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一: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模式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企业发展速度相当快,占据着我国 GDP 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位置。我国乡镇工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为农民创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虽然乡镇企业为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经济贡献,但由于其自身各种局限性导致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浪费和破坏,而且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其污染速度之快、类型之多、危害之大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和想象。我国的很多乡镇自然资源丰富,乡镇工业企业众多,但生产技术特别落后,大多是过度依赖资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因此,很多乡镇的环境污染比一些大中城市要严重得多。
2014 年我国环保部对于全国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统计数据显示(见表 1-1),在过去的三年中工业污染排放的废水、废气及工业固体废物占据着全国总排放量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在 2011 年工业废水和废气占全国排放总量比例分别为 35.3%和 90.9%,2012 年其比例分别为 32.3%和 90.3%,2013 年其比例分别为 30.2%和89.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对应的比例逐年在下降,但降幅比较小,占比依然很大。虽然没有具体的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统计,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证实乡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据着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比例一定不容小觑,乡镇工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也是全国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乡镇工业企业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幸福指数,足以引起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及公民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上面所描述的乡镇环境污染情况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模式问题的选择,同时,企业自身也应理智而负责地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式。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是逐利的,乡镇企业也不例外,但乡镇企业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可能已经无暇顾及环境的外部性了,而此时的地方政府也由于各种现实原因不能很有效地治理其工业污染,因此,研究如何联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及公民社会来解决已积累和未来的乡镇工业污染,彻底发挥各个治理主体的自主治理作用,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迫切的任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并没有乡镇企业这一说法,也就不存在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主要从国外学者对工业企业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世界银行的很多学者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论证。
以 S.Dasgupta 为代表等人(1996)搜集并处理了我国企业水污染各种指标数据,针对性地研究了如何降低我国工业水污染的治理成本和相关政策解释。研究显示,企业在实施排放物标准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环境成本这一因素,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排污收费和处罚等手段确实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国的收费标准较低、处罚力度不足,应该提高各项指标的收费标准,使其能够弥补环境的损失成本,从而从制度上降低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S.Dasgupta 等人(1998)在研究中发现,居民举报与企业排污量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居民举报会对企业环境决策造成影响,考虑到舆论的压力企业会做出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H.Hettige(1997)在《改变环境绩效的因素:基于墨西哥工业的分析》这一论文中,全面而系统地解释了本国工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此论文的研究重点是污染管理的政策方面的探讨,具体有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督制度。同时,该研究还运用实证计量分析了其他因素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具体有权利界定、具体行业、产业模式、公众舆论和员工素质等。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④:(1)要想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必须从生产流程上遏制其产生;(2)拥有良好环保意识的企业主更有利于遏制污染。调查显示,对企业管理者普及环保教育总是比安排专门生产监督要来的效果更加明显;(3)隔一段时期对工业企业实施环境监察更加有利于工业企业控制污染,在实际效果上,接受检查的工业企业总是比没接受检查的工业企业要符合标准;(4)大企业不论在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科技投入都远远高于小企业,相应地其污染治理也比小企业要更加科学合理;(5)职工教育与环境情况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工业企业其员工接受越多越深入的环境方面的知识,那么越有利于企业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D.Wheeler(1999)通过搜集各类相关的工业水污染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验证其与相应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观察是否符合库兹涅茨(环境)曲线(Kuznets curve),也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倒 U 形的关系。Wheeler 深入分析了多种特点明显的行业的水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对应趋势和走向,研究表明,水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并不符合库兹涅茨曲线,一开始水污染的排放量会随经济增长而迅速升高,当经济增长趋于中等界限时,相应的水污染排放也就会越来越稳定。
......................
第三章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现状及现有治理措施
第一节 凤阳县石英砂企业概况
一、石英砂资源概况
石英砂是一种呈现白色颗粒状且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是很多行业的加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陶瓷、钢铁及精密仪器等行业,同时,也是很多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凤阳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石英资源,其资源储存量之大,质量之优质均排在全国石英资源前列,石英石含硅量高达 95%~99.8%,根据官方粗算,凤阳县石英矿的可开采量约为 110~130 亿吨,2005 年被誉为“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称号。
凤阳县石英砂从产品用途来分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用于普通玻璃的生产,约占生产总量的 60%;第二种是用于生产精密器皿和仪器的精致砂,比重约为 30%;第三种是用于高档玻璃和高科技产品生产的低铁砂(铁含量低于 0.01%),占比约为 10%。
凤阳石英砂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县政府统计,全县所有石英砂生产企业每年共加工约 700 万吨成品砂,已经建立起了全国销售网络,其中,整个华东地区 60%的玻璃加工业石英砂原料都来自于凤阳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开采无序的局面,由此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职业病等相应的突出问题。因此,为了实现石英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石英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给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要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这对于提高石英砂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凤阳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凤阳县区域内的石英砂企业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内知名的大企业很少,没有一家石英砂上市公司。几乎所有企业的发展方式都是粗放型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而且生产方式落后,缺乏技术创新,同时,大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造成所在区域内污染严重,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很多企业主还凭借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维来经营企业,没有着眼于未来规划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据统计,凤阳县供应者全国 30%左右的玻璃行业的石英砂原料,但仅仅是供应者而已,当地政府应该好好思考石英砂的未来,重新定义石英砂资源的发展定位,打造出具有凤阳特色的石英砂发展模式。从产业链结构的维度分析,凤阳县的石英砂只是简单的加工生产,作为原材料供应给外地的产业链终端企业,同一区域内有很多家这样的企业,其核心产品基本一样,很难形成差异竞争的格局,在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这些企业很难应对市场冲击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石英砂污染方式与工人污染认知调查
一、石英砂污染的主要方式
凤阳县的石英砂采矿企业的矿产资源一般采取五步骤生产模式:去表层—开采—运输—加工—外运。环境污染的产生主要在开采、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上,要想有效地治理石英砂引起的环境污染,就必须从源头上了解其污染是如何形成的。
从表 3-4 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采矿主要运用挖掘机直接将表层的植物和树木推倒,直接对植被造成不可再生的摧毁,根本没有考虑到对植被进行转移,打破了固有的生态系统。在对大块岩石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对岩石冲洗处理,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尾泥尾砂流入河流,虽然每个企业都有大小不一的淤泥池,但其容量远远不能满足容纳需要,直接导致了河流污染和淤积,河岸两旁的农田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田一旦被尾泥尾砂污染就是不可恢复的。在表 3-4 中两个运输环节,运输过程中基本上每一个车辆都没有对车厢有效掩盖,防止引起粉尘污染,粉尘污染是凤阳县石英砂所有污染中最严重的污染,对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
第三章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现状及现有治理措施 ······ 12
第一节 凤阳县石英砂企业概况 ················· 12
一、石英砂资源概况 ·························· 12
二、凤阳县石英砂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 12
第四章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22
第一节 石英砂污染治理中政府职能不完善 ·················22
一、地方政府深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 ············· 22
二、乡镇环境法制体系不健全 ··················· 22
第五章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构建 ················ 29
第一节 完善政府石英砂治理体系 ··················· 29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9
第五章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完善政府石英砂治理体系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目前,凤阳县石英砂污染态势持续蔓延,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危害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短时期内地方政府依然是石英砂污染治理的核心主体,想要实现凤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放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抛弃眼前利益,着眼于未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完成从 “污染”到“无染”的阶段性任务。
凤阳县在治理石英砂污染问题时制定了很多的细节性规定,也使用了很多的人力去治理,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石英砂污染源,其实,问题的根源出在错误的发展观念上即“先污染,后治理”,地方政府缺乏对石英砂污染治理的决心,不愿意放下眼前利益,丧失了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控能力。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石英砂污染带来的危害,凤阳县政府必须痛下决心放弃短暂的 GDP,转变发展观念,实现低污染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原有高能耗的生产方式,注重绿色产业的开发,加强石英砂资源利用效率和尾砂尾泥再利用水平,降低开采、生产和运输等具体流程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下的经济健康科学发展。
....................
结论
凤阳县石英砂污染问题是全县人民的一大忧患,直接影响着 70 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的石英砂污染治理更是进入了困境,为了更有效地改善当前局面,必须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全面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等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各主体之间需达成共同的治理目标、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以及划清各主体利益区间,完善治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力治理环境污染的长效互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立体的乡镇工业污染网络治理体系。
首先,构建完善的政府石英砂治理体系,具体应该从树立绿色经济发展观念、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丰富治理手段和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等视角开展政府治理工作;其次,应当发挥市场机制在石英砂污染治理中的调节作用,包括优化石英砂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完善石英砂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等,企业是石英砂污染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就必须发挥企业的自我调节和治理作用;最后,还应当增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力量,具体表现为提高环保组织治理能力、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拓宽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路径等。石英砂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纯地依靠任何一个治理主体都不可能完成石英砂污染的有效治理,唯一的途径就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四维联动,形成多元治理长效机制,才能把石英砂污染治理好。
由于笔者对相关理论知识把握的不足,对一些现象及其本质的认知程度有限,文中难免出现拙劣之处,还望师长予以斧正,以期为完善石英砂污染多中心治理模式提出更好的对策选择。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二: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研究——以皖西南X村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席卷全球,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及群众民主呼声,中国政府也不断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实践,这种实践首先从基层政府展开。198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发组织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村民自治委员会,从此村民委员会替代人民公社登上历史舞台,农民运用新型自主的管理模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村民自治所提倡的“四大民主”核心内容之首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是一项涉及占全国 70%人口的 9 亿农民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民主政治的第一要义。因此,这不只是关乎农民个人的政治参与问题,同时也关联着国家的基层民主政治问题,体现出国家开展政治建设的总体路线及明确方向,紧密联系到当前及未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进步空间。
据统计,到 2013 年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数量增至 68.3 万个,其中成立的村民委员会有 58.9 万个,比上年增长 4.7%,村民小组数量增长 26.6万个,达到 466.7 万个,村委会成员共计 232.3 万人。全年共有 13 万个村委会完成换届选举,选民登记数为 1.9 亿人,实际参与投票率达到 85%,约计 1.6亿人。调查中所显示的现阶段发展成果是可观的,但是,在基层民主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村民自治制度日渐暴露出众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贿选问题。
贿选现象是伴随着民主制度的推进而生成,且在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民主选举中有恶化之势。如,2011 年怀柔桃山村村主任雇打手贿选案;2014 年辽宁锦州村主任以 1000 元一张选票为己拉票案;2015 年天津门道口村涉及 1150 人的 1600 万元拉票贿选案等等。这种负面现象的不断发生,必将延缓村级民主选举的发展进程,妨碍村民选举权利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果的公正性。在这种民主制度出现理想与现实相违背的形势之下,解决贿选问题刻不容缓,在未来我国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道路中也必须做到彻底根除村级选举中“贿选”这一障碍,才能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发展。
.........................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可分为四步。第一,反腐防腐一直是当前全国人民都较为关心的社会热门话题之一,笔者也一直关注于此,因而结合个人的兴趣点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为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行为;第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简要阐述我国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危害;第三,通过实地调研案例,详述该地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进而分析出现贿选现象的原因;最后,根据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状况以及具体的实例,针对调查地提出完善村委会选举的可行措施,以规制不正之风,保持该地民主政治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提高农民依法治村的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大量研究基层民主选举的中外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读获得国内外关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的相关理论信息。
2.深入访谈法。在确定研究主题后,笔者在春节、节假日期间多次回到故乡,与村里的老人、左邻右舍以及一些亲友聊天交流,并且在家中长辈的引见下接触到个别参与选举的候选人以及选民,与他们深度沟通的过程中,基本收集到关于本届选举工作最真实、最有效的具体资料。
3.问卷调查法。在前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笔者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取了村里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问卷式访谈,从而为此次研究成果的准确度提供了可靠支撑。
4.比较分析法。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也向居住于周边村庄的亲属了解其所在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与 X 村的选举工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现实普遍意义。
.......................
第二章 X 村第九届村委会选举概况
第一节 村情与村史
一、X 村概况
X 村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所在镇 1996 年被确定为“全国高科技农业开发示范区”,作为第一批省属综合改革以及小城镇建设试点处,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为活跃。镇总面积约为 117 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 19行政村,成立 2 个居民委员会,人口数量为 7.1 万。古时便官设渡口于此,改革开放发展后,更是有沪蓉高速公路、206 国道、合九铁路纵贯全境,为该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X 村所在镇是第一批乡镇企业创建区,以塑料制品为基础产业,自 1983 年第一家长贵塑业有限公司创办以来,至今已发展约有大大小小 600 家塑料小企业,形成“华东塑料城”,主营产品为规格不同、品种多样、价格便宜的塑料包装袋及其他塑料制品,个别企业的产品多次参加国际塑料展览会。目前,产品销售的范围不仅遍布全国还远销国外,被广大消费者美誉为“塑料之乡。”该镇现为全国三大塑料包装加工基地之一,同时带动了油墨化工、医药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本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 年 5 月,村极区划调整,X 村由三村合并组成,现有农户 1084 户,4180 人,辖 37 个村民组,设立 1 个党总支,下辖 3 个党支部,19 个党小组,正式党员 120 人。X 村提倡以工辅农的发展思路,主张以工业强村,全村范围内现有大小企业 80 余家。根据镇政府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3 年 X 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1.105 亿元,比上年增长约四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 8730 元。
二、村民自治与民主选举
近年来,X 村村民选举规模在逐渐扩大,村民参与度也有所提高,选举程序也不断合理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各成员的任期均为三年,届满时需组织村民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X 村也严格执行这项规定。2014 年 6 月 23 日 X 村村委会组织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动员大会,进入选举预备阶段,于 2014 年 9 月 5 日结束全部选举工作,共选出三位村委会成员(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各一名)。X 村村委会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委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并拟定未来三年该村的建设目标,力求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开展相关村民工作,带动全村的全面发展。但是从近几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工作来看,该村在发展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仍存有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
第二节 X 村村委会第九届换届选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
一、X 村村委会选举基本情况概述
2014 年 6 月上旬,X 村所在镇党委政府统一 部署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2014 年 6 月 23 日,X 村村委会组织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动员大会,进入选举预备阶段,2014 年 9 月 5 日结束全部选举工作。在选举预备阶段成立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委员会,由八名正式成员以及两名候补成员组成。此次选举由始至终共经历换届准备、宣传动员、制定选举办法、选民登记、推选候选人、投票选举等多个阶段。笔者利用寒暑假以及多个假期实地调查了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并以访谈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关于该村换届选举的相关资料,并深入分析研究 X 村此次换届选举中存在的贿选问题。本次调研活动共计发放了调查问卷 100 份,回收 91 份,有效问卷数 91 份,有效率为91%,被调查者均为参与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民。由于笔者家中长辈、亲戚大部分生活在 X 村,比较熟悉 X 村的基本情况,村民关系相处融洽,所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过程很顺利,为笔者的调研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后期写作打下了坚实的事实基础。
1.换届准备阶段:2014 年 6 月 23 日~27 日。X 村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组织之下召开工作会议,成立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委员会,并产生 10 名委员会成员(其中 8 名为正式成员,2 名为候补成员)。6 月 29 日,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选举工作会议,综合往届选举工作经验,拟定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印《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并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以营造选举氛围。
2.宣传动员阶段:2014 年 6 月 30 日~7 月 4 日。X 村通过在村民组张贴公共信息的形式公告相关选举工作的政策规定,宣传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目的及意义。
3.制定选举办法阶段:2014 年 7 月 7 日~10 日。X 村结合本村实际以及前期摸底调查情况,确定选举日并有村民小组会议通过选举办法。
4.选民登记阶段:2014 年 7 月 14 日~15 日。X 村选举委员会严格按照上届选举时登记的选民为基准,确认选民资格:第一,年龄条件:到选举日为止年满 18 周岁(出生日期以身份证或户口本为准);第二,属地条件:①户籍所在地为 X 村且居住于此的村民;②户籍所在地为 X 村,居住地为外地,但本人表示愿意参加村级选举的村民;③户籍所在地不属于 X 村,但在本村居住年限达到一年以上,本人可申请参加选举,需出具原户籍地未参与村级选举的证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核;第三,政治条件:未被剥夺政治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参选村民,应予登记);第四,对于精神病患者(医院出具证明)、近三年死亡的本村村民以及户籍迁出的村民一律不进行选民登记。
...........................
第三章 X 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成因分析 ........ 18
第一节 X 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分析 ....................... 18
一、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认识.................. 18
二、选举过程中是否存在贿选现象............. 19
第四章 X 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治理的路径选择 .......... 29
第一节 改革、完善、创新选举的相关法律法规 ...................... 29
一、贿选行为的界定................... 29
二、加大惩治力度,杜绝贿选行为............ 30
第四章 X 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治理的路径选择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农村基层发展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参与自治最直接的途径,选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将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却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发生贿选现象,妨害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这并不是村民自治与我国的国情不相符,而是反映出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有缺陷。笔者此次的调研中,发现 X 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也存在严重的贿选问题,对换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清除贿选不正之风是当下 X 村民主政治发展工作中的当务之急。通过前三章对 X 村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的阐述及原因分析,本章侧重从问题的根源进行探讨,寻找治理贿选问题的路径。
第一节 改革、完善、创新选举的相关法律法
一、贿选行为的界定
早在 2005 年 1 月 25 日,民政部下发的《关于做好 2005 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要认真研究和区分一般人情往来、候选人捐助公益事业以及承诺经济担保等法律未明确禁止的行为,与直接买卖选票行为的不同。”当时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司长詹成付做出解释:“选举人公布执政方案时,一些并不针对个人的承诺,如承诺实施自来水工程、翻修学校等,不属于贿选;候选人选举前已做或选举中承诺当选后要做慈善事业、公共事业,不属于贿选;候选人以自己的私产作为抵押,以表示施政决心,也不属于贿选。另外农村红白喜事,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也应该区别对待。”以上的两项条文只属于通知和学术解释,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因此,应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扩充完善“贿选”这一概念,不只是单纯从宏观角度下定义,而需要详细列举出贿选行为,以免含糊其辞使得贿选人有隙可乘。在这方面我省可借鉴其他省市地区的贿选立法经验。
浙江省在 2013 年纪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下文的《浙江省防止和查处村级组织换届贿选行为暂行办法》中提出以下九种情形为贿选行为:1、向选举人赠送现金、存单、银行卡、会员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实物等进行拉票的;2、为选举人提供吃请、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等消费活动进行拉票的;3、以慰问、帮扶名义向选举人变相赠送财物进行拉票的;4、以交保证金形式,承诺当选后将保证金分发给选举人进行拉票的;5、以承诺当选后赞助村级组织或群众团体活动经费、免除村民债务、给予选举人其他利益或好处等进行拉票的;6、以违反规定分发村集体资产、用集体资金为选举人交纳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水电费、电视视听维护费等各种费用进行拉票的;7、向其他竞选人送钱送物或给予某种利益,让其退出选举的;8、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诱使或收买选举工作人员在选举中进行舞弊活动的;9、利用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拉票贿选的。通过具体的规定,明确贿选行为,以此规制候选人的竞选行为,保证参选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
.......................
结论与展望
言而总之,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推行直选是扩大村民自治参与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推动基层民主深入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措施。但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却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贿选是其中一颗破坏性较大的毒瘤,严重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本文以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为研究对象,对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从具体的选举过程中调查贿选问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出贿选的危害性,并深入探析贿选问题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下为笔者基于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贿选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
1.X 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的危害性巨大。X 村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贿选问题严重阻碍本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到选举的公信力,败坏了 X 村社会风气,削减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应及时规制此现象,保证村民自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2.导致 X 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产生贿选现象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X村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一直遏制无效,可以从贿选人、受贿选民以及法律法规角度究其原因。贿选人的贿选动机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权力意识的影响以及享受荣耀的心理;受贿选民的受贿动机是未经受住物质诱惑、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传统社会习俗的约束以及选民的民主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中对于“贿选行为”的界定模糊以及惩罚力度不到位,种种原因最终导致贿选问题越来越严重;
3.依据 X 村实际情况选择治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的路径。从分析得到的贿选成因入手,改革、完善、创新选举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规范选举程序,营造清廉社会风气,以清除贿选障碍。
本文虽然基于 X 村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践调查,分析产生贿选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路径,但是并未得到实践验证,因此仍需进一步修正完善。并且本文选取的 X 村实践调研,该村存在的贿选现象只能是个例,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农村地区的贿选情况,笔者在写作过程中虽查阅了大量资料和信息,由于调查范围的局限性以及本人学识的有限性,使得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一定的片面性,还存在其他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望各位老师对于论文中的纰漏严厉指正。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三:基层政府回应机制研究——以当涂县人民政府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回应型”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法学研究当中。对于回应型政府的研究则主要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当时作为主导思想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基于西方政府体制饱受诟病的职能僵化、腐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应该改变以往专制、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强调顾客至上,根据顾客的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针对顾客的反馈与个人偏好做出回应。戴维·奥斯本在其专著中着重强调了政府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其中工作的人,问题在于他们工作所在的体制”传统的官僚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奥斯本创造性的提出了要建立以顾客为主导的管理机制,“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这一理念蕴含了对政府及时回应的要求。
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与批判,西方学者试图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众与公众利益为主的新型治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由此诞生。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民本位,正如代表人物登哈特指出“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将民众置于政府治理机制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政府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提供的公共服务都必须符合民众的要求,使民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及时的获得“无缝隙”的服务。建立一种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使政府的回应力得到提升,实现回应机制的完善。与此同时,二十世纪末期公共治理理论兴起,也为回应型政府问题的研究增添了相关的理论指导。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已不再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治理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社会作用愈加明显,政府与社会共同作为治理主体,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善治”。回应作为“善治”最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点研究,只有对政府回应问题的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对善治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在理论上实现回应型政府的建设,回应机制的不断完善。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国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府治理改革实践。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者根据中国的改革实践,提出政府改革应当遵循“治道变革”这一中心理念。政府回应问题成为研究政府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突破点。如李伟权在其专著《政府回应力》中提到了建立以公众参与为主的公共决策机制,以公共决策机制为依托建立高效回应的回应型政府。国内学者在研究政府回应的基础上,着力于提升政府回应水平的“制度化保障”,即建立回应机制。回应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政府回应能力的不断完善,实现回应型政府的建立。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一、理论基础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公共行政理论。它重点强调了民众在公共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政府的职能不是“掌舵”,而是提供服务者。政府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民众服务,而不是为了顾客服务,它不仅需要时时关注民众的需求并且对民众关注的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努力建立与民众之间平等互信的互动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代表人物登哈特认为以往的回应机制属于单向度的沟通制度,民众的意见经常被忽略。因此,应当建立强调民主对话,政府与公民之间处于平等、尊重的沟通机制,即使双方意见不统一时,采取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我国基层政府的回应机制的构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延续了新公共服务流派的理论主张,把回应置于首要位置,坚持从公共利益与公共权力出发,并将回应机制的发展与完善纳入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框架之中。
(二)无缝隙政府
无缝隙政府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拉塞尔·M·林登所创造。它的产生是为了让政府摆脱传统官僚体制的僵化窠臼,从根本上对整个政府公共部门进行重新设计,围绕过程与结果,而不是职能或部门展开工作,创建面向顾客、服务公众的创新性组织,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无缝隙政府理论强调顾客至上,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受益者与参与者——民众主体地位。民众优先,针对顾客的要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让顾客在参与过程中尽量避免相互推诿、程序复杂等顾客成本,灵活、便捷地为顾客提供服务。此外,高度重视顾客的抱怨与意见,快速改善、妥善处理、及时回馈,让顾客在不满意中满意,从稍不满意中满意,并重视用承诺获取认可,进而使得顾客在满意中更加满意。无缝隙政府理论为县级政府回应力的提升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明确了政府的民众导向,这也是政府的本质所在。
......................
第二章 基层政府回应机制
第一节 政府回应的相关概念
一、基层政府
在我国传统的中央——地方——基层三级层级结构中,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因具有相似性,相关概念常常被混淆。因此,以地方政府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有助于我们更为理解基层政府的涵义。从概念上看,地方政府属于行政学与法学类别,依据不同国家行政管理与行政体制的划分的差别,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学者对于地方政府的概念阐述同样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只是管理特定区域内行政与执行事务的机关。而在《国际社科百科全书》中,其被定义为:“一种公共组织,享有决定及管理一片小地域内的有限公共政治的权力,而这一地域为全国性或区域性政府的分治区,在行政体系上,其位于全国政府、中间政府(州、地区、省等)之后的底层。” 国内相关专家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践情况,倾向于将地方政府界定为特定区域内的行政机关。譬如在辞海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相对概念,被定义为负责地方各行政区域内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从上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地方政府一词范畴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主要是指管理国家特定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政权组织,是地方区域内的行政机关,也是在地方区域内执行国家权力的机关。
对比地方政府的范畴,基层政府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县级和乡镇级别的政府,是我国纵向行政机关体系中最底层的部分。基层政府作为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要完成上级政府交代的任务,对下要解决民众的内部矛盾。并且县级政府与民众接触最为频繁,与民众关系最为密切,是民众利益最为直接与尖锐的表达场所。在我国的行政体系划分中,基层政府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层面。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级市的市辖区、各县(含县级市)、各街道、各乡镇等都被视为基层政府。根据现阶段国家公布的统一数据,我国共有 2861 个县级政府,44821个乡级政府。其主要特征包括:一,职权的限制性。基层政府部门只能针对本地区范围内的事务进行有效管辖,保障本地区民众的生活发展,无权对管辖范围外的问题做决定。二,地位的双重性。基层政府既要执行中央以及上级政府机关的任务命令,同时还要统筹管理本辖区内社会公共事务,保证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三,职能的单一性。基层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基层民众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政府活动的开展围绕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强调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性。
......................
第二节 政府回应机制
一、政府回应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机制”这一概念主要来自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与运行原理。在现代管理制度中,机制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机制本身更是一种针对所涉及人员的行为准则。就取问责制而言,必须在人人遵守的前提下,同步发挥奖惩方法的效用才能保证真正有效。第二,作为相关有效方法整合化的有机体,机制是经实践检验确实可以发挥最佳作用的方法方式的经典提炼。第三,机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其他制度相结合才能取得效果。比如管理机制的运作,离不开监督机制、绩效评估机制、问责机制等共同发挥作用。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将政府回应机制视为“为保证政府运行及其工作目标的实现遵循民意正当需求的轨道,从而在两者互动关系原理基础之上进行的具备高度意识导向的制度及组织设计”换言之,该机制是政府根据民众的基本诉求,针对民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有效回应的一系列制度与措施。
政府回应机制是建立在明确的目标任务指向上的,具有以下几项特征:第一,政府回应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后果性与权力性等特征。强制性表现在它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实现与民众真正的互动沟通,回应机制必须以强制力为后盾,才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后果性体现在如果回应机制没有有效实现对民众利益诉求的及时反馈,则会使得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升。作为政府内在权力之一的政府回应力,其权力性本身就具备对民众高度的影响力。其次,因机制的客体是社会民众,而主体则是庞大的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队伍,这使得政府回应的内容范围应涉及到更加宽泛的民众公共利益诉求。且一般而言,公共诉求往往具备普遍性,关系到社会群体中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但民众的利益诉求有时只是涉及到独立个体,具有特殊性,同样需要引起政府关注,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影响到民众的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实现。第三,回应机制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民众的参与,只有民众真正参与到政府决策机制中去,政府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有效、科学且合理地回应实现。
........................
第三章 当涂县人民政府回应机制现状..............15
第一节 当涂县人民政府回应概况.............15
一、当涂县基本概况.......................15
二、调查实施过程.....................15
第四章 当涂县政府回应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26
第一节 官民权力结构失衡............................26
第二节 缺少有效问责和监督机制的影响......................27
第五章 基层政府回应机制的重构对策...................33
第一节 回应机制的价值建构.........................33
第五章 基层政府回应机制的重构对策
第一节 回应机制的价值建构
一、公民本位取向
满足公民利益诉求,实现公共利益并提供公众所需的服务才是政府回应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县级政府中官僚化特征依然十分明显。而社会政府两者间的关系优劣与否往往是由政府官僚体系应对民众社会需求所呈现的反应质量和时效直接决定的。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迪马克等学者就曾指出,“让顾客满意标准像在企业中所广泛运用的趋势在政府运作中同样展开。” 这可被视为“公民本位”理念在行政学中的初步表达。其后,登哈特也提出了类似理论,其认为公共行政包含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就是政府机构服务的高效率,其二就是其服务时所蕴含的公共利益倾向的本质。”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所著的《改革政府》便是对公民本位思想的最好诠释。书中提出了政府要具有“顾客”意识,非政治需要地去满足顾客需求,以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以往的工作理念进行改革,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提高民众所需要的优质的服务。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也一再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罗伯特·登哈特深刻的指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所给予的,是属于民众的,公众首要性原则毋容置疑,政府工作的职能重心脱离掌舵划桨之争,更多将关注力投诸于倡导服务责任的回应机制的构建上。政府本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要做到及时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并给出让公众满意的答复,成为以民为本的回应型政府。“因此,以公民为本是回应型政府的最基本价值、动力源泉和首要特征。”
.......................
结语
近年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已由过去的职能转变向治理模式变革的阶段迈进。面对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民众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政府回应机制已无法满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建立高效的回应机制不仅仅是社会民众的内在呼唤,也是建立回应型政府的必然措施。
本文研究的课题就是关于如何建立完善的基层政府回应机制,以实现政府体制向回应型政府的转变。因此,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基层政府回应理论相关理论为背景,论述了回应机制的有机构成,特征以及模式类型,选取当涂县人民政府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对当涂县基层政府的回应现状,阐述基层政府回应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问题进一步探讨影响回应机制建设的阻碍因素有哪些,最后从回应主体、回应客体、回应途径这三个方面来重点研究建立完善的回应机制的具体措施与方法,为回应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本文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关于回应机制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资料较少,加上笔者自身能力限制,因此本文对于回应机制的探究只是初步的尝试,还需以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四: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基于皖中F县的调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后,面临着退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寻找新出路。2014 年全国约有 4 万名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中央组织部提出通过“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深造”等五条出路引导大学生“村官”有序退出。但五大出路政策仅仅是停留在面上的东西,没有真正深入下去的。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各地解读政策、执行效果不容乐观。
同样,在安徽省 F 县,从 2011 年,首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开始面临出路问题,每年约有 20 名“村官”面临转岗就业,为妥善解决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的出路问题,F 县在落实五大出路政策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探索,通过成立合肥市首个大学生“村官”团委,培养和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创办大学生“村官”创业园,给予创业培训、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等等。然而这些政策的落实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预期期望。
事实上,出路问题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出路问题,大学生“村官”才能更积极专注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来。为此,本文立足安徽省F县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并基于对F县落实五大出路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F县在职“村官”们所面临的出路问题的实地调查,就如何完善F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提出自己的浅薄见解,以期抛砖引玉,促使社会各界更多目光关注到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从退出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村官”计划,丰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论知识。大学生“村官”计划经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录用、培训、在岗、考核、退出,这一完整的流程。退出机制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该计划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大学生“村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服务期满后,理应有合理的出路,如何引导大学生“村官”有序退出,成为不可避开的政策问题。因此,从退出的角度研究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丰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视角。
2.拓宽了美好乡村建设的研究视野。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种基于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发展而出现的公共政策,本文结合 F 县大学生“村官”计划落实的实际情况,对 F 县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进行分析,某种程度上,拓宽了美好乡村建设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理论。
3.为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结合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分析了 F 县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及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对的解决办法和意见,为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角度较多,层次较深。通过梳理归纳可得,大致分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代背景研究、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及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出路研究四大类。
(一)大学生“村官”时代背景研究
王天敏(2007)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在城乡差距拉大,农村精英匮乏、人才流失的社会环境下,政府积极引导向农村输入精英的一次制度创新。张敏(2008)则认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是国家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进行人才支持,同时缓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的有益尝试。吕书良(2008)指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产生诸多的问题,其中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尤为突出,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乡村治理不够完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胡跃高(2009) 指出大学生“村官”是在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新生活力,农村干部队伍老化,新型人才短缺,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新农村建设急需新生后备力量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实施的。李义良(2013)指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现实选择。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研究
栗振宇、彭爌(2007)指出大学生“村官”角色从“天之骄子”转化为农民“干部”,通过分析这个群体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和特征,指出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相处总体比较融洽,应从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合理待遇和充分让大学生“村官”发挥自己特长的两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田德政(2008)等学者认为由于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清晰,非官非农,角色尴尬,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无法制度化,致使“村官”队伍不稳定。提出从制度层面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给予大学生“村官”一个清晰的法律地位界定。付建军(2010)从大学生自身和其他个体、组织与制度两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认同,并建议政府、大学生“村官”自身及其他组织多元相互配合,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角色合法化。刘鑫(2014)从社会角色的理论角度出发,指出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角色适应问题、角色紧张问题、角色偏差问题,提出大学生“村官”应扮演好联络者、维权者、教育者等角色。
.........................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的内涵
一、大学生“村官”概念界定
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基层的 2-3 年期间,主要从事的工作有宣传国家三农相关的政策、对村民进行科技普及、文字编辑、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等。大多是辅助类、文职类的工作,在职期间,大学生“村官”较少有机会切实参与到村务的决策管理,给予农民专业的的技术指导也较少。
二、大学生“村官”与之相近的概念比较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校选调优秀的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这批毕业生的简称。从身份上来说,选调生也属于国家公务员。而大学生“村官”同样是党和政府领导下选拔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但大学生“村官”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他们非官非民。不过,大学生“村官”在 2-3 年服务期满后,具备选调生条件的并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的定向招聘,实现身份由“村官”向选调生的转换。
(二)大学生“村官” 与“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领导带动下,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的编制性质属于事业编,而大学生“村官”没有正式的编制。大学生“村官”与“三支一扶”本质上都属于志愿者服务,但大学生“村官”属于正式工作,管理制度比“三支一扶”更为规范。就其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两者也比较相近,二者均可以在服务满后,自由选择,相关政府部门都会作出相对应的积极引导措施。如,考研加分、相关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定向招聘等。
(三)大学生“村官” 与知青
知青指从 1950 年代开始一直到 1970 年代末特殊的历史期间,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研究将大学生“村官”称之为“新时代的知青下乡”。知青下乡与大学生“村官”都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引导知识分子进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了青年知识分子,培育了年轻的国家将才。但大学生“村官”与机械运动的知青下乡还是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在过去特殊的历史时期,知青下乡甚至略带一些强制性,当时社会经济困难,政府给予下乡的知青补助较少,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后期流动问题。而今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主要是服务基层,属于正式工作,国家给予稳定的工资福利待遇,服务期为 2-3 年,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但国家特别制定了五大出路政策,引导离任后的大学生“村官”有序退出。
.......................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历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从 1995 开始启动,经过 20 年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概述为萌芽试点阶段、普及推广阶段和战略提升阶段三个时期。
一、萌芽试点阶段(1995-2004)
1995 年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满足当时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基层组织的干部素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县委率先尝试“雏鹰工程”。经过组织的考核选拔,最终选出 13 名优秀的大学生到村任职,担任村长助理一职。至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此项创新举措引发各地纷纷效仿。1998 年安徽凤阳县、江苏阜宁县,开始尝试招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1999 年,海南省定安、东方等多地纷纷组织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0 年,广东省广州市开始招录大学生“村官”,吸引全国各地众多大学生报考。2002 年河南省鹤壁市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在河南省拉开帷幕。2004 年,河北省邢台市招聘大学生“村官”,并提出 5 年内实现全市每个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截止到 2004 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安徽、河北、江苏、河南、广州等 10 多个省市地区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
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各省市的试点活动为主,总体规模较小,人数较少,零星分布在全国各地,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文件。但还是逐步开通了知识分子从城市向农村回流的新渠道,为后续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到 2004 年底,大学生“村官”工作渐渐迈入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阶段。
二、普及推广阶段(2005-2008)
普及推广阶段是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而颁布一系列引导政策及鼓励措施的时期。2005 年 7 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指出,从 2006 年开始,国家每年 选拔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争取在 3 到 5 年内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至少有 1名大学生“村官”。这标志着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普及推广阶段,大学生“村官”计划也开始从一般性地方政策走向制度安排。之后,各省市区纷纷响应并积极行动起来。
.......................
第三章 F 县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退出机制的现状 ................. 17
第一节 F 县县情情概况 ................ 17
第二节 F 县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 ............ 17
第四章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22
第一节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 22
一、出路选择意向单一 .................... 22
第五章 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对策 .................. 30
第一节 借鉴其他地区有关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出路安排与做法 .......... 30
第二节 政府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 ...................... 32
第五章 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对策
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对于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权益,维系大学生“村官”计划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实践调查,总结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根据 F 县实际并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提出自己浅薄的对策意见,为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贡献绵薄之力。
第一节 积极借鉴其他省(区、市)关于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出路的安排和做法
根据其他省、市地区关于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出路的安排和做法,F 县应学他人之所长,结合 F 县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F 县首先应该出台相关的文件,使退出路径的安排“有理有据”。其次,F 县应结合县情将“五大出路”细化,在“留村任职”方面,注重“村官”任职期间考核,是否续聘要经过双方的意见考量。“考录公务员”方面,以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为主,多种招录方式灵活运用。在“自主创业”方面,从“村官”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资金援助到“村官”创业成功后的不定期回访,完善支持“村官”自主创业一条龙服务。在“继续深造”方面,以初试加分、定向招考、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为主要原则。在“另行择业”方面,F 县可以通过社会动员,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关注大学生“村官”,提供多种就业渠道。最后,在政策操作的过程中应保证政策的落实,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保障政策效果。
就目前而言,报考公务员依旧是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首选出路。而选拔一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系统,也有着积极意义。即能够培养一支“接地气”的干部队伍,巩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但国家要适时掌控规模,有序引导。国家给予大学生“村官”在考录公务员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一开始的的初试加分转变为定向招录政策,政府可以在实施定向招录政策同时多种招录方式并行。具体建议如下。第一、组织考核,单位推荐,破格提升优秀大学生“村官”。在我国,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进人时多采用“逢进必考”,这种录取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暗箱操作”,预防腐败,但也损失了一些因考试因素而错过机遇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因此,在招录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系统时,不仅仅需要考试也需要考核。对任职期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业绩考核,基层组织推荐,通过政府评估和群众评价的“村官”可适当破格提拔进入公务员系统。第二、实施“聘任制”,即让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后“变身”公务员。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对公务员采用“聘任制”,即政府借鉴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的方式,通过签订合同聘用公务员,公务员工资与工作表现挂钩,“聘任制”公务员可以被辞退,不再是终身编制,但政府需支付高额薪水。对于财政实力较殷实的 F 县主城区可以尝试将这一制度试运用到本县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中,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实行“聘任制”管理,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实现身份的转换,吸引大学生“村官”继续留在 F 县发挥其工作才能。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退出机制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是否“流得动”关系到该计划的长远发展,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有利于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权益,调动在职“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村官”队伍的行列,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输入新鲜血液,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型人才。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是维持政策长远实施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本文在以上章节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一是 F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根据调查和访谈发现,国家制定的五大出路政策在 F 县具体的实施和落实不到位。出现“扎根农村困难重重、考录公务员难度加大、自主创业限制多、继续深造压力大、另行择业不现实”等尴尬困境。二是有必要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F 县缺乏完善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不能有效保障在职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权益,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下一届“村官”的选聘,为了降低“村官”们的负面情绪,维护 F 县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三是探索符合 F县县情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本文通过对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实施现状分析,总结 F 县大学生“村官”出路不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F 县应在借鉴其他地区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做法,再立足本县实际情况,从政府、社会力量、“村官”自身,三个不同的主体出发,制定妥善的出路政策,相互配合,监督政策执行,落实政策效果,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县的大学生“村官”退出之道。
综上所述,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退出机制有着重大而又深远的政策意义,对于具体对策建议的实施和开展,会遇到相关的阻力和障碍,但是为了维系该计划的长远发展,政府、社会力量、“村官”三大主体应共同参与退出机制的改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障政策的实施,维护政策的发展。但是鉴于笔者才疏学浅,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把握不足,对相关原因和本质的分析不够透彻,对建议的具体可操作性考量不充分,文中许多观点难免稚嫩,还望师长予以指导,以期为完善 F 县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提出更好的对策。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五:公共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永登县2011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为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初步形成,我国财政管理已经从重财政收人管理逐步向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新阶段转变。研究和探索我国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科学评价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是新时期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也是转变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的重要举措。论文以“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为例的案例研究,按照评估学的一般原理,用一个完整、科学的评估模式对“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一次系统、科学、合理的案例分析,来验证本研究的案例是否科学的流程,完整的环节,是否有科学的更替规则。从而结合本研究找到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为完善和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出好的政策建议。 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明确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指出论文所提出的创新和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足。针对对国内国外关于该问题研究现状做了认真梳理、厘清研究思路并对理论基础进行梳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包括了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权威性、代表性。按照评估学一般原理,分析了论文所选案例是否符合一个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预算评价需要符合基本的评估模式,并且提出了案例检验的路径。,通过检验路径,评价案例是否遵循了科学的流程,完整的环节和具有循环的更新优化性。第五部分,是案例实证研究的结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理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文章通过对“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的分析,按照评估学的一般原理来检验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更新了评估使命,是否使得评估目标升级,为验证该评估模式在其他地区的实施中对于当地财政绩效支出评价的影响提供了实证研究借鉴。
实践意义:“永登县 2011 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水塘工程”作为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在甘肃的一个典型,通过对其绩效支出评价的研究,可以有效验证其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进而推断出其经济效应,检验项目效果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是否以增长村民的收入为核心,以废弃沙坑改建为突破口,是否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等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引大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国外研究现状
本质上看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管理方法没有任何区别,,如 20 世纪初美国学者哈林顿·埃默森提出著名的“12 条效率原则”,在公共行政领域也同样备受青睐。在这一阶段,效率研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行政模式的束缚,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的改进和评价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二战以来,到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张,绩效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指引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成为西方各国行政改革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用“绩效途径”取代的“效率途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效率改进和评价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己成为当今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工具箱”中的一件有力武器。
澳大利亚推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是建立在实施权责发生制的预算会计制度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进入工业部门,成为雇佣劳动力,一种新的雇佣关系逐渐代替原有的生产关系。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初始阶段的国家往往不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制度建设落后于劳动关系的实际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会受到资本方的侵害,此时将涌现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加。然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势头并不会永久地保持不变。随着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会逐渐完善,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将逐渐规范化,劳动争议案件会逐渐减少。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在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处,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加速度将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另一个经济因素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把经济发展水平看做是存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是流量的概念。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不断投入得以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更多的要素投入,也意味着较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进入工业部门,这可能会推高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同理,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要素投入速度的降低可能会导致劳动争议案件的减少。
.....................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进行该项探索的部门主要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审计署、交通部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支出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支持手段,被列入财政改革的议事日程是近几年才明确的。财政部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是从 2001 年下半年开始的,统计评价司专门组团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考察,召开了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讨会,成立课题组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由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等编写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一书。
近年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环境投资效率,国内大多学者通常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以此对比分析各区域环境投资效率差异。曾贤刚(2011)、李静(2009)等学者对全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普遍低于东中部区域。王宝顺(2011)、黄国庆(2011)等主要从政府财政投资角度对全国各区域财政环境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王宝顺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地方城市环境治理更多依赖政府支持,财政环境投资效率普遍高于中东部地区。黄国庆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财政环境保护效率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发达地区财政环境保护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谭光荣(2007)从政府排污收费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收费标准过低、收费项目不完全、环境治理的宏观调控能力较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财政环境支出的效率。除了从投资效率角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的评价,国内一些学者还从环境与经济的适应度出发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杨昌举、蒋腾(2006)等学者认为提高西部地区环境标准,集中外资引用审批权是合理实现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关键。俞虹、杨凯(2007)等就西部地区水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大多省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 GDP 显著相关;各省环境库兹涅茨拐点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水环境管理缺陷将可能造成西部地区环境不可逆变化。肖焰(2007)认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政府失灵现象严重。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2
3.1 案例选择...............12
3.1.1 典型性.............16
3.1.2 权威性..................16
第四章 公共项目财政绩效支出评价实施检验..............22
4.1 系统性检验.............22
4.2 科学性检验..........22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26
5.1 研究结论................26
5.1.1 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26
第四章 公共项目财政绩效支出评价实施检验
4.1 系统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评估方法的不规范
绩效评估要科学,必须进行分类,使得评估更加具有针对性,但要科学的分类全面准确地掌握部门的绩效信息和数据,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评估方法。从操作层面上看,参与绩效评估的部门越多,分类的难度就越大。为提高绩效评估工作的合理性,大部分地方政府按评估对象的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分配。
(二)定量与定性评估结合的不恰当
在我国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还存在着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未能很好地结合的现象。综观国内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乃至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环境及环境治理问题作了大量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但对生态地位相对重要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问题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多属于规范分析,较少涉及环境投资的绩效问题。本文试图从环境治理投资角度实证评价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并对影响环境投资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具体回归分析。以期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西部地区环境投资现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为西部地区的环保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项目提供的绩效信息:该工程是一项造福灌区群众的德政工程、致富工程,有效解决了引大灌区季节性供水与灌区农业的常年无水矛盾。工程设计巧妙,因地制宜,变废为宝,为灌区现代农业发展用水提供了保障,整体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综合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六: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机制比较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开发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并且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必须以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基础,同理后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也必须以前者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为基础。如果没有合理高效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机制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就很难形成,农村土地的效益得不到大的提高;而如果没有合理高效的农村土地资源流转机制,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就无从谈起。
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发生的频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农村土地流转发生地区遍布全中国各个地区。而由于我国过去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流转方式、流转目标和流转行为等方面,表现为流转操作方式不规范性、流转行为的盲目性、经营行为的短期性、流转市场的隐形性等等。
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盘活农村土地这一巨大资产,而建立与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学者指出,要想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就必须明确土地的功能范围,明晰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及农村土地权利的组织与配置方式,设定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与目标体系,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与服务机构等等,这些都是全新的额研究问题。
广德县处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三省交界地区,全县面积 2165 平方公里,折合 342.75 万亩,人口 51.5 万,东边临近杭州嘉兴湖州 ,背面倚靠无锡常州苏州,随着广德交通的发展,从广德到达上海、南京、上海等地方仅仅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广德县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向中部地区挺进的一个重要跳板。多年以来,历届广德县政府在充分认识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农地资源积极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经济。在多年的农地流转工作中,广德县秉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的模式不断推进广德县农地流转机制的有效运行,并取得的较为显著的成果。如在延续了传统的土地出租、互换、转让、反租倒包等流转形式的基础上,还创新了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方式——托管,即农民将土地生产中的部分或全部环节委托大型的农业公司进行操作。但必须统一品种、统一植保。它不仅使农民在不荒废土地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收益,还使农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原粮基地。与此同时,在农地流转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广德县也暴露出政府和市场配置不协调的机制问题。因此,以广德县为案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的角度出发,以广德县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实地考察为例,描述目前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包括已经有的流转方式、流转中的问题,然后通过比较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机制二者的绩效,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亚当·斯密是西方较早的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家。此外,许多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詹姆斯·安特生、大卫·李嘉图等等都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到了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理论研究也逐步现代化。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如保罗·萨缪尔森、曼昆等把土地和资本放在同一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如曼昆(1998)认为,土地的购买价格是购买者为了永久拥有土地而付出的价格。租赁价格则是是一个人为了能在短期内使用土地而付出的价格。Feder(1989)则指出,规模化经营土地、农户财产组成、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流转成本的多少都是影响农户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重要因素。
国外学者对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有着重要借鉴意义。(1)土地交易理论和现状研究方面。目前关于土地流转交易理论和现状研究一般建立在地租理论、土地流转方式理论以及土地流转市场化和制度化理论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1960)通过交易成本和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指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交易费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Douglas C.Macmillan(2000)提出农地在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下可以自由交易,但由于在自由交易的过程中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所以政府运用强制性措施来弥补市场失灵。Matthew Gorton(2001)通过对 Molaova 地区的研究提出让农民进行联合生产可以有效减少土地流转中的障碍。(2)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及市场制度化研究方面。William Lockeretz(1989)认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流转是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Teklu 等分析认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同度、接受度、参与积极性等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Jeanolson Lanjouw(1999)采用一般土地租借均衡理论来阐明信息在农村上地流转市场中的重要性。Douglas C.Macmillan 分析了在土地市场交易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影响。Claudio Frisehtak(1995)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对土地流转市场产生干预,导致市场低效运行和对穷人的歧视,提出通过建立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土地价格等措施来改革完善土地交易管理制度。(3)关于政府职能及其规制研究。亚当·斯密从市场能力的基础上阐述政府的作用和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政府是理性规划的产物,是被建构出来以完善市场体制的一种实在的机制,以弥补市场缺陷。道格拉斯·C·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提出了“暴力潜能”分配论,他将国家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国家;若分配是不平等的,则产生掠夺剥削性国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要规范政府行为,增加社会成员对政府的公信力,以市场调节为主,在法律的限度内保证个人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等方方面面自由,建立一种政府引导下健康、有序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随着市场交易的日益发展成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土地流转市场上协调和政策引导的作用。Ellickson(2004)认为,政府应逐步淡化自己在土地转让等方面中间人的角色,应该通过行政管制及相应的税收制度来解决土地的转让、出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农村土地及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有偿和有期限的的流动。在保持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剥离。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即承包人(个人或集体)因从事农业生产而对归农村集体或者国家所有的农村土地进行承包使用、并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利。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承包经营权的客体专指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国家所有的农村土地,包括林地,山地,草地,湖泊等等。。当农民集体内部的成员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只需要农户与集体拟定承包合同;而当农民集体外部的成员承包本集体所有的土地时,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必须经过村民会议的讨论决定,得到村民会议 2/3 及以上的成员或者 2/3 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还要的得到乡(镇)政府的审核。
第二,承包经营权是对归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所有的农村土地进行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承包人有权对土地进行独立经营和使用,并且不应受到其他外界的干扰,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在内。但是承包人获得的土地经营收益中,有一部分是需要上交给发包方的,现阶段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三,承包经营权仅仅是一定期限内的。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如果要对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年限进行变更,必须交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并且需要告知到乡(镇)政府,然后土地管理部门对此加以审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承包农村土地时,必须在承包合同中对承包期限清楚注明。该期限虽然由当事人在承包合同中加以约定,但也可以根据经营项目的特殊情况,适当调整承包经营的期限
.....................
第二节 农村土地流转的政府调控机制
一、政府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政府调控体制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进行综合调控的系统。政府调控机制的主体是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手段则包括了财金机制、法律机制、监管机制、信息机制等等。
(一)主体?顾名思义,政府调控机制的主体是政府。这里的“政府”一词既包涵了中央政府也涵盖了地方政府层面。中央负责确定土地流转的大方针和大方向。地方政府的则负责根据中央政府拟定的大方针和大方向上,来具体操作本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
(二)主要手段
1.规划机制
规划机制指的是制定、实施规划以及对规划的成效进行评估和监管的有机系统。土地规划机制的功能主要在于,在科学发展观方针的指导下,遵循未来性、持续性、有效性等原则,系统的、规范的制定出本区域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要突出的重点是在与国家整体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流转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状况,拟定土地发展规划。
2.财金机制
所谓的财金机制就是财政金融分工协作联动。扩张性(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监督系统。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政府为对土地流转市场活动产生影响,增加或减少对土地流转上的财政支持或者通过改变社会保障水平、收入分配等多种手段;其二,国家通过减少或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对土地流转的信贷供给从而影响有关土地流转的经济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是通过紧缩性或者扩张性的政策来使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法律机制
法律机制是指政府利用经济法律规范和法律制裁等手段来调控土地流转市场中的经济活动。法律机制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因此其具有其他机制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如,震慑力高、不易变动性等等。
4.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主要针对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及其经济活动,其主要由经济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市场监督等构成。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土地流转市场中的违法行为扼杀在于摇篮之中,从而保障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将监管机制誉为保障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钢铁长城”。
......................
第三章 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中的问题及原因················· 13
第一节 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现状分析 ············· 13
一、背景考察 ···············13
第四章 广德县土地流转的两种机制的对比分析············· 25
第一节 案例分析 ············ 25
一、案例一 ················· 25
二、案例二 ················ 27
第五章 完善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议 ················· 31
第一节 加快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 31
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供求机制 ············· 31
第四章 广德县土地流转的两种机制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邱村镇四季田园农场”&“朝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朝阳合作社”)是安徽省广德县邱村镇一所较为专业的中型农民合作社。朝阳合作社是广德县大力扶持的农民合作社之一,因此在对其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绩效的分析中可以窥探出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宏观调控机制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绩效状况。
朝阳合作社位于安徽省广德县邱村镇谈里村,负责人为谈里村湾渡山生产组的种粮大户张某。朝阳合作社成立于 2014 年,距今已有两年之久。在两年多的发展时间里,合作社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截止至 2015 年 8 月份,合作社已经在邱村镇范围内流转了 538 亩左右的土地用于耕种农作物,并在政府和银行的政策、资金的支持下购置了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小型农药喷洒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合作社申报出资额为 50 万元,为个人独资所有。合作社生产所需之排灌、道路、电力等附属设施均为合作社负责人张某的家庭投资,为个人所有,其主要劳动力也以张某的家庭成员为主。根据广德县的气候、土壤、水分等地理自然条件,合作社主要进行水稻和小麦种植,所生产的农产品均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
朝阳合作市流转的 538 亩土地全部为适用水稻种植的水田,并且主要集中在谈里村周围,其中包含了四个生产小组,主要为:百上生产小组(流转面积200.8 亩)、杨家庄生产小组(流转面积 156.8 亩)、陈家坡生产小组(流转面积138.8 亩)、塘洞生产小组(25.8 亩),合计 538.5 亩。按照广德县县政府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相关规定,朝阳合作社与每一户流转的土地均签订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合同中规定,土地的租赁期限为五年,合同期满后在同等条件下朝阳合作社享有优先承包权。在合同期内合作社每年每亩需按 450 斤水稻付给农户,水稻价格按当时价格折款在 8 月 30 日付清,如不付清农户自行有权收割。(因为水稻价格受品种、含水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水稻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折款过程中易产生一些纠纷,故此现阶段合作社以现金的方式每年每亩支付给农户 600 元人民币。)
....................
第五章 完善广德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加快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供求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从本质上说是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而商品交易的完成不仅需要有市场上有供给,还需要市场上对这种商品有需求。以此类推,如果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农户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或者缺少愿意接包承包地的一方,农村土地流转都无法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必须要解决农村土地流供求机制的健康运行问题。
(一)发展规模化农业,扩大市场需求
1.扩大农村土地经营主体范围
只要具备党和政府规定的流转农村土地的资格和条件,不论其是农民、城市居民、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工商企业甚至国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都应当被允许在农村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利用自己所流转的农地进行合法的经营和使用。广德县各级人民政府在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的时候,应当放开自己的眼界,积极的向外寻求发展对象,进行招商引资。并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来吸引各个地区、各种行业、各种所有制经济、多个经济部门的组织或者个人进去到当地的农村土地流转中去,加速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2.培育和扶植规模经营的主体,推进规模化集约经营
缺少农业企业家是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广德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企业家类型的农民。例如,政府可以考虑在用于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中划出专门的部门,对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相关经营主体进行奖励和补贴。加速农村土地资源向有能力进行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集中,鼓励和支持他们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完善,改善信贷投向,将信贷支农的重点放在农业的规模经营上面。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七: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衢州学院为例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竞争。各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美国从十九世纪就相继出台法案激励民众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经济发展遥遥领先。国外经济学家关注创新创业主要是因为它能“创造财富”。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大卫?伯奇在他的《工作产生过程》研究报告中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的大型企业支撑着经济的发展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传统观念是错的,提出中小企业才是这一切的主导者。之后,政府部门、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始大力研究扶持创立中小企业,美国经济在当时取得迅速增长正是得益于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考虑到后续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能一味模仿,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平均不到 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高达 20%-30%。我们国家和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1999 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此后,历届国家领导都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
国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很多高校都有几十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历史,摸索实践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培育方案,内外环境及配套设施也很完善。与之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仍处于初始阶段。2000 年以后,部分国内重点高校相继成立了创业研究机构,试点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还存在诸多问题。而绝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更加滞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进展缓慢。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政策和支持体系,探讨寻求解决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1.2.2 研究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面向区域经济,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推动学校自身发展,更是学校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探索,但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起步很晚,而且发展缓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符。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理念更新、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第 2 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应用型本科院校
国外很早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资料显示,国外并没有“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具体概念,国外在类似院校发展状况的研究比较集中在职业型院校上,像英国多科技术大学的高等专科学院,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美国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等。我国现在绝大多数的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社会背景大致相当于美国州立大学和英国多科技大学这个层次。
1998 年,龚震伟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在我国,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主要集中在 2002 年以后。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学者们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四年制本科教育。比专科更强调基础教育和后续发展,比普通本科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
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面向区域经济,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2.1.2 创新教育
创新的原意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学界对创新教育的定义分为两类:狭义的定义认为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意识、人格、思维及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活动。本文认为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2.1.3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9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他提出了“三本护照”的概念,其中“第三本教育护照”就是“创业教育”。这是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国外专家和学者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可诺等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包括了识别商业机会、洞察力、自尊以及根据机会采取行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不是仅仅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还有的学者从广义上理解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性、开拓性等综合素质。本文认为:创业教育可以看作通过教育培养了创业意识,形成了创业能力和技能,最终促成个体的创业行为。这种创业行为不仅指个人在新领域或新市场内开创式的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也指在兴趣和就业压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参考借鉴他人的商业项目自行创业的行为,同时也包括在组织内部开拓自己事业的行为。
..................
2.2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是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从主体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和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三方面做阐述和分析。
2.2.1 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主体教育,是指由一个主体培养另一个主体的教育,强调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从价值观角度来看,主体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人类本身,体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主体性。该理论的价值立场是发挥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两者主体性,同时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以此达到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的目的。该理论还从多大程度上弘扬人的主体性,并促进了人类个体或整体的发展方面来衡量其价值。
2.2.2 个性教育理论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尊重和发展个性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其视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和方向。
个性化教育认为受教者,即学生个体由于受遗传、性格、环境、成长过程及自身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智力、思维、心理、生理、情感和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性,针对这些差异和受教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使其适应受教者的个性特性,从而促进个体良好的个性发展,体现其良好鲜明的个性,并有益于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其他各项能力的挖掘,促使其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天赋和个体差异,教育模式单调统一、毫无特色,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容易扼杀学生的特质、兴趣和特长,违背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违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教育理论要求施教者善于寻找和发现每个学生优良的独特个性和素质,打破统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和特长,最大程度的实现个人价值。
........................
第 3 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2
3.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2
3.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模式和特征..............12
第 4 章 衢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7
4.1 衢州学院概况.....................17
4.2 衢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17
第 5 章 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其经验借鉴.............20
5.1 国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况....................20
5.1.1 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20
第 6 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教育不仅担负着人类已有传承知识的任务,还承担着创造新知识、表达新知识和培养新技能的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一环,但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6.1 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正确的理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施行就缺乏成长的土壤。国家施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是为了造就最具创造性,最有创新精神的一代。因此,高校、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层都要树立科学的理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齐心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清醒的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核心是“育人”,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最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希望受教育者得到什么转变?这是开展教育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是设置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创新性内涵要求越来越高,可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培养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创业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的人才。在制定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性、思维特征、个性特征,同时,也应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提升课堂效率。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具有国际化的眼光,设立的课程要与国际化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
第 7 章 结语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由于笔者自身研究水平有限、实际经验不足,在笔者的调研和研究中,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肤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较少,期待在今后不断的深入学习和提高。
其次,笔者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因为受到时间、条件以及地理位置因素等的影响,不能在同类院校中选择更多的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笔者的观点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这也是笔者的遗憾之处,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高层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比如趋势,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然而,因为受到传统理念、办学资源、外部支持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办学理念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基地建设缺失等问题。
随着国家、政府、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前景看好。笔者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有更多的政府部门、社会人士、企业家、学生和老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八: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选题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一)我国的政策要求
首先是通过推行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 号)提出了到 2020 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行电子政务中明确提出:“改善公共服务。首先,中央和地方相互统筹,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政府的政务以电子化的方式建立一套体系并逐步改进。在此基础上,借鉴已经成熟的电子政务模式,将电子政务逐步拓展到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改进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战略》已经明确提出要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这一阶段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上。
随后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则主要注重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国家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促进社会各主体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加深对信息的开发利用。尤其是诸如社区医疗、社区家政、社区保安等信息的共享与利用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并且今后也将在政策上继续推动信息化的建设,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对于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不可或缺。
在互联网时代,社区信息化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细胞和载体。社区的信息化自然而然会形成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形成。对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以及研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区管理以及社区经济。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为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响应国家政策,安徽省积极倡导社区信息化建设,并且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合肥、宿州、六安、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等 7 市分别开展了各自的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先进经验,比如由统一的信息化企业科大讯飞的统一推进,黄山市打造特色旅游城市信息化建设等。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顶层设计不合理、体制改革不同步等相应的问题,对于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的研究,汲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改进,更好的促进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专著以及相关国内社区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上、实践上成果,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概况的了解。
归纳分析法:通过对个别实例的分析,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其一般性的规律,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谓之归纳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分析对象个例的选择,个例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选取安徽省三个具有显著差异性特征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个案,分析比较它们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求得对于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的整体概况的认知以及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内容
文章的理论涉及业务流程再造、善治以及信息不对称三方面理论,实际个案则是安徽省的三个城市芜湖、铜陵、马鞍山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践,本文的核心在于用三种理论来对安徽省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合意性检测,发现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至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框架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课题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社区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理论基础,对社区信息化的国内国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简单的综述,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指出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社区与社区信息化。解析社区与社区信息化的内涵与范围,指明社区信息化的研究离不开社区这个基层载体,明确本题社区信息化的研究大致囿于城市社区的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少或并不涉及农村社区信息化以及较小区域的小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
第三章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典型城市个例分析,主要任务在于剖析安徽省芜湖、铜陵、黄山市三座城市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做法、成效、特征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总结三座城市此类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此折射安徽省全省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
第四章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集中分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所在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下文提供建议作好铺垫。
第五章,针对问题所在,从管理体制、资金投入、数据共享、人才建设、安全保障五个方面提出理念上或操作上的对策,进一步促进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
最后总结全文的主要思路与论点,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缺陷之处,注明社区信息化的关键还在于技术上和组织管理上的统一、协调并对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出展望。
............................
第二章 社区信息化的内涵与范围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信息化
一、社区
社区的含义:“社区”的概念源自国外,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 F, 1855-1936)于 1887 年提出 Community 的概念,于 1932 年底传入中国。1933 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人将其译作 “社区”,当然这里的社区并非传统的以地缘和血缘为形成基础的农业社会的社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同时,当时的社区也并不包括现在的网络社区或者虚拟社区,简单来说,费孝通认为它是又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会学认为,一个社区应包括六个基本构成要素:一定数量的社区成员;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一定形式的社区组织与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一定程度的归属感。社区概念极具弹性,根据不同的分析需要,其范围可以做不同层次的划分,但更多的强调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或者以另一种方式来说,它更多的是承载社会功能而非经济功能。另外,虽然社区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上,但并不仅仅限于地域划分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应该还兼具文化、经济、社会功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是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因此要重建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社区应有的功能。本题所研究的社区是指城市社区。
二、社区信息化
社区信息化的含义,对于社区信息化理解国内外学者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的定义,有的则是包含的范围不同,国外较早对社区信息化的通俗理解是社区信息化是通过信息和通讯手段的应用,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由于每个人具有的价值取向不同,而人作为主观客体又不能完全摆脱自己的主观意向,因而对社区信息化定义的界定呈现出“百家齐放”的特征。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以不断接近客观的方式来得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含义。通过归纳总结各个学者对于信息化定义的理解,可以初步总结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明显的特征。第一,互联网通信技术是社区信息化的技术承载,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相互交流互动,通过访问网页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社区信息化;从小的层面的说社区信息化承接的其实即使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例如互联网和政府结合就变成了电子政务,互联网跟医疗结合到一起就催生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跟销售结合到一起就变成了电子商务,类比还有互联网警务、互联网物业等。第二,社区信息化价值取向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离此种取向的社区信息化建设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所以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到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经济优势,也要考虑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三,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或者是采取政府占主导地位,企业参与合作的方式,政府主导是社区信息化的一大特征。第四,除电子政务外,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建立城市服务热线以及各类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与管理。第五,社区信息化建设往往配备有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其体制保障。归纳总结上述特征,符合本文主题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可以初步归纳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互联网作为其技术承载,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其体制保障,由政府部门主导,采用电子政务、开发服务热线,建设系统平台等方式服务于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的过程。
......................
第二节 本文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解
一、对城市社区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是由规模大小不一的小社区构成的“大社区”。城市与社区之间除了空间大小不一外,其本质基本相同,所以对于社区信息化的研究不仅仅是着眼于小社区的信息化,还应该包括对于城市社区这个大社区的研究。两者不是大小的关系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居民生活的小社区信息化的研究可以以小见大,帮助理解大社区的研究,对于大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可以统筹对于小社区的研究,同时也方便我们对不同城市社区信息化的比较研究。
二、对社区信息化范围的理解
比较成熟的社区信息化理论认为,社区信息化应该包含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小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五个方面的内容。社区政务信息化,主要是电子政务。社区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基层政府单位(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非盈利组织等)或社区居民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对象的过程。社区服务信息化,主要是将各种生活服务信息整合到一起,通过电话热线或者信息化平台向小区居民或组织提供有偿或者无偿的服务。小区信息化,主要是现代性的城市居民生活小区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实现小区范围内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主要集中于小区内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如综合布线系统、防盗系统局域网的建设,使小区成为信息无障碍沟通的一个整体。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区内的居民以及物业公司等。家庭信息化,主要指智能家居,主要是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将家庭环境集成,让居民能够超越空间时间对家庭环境进行管理,让居民家庭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从目前来看,政府集中建设的主要是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以及小区信息化三个层面,因此,本文研究范围仅是对社区信息化的偏重于社区这个层面的系统研究,并没有兼顾到信息化建设的全部五个方面。
..................
第三章 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实践演进及典型案例分析 ....... 18
第一节: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推进情况描述..................... 18
第二节 社区信息化的先锋──芜湖市社区信息化建设.................. 18
第四章 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特征与问题分析 ............... 28
第一节 省信息化建设特征分析............... 28
一、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8
二、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性和技术性。..................... 28
第五章 提升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及结论 ..... 32
第一节 对策建议............. 32
第四章 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特征与问题分析
结合上述对安徽芜湖、铜陵、黄山市等地的社区信息化建设状况的分析,可以初步总结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管理性和技术性,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所在。
第一节 省信息化建设特征分析
一、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综上所述,在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尤其是政府的财政支持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安徽省社区信息化目前仍然处于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阶段,政府仍然在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安徽省的信息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转化而来,外部招聘较少;平台建设层面,主要由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与电话热线组成,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各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色,比如铜陵市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区直管社区”改革进行的比较彻底的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为信息化的建设减轻了阻力,一是社区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是社区行政任务减少使得社区可以倾向于提供公共服务,包括信息化管理服务。黄山市的定位在于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所以其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与旅游城市特色结合,注重打造精品社区。
.......................
结论
信息化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主题,在国家重要规划以及战略性文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为我国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因为信息化能够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安徽省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符合国家重要政策的一项举措,也是有效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转变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建设社区信息化以提升管理水平,达到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初衷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本文选取安徽省芜湖、铜陵以及黄山市三个较有典型性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践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分析法,通过分析三座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获得对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认识,并大胆提出对策建议,从顶层设计、资金筹集、数据集成、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为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希望能更好的促进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在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点需要明确的价值认可。一是全省要做好统一协调规划,防止标准混乱、“各自为政”;二是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明确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城市管理与服务;三是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防护也要同步跟进,不容忽视。
文章试图对社区信息化建设做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文献材料与实践探索的不足,难免有所纰漏,文中的对策建议是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与相关社区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而提出的,其可行性仍然需要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九:广州市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实证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呼声和潮流,强调政府行政的效率和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绩效考评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和有效的政府管理工具蓬勃开展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颁布《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确定了绩效考评的法制化,对之后的政府绩效考评在全球的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太地区也引进该考评工具。
在我国,对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和实践始于上世纪末,并首先由部分地方实践,随后被国家所认可和推行。2005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这被视为政府绩效考评在我国推行的开始。此后,连续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推进政府绩效考评工作提出了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要求“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积极增长速度评定征集的偏向”。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政府绩效考评引向深入。在地方,上世纪 90 年代就相继开展了政府绩效考评实践工作,涌现了“珠海模式”、“兰州试验”、“广东试验”等诸多成果。
但诸多实践中,关注点主要是在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绩效考评,作为中国政权末梢的乡镇一级政府绩效考评研究较少,在实践中都是作为县级政府绩效考评的组成部门而纳入。为更好的以绩效考评找出镇街政府的绩效,纠偏镇街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等状况,本研究以镇街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能够较好的获得相关第一手资料,以广州市南沙区镇街为切入,研究讨论镇街的政府绩效考评问题。
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所在地,服务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人民大众的福祉,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政府应尽之责。而这一些都可以从政府绩效可以体现,并通过对政府绩效的考评加以引导。为就政府绩效考评而言,近年来,南沙区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南沙区的政府绩效管理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改进。撰写本文是希望利用自己在多年来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优势,以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为切入点,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当前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因此,系统深入挖掘和探讨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办法,对南沙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完善南沙区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深化政府绩效考评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政府绩效考评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是指完成工作的成绩、效率与效果,蕴含投入产出比,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等意义。说到绩效人们往往与效率相比较,尼古拉斯·亨利指出:“效率指以最少的可得资源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追求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大化”。就此而言,绩效的内涵比效率更为丰富。就政府绩效而言,不仅包括政府工作的效率,还包含政府工作所产生的效果,即人们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等等。更进一步,政府绩效不仅涉及数量,更注重质量品位。也就是说,政府绩效即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效率、效果、效益和效能,亦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是行政效率,其是传统行政管理的核心概念,所关注的是效率本身,注重点在于行政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和办事的速率,所指向的往往是通过组织、领导、人事、体制等内部机制因素来体现,而政府绩效则不仅仅关注政府行政的内部机制,更加关注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并以此为评价的最终标准。
有组织就有考评,政府作为一个公共部门,理应接受被服务者的考评。政府绩效考评,也被称为政府绩效评价,两者常被不同的人相互交替使用,本研究将两者视为同一概念。因为广州地区习惯使用“考评”、“绩效考评”,所以本研究采用“政府绩效考评”的表述。
美国 H.Hatry 教授认为,绩效考评就是对服务或项目的结果和效率进行的定期评价。蔡立辉教授认为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绩效目标,运用评估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行政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估、划分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来改进绩效的活动过程。与本研究息息相关的概念还有政府绩效考评,再从该概念进一步理解绩效考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将政府绩效考评定义为: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范柏乃教授通过综合政府绩效考评的各种定义得出,所谓政府绩效考评是根据统一评价指标和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某评价对象(政府或政府部门)一定时期间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的过程;周凯教授认为:“所谓政府绩效评价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由此从表面看来,就是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和判定。”
.........................
第二章 政府绩效考评的理论、方法与经验
2.1 理论基础
政府绩效考评发端于上世纪 60 年代,作为与政府绩效管理并行的管理工具,经过不断的实践,已成为考评政府的有效手段。
“绩效”的理念源于企业,经发展成熟逐步被公共管理领域所引用,在政府管理方面两相结合产生了“政府绩效”的概念。随着,上世纪 60 年代在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革命,产生了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政府绩效考评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这些理论向对应,政府绩效考评被认为本质上是将以往的权力委托制改变为目标管理和业绩评价制,这种转变体现民主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新公共行政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而言的,主要是为了改良传统行政理论注重行政管理的效率、经济与协调性,而忽略了社会公平的现实。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新公共行政理论将社会公平引入公共行政中,作为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基本目标,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现代化的公共行政价值体系。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使政府的管理活动和运行机制都十分强调社会公平的价值导向,要求政府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要倾向于弱势群体,促进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为政府绩效考评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直接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政府管理,它认为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部门,应重视管理的产出和收益,关注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管理活动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和遵循顾客优先的原则的。该理论所倡导的结果导向和顾客优先原则对政府绩效考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考评体系设计上,纷纷引进结果导向和顾客优先原则的指标。而这些指标的设计又要十分注重他们的“可测量性”,从而使政府管理的绩效可以量化考评,进而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政府的活动是否真正的体现作为行政机关和管理部门的责任。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总结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在于: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制定政策,而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奉行服务理念;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区、公民的合作互动,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进一步而言,政府的职能要由掌舵转变为服务,政府服务要以公民、公共利益为导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确保民主、公民与公共利益等核心目标的实现。对于政府绩效评价而言,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考评应该加强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的评价,并确定公民在考评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
2.2 考评方法
政府绩效考评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有助于考评结果的公正、合理,确保考评的公信力。随着政府绩效考评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多种考评方法已被实践运用,概括而言,主要有两种方法:包括定性的考评方法和定量的考评方法。
2.2.1 定性方法
政府绩效考评的定性方法,是指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政府绩效运用演绎、归类、比较、分类等方法,以判断政府绩效的实现程度。关于定性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仅选择主要比较常用的几种加以介绍。
文献分析法。它主要是指通过收集现有的各类文献资料,从中查找出对政府绩效考评有价值的资料,包括学术文献和其他有价值的文字资料(如年鉴、地方志、各类档案等)。通过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以使考评的内容得以理清,明确其中的逻辑,建立相关考评体系(如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它是依据明确的、系统的程序,通过专家们以匿名的方式发表意见,该环节的关键在于参与讨论的专家团队成员间相互是不发生接触联系的,成员间不能就该问题进行互相讨论,以此保证意见的独立性。经过多轮反复的收集专家们的意见,直到专门们确定个人的意见为止,最终形成专家团队的综合意见。这是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构建的重要方法,那些趋于同一的意见即可确定为考评指标和指标权重。
360 度考评法。它是一种在人群众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来进行综合考评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了多元的考评参与者,既包括被考评人本人,也包括与被考评人有密切联系的人,从而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正反共存的多维度意见,以保证考评的全息性和客观性。
........................
第三章 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及考评结果分析............... 17
3.1 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分析................17
3.1.1 考评体系设计思路和考评机制实施步骤...........17
3.1.2 考评主体、对象和内容...................20
第四章 南沙区镇街绩效考评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4
4.1 影响考评结果的主要因素.....................34
4.1.1 政府职能定位................34
4.1.2 考评组织模式....................35
第五章 完善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管理及绩效考评体系的对策建议...................39
5.1 完善镇街政府绩效管理的对....39
5.1.1 加强政府工作的平衡协调...........39
第四章 南沙区镇街绩效考评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 影响考评结果的主要因素
综合分析南沙区 2013 年镇街政府绩效考评结果,从整体得分情况来看都比较高,但是从细微之处比较发现,其中的一些因素对现在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对几个比较主要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4.1.1 政府职能定位
本研究针对的是镇街政府,严格来讲镇政府和街道办是不一样的两类主体,但他们又有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具有法定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镇政府的职权作了具体规定),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与决策权。一般情况下处于城市的边缘,下辖若干行政村,辖区内农村人口较多,少数镇也辖有居民社区。主要职责在于负责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履行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街道办是不设去的市、县、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具体职权因地方而设置不同,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权,一般情况下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下辖若干社区居委会,少数街道办也辖有极少数的行政村。主要职责为在市、县、市辖区政府的领导下,协作做好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一般行政级别相同,都属于处级,承担的职能部分是共同的。
正因为镇街二者在职能上的差异,所以对他们二者的考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在业绩指标上进行了有差别的设置,但是最终考核结果的差异还是在所难免。从2013 年考评总结果看,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两个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镇的得分,只有 G 街道的成绩稍微靠前,这就和二者的功能差异有关,主要体现在街道办主要负责城市居民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这方面的工作成效不那么容易显现,而使得分偏低。再从群众满意度得分看,街道的得分显著低于镇的得分,只有 F 镇得分是低于街道的,这是因为街道处于城市的中心,所辖居民的素质较高,而高素质的人往往对政府的服务等各方面要求较高,因而会给街道办打较低的分数。而领导班子共性工作和领导班子自身测评,主要是针对领导班子的测评,领导班子的建设不因组织的职能和管辖的人员而异,因而在总体得分上基本分布均匀,不如上述 3 项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显著。
....................
第五章 完善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管理及绩效考评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镇街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如前所述,从考评分值上看,各镇街的年度绩效考评得分都趋于满分,不可谓不高。但从存在的问题看,分值高并不能完全对等政府绩效高,只能说从现有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机制得出的分值较高。换言之,就是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还可以往更深的角度去挖掘提升,以利于社会的发展,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因此,摆在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已有机制建立完善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绩效考评体系,发挥绩效考评作为“指挥棒”的最大功效,更进一步提升镇街政府的绩效。
5.1.1 加强政府工作的平衡协调
绩效考评价值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在当前政府绩效考评要坚持合理的价值导向,引导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公平、和谐的导向。政府的服务工作要始终立足于服务群众,积极维护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维护人民平等的权利,维护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创设人人平等的机会,维护司法的公正。而政府绩效考评指标就是上述这些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要坚持平等合作的价值理念。这包括政府和公民间的平等合作,处理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树立公民至上的价值观。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合作相处,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生活要尊重自然,不能逾越资源、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在政府绩效考评中,设置生态环保方面的指标,就是对政府和人民群众行为的引导。
5.1.2 强化考评的绩效导向
政府绩效考评的对象是政府,考评的内容包括政府业绩、行政效率、政府效益、政府成本,涉及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这些主要表现为政府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政府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政府的产出与客观效果的关系,以及政府行为与资源消耗的比例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这构成了对政府行为的一种导向,即绩效导向。
从当前南沙区镇街政府绩效考评体系看,主要针对政府正在做什么,较少深入去考虑政府所做的这些结果及其应该做的内容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绩效导向尚未明显。因而要进一步提升镇街政府的深层绩效,要更加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政府管理。第一,进一步完善镇街政府绩效考评机制,营造良好的政府绩效考评文化氛围。通过确定合理的体制机制,形成从普通公务员到领导干部、从个人到政府部门都心系绩效,以绩效为行动指挥棒的氛围。第二,以绩效考评促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绩效考评应从考评政府“正在做什么”向“正在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之间的差距转变,而这个“差距”便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绩效的指挥棒。第三,以满意度为导向促环境建设。这里的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大众最能切身体会到的问题,而社会大众满意与否最能反映政府工作的绩效,因而要在环境建设方面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优秀范文十: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合肥市北城新区X社区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公众参与可以看作是关心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利益相关人持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参与到公众生活中以期对公共决策活动过程与结果产生影响的行动。公众参与不只是包括公众在政治生活方面的参与,还应该包括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其他领域的参与。公众参与不仅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动机和公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还是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都加快职能转变,努力实现自身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反映在基层就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使得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占据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带来了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市区面积持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地向周边的城郊地区和农村地区蔓延、扩张,这些城市化的现象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许多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开始出现,尤其是在城市与农村交叉接壤的边缘地区,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在这些城乡结合地区,原先的农业用地由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而被用作城市建设用途,原先的居民也开始由农村村民向城市市民转化,社会治理的组织和程序也发生转变。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这些人的思想观念和利益需求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此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的大潮中,这些流动人口部分会选择留在生活较为便捷且居住成本较低的城乡结合部居住和生活。因此,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状况就更加复杂,人们的利益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证城乡结合部这一复杂地区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已经成为关系到城市稳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最早把“社区”这个名词引入进来的是费孝通先生,他指出社区的含义简单表述就是以地区为范围结成的互助合作群体,这里的群体是基于地缘结成的区域性群体,而非基于血缘结成的亲属群体。自此之后,国内不断有社会学家倡导对社区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更是将对社区以及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关于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分析:
1.对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及作用的研究
王欢(2013)认为公众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实现重大转变,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格局发挥作用的有效性。胡税根(2014)认为公民参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能有效地满足公民自身的利益需求;第二,有助于增进社会资本总量的积累,降低社会管理和运行的成本;第三,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第四,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五,推动社会民主进程,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是实现基层社区自治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发展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同时有助于推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仅能够推动社区的科学发展,还能够维系基层社会的稳定和谐。
2.对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和特征的研究
侯静(2010)认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过程的主要动机有三个方面:首先,公众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其次,公众参与是维护和实现公众自身利益的基本途径之一;最后,公众感到自身有能力影响政策的进程。总的来说就是公众对民主生活感兴趣,公民意识觉醒,或者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从而促成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曹胜(2014)认为目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热情与冷漠并存;二是正式组织与自治组织并存;三是制度化参与方式与非制度化参与方式并存;四是政治取向与利益取向并存。”这些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社区建设成熟程度以及社区内公众的综合素质都存在着差异造成的。
.....................
第二章 北城新区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第一节 北城新区 X 社区的基本状况
X 社区位于合肥市北城新区的南部,在地理上处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西南部,地域范围北起金梅路、东达合淮铁路、南到庐阳区、西至岗集镇,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社区下辖一个回迁安置小区、两个商业住宅小区、一个在建小区,此外还有西洋、卫庄、十八河、韩郢、中湾、新屋、张岗、郑岗等 14 个居民组。截止 2014 年 5 月底,辖区共有常住人口 20113 人。(表 2.1)
X 社区内有蒙城北路、阜阳北路两条现代化道路穿境而过,社区内还有主干道与各自然村相通,交通便利。安徽恒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谷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徽省奥威利食品有限公司,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肥金宝马家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坐落在辖区内。辖区内还驻有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求实职业技术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社区居民大多以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种植面积约 3800 亩,社区内苗圃花卉园基地已初具规模;辖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居民土地流转的发展,大量剩余劳力就地进入到社区下辖的大中型企业就业,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X 社区居委会于 2000 年双凤开发区建设时搬迁,为方便社区工作开展,现暂时安置于社区回迁安置小区内。社区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九人,下设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计生幸福生活 E 站、多媒体活动室、文体活动中心、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全程代理服务室等部门。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逐年加强,社区内其他各项工作在双凤开发区均位具前列。社区先后获得了“合肥市民防建设先进单位”、“长丰县社区民防建设先进集体”、“县计划生育达标单位”、县平安创建“平安村(居)”等荣誉。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开发区并与城区接壤,新建商品住宅小区多,造成X 社区新居民较多,人口结构复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困难。以上这些也是大多数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共同特征,因此,对于 X 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人口结构复杂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与农村交接的边缘地区,是城市空间向农村扩展、农村空间向城市转化的过渡地带。原本的农村地区要实现向城市的转化,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本文基于对合肥市北城新区 X 社区的实地走访,根据 X 社区土地利用的不同状况得出了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口结构情况如图 2.1 所示:
一、由村民转化的居民
由于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一些接近城市市区的农村地区要进行拆迁改建。原本一些有着错落有致房屋布局的村落要被规划改建为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伴随城市发展规划方案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这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从拆迁中得到的财富收益使人们开始有能力和条件效仿一直向往的“城里人”的生活,原本赖以维持生活的土地或被流转或被征收,剩余劳动力就地进入转移过来发展的企业、工厂就业,人们开始由村民转化为居民。
二、外来人口与流动人口
随着城市中心区的饱和发展,结合城乡结合部自身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拥有大量廉价土地以及剩余劳动力增加等有利条件,一些原先在城区里的企业和工厂被迁移到这一区域发展。此外,随着一些村落向居民小区的转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进入这一地区,如学校、医院、公交车站等,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高校也开始向这一地区转移或者扩展。X 社区辖区内就有十几家大中型企业,还有两所大中专院校,这些企业、工厂以及学校等的增加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动。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群体给这一地区的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
第三章 北城新区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2
第一节 北城新区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22
一、社区公众的总体参与率不高 ·········· 22
二、公众参与层次较低 ···················· 22
第四章 北城新区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完善的对策·············· 29
第一节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管理 ·················· 29
一、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制度 ··········· 29
二、提高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 29
第四章 北城新区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完善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管理
一、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制度
位置特殊,与城区接壤,新建商住小区多,新居民多是 X 社区最大的特点。流动人口管理不好,社区的秩序就难以规范,社区的公众参与更加得不到保障。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人口信息的掌握是关键。传统的台账登记管理不但查找起来不便,增添删改也很麻烦。所以社区需要创新自身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方法,加强对社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以保证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活力和有序性。
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信息登记和有效管理,社区需要依靠信息技术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录入社区流动人口的信息,使所有社区流动人口信息能够一目了然,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可以变得明晰又快捷。社区住户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身份证号、户籍、工作单位、婚姻状况、计划生育情况等都登记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系统中,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可以与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派出所等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增进各部门协作,提升工作的效率。
为了实现社区人口管理系统的充分运作,社区应当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第一,要完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相关部门设置,基于社区原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及其相关支持机构。在人口管理的基础上,从流动人口的落脚点上着手,重点加强对社区内房屋租赁活动的综合治理。第二,要加强在社区内的宣传,动员社区内流动人口主动前往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和信息录入。此外,社区还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社区内的流动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实现社区人口管理系统内信息的定期更新。第三,社区在完善自身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同时,不仅要与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派出所等单位实现信息共享,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社区的合作,做到社区之间人口流动信息的实时更新。
........................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向农村地区迅速蔓延。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接地带,是城市的最边缘地区,随着城市空间这个同心圆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的面积和人口都在迅速的增加。社区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其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对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参与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对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提高公众对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有效性,有利于增强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本文通过对合肥市北城新区 X 社区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的理论研究依据,对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这一研究对象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城乡结合部的“部分现代化”,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基层组织在形式上实现了由村委会到居委会的转变,但在治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还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城乡结合部的民众在身份上实现了由村民到居民的转变,但在日常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以及对公共事务的热情等方面都保留着传统观念。因此,要实现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中公众的有效参与,不仅要在基础设施、生活方式方面实现现代化,还要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人的现代化。此外,还应积极构建适应城乡结合部社区公众参与的现代化制度。
此外,本文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以及写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部分。笔者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途径间隔性阶段收集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收集到的已有研究成果比较有限,时效性有一定的局限。本文选取一个实地调研地,采用个别案例分析的问题和原因,以此来探讨整体的解决对策,难免会存在以偏概全的局限,缺乏普适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