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一: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公众参与,也被称作公民参与或公共参与,是公民为实现或扩展自身的利益诉求而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和活动。公众参与是国家走向文明民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公众走进政治生活领域影响那些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基本渠道。作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公众参与的发展程度体现着国家的民主进程以及政治文明的发育程度。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实现了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权利,而且为政府和公民间的沟通与信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政府以及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情形。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形式,同时也是当前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对关系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决定,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要广泛的征询意见”;“要不断的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以扩大公民的有序化参与。”由此看出,政府十分重视公共政策制定中要听取民意的这一原则。但是公众如何合理有序的参与一直是公众参与面临的障碍。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认为,理想的沟通情境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人只要有说话和行动的能力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第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其自身的意见、建议、需求及偏好;第三,参与者说话的权利具有自愿性,即参与者是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三点,公民通过网络参与,都可以实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没有门滥的限制,公民参与积极性也会提高。"
网络空间的出现为网民表达自身意愿、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与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者了解民情掌握民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是一个与传统政务环境下有所区别的新的网络交流平台。现在,我国己经进入新兴媒体时代,根据我国网络信息中心在2014年7月21日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4年6月为止,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6.32亿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442万人,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6.9%。随着互联网逐渐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己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诉求利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如何能够更加合理有序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中引入公众参与,既有利与政策的民主性,又为日后政策的有效执行奠定了基础。如果政策在制定时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民意调查,就可能忽视民意需求,这就会导致在落实政策时民意反弹。而公众通过互联网的参与作为一种与传统政务环境下大为不同的参与方式,为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等相关概念入手,深入的挖掘了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如协商民主理论、善治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等,进一步分析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1.2.2现实意义
公众参与是国家走向民主文明的基础,是公众参与并影响政策制定的基本途径。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民主信念进一步的推广和落实,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得到落实,对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传统政务环境下旳公众参与而言,公众在互联网环境下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提高公众参与主体意识、改善公众参与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和研究,对如何引导公众在网络环境下更好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制定出更加民主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介绍
2.1相关概念介绍
2.1.1公众参与
国内对于公众参与这一概念的涵义,多用公共参与或公民参与,其内涵都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其视为同一概念。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认为:“所谓公众参与,是指介于政府之外的个人或者是社会组织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参与到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并试图影响公共决策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一切行为和活动。”周红云认为:“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它是公众直接参与或者通过与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进而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和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学者戴雪梅则认为:“公众参与即指公众在对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拥有知情权、话语权、行动权等涉及到参与性的权利,公民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并合法地采取一定的行动以维护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虽然我国不同的学者对“公众参与”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其内涵和意义则大致相接近,基本都包含了参与主体、客体、参与动机以及参与途径等这几个方面。所谓参与的主体,即谁参与这里主要是指普通公民、利益集团、社会组织、媒体以及利益相关者等。所谓参与客体,即参与什么?参与的内容是什么?这里参与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谓参与途径,即怎么样参与即公众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综上,所谓公众参与主要是指公众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社会政治并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旨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
........................
2.2理论依据
2.2.1协商民主理论
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领域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又被称作“商议性民主”,最早使用“协商民主”一词的是美国学者约瑟夫毕塞特,他提倡公民参与反对精英主义。协商民主随着这一观点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协商民主”呢?概括的来讲,协商民主就是公众自由平等的讨论协商的过程,从而参与到政治生活。协商民主旨在强调参与,主张对关系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决定,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要经过民主协商这一程序广泛的征询民众的意见。突出了公平和协商的过程。民主协商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所有决策都是通过公众自由平等的协商讨论之后形成的;二,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自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充分的交流;三,通过讨论交流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
正是因为协商民主这种以“对话为中心”的方式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2000年之后开始被我国学术界重点关注。200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了民主选举和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我国十八大报告中系统的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确定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并指出,对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进行广泛的协商,广集民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多层次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体系。
本文中提到的公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政府根据公众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并反馈于公众的过程就是协商民主的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合理的引入公众参与,通过不断的交流、协商讨论,进而使得公共政策符合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社会认同感。
......................
第三章公共政策制定从传统的公众参与到公众网络参与..........13
3.1传统政务环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13
3.1.1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薄弱............13
3.1.2参与渠道不健全..........14
第四章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旳现状及问题分析...............20
4.1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20
4.1.1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利益诉求..........20
第五章推进公众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32
5.1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32
5.2推动公众网络参与的立法进程............33
第五章推进公众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5.1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表明:人类在互联网的利用上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信息富有者拥有更多的网络资源因此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处,而在互联网资源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贫穷者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我国互联网建设对农村地区来说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基本的互联网接入,更不用说实现公众的网络参与。总的来说,巨大的数字鸿沟横亘在我国的城乡、东西部以及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制约了公众平等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也难以搜集各个阶层的利益表达与需求,这就造成了我国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策问题认定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政策问题的认定有失偏颇。然而,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以缩小互联网的数字鸿沟,这是公众网络参与的基本条件。由此,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互联网和网络参与能力的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首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是公众网络参与的前提条件。目前来说,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信号不好、网络覆盖率低等的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因此,政府要加快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覆盖率相对较低的地方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
其次,要推进落后地区的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掌握一定的网络运用技术是公众参与的基础,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民对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了解甚少,更谈不上掌握相关的技术,而他们却往往是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引入人才,加大对网络技术宣传培训力度,对落后地区或偏远地区的农民提供了解和熟悉网络的帮助,引导扶持他们逐步熟悉网络这一新型的参与渠道,并掌握互联网的一些基本的使用技巧,了解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参与政策制定。另一方面,应将网络信息等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并设置为主要课程。使得更多的人熟悉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参与政策制定。
.........................
结论
公共政策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其实质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平衡各方的利益,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公共政策得到公众的认可,减少政策执行的阻碍性因素。然而传统政务环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已略显滞后,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需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必须借助一定的参与途径才能够实现。而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政务环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又面临着新的考验。如,在政策问题确认阶段公众参与的不平衡性导致政策问题的确认可能有失偏颇,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公众参与的非理性化、不规范性等大大的降低了公众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理性化、规范化程度。以及政策规划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等,影响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等。
因此,这就需要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公众参与做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数字鸿沟这一现象,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得政策问题认定阶段更加全面,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其次,将公众网络参与纳入法律化,以规范公众合理有序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三,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引导公众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实现政府与公众间良好的沟通互动。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从公众自身出发,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以及参与意识,进而实现有效的参与。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二: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瞬息万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田现出来,加上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频发生,我国开始进入突发事件的富发期。每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数量惊人,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民和政府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公众由于也理紧张与恐慌,加上时间紧迫和信息不全面等原因,会做出各种危机应对行为,如冒险、从众和逃生等,其中从众行为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从众现象是指在他人或群体的影响下,个人放弃自己的真实意愿而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主见"、"随大流"现象,这种现象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有发生。例如,2003年3月非典肆虐期间,具有消炎和预防感冒作用的白醋、板藍根等商品价格暴涨,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抢购热潮;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期间,有的人在网上散布都江堪化工厂爆炸造成饮用水污染的谣言,引发了成都市民到处抢购矿泉水;2011年3月由于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公众听信破盐能够防核福射的谣言,引起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市民排队抢购食盐事件;2014年1月北京再次遭遇重度雾靈天气,由于部分厂商对"PM2.5"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效果的过分吹嘘,引起市民抢购"PM2.5"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热潮。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大众的身也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对人民和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突发事件下从众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了解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指导人民和政府理性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相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研究问題的提出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面对突发事件,个体所做出危机应对行为的选择,除了根据自身的需求外,还会受到群体中到他人行为的暗示、影响和制约,使个人的信念、态度及行为发生变化,这称么为社会影响。这种社会影响既可来自他人也可来自群体,容易导致个人与群体在不同糧度上的产生诸如从众等危机应对行为。危机应对涉及到个人、政府、媒体等多方利益关系,影响应对行为的因素也千分复杂,可以说危机应对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狂会系统工程。因此,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行为有何特征为何在突发事件下会出现从众行为影响突发事件下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引导优化突发事件应对行为?等等送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应对行为的待点、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等的相关研究,是个人和群体进行危机应对化及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其进斤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从突发事件应对行为的研究理论来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西方国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然而,我国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巧起步较晚,大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对其理论意义进行探讨,较少涉及突发事件中的个体和群体应对行为的实证研究。因此,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能够对上述的研究成果薄弱的现状缺陷做一定的弥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研究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应对行为特征、从众斤为产生原因化及从众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危机防范意识,今后在面对各类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突发事件时做好应急也理准备,提窩民众应对突发事件风险和危害的能力;同时,也能为政府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对策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减少突发事件对性会经济文化等的损害,保隐公众的权益,增强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个人和狂会总是不断的面临着难以预料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emergency),在西方文献中有写作crisis,也有写成disaster,中文通常翻译成危机、灾难,这几个概念基本含义是相近的,但侧重点不同,各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其做了不同侧重的定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以往文献,对各学者概念观点加以分析和归纳,见下表2.1。
........................
(二)突发事件的新特征
Farazmand和薛湖等人认为,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社会性、非程序性决策等凡个基本特征。(1)突发性是指,政府所面临的环境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需要在高度压力下快速做出反应,但通常缺乏必要的时间、信息、物资和训练有素的人员。(2)高度不确定是指,在突发事件的开端,由于信息严重不及时、不清晰、不全面,加上没有可供知道的经验性知识,导致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情况瞬息万变。(3)影响的社会性是指,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的稳定,其涉及主体和影响范围具有社群性。(4)非程序化决策是指,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信息和资源条件下,快速地从常规状态转换到紧急状态,秉承有限理性原则,寻求"满意"的决策方案,迭也是政府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郭济认为突发性事件具有非常规性、突发性和危害性三个特点,其中非常规性是指这类突发性事件不同于一般社会危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并呈现出易变性特征;突发性是指事情出乎人们的意料,发生突然,这是这类事件的最突出的将点;危害性是指突发事件涉及的面广、危害力大,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孙元明对我国中西部城市突发事件研充发现,除了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这些共同特征外,中西部城市突发事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起因和后果相互关联、参与主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利益是根本诱因、表现形式和状态复杂多变。曹杰等人认为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的不确定性,即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乃至其演变规律都高度不确定难以提前预知;危害的严重性,即突发事件可能严重危害或破坏一个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是基础设施,甚至会对对该国乃至全世界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冲击;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其高度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原有的程序化决策不适用,难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上缺乏经验知识必须采取非程序化决策。
通过对各学者观点的梳理可以发现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突发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是指其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等惰况,人们都难预料和把握;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公共性是指其发生后影响的区域和对象广泛,涉及公共安全、公共财产、公共秩序等公共利益;危害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是指其发生后会不同程度的对人民生命、財产、精神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损失和破坏;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是指其发生发展、严重后果、广度和深度难以预测和确定;紧迫性,突发事件的紧迫性是指其发生后关系到个人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人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信息内及时有效地对事件进行处理。
......................
第三章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模型研究...............27
一、前人的从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分析.............27
二、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28
第四章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实证研究.............34
一、数据分析............34
二、假设检验...............36
第五章突发事件下的危化应对行为优化建议...........51
一、加强人格类型测评,提高危机应对能力.............51
二、重视风险感知测量,完善信息传播途径.............51
第五章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应对行为优化建议
一、加强人格类型测评,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根据上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从众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的人格类型相关。鉴于此,政府可以加强对个体的人格类型测评,对于类似外向型的容易发生从众行为的人群可以采取诸如加强应急科普,增强其危机应对能力的方法,减少其面对突发事件的非理性应对行为。而对于类似稳定型的较少发生从众行为的人群可以通过普及科学常识、灾难事故的知识、危机情况下的救援措施,使他们能够有效的影响,劝告和帮助身边发生非理性应对斤为的人转变非理性行为,采取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行为。本研究还发现大多数人对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等并不熟悉,对突发事件后的救援措施等也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下从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形式,让公众认识到应急自救的重要性,树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从主观上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对救援处置技能,増强自救和互救能力。其二主动参与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能够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突发事件的情景,练习平时所学的应急技能,参与应急演练可以有效提島公众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战能为,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也态,理性应对危机,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
第六章总结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总结
在突发事件下,个体行为的选择容易受外部群体影响所左右,进而产生从众行为。本研究以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人格类型、风险感知和群体将征与从众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为个体优化危机应对行为及政府的有效危机应对提供一定的思路。
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整理前人的研究文献,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有关从众行为的研究成果,发现前人对从众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购物情境下,突发事件情境与购物情境差异性较大,适用于购物情境下的理论和模型在突发事件情境下的适用性还有待考究,对于突发事件下的从众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尚不多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论证该模型。
(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发事件下从众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根据文献阅读和讨论分析,从人格类型、风险感知、群体特征这三个维度来探究其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三)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加强人格类型测评,提窩危机应对能力;重视风险感知测量,完善信息传播途径;区分群体特征,引导群体健康发展;建立心理系统,重视也理预警研究四个方面对公众的危机应对行为和政府的危机管理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三: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社会协商机制优化路径研究
一、公共决策与社会协商机制相关理论分析
(一)公共决策及社会协商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内容界定
1.公共决策的内涵
“决策”是由英语 Decision-Making 翻译而来,原意是“做出决定”,后来考虑文字的精炼性和准确性而被译为“决策”。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决策就是决策者“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中进行选择”。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决策是指从多种可能选择中作出选择和决定。探究决策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看,决策只是行动方案的最后选择;从广义角度看,决策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包括抉择前的准备活动、抉择方案活动和抉择以后的实施活动。本文按照广义的角度理解,认为决策是指按照预期目标,采用一定科学方法,制定并择优选择行动方案,直至方案落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管理组织基于公共权力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作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决策所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决策问题,而是公共部门特有的决策问题。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部门,同时也包括众多的第三部门。公共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党、行政机关、人大、社会团体、公民个体等政治实体都会参与进来,但从最终决策权力归属来看,行政机关是公共决策的组织者和最终决策者。(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公共决策的内容主要是公共领域内的事务,或涉及公共管理的内容,或涉及公共服务的内容。(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为了防止公共资源的非公共运用,进行公共决策时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决策机制,让公众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最大限度实现决策的民主化。(4)决策准则的公益化。公共决策指向公共事务领域,涉及广大公众切身利益,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
2.社会协商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
(1)社会协商机制的内涵。林尚立认为,“社会协商,并非简单地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协商,而主要指存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旨在平衡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与民众关系的一种协商民主。”杨弘、张等文认为,“狭义上讲,社会协商对话是指现代社会政治活动中,各个政治主体之间就共同关心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涉及不同群体利益的决策和行为所进行的平等的、直接的有效沟通、协商和对话。”据此,本文认为社会协商机制就是指社会成员针对公共事务展开公开讨论、形成互动关系,以达成共识或形成决策的一种民主机制。在公共决策视角下,社会协商机制呈现出一些特点:一是议题的民意性;二是主体的多元性;三是方式的稳定性;四是程序的规范性;五是条件的平等性;六是结果的约束性。
.......................
(二)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的契合性分析
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合法性”、“公共性”、“民主性”、“平等性”、“程序性”、“理性”,而公共决策要求遵循“公共性原则”、“民主化原则”、“理性化原则”,可以看出,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在本质上实现了契合。
1.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原则相契合
“公共决策”中的“公共”二字是对“决策”范畴的限定,“公共不仅意指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而且意味着应当在公众的注视下公开进行”。这体现了公共决策必须以遵循“公共性”为前提,必须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公共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公共决策只有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掺杂“私人利益”和“部门利益”,才能获得决策合法性,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协商民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强调公众作为重要参与主体,主张不同利益主体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协商、决策,这就与公共决策“公共性”原则实现了契合。
2.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原则相契合
公共决策是针对公共事务作出的决策,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充分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要求公众能够平等的参与决策过程。这体现了公共决策必须以遵循“民主化”为基础,必须为公众参与决策提供畅通的渠道。“民主化”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诉求,民主参与应该包含两点要求:一是公众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二是公众享有平等参与的地位。
协商民主可以从“协商”与“民主”两方面来理解,民主意味着公共决策要经过利益相关者参与而达成;协商意味着公共决策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就与公共决策“民主化”原则实现了契合。
...........................
二、社会协商机制引入公共决策的主要实践形式
协商民主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焕发出持续生命力,目前我国各地已经探索出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协商实现形式,使社会协商从理论构想走向了具体实践。“社会界面上的协商民主,其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各种类型的咨询会、听证会、社区协调会、民主恳谈会等等。”
(一)民主恳谈会
民主恳谈会是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创新形式,是协商民主在基层实践的典型代表之一。民主恳谈的参与者具有同等发言权,可以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提出意见和主张,经过公开讨论使决策具有合法性,进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
1.基本概况
民主恳谈会起源于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 1999 年 6 月举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这次论坛开创了干部同群众面对面平等沟通交流的新形式,收到良好效果。温岭市委及时在全市推广了松门镇的做法,随后温岭多个乡镇出现了“民情恳谈”、“村民民主日”、“农民讲台”等基层沟通对话形式,并于 2001 年统一命名为“民主恳谈”。之后来自国内外的多名学者到现场进行了观摩和指导,“民主恳谈”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并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民主恳谈大致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第一,民主恳谈的初创阶段(1999-2000 年)——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这一阶段民主恳谈的基本做法就是一期一主题,群众出题目,政府抓落实;基本特点是干群平等对话,群众提意见要求,政府进行现场答复;主要作用就是接受建议、释疑解惑、加强沟通。第二,民主恳谈的发展阶段(2001—2004年)——形成原创性的基层民主形式。这一阶段的民主恳谈比初创时期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丰富,着重探索了扩大基层民主的途径,将“民主恳谈”作为镇(街道)、村(社区)和部分市政府部门进行公共决策的前置条件,成为人民群众管理、监督基层公共事务的平台,并逐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三,民主恳谈的深化阶段(2005年至今)——激活政治制度的新途径。在保留第二阶段决策程序的基础上,以预算民主为切入点,探索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将民主恳谈引入财政预算的编制、审查和监督过程,推动民主恳谈与镇人大制度结合。参与式预算是深化民主恳谈的重要探索,是推进预算民主的创新成果。
2.运行过程
协商议题。镇级议题范围包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重要政策;制定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办法;讨论政府需要出资的工程项目;大多数群众关切的重要事项;五分之一以上镇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经镇人大主席团同意列入民主恳谈会讨论的事项。
协商主体。镇级民主恳谈会主体包括组织民主恳谈的镇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民主恳谈的各方代表(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意愿参加的其他群众。镇级民主恳谈涉及市职能部门工作的专题民主恳谈会,市职能部门要主动派人员参加。
.............................
(二)决策听证会“
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引入听证制度,之后分别在行政领域、立法领域及司法领域开始尝试和探索。1996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首次在法律中对听证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199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实施标志着听证制度获得法律层面的支持而进入政府决策过程。随后,国家先后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等相关法律,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对听证制度的具体运作程序进行了规范,使决策听证范围逐步从价格调整领域扩展到城市规划、公共项目、环境评估等领域。从这些年决策听证的实践状况可以看出,无论统计召开次数还是考虑影响范围,价格决策领域的听证会都是听证领域的排头兵。中央部委和地方部门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数量可观的价格决策听证会,议题主要集中在水电气调价、交通出行成本、景点门票、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电信资费调整等方面。这些领域的决策听证会吸收了不同利益群体在听证会上表达意见和建议,做出了比较恰当的决策,有效减少了社会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受到各方的重视和欢迎。
协商议题。决策听证会的议题大致涵盖以下基本领域:最低工资、低保与失业保障等民生事项;收费标准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财政预决算编制与重大财政资金安排;科教文卫事项;行政限制性措施;拆迁征地补偿事项;城市规划与计划。
协商主体。决策听证会一般包括组织者、参与者、旁听者三类主体:组织者由政府有关部门充当;参与者由利益相关者双方构成;旁听者由非利益相关者或未被选为代表的组织或个人构成。
协商程序。决策听证会的程序一般分为听证会的启动、听证会的准备、听证会的举行、听证会的结果等四个阶段。(1)听证会的启动。这一阶段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法人、公民或社会团体进行听证的申请和提出,然后由政府主管部门作出召开听证会的决定。(2)听证会的准备。这一阶段包括发布听证会公告(公告听证会时间、地点、议题),遴选并确认听证会代表(并提前送达听证材料),准备听证会材料。(3)听证会的举行。这一阶段包括听证主持人宣读听证纪律、介绍听证会代表和有关事项,申请人说明方案、依据和理由,政府主管部门介绍有关法律依据和初审意见,质证和辩论,申请人陈述意见,听证主持人总结,听证会代表对听证会笔录进行审阅和签名。(4)听证会的结果。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出听证决议。
.........................
三、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协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8
(一)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协商机制存在的问题..................18
(二)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协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1
四、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协商机制的优化路径.................25
(一)民主酝酿:共商决策协商议题...................25
(二)多元互动:优选决策协商主体....................25
(三)建章立制:稳定决策协商方式..........................27
四、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协商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民主酝酿:共商决策协商议题
协商议题是整个协商活动进行的基础,协商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并非所有与群众生活相关的话题都能被纳入协商议程,一旦某个话题被当做协商议题纳入协商程序,才意味着这项议题能够得到讨论,才意味着这项议题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确定合适的协商议题就成为整个协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议题不能反映群众的真实呼声,而是领导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确定议题,那协商的真正价值就不能发挥。为此,确定协商议题需要充分收集民意,充分尊重民意。
一是在协商议题提出阶段,要充分收集民意,防止政府垄断,保证协商议题具备“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双向来源。根据目前的制度安排,协商议题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公共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就这点来说,政府部门根据执政过程中分析和总结来确定某项协商议题显得无可厚非。但是,收集议题光有政府这条主渠道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广泛收集民意,促进民间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协商议题可以通过多通道、多层次方式扩大来源范围,比如可以设置议题收集箱或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协商议题征集。如果某些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没有被提上协商议程,还可以采取救济途径,比如具体规定几人以上联名提出后也可以称为协商议题,也要予以协商。
二是在协商议题确定阶段,要充分尊重民意,防止政府过滤,保证协商议题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在选择议题时,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其一,必须能形成聚焦;其二,必须要有争议性;其三,必须能形成妥协。政府组织不能因为考虑部门利益而强行加入某项议题,也不能因为害怕引起争议而强行删减某项议题。而应该根据公民表达及反馈的真实想法来筛选协商议题,选择那些群众反应较大、普遍关心的话题,按照议题的关注程度、轻重缓急列出议题清单,在特定的平台提前公示,这样才能保证群众对协商议题感兴趣,也才能通过协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
结语
协商民主是推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维度,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之中是开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原则。协商民主的基本理念与公共决策公共性、民主化、理性化等原则具有高度契合性,而公共决策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价值取向实现困境、多元平等参与困境、有限理性化解困境,这就体现出协商民主引入公共决策的现实必要性。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协商机制,有利于保障公共决策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化解决策主体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克服有限理想的消极影响,有利于消除公共决策的执行梗阻。
尽管社会协商机制在运行中发挥着诸多功效,在中国民主政治领域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实践依然面临一些难题。第一,从中国的现实政治环境来说,政府垄断决策权力的惯性仍然难以打破,民主协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需要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实现决策协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从公民社会发育的社会环境来说,社会组织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协商文化发育还不够广泛,公民参与协商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第三,从社会协商机制自身来说,如何设计理想化的协商程序,如何实现协商条件的平等,如何实现协商讨论的理性,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那么,在未来的协商实践中需要抱着务实的态度,大胆创新,科学总结,逐步推广,发挥社会协商机制的正向功能。具体来说,需要不断深化协商民主理论、拓宽协商民主论域、营造决策协商氛围、丰富协商实践形式,按照“共商决策协商议题、优选决策协商主体、稳定决策协商方式、规范决策协商程序、平衡决策协商条件、约束决策协商结果”等一系列路径实现社会协商机制优化发展,形成“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广求良策”的决策协商理念,促使公共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顺应民意。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本题系本人主持的湖南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编号:CX2012B235)。
1.1.2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与发展,国家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也逐渐在发生转变。从管控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单极控制到市场管理体制下的多元共治,无不体现出党和政府对重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高度重视。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生长点、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变换的必要环节,社会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萌芽并生长起来的。受组织非营利性、民间性以及自愿性等内源性特征影响,社会组织在生长之初便已担任起弥补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而导致的部分社会公共治理缺失的重要角色,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被政府和社会所接受与认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行政、经济以及社会三大体制改革齐头并进且深入进行。国家当前既处于社会裂痕与矛盾的渐显期,又面临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受社会阶层分化、价值取向不一、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公共领域亘现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亟需得到妥善处理与解决。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愈发显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客观上需要社会组织发挥更大限度的作用;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客观上需要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迫切期待社会组织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现实需要社会组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政府将不再以家长式的方式方法管理社会一切事务,政社、政事、政企不断分离,许多具有服务型、公益性、社会性的职能将逐渐向社会转移,社会自治格局将日趋明显。社会组织植根于民众,是承接政府职能、增进社会自治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服务、教育以及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的组织平台。由于社会组织的存在是国家治理体系完整的重要内容,其功能的发挥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使得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也向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政府应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政府的这种变化其实也就是通过国家治理理念与方式的转变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与方式的转变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政治改革决定是整个改革开放事业的源头,全会不仅对共产党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而且重新规划和确立了党的工作重心以及政治路线,这也为随后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铺垫。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就无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获取的成果”。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笔者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检索和统计,主要是通过万方外文数据库、EBSCO 数据库、ProQuest 数据库来实现。对三大英文数据库进行论文检索,因语义学的差异,所以在具体措词上有所区别,笔者先后以“Social Governance”、“Social Management”、“Social Administration”、“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为检索词,Subject、Title、Keywords 为检索项对所有年份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方法采用了布尔逻辑检索。通过检索结果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较为重视,产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于非政府组织的重视以及相关理论经验的丰富,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参鉴作用。统计结果如表1-1 所示。
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国外并无社会组织这种提法,而是将社会组织称之为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s)等等。国外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研究热潮。在国外,非政府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往往伴随着如何适应社会治理要求、如何加强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笔者对国外有关非政府组织、社会治理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求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1、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国外对于非政府组织研究的序幕缘起于 1951 年美国人雷曼·怀特(Lyman Cromwell White)所著《国际非政府组织》一书。此书详细介绍了西方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于社会的影响问题,引发了各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关注。七十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学家列维特(Levitt)等人为了将非政府组织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区别开来,首次提出并定义了“第三部门”,西方学术领域对此反响强烈。更随着全球结社运动的广泛开展,非政府组织在西方进入了加速生长期,各国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日渐活跃。并从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内涵、非政府组织的成因、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及影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方面展开丰富的探索研究。
.........................
第 2 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2.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
2.1.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1、社会组织的定义
社会组织,西方世界一般称为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缩写为 RNGO)。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组织是与服务型政府、市场体制相互结合,构建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由于社会组织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组织性质,使其在社会治理当中能够有效处理与解决社会公共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诸类社会经济问题。由于各国价值、法律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对该概念的称谓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不尽相同。如美国一般称 “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英国称其为“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另外还有很多国家采用“社团”的称呼。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组织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广义上,社会组织所指的是人们在基于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以各类群体的形式从事各种共同活动,包括有政府、军队、团体、家庭、氏族以及学校等等。在狭义上,我国当前所称谓的社会组织与西方国家所定义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相对应,均只是人类社会各类组织形式其中的部分。虽然提法不同,但定义指向性基本是一致的,均是指定群体有意识地组合,集聚资源,达到实现特定目标为目的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社会团体。作为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公民社会或第三部门的主体,社会组织是构建在国家——社会——市场这种制度框架之内的社会自治领域。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狭义的社会组织。要对其进行精确界定的话就必须通过社会组织的特指属性来定义和斟辨。萨拉蒙教授(Salamon)总结社会组织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性,即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组织性、自治性,用以区别其他组织或部门。同时在他的著作《全球公民社会》中指出,鉴于 NGO 与 NPO 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可以用社区或非社区的特性来加以鉴别,即社区类公益组织称为 NPO,其余适用于 NGO。MBA 智库百科对于社会组织特性的评判是具有向导性、动态性以及整合性的特质,因此给出的社会组织定义是:“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社会成员根据相应的组织规则同时确定相应的组织目标集聚的社会群体,作为公共关系的组成要素之一,是公共关系的策划者、发起者以及行动者,影响和决定公共关系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状态。”霍普京斯大学公民社会发展中心对于社会组织的特性总结及定义是:具有公共利益性和志愿性的、在行动上具有中立性的、在营利上不做二次分配的、享受政府税赋优惠减免的,同时在登记机关合法登记的社会法人或公益财团。在中国,社会组织较之西方非政府组织更具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复杂化包括社会组成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此外还有运作机制、社会组织关系等方面的多样和复杂因素;多样化包括出现因素、规模大小、社会职能、发展程度和发展前途的多样性。因此,社会组织的界定必须要参考“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相关概念,同时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当前,各界对于社会组织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并未统一。为区分开时下流行的对社会组织称呼为 NGO 的定义。本文认为,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s)主要是指侧重于政府体制之外,人们根据自身需求,自愿参与,在政府的推动与扶持下组建,或者是自发组建,具有民间性特征的,以反映群体诉求,保障群体利益、服务社会公共事务为组织目标,对实现群体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利益的功能或促进某项公共治理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的组织。
.......................
2.2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工具
2.2.1 网络治理理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工具
1、网络治理理论溯源及发展
治理网络的概念是与社会网络和组织网络这两者紧密相连的。美国学者曼纽·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其撰著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对社会网络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铸就了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结构呈现出网络化,无边界化的特性。而组织网络论则认为需要提供新的秩序设计来应对组织系统的创新,这种设计是相互联系的组织集合,同时具有高效、稳定、灵活的特性。两类理论不断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网络治理这一新兴理论。网络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通过公私部门合作,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等广泛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管理”,最早运用于西方企业管理对各组织间关系网络的研究之中,通过网络这种具有环路、洞眼和节点特征的结构化形态来具体分析企业管理中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合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对称性以及信息共享与反馈的可行性来讨论以开放契约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或各企业间如何克服复杂多变的合作竞争环境,实现生产与交易的利益获取。
在公共管理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发表展的要求。而网络治理作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框架和新范式,越来越多的得到中西方学者的关注。随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奉行的“第三条道路”的开展,网络式协同这一更加具有协作意识的理念被贯彻到了社会治理当中来,成为攻克民营化单独依靠私人部门或市场所带来一系列弊端的有效工具。美国学者斯蒂芬(Stephen Golden Smith)与威廉(William D.Egger)通过对网络治理的概念界定认为该理论与特定的政府类型相关联,象征着世界上改变公共部门形态的四种有影响的发展趋势(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数字化革命和消费者需求)正在合流。盖伊·比德斯(B.Guy Peters)将网络治理看做是与科层制、市场以及社群并存的治理结构或过程,否认唯一中心主体论,认为可以通过各类方式将有资质的主体参与进来,同时强调基层行政官员参与政府决策,从而真实准确掌握公众需求。曹堂哲认为:“社会治理的网络式协同指的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公共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公民个人之间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协商和对话、形成共识、签订合约等合作方式,努力共同实现社会治理目标。反映的是公共行政机关与企业、市场、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模式,而公私伙伴关系(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社会治理网络式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罗纳德·麦克奎德(Ronald McQuaid)从治理主体所追求的目的、参与者、伙伴关系建立时间、地点以及执行方法五个维度对网络式协同进行了详细描述。
........................
第 3 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兴起与发展...........43
3.1 社会治理理念与方式的嬗变 .............. 43
3.1.1 从单中心秩序到多中心秩序 ............ 44
3.1.2 从人治到法治 ................ 45
第 4 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博弈分析与现实论证.................66
4.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博弈分析 ..................... 66
4.1.1 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治理的零和博弈 .......66
4.1.2 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治理的正和博弈 ................... 68
第 5 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缺失与不足...........83
5.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适应机制缺位 ............. 83
5.1.1 社会组织的主体合法性困境 ......... 84
5.1.2 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偏离 ............. 87
第 7 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
7.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适应机制
受社会合作治理网络复杂环境的影响,处在网络中的各社会治理主体功效的发挥都会存在差异。为了充分挖掘各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提高整个网络的社会治理水平,需要保证并增强每个网络参与者的外部适应性水平,即建立合理的网络格局与秩序安排。因此,适应机制的引入保证这一要求。对于社会组织来讲,以主体定位、关系建立以及流程再造组成的适应性战略是充分保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图 7-1)
7.1.1 确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
以社会组织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一的网络治理格局的建立,能够稳固社会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基础,更有效的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领域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合作治理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而主体的确立关键在于社会组织身份合法性的取得以及对社会组织认知结构的调整。
1、改革双重登记管理制度,降低社会组织获取合法身份的难度
现行的社会组织双重登记管理制度由于登记门槛高、登记程序繁琐、登记时间冗长,导致目前很多实具合法性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类社会组织对于注册登记望而却步,无法取得合法身份而游离于体制之外,因此改革迫在眉睫。双重登记管理制度存在许久,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并不是要对其全盘否定。在当前法制尚未健全的形势下,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特性特征,施行差别化、分类化的登记管理十分必要。对此,国务院2013 年公布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就尝试性的将社区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纳入直接登记范畴,不再施行双重登记管理。作为制度改革的良好开端,对于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
第 8 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本文系本人主持的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文章对社会组织的自身特性与生长脉络、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参与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的缺失与不足,以及相关的创新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以及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活动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基本达到研究预期。
文章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1、优化顶层设计、实现机制创新,才能系统、有效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到国家的发展规划当中来。因此,国内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成绩斐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目前研究多聚焦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对于当前国情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关注度不够。同时,作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新命题,当下也缺乏对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系统的方法论指导。研究有侧重,但缺乏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整体视域、无法实现对社会组织或社会治理的整体推进。本文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为命题,就是要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研究指向,借助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工具,结合现实国情,创新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突破单一机制研究的桎梏,本文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视为整个社会治理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机制的建立需要保证整个治理网络运行通畅、有效。因此,本文致力构建起适用于整个网络系统的机制体系。基于网络的立体、开放、循环等特点,建立起五类关于治理网络不同方面的衔接连贯、内容具体、循环往来的运行机制。根据治理关系纵向性的特点实现层层把关,根据治理方式横向性的特点实现环环相扣。机制与机制之间互为依托、互相联系、不可或缺。每个机制的运转正常与功能发挥,才能保证整个机制体系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进而保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回归正和博弈,实现合作共赢才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对于引导社会组织生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模型演绎。建立起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正和博弈、零和博弈、非公平性合作博弈以及进化博弈等模型,深入分析社会组织作为博弈者在社会治理活动中所面临的难题困境和策略选择。譬如零和博弈导致的合作失败、正和博弈实现的社会整体利益提升、非公平性合作博弈致使收益分配不均以及进化博弈中呈现“反思理性复杂人”特征博弈者的策略演化趋势等。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组织自身发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场景中不论进入哪种博弈状态,最终回归到正和博弈仍是社会组织最正确、最优质、最长久的选择,即社会组织与其他博弈方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量。而合作共赢的基础则是提供社会组织参与合作治理的健全完备、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五: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成效与改善——以杭州市为例
1绪论
1.1选題由来及意义
1.1.1选题由来
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快人才建设进程,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归国,它对我国和地方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地政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成效显著,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们对地方区域提供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改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地方政府海化人才引进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几个典型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和实证的数据调查展开论述,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分析研究梳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历程、现阶段所取得的成效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针对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相应的政策建议。
当今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掌擾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才能持久发展。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发这国家人才的主要输出国,人才资源流失十分严重。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脉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考虑回到祖国工作生活,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也成为中国发展人才资源的重要环节。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如强国家经济建设、提高硬条件的同好,更应注重软环境的营造,尤其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的改善,这样才能成为他们未来实现技术改变的梦想舞台,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领先者和开创者。
在国家"千人计划"的引领下,全国各地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实施各项海外人才引进计划。著名经巧学家费里德曼提出:"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其是'竞赛规则’的制订者,又是解择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栽判者。"在此,在世界各国追求创新和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成功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服务型政府顺利转型具有决定性和战略化意义。
.......................
1.2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研究思路
本文以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成效与改善为研究对象,将相对全面地梳理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历程,阐述国内外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分析及杭州市的案例研究,针对杭州地区在职海外人员的实证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调查归纳总结得出杭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现阶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相应政策建议。
1.2.2研究框架
本文通过梳理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概念与理论和国外各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分析,采取杭州市为研究窠例,阐述杭州政策海化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实证的SPSS数据调查分析,首先提出杭州市诲外人才引进所取得的成效和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的内容分为六个主体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论文选题由来及选题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并罗列了本文的难点及创新。
第二部分介绍了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两个方面,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的文献评述。
第三部分是梳理了国内外几个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比较,主要针对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深圳的海外人才引进化策比较和对地方跋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启示。
第四部分是浙江省杭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案例研究,梳理了杭州市海外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并针对杭州在职外籍华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软件SPSS分析调查数据,从而提出了现阶段杭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所取得的成效和所面临的问题:1)海外留学人员增加,引进比例仍偏低;2)各地政策不够规范,相关手续复杂;3)引进力度存在差异,地区之间恶性竞争;4)海外人才与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中介服务有待改善。文中的数据来源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文件,官方的统计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文献中相对可靠的调查资料和数据。
.......................
2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的相关概念与望论
2.1概念界定
2.1.1地方跋府
地方政府,是措管辖画家某地区的行政区事务的政府机关。目前我国政洽体系中,香港和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其他地方政府按照四类区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乡政府。省级以下政府被定义为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地方人才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负责分配本区域的政策资源和人才管理。事实上县、区、乡级政府的人才政策多受上级市级政府的影响,由上级市级政府制定,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地方政府主要指市缀市跋府,而与地方人才政策相关的实施机构主要有各级科协、人事、侨务和财政部门。
2.1.2地方政府中的海外人才界定
国家引进的海外人才有以下几点共同点:具备海外高等文化背景,硕去及以上学位;具备国外工作经历或高紋职称,在其工作领域存在一定的影响为;具备国际领先的各项技能和专业知识,能自主创新并进行高科技产业研发;在科技创新和技术产业有相对化势。
不同的地方政府引才计划结合当地区域实业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考虑,对海外人才的定义有一些差别。例如,大连市"海创工程"对海外人才的定义结合大连市大力扶持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不仅要求硕击及以上学位,在国外学习王作至少五年,或具有海外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王作经历,担任负责项目研发方向的主管3年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的发明或专利,’或在世界500强企业或是海化知名企业担任高织管理人员3年レ乂上,能够自主组建创业团队,而且要求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定于环境工程、生物技术和互联网信息行业中有领先优势的海外人才,从而大力促进大连市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从上述政策中的海外人才定义可见,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对诲外人才的定义与要求都不尽相同。与中央"千人计划"中海外人才的定又相比,地方政府要求引进的海外人才更加结合当地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社会进步。
................
2.2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国内研究
在国内海外人才政策上,纪玉山提出了“智力引进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他认为引智引才是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实现产业转化升级的决定为量。邱立本分别到美、英、澳和日本等国进行讲学和研究,认为联合侨人侨胞是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友好合作与交流往来的重要渠道,是我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加强跨国移民研究的相关提议。刘国福(2010)提出耍大力发挥跨国移民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跨国移民这一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耍途径。"程希(2008)提出,要最大限度发挥中国留学生"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向作用,通过国际人力市场的竞争和国际人为资源的流动,促进全球人才市场的优化配置。戴长征、王诲滨(2009)提出了海外人才转移的安全问题,认为各个国家应共同制定国际人才转移制度,为国际人才的转移提供保障。
在地方政府海外人才政策上,孙键、王东(2008)提出了地方政府在人才资源迁移过程中的位置,归纳了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动因和影响因素。胡君辰、吴小玄(2007)认为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引进人才资源和发挥人才优势的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存在一定的区别。经济发送的城市地区比较于其他欠发达地区往往在吸引和保留人才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萧鸣政、戴锡生主编的《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梳理了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巧引人才的政策内容,对海外人才的引进政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从人才管望的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相对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迸政策。
本文收集了相关学术论述及著作书籍,查阅了政府公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报告及官方政策数据,分析了己有的研究文献、期刊文字等参考资料,查阅国家一却分政府部门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政策内容,进一步梳理了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发展及实施现状。
.......................
3国内外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比较...........15
3.1加拿大诲外人才引进政策...........15
3.2新加坡海外人才引进政策.........16
4杭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案例...........23
4.1杭州市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历程............23
4.1.1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23
5完善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对策与建议..............43
5.1科学规划需求体系.......43
5完善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内经巧的发展和创业环境的优化,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和王作将揪起新一轮高潮。地方政府要取得先机,巧引更《的海外人才来地区王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地区的人才与产业特点,制定适宜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拘的调整,将吸引海外人才来本地创业作为地区一项重要的人才战略执行。本章通过前几章节的政策梳理、国内外政府比较分析和梳州市的专项窠例巧究,针对地方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进政t提出人才引进需求体系、人才引进制度体系、人才引进合作体系和人才引进服务体系四方面的改善建议:
5.1科学规划需米体系
5.1.1明确引进人才的需求结构
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对区域引进海外人才的标准加以把控,进一步规划引进的海外人才的需求结构。现有的很多地方政府,海外人才引进的工作进程中并没有形成长巧有效的引进标准和评价体制,同时缺乏长效而稳定的保障机制,导致地方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陷入被动,一方面浪费盲目引进的资金投入和成本,另一方面化没有吸引真正能改变区域产业升级和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高层次人才。
相比国内地方政府,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城市都有先进的经验可供参考,他们注重全面考察海外人才综合素质及其个人发展目标是否和区域发展目标一致。因此,我国地方政府也应注意根据区域产业的不同层次'、专业和岗位要求制定科学的海外人才引进标准,积极完善海外人才管理机制和评化机制。在海外人才筛选过卷中,全面推动与国际人力资本相适应的市场化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不仅仅是针对申请者的个人经历和海外留学研究经历等科研工作能为进行选拔,还要注重候选者的综合樓能力与经验。而针对那些己入选的诲外人才创业企业,可以开展相适应的培训辅导,提高海外创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地区竟争为。
........................
6结论
一直以来,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体系中的重耍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由于多年国外工作研究经历带来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回国创业创新的海外人才们正逐渐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大为吸引和鼓励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完善我国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要想在今后的全球化进程中成为掌握高科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为的国家,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快完善人才制度,广泛引进那些海外高层次人才,改变之前人才流失的局面,进一步吸引世界领先技术的人才为我国的持续发展服务。
积极引进素质的、创新型的、适应经济和杜会发展需要的海外人才队伍,是我国政府需要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政策,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绞、实现地区制度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目前,包括杭州市在内的众多地方政府处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绞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国际社会的竞争环境和变化多端的科技发展,大力引进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形成相对全面和完备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和城市国际化战略,是化方政府积极发展创新技术、改变创新模式、全面推动区域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六:高校教师职业权益保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1.1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巧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个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的传授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王作。1999年高校教育工作结义,高考扩招政策随之出台,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量教师走上了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第一线,高校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数量:从2000年462772人,2006年增加到107巧89人,2009年适到1295248人,截至2013年,普通高等专任教师已经增长到149.69万人,比2012年增加5.66万人。高校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这个高文化水平、高社会地位的群体越来越大。高校教师作为承担这一职责的重要角色,其自身的权益也备受关注。如何保障高校教师的职业权益,提高窝校教贿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化,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话题。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贿的权益维护则是保证高效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
然而随着社会信息的透巧化,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问题日渐凸显。首先,高校教师的权益与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改革开放前,国家对于高校教师的定位是国家干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公务员"。200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围公务员法》明确界定了么务员身份的定义,即"化法履行公职、纳入国泉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很显然,高校教师井不属于公务员范畴,而是类似于高等院校的雇员,这种雇佣关系并没有得到相关法律在劳动关系上的界定与保护,这就使得这一群体的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例如,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张鸣在没有解聘程序的情况下"被宣布辞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于2007年5月被辞退,这一系列高校教师"辞职"和"被辞职"事件值得反思。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在对高校教师权益、高校教师职业权盎等相关概念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高校教师职业权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根据相关理论基础确定高校教师职业权益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赋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搜集与高校教师职业权益满意度相关的个性特征,将之作为初步的影响因素,设计出调查问卷。运用描述性分析、logit回归分析等方式,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浙江大学教师职业权益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教师职业权益保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总体上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是
第一章是引言。本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高校教师权益以及高校教师职业权益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概括。
第三章是介绍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权益保障的现状,主要从本文巧界定的职业权益内容出发,即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薪酬福利、考评与管理、个人发展五个方面,阐述过去到现在教师职业权益保障状况的发展与成果。
第四章是基于调查问卷,分别对浙大高校教师职业权益满意度总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总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运用logit回归分析对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评化各项影响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权益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是针对前两章中问卷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浙江大学现有的主要做法,分析目前浙江大学高校教师职业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则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
2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教师发展理论
教师发展理论的兴起受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的"反叛’’运动的影响,在此之前,教师发展主要是个别组织的独立行为。在这场运动中,学生对校园内枯燥无味的课程感到厌倦并开始反抗,面对学生对新型教学方式的需求,学校意识到教学方式更新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发展望论开始全面发展起来。
除教师发展涉及到的三个层次外,对于教师发展产生影响因素学者也进行了诸多研究。Fessler指出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包含个人环境与组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个人环境因素主耍是指教师个人的家庭因素(婚姻、宗庭成员状况等)、积极的关键事件(如孩子出生等能够带来正面体验的事情)、生活中的危机(比如疾病、丧偶等负面事件)、自身的性格和意愿(对于教师事业的想法与坚持)、兴趣爱好、生命阶段六个因素;组织环境因素则主要是指教师所处环境的特点,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管蜜风格、公共信任(社会对于学校、教师的态度)、社会期望、专业组织、教师协会等。Glatthom则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因素、情境因素(与教师工作、生活相关的因素)及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特殊活动相关的因素。在教师个人图素方面,Glatthom指出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认知发展、生涯发展及动机发展三个因素影响了教师发展;在情境困素方面,在学校、社会环境外,创atthom认为学校系统的环境化会影响教师发展;而与教师发展相关的特殊活动可能是社会普遍认知导致的对教师患行进行的某些活动。
教师发展的概念是指帮助教师成为好的教学者和好的研究者。同时,这一理论也是在研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体现出的阶段隹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大学教师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目标与教师职业权益保障的目标是一致的,其作用的各个层次因素也与教师职业权益保障息息相关,是本文借鉴的重要理论之一。
.....................
2.2文献综述
2.2.1关于公民权益保障的研究
(1)关于公民权益保障现状的研究
目前对于公民权益保障现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情巧下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征描述,并结合社会背景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
王肃元(2006)针对西北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地公民权利保障的情况。从当地公民对权利的需求角度看,其生存权保障情况较为良好,但对杜会分配感到不公;从公民权利的维护情况来看,西化少数民族群倾向于借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公民的主体结构来看,不同群体之间的公民权益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从该调查可以看出,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对平等权利的需求不断提升,成为其最主要的权利需求;同时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保障及政治参与均有更多的需求;在此之外,么民的权利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的发展;然而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情况并不乐观。费凡(2008)指出,改革开放王十年来,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权益、劳动权益、受教育权益及健康权益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么民从被管理者转化为主动管理的参与者,从依附于上地和单位转变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劳动者,又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升及普遍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使我国公民的整体权益愈发受到重视,同时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严伍虎、马宁、张淑琴(2013)认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在互联网这一特定背景下,对公民权益的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侵害公民的个人信息和个人空间。另外,便害行为的特点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侵权主体不仅仅是个人,还可能是黑客团体、网络运营商等;侵权的手段化趋于网络化、科技化;被侵权者往往是网络用户和网绝服务商;侵权造成的后果化是不可预计且可能无限扩大的;作为网络侵权的受害者往往很难维权。
.....................
3高校教师职业权益保障现状.............22
3.1工作环境...........22
3.1.1外部环境............22
3.1.2内部环境............23
4浙江大学教师职业权盜保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1
4.1研究设计............31
5浙江大学教师职业权益保障主要做法及问题对策...........5
5.1主要做法.........50
5浙注大学教师职业权益保瞎主要做法及问题对策
5.1主要做法
(1)工作环境
根据浙江大学2013年统计公报,学校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204573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导用房达990232平方米,另有在建王程面积26305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65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达403755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2161台,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
(2)工作内容
在工作内容上,浙大规定教师工作主要哲括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育人工作及科研学术等。本科教学工作以理论教学、实践(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指以及作业、辅导等日常教学工作为主;研究生培养强调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当关瓜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生的思耀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并做好研究生的管理工作;育人工作则主耍通过担任班主任、德育导师等帮助学生成长。
科研学术方面,国家、学校均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科研计划支持,包括国家级科技计划,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为主;部位科技计划、省级科技计划、橫向科技计划、军王科技计划等。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校制定了明确的知识产权权属细则,并提供知识产权基金,帮助教师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
6研究局限与总结展望
6.1研究回顾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现状梳理、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高校教卿职业权益保障情况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浙江大学教师的职业权益俱瞎情况满意度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得出浙江大学教师对自身职业权益保障情况的满意度总体情兄并不理想,井针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教师的海归背景、工资年收入、职称、教龄、学科背景等因素是影响浙大教师职业权益保障情况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构建满意度Logit回归方程,并针对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250位浙江大学教师进行调查,实际调查到223位教师,选取的调查对象相对有限。主要是由于本次调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且各位教师工作繁化。但本次选取的教师来自浙江大学30个不同的学院,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调查研究的合理性。
问卷填写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对栖关政策了解不透彻,故在填写中忽略了某些指标,导致部分数据缺失,例如部分青年教师对遐休政策不了解,部分高龄教师甚少参与进修培训等。尽管在之后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通过填写平均值的方式进行补充,但对分析仍然有一些影响。因此,在之后的调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教师可能存在的认识盲区,在问卷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七: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以Z省C县为例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文化大革命"中各个宗教受到残酷的打击,全国宗教活动完全被停止。改革开放至今的五十多年间,宗教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发展迅猛,进入了近代来罕见的宗教"繁荣"时期。
目前,我国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它一些原始宗教、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也依然存在。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及中国多神并崇的宗教传统下,中国人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信教人数有1亿多人,大概占全国总人数的10%;教职人员总数增加到%万;经政府批准开放、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总数有8.3万,此外,未经政府登记或未经政府化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约3万余所,因此宗教活动场所总计11.3万余所(国务院新闻办公窒,2004);宗教团体4000个左右;此外,还有经国家化堆成立的全国各级宗教院校74所(邓海舟,2013)。
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政洽、经济、社会、文化都在不断变化,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各个利益主体的冲突不断加剧,社会公平、贫富分化等问题明显。随着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阵痛,个体产生信仰寄托、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上的紊乱。以往传统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出现种种弊端,社会呼吁多元的主体合作、协商、共治,于是社会治理送一理论及懊式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政要的关注。
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姐成部分一经形成就以无形的力量影喃着社会,它不仅对社会个体具有精神慰藉、价值导向、交往的作用,而且对于社会还有控制和整合的作用,同时也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研究思路
研究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本文首先通过义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厘清宗教和社会洽理的定义,及宗教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宗教在传统化会中的社会治理实践及对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宗教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表现,宗教社会治涅功能发生的条件和机里。其次,仅仅运用理论分析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是不够的,因而本文还通过实地调研法,分析了Z省C县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及其不足;最后,分析了宗教在现代社会治涅中的负功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2研究框架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述了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宗教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第三部分详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历史回顾、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现状及宗教在社会洽望中功能实现的条件和机理;第四部分分析了Z省C县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并详述了宗教在社会治埋中的功能;第五部分分析了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负功能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六部分则包括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含的界定
对于宗教在中国社会治埋中的功能这一研究命题中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宗教,二是社会,三是社会治理。厘清这几个核记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1.1宗教
2.1.1宗教的内涵
综合现有的宗教研究成果,宗教的本质可归纳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在相应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智为知识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为基础的,由宗教情仰、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信徒、宗教近织、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器物、宗教思想、宗教行为等要素组合而成的非常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体。宗教根据崇拜对象可分为一神教、主神教、主神教和二元神教;根据来源划分可分为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根据沮织结构的程度与特化可分为制度型宗教和弥散型宗教;根据流布范围可分为世界性宗教和非世界性宗教。
本文研究的"社会"是指广义的社会,即以共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定数量的人为主体而组建起来的,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相互作用的有机共同体。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是有限政府,不再包办社会中一切共事务,而是通过与各个治理主体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对社会事务进行合理分工。多元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弹性互动治理,形成一个有序窝效的治理网络,从而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上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横空出世,它是对原有的公共管理理论的突破,强调了多元共治、分析、杜会参与等新理念,在西方不仅引起行政管理、政治、管理方面的学者的注意,而且政府部门和政要都视若珍宝。治理理论对变革旧有低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治理理论又发展和延伸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研究宗教对社会治理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多中心公、治理理论其实最旱是源自迈宪尔博兰尼"多中A、性"一词在经《学中的运用,但是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多中心理论"却是更加广为人知的,其中尤以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奥斯特罗姆夫妇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先导,强调了在公共资源配置中自主治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个灵活的《中记治理模式的起点,明确了社会治理范畴高于政体范围。他们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在尝试和探索"多中瓜"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核心成果是对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中心"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研究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网络治理理论是全新的政府治理理论,是对传统官僚制和么共管理模式的扬弃,代表人物有威廉埃格斯、斯蒂芬戈德史密斯、陈振明等。该理论疆调突破科层结构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局限,开展层次深、范围广、为度大的多元主体的公私合作共治,形成良好的多元主体间互动、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所以,多元治里理论是宗教对社会洽埋的合作、互动功能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
协同治理理论则更加强调治理系统内部各要素或者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并有机整合以达到整体效应的过程。该理论对于现今社会治理中的宗教自我管理及宗教組织、教职人员、信徒等要素的主动参与有很大的理论启示作用,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
3宗教在社会治理中功能的理论分析...........17
3.1宗教的源起和发展...........17
3.1.1宗教源起和发展...........17
4宗教在我国Z省C县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实证分析...........38
4.1宗教在Z省C县的历史与现状分析...........38
5宗教在杜会治理中的负功能及政策建议...........60
5.1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负功能.........60
5宗教在社会治望中的负功能及政策建议
5.1宗教在社会治望中的负功能
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不仅具有多样性,还具有双重性,其不仅包括正功能,还包括负功能。社会并不总是处在整合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冲突和矛盾的状态,而社会治理就是要发扬宗教的正功能来维持社会体系的均衡,避免和减少宗教负功能对社会的破坏,从而实现宗教网络的姐织的规范、社会控制与社会其它结构的合作、团结、共同治理之间的平衡。
5.1.1消极避世态度影响社会个体价值观构建
任何宗教都倾向于出世而非入世,都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彼岸世界",从而与现实中艰难困苦的世界作对比。在转型期复杂多变的现实杜会状态中,宗教的这种出世的世界观无疑对社会个体具有无比的巧引为。而宗教教义中"前世论"、"轮回论"、"命中注定"、"神的旨意"等等观念,使人们速情于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意、快乐或者困苦都归结为神的意旨、宿命等,从而丧失努为的动力和应有的进取不去改变现实,消极逃避现实,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者天国等。而社会个体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与社会治理中构建的勤劳进取的个体人生观相冲突。
.....................
6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研究结论
宗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宗教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并且与其它社会治理方式相结合。中西方宗教传统中蕴含着的人本思想、中庸与和谐、道德教化及生态自然观念对于现今的社会治埋仍然具有价值引导的作用,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现要充分吸取中西方传统宗教中的智慧结晶。
宗教与社会治理相互渗透,一方面宗教奋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的奋在离不开宗教;另一方面宗教共识带来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促进社会治理。宗教与社会治理相互补充、栖互影响,一方面宗教功能丰富了社会治理的途径,另一方面社会治理为宗教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和环境。
而宗教在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实现需要具有物质条件、价值条件、制度条件和行为条件。其中,物质条件包括宗教场所、宗教器物、高素质的神职人员、宗教组织和制度、宗教仅式和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价值条件包括公共理性和公民意识;制度条件包括政教分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行为条件包括公民中庸、和谐的行为方式,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实践和第三方组织的参与行为等。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八: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
第一章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转型期
所谓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系统内结构的变迁,是指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社会转型不同于社会形态的演进或社会制度的更替。转型社会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类型,它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其本身的复杂性和迅速的变动性决定了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产生的必然性。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孕育着动乱”,“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10当前,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的文明、制度、体制产生了激烈的摩擦与冲突,不同的阶级、阶层以及利益群体重新分化、转化和定位,这其中就孕育了许许多多新出现的、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或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本文的社会转型就限定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转型。
2、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性质
2.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目前,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国内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提法。学科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式也就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表现在群体性事件不同的称谓上,如:“群体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等。
国家公安部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中将群体性事件界定为“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行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在 2004 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是这样界定的:“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学者们对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在认识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不同的界定。
.......................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点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东部与西部之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汉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另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承载能力较差,其特殊地貌类型和复杂的气候,以及脆弱、多变的生态环境,致使农业产值效益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农民也面临收入增长困难的局面,甚至有时会只增产而不增收,这就必然会导致群体贫困现象,而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为政治问题,暴力恐怖事件问题,群体性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我国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的发展,许多化解群体性事件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措施被逐步纳入政策法规体系,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此类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文件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预防和制止群众性械斗事件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国务院公布的《信访条例》;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等。这些政策性法规,切实的帮助并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民财产安全,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更复杂的地域社会矛盾,导致近年来仍发生了一些严重的暴力群体性事件。
譬如 2013 年 6 月 26 日凌晨 5 时 50 分许,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多名暴徒先后袭击鲁克沁镇派出所、巡警中队、镇政府和民工工地,放火焚烧警车。2014 年 4 月 30 日,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施爆。案件造成 3 人死亡,其中 1 名系无辜群众,2 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被炸死。2014 年 5 月 22 日,7 时 50 分许,有 2 辆无牌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处早市冲撞群众,此后 2 辆车发生爆炸起火。截至发稿时已造成31 人死亡,90 余人受伤。这些事件发生后,党及国家领导人立即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侦破案件,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及时组织救助受伤群众,安抚受害者家属,全面加强社会面巡控。经中央同意,根据国家反恐怖领导小组的决定,结合新疆当前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新疆自治区党委决定从 2014 年 5 月 23 日起到2015 年 6 月,以新疆为主战场启动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切实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问题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问题
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环境,因而发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更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转型期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矛盾多发
目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正处于急速的转型之中。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社会转型应以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方面的转型为内容。社会转型,主要从伦理化、同质化、乡土化转变为法理化、异质化、城市化。是政治转型,主要从集权化、神秘化、权力本位转变为民主化、透明化、权利本位。三是经济转型,主要从农业自然经济、手工业、计划经济转变为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市场经济。四是文化转型,主要从单一化、贵族化转变为多元化、大众化。在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利益的迅速分化,而加速的利益分化与频繁的社会流动,引发了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这样的社会调整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利益需求、行为和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得整个社会趋于更加复杂和多元,也必然带来社会矛盾与摩擦的增加和社会冲突加剧的局面。
目前,由于正处在整个社会的转型之中,因此我们正从一个现代性的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风险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动,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现代化逻辑本身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风险,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过去的生活经验、技术手段和组织制度,已不足于使我们防止、规避和应对新的社会风险的威胁。现代风险社会,传统的威胁个人生存生活的危险在减少,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威胁,它可能会产生高风险的后果,没有人能逃脱这种风险。在国内,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震荡以及全球化的冲击,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摩擦和冲突的突出体现或过激表现。
.............................
二、经济发展的差距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诱因是经济发展差距和利益分配之间的矛盾引起的。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多年来,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缓慢状态,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居住环境差、干旱、自然资源贫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和陡坡地区。以及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地区如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还有一些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牧区、散杂居住地等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困人口分布区的自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是社会条件较差。就社会条件来说,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使得其在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多数还保留着较多传统习俗,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差,文盲现象严重,劳动技能差;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遭受地方病、传染病等干扰;地理位置边缘化,基础设施较落后;等等。社会条件较差还表现为交通设施差、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人、政府发展经济能力不强等,无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是人才严重缺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分量越来越重,甚至可以说科技主导甚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缺乏,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缺乏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人才严重缺乏显然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极为落后所造成的。
另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3》显示,西北五省区GDP总量仅占全国的5.3%,按照各地 GDP 质量及内涵的排序,除陕西排第 16 名外,其他四省区都居于后 5名;而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比重却偏高。2013 年上半年,西北固定资产投资额占 GDP 比重的 74%,比全国平均占比高出 13 个百分点,其中,甘肃为 91%。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达到23979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1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977元。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河南、重庆、福建、江苏相比,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8000 元、6500 元;3.29 万元,1.47 万元和 24907 元,8779 元,而江苏省已突破 2.5 万元。西北五省区的陕西省、甘肃省、新疆、宁夏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 18200元;14969 元,3870 元;5380 元,17490 元和 15500,5432 元。
经济是基础,如果经济落后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使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的少数民族群众难免在心理上产生失衡,一旦被人利用,很容易卷进一些民族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快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
.......................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 19
一、经济发展的差距 ........................ 19
二、社会利益结构分化 ................. 20
三、法制保障的不健全 ................. 21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 ...................... 25
一、继续加强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 .................... 25
1、预防群体性事件关键是发展经济 ............. 25
2、加快经济发展要从各方面入手 ............... 25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
虽然群体性事件触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各种社会矛盾累计叠加而形成的。就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体制根源而言,又有其清晰的内在逻辑。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种内在演变逻辑,我们才能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机制,尽最大可能将群体事件处置在萌芽状态,防止群体性事件骤然发生,减少其对公共安全秩序的冲击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建立一整套预防工作机制不仅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控制措施,而且是决定性控制措施。为此,我们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建立一系列防范措施和机制。
一、继续加强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
1、预防群体性事件关键是发展经济
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稳定才能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要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从社会建设中获得益处,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精神面貌才会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后,才会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才能确保最大的稳定。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边疆的稳定,从而从根本上遏制分裂主义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活动。所以,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但是解决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全部民族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民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为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2、加快经济发展要从各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从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入手,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沙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并优先安排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其次,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机场等尽可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断发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根源。本文从阐述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理论入手,首先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现状及问题,主要是民族宗教问题,境外敌对势力蛊惑,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进行串联等。从而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正处在转型期,经济发展差距及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社会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及法制的不健全,地方党政部门公信力有所下降,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国外敌对势力内外勾结等。最后,形成一套完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对策,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建立相应机制,健全法律保障机制、依法行政的考核机制等。最终帮助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从而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全国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九: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的时候,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普遍存在着办事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外包这一重要的创新制度开始在西方的各个公共部门中得到广泛地实践和运用。
目前我国政府正处在从经济建设型不断向社会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我国政府以及行政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日益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其城市的部分公共服务外包工作正处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公众所热议的一个社会性话题,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不难发现,政府目前的整个公共服务外包的工作模式还依然不够科学,尚未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次,政府主体对于职能外包边界的划分不够明确,界限模糊。另外对于合同供应商的选择,其随意自主性较强,未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并缺乏科学规范的机制和流程。并且在整个政府服务外包的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公开透明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尽快加强构建一种有管制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防止滋生新的腐败和利益垄断,以便规范政府外包行为,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
......................
1.2 研究问题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已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得到不断推广,其外包领域涵盖了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培训服务、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与老百姓生活及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但是在众多政府职能中,哪些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选择外包出去,哪些职能必须政府保留,目前还没有清晰的划分标准,即政府职能外包的划分边界模糊。其次,在目前的各地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尚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合同外包的运行机制和外包模式,对供应商的选择较为自主和随意,容易造成权力寻租、滋生腐败和造成利益垄断。同时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其监督力度不够,监管缺位,无法保证公民权益的实现,并且对于外包过程中风险控制与规避能力也较弱。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我国缺少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管制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和清晰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划分标准。所以,本论文将着重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便能够明确政府服务外包的划分边界,并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政府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使政府服务外包行为做到科学规范和透明,以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
第 2 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现状与运行机制
2.1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外包
2.1.1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类型与范围
从目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类型来看,按照合同外包时间的长短这个维度来区分可以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例如地方政府选择将某一街道在未来两年外包给物业公司来服务,这就属于短期的政府服务外包行为。
而如果按照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涵盖的领域和服务的对象这个维度来划分的话,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 社会性公共服务。这一领域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又可以称作民生领域外包。如: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环境保护和技能培训等。2.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外包。这一领域可以说人人都可享受的。如:水电煤气的供应、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气象服务等。3.政务性的公共服务外包。例如政府聘请专门的技术公司为政府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化政府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交易平台的搭建等。4.金融性公共服务的外包。例如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等。
另外随着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实践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政府服务外包的领域和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几乎涵盖了政府大部分的服务职能和领域。主要包括:政府政务、医疗卫生、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养老以及就业培训等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领域。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不断成熟、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职能转变速度的不断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中还有更多的领域可以选择被外包给社会组织来提供。
2.1.2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成效
(一)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传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一切公共服务都是由政府独家垄断提供。 但是由于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是有限的,可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专项资金也是有限的。如果任何公共服务政府都大包大揽的话,势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这样就会挤压用于其他民生领域和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的资金。而且最终只会造成政府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但是政府通过将某些领域的公共服务签约外包给社会机构和组织,委托其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负责监督考核。那么这样就将政府从繁琐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了,只管好该管的,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008 年,在南京市鼓楼区试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只从财政中拿出了 200 万的资金就为当地 2000 名老年人解决了养老难题,建立起了一家超过 2000 张床位的养老院,如果按照当前的当地市场行情,要建立一家这样规模的养老机构,其投资已经过亿了。如果拿着过亿的资金来维持这家福利机构的运营的话,至少可以维持超过百年。除了养老领域,南京在社区卫生医疗领域也开展了相应的服务外包和医疗改革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医疗资源并极大地缓解了居民的看病难和看病贵等民生问题。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外包,不仅盘活了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而且还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市场化的背景下,使得政府主体要学会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重视发挥市场的力量,让政府从管理型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有限型政府转变。
.......................
2.2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
2.2.1 运行机制的定义
运行机制具体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该运动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影响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规则及相关制度,它是决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社会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2.2.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
我国地方政府特别是市这级政府,大概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提供模式中逐渐地引入市场化的操作概念和管理理念,开始将地方基层政府的一些原本应由政府来承担的职能交给了私营组织,从而使得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这一市场化的操作模式开始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
过程中,政府是主体,合同承包商或者说服务供应商是客体,二者是合作的关系。一般而言,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其选择要外包出去的具体标准有两个:第一是光靠政府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难以提供的服务或物品,这时政府会选择将其进行外包。比如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如果按照旧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光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顺利举行的,因为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这时政府主体就需要通过签约外包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和经营。第二个选择外包的事项主要是那些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并能够对其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运营的公共服务和物品。在政府所承担的一些职能中往往有些是专业化和技术化要求较高,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和管理的,而政府在这块是不足的,因此在提供这块服务的时候,政府就需要依靠相关的专业化组织和人员来共同参与,聘请专业的私人企业作为服务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将原本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外包给社会组织,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解决政府的困难并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
第 3 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的构建 .............21
3.1 政府职能的边界确定 ................21
3.1.1 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21
3.1.2 政府职能边界与政府服务外包范围的界定 ..............21
第 4 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 ....................36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39
第 4 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在政府行政事务领域不断扩大,政府成本提高和经费受限、服务效率低等一系列背景下产生的市场化操作方式,它也是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最早是在西方开始产生并得到实施,然后我国开始借鉴并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逐步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开始推广并实施。
公共服务外包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归其根本主要是在整个政府服务外包的过程中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对于外包的干预较为明显。本人认为政府服务外包既然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就应该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办事。在政府服务外包过程中,政府与服务供应商构成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政府应减少直接的微观管理和横加干预,充分交由市场处理。在整个政府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中应充分体现市场的理念,在政府服务外包的每一环节都要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运行,并提高其中的公开透明度,保证整个政府服务外包的活动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展开的。
首先,政府在起初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时就应该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全社会进行公开的招投标活动。政府首先应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公开其招标事项,然后通过初步的筛选和甄别来让那些有着优秀资质的企业入围,最后再本着“报价低、服务优”的原则来确定合适的供应商来代替政府提供服务并与其签订合同,并把具体的合同条款在政府的网站进行公开,让社会公众知晓。在选择服务供应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防止政府暗箱操作,避免完全依靠某些领导人个人的意志直接指定供应商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服务的质量并减轻政府后续的管理压力。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这一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在西方开始兴起的,我国政府开始引进这一管理方式和理念并付诸于实践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但就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开展的实践情况来看,很不成熟并且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障碍,主要包括实践性障碍和制度性障碍。另外由于实践时间不长,且缺乏各项相关配套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作为保障,使得服务外包的质量不高且极易造成权力寻租空间诱发腐败。所以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要想变得更加成熟并提高服务外包的质量,作为发包方的政府首先不能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中国地方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构建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具体说来就是:
一、建立公开的招投标机制,防止暗箱操作。在决策环节要提高政府的公开透明度,尤其是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一定要进行公开的招投标活动,充分保证各竞标者的平等性。
二、建立动态的服务监督机制。为了确保服务承包商忠实履行合同条款,保证服务的质量,必须成立相关监督委员会在服务过程中不定期的对服务进度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三、建立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服务外包效果评价机制。为了确保服务效果的评价更加权威并更具广泛代表性,要尽可能地建立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专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
四、将服务外包效果与合同结算相挂钩,并在合同结算中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在供应商履行完合同后,政府将根据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来结算其报酬。并将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其服务的好坏进行额外地奖惩。
总而言之,一定要使得地方政府在整个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各项个环节和行为都有据可依,有规章制度可循。完善的的配套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机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十: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与实践范式研究——以费希尔的政策评估框架为工具
第一章政策梳理: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变迁
一、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政策
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政策,是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
(一)确定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体制基本框架(1978-1989)
该阶段的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政策,贯彻的是“依靠人民办基础教育”的方针,以管理和投资的分散为特征。湖北省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从80年代初,就实行了分级办学,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在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和投资权限下放到了地方政府,由各个地方政府管理,投资权延伸到了乡村一级的地方政府。相对于基础教育管理权集中在省、县级地方政府,重心仍比较高,办学投资权的主体重心则明显下移,集中在乡村一级的地方政府。除集体经济组织外,乡政府筹措农村办学经费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身上。事实上,这种政策忽略了基础教育的公共品特性,把基础教育看成是一种私人物品,把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责任转移到了非政府的社会、个人身上。“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格局,将中小学校办学的直接经费来源转移给了非政府的社会,实质是依靠社会办学的一种变相形式。
(二)从“以乡为主”到“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政策的调整(1990-2002)
面对基础教育失衡现象日益严重的状况,中央审时度势,2001年6月,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为其健康发展提出了“治本之策”。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与办学政策。是对基础教育管理和办学政策的重大调整。同年,湖北省省政府提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意见首倡“一保、二控、三监管”新机制。实现“以乡为主”到“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体制的调整,这样,基础教育投资主体的重心从以乡为主调整为以县为主。“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政策,又辅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这样克服了基础教育管理与办学在管理与投资上相对分离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
二、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恢复(1978-1985)
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评价,感情色彩重于理性分析,较多地强调教师应该恪尽职守,提倡教师无私奉献,侧重义务评价,而很少关注教师的权益,尤其是教师在物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久而久之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使许多人敬而远之的行业。特别十年文革浩劫,受大环境的影响,教师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空前低下。据原国家教委组编的《教育经费与教师工资》显示:1978年和1979年,教育行业工资水平处于全国12个行业中的倒数第2位,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这个时期关心教师、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成为基础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重心。
1984年1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普通教育的决定》,第六项决定就是中小学教师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在中小学教师职称未评定前,享受省委文件规定的中级知识分子待遇,其中特级教师,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同时,尽快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釆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职工住房紧张问题,民办教师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公办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坚决制止侮辱殴打教师、哄抢侵占学校土地财产等事件的发生。
长久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分割体制导致了城乡教师队伍建设的失衡,农村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被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如城市,湖北省也不例外,农村教师队伍仍然是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强调对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时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逐步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解决农村教师资源匮乏、结构性失衡和整体素质偏低问题,是城乡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导向。
2010年6月,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的意见。意见围绕改进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与培训的力度、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合理流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城乡学校对口支持、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用二十二个细则展开,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和依据。
.......................
第二章项目验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实施
一、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特点与政策假设
(一)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特点
1.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现实目的性
教育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的,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体现和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们制定某项政策,就行动做出设计和谋划,总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达到某种目的,明确的目的性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性。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种,应国家政策要求和湖北省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出台,成为一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更具有现实意义。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来看湖北省基础教育发展可以发现湖北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化发展严重,同时其基础教育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尽管湖北省政府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高度重视,但是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各种问题。研究发现,湖北省基础教育失衡仍然存在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种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出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显得尤为紧迫它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充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任何教育政策都是在与其它政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功能的,它既是一般政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自身又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作为一项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从横向看,包含两方的含义:一是从其与公共政策的联系看,它们既互相支持又相互制约,都是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其与其它教育政策的联系看,首先,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本身就自成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包括了湖北省的基础教育体制政策、基础教育经费政策、基础教育教师政策、基础教育质量政策等立足于湖北省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和其它的相关教育政策构成的教育政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两个政策系统共同构成了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体系。从纵向看,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角度看,中央出台的立足于整体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政策和湖北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偏重于自身区域发展的地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之间相互联系。二是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随着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要不断调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政策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关系。
.........................
二、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执行的实践
湖北省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依据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同时釆取相应措施,保证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下面主要对湖北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执行的两种方式做简要介绍。
湖北省启动并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力图进一步缩小不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并通过统筹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推动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方式,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等具体措施,坚持“以县为主,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消除薄弱;实事求是,适度超前”的原则,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力求达到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校舍安全够用,教育装备达标,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
统筹规划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在各县(市、区)内开展对现有教育资源清查工作。在基础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大众的意见,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高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原则,结合湖北省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的中长期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基础教育学校,规划学校办学规模。全面清查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关于现有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服务范围、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年级和班组、师资配备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档案,奠定基础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关注区域内学龄人口的变化情况,加强针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需求与供给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湖北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对基础教育工作幵展进行形势分析,对本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强化城市学校规划和建设工作,各地教育、规划、国土、城建、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加强学校用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中小学布局进行修整,形成与城市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相协调的学校布局。
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原则上县域内实行统一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装备水平。县域内新建学校要在选址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新标准建设。要求已建成但没有达到标准的,通过改建、改造等方式逐步达到标准。优先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配套、村级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
........................
第三章情景确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政策标准.................60
一、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社会背景..............60
(一)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新时期的历史选择和战略任务...........60
(二)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迫切需要..........62
第四章社会论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成本与收益..........89
一、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成本........89
第五章社会选择: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100
一、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100
第五章社会选择: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
广义上讲,社会选择就是我们想要怎样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选择的基本目标就是用理智来替代在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选择上出现的随意偏好或者私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一种理智的基础之上的,个体或群体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需求,容易出现随意偏好或者追逐个人利益。这种理智促使社会能够形成一种需求,在现有利益表达机制的基础上,社会需要建构一套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规则,来实现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和规范。就基础教育均衡化而言,在未实现均衡化之时,个人的偏好没有得到满足,人们可能会通过一些表达机制传达对当前社会的不满,公民的不满可能进一步引发社会的不安定。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公共政策的形式,修正和改造目前的不均衡状况,改变公众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遭遇的不公平境遇,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加强政府的合法性。同时通过促进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
一、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一种社会选择。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都是在少年时期养成的,而这一时期个体所接触的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利用教育手段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然而基础教育薄弱的地区就无法有效的执行这一政策。同时,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就无法体现,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就无法在受教育者的内心生根发芽。
我国基础教育作用的发挥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思想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有其特殊功能,即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这一功能是跟国家意识形态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是在个人发展上,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个时期的受教育者普遍呈现年龄的低龄化,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处于峰值,受教育者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自我初级修炼。按照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这就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它承担了引导、塑造和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
结论: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再优化
为了减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提升政策执行效率,有效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注重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突出矛盾,探索出众多有效的实施机制。比如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省县联动机制、师资补充和交流机制以及鼓励改革创新导向机制等等。以改革创新导向机制为例,省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研,总结市(县)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实际做法,先后对夷陵区“一校制”、通山县“联校走教”、丹江口“教育发展协作区”等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总结推广。为鼓励改革创新,对成功的做法与经验给予表彰与奖励,湖北省设立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从最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取决于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政府是主导基础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尤其在现代民主社会,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方式主要是公共政策而不是行政命令。正如戴维伊斯顿所指出的那样,公共政策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源于利益关系的发展,而且其实质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配置的手段。”因此,可以说,以往基于效率优先价值理念的基础教育政策是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政策因素,要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重新回归均衡配置的轨道,除了教育政策制定者要真正树立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理念贯彻于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之中。很明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功能。只有从公共政策角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才有了现实基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才具有现实可能性。否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只能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无法真正付诸实践。正是因为基本建立了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导向和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为目标导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体系,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才有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