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6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一项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为社会組织发展提供新契机

从美国起源的社会组织,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延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自改華开放L义来,我国的社会組巧进入快速增长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其数量增速更是进一步加快。社会组织日益广泛的活动领域和渐趋规范的活动形式,在推动个人参与、开拓公共领域、实现社会价值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党的十八届王中全会上,我国提出要建设"国家治理体系"。自此各个类型的社会組织日益受到重视,其治理主体的地位被逐步确认,并被视为是助推"国家治理能为"建构的重要力量。据截止2014年6月底的统计显示,我国共有社会组织56.1万个,其中有社会团体29.4万个,基金会37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6.4万个。

作为民营经济强省,浙江省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也居于全国前列。据统计,截止2014年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登记注册社会組织3.4万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6个;根据浙江省民政局的估计,浙泣省总体数量已超过10万个。这些社会组织在教科文卫、社会公益、福利慈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为量,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伴随着全球化,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与社会网络的交织日益紧密。社会組织虽然由西方发源,但西方的么民社会为个体自主自发的社会团体孕育了良性主壤,因此西方国家的社会网络较国内而言有很大区别。在我国,群体之的依赖有着更深层次的互动,社会組织则不可避免地更深层次的誤入社会网络。近年来,社会组织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越来越大,提升組织绩效、加强组织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

1.2研究目的

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试图考察组织网络对杜会姐织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属性。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属性:

第二:以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组织网络对社会组织发展影响的相关假设;

第三:使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分析社会组织与组织网络的关系现状;

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证模型,研究组织网络与社会組织发展的关系;

第五:科学分析、评价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

最后:通过以上的研究,力求为我国社会組织发展提供有益的引导,为社会组织绩效水平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增强献计献策。

写作思路及研究框架

........................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与20世纪70年代成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被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组织采取社会网络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从不同观察单元(个体、群体、组织)的不同分析层次的关系过程与结构进行考察。本研究着重研究组织层面的分析。

1、概念界定。Mitchell(1969)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将社会网络界定为"某一群体中特定个体间构成巧一系列独特联系"。Wellman(1988)认为社会网洛是由个体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袁芳(1997)认为社会网绝是"一组已经或可能连搂的点之间关系的集合"。黄海云和陈丽萍(2005)将社会网络界定为"处于一个共同体系的个人或组织在分享和交换信息和资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集合",指出社会网络不仅是关系网络并且是组织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杜会网络是"行动者及其联系行动者之间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彭彰(2007)将社会网络界定为"行为者的社会实体及社会实体之间产生的狂会关系所组成的集合体"。

社会組织会受到社会网络不同单元的影响与制约,政府、企业和社区这五个单元与组织的交互构成了政治网络、商业网络和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姐织网络延长组织寿命、取得合法性及提高社会组织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Sowa,2009)。社会组织与以上兰种类型的組织网络在交互过程中可以资源互补,形成互益关系。因此,組织网络对于社会组织来说不可或缺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组织网络会成为公共机构格局的一部分。

........................

2.2組织网络对社会組织发展影响的文献回顾

结合研究目的,本文将主要回顾:"(中国)政府对社会組织的影响"、"社区网络对社会组织的影响"、"社会组织协同企业的动因"这3大主题下的文献。从而厘清组织网络中的政治网络、社区网络及商业网络对社会沮织发展的影响。

2.2.1政治网络对杜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从分析层次来看,以往关于政府对社会组织影响的研究,可以大致从制度、组织和个体三个角度展开。其中,制度层次的分析构成了上述研究的主流。

从组织层次来看,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特定情境下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试图解释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动因。其中,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观点构成了解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相互合作的重要基础。有学者发现,大量未获得登记的草根组织的长期存在,往往是当地政府默许甚至支持的结果一一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达些组织弥补了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缺乏人力和专业知识的不足。

从个体层次来看,学者们重点分析了社会组织中的关键个体作为组织与政府间沟通桥梁的重要价值。贾西津(2005)对"G0NG0"的组织行为分析,说明政府可以通过对社会组织领导者的选取,来实现对组织控制或影响。然而单一的结构性分析越来越受到质疑(纪鸯鸯,2013),因此一部分学者试图从个体的嵌入网络出发,来探讨政府对各类組织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混合化质组织的涌现,是由于大部分社会组织管埋者具有政府工作经历。因此,这些组织可以灵活地利用新旧两种体制的资源,从而导致了所谓的"制度二重性"现象。不过,特定组织或者个体为何能够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本质上离不开对其所处的制度、文化和技术环境的剖析。

........................

3研究假设................17

3.1政治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18

3.2社区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19

3.3商业网络与社会组织发展...............19

4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23

4.1问卷设计................23

4.1.1.问卷基本内容...............23

4.1.2.问卷设计过程...........24

5实证研究与假设检验..............33

5.1描述性统计分析.............33

5.2样本信度检验.............34

5实证研究与假设检验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委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备获得了有效问卷共251。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虽然巧们采取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之前,需要对样本数据的信度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1)样本组织活动类型分布

从表5.1中样本组织的活动类型分布来看,194份有效样沐中,活动类型属于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服务类的组织有70家,为按受调查的组织中数量最多的,该类型占到了样本总量的36.1%;活动类型为会员服务(如行业组织)类型的组织为47家,占到了样本总量的24.2%;活动类型为筹款或资金募集类的组织有34家,占到了样本总量的17.5%;此外,活动类型为公共倡导类、法律/技术中介服务类、教育/文化/科研组织、社区组织类、宗教类的组织分别占到了样本总量的6.7%、6.2%、4.6%、2.6%、2.1%。

.....................

6结论、建议与展望

6.1研究发现与结论

本研究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大部分都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这基本验证了本文关于"社会組织与组织网络的交互关系会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假设。

本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组织网络均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社会组织应着重构建适合自身并且相对完善的姐织网络,从而提高組织绩效和创新水平。同时,慎重把握组织网络中交互对象、交互频率和交互质量等选择。以上种种,都需及时纳入组织管理者的考虑范畴。

对社会组织来说,政治网络主要包括各个绞别的领导人、业务主管部门的官员、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利益相关方譬如银行、稅务部门等。穗定、完善的政治网络有助于对社会组织在体制创新、项目脖化、资源共享、能力提升、智力支持等方面进行扶持,并在各方面给予组织上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研究——以上饶市Y县为例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70%以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要从根源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度,积极贯彻落实惠农顾农政策,摆脱一切只停留在文本的“扶农政策”,坚持以工哺农、以城支农,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深蒂固,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倾斜,国家长期对城市工业建设的重视,而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忽视,导致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虽随着国家惠农、顾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呈小幅度增长,但城乡差距仍旧悬殊,城乡差距仍在逐步拉大。据 2015 年 1 月 20 日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按常住地分,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4 元,比上年增长 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89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2%。①与城镇的高速腾飞相比,县域农村经济的欠发达,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衡更是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鉴于此,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就务必要改进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从而为县域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城乡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润滑剂”作用。

1.1.2 研究意义

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改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整体状况,还更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县域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本文研究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不仅能丰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理论体系,而且还能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充足的基础理论。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相继投入到农村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中,出产了许多理论成果,在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上也获取了很多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公共服务理论体系仍很不完善,在农村公共服务相关供给模式和供给机制的创新型研究方面,还严重依赖于国外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模仿和借鉴上。其次,“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作为一个新课题,将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结合协同学进行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创新了农村公共服务理论,还为政府部门在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路径方面注入了新思路,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固定二元思维方式,树立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协作统一、工农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思路,要把城市工业和农村农业、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一体化研究。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相互协调配合,构建以工哺农、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对三农问题的解决置于重中之重,摒弃“城乡分离、城乡分治”的迂腐观念,深入体制改革,优化调整政策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着力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樊篱,促进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市场信息资源的共享、国民待遇上的一致、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农村农民享受同等的文明和实惠,从而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2县域农村公共服务

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演化而来的子概念,是指在县域农村内,为满足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企业、NGO、农民自组织等多主体相互配合协作提供能使农民平等消费和享有非竞争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农村公共服务的界定主要包含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是针对县域农村而提供的,供给的服务内容和范围都具有特定性;二是,县域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中心,市场、社会和农民自组织为辅的多元化的供给方式;三是,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出发点是充分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四是,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要涵盖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技术推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领域,并且供给的农村服务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2.3协同供给机制

协同机制是指在协同学的理论指导下,当复杂系统达到临界值点时,此时,内在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会形成协同作用,大量子系统自发地由竞争趋向合作,进行协同整合运动,进而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开放失衡状态下的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相互协作而产生的 1+1>2 集体效应,并使系统组织在宏观上形成一种时间和空间新的有序状态。对农村公共服务而言,协同供给机制是将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就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契合性进行相关分析,协同供给机制主要体现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协作整合,通过政府权威主导、市场机制引入和社会自愿协同等途径不断从各环境中获取资源、信息和能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产生一个不论是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都远超于原有供给模式的新的生命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系统。

.........................

2 制度变迁: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演进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并伴随着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农村经济决策的出台,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也在变迁中逐步完善起来。国内学者在研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时主要从三个阶段出发:一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1958 年-1978 年);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1978 年-2003 年);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2003 年-至今)。在这三个阶段中,农村公共服务都在经历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2.1 人民公社时期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1958 年-1978 年)

人民公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现代中国农村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1958 年,在中共中央的积极领导和号召下,全国各地范围内的县域农村普遍以乡为单位成立了人民公社;1978 年以后,农村改革在中国全面展开而来,农村问题的出现致使人民公社制度濒临瓦解。因此,我们通常把 1958 年—1978 年的这段时期的中国农村称作为“人民公社时期”。

2.1.1 人民公社时期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供给主体。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展开,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基本行政单位的公社无疑成为主要供给体。在扶持力度上,国家财政支出是少之又少的。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些类似国防、外交等全国性的保障型公共服务,省县主要负责一些公路、水利设施等跨区域性的发展型公共服务,而其他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供给任务几乎都由农村公社来承担。在此期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主体单一特征。

(2)诉求机制。一方面,公社不仅是基层政府组织,拥有农村公社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管辖权,并领导基层生产队以及有权调配生产队的人、物、财。另一方面,公社又还是集体经济组织,公社根据“三级所有,以队为基础”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安排。“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让原本拥有“自主权”的农村农民转变为“依附国家和社会”的公社社员。生产资料所有权、生活资料拥有权、劳动力支配权以及劳动剩余成果索取权的系列丧失让农村农民被动成为“公社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的劳动执行者和“公社给你什么,你就要什么”的福利分配接受者。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降低,即使有些许农民有所觉醒,但也无法在“政社一体”的体制下进行伸张,农民的对自身利益的需求表达机制始终停留在“极度缺乏”的状态。

(3)决策机制。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下,农民对党给予崇高的信任,农民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利让渡给国家统一拥有和执行,除负责国防、外交等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外,而其他地方性的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交由各地方政府自行承担,农村公社作为基层政府组织自然而然的成了权利让渡下的最终接受者。“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和高度集权”为特点的人民公社支配和管理着农村的人、物力资源,农民无参与权和话语权,公社就是农民的代表。

........................

2.2 家庭责任制时期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1978 年-2003 年)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事业的正式启动。农村经济从原本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自主的市场经济转变,随着县域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推广,广大县域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也都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2.1 家庭责任制时期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供给主体。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人民公社制以后,中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再单一化,而开始呈现多中心供给格局,供给主体不再单一的只限于农村基层政府,一些民间组织和富有的私人组织也能够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来。例如,在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域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社以及龙头公司等系列非政府供给主体。在广大县域农村,对于纯公共性质的服务,各级地方政府依然是最主要的供给渠道,而对于准公共性质服务,鉴于外部性不是太强,进入成本又不高,私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原则介入并有效提供公共服。总言之,家庭责任制下,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告别了公社时期的单一供给,逐步形成了以乡级政府为主,私人和民间非政府组织为辅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2)诉求机制。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直接瓦解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制,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不再受到国家和集体严格安排和控制。尤其是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不再是以前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生活资料拥有权,劳动力支配权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人”,他们以户为单位,采用合同承包方式,对土地等生产资料有权进行经营和管理,并独立享有劳动成果,农民的自主地位得以恢复和稳定,农民有了独立劳动自主权、生产经营权和收益所有权。相比于公社时期,农民需求表达意识有所提高,但国家经济发展仍滞后,基于农民搭便车的心理和基础政府组织的利益追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仍是由乡镇政府在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辅助下按照农村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来提供。

(3)决策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主体地位得到恢复,农民的主体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人民公社时期“自上而下”单一的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供给方式并没有随着体制的改革而完全消除。基层政府供给主体的主导地位、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欠缺、民间私人组织的潜在“经济人”等因素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并没有满足农民的真正需求,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等农民迫切想要的公共服务没有供给,而那些与农民关联性不大却关乎政府领导人政绩“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大剧院、体育设施建设、图书室却比比皆是,农村公共服务仍呈现的是一种强制性的“自上而下”决策供给模式。

..........................

3 协同缺失:城乡一体化下 Y 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 15

3.1 调查基本概况 ············· 15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 15

3.1.2 调查过程和调查方法 ···················· 15

3.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15

4 国际经验: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验借鉴 ······················ 30

4.1 美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作模式 ······················· 30

4.2 日本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运作模式 ·············· 31

4.3 印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运作模式 ···················· 32

5 协同导入: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 ···················· 35

5.1 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理念——协同学 ·············· 35

5.1.1 协同学及其相关原理 ························ 35

5.1.2 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协同学契合性分析 ··················· 36

5 协同导入: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

5.1 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理念——协同学

毋庸置疑,在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时间里,特别是在 2006 年,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政府加大对农村事业发展的各种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对农民进行粮补和直补,推行“一事一议”,规范农村筹资行为等系列举措减轻了县域农村农民的经济负担,并使得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改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的根深禁锢,长期存在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掌控型的供给服务管理模式,并仅靠政府单方面的“输血式”财政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县域农村经济繁荣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为提升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们要引入协同学来重新认识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5.1.1 协同学及其相关原理

1.协同学内涵

“协同学”(Synergetics)来源希腊文,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协同学(Synergetics)是关于在外在参量的驱动下,系统中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互竞争和合作,并通过自组织过程,最终子系统之间实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有序的一种综合性作用学科。

2.协同学基本原理

(1)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失衡状态下的一种开放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共同协作而产生的 1+1>2 集体效应或整体效应。在受外界环境的恶劣驱动下,复杂系统会达到某种临界点值,此时,内在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会形成协同作用,大量子系统自发地由竞争趋向合作,进行协同运动,最终,系统在宏观结构实现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协同效应表示了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哪里有有序结构的形成,说明哪里就有协同运动的发生。同时,一方面系统内各子系统自发的无规则运动,另一方面又受其他子系统对其的作用影响,并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子系统之间关联性增强。协同效应原理表明了系统的自组织协同功能。

.........................

结语

随着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逐年加大对城市工业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而对农村的重视却大都数停留在政策文本上,迟迟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和落实。城市和农村享受差别‘待遇’导致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差距正逐步呈扩大化趋势,特别是在县域农民群众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极低,供给过程中普遍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和供给分配不公等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直接动摇着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难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要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摸索出一条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新途径、新模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丰富的农村公共服务文献浏览,选取上饶市 Y 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Y 县 3 个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成功运作模式的借鉴,并有效结合我国自身国情,来对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所存问题的相关原因。在最后,在对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哈肯的协同学理论,借助协同效应、支配原理、序参量、涨落等协同学基本原理,并将协同学与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契合性进行深入探讨,借助农民需求、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依托等要素,最终相应的提出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协同供给。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江西省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基于奉新县的实地调研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古往今来,我国的农业人口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达到 60%左右,因此我国也自称为农业大国。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1978 年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小农思想和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7 年 7 月 11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 号),决定“2007 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初步搭建起我国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框架。200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命题;200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的政策措施。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政府工作的殷扶下,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取得了极大地提高,导致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在该背景下,农村发展仍存在差异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多重选择,区域之间农业发展不均衡,农民文化素质差异、思想观念差异等因素导致农民们的经济收入差异比较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国家和政府为了缓和农民收入的极大差异的矛盾,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农村低保政策便应运而生并且 2007 年在政府各级机构的相互配合下,农村低保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

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将近有 8 亿,人口基数很大,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性,而且我国的农村低保政策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加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规范,政策执行短缺性,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现象,执行机构及工作人员效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力是指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影响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因素主要有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农村低保标准、有关农村低保方面的配套政策、农村低保退出机制、农村低保评价体系构建等。

........................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只有那些应用于实践并且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与丰富的理论研究才具有 研究的意义。本论文所进行的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还对现实具有指导的价值。

(1)有利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改善。由于现行的农村低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奉新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问题的研究,了解到奉新县农村低保执行力现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从一个小的区域来反映我国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效果,有利于大大改善我国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效果,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2)为各级政府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决策提供参考。虽然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一些共性。借助奉新县低保政策执行力问题、原因及对策的分析,为各级政府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各级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参照奉新县的农村低保执行力情况及对策建议改善当地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效果。

(3)缓和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农村低保政策的建立是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旨在保障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的基本生活,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有助于减缓城乡贫富差距,增进农村居民的福利,改善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缓和我国民生方面的矛盾。

1.2.2 理论意义

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对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很有意义的。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农村低保政策执行问题又层出不穷,广泛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这两点,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问题,为日后研究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另一方面,扩大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公民关注到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这一领域。

.........................

2 奉新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2.1.1 资料收集查阅

首先,查阅国家民政部门有关农村低保方面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从宏观层面上有一定的认知度;其次,阅读江西省政府有关农村低保方面的文件和 2011 年以来奉新县政府统计年鉴,大致了解江西省及奉新县的 GDP 值、民生工程方面的投入、低保人群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变化规律。最后,搜集、整理和分析奉新县涉及农村低保方面的政策法规、文献。

2.1.2 实地调研与访问

从两个方面进行实地调研:一是走访奉新县的民政部及奉新县各乡镇政府,与其负责人进行会谈来获取有关的农村低保资料和数据;二是走进农村低保户的家中,对低保户进行问卷、访问调研。调研主要是对县级政府低保政策的实施范围和执行情况、低保政策的评价和对低保政策所提出的相关建议意见等的回访。

....................

2.2 调查内容

通过调研来了解奉新县农村地区低保政策实施现状,之后总结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并找出在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2.1 农村“低保”对象

根据奉新县低保局 2013 年的最新低保数据可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参保人数为 5848 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参保人数为 11243 人次,总共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 17091 人次。笔者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考察对象从年龄阶段、性别、参保人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地统计:16 岁以下的参保人数为 1099 人次,17—59 岁年龄阶段的参保人数为 6010 人次,60 岁以上的参保人数为 4134 人次;男女参保人数分别为 5944 人次和 5299 人次;参保人的身体状况按照奉新县低保局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身体健康的参保人数为 1198 人次,身体残疾的参保人数为 1410 人次,患病的参保人数为8635 人次,其中重病人数为 634 人次;文盲参保人数为 4098 人次,小学文化程度的参保人数为 4926 人次,初中文化程度的参保人数为 1923 人次,高中文化程度的参保人数为 222 人次,专科文化程度的参保人数为 35 人次,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参保人数为 29 人次,研究生文化程度参保人数为 10 人次;已婚的参保人数为 8621人次,未婚参保人数(包括从未结过婚的人,离异和丧偶的人)为 2622 人次。

从图(7)(8)(9)可以看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 17 岁以上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90%,因病致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76.8%,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学历的享受人群约占总人数的 80.2%。因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群可以大概集中在 17 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学历而且大部分因病导致贫困的人群。

........................

3 奉新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偏差的原因 ··················· 21

3.1 政策设计方面的问题 ····················· 21

3.2 政策执行者的影响 ·············· 21

3.2.1 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性不强 ···················· 21

3.2.2 乡镇组织与县级组织的利益博弈 ················· 23

4 提升奉新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对策与思考 ···················· 28

4.1 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 ················· 28

4.2 科学合理地设计农村低保政策 ··················· 28

4.2.1 准确界定农村低保对象 ······················ 28

4.2.2 科学确定农村低保标准 ····················· 30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39

5.1 研究结论 ··············· 39

5.2 研究展望 ···················· 39

4 提升奉新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力的对策与思考

4.1 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

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的首要环节。农村低保政策的制定是针对广大农民朋友的,由于农民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的制约,他们有可能看不懂或者是理解不了这政策的要旨。首先,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农户们阐述农村低保政策,让他们明白政策的要旨,从而产生对政策的认同感。其次,通过入户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会或者察看相关部门的统计年鉴等方式调研,了解到现在农村贫困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希望立即解决的问题。再次,在各个乡镇召开有关农村低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听证会或者采用村民大会等形式,邀请贫困的农户针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谈谈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基层工作人员要准确记录农户们的意见,会后及时整理农户们的会上发言,编成文稿汇报给上级领导,并建议领导及时地回应与解决农户们强烈反映的问题。最后,对于低保申请评议,其他农户有监督的权利。鼓励群众监管农村低保工作的执行以及对农村低保执行者行为的监督,这也体现了农户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的大力关注,农户们的评价为全面、客观评估农村低保政策打下重要基石,这也体现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透明性,也有利于保证农村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农村低保政策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各地政府的公信力的强弱,而且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问题的长效举措,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一步棋,是我国民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奉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基层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村居民的访谈和农村低保户家庭的实地调研,瞄准的农村“低保”对象主要集中在 17 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学历而且大部分因病导致贫困的人群,他们按照严格的低保申请流程向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提交申请,奉新县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 70 元/月,并且奉新县还提供了与之相配套的教科文卫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奉新县享受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为 11243 人,占到农村人口的 5%,这个指数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 2%这一救助比例。但是,奉新县有关农村低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低保执行的工作人员稀缺,致使奉新县农村低保存在低保对象难确定,低保工作执行力低,低保工作难监管,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现象等问题的存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升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力:建立农民的政策表达机制来了解民意;借助建立科学的收入核算体系、健全低保准入与退出机制、量身定制低保标准体系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来科学合理地设计农村低保政策;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这些激励方式培育执行者的良好的执行心态,从而提升执行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信息的传递沟通协调是关键,绩效考核是催动力,监督管理是预防,责任追究是保障,这四个环节相互配合完善基层政府执行机制;营造执行力文化,将执行力理论内化为执行者的素养。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以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为例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文化产业的由弱变强,发展壮大不仅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体制的变迁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伴随着在科技革命的强有力推动,其发展趋势也受全球化所裹挟。从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依靠的是文化经济政策,以文化事业的恢复或者复苏为主要目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依靠的是文化经济政策改革,随着意识形态和部分文化行业关系的破裂,文化产业也就产生了产业化、市场化,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成长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依靠的是文化优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以及价值观的更新、文化发展中所产生出的强大的创新能力、创造的人文环境优势资源,最终都将形成物质形态的竞争力。在文化领域我国引入市场竞争元素,降低了混合所有制与非公有制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文化产业在我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文化、与科技、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对地区间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是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小城镇的支柱性产业,并为小城镇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条件。目前南阳市的大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与工业所占很大的比重,并且产业发展滞后,只有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当前产业发展滞后的。而文化产业以污染少、投入小、收益高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许多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选择途径,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城市经济结构中比例不断上升,但是与西方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特别是在城镇经济发展的产业比重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文化产业的自身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城乡一体化、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加强民族团结和保障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下石佛寺镇的发展形势,加快玉文化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并且在很多方面需要南阳市政府扶持,例如,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时要科学定位宏观把握利弊,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在文化产业技术落后时要加大科技的投入等。但是,从市场经济来看,由于盲目性、滞后性等因素的存在对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很不利,加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太完善,所以更加需要政府发挥自身职能,通过转变传统的职能模式、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强化对自身的监督等方式来促进小城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小城镇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关政府作用的研究

由于体制、创新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顺应中国的时发表展,在大的层面来讲,围绕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如何布局、怎么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的资金倾斜力度大小等这几方面进行研究,但关于发挥政府作用对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不是太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围绕着着政府的职能怎么定位来讲,学者王亚川认为,政府应该具有瞻前性,从战略层面上来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职能进行定位,提供保障服务是政府为文化产业发展应尽的首要职能。如提供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不应该是以主体的地位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更不应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决策者。政府的作用应该通过制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规划产业集聚区、培养文化创新性人才等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学者孙萍在其专著《文化管理学》中提出,政府应该全方位把握经济发展总趋势、社会发展的程度,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科学准确的进行需求定位,同时要做好调研和市场细分,通过运用经济杠杆,以及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自觉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公正、有效的监管市场,努力营造开放、包容、平等、守纪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围绕着政府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来讲,学者陈家泽认为了解政府职能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来讲,因为政策制定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着重重视政策的制定,为了加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监管,为了准确、有效的发挥政府的职能,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必须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学者李道中认为:文化政策的制定缺少自由平等、公平竞争政策市场秩序就难以保证,没有对外开放、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政策文化产业就会背道而驰等。

围绕着政府应该着重发挥哪些职能来讲,,学者徐艳梅认为,一方面在顺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转变发展观念,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市场优化政府职能,与时俱进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财政扶持产业发展壮大;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化;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机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障碍、问题、矛盾还有很多,如贸易体制、市场环境、技术与创新机制、人才体制等问题,只有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才能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学者王钦鸿分析了体制改革过程中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步骤,认为在短期内重点放在改善政府的主导模式、机构设置的适度调整、职能方面进退自如、和遵守管理界限上采取措施。

............................

第二章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文化的内涵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文化的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的所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就是文化,比如,现代文学、行为艺术、传统教育、科学技术等。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国内外文化下的定义不少200 种,仍然是莫衷一是。其中,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出现了众说纷纭的情况。美国的语言学家萨皮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化是被民族学家和文化史学家用来表达在人类生活中通过社会遗传下来的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只是单一的强调了文化的稳定性而忽略了文化的创造者属于人类。在我国,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领域反映着人类的观念形态。庞朴在(1986)年认为,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制度以及心理,其中物质层面处于最表层,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是最深层的心理层面,制度和理论两种体系处于二者之间,这一定义只是归纳国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司马云杰在(1986)年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不同形式的物质由人类创造,强调了多样性的文化形态。梁漱溟在(1990)年指出,文化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包括了政治、经济等内容。本文是从文化的广义性涵义来理解文化,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另一方面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

国际上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的批判。1947 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也称为“文化工业”它囊括了前工业化时代的许多文化产品,书籍、报纸、以及电影等属于其范畴,他们把文化等同于工业;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神圣的产物,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风范;它们遵循着相同的模式,使人们失去了对文化产品的思考空间,逐渐沦落为文化工业的奴隶。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并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各国有关文化产业的名称也大有不同,例如,在美国,文化产业是指版权产业;在日本,文化产业被称为内容产业;在英国,文化产业也称作创意产业;在西班牙,文化消遣产业被看做文化产业;在中国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被归纳为文化产业。而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新方面。由上可见,国外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基本围绕以下几点:一是以文化内容作为获取商业价值的手段;二是以服务为目的;三是内容具有创意。强调文化的服务性,使文化产业更多的纳入到服务业领域;注重文化的创造性,也就决定了着文化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二、政府职能

所谓的政府职能是国家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政府主要其主要有三大职能,即“保城护邦的军事职能、主持公平的司法职能、理智表达政治的议事职能”。孟德斯鸡认为:政府具有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和司法职能三大职能,“而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分别是起草规则、执行规则以及裁定规则”。国内学者也纷纷对政府职能加以界定,学者娄成武将政府职能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主体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事务,通过管理发挥出基本的职责、作用和功能。学者金太军在《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一书中指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以及文化职能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其中文化职能是指"通过文化管理部门依法对科教文卫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社会文化事业进行管理”。

综合以上学者观点,笔者认为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责和政府功能的统一,其执行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内容是进行国家公共管理。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又是在经济范围之内,而且发展文化产业又势必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关乎国家政府的政治稳定。因此,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职能实际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本文所研究的政府职能是指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府对文化进行公共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一)政府行政职能的界定

对于政府行政职能的概念,国内的行政学界众说纷纭,对行政职能的表述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表述方法只是对行政职能着重点的概述不同,一是从能力和作用的结合,二是从职责和功能的具体体现,三是它所表现出的职责和作用。从整体来看,政府行政职能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从政府的职能领域中看可将其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从政府的职能运作过程中课将其分为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学术界对于政府行政职能的表述虽然有着共识,但对于政府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政府职能概念表述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缺乏突出政府文化行政职能的特殊性,政府在各个领域中其运行过程都包含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的职责,但文化领域不同于一般领域,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准确定位政府具体的行政职能,而不是一概而论。缺少准确把握政府文化职能属性,由于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认识不足,无法有效的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从而将文化职能称之为服务职能或一般职能。

........................

第三章 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

一、南阳市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4

(一)玉文化产业的总体概况................ 14

(二)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分析................. 15

第四章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及经验借鉴.............. 22

一、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 22

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 22

三、日韩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 23

(一)日本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及经验............. 23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及经验.............. 24

第五章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30

一、扭转传统产业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府职能价值取向....... 30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树立新的理念................30

(二)构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31

(三) 加快完善发展文化产业链条 ..................... 31

第五章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扭转传统产业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府职能价值取向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树立新的理念

纵观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单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纷纷通过文化与其它产业、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相互促进发展,在基础较弱、实力不强的条件下,要想使玉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就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根除的效果。首先,南阳市政府应当从传统观念开始改变,改变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扭转只有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的传统观念,及早甩掉过去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其次,南阳市政府要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利用好南阳市特有的独山玉石资源,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各种文化机制和工作方式,力求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要求。改革过去落伍的政府全管全负责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出台符合玉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产业政策,修改制定有利于玉文化市场繁荣的制度规范,努力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玉文化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南阳市政府要科学规划南阳市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再过几年、几十年也不滞后的战略规划,同时要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为南阳市的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扫清思想障碍。

(二)构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南阳市政府应首先利用南阳市特有的独山玉资源,将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旅游业为发展方向,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发挥国际玉城 4A 景区的带动作用,按照“开放市场、封闭运行”,的思路,划定范围,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开发旅游产品,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的联系,纳入到伏牛山旅游景点路线,打造玉雕加工体验游、玉文化观光游、玉雕特色购物游等旅游路线,积极争取国家 5A 景区,跻身全国黄金旅游热线。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武侯祠历史文化遗产园区的功能,增加文化旅游的含量;加快推进南阳汉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水无污染的优势,发展绿色产品无公害产业等项目,最后,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开发香严寺民俗旅游度假区;积极推进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清代建筑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升级,将其打造为为现代休闲健身、特色餐饮、大众娱乐集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积极开展玉文化产品销售、娱乐演艺、工艺美术制作、玉雕精品创作等文化旅游项目。

..........................

结论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还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还不成熟,但是各级政府在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不断探索之中,政府的宏观把握难免也会出现一些不全面的地方,但这也是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帮扶。这些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是南阳市发展文化产的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南阳市的文化产业在总体规划、产业管理、经营方式、以及人才的引进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南阳市政府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发达文化产业的经验基础之上,立足于本地玉石文化资源,从改革机制、科学引导、完善服务、宏观调控这四个方面改进优化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职能作用,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平稳性发展。

具体来说通过扭转传统产业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府职能价值取向;彻底改革政府制度体制,扫清文化产业发展中体制的弊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纠正政府自利性误区,优化玉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积蓄人力资源,为文化产业工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举办玉文化博览会来营造浓厚的玉文化行业创意设计氛围等措施。

南阳市我国中部典型的人口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大市,研究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有利于以南阳市为缩影的国内一批城市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道路。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条件有限,对文化产业的具体研究也只限于南阳区域,文章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是对太原市、长沙市、济南市等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为这类城市发展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构建完善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是我国政府的工作改革重点。为了更好地响应中央政府精神和政策,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各项改革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多样化、开放型的职业教育系统,为我国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职业劳动者开创良好新局面。

我国政府一直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工作重心之一: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 年 1 月 24 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形成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1;2014 年 6 月 23 日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并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输送和培养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也是促进就业创业,帮助众多青年人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2001 年,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在校生共有 1196 万人次,2010 年便实现历史的最高点 2239 万人次。短短十年,完成了数量上一倍的突破,并且在质量上表现优异,在如今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就业率。据教育部统计公告:2012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约 658 万,就业学生约 638 万,就业率达 96.9%;2013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 607 万人,就业学生 588 万人,就业率为 96.8%。如此惊人的就业率,是同龄青年中就业率最高的人群。这将改变人们“高考定终身”的陈旧理念,并且为社会输入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

以江西和南昌为例,一方面江西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11 年与 2000 年比较,我省中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总增长率达 150%,实现由 2000 年的11.5 万向 27.2 万人次突破。与此同时江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 96%以上,特别是近两年来连续保持在 98%以上。另一方面 2011 年南昌市中职学校实现市级年招生人数为(即市属公办、民办及县区职业学校的招生)8000余人次,而 2013 年市级招生人数为 10200 余人次,实现了 27.5%的增长率。同时根据 2015 年南昌市政府规划报告所知,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预计在2020 年将实现我市中职在校生人数 16 万人次。规划还指出我市将重点打造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南昌成为全国一流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唱响“学在南昌”品牌。

............................

1.2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一方面,查阅了近五年来当前国内外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以及政府行为的大量文献资料,从宏观上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认识,完善了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查阅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查阅相关职业教育文件政府纲要以及中国南昌网的相关信息,对江西省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从中吸收和借鉴其中的研究成果,对南昌市政府教育领域行为状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2)比较归纳法

本文大量使用比较法,通过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比较南昌市与发达城市之间、比较南昌市范围内不同类型中职院校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行为与作用,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行为,例如财政投入、政策引导、执行力度、法律规范等等来研究南昌市政府所为的优缺点,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应如何发挥推进作用。

(3)定性分析法

主要运用实地问卷和开放式访谈法,通过与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负责人、教师等人员交流,以及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不同角度来发现当前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以及从不同群体视角下获取其中政府行为不足的方面,从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

1.2.2写作思路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调查访谈->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比较分析->解决问题。论文的重点是探讨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行为的问题,主要是以南昌市为例来进一步探讨南昌市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缺、越、错位。本篇论文立足于已有的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及结合相关数据,以南昌市 4 所中职院校为对象研究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阐述中职院校发展状况以及南昌市政府行为现状与相关问题,并通过比较国内外政府行为的先进措施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式。本文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政府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结合理论与调研结果落脚于南昌市实际,尝试提出地方政府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路径,从而有助于政府间发挥合力致力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

2 主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辨析和界定

2.1.1 政府行为

政府(government)一词最早来自希腊文,它是紧接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政治上层建筑,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意为“掌舵”。一般而言,关于政府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政府,是指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内的一切国家政权机关;狭义上的政府,专指中央和地方级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本文所阐述的是狭义意义上的政府,主要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主体方来探讨政府教育管理的行为。

从政治学角度上看,政府行为是指政府的一种主动有意识的行为,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手段来调节经济社会生活,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活动。具体说来,是指为了实现这一预期的目标,政府及其官员依据公共管理职能,利用自身的公共权力,在与外界环境互相作用之中,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形成的行为。由此可以发现,政府职能指引着政府行为的发生,政府行为又是政府职能的外在表现。一般而言政府行为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制定法律政策用以保护某领域的保护性行为;二是市场失灵情况下提供公共品的生产性行为;三是通过税收补贴手段引导全社会的激励性行为。

从行政生态学角度来看,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统筹协调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行政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能量交流与平衡,促进社会进步。也就是说,政府行为的目标在于力求实现有效利用及优化配置有限社会经济资源、维持经济稳步前进和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公众满意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弥补、矫正市场缺陷以及最大限度地把政府失灵及其政府行为的消极影响控制至最低限度。

本文所阐述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根据其职能导向以及职责所在,通过合理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调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准公共品发展的各种资源,重新组合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缺位转向到位,弥补市场经济的失灵表现,并能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的活动。

..........................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1)公共产品含义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品而言的。1954 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最早给公共品下了定义并在以后的教科书中普遍使用:“纯粹的公共品不会因为任何个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任何人对这种产品或劳务的消费”。根据萨缪尔森定义所导出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分为两大类: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纯公共品是同时具备消费非竞争性、效用不可分性及受益非排他性的产品,而私人产品则相反,具有消费竞争性、效用可分性及受益排他性三种特征。准公共品则介于两者之间,又可分为:①具有非竞争性、受益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影院;②消费具有竞争性、受益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公共草场;③两者都不完全具备但是却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如教育,这三种。

(2)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排他成本日益降低,因此公共产品向混合产品(准公共品)移动。出现了对政府支出的边界的争论,是应政府提供还是选择市场提供?评判标准之一主要考虑产品是否具有非竞争性,之二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角度来看,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会造成公共品的生产不足,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

中等职业教育是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会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外部效益:如缓解升学压力、提高劳动者者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教育公平,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第二,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具有提升自身劳动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其增加了劳动收入和享受生活的机会,对它的享用并非完全具备非竞争性和非他性,每增加一个受教育者就要多占用一份教育资源,因此其具备准公共产品性质。

然而对它的消费在市场完全提供之下,利益外溢的结果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政府有必要资助中等职业教育的生产与供给,以较低的价格鼓励消费,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

.......................

3 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7

3.1 南昌市四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17

3.1.1 南昌市广播电视中等职业学校................. 17

3.1.2 南昌市盲人按摩职业学校................ 17

3.1.3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18

3.1.4 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 18

4 制约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剖析............ 30

4.1 中央政府层面因素.................... 30

4.1.1 职教法律政策建设的滞后................. 30

4.1.2 普高及高校的不断扩招...................... 30

4.1.3 经费投入内部结构失衡..................... 31

5 境内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启示................ 37

5.1 境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启示................. 37

5.1.1 职业教育社会地位…………………37

5.1.2 职业教育立法系统…………...37

5.1.3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38

6 完善南昌市中等职业教育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6.1 营造中职教育良好社会政策环境

6.1.1 重视立法完善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法制化的不断完善一直推动着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中央至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法律体系都较为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且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亟待完善。

一方面,尽快修订现有法律。中央政府 1996 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以及南昌市政府 2008 年制定的《南昌市职业教育条例》不可否认的是这两部法规在当时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指导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年代的更替,陆续浮现出新领域里的矛盾、空白及问题,急需修订或增订新法规,进而促使中等职业教育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单项立法,全面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目前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处于《职业教育法》庞大的体系中,未设置专门性的法律法规。重要的如校企合作,民办院校发展,特殊中等职业教育等方面促进办法目前仍停留在政策、建议等领域,还未上升到法律高度。因而难以切实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这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相违背。对于南昌市政府而言,目前的地方法律法规仍停留在 2008 年。因此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更迭,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所新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加快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意义的法律条文,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引入法制轨道。

..........................

7 结语

根据我国教育发展规划,2000—2020 年,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而中等职业教育又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对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之梦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政府理应树立主导意识,加强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资助力度,重建职教管理体制,有效弥补因私人投资不足和体制障碍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满足社会群体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落实承担为我国培育中高端技能人才的责任。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两驾马车:一驾为市场调节马车,中职院校应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需求,紧紧围绕市场办学,开办市场急需的专业,并且充分发掘社会力量,引导民办企业积极加入职业教育领域,另一驾则是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自身的教育行政职能,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宽松、优越、良好的政策环境,准确把握“放权”与“掌权”的黄金分割点,扮演好“守夜人”角色,特别是在招生与学生补助过程中,不出现缺位甚至越位的现象,做好宏观层面的调控;对于特殊职业教育应通过积极引导、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给我市特殊人群开创崭新的成长天地,有效避免市场调节的失灵,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二元结构,此时学者们纷纷提出统筹城乡、区域规划等思想,工业革命之后,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制度的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我国在建国初期提出重点发展重工业、农村补给城市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国家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此时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慢慢受到重视。

城乡一体化的早期理论是由外国学者提出,外国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和人口迁移问题,主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规划这三个主题,但是真正定义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是我国的学者提出。黄艺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前提下,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加强城乡之间的公平来出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城市和乡村共同发挥作用来促进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人口、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终在城镇化发展中形成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给的区域整体,达到城市和乡村能够共享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乡村和城市平等发展的最终目标。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六个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规划管理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其中生态一体化指的是对农村环境治理中,改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现状,缩小城市和乡村生态环保设施和建设的差异,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态联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所表达的城乡关系就是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统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各种功能互补、社会制度统一、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发展过程,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平等分享现代化成果。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现代公共经济学文献对外部性理论的理解大多是参考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公民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附加给了别的公民无法摆脱的成本或者无需补偿的收益。环境问题大多具有外部效应,比如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环境治理或者环境保护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产生外部性的方式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指的是由于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是指由于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按照产生外部性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它人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无法向它人收费的行为,比如绿色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减少排放等绿色效应对他人产生了积极作用,负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它人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它人也无法向前者索取补偿的行为。比如游客在旅游景点随意丢弃的垃圾给当地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使该地区投入大量成本用于处理垃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环境公平理论

环境公平这一概念因为美国的环境运动而发起。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一场反环境政策运动,反对联邦政府将黑人和少数民族地区定为有毒化学废品和有污染的垃圾堆放地。1988 年美国出版了《环境正义》一书,本书专门介绍了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尤其是从环境法的角度阐释了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环境领域的公平(equity)、效率(efficiency)和安全(security)等问题。为此,美国环保局特意成立“环境公平工作小组”,旨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环境公平,此时的环境公平概念为大家所熟知。

.......................

第二章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总量分析

在国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财政支持与城市的相比差距甚远。国家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以农业部为主,环保部为辅,而对城市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以环保部为主,有专门的部门来治理城市环境和生态建设。为了更充分了解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作者把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成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总量的分析和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总量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分析分为纵向结构分析和横向结构分析,纵向结构分析指的是时间的纵向结构分析,作者找出不同时间段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来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构分析指的是城乡之间的比较分析,作者找出同一时间段国家对城市和乡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投资进行分析。

一、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多于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

据搜集到的数据显示,我国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农业部,而环保部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因为数据有限,找不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这里的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多为农业部,根据找到的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部对部分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不包括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每年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如果把农村部分生态型公共产品分为自然保护和环境治理,那么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就是自然保护,生态型公共产品则是环境治理,农业部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环境治理为主。总体上,农业部对物质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一直明显多于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2013 年农业部对部分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总共为 8 亿元左右,其中对物质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为 5.3 亿元,占总供给的 62.5%,对自然型公共产品供给为 2.7 亿元,占总供给的 37.5%。具体上,农业部对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和物质型公共产品的提供每年都是呈增长的趋势。就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而言,农业部对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支出每年呈 15%幅度增长,农业部对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支出每年呈 14%幅度增长,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比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多出 117%,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

第二节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结构比较分析

这里的结构分析包括横向结构分析和纵向结构比较分析。横向结构比较分析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城乡之间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比较分析,纵向结构分析指的是国家对乡村提供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总量的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同一时间段内城乡之间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比较发现国家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远远少于对城市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然后以国家对农村厕所的治理为例得出国家对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发现国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投资越来越多。

一、国家对城市和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差距愈来愈明显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视,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每年呈上升的趋势,国家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治理也相应增加,整体上国家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农村方面,国家环保部官网发布的环境污染治理数据甚至没有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数据,笔者只能从环保部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和对比发现,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同一时间段国家对城市和乡村提供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之间差别很大。以 2010 年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为例,2010 年环保部对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6645.2 亿元,其中环保部对城市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4224.2 亿元,对农村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71.2 亿元,城市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 64%,农村占环保部对整个国家投资总额的 1.1%,占对城市投资总额的 2%。

........................

第三章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

第一节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21

一、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总量不足...................21

二、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不公平................23

三、 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结构不合理.............24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31

第一节 转变执政理念,加强主导地位.........31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执政理念............31

二、优化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32

三、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缩短城乡投入差距.................33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

第一节 转变执政理念,加强主导地位

生态型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政府在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基层,村民依靠政府的现象更加明显,所以政府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首先,政府在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中要优化自身行为,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为村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其次,基层政府也是一个有限政府,不可能做到让每位村民都满意,所以政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渠道的辅助,完善多中心、多层次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制度,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积极帮助村民建立属于自己的、约定成俗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本土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执政理念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虽然城市和乡村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但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再加上我国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政府应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执政理念,多关注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有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公共垃圾设施、水库堤坝等等,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对农村山林的保护、湿地的保护和田地的保护等等,对根本的是对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提供,在资金上要加强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设有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执政中注意加大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

........................

结语

乡村环境因为经济的开发而遭到破坏,乡村环境也因为稀缺性而具备价值,所以乡村环境的公共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乡村环境根据不同的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政府是公共产品提供的绝对主体,同样,政府也是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但是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政府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跟城市相比显得极为不公平,无论是体现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无论是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还是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国家对城市生态型公共产品和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都差别很大,究其原因发现导致这种不公平局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除此之外还有基层政府、乡村本身环境的特点及变化、城乡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文章最后,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我国统筹城乡环境试点——重庆市提出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2008—2020年)》,并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从国家制度、政府执政、技术改革以及公民参与和理念的改变这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笔者水平、时间仓促、参考资料有限,本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笔者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很多问题没有深入挖掘,找到的原因也不是很全面,提出的对策或许也不是很到位,这些都需要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多下功夫,提高研究水平,争取对这方面的问题做到全面的剖析;二是生态型公共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内对此概念没有标准的解释,本文是参照樊继达的定义来研究,一家之言总有片面之处,所以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概念解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三是本文研究的是我国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效供给是一个很宽广的范围,供给的主体也没有做到有针对的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农村环境相差很大,所以把研究范围定在我国乡村显得有点大,研究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缩小;四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不够充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理论研究在文章的篇幅占得比重比较大,实证调研和实证研究跟理论研究相比显得很不足,还需要加强对实证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公共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永登县2011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初步形成,我国财政管理已经从重财政收人管理逐步向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新阶段转变。研究和探索我国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科学评价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是新时期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也是转变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的重要举措。论文以“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为例的案例研究,按照评估学的一般原理,用一个完整、科学的评估模式对“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一次系统、科学、合理的案例分析,来验证本研究的案例是否科学的流程,完整的环节,是否有科学的更替规则。从而结合本研究找到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为完善和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出好的政策建议。 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明确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指出论文所提出的创新和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足。针对对国内国外关于该问题研究现状做了认真梳理、厘清研究思路并对理论基础进行梳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包括了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权威性、代表性。按照评估学一般原理,分析了论文所选案例是否符合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预算评价需要符合基本的评估模式,并且提出了案例检验的路径。,通过检验路径,评价案例是否遵循了科学的流程,完整的环节和具有循环的更新优化性。第五部分,是案例实证研究的结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理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文章通过对“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的分析,按照评估学的一般原理来检验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更新了评估使命,是否使得评估目标升级,为验证该评估模式在其他地区的实施中对于当地财政绩效支出评价的影响提供了实证研究借鉴。

实践意义:“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作为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在甘肃的一个典型,通过对其绩效支出评价的研究,可以有效验证其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进而推断出其经济效应,检验项目效果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是否以增长村民的收入为核心,以废弃沙坑改建为突破口,是否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等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引大灌区农业和农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国外研究现状

本质上看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管理方法没有任何区别,,如 20 世纪初美国学者哈林顿·埃默森提出著名的“12 条效率原则”,在公共行政领域也同样备受青睐。在这一阶段,效率研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行政模式的束缚,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的改进和评价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二战以来,到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张,绩效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指引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成为西方各国行政改革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用“绩效途径”取代的“效率途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效率改进和评价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己成为当今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工具箱”中的一件有力武器。

澳大利亚推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是建立在实施权责发生制的预算会计制度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进入工业部门,成为雇佣劳动力,一种新的雇佣关系逐渐代替原有的生产关系。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初始阶段的国家往往不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制度建设落后于劳动关系的实际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会受到资本方的侵害,此时将涌现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加。然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势头并不会永久地保持不变。随着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会逐渐完善,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将逐渐规范化,劳动争议案件会逐渐减少。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在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处,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加速度将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另一个经济因素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把经济发展水平看做是存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是流量的概念。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不断投入得以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更多的要素投入,也意味着较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进入工业部门,这可能会推高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同理,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要素投入速度的降低可能会导致劳动争议案件的减少。然而,经济增速放缓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差,薪酬降低以及薪酬拖延支付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最终导致劳动争议案件的高发。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需要将多种效应综合起来考虑。

......................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进行该项探索的部门主要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审计署、交通部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支出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支持手段,被列入财政改革的议事日程是近几年才明确的。财政部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是从 2001 年下半年开始的,统计评价司专门组团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考察,召开了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讨会,成立课题组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由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等编写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一书。

近年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环境投资效率,国内大多学者通常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以此对比分析各区域环境投资效率差异。曾贤刚(2011)、李静(2009)等学者对全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普遍低于东中部区域。王宝顺(2011)、黄国庆(2011)等主要从政府财政投资角度对全国各区域财政环境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王宝顺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地方城市环境治理更多依赖政府支持,财政环境投资效率普遍高于中东部地区。黄国庆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财政环境保护效率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发达地区财政环境保护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谭光荣(2007)从政府排污收费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收费标准过低、收费项目不完全、环境治理的宏观调控能力较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财政环境支出的效率。除了从投资效率角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的评价,国内一些学者还从环境与经济的适应度出发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杨昌举、蒋腾(2006)等学者认为提高西部地区环境标准,集中外资引用审批权是合理实现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关键。俞虹、杨凯(2007)等就西部地区水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大多省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 GDP 显著相关;各省环境库兹涅茨拐点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水环境管理缺陷将可能造成西部地区环境不可逆变化。肖焰(2007)认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政府失灵现象严重。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2

3.1 案例选择.........................12

3.1.1 典型性........................16

3.1.2 权威性.......................16

3.1.3 代表性...........................16

第四章 公共项目财政绩效支出评价实施检验...............22

4.1 系统性检验......................22

4.2 科学性检验.......................22

4.3 可操作性检验............................24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26

5.1 研究结论.........................26

5.1.1 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26

5.1.2 评估指标存在的问题.....................26

5.1.3 评估结果运用制度化、法律化水平低..................27

第四章 公共项目财政绩效支出评价实施检验

4.1 系统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评估方法的不规范

绩效评估要科学,必须进行分类,使得评估更加具有针对性,但要科学的分类全面准确地掌握部门的绩效信息和数据,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评估方法。从操作层面上看,参与绩效评估的部门越多,分类的难度就越大。为提高绩效评估工作的合理性,大部分地方政府按评估对象的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分配

(二)定量与定性评估结合的不恰当

在我国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还存在着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未能很好地结合的现象。综观国内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乃至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环境及环境治理问题作了大量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但对生态地位相对重要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问题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多属于规范分析,较少涉及环境投资的绩效问题。本文试图从环境治理投资角度实证评价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并对影响环境投资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具体回归分析。以期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西部地区环境投资现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为西部地区的环保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警务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以L省为例

1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语 Urbanization,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尔达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到今天,这一概念已经被全世界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城镇化”的概念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化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第一次权威表述。十八大后,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在中央经济会议、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中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达成了社会各级的广泛共识。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注重推动城镇化由偏重规模数量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的转变,着力构建一个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宜居城镇。可以说,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现在,一个被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是: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1.2 “整体政府”理论内涵

“整体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公共管理理论学者最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碎片化的政策环境、有效解决因此而产生问题的继新公共管理运动后第二轮政府运动的新措施,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在其 1997 年出版的《整体政府》一书中提出,同年,英国首先布莱尔首次提出了“整体政府”的施政理念。2004 年澳大利亚管理顾问委员会的“联合政府报告”(The Connecting Government Report 2004)将公共服务中的“整体政府”定义为:“整体政府是指公共服务机构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以及为了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组成联合机构。”“整体政府”理论认为,凡是政府组织以“联合”、“协调”和“协同”的方式实现功能整合的各种措施和举动都是“整体政府”理论所包含的。其内涵也十分丰富,既包括顶层设计中不同政策领域之间日益增加的横向协作、也包括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同一领域、不同层级政府部门间的纵向协作,Pollit 认为,“整体政府”是指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治理模式。

1.2.1 排除相互破坏与腐蚀的政策情境

“整体政府”理论看似新鲜,事实上却是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领域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体现,即决策与行政的协调。“整体政府”理论第一个目标是考虑消除不同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张力,直接有效地增加公共政策的效能。“整体性政府”从规避传统官僚制模式的弊端着手,努力消除新公共管理的带来的负面影响,试图建立起注重政府整体价值和绩效的新型管理理论。“整体政府”理论的 20 世纪90 年代的一个案例就是,政府出于善意在学校强化绩效管理的做法却导致学校排斥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而且年轻人中间的犯罪率也在不断攀升(DETR2000:para 1.7)。

1.2.2 更好地联合使用稀缺资源

“整体政府”理论第二个目标是通过消除不同项目方案的重复和冲突来更好地使用各种资源。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关键是在龃龉中更多并且高效的利用社会资源以期获取更大利益。比方说,我们经常注意到学校建筑可能在一年或一周的多数时间内是空闲的,完全可以被用来服务于社区的其他活动,从而减少为此雇人或建设住宿设施的费用。共享建筑物、人员、信息或设备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

......................

2 新型城镇化给 L 省农村警务带来新问题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警务工作现状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发展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多建立在城郊、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因此动迁占地大多以农用地为主,土地资源大规模整合拆分,必然带来大量因征地补偿、房屋置换等活动所产生的征地矛盾与干群矛盾等各种问题相互交织,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当地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理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造成强烈冲击,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征地补偿款的分散性与集中性相互交织,现金流充裕导致城镇化建设地区的各项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较以往相对活跃,被征地农民或居民在对补偿款的使用上缺乏目的性和规划性,巨额动迁补偿款的发放使用、工程承包的准入放出原则等使农村基层在人力、资源、经济等方面有了急速扩大的支配权,从而使一段时期内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换届选举蕴藏着巨大的权力和利益之争。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给农民的心态和思想观念带来剧烈的冲击震荡,失地农民由于融入城镇生活,失地失业和由此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使他们社会心理安全感降低,当一些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因为各种民生问题形成的上访群体等,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考虑欠妥或受人煽动,极易采取过激甚至违法的方式表达想要取得的正当或不正当利益,集体访、无理访、群体性事件,甚至暴力事件,给维护稳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公安部门 “以户管人”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宜应对结构性转型转变。刑事犯罪数量高位运行,管理特点发生明显改变,治安问题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农村警务改革。

......................

2.2 新型城镇化给 L 省农村警务带来新问题

2.2.1 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形势严峻

在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开辟一个新区或新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模式,按照属地管辖原则,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工作通常由属地原有的公安机关负责,而原有公安机关一般为一个或几个公安派出所,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新格局使得之前警务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派出所警力在面对如此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捉襟见肘,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流动人口管理面临新挑战。“人”的城镇化不仅是指宜居城镇的建设,更是指建设过程中人的流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吸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旅游、定居等群体进入新城,给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带大力新挑战。二是场所管理面临新挑战。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区域内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些洗浴中心、大型超市、物流集散中心等乡村社会生态环境中较少的各类场所将不断出现,场所内的消防等公共安全问题将成为辖区内新的治安管理隐患。三是虚拟社会管理给公安工作带来新挑战。从服务业层面上看,居民对网络和移动通信服务的要求更高,新城内心动互联网业务量将呈现井喷状发展;从区域功能定位上看,一些从事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的新兴企业项目将在高科技园区内上马,这些都将给公安机关做好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兴的网络犯罪形态,如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严重违法犯罪问题将是辖区内公安机关将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四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边境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外管理问题等问题也将成为公安机关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以 L 省 Y 新城为例,按照 Y 新城发展规划,其中新城区规划面积 100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 36 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 30 万人。起步区规划在 X 乡,规划面积 10.84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 10 万人。目前,直接负责维护 Y 新城辖区社会稳定的公安机关是 X 乡派出所,派出所辖区内实有人口数量约 1 万 9 千余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突破 1000 人,这一数字还会因今后 Y 新城加速建设而成几何倍数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年来,各类治安和形势案件成倍增长,因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增加,派出所仅有的 4 名正式民警和 4 名辅警根本无法应对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带来的严峻形势,成为 X 派出所最为头疼的问题。

........................

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警务工作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17

3.1 政策环境重建使社会治安环境发生变化 ...... 17

3.1.1 政策环境重建带来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 .............. 17

3.1.2 政策环境重建带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 17

3.1.3 社会新秩序构建尚需时间 ...................... 18

4 加强 L 省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对策 ........................ 23

4.1 推动基层警务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改革联动 ............ 23

4.1.1 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环境相适应的工作体系 ............... 23

4.1.2 夯实配置优化的基层警务工作基础 ................. 24

4.1.3 深化符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公安行政审批改革, ........ 25

4 加强 L 省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对策

4.1 推动基层警务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改革联动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期,必须同步谋划和部署基层一线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改革,这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模式,就是要把警务工作改革置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棋盘中去思考,综合考虑政策环境重建、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调整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去研究,从而选择农村基层警务管理工作的改革目标、路径和重点领域。

4.1.1 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环境相适应的工作体系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机构改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环境重建带来的必然结果。公安机关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区域面积、人口总数等因素科学设置机构,优化派出所的内部结构,加快推进社区警务改革,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政策环境相适应的警务工作体系。

一是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导向,推进警务工作体系改革。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规模和速度,及时有效地与当地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进行沟通,对规划区域内的各级公安机关的编制、行政级别、管辖范围进行科学调整。对因行政区域设立、调整、撤销、更名产生的公安机关组织关系变化的,要按照行政区域调整情况对公安机关的组织关系、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变更,理顺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之间、公安机关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组织领导关系、管辖区域范围和工作职能分工,组建机构更加完善、部门设置更加合理、沟通机制更加畅通的大派出所或公安分局,并实行动态管理,切实保障公安机关建设的前置性和时效性,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维稳工作需要;对因规划造成多个派出所辖区重叠,职能重复的,要及时根据实际进行对派出所辖区范围、工作职能进行认定,避免因机构改革滞后造成资源浪费、管理盲区等问题的出现。

二是以社会治安环境为导向,着力优化警务机构配置。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深化警务改革,必须紧紧以社会治安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问题,根据社会治安环境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着力优化派出所机构配置,不断整合明确管理权限,建立精干、高效的综合警务体系和反应灵敏的执法勤务体系。要根据辖区内社会治安现状、发展趋势和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派出所内部机构,如在物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要建立交警中队,在信息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立网警中队或设置专门从事网络管理的警员岗位,在涉外企业较多的地区建立出入境管理部门等等,使警务工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警务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

结束语

有序推进农村警务工作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全国公安机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考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农村警务工作改革已迫在眉睫。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警务改革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寻找到改革的最优方案和最短路径。

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视角,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L 省农村警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指出了“整体、协调、联动”是 L 省农村警务改革工作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应加强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早谋划和部署农村警务工作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基层警务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改革联动,加快推动区域警务一体化发展,构建警民联动的多样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有效提升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受本人学识水平所限,文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以“整体政府”理论为视角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多为宏观层面的阐述,在技术困境、组织冲突的协调困境以及合作治理的问责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和理论支撑,有待进一步在研究和实践中进行补充及完善。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研究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来源、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

本人主持的湖南省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湘财企指出(2014)61 号)。

1.1.2 选题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提出,“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灵川海洋山,从广西全州进入湖南东安,自南向北纵贯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 8 个地级市 67 个县(市、区),经洞庭湖流入长江(见图 1-1)。干流全长 856 公里,湖南境内 670 公里,流域面积 8.54 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国土面积的 40%,沿途接纳潇水、涟水、浏阳河、汨罗江等主要支流及其他大小支流 1300 多条,流域内水系发达,年平均径流量 722 亿立方米,居长江流域第 2 位,全国第 7 位。

湘江流域地处湖南京广沿线经济带,是湖南省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城镇密集,产业集中。流域集中了湖南省 60%的人口和 7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南省最为密集的人口聚居区和最为重要的经济带。湖南全省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机械等行业大多集中在湘江区域,尤其是湘江下游的长株潭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湘江流域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地区 60%以上的污染也汇集于湘江,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是湖南 80%的重金属污染富集之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雷鸣、秦普丰、铁柏清(2010)从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和水体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分析了湘江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认为湘江流域的矿产开发和冶炼活动造成了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须从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和污染责任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方面入手倡导,将湖南省矿产经济和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流域综合污染整治和保护机制的新模式。刘耀驰、高栗、李志光、刘素琴、黄可龙、李倦生(2010)指出重金属污染是湘江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个流域的污染;湘江重金属污染直接导致流域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这直接与地方产业结构直接相关,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等工业行业的粗放发展是造成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与清洁生产水平、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完善环保政策的落实与监管体系等建议。黄颖萍(2012)分析了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湘江流域跨区域水污染现状,即地方政府协作治污收效不大、地方政府协作治污建设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参差不齐、政府协作治污缺乏长远规划和长效投入,并据此从转变治理理念、明确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加强湘江流域跨区域水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协作的对策建议。李爱年、何燕、冯姗姗(2012)具体分析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即某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尚待纳入重金属污染治理范畴、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企业搬迁引发一系列问题、监测能力待加强、重金属超标土地和水体难以处置等。

2. 关于重金属污染安全与评价研究

陈雯、肖皓、祝树金、呙娟(2012)基于动态 CGE 模型,进行了水污染治理投资及运行成本增加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并以湖南为例,阐述了两型社会背景征收水污染税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余光辉、陶建军、李博超(2010)从水质、底泥、两岸土壤和植物以及两岸人群患病率分析了湖南省湘江流域的环境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湖南省湘江流域的污染较为严重,并据此分析认为历史污染物排放、地质原因、矿山开采、植被变迁以及纳污能力变小是导致湘江污染的主要原因。李军、刘云国、许中坚(2009)开展了湘江长株潭段底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评价,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湘江长株潭段水质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而通过具体实验,为开展重金属污染对流域的生态影响及修复提供参考。宁可(2012)基于 VC++预测评价模型,建立了重金属污染预测评价系统,对湘江水质重金属污染浓度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刘梅、李发鹏、卢善龙、乔玉霜、刘焕焕(2011)总结了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有关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分析、生态风险评价及植物修复、植物富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和概括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并指出加强流域尺度河流-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重金属污染宏观研究,构建基于重金属元素循环迁移机理模型、遥感和 GIS 等技术的现代化立体监测系统与生态风险管理系统,将是流域系统宏观尺度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

第2章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湘江重金属污染是累计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湘江流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推进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特点和需求,制定全局性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各级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及时解决整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本文所述的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是指湘江流域范围内的八个市级地方政府,基于全流域管理视角,通过信息互通、区域监测、联合执法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共同应对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政策,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因企业整治而造成的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又要结合污染企业整治工作出台产业布局、整合、调整和发展等有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有效协调企业整治、环境治理、水利建设等财政支出,加大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投入,又要做好取缔关闭企业土地回收、评估、利用工作和矿业秩序整治工作,做好关闭小矿山、小冶炼方面的工作,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通过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保护好环境。

2.1.2 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协作机制

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协作机制的主体,是指湘江所流经的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的八个市级地方政府,客体是某一市级政府所管辖的范围,更确切地说是指所管辖的土地范围。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跨区域、综合化、社会化的特点,因此,笔者着眼于湘江全流域,分析八个市级地方政府必须对共同应对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流域损害结果。而这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整个流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完善有效的协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合力与长效机制,尽快解决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

...............

2.2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重要性

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及跨区域公共管理改革等背景因素,针对湘江重金属污染这一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市级政府在综合治理中从“分界而治”走向协作共治。

2.2.1 推进长株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持续开展,人们必然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更为深入,致使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损失加重。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拼图,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但自然资源消巨大。污染物有增无减,生态环境压力陡升。而对于湘江流域的八个市级地方政府,在享有湘江独有的发展优势时,也给湘江水污染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沿江地带的重金属污染,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危害。诸如矿产、纺织、冶金、造纸、钢铁和化工等龙头产业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一方面拉动了当地 GDP,同时也烧掉了资源,留下了污染。显然,这与湖南省倡导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两型社会是相悖的。

湖南省已出多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现已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突出。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长株潭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致使跨行政区污染问题趋向严重,跨行政区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愈发加重。一定意义来讲,长株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互为增进。一方面,长株潭一体化为湘江生态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长株潭经济社长远发展离不开湘江生态治理合作。因此,将湘江生态治理纳入长株潭区域合作框架十分必要,促使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交通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衔接与合作,从而构成跨区域立体式全方位发展。长株潭一体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快湘江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转变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开展与长株潭一体化相适应的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的共享格局,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实效,并有益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如何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

第 3 章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框架分析 .......... 31

3.1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的基本类型 ................... 31

3.1.1 互补型市级政府协作 ............................ 31

3.1.2 共建型市级政府协作 ...................... 32

第 4 章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现状分析 ......... 55

4.1 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发展历程 ....... 55

4.1.1 初步建设阶段 ............. 56

4.1.2 不断健全阶段 ................. 58

4.1.3 规范成熟阶段 .................... 62

第 5 章 国内外河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机制的经验借鉴 ................ 76

5.1 国内河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机制的典型范例 ................ 76

5.1.1 清江——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 76

5.1.2 淮河——多层博弈下的治理主体利益协作机制 .................. 79

5.1.3 珠江——多元手段治理下的政府合作协调机制 .............. 84

第6章 完善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对策探讨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扭转过去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和考核体制,在对市级部门和分管单位进行政绩考核时,应把环境保护绩效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计算到考核制度中,把生态恢复作为考核的前提标准,更加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制定要根据各区域发展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的差异,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别治理。

6.1 完善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市级政府协作的组织会商机制

市级政府协作的建立离不开其组织会商机制,通过会商协调、统一理念,为治污、防污的行动确定方向和目标,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艰巨任务,只有确立明确的市级政府协作的组织会商机制,各市级部门才能够有效地对流域的各区域综合把握,尤其是要保证各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强化政府协作价值认同,完善政府协作组织机构,加强污染治理会商决策,去除“各扫门前雪”的旧有治理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确立“共赢”和“协作”为基础的组织会商机制。

6.1.1 强化政府协作价值认同

依据战略联盟理论,市级政府协作的基础虽然应该继续维持各自的独立自主性,但彼此间要加强合作共赢,分享相同的理念、价值和奖励,确定彼此间协作价值认同。只有确立市级政府间以信任为基础的伙伴关系,才可以减少原市级政府在治理湘江重金属方面“各自为阵、独善其身”的心态,避免市级政府在本职主义和经济利益上的分歧。市级政府协作价值认同取决于彼此的信任与沟通,而顺利的沟通取决于彼此共同的价值观。市级政府在倡导湘江重金属污染合作治理的思路下,需要以协作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克服重金属治理的困难为目标,而不是分区单独治理,由传统的地方自治主义向以合作为主的新型协作式的治理模式转变,把政府间协作治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区域的生态恢复作为共同价值和诉求。

...................

结论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1)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框架分析 本文阐述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的基本类型,分析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要素构成,论述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运行方式。

(2)较为透彻地分析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现状 在分析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协调组织机制权威不足、信息互通机制壁垒重重、监测执法机制各自为战、利益协调机制流于形式、责任追究机制难以落实,并从从治理主体的利益特殊性、行政区域的条块分割性、制度环境的局部缺失性、协作平台的松散乏力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3)较为详细地归纳了河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机制的经验借鉴

本文选取清江、淮河、珠江为代表的国内河流,选取罗纳河、萨斯奎哈纳河、淀川河为代表的国外河流,介绍了国内河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机制的成熟做法,进而梳理了国内外河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机制的经验及启示,即建立符合流域特性的治理机构、完善有效的资金技术保障投入、注重流域综合治理的公众参与、健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等。

(4)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完善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对策 本文从六个部分,十八个要点提出了完善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市级政府协作机制的对策。具体如下,从强化政府认同、完善政府协作组织机构和加强污染治理会商决策论述了完善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市级政府协作的组织会商机制;从实行流域水质全网通告制度、实行污染事故信息通报制度、推行水环境影响信息报告制度论述了完善湘江流域市级政府协作信息共享机制;从加强交界区域联合监测、增强区域保护联合执法、提升协作平台工作效力论述了完善湘江水环境市级政府联合执法机制;从界定区域政府间的损益关系、确定补偿主体与补充对象和明确补偿标准与补充方式论述了完善湘江流域市域生态补偿机制;从完善区域政府投资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共享共建和加大协作治理技术投入论述了完善湘江流域市级政府协作的资源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从健全治理区域政绩考核机制、完善治理区域主体问责机制、建立区域失责惩罚赔偿机制论述了完善湘江流域市级政府污染治理责任追究机制。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网络化治理理论视角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以襄阳市为例

1 基本概念及理论内涵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生活垃圾

“垃圾”二字的偏旁部首均为“土”字,意指身边散落的土块或土粒。在辞海中,“垃圾”被解释为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多用来比喻失去价值或是指有不良作用的事物,如:垃圾邮件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人们所熟知的塑料、纸张等,其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医院医疗垃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制造者。生活垃圾,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也或指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垃圾。那么,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分类呢?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杨鲁豫曾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讨会上”讲到,“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各具特色,一种是以北京市、广州市、厦门市、南京市等为代表,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一类是以上海市为代表,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各省市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工作。目前,最为人们接受的分类方法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一是厨余垃圾,指在人们洗菜、做饭环节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二是可回收垃圾,这一类垃圾具有可再次利用的价值,具体包括废报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三是有害垃圾,如电池、灯泡、温度计等,这些生活垃圾被丢弃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危害;四是其他垃圾,指除了以上所述三大类以外的所有生活垃圾,像围裙、卫生纸、花盆、毛巾等都属于这一类。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学校、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住宅区、集贸市场等生活场所。治理城市生活垃圾要从源头抓起,团结各主体共同努力。

1.1.2 垃圾治理

垃圾治理即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及时且妥善的处理,以达到污染最小化和利用最大化,垃圾治理不是单一的重复劳作,也不是单凭政府一方力量可以解决的,垃圾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运作网络。目前常见的垃圾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第一,填埋处理,这是目前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多的处理方法,填埋过后,通过使垃圾自然降解来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第二,焚烧处理,即将生活垃圾放入高温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并利用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和供暖。第三,堆肥处理,借助生活垃圾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分解出无机养分,这也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一种途径。

.......................

1.2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内涵

网络化治理理论是 21 世纪公共行政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它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共同作用。首先,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形成有其理论基础,网络化治理是相对于严格的等级制而言的,这种等级制限制了发展,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成本,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网络化治理就已被引入企业,这种横向纵向联合行动的新兴管理模式,很好的改善了组织内部结构,针对性的解决了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多中心治理理论也为网络化治理理论的提出埋下了伏笔,多中心治理理论虽然也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但这种复合主体模式在自主治理、自发秩序的作用下,导致多个权力中心并存,不利于发挥该治理模式的优势作用,于是,网络化治理理论应运而生,提出作为网络集成者的特殊作用。其次,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形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等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前进的步伐,急需一个全面立体的网络来提供充分、高效、优质的管理;与此同时,非盈利组织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们不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信息技术等专业性强的领域,也逐渐开始出现在很多非传统性部门,组织的数量、组织的规模、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都在不断扩大,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它们也希望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来。最后,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公众诉求,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目前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样化、更高质、更充分的服务,这也促使政府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并充分利用不同合作伙伴的创造性和专业技能,来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诉求。

1.2.1 网络设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网络化治理模式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最初的网络设计,一个好的网络设计,就好像一张合理规划的路线图一样,指引你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到达终点,同理,科学合理的网络设计,也有助于政府有效的推行其政策并实现网络运行的目的;相反,一个不合理的网络设计,就好像生产线上有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即便是最小的误差,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既浪费了不同合作伙伴的时间和资源,也难以实现最初的政策效果。因此,在设计网络的初始,务必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该网络体系目标是什么,如何激活网络,跟谁形成伙伴关系,由谁集成网络,如何管理该网络。

..........................

2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早在 1987 年国务院就公布襄阳市为历史文化名城,依偎在汉水江畔的襄阳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占地 1.97 万平方公里,拥有总人口 578.8 万。襄阳市委于 2011 年 7 月 7 日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将环境保护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是必然现象,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问题变得迫在眉睫,面临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襄阳市政府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以缓解现状。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具体现状如下:

第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上升,针对生活垃圾的治理体系也在逐步形成并完善。

2012 年每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为 630~650 吨,2013 年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约为 700 吨,截止去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城市生活垃圾的进站量接近 1000吨,通过这组数据我们能够分析出,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量逐日递增,甚至在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前提下还保持稳定的上涨趋势,这一上升趋势在各个区、各个月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由图 2-1 可见,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在各个区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图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区域樊城区是襄阳市经济中心,很多大型的商场、步行街、写字楼、学校、医院都集中于这一区域,人们大量的消耗,其生活垃圾日产量相当可观。居于其次的襄城区是襄阳市景区所在地,大部分生活垃圾来源于旅游垃圾。高新区和襄州区并列第三,他们同属于襄阳市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日产量虽不及经济发达区域,但其增长趋势也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总而言之,经济越是发达,生活垃圾越是多。

.........................

2.2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襄阳市政府在治理城市生活垃圾上做出了大胆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清扫公司、清运公司这样的企业达成合作、不断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市场参与不充分、各清运公司之间缺乏竞争性、面临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等,这些都是值得政府,这个网络的集成者深思的。襄阳市在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社会组织在共同治理过程中缺乏话语权

市场参与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集成者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广度不够,选择合作伙伴的范围狭小;另一方面是指,即使参与到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其参与程度不深,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多于管理者。

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时,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各种任务,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网络的集成者,寻找更多能够帮助他更好的完成任务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来自合作伙伴的专业性技能,来达到目的。在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方案设计之初,政府预想通过和专业的技术公司合作,建设科技技术水平高的垃圾处理厂,并寻找在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清运等过程中有经验和能力的企业,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将治理过程中的一部分环节的任务和责任转嫁出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有能力的公司用不了,用的了的公司难达标”的现象出现,这是由寻找合作伙伴“内部化、关系化、习惯性”所导致的。政府的治理型雇员通常会选择转嫁所熟悉的,惯用的企业合作,使得一些由能力的企业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长期以往,会造成整个网络的引入和退出机制的失灵,并非完全化的市场化运作,将会产生运行缺乏活力,合作伙伴关系脱节等严重的后果。

同时,不可避免地,政府和其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性,政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企业的这种目标弱化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公共性,片面的将其作为商品,忽略了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社会责任。不同的认知,导致了网络构建的市场参与不充分,进而使政府很难寻找到愿意将社会责任和自身利益一视同仁的合作伙伴。

...........................

3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22

3.1 网络化治理框架设计不完善 ................. 22

3.2 连接的纽带运行不畅通 ........................... 23

3.3 网络责任机制不健全 .................... 23

3.4 治理型公共雇员缺乏 .................... 24

4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 26

4.1 重构城市生活垃圾网络治理新框架 .................. 26

4.1.1 明确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最终目标 .............. 26

4.1.2 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 ............... 27

4.1.3 定位政府集成商网络治理模型 .............. 27

3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网络化治理框架设计不完善

戈德史密斯在其网络化治理理论中提到,网络在设计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构建一个可塑性强的治理模式。那么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才可以称之为可塑性强呢?我们说只有这个模式能够容纳所吸收的每一个合作方,在处理问题时动力十足,可是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在执行某一个具体任务时有固定的解决模式,并且以服务于网络共同目标为目的的模式才可以称得上是可塑性强。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市场参与不充分就有因为网络化治理框架设计不完善所导致的。

首先,网络设计者在集成网络时没有合理的选择合作伙伴。在确定了网络的共同目标之后,网络设计者应该确认出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并将这些利益相关者拉到一个平面上,通过综合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对该网络运行的最终期望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自身运行能力,选出最有利于网络整体运行的主体作为网络的合作伙伴。襄阳市政府在构建网络时,没有广泛的考虑各种不同的合作机会,受限于熟人关系或者习惯性选择,只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在这种前提下选择的合作伙伴往往会影响网络运行的活力,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网络运行效果;另外,运用如此方式来选择合作伙伴将会导致引入和退出机制失灵,没有优胜劣汰,好的合作伙伴进不来,现有的合作伙伴处于麻痹运行状态,短期来看网络能够正常运行,但也为网络治理的长期运行埋下隐患。

其次,网络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形成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新构建的网络中,网络的集成者和合作伙伴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共同管理公共事务,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共同目标。襄阳市政府在治理城市生活垃圾事件上所构建的网络,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参与不充分的现象,就是政府作为网络集成者过于强势,没有充分听取来自其他合作伙伴的声音,只是做着与日常工作无异的常规工作,执行者角色多于管理者,上下级关系替代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成为政府的延伸部门,只是做着上级制定的事情,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4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4.1 重构城市生活垃圾网络治理新框架

网络设计是网络化治理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重构新的治理网络时,网络设计者不能局限于惯用的思维模式,要脱离原来的直线型思维,从更广的层面上去考虑问题,政府也不能让其目前的组织结构、传统的工作程序或现有的指挥能力在新的网络框架中运行。在设计网络时,必须要认真思考五个问题:网络化治理要实现什么目标、用什么工具来激活网络、如何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怎样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网络、如何管理和治理网络。襄阳市政府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参与不充分,就是因为在设计网络时,网络框架构建不完善,要想完善网络框架,必要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选择最有利于网络运行的合作伙伴,选择正确的网络集成商。

4.1.1 明确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最终目标

确定正确的网络管理目标是整个网络设计阶段的核心问题。政府部门的官员很少在项目开始之初就考虑使命和战略问题,多半是习惯性的拿起政府部门的组织图,在图中找出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好,然后找私人部门帮助完成,这种先是过程后是结果的管理方式容易使项目偏离最初的轨道,不容易及时作出控制和调整。襄阳市政府在设计网络时,首先要明确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重点思考政府所要创造的公共价值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经营更多的垃圾治理中心,治理更多的城市生活垃圾,还是要为全是人民提供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呢?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襄阳市政府在确立了为市民提供绿色的居住环境这个使命后,所要做的不是机械化的把其中某一个环节承包给某一个公司,然后去维持这个工作模式的日常运行,而是要肩负起管理者的角色,围绕着这个最终的使命,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尽可能多的资金来引进最新技术和培训工作人员,负责集合、安排、协调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实现这一使命服务。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政府要跳出箱外,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需求,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网络的管理者,要有高瞻远瞩,要确立一个长远而重要的目标,要实现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公共价值,要坚信唯有正确的目标才能指引正确的行动方向,以新的先有结果再设计过程的新的管理模式,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