴、十年飞跃后,并不能自然而然的就在第四个十年进入到成熟阶段。在第四个十年之初,一系列的慈善丑闻让我们思索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也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敲响警钟。

......................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2.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

中国慈善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近代慈善事业更是经历了从有到无、从无再到有的反差性变迁。要考察慈善事业治理主体的行为,必须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参考文献。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涉及相关内容,而且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具体有实践意义,国外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也需归纳、筛选,文献分析的方法是文本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基础。

(2)案例分析法

之所以要研究慈善事业治理主体的行为,是因为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质疑。而这一系列的慈善危机,很大程度上与慈善事业治理主体的行为不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慈善事业治理主体的行为,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无论是明确慈善组织、政府、企业三方主体在慈善事业治理中的责任,还是厘清其在慈善事业治理中的权界,都列举了典型案例,并从中剖析原因、思索解决方式,以期寻求更合理的慈善事业治理主体行为,对论文的主要观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3)访谈调查法

因为本文涉及的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课题,访谈调查法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论文准备和写作过程中,笔者走访多家慈善机构,并与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详实的数据,为论文的分析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

1.2.2 论文的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政府、企业三方主体的角色定位及治理行为。本文立足于两个维度:一是在充分认知慈善事业三方治理主体角色与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革建议;二是探讨在三方主体之间合作型信任关系如何构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和政府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的化解。具体来说,论文共设六章,包括:

第一章为导论,着重对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的意义、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创新点和不足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内容进行阐述。

第二章是对慈善事业治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分析的研究。本章首先对慈善、慈善事业、治理、慈善事业治理等一系列概念进行界定;接下来对慈善事业治理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包括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和 NPO 理论;最后对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的实践作出分析,主要从中国慈善事业成长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方面着手。

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慈善组织、政府、企业三方主体进行研究,但研究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第三章在阐述了慈善组织的概念及类型,中国慈善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获得途径,即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慈善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

第 2 章 慈善事业治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分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慈善的含义

中国自古就有优良的慈善传统和丰富的慈善文化底蕴。在中国,“慈善”二字,原本是分开的两个字,《说文解字》中对“慈”的解释是“慈,爱也,尤指长辈对晚辈的爱抚”。对“善”的解释是“吉祥,美好,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二字逐渐合在一起使用,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意思是说崔光为人宽容随和、慈爱善良,不受外物的影响,官场的进退起落,自己体会罢了。从语源学的角度,慈与善虽有一定区别,但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两者的字义渐趋相近,均包含有“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慈”有四种解释,分别是:①和善;②(上对下)慈爱;③指母亲;④姓。“善”有十种解释,分别是:①善良;②善行;③良好;④友好,和好;⑤熟悉;⑥办好,弄好;⑦擅长,长于;⑧好好地;⑨容易,易于;⑩姓。对“慈善”的解释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现代人对慈善的理解,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从道德和行动两个层面理解,即认为,“慈”代表“慈心”,“善”代表“善举”。慈心是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彰显慈悲和慈爱之心,善举是在社会行动的层面倡导仁义和仁善之举。另一种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理解,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对此曾有精辟的概括:何谓慈?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何谓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在英文中与“慈善”对应的主要有两个词,一个是“charity”, 与基督“Christ”的前缀相同,一般解释为“仁爱”、“基督之爱”、“为上帝而普爱众生”等,带有浓厚的宗教(基督教)色彩。另一个词是“philanthropy”,这个词是从希腊文来的,它由“爱”和“人类”两个部分构成,常常被译为“博爱”或者“慈善事业”。虽然这两个词都指慈善,但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相对来说,“charity”更强调针对困苦状态的人的帮助和救济,而“philanthropy”则不仅仅限于帮助穷人,它还带有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意思。

在日语中,慈善本是佛教用语,是“实践慈悲”的意思。慈悲是指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给予欢乐(慈),除去痛苦(悲)。实践慈悲,就是用佛、菩萨般的心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给予欢乐,消除痛苦。

...............

2.2 关于慈善事业治理的主要理论

由于慈善事业在支持社会公平与正义、政治民主与文化进步、科学教育水平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外交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学者们也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出了研究慈善事业的不同理论,从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来看,其相关的理论主要有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及 NPO 理论。

2.2.1 治理理论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人类的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社会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发展研究中,治理理论是一种关于政府与公民共治的价值追求,是国际规制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从此,在公共管理领域,治理一词已经逐渐获得了话语霸权,在很多地方取代了“公共行政”、“政府统治”和“政府管理”,而逐步以“治理”、“治道变革”、“公共治理”、“善治”等相关词汇纵横于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

庞杂的治理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的研究途径,主要是公民社会的途径、政府管理的途径和合作网络的途径(参见表 2.2)。

..................

第 3 章 慈善组织“合法性”获得与组织建设 .......... 46

3.1 慈善组织基本概况........... 46

3.1.1 慈善组织的概念及类型............ 46

第 4 章 政府主导角色模式转型与制度安排重塑 ............. 92

4.1 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与政府关系梳理........... 92

第 5 章 企业慈善责任担当与慈善行为革新 ............. 129

第 5 章 企业慈善责任担当与慈善行为革新

5.1 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

5.1.1 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1)企业的界定

企业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单元,它们对于慈善事业的认可度、关心度、参与度,不仅直接影响着慈善事业的资金状况,也影响着社会公民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和参与。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生活对人的塑造会影响个体本身的感知、判断和选择。而社会生活,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从属的正式组织,企业中的员工,一定会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熏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认同。企业对于慈善事业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企业中的所有个体,对于慈善事业态度的集体表现,当然,这其中企业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此,我们难以界定企业家的捐赠,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捐赠,属个人捐赠还是企业捐赠。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制度和我国有所区别,所以企业家的捐赠几乎全部视为个人捐赠,不过也有例外,集体主义根深蒂固的日本,则将其视为企业捐赠。

人的善爱之心虽然不以捐赠的多寡来区分,但是富人拥有着更大的捐赠能力,承担着更重要的慈善责任是无可厚非的。作为社会相对富裕的阶层,企业家们行善与否必然更受社会关注。如果企业家们漠视慈善事业,人们难免会产生类似“有钱人都不捐,我们为何去捐”的心理,消极对待社会慈善事业。在慈善事业较发达的美国,社会慈善氛围浓郁也和如卡内基、比尔盖茨、巴菲特等等知名企业家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企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个概念,《中华法学大辞典·劳动法学卷》这样来定义企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对企业的定义为“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从企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具有组织性、营利性、自治性等基本属性。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依法登记经营,在银行开设帐户。企业一般是法人,也可能不是法人。

..................

第 6 章 结论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与个人的行为一样,组织在社会中的行为也并非是随意的,而是与组织的社会身份、位置有关,其行为是在扮演一种社会角色。这种社会角色,既由社会对这个身份、位置提出的规范和要求所决定,同时也由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角色定位所决定,还由组织的独特能力和个性所决定。由此看来,组织的角色与行为是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一对概念。角色定位规范和指导着组织行为,而组织行为又会对角色定位产生影响并且成为社会角色认同的判断依据。

本文对于慈善组织、政府、企业在慈善事业中角色定位与行为改进的探讨,就是希望三方主体在明确角色定位中改进组织行为,在改进组织行为中获得社会的角色认同。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的执行主体,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必须改变其依附地位,获得组织的独立性、自治性和民间性,并且通过组织的道德建设和能力提升获得社会的认同。政府应成为我国慈善事业规则的“制定者”与“执行者”,指导、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监督、管理慈善事业的活动。政府需要将政府权威和行政干预逐渐淡出慈善组织,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实施培育型监管、加强慈善道德建设、出台扶持政策等引导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应加强慈善责任意识、树立企业公民观念,不仅对慈善事业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还要用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影响慈善组织的发展,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参与方式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通过慈善组织、政府、企业三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希望可以构建起慈善事业的网络治理模式,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中国超大城市精明增长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的背景

本文的研究源自对以下四组数据的观察和思考:表 1.1 是中国自 2006 年起连续五年的城镇总人口、人口城市化水平、市辖区土地面积、建成区面积的相关数据。不难发现,2006 年~2010 年间的四组数据都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这意味着什么呢?第一,城镇总人口逐年递增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而人口城市化水平逐年递增意味着城市人口比重增长。那么,城市不得不承载越来越繁重的人口压力。人口规模的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需求增加,例如:就业岗位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基础设施需求和住房需求,这无疑给政府的管理“制造”难题。第二,市辖区土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的逐年递增意味着城市空间范围的持续增长。原本属于农村范围内的区域随着城市的土地开发转变为城市用地,为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那么,这样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和城市空间范围的增长是否意味着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呢?

城市化并不是城市无限度扩展,更不是通过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让农田、农村、农民都淹没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城市的土地扩展、人口增长、产出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等城市增长现象,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城市化。如今,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增长现状,不难发现诸多共性问题的存在。尤其在人口众多的超大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

..................

二、相关研究综述

近些年,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存在关于“城市蔓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此时,“精明增长”的相关研究应运而生。对“精明增长”的研究首先由政府发起,并与学界对“精明增长”的广泛热议形成密切的联系,既有理论研究的火花,又有管理实践的共振,形成势不可挡的“精明增长”热潮。“精明增长”既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政府管理城市、应对城市恶性增长的新原则和新目标,同时还包含了政府管理城市增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从观念到实践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城市图景。21 世纪以来,中国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学习和研究“精明增长”,试图依此缓解中国城市增长面临的困境,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及政府对城市增长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对“城市蔓延”的认知:精明增长研究的现实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城市蔓延”随着美国城市郊区化的日益加深而受到关注。对于城市蔓延的初始认识集中在蔓延所导致的城市空间范围的急速扩张1。此时对城市蔓延的界定没有明显的褒贬意见,只是用“蔓延”描述城市空间扩展的现象和过程。而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加入,对城市蔓延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对它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者认识到一些城市问题都与城市蔓延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城市社区的无个性复制、各种土地资源的流失转而成为工业用地、城市道路资源的极度缺乏,甚至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社会阶层的贫富隔离,都可以在城市蔓延的过程中寻找到问题的溯源。尤其是 20 世纪 70年代后,原有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交通愈发便利,加上政府有意鼓励拥有私家车和在低密度城区建设高档住宅,这些都是城市郊区化的鲜明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城市蔓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不同领域研究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认识和分析城市蔓延,他们的共同点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了城市蔓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概括的讲,城市蔓延主要是指城市空间的低密度扩张,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农业用地、开敞空间向建设用地的转化问题,并伴生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环境的问题。其中,经济的问题主要是指低密度扩展造成了人均服务设施成本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中心区的衰退等;社会问题主要指蔓延造成了种族、贫富在空间上的隔离,增加了社会暴力,助长了种族主义等;环境问题主要指蔓延造成农业用地、湿地的减少,以及蔓延式发展增加了机动车的使用,致使环境污染加重。此时,对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注并没有明确提出“城市增长”这个概念,而是在一片“谩骂”声中被“城市蔓延”所取代。

....................

第二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依据:聚集经济理论

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的是德国经济学家 A.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中系统阐述了聚集经济理论。他认为聚集经济是:“由于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可见,韦伯的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有关,他强调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规模变化。

而冯云廷认为: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与专业化经济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利益和与多样化相联系的范围经济利益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经济。聚集经济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聚集经济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经济,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第二层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聚集经济,有时又被称作“地方化经济”。这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第三个层次是由多个行业或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作“城市化经济”。这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做出贡献。城市是一个特殊层次上的经济系统,城市聚集系统的层次性内在地包含了聚集经济的层次性。这三个层次上的聚集经济,在规模尺度和功能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对于城市系统而言,由企业规模扩大形成的聚集经济是最基本的单元,是低层次经济系统的聚集经济;而“城市化经济”是最高层次经济系统的聚集经济。并且,城市化经济的产生,以城市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为前提。

(一)聚集经济的逻辑起点:作为生产单元的城市

聚集经济理论将城市视为统一的行为体,进行着类似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创造着价值。与企业相类似,城市的生产活动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也面临着内部的协调和管理成本支出等问题。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设施、产业(生产项目)和管理等。图 2.1 概括性地描述了城市生产活动的过程:

................

二、核心概念:精明增长

如表 2.1 所示,综合上述对聚集经济理论的阐释,从中提取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即对精明增长的概念厘定,以及评价精明增长的分析框架。

(一)什么是城市

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愿景下的实践产物。城市的最初形成是因为交换活动的集中(即早期的集市),这使城市逐渐成为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也成为人口相对密集和统治集团集中的区域。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所具备的物质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包括:大规模的消费群体、劳动力资源、用于非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财政的支持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和政策环境。正是由于最初的人口、经济活动和政治统治的集中,使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规模,具备了农村地区不具备的聚集效应。而这种独有的聚集效应,又使城市成为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兴起后经济活动急速扩张所需要的载体,满足了工业化的需求;同时也加速了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城市外围区域的发展。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诺南·帕迪森认为:城市作为历史的产物之一,是社会权利与文化的最大限度的集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城市中交汇;在城市中,文明的产物不断发展、衍化,人类的经验逐渐变成真实可行的符合。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城”与“市”是两个分离的概念。“城”是指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守意义的军事据点。? “市”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后被引申为人口聚居、工商业发达的集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内人口的增加,加速了“市”的贸易发展,同时,交易的扩展又提出了要有相对固定的市场的需要。于是,“城”与“市”逐渐融合为一体,演变为今天所谓的城市。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用法中的“城市”与“市”也有一定的差异。“城市”是与农村相对应的,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而“市”则属于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

..................

第三章 中国超大城市“精明增长之适度开发”检验 ......... 54

一、超大城市“适度开发”一般性描述 ............ 54

(一)精明增长对“适度开发”的诠释与指标选择 .......... 54

第四章 中国超大城市“精明增长之绿色生态”检验 ............ 123

一、超大城市“绿色生态”一般性描述 .......... 123

第五章 中国超大城市“精明增长之城市魅力”检验 ...... 158

第五章 中国超大城市“精明增长之城市魅力”检验

一、超大城市“城市魅力”一般性描述

精明增长的目标五、目标八和目标九构成了对“城市魅力”的分析框架。如表 5.1,精明增长所强调的“城市魅力”,首先是通过积极的财政影响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为城市宏观产出和居民微观收益的增加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和财政支出,为城市魅力的塑造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城市的魅力还体现在对资金和人力资源吸纳能力,构成城市增长充足的财力和人力基础。再次,城市的魅力体现在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对中国超大城市“城市魅力”的一般性描述,将从这三方面目标入手,主要探讨42 个超大城市的结构特征分布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依旧按照人口规模、所处区域和行政级别进行分组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超大城市精明增长检验结果

从 2006 年-2010 年的数据来看,42 座超大城市在人口规模、土地开发、城市产出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均体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说明每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土地开发、城市产出和产业结构变化体现出协调一致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超大城市的增长现状是精明增长”的研究假设。

依据本文所建立的精明增长分析框架,笔者从城市的适度开发、绿色生态和城市魅力三个方面对中国 42 座超大城市的增长状态进行了检验。如下表 6.1 所示,精明增长分析框架共包含 41 组变量间的关系,需要考查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存在哪种相关关系,以及这种相关关系是否符合精明增长所倡导的精神和追求的目标。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回归分析,在 41 组变量中,共有 23 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无相关性符合精明增长,有 16 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缺失有违精明增长的要义,另有 2 组变量间关系还无法判断其是否与精明增长相一致。所以,不能简单的回答超大城市的增长状态是否精明。

本文对超大城市精明增长的检验结果,可以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指明方向,不符合精明增长的变量间关系正是未来政策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16 组不符合精明增长的变量间关系共涉及到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基础设施供给;二是关于城市土地开发;三是关于公共交通供给;四是关于住房条件改善;五是关于城市绿化;六是关于农田保护;七是关于环境保护;八是关于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就业引导。这八方面的政策调控无一是孤立存在的,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保障调控均衡的重要前提,可以将这八个方面的调控政策概括为四大领域的政策问题:

(一)关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供给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基础设施供给数量与人口规模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公共交通供给数量和运载能力与人口规模之间同样不存在相关性。这表明超大城市在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交通供给方面都没有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人口规模的增长必然带动了需求的增加,而供给的“不回应”显然是缺乏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金融危机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金融危机及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基础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世界主要的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国政府为此纷纷出台相应的对策,在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在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探究。而这些关键的政策实施,是衡量政府在金融危机之中应对危机的能力的标准之一。要想在经济转型期间,做到合理的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调控能力,我们需要很好地了解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

(一)金融危机相关理论

1.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其一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位期间,为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 13 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2003 年 6 月 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 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从事实比较、泰勒规则偏离角度来看,这次美联储利率下调具有底部和降幅最大的特点。货币政策的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过剩,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房价快速上升,从而带来了房地产泡沫,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其二是国际经济的失衡。从全球来看,美国、英国等经济体存在过度的需求和消费。在 2007 年,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四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到全球的 70%,并且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从 2005 年到 2007 年储蓄率一直为负数。同时,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一直实现了经常账户盈余。在 2007 年,非石油出口国的经常账户总盈余达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事实证明,美国等经济体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以透支为代价的消费信贷,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的基础上,都需要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这种“危险的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并将最终酿成危机。

其三是过快的金融自由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快速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特别是 1999 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拆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建立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混合经营,但相应的风险管控没有跟上。在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发起——分销”的低资本消耗型的商业模式下,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当信贷资金市场进入紧张状态,流动性就迅速干涸,从而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带来金融动荡。

其四是滞后的金融监管。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和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特别是没有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投资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例如在美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下,投资银行既不受美联储监管同时也不受联邦存款保护机制的保护,也不受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 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约束,金融衍生品在场外交易甚至绕过了监管,从而纵容了金融冒险行为。同时,目前监管部门主要侧重单家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而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并且全球多边监管协作机制也未有效运作。

..............

(二)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提出,显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直接相联。我国 20 多年的改革无不是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为中心展开,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样源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从理论上讲,二者均为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形式,但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别:计划经济本质上要求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央配置,它直接排斥市场、竞争,排斥平等交易,它要求一切生产都包容在计划中,它需要一个全能政府来管理社会、管理经济,它强调“全国一盘棋”,它的结果形成平均主义、大锅饭、效率低下。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平等竞争,由市场通过价格信号自发配置资源,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状态;市场经济强调公开、公正、公平,它不仅强调市场主体之间经济上的平等,而且强调政治上的平等,它需要经济民主化支撑它的发展。

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政府由社会资源指令性计划配置者和直接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辅助者、服务者和宏观调控者。

1.市场失灵论和政府失灵论

政府失灵论和市场失灵论政府失灵论源于公共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面对社会成员不同的偏好和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压力,政府不可能计算出社会福利函数的最优解。政府机构的组成人员和其他社会机构的组成人员一样,都是由具有个人动机和个人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由这些个人组成的政府自然要把个人利益带进政府和政府决策中,于是,政府失灵就是必然的了。

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其一,信息不完全。由于缺乏信息,政府不能按最佳用途规划资源。其二,政府官员的动机。政府官员是为自己利益工作的,而政府政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使得政府官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设计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其三,难以预期私人部门对政府计划的反应,从而使政府行为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政府失灵的后果:没有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政府,政府目光短浅和行为短期化;政府活动的低效率;有权势的利益集团利用政府谋私利即寻租行为。正是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极力主张重新创造市场,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凡是市场能做的就应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不必干预,否则必造成效率的损失。

...............

二、金融危机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和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

我国曾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期,在保持 10%以上的增长率时,很多转型方面的问题未得到重视。现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关键调整转型期,很多人在考虑为什么现在经济增长方式想改变调整时那么的困难。经过广大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是制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吴敬琏教授曾经说过,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类似的传统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盲目的追求数量的扩大,其中包括 GDP 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其二是政府仍然持有过分的资源配置的相关权利和对企业发展的干涉权力。

现在政府在经济发展常常起到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过度干预并不能科学的、以发展眼光的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现实中常常有两个状况值得注意:其一是,政府忽视市场调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职能过度扩张需要警惕。其二是,政府把一些本应该自己主导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都没能做好,有些公共产品如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民教育甚至被推向市场,成了过分市场化,这又成为了政府的“失职”。现在广泛存在的建设发展导向的政府,应该转向公共服务导向的政府。现在政府过于追求经济上掠夺型发展,而对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确认为获利少而发展缓慢的现象广泛存在,应该引起重视。

..................

(二)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经济调节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调节职能是政府对国家经济开展的全局控制和宏观治理,用来保障经济朝着稳定、速度快、结构科学的方向的责任和具备的功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清晰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提高了速度,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加大,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更是明显加大。国家宏观调控过多的行使行政手段,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没有很好利用。我国之前所做出的宏观调控大多付诸于行政方法,有些相关研究人员曾这样描述我国的宏观调控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就直接命令干预停止。和经济及法律的方法相比,行政方法具有推广迅速,效果快的优点,但是政策的突发转变,不但影响相关企业的预期计划,使企业利益受到不可估量损失,还将导致政府政策的估测职能降低,有损政府的公信力。

2.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类型,可是自身的缺失会导致资源的非合理分配,政府应当合理引导相关从事自然资源垄断的企业,以确保市场朝着健康并且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市场监管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和改进。政府在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其一,政府市场监管水平不高。市场监管缺失或力度不够大,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值得反省的案例,有些企业欺诈消费者的违法作为,充分反映出政府在市场监管上的缺失。其二,在市场准入领域,“多头审批”的问题严重。《行政许可法》出台之前,许可权的设置复杂,造成审批过于繁琐。《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仍未能从实质上制止市场准入的多程序审批。例如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的确立和许可往往涉及市政、财政、交通等多个政府部门,运行环节复杂而且成本偏高,不利于特许经营的推广。其三,监管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缺乏民主体现在政府在监管各项工作上不尊重和保护百姓的知情权,还体现在社会参与力度缺乏,极少民主参加,因此不便于形成公众监督机制,影响监管的有效性,致使权力寻租的不良行为不能根本解决。

3.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依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成了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首先,对于政府职能认识不清。当前,政府职能越位现象严重,有些失误政府管理的效果不好,即使勉强管理也效果欠佳。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总是发现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政企不分也是长久以来的问题,政府应该更好的监管,而不是和企业的过多的交叉管理,与政府为市场创造良性竞争环境的承诺完全不一致。导致具体实施工作时,许多相关政府人员不能正确理解政府真正该处理哪些事务。

...................

三、金融危机下政府职能转变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23

(一)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被弱化................. 23

(二)政府的职能过度扩张.................... 24

四、金融危机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29

(一)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29

(二)建设高效有限型政府................. 30

四、金融危机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我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不能一味想着回避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是要在经济转型期抓住机遇,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制定相关的国家发展方略时,需要同时做好自身的改革工作,并且适应环境带来的改革机会,双管齐下才能全面的解决问题。

(一)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政府应当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转型为公众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最大限度地缩小自身的经济人角色,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和力度。一方面,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经济维度。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为全体公民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起点,这是政府的社会性公共服务部分。

这样,在考量政府绩效的时候,仅仅依靠 GDP 指标就是非常不全面的,不利于政府职能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社会公共服务指标应成为硬约束,这就要求政府要少伸“掠夺之手”,多伸“援助之手”,采用“无为之手”,让财富更多地流向百姓,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科学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平稳较快发展和最终构建成和谐社会。

进一步政府职能转型的关键要点,就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终极目标,建立新型行政体制,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成型。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重点发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三角合作,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除阻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现实中作用不明显的审批事项。

...................

结论

长久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各种学科的科学家都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尤其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思想。在西方的相关研究理论中,从国家干预的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轮到自由主义的市场自发论。从这些理论发展中,能学习到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对政府职能改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现在关键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危机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中,单纯的依赖市场机制或者过于依靠政府干预都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和混乱。所以建立和定位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程度和控制范围是重点。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我国要在极短的时间中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实现一些关键改革。受到传统体制及其观念的影响,很多部门工作人员习惯于通过运用审批权配置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含金量不高。该政府管的要坚决管好,不该政府管的,坚决放掉。凡是市场能决定的,就交给市场;凡是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行政审批改革将是健全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体制创新的突破口,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出发建设服务政府、高效政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