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在整个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本课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有利于为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透明政府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为政策信息学、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理论提供实践证明。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科技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壮大,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蓬勃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教育乃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根据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新的全球半年度大数据和分析开支指南的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大数据和业务分析收入将在 2015 年 1220 亿美元的基础上增加 670 亿美元,在 5 年间的增幅将超过 50%。①根据《2017~2022 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高速增长仍将是 2017 年至 2022 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的常态。2016 年年末,市场规模达到 2485 亿元,而随着各项政策的配套落实及推进,预计 2020 年,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历史最高,约 13626 亿元。②大数据迎来 ZB 时代,我国也逐步开始进入智能数据时代,也为大数据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装备等信息化处理技术的日益普及和进步发展,我国大数据数据量越来越庞大,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2015 年 10 月 30 日,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为我国网络强国和数据强国的建设提供战略指导。
政府数据是对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社会活动、公共事务和普通民众有影响、有意义的数据资源的统称。③在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作为各类数据的制造者和拥有者,如果对这些惊人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沟通,给政府发现问题、公众反映问题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对目前仍处于信息化建设前期的中国来说,虽然大数据带来了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向中国政府的数据管理工作发出了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在大数据环境下,世界各国已经逐渐开始了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建设,这已经成为了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一种必然。很多学者通过各种学科、各种视角对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此,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
通过 CNKI 主题词检索,得出了表 1.1 的数据,由此可得,自 2013 年 2017年 3 月,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开放的相关研究从 2013 年开始逐步开展,并在2015-2016 年研究数量高涨,但对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研究都不到数据开放相关研究数量的四分之一;而针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研究是在2016年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根据大数据环境的特点进行的相关研究在近五年仅16 篇,且深入研究只有 1 篇。
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钱晓红(2014)①通过研究美国、欧盟、英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现状,对比我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govinfo.nlc.gov.cn),分析其中的不足及原因,并指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应该设计数据服务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信息交互功能以及数据互操作功能。周志峰(2015)②指出对构建数据服务体系而言,智慧城市框架的构架应该遵循数据收集、整合、挖掘、存储、流动、开发再到增值利用的流程。根据这个服务框架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服务功能设计应该包括数据管理服务功能、在数据获取与服务功能、互操作功能、用户参与功能。
.......................
第 2 章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
2008 年,大数据的概念第一次在美国被提出来。大数据是以大容量、数据类型多样、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重复利用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时代席卷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数据价值,大数据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实力,衡量社会发展进步和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近几年,大数据在全球呈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储存和增值利用,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地开放高质量的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作为国家数据最大的生产者和拥有者,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我国大数据应用和发展。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从而助长社会公众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强烈需求。
2.1.2 政府数据开放
1. 政务数据与政府的数据的区别
政务数据是指政府在日常行政办公和服务人民时形成的数据,主要是经过政府部门处理并发布的信息、文件、公示等数据,而政府的数据相对于政务数据而言,涵盖范围更广,属于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例如某市的交通数据,政府公示的春节期间,我市交通数据是政务数据,而通过 GPS、路况监控设备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则属于政府的数据。同时,政府数据开放并不代表将所有的政府数据进行公开,而是将质量监督、交通、医疗、卫生、就业、民生、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新闻、环境、旅游、安监、金融、统计、气象、工商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的原始数据进行开放,从而为社会各界提供所需的数据,达到数据增值的效果。因此,大数据环境下,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必须先弄清楚政务数据和政府的数据之间的差异。
2. 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数据开放的区别
数据和信息都是信息化系统中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很多人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现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含义了,从数据的类型上看,数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数据主要指一些简单“数值”数据,例如我们在进行研究、统计、计算等时所用到的一般数值;广义的数据除了狭义数据中的简单数值以外,还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FLASH 动画以及多媒体等形式的数据。①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知情权理论
1945 年 1 月,美国编辑肯特·库泊在他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知情权这个概念,当时知情权还只是一个新闻学里的概念,意思是民众享有权利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政府的相关工作,知情权是一项法定权利。随后,随着“知情权运动”的兴起,知情权逐渐成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概念。知情权是指公民对于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和社会上当前发生与普遍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拥有知晓的权力。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在我国建设民主政府的进程中极为重要,公民的知情权又可以分为知悉权、了解权。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就是为了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知情权则是作为公民个人发挥人民当家作主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民主政府“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点。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公民进行自我权益保护,也是实现政府外部监督、推动政府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因此知情权是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实现数据公开化、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基于知情权理论,政府数据及信息的公开成为了必然,并要求政府数据管理部门必须向社会公众开放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政府数据,以便于公众对政府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利用,从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000 年的 11 月,罗伯特·B·登哈特和珍妮特·V·登哈特在美国期刊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上发表了名为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steering(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的研究论文,意味着服务型政府理论首次被提出。②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行政学角度看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公众提供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就是为社会、为公众服务,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以公正执法为标志,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③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宗旨也就表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由管理制约转换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①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就是开放政府数据,满足社会各界的数据需求,从而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为人民服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的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模式的转变进程。
.......................
第 3 章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分析...............16
3.1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现状.................16
3.1.1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16
3.1.2 北京市政务资源网 ....................18
第 4 章 完善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策略...................28
4.1 完善数据管理体系....................28
4.1.1 数据平台基础体系 .....................28
4.1.2 数据服务体系 ...............28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36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36
5.2 研究展望........................37
第 4 章 完善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策略
4.1 完善数据管理体系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耗时间、精力和财力,不仅涉及众多学科,还涉及到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具体流程主要有数据的收集、整合、储存、开放、传输等,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完善的组织来进行全面的管理。
4.1.1 数据平台基础体系
目前,综合国外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经验和国内的实践,再加上中国政府的具体情况来看,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首要的工作有:一是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体系。目前,我国政府所拥有的数据资源几乎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数据,既没有固定的存储格式,也没有规范的存储体系和分类体系,不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检索和查询。所以急需建立元数据体系对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和管理。二是建立庞大的数据存储体系。根据我国政府部门的分级分类情况来看,未来的全国性数据量是巨大的,要想存储这些数据,必须先建立一个庞大的、且能扩容的存储体系来满足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需求。三是加强对数据挖掘和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数据整合、过滤、再利用的能力,从而提升数据的价值,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应当建立数据服务体系,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过滤、数据整合、数据可视化处理、数据检索、数据统计、数据发布等板块。在使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时,如何让用户在数据量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源库中,快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理想数据呢?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尝试将极具复杂性的大数据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相结合,希望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并要求建立一个系统的政府数据管理组织,明确平台运行过程中的职责,使得政府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地重复利用和数据增值,从而满足社会各界的数据需求;不断对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建立数据管理的相关标准体系,保障数据规范性,为数据的安全提供保障;推进政府传统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和思维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数据开放意识,并逐步加强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管理和维护。
在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必须从大数据思维出发,冲击原来传统的数据保密观念,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新的对策。因此,文章在相关背景分析下,结合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现有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相关的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平台内部构建和外部保障两方面来进行梳理,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全面、比较合理的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策略。通过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和建立科学的运作方式来推动大数据环境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针对外部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制度保障、人才保障、领导重视三个方面的策略,来保障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略)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行政建设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