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8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存在问题及完善路径研究

一、政务微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一)政务微信建设的相关概念

1、微信的概念

微信的基本功能包括:聊天、添加好友、实时对讲功能。其中,聊天功能是微信作为聊天软件的基本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聊天功能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包括表情在内的图片以及最基本的文字,微信除了支持一对一的聊天,还支持多人之间的群(最高支持 40 人群聊),支持 100 人和 200 人的群聊的功能,腾讯公司正在内测当中。添加好友功能包括查找微信号添加好友、添加自己 QQ 好友的微信用户为好友、添加手机通讯录的好友,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摇一摇添加好友、二维码查找添加好友和漂流瓶接受好友等 7 种方式。实时对讲机功能是指,微信用户通过微信的语音聊天室和自己微信好友中的若干人进行语音对讲,语音聊天室的消息基本上是实时的,这是与用户在微信群里发语音消息的不同之处,语音聊天室的实时功能让实时聊天不会留下记录,而且在手机屏幕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也可以实时聊天。微信的功能类似于传统的手机短信和彩信,但是微信在形式上更加丰富、灵活、智能,也比传统的短信和彩信更节约资费。

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也是微信的主要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 2012 年 8 月推出的,微信公众账号可以由机构或者个人建立,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向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用户发送消息、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互动。

2、政务微信的概念

政务微信也属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一种类型,政务微信简称政务微信,政务微信是由党政机关开通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发布行政性事务,以及回应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政务微信既是党政机关进行政务公开的平台,也是民众行使知情权,了解国家政治的一个平台,在政务微信平台上,为人民群众提供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全方位的政民沟通与互动交流,政务微信也是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通政务微信的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民众可以更了解行政事务,促进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进而建立与民众良性互动的平台,树立良好的政府网络形象。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各个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个性化服务平台,节省群众办事时间,让数据替人们多跑腿,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微信与公众进行互动,推送信息和网上进行民意调查等功能,可以倾听民众的心声、解答民众的疑问、解决民众所忧虑的,建立起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开集中互动机制。政务微信打破了政府部门的围墙,让政府部门置身于网民当中,增进政民交流,这也是阳光型政府、开放型政府理念的体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政务微信是面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政务公开、服务公众同时展示政府形象的移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

(二)政务微信的注册流程和分类

1、政务微信的注册流程

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之前需要先注册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最普遍的是用电子邮箱账号注册。在激活邮箱之后,需要选择账号类型,账号类型有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根据具体情况做选择,填写主体类型时,因为是政务微信,所以主体类型应该是政府。接下来,就要填写政府全称(需要与相关证件机构名称保持一致),并且上传授权运营书,填写运营者信息(姓名及身份证号),并且需要对运营者进行身份认证,因为需要短信验证,所以要填写运营者的手机号码,同一个身份最多可注册 5 个公众平台账号,同一手机号码最多可以登记 5 次信息,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注册只支持填写中国内地的手机号码(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其他国家的号码也是暂时不支持的。这里需要提一下授权运营书,授权运营书填写式样中包括机构全称、公众号用途、运营者姓名、法律责任承诺,而且要有机构公章和授权代表签字,确保政务微信公众账号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政务微信注册的最后一步是确定政务微信公众账号的名称、功能介绍、运营地区、所用语言。最后一步虽然涉及的项目不多,但也不容忽视。其中,最重要的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名称和功能介绍会显示在政务微信详细资料中,这也是可以被微信用户搜索、浏览到的。例如搜索长春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可以见图 2.1界面,而点开“账号主体”则可见图 2.2 界面。

政务微信公众账号的名称在设置成功之后是没有办法修改的,功能介绍在腾讯公司规定中是可以一个月申请修改一次,政务微信的名称允许重复,但是由字母、数字、符号组成的政务微信号是唯一的。政务微信认证信息提交以后,就会进入审核阶段,一般来说,微信团队会在七个工作日内日完成政务微信号的审核工作。

.......................

二、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现状的总体分析

了解吉林省政务微信现状,可以参照吉林省政务微信在全国范围内的政务新媒体综合状况,政务微信是新兴的政务媒体,以政务微博为依托,在微信客户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政务微博方兴未艾之际发展起来。目前,没有权威的数据单独对政务微信的发展状况作出统计,但是,据笔者调查研究,政务微博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政务微信的进程往往也越快。据此,笔者参考了新华网舆情监测中心对 2015 年全国政务新媒体(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数据的系统分析和专业评估形成的 2015 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情况报告,这项报告在 2014 年已经统计过,其中的数据和项目为政务新媒体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项报告是依托新华政务直通车大数据技术的,共统计了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31 日的包括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在内的政务微博、微信运营数据,运用了单项和多项比较法、横向和纵向比较法、求同和求异比较法这些科学方法,并采取定量和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现了 2015 年度中国政务新媒体的真实发展状况,从而可以深度剖析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且为下一年度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在内的吉林省政务新媒体的综合影响力没有在全国前十名之列,以上海、北京、浙江、四川、广东为首的这些省份政务新媒体发展速度较快,且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前十名中以南方沿海省份为大多数,这可能与南方地区经济开放较早,人们观念更新快,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南方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投入发展政务新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吉林省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是相对缓慢的,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加起来的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前十名以外,可见,吉林省政务微信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二)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个案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对政务微信的理解,同时结合权威数据,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吉林省政务微信,对吉林省政务微信政务微信文章推送数、多媒体文章发布量;政务微信平台推送文章被点赞的数量;内政务信息、民生信息所占推送的所有信息的比重以及政务微信平台活动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客观、真实的资料,对论文写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分析吉林省政务微信的整体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1、吉林发布

笔者在微博和微信上搜索到“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也就是“吉林发布”(图 3.1,3.2),搜索到“吉林发布”政务微信之后点击可以看到吉林发布的账号主体是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点击“账号主体”可以看到吉林发布已经通过微信平台的认证程序,认证时间是 2014 年 8 月 5 日(图 3.3)

............................

三、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29

(一)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现存的问题................. 29

(二)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四、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完善路径 ............. 40

(一)加强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理念.............. 40

(二)加强政务微信管理法规建设.................... 41

四、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的完善路径

(一)加强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理念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入微政务时代,利用网络,政府部门利用微政务平台发布消息,公众通过智能设备客户端行使知情权,参政议政已经成为大趋势。政务微信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吉林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要不断转变观念,主动去学习新技术,适应政务新环境,完善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2013 年 10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发布和与民众互动的作用,不断开发、利用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功能,第一时间发布与民众密切相关的权威信息。政务微信建设起来的目的是及时发布政府权威信息和重要事项,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及时解决政府管理中的问题。政务微信建设对提升政府整体素质、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提供了新的理念。政府形象是“政府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在国内外公众中获得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具体反应为政府在国内外公众中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吉林省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到,不是每个政府部门都适合开通政务微信平台,接受东方今报采访的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候锷提到: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适合开通“微政务”。政府部门在开通之前应该理性评估这样几个问题:领导是否认同、支持,是不是有足够的人手,人手的能力怎么样,想要做什么,微平台适不适合本部门。本部门的领导享有主要的决策权,部门领导的服务意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在政务微信建设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务微信的专业管理和维护团队的建设和相应的资金、技术投入需要领导者的支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也包括对部门领导的培训,以促进政府部门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和厘定政务微信,并明确本部门政务微信建设的方向和策略。

.......................

结论

政务微信是科技发展和民主政治水平提高的产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微信建设符合时发表展趋势和民众的利益诉求。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公民的需求。伴随移动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移动客户端上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线上办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趋势下,政务微信应运而生,并且在几年之内迅速成长为与政务微博并驾齐驱的政务新媒体。政务微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也是政府传播政务信息、发布事实真相的重要平台。政务微信在全国已经遍地开花,在上海,以“上海发布”为代表,人们可以通过政务微信了解本市重大新闻,并且可以查询实时交通信息,在网上办理护照等事务。在广州,“应急白云”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起到了及时发布信息,提醒民众做好准备,安抚民众情绪的重要作用。政务微信的强大在线服务功能可以方便公众生活,节省办事时间,也提高了行政效率,由于政务微信可以与民众进行即时互动,在了解群众意愿,倾听民意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务微信不只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还可以推送音频、视频或者几种方式结合推送信息的方法,使得公众在阅读信息的选择上更为广泛和灵活。政务微信是一种政府信息公开手段的创新,通过信息推送和功能设置,政府各项工作和活动将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建设阳光型政府,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接受公众的监督,促进政府不断提高行政能力。

吉林省很多政府部门在政务微信建设的大趋势下也开通了政务微信,以“吉林发布”、“吉林省旅游局”等为代表,吉林省政务微信初具规模。但是,吉林省政务微信受限于管理人员缺位,技术水平不足,政府工作人员行政理念落后以及监督手段缺乏等因素,政务微信的建设还比较不完善。政务微信认证和管理缺乏监管,易发生不法组织和个人盗用政府部门名义发布有损政府形象的信息的现象,政务微信的内容单调,信息推送形式单一,容易发生“掉粉”现象,不利于吉林省政府部门形象的塑造。相比广州、上海、江苏等地区,吉林省政务微信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政府部门要重视政务微信建设,并且不断开发政务微信的功能,提高政务微信在线服务的水平,这样才可以不断吸引公众关注政务微信,政务微信才可以发挥好引导公众舆论、提高政府公信力、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探析——以长春市群英街道办事处为例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991 年 5 月,民政部号召全国城市建设工作正式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基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使得城市社区工作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加,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理应承担社区建设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主要承办市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务,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和与居民的联系,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由此可见,街道办事处以行政组织的身份一方面联结着政府,另一方面以社会组织的身份联系着基层社会,因此街道办事处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街道办事处直接面对城市社区居民,因此他在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中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街道办在社区工作中职能履行现状的基础上,以长春市宽城区群英街道办事处为例,总结出一系列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和指导城市社区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能够合理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建设开展的好,才能够减轻社会负担,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改革开放之中。另外,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在社区之中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

1.2 文献综述

我国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之后,国内学术界从多角度对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街道办事办事处作为行政主体之一也进入研究范围。但国外没有街道办事处机构设置,街道办事处特属于我国一种行政机构。因此,笔者主要以国外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加以收集和整理。

1.2.1 国外研究状况

社区理论最早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国外许多国家的社区建设工作已经开展了一百多年。1887 年,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提出“社区”一词。2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引入了社区理论,在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管理模式下,该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形成了三个极具影响力的研究学派。分别是:(l)芝加哥学派。代表著作有《社会概论》。(2)林德夫妇学派。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3)弗洛伊德·亨特德学派。其代表作为《社区权力结构》。20 世纪末,政府体制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以大卫·奥斯鲍恩为首的学者在 1992 年提出了“改革政府的十大原则,即政府再造理论,其中,政府具有社区归属性”。随后东尼·吉登斯也提出“社区建设是新型政治的根本和方向”。

按照国外基层政府采取的不同类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政府主导型。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进行指导管理。投入大量的人、物、财力进行社区建设工作。新加坡是政府主导型的代表,新加坡政府在社区管理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工作难度。

(2)政府与社区合作型。政府与社区必须共同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管理与支持。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是规划者、指导者以及经费提供者。日本是政府与社区合作型的代表,日本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指导社区工作,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

第 2 章 社区建设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社区与社区建设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 1887 年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一文中首次对“社区”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他提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的、富有人情味的一种社会“共同体”对于社区的研究,最先兴起于美国,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得以发展。西方学者把社区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强调“社区”作为研究地域范围中社会互动概念的工具;另一类强调“社区”为具有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实体。

我国关于“社区”的概念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及一批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根据滕尼斯的概念界定,首创了“社区”的概念。费孝通先生给社区下了这样的定义:“以全部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这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经常提到的“社区”的概念,既强调了街道行政中的可管理性,也涵盖了居民社会共同体这一观念。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起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建设力量,使得社区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与利用。社区建设的重点是不断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得城市社区建设良好有序进行。

......................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1989 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认为有必要改革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自此,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权力配置模式出现在公共管理领域。随后各学科学者分别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出发,赋予治理新的概念,并逐渐将治理理论推向了公共管理领域的指导地位。

德国学者 Kooiman 将治理定义为:“一种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出现的活动模式或结构,它是所有被涉及的行为者互动式参与努力的共同结果或者后果。各行为主体相互依赖、分享共同目标,公共、私营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界限变得模糊” 。学术界对于治理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观点相对权威,即“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尽管关于治理的观点尚不成熟,但如斯托克所说:“治理观点的价值在于它有能力提供一种有组织的(分析)框架”。

2.2.2 我国社区建设对治理理论的适用

社区建设包含三个层面的主体: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在这些主体当中,政府的角色最难被划定。政府既要大力倡导社区自治。又要保持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主导整个社区发展过程。根据治理理论,政府需要从基层社区建设的掌舵人转变成为领航人,把更多权责任务交给其他社会力量。在这种形势下,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将推动公众参与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组织拓展资源。

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基层社区建设的各个主体的权力分配并不平衡,各主体也不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社区决策之中。治理理论通过主体间的有效对话交换信息,从而以治理机制代替市场机制,减少非理性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治理理论使社区建设产生了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面对基层社会事务,政府已经不把自己看作是问题的唯一解决者,逐渐开始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来协同解决问题。

........................

第 3 章 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现状分析..............13

3.1 街道办事处职能演变历程........................13

3.2 街道办事处在行政型社区治理模式下的职能履行情况.......16

第 4 章 长春市群英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分析................26

4.1 群英街道办事处概况.........................26

4.2 长春市群英街道办事处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32

第 5 章 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职能履行的完善建议..............45

5.1 健全政府对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展的支持体系....................45

5.2 加强街道办事处自身建设..................47

第 5 章 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职能履行的完善建议

5.1 健全政府对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展的支持体系

5.1.1 加强社区建设的财政支持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撑。街道办事处应增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社区服务提供物质保障。然而现在社区建设经费不足成为了社区建设中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健康持续地进行社区治理工作,提高政府财力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使得财政预算中涵盖社区建设工作所需经费。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上级政府要给予社区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在设施保障、税收减免等方面,以求加快社区服务的发展。如对社区服务中纯经营性的项目,初期运作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那么政府可以采用贴息或补助的形式给予一定的扶持。

5.1.2 理顺街道办事处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1.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区政府的关系我

国城市社区建设强调“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在管理实践中,条块都是分开的。作为“块”的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履行职能时要受制于区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区政府的关系:一、坚持街道办事处事权和职权相统一。先掌握一定的权利和资源,而后再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相应的任务。二、上级政府应把握权利下放的度,防止街道办事处职能膨胀。上级政府应当根据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范围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分类调整,将不属于街道办的工作归位到相关部门。三、各区政府应该按着“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决策权下移”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授权。上级政府应该给予街道办一定的决策权,使其在工作中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提升工作效率,把握事件最佳处理时间。

........................

结论

随着城市居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加之我国尚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时期,这种国情下急需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全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应做一个“多面手”,把沟通、协调、服务等多种作用汇集在一起。在社区建设的不同时期,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发挥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发展初期,注重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国家法规政策的下达;在发展中期,发挥在基层管理中的沟通、协调作用,促进社区健康有序发展;在城市建设新时期,工作重心则侧重于社区服务,行之有效的发展社区自治,为促进社区建设的持续性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撤街并社背景下的社区报务供给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

民政部 2004 年-2005 年组织的“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中,73.5%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政府下派第一”,在政府下派给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中,20 项以下的占 46.88%,21-100 项的占 48.96%,100项以上的占 4.16%。从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看,46.05%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是“接到通知开会布置任务”,33.33%选择的是“街道与居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11.34%选择的是“接到规定居委会工作任务和程序”。从上述数据显示,社区居委会俨然成为街道办事处的“一条腿”,社区服务职能几乎消失殆尽。街道办事处存续的50 多年中,在基层城市治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街道与社区居委会也并非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作为中间层集聚了较多人权、财权和物权;社区居委会作为自我服务、管理的基层组织一方面受资源、职责限制很难及时有效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承接街道办事处大量行政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服务职能缺失。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考虑自身具备的基础和改革条件后,着力开展了以“撤街并社、强化自治、提升服务”为核心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2010 年,原铜官山区将其下属的 6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撤销,并将原有的49个小社区合并为18个新型大社区。2011 年,原狮子山区撤销了狮子山、凤凰山、新庙和翠湖四个街道办事处和铜光、先锋、铜霞等十个小社区,重新设立了铜霞、狮子山、凤凰山、立新、翠湖五个大社区。目前新铜官山区共辖 23 个大社区,在大社区内实行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街道办事处的并数撤销使得行政层级减少、行政效能提高,使得社区从街道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服务职能的回归优化了公共资源配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效果与经验,促使社区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撤街并社背景下的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仍然处在探索前进的阶段,并且随着撤街并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还并不完善的社区制公共服务模式中原存在的以及衍生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供给机制、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社区服务资源以及社区服务监督等方面。而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方面发作用于撤街并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向成熟体系发展的进程。因此,对撤街并社背景下社区服务供给研究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

(二)社区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撤街并社是我国针对街道办事处所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国外无街道办事处所以就撤街并社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尚无相关研究与尝试。但国外对社区服务研究的理论体系较为系统和成熟,研究成果丰硕。国内学者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置于撤街并社改革背景下的文献研究还是较为稀少的,但关于社区服务的研究分类是非常细致丰富的。因此,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撤街并社背景下的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此对国内外关于社区服务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单地梳理与论述。

1.国外社区服务的研究综述

(1)社区服务供给机制

社区服务提供的大都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在西方国家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大都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因此对于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国外学者的研究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即都主张社区服务主体由“单一”变为“多元”。在这大体的研究的一致性中,各位学者的研究均有各自的研究侧重,即认为多元主体中的各类“角色”的比重是不同的,主要的研究主体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社区工作者

沙凯(Sharkey) 认为,社区照顾若要达致功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很多时候社区照顾资源未必被充分发掘及运用,社区工作者必须用多元化的方法去协助和组织居民更有效地发掘、运用这些资源。

波勒( Boyle) 指出,社区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服务提供,他们还是组织者、规划者、行政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服务领域包括教育、住房、社会服务、城市规划、健康服务、社区发展和其他社会职能。因此,社区工作的成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扬哈思本( Young-husband) 认为,只有“多面手”才能胜任当今和未来社区工作者的角色:能够与矛盾冲突和结构性紧张为伍,能够处理和解决权力政治的问题,有能力收集资料和快速、准确地分析信息,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物、群体和组织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关系等;他们既是事实收集与分析者、项目实施者、促进者,又是使能者和催化剂、协调者、解决问题的技术和伦理教师,还应是积极的倡导者鼓动者中间人谈判者和亲密伙伴。

.........................

二、我国社区服务变革历程

(一)单位制公共服务供给(从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70年代)

单位制的供给模式主要来源于对“革命队伍”的管理体制。所谓“革命队伍”是指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公职人员群体,地党群团体、军队、政府机构和公营企事业是“革命队伍”一元化组织的不同职能单位。只要你属于党“革命队伍”的一员,那么你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均是由国家根据成员的职务高低和工作年限进行供给分配。即处在单位的个人,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均由“单位”提供。除了属于“革命队伍”的成员(军人、干部、工人、学生)以外的人员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均由各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供给。

1953-1956 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随着生产资料的国有化管理也使得原来意义上的各类企业被国家接管成为了体制内的“单位”。三大改造的完成进一步加大了“单位”人员的比例,使得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和能力进一步缩小。

1958 年,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片面追求高速发展,以“大办”、“特办”为口号的“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人民公社运动也在此时同步开展起来,各地很多的街道办事处合并成人民公社,居委会则变成了人民公社的分社,主要负责鼓动全体家庭成员投身到生活生产服务中去。这种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大的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合并街道办事处,严重损害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阻碍了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公共服务供给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第一,中央政府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国家政权对包括人力、物力等在内的各项公共资源,依据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配,即公共服务的内容以及分配方式均由中央政府决定,再通过垂直的行政层级将居民所需通过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单位”分配到个人。第二,少数没有单位的则是依靠支离破碎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提供微薄少量的公共服务,即“单位”成为中央政府将公共资源直接分配到个人的主要渠道,单位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占据主体地位。

.......................

(二)街居制公共服务供给(从 20 世纪 70 年代——2000 年)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十年文革的混乱时期,是中国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文革时期的革命委员会被废除,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得到恢复。1979 年 2 月,《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被重新颁布,标志着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又重新走上正轨。

1985 年,在全国各大报纸期刊上就出现了“社区服务”的字眼。1986 年,民政部更是首次将“社区”加入到了民政部文件中,并提出开展社区服务。1989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委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概念被第一次引入法律条文。1991年,民政部原部长崔乃夫在听取基层政权建设司汇报工作时,指出基层组织建设应着重抓好“社区建设”,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在 1989 年杭州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后,总结交流了全国近 20 座城市公共服务工作经验,推动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到 1989 年底,我国已有 3267 个街道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占当年全国城市街道总数的 66.9%。这一阶段社区服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92 年 10 月 12 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国内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除了单位制内,社会上创造生产生活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摧毁了单位制时期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劳动制度改革,打破了就业“铁饭碗”,大量“单位人”选择开始走上社会,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制,以前被纳入“单位”中的企业也走出体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新组建法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效率与利润,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随着大量“单位人”不断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单位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开始瓦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除提供相应的工资,并不承担对“员工”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加之城市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内闲散居民的增多导致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问题急需解决,国家此时开始寻求居民所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帮助来满足“社会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供给由此开始进入“街居制”模式,新的城市管理体制(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也随之建立,街道办事处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

.........................

三、铜官山区撤街并社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分析..................25

(一)铜官山区撤街并社改革情况....................25

(二)改革后社区服务的积极变化..................26

四、关于撤街并社后社区服务供给的对策与建议..............57

(一)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自我建设,坚持居民需求导向原则....................57

1.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自我建设.............57

2.坚持居民需求导向原则..............58

五、余论..................65

(一)铜陵模式-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特殊性........65

(二)铜陵模式-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可推广性..................66

四、关于撤街并社后社区服务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社区、居民、企业与社会组织组成了社区服务供给模式的多元主体,但就多元主体中就各个主体来说,自身优势并没有得到极大的发挥,没有真正产生应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并不默契,地位的不平等性等问题均制约着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社区服务供给体系构建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此,加强多元主体自身建设,完善多元治理体系是促进民生、改进民生的关键一步。

(一)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自我建设,坚持居民需求导向原则

1.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自我建设

首先,从纵向层级来说,撤街并社改革后,原铜官山区由 6 个街道办事处和 48个小社区合并为 18 个大社区,这其中的大社区在合并前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加之2016 年原狮子山区的划入,两区原发展水平就存在差异,其中社区的差别行就更大。针对合并后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以及公共资源等要素也不完全相同的情况。区政府作为社区的直接的职能上级,一定要坚持处理要好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社区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既考虑政府的统一规划,又要考虑社区的实际差异,做到差异优先。将社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一方面不能完全实行“一刀切”的行政指令。要真正落实执行区直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议事协商制度,在引进解决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公共服务项目时,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根据各个社区的需求缺口来对项目进行甄别和选择,科学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区政府的统筹能力,对于各社区的需求放在整个铜官山区发展的计划之中。另一方面,坚持由下而上的倒推模式。社区直接面对群众,对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辖区内的情况都最为了解。应根据自己社区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方面做出规划后,向区政府申报,而不是由区政府认为社区需要什么的样的服务,需要什么样的设施由上至下的安排。

其次,从横向职能来说,对于社区的职能要进一步理顺,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台账多、接待多、会议多等的情况要一一解决,要明确改革后的大社区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不是截掉街道办事处这条腿后又新长出的另一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减负”。对于繁重的台账工作,接待任务等是不是应该硬性的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值得商榷。

.........................

五、余论

综上文所述,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撤街并社改革下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不禁会有疑问,铜陵模式是全国的典型之一,在此背景下的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否仅仅具有特殊性,而不具有可推广性呢?笔者个人认为,在充分肯定铜陵模式特殊性的前提下,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仍具有可推广性。

(一)铜陵模式-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特殊性

目前,撤街并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试点城市都在进行,例如北京、武汉、南京、贵阳,包括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但为什么铜陵模式-社区制服务供给模式是这其中最早形成,发展最为成熟的呢?其主要有赖于两大特殊因素:地理因素和辖区的体制因素。

第一,地理因素。铜陵市在 2016 年行政区划重新划定前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总面积为 1113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 280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0.80%,主要包括三区一县,分别是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和铜陵县。铜官山区作为铜陵市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总面积 34.6 平方公里,人口 33.9万人(含流动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46%。从上述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铜官山区人口相对集中、地理面积较小,在进行社区体制的调整和变动时所触及的范围是有限的,改革难度相对较小,而对于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带来的消极影响也相对不明显。

第二,体制因素。铜陵市在 2016 年行政区划重新划定前,所辖的三区一县中,郊区和铜陵县与铜官山区、狮子山区的行政层级是不同的,这两处并没有设置街道办事处,社区体制改革的范围则集中在铜官山区和狮子山区。而这一点与安徽省内以及国内其他省市地区的情况也是有所差别的,例如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市,下辖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和巢湖市以及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土地面积达 1.1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 752 万人,这里的基本情况与铜陵市就相距甚远,情况要复杂得多。

放眼国内,与铜陵市特殊的地理、行政状况相似的地区并不多。全国范围来说,我国国土 960 万平方公里,截止 2013 年末,全国设有城市 658 个,县城 1600 个左右,建制镇 20113 个,乡 12816 个;城镇常住人口 73111 万,乡村人口 62961 万。①不同省市的行政体制均有所不同。因此可以看出“铜陵模式”更适合于中小型城市的社区体制改革,大型城市的改革是否进行以及如何进行,还需更多地探索。铜陵市在全国范围内街道办事处改革潮流具有特殊性和一定的局限性,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铜陵模式下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就不具有可推广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哲学大师曾说过普遍性孕育在特殊性中,显而易见,铜陵模式下的社区制公共服务模式就是这个特殊,因此我们要研究特殊性。由点及面的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经验。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人力资本视角下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优化对策探析-以工布江达县为例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人力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提升主要通过政府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以实现,对于西藏地区更是如此。

西藏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边陲,人口稀少,农牧区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对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地区,党中央始终认识到其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西藏和平解放 60 多年来锲而不舍地关心和支持西藏发展,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2010 年 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长治久安。并提出了“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覆盖、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政策指导”。据此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突出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普及能力,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为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随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全区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使得西藏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从目前区内统计资料来看,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还普遍较低,且缺乏维持生计活动的劳动技能,加上农牧区多位置偏僻、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保持传统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和西藏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较为被动,更难实现生计策略的多样化。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牧民自身的努力是难以改善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转变农民传统观念,通过教育、培训、医疗途径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农牧民就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有理念”的现代新型农牧民,为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可持续生计创造条件。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较早。17 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体现了人力资本方面的思想,他把社会上一切人们学到的有用才能作为社会上的固定资本,获得这些资本需要一定的教育投入。19 世纪末,马歇尔也明确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人力资本重要性的凸显,激发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

1935年,哈佛大学教授沃尔什(S.R Walsh)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用数量方式探讨了大学阶段教育与可得经济收入之间的问题。20 世纪 60 年代,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把人力资本归结为“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他还指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并对重视和发展教育、卫生及人口迁移等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方案和建议。其后,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通过实证分析,为舒尔茨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补充,他论证出 1929-1957 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 23%的份额归功于美国教育的健康迅速发展。从此,人们开始重视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其就业能力继而获得收入的重要性。此外,加里·贝克尔在其著作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同时还研究了人力资本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要综合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和未来潜在经济收益。在人力资本应用研究方面,Eduardo Borensztein( 2000) 利用西班牙人力资本两年的相关数据,从正规学校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工人生产率的提高等方面研究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出二者正向促进关系的结论。Haq A H M Rezaul 等(2005)在很多孟加拉人面临生计困境时,研究了作为当地社区居民生计方式的水培法农业技术,认为该技术是改善居民生计的有效实践故应以推广,以确保更多的农业生产恢复,推动当地居民实现可持续生计。伊恩·华莱士(Ian Wallace,2007)研究指出,人力资本对于改善萨哈拉以南非洲数百万小农户的食物安全、生计活动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而改善农户生产性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力资本

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舒尔茨首次结合经济增长问题,对人力资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的总和,只有通过对人的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 我国的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定义。OECD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所拥有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各种特质”。国内学者李建民分别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定义,“从个体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从群体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合”。结合论文研究的特点,本文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为:人们为了追求不同的生计策略和实现生计目标而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和。

2.1.2 生计策略

生计策略是指人们为达到生计目标而采取的活动和做出的选择。研究生计策略的目的是寻找一些可操控的模式以改善生计前景,关系到发现替代方案和增加可选择性的问题。

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农户采用的生计策略主要有 3 种类型:农业集约化和粗放化经营—即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通常有政策的扶持和外界输入等支持)或者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基于家庭劳动力的简单封闭的生产过程);生计多样化—即一种为了积累和再投资的投资多样化的主动选择,或者是当其它选择无法维持生计时,为了应对当前困境抑或是更长久的一种生计活动的调整与适应;迁移—迁移的原因不同(如主动型和被动型),影响不同(如迁出区和迁入区生计变化),方式不同(如迁入和迁出)。

西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几乎是融在一起的,其生计策略是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及个人能力等条件约束下采取的行动策略,主要体现在收入策略和社会参与策略。本文对于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的描述与分析,是从农牧民的各种生计活动,包括主要生计活动,收入来源等方面来体现农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

.......................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1.1 可持续生计理论

随着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深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建设性分析工具,得以不断开发并日趋成熟,形成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众多生计分析框架中,英国国际发展署(The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在《可持续生计指南》中提出的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使用最为广泛,最具有影响力。

DFID 可持续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过程的转换、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五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一个二维平面图清晰展示了生计构成核心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影响关系( 参见图 2-1) :

在构成 DFID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五要素中,各部分之间相互决定和影响,构成复杂的关系链,具体可描述为:在风险打击、变化趋势和季节波动等因素形成的脆弱性环境中,农户的生计资本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影响了政府管理、私人财产等组织结构硬件和法律、政策、文化、制度等程序过程软件等的变动趋势。政府和制度转变是对创造生计资本的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农户对资源的拥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状况;上述结构和过程的转变进而决定农户所采用的生计策类型,最后导致某种生计结果,而生计结果会反过来影响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

........................

第 3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人力资本状况调查分析 ................ 17

3.1 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总体概况 ................. 17

3.1.1 西藏农牧民的身体素质和医疗状况 ........... 17

3.1.2 西藏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分析 ............. 18

第 4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策略调查分析 ................. 29

4.1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活动 ............... 29

4.2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策略 .............. 30

第 5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 ................. 34

5.1 人力资本与生计策略的相关分析 .................. 34

5.2 人力资本改善对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优化的重要性 ................. 35

第 6 章 促进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提升和生计策略优化的对策建议

明确了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提升对于其生计策略优化的重要性,就要针对农牧民当前人力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于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因此本文从农牧民自身和政府两个层面,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提出优化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的对策建议。

6.1 个人层面的对策建议

6.1.1 改变不良生活习俗,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改善西藏农牧民的健康人力资本状况,必须不断提高农牧民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从藏区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来看,农牧民的很多行为习惯是不利于健康的。如经常食用生肉导致农牧民患肝包虫病的几率较高并成为西藏高发病症,而酒精性肝病与藏族居民习惯嗜酒有很大关系,一些传染疾病则与农牧民不注重起居饮食卫生并不懂得基础卫生常识而感染。并且多年以来,藏地农牧民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使部分农牧民对神佛有着过多的精神依赖,因此在疾病来临时首先想到拜神求佛而延误最佳医治时机。改变这种状况,农牧民一方面要改变不良生活习俗,逐步摒弃传统、落后、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从源头减少引起疾病的可能性,争取人人“讲科学、除陋习、树新风”,建立起健康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掌握基础的卫生医学常识,形成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身防病能力和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康得以保障,农牧民才有提高自身劳动效率并参与多种生计活动的体质基础。

6.1.2 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资,促进家庭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

受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西藏农牧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意识淡薄,对自身和子女接受较高教育的重视和投资积极性不足。在知识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当下,农牧民虽然已开始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有 70%的调研对象希望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但是农牧民对教育投资仍未有长远的目光,单纯依赖政府提供免费教育。广大农牧民应该认识到,虽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滞后性,但长远来看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较大收益,包括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能够使子女获得这种正向的代际传递效应。因此,农牧民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或投资于自身继续教育,促进家庭人力资本质量积累和提高,为家庭实现生计多样化提供智力支持。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大力宣传和引导,帮助农牧民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农牧民整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

........................

总结

本研究以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为例,通过对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与生计策略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农牧民在生计策略优化中存在的人力资本方面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研究分析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特殊区情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个人层面:改变不良生活习俗,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资,促进家庭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充分利用政府惠农政策,积极寻求生计策略优化途径。政府层面:完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农牧民健康保障;均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质量;构建新型职业农牧民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牧民生计技能;引导西藏本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助推农牧民实现生计策略多样化。希望这些建议能有助于推动实现西藏农牧民的可持续生计目标,促进西藏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受交通条件、语言交流等多方面的的限制,使得调研获取的数据支撑和研究分析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本文存在的这些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机会得以补充。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基于参与式理论视角下西藏牧区反贫困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二位,但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仍超 7000 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严峻,贫困仍然是我国战略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得到明显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贫困县和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从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可见,贫困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改革之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但贫困人口代际传递现象却在相对上升,贫困人口处于劣势,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拉大。对于西藏贫困地区仍存在基础薄弱、公共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乏力等现象,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贫困现象,新时期反贫困战略需要与时俱进。

西藏扶贫项目中,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扶贫资源。因此,政府部门在我国反贫困工作占主导地位。扶贫发展过程中,贫困的概念更加多元化,扶贫标准要求更高,形式更加丰富。扶贫方式也从过去的救济式扶贫,逐步扩展到项目开发。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卫生医疗、公共交通、就业收入、思想文化、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的重点领域。但是,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够从扶贫项目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检验社会发展的问题。2001-2010 年扶贫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中,已经采用“参与式扶贫”方式确定贫困人口。过程中要求有贫困农户代表的参与,强调广大群众的参与性,充分发挥扶贫对象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其自我发展和管理能力。整村推进规划的制定,釆取“自下而上”方式。其核心是增强贫困群众的收入。政府对于参与式扶贫不断提高,其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但是,从近年来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存在贫困人群参与不足、没有参与机会,扶富不扶贫等现象。对于这一现象,如果仅从政府视角忽视贫困群体的能动性,很难全面客观进行评价。本文针对西藏牧区反贫困现状,探讨扶贫中“参与式”可行性、各主体参与方式及条件、有待解决问题。为提升扶贫绩效提供几点思考,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早在 1775 年,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让·卢梭就提出了贫困问题。而真正第一次提出贫困理论的是在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1878 年发表的《人口论》中。贫困理论发展的同时,从理论研究到对贫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各国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需找贫困的原因。朗特利在 1901 年通过实证研究对贫困进行了定义,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美国加尔布雷斯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雷诺兹相对贫困线,这使得贫困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也使得研究者有了更深的思考。各国的理论工作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诠释致贫原因,导致贫困的根源是什么,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走出贫困。英国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人口陷阱理论,指出生活资料的增长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速度,社会将陷入停滞状态。美罗格纳·纳克斯提出资本缺乏时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条件。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提出,把贫困原因归结于人力资本的匮乏或是对人力资本的过分忽视。提出改变贫困重在提高人口质量,增加知识的积累。阿玛蒂亚·森提出贫困是由于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力被剥夺所造成的,应该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提高人们的基本能力。由美国教授 Norlnan Uphoff提出的“参与式发展”理念,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并逐渐被用于各类国际扶贫项目、环保项目、农业发展项目等领域,并且获得了比较好效果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贫困工作的不断推进,尊重差异、尊重本土知识的理念,逐渐加入到成为社会文化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感知。一批学者纷纷对公民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1995 年,美国学者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教授在它的研究成果中,深入形象的分析了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他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在不同政策议题下,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及其重要性,研究具体的参与方式;在相同政策议题下,社会公众的参与情绪并不是很强烈。因此,他通过“相关公众” 这一词语来界定对特定议题感兴趣,或受其影响的群体。

公民在参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包括公民是否有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公民是否有代表性、参与的方式是否符合公民的实际。通过对以上研究者对参与的梳理,本文认为参与的核心思想,并不是任何“参与”都是有效地,有效地参与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参与”的理想目标就很难实现。

.......................

第 2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背景

2.1.1“参与式反贫困”理论背景

19 世纪,为了满足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需求,以密尔为代表的一批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构建了 “精英民主理论”。密尔强调直接参与民主原则的适用性,将政治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他指出在微观层次应该注重社会大众自我管理的需求,将能够广泛直接参与。宏观层面中的代议制民主强调大众选举代表直接参与的权利。但密尔的民主理论只限于理论研究,在实践中难以运行。由阿诺德.考夫曼于 1960 年提出“参与式民主”概念,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微观的管理中,如社区、学校、工厂等。正式将“参与”引入政治领域的研究者美国卡罗尔,强调真正民主是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并贯彻到决策讨论-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式民主的核心逐步转换并应用到反贫困的领域,参与式反贫困基于参与式民主的理念,强调贫困群体在扶贫项目讨论、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参与权,包括权利分享和资源分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参与式理论更加多元化,模式更加多样化,如突出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经验的尊重与保护,保留“个性”;重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权利;各援助机构(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等。同时,不仅扶贫项目,还在教育、医保、生态等领域中受到重视。扶贫项目中积极激发贫困人口的能动性,体现他们主人翁的地位。在中国,于 2001 年在全国推行的整存推进项目,使得参与式反贫困成为热点的词汇,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从参与式反贫困理论产生的背景,我们可以将其核心思想进行总结。尊重本土知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能力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者过多的突出社会资本(人)的正面效应,却忽视它存在的负面效应(人是复杂动物),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参与交往、互动,仍然难以降低他们的贫困程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习惯依赖于自身局于现状的活动范围,传统的观念使他们故步不前,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缺乏劳动能力,进而又降低与他人交往、互动的频率。对于西藏牧民来说,长期从事畜牧业不仅思想落后,而且缺乏一技之长,牧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却无立足之地。进城务工不成反而放弃牲畜的养殖工作,最终依靠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生活,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导致他们的社会关系的机动空间狭窄。弗朗西斯.克里瓦,让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真实地生活成本,投入到社会交往和活动中,是不现实的。对于贫困家庭,收入的不稳定、信息闭塞、知识匮乏等原因,让他们难以建立自信。

......................

2.2 参与式反贫困的构成要素

2.2.1 参与主体

参与式反贫困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参与者是谁,谁不应是参与者,有哪些相关主体组成?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参与主体的代表性,将影响参与的有效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用来规范参与界限和范围。托马斯关于“相关公众”描述除政府以外的参与主体,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公共政策、活动的影响。态度行为反应对其构成影响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反应有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有可能是现实状态下的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对“相关公众”范围的把握非常重要,范围过大将太多利益主体考虑在内致使决策难以进行;相反,利益主体将会被忽略、排斥。但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不能将起关键作用的相关群体排除在外,这也体现了相关公众的代表性问题。我们可以把相关公众分为对决策结果或者决策结构起一定的作用,一般是对决策制定实施过程有一定影响的人;或者是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2.2.2 参与核心

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赋权是参与的核心,也是参与式反贫困的核心内容。赋权强调权力的转移、再分配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倾斜,而不是给予他们一种全新的权力。随着国家政策职能转变,权力分享、权力转移成为参与式中的新理念,基层群众(贫困群体)在项目中将拥有部分或全部的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意味着基层群众拥有更多自主权。权力转移必将收缩政府部门的部分权力,如果不能处理好与贫困群体的关系,将贫困群众的决策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权力转移程度的大小对参与的最终效果是有影响的。转移程度大,基层群众将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力,并对决策结果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影响。相反,如果政府部门“握权在手”,权力转移程度低,贫困群体仍然处于被动的位置,参与效果差将影响政策的接受度。

.................

第 3 章 西藏反贫困的发展过程...................... 20

3.1 西藏反贫困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20

3.1.1 中国式扶贫的演变历程 .......... 20

3.1.2 西藏牧区扶贫的变革过程 .................. 21

第 4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 28

4.1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考察对象 ............... 28

4.2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限制条件 .................. 30

第 5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5.1 地理环境因素 ...................... 34

5.1.1“边际”地理位置的影响.................... 34

5.1.2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恶劣 ................. 34

第 5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群体的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地理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府行政机因素及政府财力因素。因此在具体分析中,需要整体考量。

5.1 地理环境因素

5.1.1“边际”地理位置的影响

“边际”地理区位,一是基础设施的落后造成居民的工作效率的降低。村民到县城坐汽车一般要半个小时以上,而民族地区的交通工具往往又很原始,在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人,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社会运行成本。二是人少地多,各项投资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如人力资本的投资,即教育事业。在山区一个乡的小学,学生上学要赶一二个小时的路程,浪费学生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内地,由于人口密度大,居民点集中,交通方便,一个镇或者一个中心村有一个小学,从而体现了教育的规模经济。三是社会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增加。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国家级贫困县,一个乡的居民要建房子,砖瓦的市场价格超过内地,运输路途遥远造成房屋成本的增加,建房成本达到 400 元。消费指数的偏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使得贫困问题在西部民族地区更加突出。

5.1.2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恶劣

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的恶劣性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落后的客观原因,具体体现在:一是任何连接贫困地区与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都需要巨大投资,而贫困地区财政本身就困难,这就使贫困地区很难接受到经济增长的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二是贫困县内的教育、卫生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使其运行成本过高、效率低而难以为继;三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高,一些正常活动因代价过高而无法进行,如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运输成本高,使贫困地区商品失去了竞争能力;四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方面影响着贫困人口的变动,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减与当年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高度相关,自然灾害程度高的地区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相反自然灾害程度低的地区,贫困人口减少较多,2001年西部地区受灾面积为 1896.5 万 hm,成灾面积为 1060.45 万 hm,造成了西部地区 70 万人返贫,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也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 6 章 完善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原则与对策

6.1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原则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构建,需要一些原则指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反省:

6.1.1 最大最小公平原则

在情况不确定的条件下,一般采用的原则是以选择对象的最坏结果排序,同时最坏结果要优于其他任何选择的最坏结果为依据。参与式反贫困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的保护,在反贫困的参与机制中,各类参于主体、参于形式以及参于环节的选择都应确保不会损失贫困群体的利益,达到贫困群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6.1.2 成本-收益原则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成本最小化。西藏目前反贫困的参与机制建设遵循这一原则,参与并非没有条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而不是错误认为参与机制是一种刻板、僵化的机制。

6.1.3 目标导向原则

任何行为都以最终目标为导向指导完成考核成果的,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的实施都是以完成目标为原则。强调原则与效率的一致性。参与就是为了让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是关注参与的主体能否达到目标并解决问题。如在某项扶贫项目中,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与参于环节的选择,都应根据扶贫项目的最终目标来确定是否需要参与、参与程度大小,而不是为参与而参与。

国家颁布施行的各项反贫困政策,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这是参与的基本前提。政府工作人员、基层群众、其他相关人员只有了解扶贫项目的信息并理解后,才能够更好的参与项目讨论、实施、监督等。那曲某县的扶贫项目,无论是社会低保分配、牧民住房改建项目等相关公众提前了解项目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参与主体对项目进行积极思考。提高反贫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既有利于贫困群体及时知晓信息,避免权力异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基于岗位管理视角下的西藏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具有中国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承担了国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任务。事业单位在我国体制内单位中汇聚了大量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阵地。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事业单位改革,多年来逐步推进,工作效率得到了普遍提升,改善了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水平。分类后事业单位的定义更加准确,管理更加规范,运营更加科学,职能更加清楚,根据不同单位法律地位、履行职责等的不同,也要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模式。

西藏事业单位汇聚了全区各类人才,对人才兴藏战略至关重要。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目前的选人用人机制主要呈现行政化明显,实行身份管理、队伍活力欠缺和退出机制不完善、人员上升空间受限的特点。按照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工作安排,到 2020 年西藏所有事业单位应当全部完成分类管理,公益类事业单位也要完成岗位设置,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实行岗位管理、逐步去行政化,将打破行政管理干部一经任命基本定终身、专业技术干部一经评聘基本定终身、工勤人员终身只能为工人的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管理的体制,变为按照所聘岗位进行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实行绩效工资后,还会涉及凭工作业绩、按绩效考评结果确定绩效薪资的问题。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号:如何聘?怎么管?取消行政级别的管理岗位聘任资格如何认定?不同岗位之间的转聘如何衔接?等等。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1.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国内学者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涉及到人事制度创新的问题,在对事业单位改革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问题,并做出了理论和对策上的回应。

成思危先生主编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战略政策、模式选择以及分类引导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努力方向是非营利组织运作机制。赵立波认为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必须解决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社会保险以及人才结构等问题。宋大涵等人撰写的《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以及范恒山的相关著述,也都在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框架对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

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分析方面,主要包括目标、战略和途径的研究分析。黄恒学提出了一种观点,要对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重点是对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工资收入分配、考核晋升奖惩、社会福利保障等制度的改进。张雅林的观点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体制改革的配套,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对人员的“进出口”进行疏通,对分配激励机制的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实行分类管理。郑国安等人认为需将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由隶属关系改为契约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人事制度。

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单项环节进行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邓国胜等人对事业单位绩效评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关注了一些热点问题。葛延风等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方案设计研究中提出,事业单位要参照企业养老金制度。

国内学者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意见,开阔了笔者思路。但是,从总体来看,国内相关研究缺乏独立和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已有的研究也多数不够系统充分。西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全国各省市都比较落后,体制机制改革起步较晚、推进缓慢,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也仅仅处于“不拖全国后腿”的状况,学术界关于西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著述也很少,可参考资料不多。这使得本文研究难度增大,特别是理论上可能存在深度、广度不够的问题,但无疑也存在着广阔的发挥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机遇。

........................

第二章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情况

2.1 事业单位现状

2.1.1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独有的特殊现象,“事业单位”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 1955 年 7 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同志在代表国务院所作《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决算和一九五五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事业单位”的概念,从名称上将国家财政预算内单位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三大类,加以区分。一般理解为: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其经费例如事业费等开支由国库支出的部门或单位,如学校、医院、研究所等。此后,该叫法一直沿用至今,“事业单位”这一概念及事业单位涵盖范围也在学者专家的研究解读以及我国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被不断诠释完善、定义规范。

在学者关于事业单位的诸多研究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事业单位的统一认识或者说共识,可以认为是学术界关于事业单位的定义。成思危先生主编《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中关于事业单位定义的阐述:事业单位,特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单位,例如学校、医院、演艺团体、研究机构等等。

作为中国政治体制内特有的一种特殊组织机构形式,笔者认为事业单位的真正范畴界定应当以中国政府官方解释为准,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涵义,或者说定义,应当遵循中国政府官方文件的诠释。官方关于事业单位的定义: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其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综上,笔者总结认为,关于事业单位应当作如下描述: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机构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依法利用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与社会资本共同举办的,在政府机关领导和业务指导下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后勤服务等公益性服务活动的社会服务机构,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法人权责,是包含在我国公有制体制内的一种组织机构存在形式。

...................

2.2 事业单位改革简述

2.2.1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背景

事业单位的改革,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一般以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至今大致有四个阶段:一是从 1978 到 1992 年,二是从 1992 年到 2002年,三是从 2002 年到 2007 年,四是从 2007 年至今。笔者从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视角研究,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所经历的四个进程还可按照下述方式划分:

第一阶段,1978 年—1988 年,摸索推进阶段;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三中全会期间,“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第二阶段:1988 年—1993 年,逐步推进阶段;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 年十四大召开,探索逐步推进改革的过程。

第三阶段:1993 年—2000 年,全面推进阶段;中共中央 1993 年明确提出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政事分开。 第四阶段:2000 年—2006 年,深化推进阶段。以人发〔2000〕78 号文件和国办发〔2002〕35 号文件为标志,两个文件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吹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推进的号角。

第五阶段:2006 年—今,全面推进岗位管理阶段。《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国人部发〔2006〕70 号文件印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推进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此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的配套文件,并于 2008 年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进行试点。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活力,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普遍提升,社会形象大大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发〔2011〕5 号文件已明确指出。文件还明确今后 5 年内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等规划。随后,国务院于 2011 年 7 月印发了与中发〔2011〕5 号相配套的 9 个文件。中发〔2011〕5 号及其配套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

第三章 西藏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现状 ...................... 17

3.1 西藏干部人事体制概述 ............. 17

3.2 西藏事业单位用人的政策环境 ................. 21

第四章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案例 .................. 26

4.1 G 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 26

4.2 西藏 G 大学岗位设置管理 .......... 28

第五章 西藏事业单位用人面临的问题 .................. 35

5.1 条件苦待遇低留不住人 ................. 35

5.2 仍未完全摆脱身份管理的影响........... 37

第五章 西藏事业单位用人面临的问题

对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西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岗位设置管理的分析,以及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案例的分析总结,笔者发现西藏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后,选人用人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5.1 条件苦待遇低留不住人

这应当是西藏全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西藏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 4000 米,高寒缺氧,自然环境及条件十分恶劣,对人们的身体、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生活上讲,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物质生活相当贫乏,特别是下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种菜难,买菜又很贵,甚至买不到菜,一些高海拔地区的干部,寒冬季节连续几个月吃不到蔬菜,那曲地区居民包括干部职工连日常用水都全靠购买,自来水管就是个摆设。文化生活单调,日常生活枯燥;交通不方便,信息不通畅,与外界的通讯联络及应有的交往也很少,年轻人找对象成家不容易,到中年上不能向父母尽孝、下不能呵护教育子女,心理与精神承担着难以想象的负荷。

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同于公务员,因此留不住人的问题在事业单位表现尤为突出。有的事业单位数年甚至十数年来一直在大量引进人才,却从未出现编制告急的现象,甚至有的单位空编反倒越来越多,主要就是因为每年引进人才的同时,也伴随着已有人才的大量流失。

..................

第六章 应对问题的思路暨政策建议

6.1 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应当区别对待

不同于机关、企业,尤其不同于行政机关用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体上都可归为专业技术型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都是在利用自身掌握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履行职责,这一点对专技和工勤人员而言容易理解,争议在管理人员身上。有人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同于行政机关干部,这也是一直以来的事实,因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是有级别的,以县级干部为例,和机关里面的处级干部没什么两样,总的称呼都是县处级干部;此外乡科级干部、地厅级干部总之都能找到对应。但在岗位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行政级别将被取消。从管理上讲,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运行模式也显然不同,行政机关的运行靠行政命令来维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是一层一层的上下级关系,是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各部门的小金字塔共同组成整个机关的大金字塔。事业单位若采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就容易陷入“外行指挥内行”的境地,因此不能套用金字塔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是管理服务的关系,一方面是行政人事上的管理关系,另一方面又是专业上的后勤服务保障的关系。同样都是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不同于行政机关领导,他也是在通过自身的联系协调来履行对单位的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责。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不是领导,而是职员,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管理服务者。

总之,基于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工作人员的选用,应当有别于行政机关,要想真正去行政化,就必须打破行政化的思维定式。一种理念是,破除人员身份限制的基础上,也要打破三类岗位之间的壁垒,不仅要以岗位选人,还要能够给一些人选择岗位的机会。国家和自治区都已经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方案,退休养老金将只和缴费以及缴费年限有关,不再和人的身份关联,已经为事业单位完全破除身份管理、实行岗位管理扫除了障碍。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西藏自治区全区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从 2010 年初的 10 所增长到现今的 30 所。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到底是什么原因促就了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在正规教育的影子下发展对社会到底带来了哪些问题?它对正规教育有多大冲击?给家长、学生、社会带来什么影响?给政府管理带来哪些问题和借鉴?对政府职能的发挥有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是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在辅导机构的经历及对拉萨市 9 所培训机构的调查,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回答。

1.1.2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中政府职能的研究,揭示了作为市场一方的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对作为政府一方的正规教育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正由于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的这种作用和政府发展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并结合西藏教育的特殊性,期冀拉萨市政府积极发挥其对市场的引导、协调、监督及扶持等职能,借助市场的优秀资源和条件共同促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1.1.3 研究意义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更离不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则正好占据了这得天独厚的两个重要身份。由于西藏历史因素,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教育水平,作为正规基础教育影子的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弊端,随着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日益火爆,一些问题也渐渐衍生为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对西藏政府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断完善其在辅导市场上的职能,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为拉萨市政府协调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的关系提供指导

由于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在招生、课业布置及知识教授方法上会与正规教育发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导致了正规教育和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之间矛盾重重。但是由于拉萨基础教育的薄弱,正规基础教育自身存在优秀教师资源不足、教材落后,教授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的客观存在,拉萨市政府既不能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也不能盲目取缔课外辅导机构,通过三螺旋理论中的分析,拉萨政府可以以两者的共同目标为制胜点,建立各科基础课程协会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共同为拉萨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西藏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探究”,从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调查现状分析了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漏洞,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章,文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对文章的不足和创新点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国内外研究和理论基础。概念方面包括了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政府职能的概念。而理论上则具体使用了三螺旋理论、政府战略管理中的张力及张力管理研究、人力资本和筛选理论。并评述了之前国内外学者对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研究。

第三章,分析了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之一,先介绍了拉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历史及成因、现今发展状况及特点,最后指出了其在当今发展现状下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四章,指出了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问题。这部分是文章的另一主体部分,以张力理论为基础,首先界定了拉萨政府在辅导市场中的职能界定,然后分析了政府职能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指出了其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中的职能漏洞。

第五章,结合三螺旋理论,提出了完善拉萨政府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职能建议。

最后,以拉萨市某辅导机构为例,再次呈现政府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中应该承担的职能。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础教育课外辅导

学校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按照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严格的章程组织起来的,向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和训练。其特点是:有固定的校舍,有稳定的教育周期,有统一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固定的教师和学生。正规教育相当于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是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的,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非正规教育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为依托,需要教育场地,但不如正规教育那样严格;有人才培养目标,但比正规教育更灵活;有教师和学生,但不如正规教育那样固定;有一定的教学周期,但不如正规教育稳定。

基础教育课外辅导(Tutoring Market)是非正规教育的类别之一。它又被称为“影子教育”(因辅导内容基本上同步于学校课程),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外,私自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方面进行的辅导、补习,其主要形式有:有偿家教和补习班等。

本文研究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属于拉萨市民办教育的一种(根据拉萨市教育局文件《拉萨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前机构及培训类教育机构属于民办学校)。本文的研究主要限定在对文化课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研究,不涉及艺术方面。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四项职能。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主要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两个方面;经济职能是政府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例如:培育和健全市场机制;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避免或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保证市场主体正常运作;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弥补由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失灵等。文化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

西奥多·舒尔茨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他认为:“(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本文中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火爆发展说明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教育的投资也在逐年提升,如下图:

图2-1和表2-1 都显示出拉萨市城镇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教育在整个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例如在图2-1 中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2012 比 1990 年翻了 20 多倍,在表 2-2 中,2005 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占整个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三分之二多。拉萨市城镇居民对教育投入逐步增长的情形不仅反映了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

第三章 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 ................ 15

3.1 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历史及成因 ........... 15

3.2 拉萨市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16

第四章 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问题 ............. 22

4.1 拉萨政府在课外辅导市场管理中的职能界定 ................ 22

4.2 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存在的必要性 ......... 22

第五章 完善拉萨政府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职能建议 ......... 28

5.1 转变组织结构,增强对市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制性 ................ 28

5.1.1 构建新的组织结构,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 .................. 28

5.1.2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辅导市场规范化水平 ........... 29

第五章 完善拉萨市政府在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发展中的职能建议

5.1 转变组织结构,增强对市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制性

转变或精简行政组织机构,使行政组织轻装上阵,面临复杂万千的市情,可以及时、灵活、迅速的整合力量、分配任务,所以,行政组织应该根据变化的经济发展态势适时地调整自身结构。同时,要及时掌握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变化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渐进培养人民的权利意识,让处于黄金发展阶段的辅导市场提升自己的同时,造福社会。

5.1.1 构建新的组织结构,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的繁臃及主管人员的精力有限等因素导致了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的产生。面对宏观环境的瞬息万变,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和迅速决策以保持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政府部门,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就因机构臃肿、人员繁多和效率低下而饱受诟病。机构臃肿,使得辅导市场发生的状况无法及时有效的传到上级决策部门;人员繁多,导致大家互相推诿和扯皮,无心管理辅导市场发生的各种问题。而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使组织向适度扁平化方向发展,可以首先能使轻装上阵的教育主管部门增加反应能力,及时获知辅导市场的变化和一手资料,并根据一手资料制定科学的政策;其次,可以结合培训机构属地管理原则,让管理属地充分利用其职权,依法依权管理,并对具体行政结果负责;再次,面临辅导市场的重大问题,学习型组织和扁平化组织可以迅速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长形成紧急领导小组,有针对性的及时解决重大问题,从而减少辅导机构市场的动荡;最后,由于扁平化组织、学习型组织等新型组织结构,给广大社会管理主体提供了自我学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水平,为拉萨市基础教育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做贡献。

.....................

第六章 余论:基于个案分析的视角

X 辅导机构是经由作者暗访的 9 所基础教育课外辅导机构之一,稍凭作者在辅导机构近 3 年的经验和相关人脉资源(有些自己的的同行老师在 X 辅导机构任职过,有些自己教授的学生在 X 辅导机构接受过课业辅导)简要对此辅导机构所涉及的政府职能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6.1 案例描述

X 辅导机构是一家全国连锁的辅导机构,与其它自办市场主体相比,它具有很好的先天品牌优势,但是,根据调研和访问,X 辅导机构因品牌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每年寒暑假招生人数爆满,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教室满满的坐着前来参加辅导的学生。因为 X 辅导机构只在寒暑假正常招生,所以它都是在寒暑假快来临时一个月左右开始聘请教课老师,而且大多数是一些本科大学生(10 位老师中,大约 9 位为本科生),有些简单培新就上岗,有些参加应聘稍晚的就直接上岗,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合格、肆意压榨兼职老师时间和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其次,X 辅导机构通过和公办学校的某些老师或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员联系,为其进行变相招生和给予方便,造成了对公共部门的腐蚀和公信力的下降。更为明显的是,X 辅导机构是允许成立的辅导机构,但是其教学环境的恶劣甚是明显,例如,灯光昏暗、灰尘严重、安全设施简陋。因此也显现出政府部门管理、监察的错位、缺位的严重性。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伴随这些而来的,是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飞速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在 1978 年是17.92%,仅仅经过 30 年的发展,到 2008 年已经达到了 45.68%,并预计在 2030年达到 66%左右。随着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入和生活,城市垃圾产生的源头也随之增多,直接导致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激增。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末,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以年增长率 9%左右的速度持续增加,国内很多城市的垃圾填埋处理场由于提早使用完库容而不得不提前关闭。城市生活垃圾的激增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垃圾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会造成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垃圾长时间积淀产生的难闻气体散播到空气中,也会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垃圾堆里孳生的苍蝇和老鼠身上携带大量的病菌,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对市民的健康安全造成隐患。

因此,如何有效地、科学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实现我国城镇良好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都是政府承担城市生活垃圾的搜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所以导致市民对垃圾处理重要性的认识不高,参与意愿也非常低。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基本都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收取少量的垃圾处置费,由于对垃圾处理的建设资金投入不多,导致一系列问题: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且设施补给严重缺乏;环卫清扫、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处理方式相对单一;管理体制落后等等,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以及环境问题。

垃圾不仅成为了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垃圾管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向转变,在各个国家来及管理中已有广泛的实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0 年,建设部确定北京等八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分类收集的工作,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2006 年初,国家商务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试点城市,包括 4 个直辖市和 20 个省会及省辖市,争取试点城市在 5 年之内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再生资源的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 80%,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推动了垃圾资源化回收效率,实现垃圾减量,2006 年我国生活垃圾的清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与这些政策的出台关系紧密。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基于综上所述的严峻背景,和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循坏经济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实地调研,掌握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层的解析,最后根据拉萨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建议拉萨市应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促进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科学有效的解决。

1.2.2 研究内容

本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则是概念的界定和本文相关理论基础。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理论,主要包括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部分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概括目前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以及成份、生活垃圾处理构成系统、制度现状并详细分析承担拉萨城市生活垃圾清扫和转运工作环卫保洁公司的组织情况;

第四部分介绍了在现阶段,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五部分结合本文相关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经验,结合拉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建议。

.....................

第二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理论部分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内研究综述

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查询的数据显示,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00 年后文献突增。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态势密切相关。上世纪 80 年代前,我国的经济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并且独特的二元结构限制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所以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没有严重到成为研究对象。随着改革开放后连续多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才渐渐浮现。

2000 年前后,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镇化的加剧,城市的扩张等因素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峻,直接导致研究文献突增,国内学者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层面的研究

(1)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方面的研究

预测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可以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规划,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可以为城市的整体环境规划和垃圾产生总量的控制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影响一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当地人口的数量和可供支配收入的高低。旦增,彭鹏,谭均(2013)选取了常住人口垃圾产量、旅游人口垃圾产量、部队人口垃圾产量、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个对产量影响作用最为显著的指标,利用事先建立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拉萨市中心市区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在比对往年实际产量的基础上,发现由建立模型得出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基本上高度吻合,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数据,发现从 2012 年开始到 2020 年,虽然拉萨中心市区每年生活垃圾的产量逐年是有所增多,但是每年增长的速度却在逐年减低。徐礼来,闫祯,崔胜辉(2013)采用遗传学家 Sewall Wright 于 1921 年第一次提出的路径分析法对厦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和简单的相关分析对比,路径分析法不仅能直观的展现出每个影响因素与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相关关系,而且能得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总影响系数的数值大小。在影响垃圾产量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城市的大小、国内生产总值、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城镇化水平的程度,在这四个因素中,城市的大小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效果最大,而城镇化水平的程度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作用效果最小。因此建议控制好城市规模的大小,不要盲目跟风扩张,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才是防治城市垃圾快速增加的根本途径。

.....................

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理论基础

2.2.1 相关概念界定

(1)固体废物和垃圾的意义 固体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控制法》第六章 74 条规定,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态废弃的材料。现代词典中的垃圾,是指生活中不需要或扔掉的东西。固体废物和垃圾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指固态的废弃物,而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的一种。

固体废弃物可以分为五类,包括:矿业生产废物、工业生产废物、农业生产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矿业生产废弃物主要在矿石的开采和洗涤过程中,废石和尾矿是其主要构成;工业生产废弃物产生于像冶金、化工、电力、交通、轻工、石油等产生的粉尘污泥;农业生产废弃物是指在农业、林业生产、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废塑料、腐烂产品等等;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机关单位和街道清洁,废弃物的垃圾主要构成为纸、废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危险废弃物主要来自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工业等。

(2)城市固体废物的意义

垃圾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垃圾,二是生活性垃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第四项的规定,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27 号)中规定,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及为生活服务中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建筑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又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1)可回收垃圾包括可以进行回收的纸,金属,塑料,玻璃等;(2)厨房垃圾就是在厨房进行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比如水果皮,叶根和食品废弃物;(3)有害垃圾是指在废弃以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4)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如砖瓦陶瓷等。按照生活垃圾的来源进行划分,其又可可分为城市垃圾和农村垃圾两大类,而城市垃圾占据了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所以生活垃圾的主要来自城市产生的垃圾。

.......................

第三章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19

3.1 拉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组成 ................... 19

3.2 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21

第四章 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8

4.1 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 28

4.1.1 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 28

4.1.2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程度低 ....................... 28

第五章? 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对策与建议...................32

5.1 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政策体系 ...................... 32

5.2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治理体系 ..................... 32

第五章 拉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对策与建议

5.1 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政策体系

2006 年开始,拉萨市开始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和城市居民。2015 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西藏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对区内城镇生活垃圾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虽然目前拉萨市有关部门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项日益重视,但颁布的规章制度相比复杂的实际情况,不但寥寥可数并且过于分散,远远没有形成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政策体系,无论是可执行性还是可操作性都存在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依然差距巨大。所以,拉萨市的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视,以及相关立法工作。此外,拉萨市还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创新性的通过积极探索符和拉萨市实际情况的垃圾治理和资源化的方案。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加以整体性规划,从生产源头到废物回收颁布系统的规章制度,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拉萨市政府应尽快制订出台系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和体系,制定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明确规定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的职能,制定相相应的垃圾收费制度,并依据分类的性质、可利用资源回收情况、居民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和城市消费结构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

..........................

第六章结语

跟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生活垃圾生产量日益增加,不但危害城市环境,而且妨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进程。所以,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已成为急需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如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开发新市场,加强相应的设施配套,整合设备资源,规范化分类回收,增加处理费征收率。与此同时,通过广泛的环境教育,增加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的分类工作,不但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能减少垃圾处理的周期,提升其资源化的利用率。

本文研究主要基于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对拉萨治理垃圾的现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结合拉萨市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科学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实地调研找出现在拉萨在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过程中,尚存在着混合收集、资源化程度低、处理技术单一等问题,并分析出问题产生背后存在的原因:法律体系、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主体参与程度低,环卫资金来源有限,民众分类意识薄弱等。最后结合具体情况,建议拉萨市率先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政策体系;二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治理体系;三是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体系;四是企业改革,定位公益事业加大财政投入;五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分类回收意识;希望能改进拉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西藏电子政务外包管理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信息化在促进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电子政务则是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将其视为信息科学技术推动下的政府变革和公共管理改革相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政府为民服务、施政为民的必然趋势。但政府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在专业技能特别是信息技术上的局限性,人员编制以及新公共管理,企业化政府等思想的影响,政府部门逐步借鉴企业的经验将一些非核心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业务外包出去。

从国外的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在不同国家的行政改革模式中,政府民营化更多依靠民间机构,而非单纯依靠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合同外包成为最常见的方式。近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也不断借鉴国外政府以及企业外包的经验将一些适合外包的业务让企业承包。

依据 2013 年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服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12 年底,信息技术外包执行金额高达 273.6 亿美元,占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的 58.8%。在企业业务领域的分布上,ITO(包含基础技术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操作服务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服务)占比 66.7%。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客户行业分布中,政府及公共服务占比高达 45.7%。由此,不难看出政府部门在信息技术的外包上占有较大比重。2013 年 7 月 31 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这无疑也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外包提供了风向标。另依据《2014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联合国 193 个成员国在电子政务领域取得进展,尤其是中国的电子政务战略正在逐渐成熟,不断健全。”中国电子政务的不断成熟和外包密不可分。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一直是我国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而西藏电子政务建设的好坏对于增强政府公信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西藏电子政务外包进行关注和研究,不仅是提高西藏政府政务能力的需求,也能够有效的避免不法分子以电子政务外包管理中的漏洞为契机做出危害人民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分裂行为。针对西藏电子政务外包的研究和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为政府在维稳工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针对西藏电子政务的研究主要是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进行的,而从电子政务外包的角度较少,通过文献索引,已存在的文献多是从外包的信息技术安全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视角较为片面。本文将外包的相关理论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在分析电子政务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发掘电子政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本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民族自治区域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外包领域的理论空白,为推进政府信息化,加强信息安全和人员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2、现实意义

首先,针对自治区电子政务外包的研究是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政府信息化是新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基于政府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公务人员尚且满足不了本单位信息技术管理的需求。

其次,对自治区电子政务外包进行研究是增强区域稳定的必然要求。如今,政府信息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当政府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外包的形式让部分企业技术员工承担时,信息安全性审查是否到位关系到国家安全。

最后,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所提供的对策建议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外包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西藏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借鉴。

......................

第二章 电子政务外包的理论分析

2.1 电子政务外包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外包

外包(Outsourcing)是“组织在自身资源有限或者自身利用资源不经济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性市场整合和利用外部优势资源,以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提高组织效率,从而保留并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安排”。张笑楠等人认为外包管理是指对信息技术外包过程中的组织、关系、资源等的管理。

2.1.2 电子政务外包

电子政务外包是指政府各部门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以及日常维护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外包公司,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为政府提供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政府工作人员只承担行政管理职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授权给相关的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电子政务外包服务,是指政务部门以合同的形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为政务部门电子政务提供的部分或全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

2.2 电子政务外包的相关理论基础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其公共治理思想中提出了“多中心”治理思想。“多中心”是指存在多个权力中心或组织体制共同治理公共事务,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决策中心,可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这些相对独立的决策中心基于契约的方式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在内部出现冲突时则通过核心机制来化解。她认为存在多个决策中心在平衡财政资金的同时也使得受益者承担相应的成本,为取得相应的项目建设权或提供权生产者或服务供应者将努力改善现有的技术水平并进行相应的创新以获得续约的机会。多中心治理不仅反对政府的垄断,也不赞成所谓的私营化。这一理论不是强调政府从公共事务领域的退出或责任的让渡,而是强调政府的角色、责任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多中心理论认,“每一个政府可能会在特定地理区域的权限范围内行使重要的独立权力去制定和实施规则,每一个政府首先是一个供给单位,一些供给单位可能组建它们自己的生产部门,如运输部设立道路建造署,或者它们也可能选择与其他国家或次国家级管辖权内的公共机构签订合同,或者与生产特定物品和服务的私人公司签订合同。”

电子政务外包是公私合营模式(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典型范例。这一模式最早由英国政府提出,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或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了向公众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并最终使合作各主体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这一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同时,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关于政府服务外包的问题,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其中也不乏关于电子政务外包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各国政务信息化的不断增强,对电子政务外包的研究存在多种分析视角。涉及到外包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因素分析、风险控制、对策建议等方面。因西方电子政务及其外包的发展较国内早,因此无论是相关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走在世界前列,虽然我国学者对电子政务外包的探究稍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外包概况...........................15

3.1 国外电子政务外包现状........................15

3.2 国内电子政务外包现状....................16

第四章 西藏电子政务外包存在的问题..........................23

4.1 信息技术外包存在安全隐患.......................23

4.1.1 外包服务提供商自身产品不可靠................23

第五章 西藏电子政务外包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31

5.1 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外包存在认识误区....................31

5.2 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32

第六章 解决西藏电子政务外包问题的措施

6.1 完善电子政务外包的安全管理体制

6.1.1 充分发挥政府在外包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采取服务外包形式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各单位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首选方式,但由于基础薄弱、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西藏的电子政务外包还处于相对低级的水平,许多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自身的 IT 业务的规范管理,转变角色和职能,在进行电子政务外包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也应充分发挥管理型政府的职能,在电子政务外包中承担规划的制定者与运维的主导者的角色。推进部门业务的过程中,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策划、未来项目发展方向以及电子政务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上来。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控制,增强对外包公司及其员工的监督,保障电子政务外包服务业务的可控性、安全性,并以此保证电子政务外包服务的可用性。在双方共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政府部门与企业两者各自的优势,但必须始终强化政府在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服务外包商应当在项目建设时从事实际建设工作,而不应参与前期的业务需求制定和系统架构设计,应由政府单位来确定项目的整体方案和策划。这不仅是对于外包服务提供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影响项目建设方向的担心,也是对外包服务提供商曾经固有的建设经验而导致的新项目封闭化研发的担忧。

外包范围的合理确定是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各单位的非核心行政业务、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和办公系统,可全部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并将其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而对于信息化中涉及到的核心系统建设、数据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业务则首要选择自我建设的非外包服务形式。

借助适度外包,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单一的合同获得多种 IT 服务和产品,同时,也可以将自己从运维工作中释放出来,把精力集中于电子政务核心系统的设计中去。当然,对核心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的,也可以采取政务与外包服务商共同建设的模式,但在进行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外包时,应选择国内外或本行业知名的服务商作为合作对象,并建立长期的,具有较好的连续性的合作模式。因此,政府在进行电子政务外包项目建设时应严格区分外包的形式以及层次,进行适度外包。

......................

结语

随着西藏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区电子政务整体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政府政务处理对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对西藏电子政务外包现状的研究,将外包的相关理论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在对电子政务建设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发掘西藏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通过外包服务所遇到的问题,并依据相关经验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

西藏自治区电子政务开始建设时间较晚,在电子政务外包方面的探索也还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将服务外包给相关厂商使得西藏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在安全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通过对外包服务提供商进行严格的甄选和监督,能够有效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并控制和降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同时,借助适度外包,政府单位可以将自己从运维工作中释放出来,把精力集中于电子政务核心系统的设计中去。

将电子政务服务进行外包后,政府单位应充分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当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者,发挥其在规划、组织、管理、协调方面的优势,明确管理目标,对外包服务厂商进行有效监督,负责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相关规范的制定。

目前而言,西藏自治区整体的服务外包模式虽然有需要继续改进和探讨的地方,但从整体来看,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而言却是十分有益的。现有的电子政务外包机制能够满足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弥补政府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在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在大规模降低政府单位运维成本,提高西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何在?

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强音。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均普遍感受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么共危机事件的应对、政府信任度的提升、公民社会的构建、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压为。一方面,庞大而重要的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得以更大程度地凸显,Wilson提出的"行政研究"(Thestudyofadministration)激发了学者对大规模、正式的、复杂的、任务专门化及目标导向明确的官僚组织的思考。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对政府及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显著增加,行政机构在组织规棋、服务质量、王作效率和官僚责任方面都面临了创新、变革和发展的化战。无论是外部的压为和公众需求,还是行政领导者的推动及政府组织本身的变革需要,政府创新已是当前政府管理在"给定活动范围内"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指数不断增加。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相信"政府王作人员大量浪费稅款"的人数从1964年的47%上升到了1991年的75%。基于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治理工具创新己然成为政府"信任危机"的核记、应对猎施。詹姆斯菲斯勒和唐纳德凯特尔(JamesW.Fesler,DonaJdF.Kettl,1996)认为,如果确实存在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那么它的根源不一定在于"大政府"。现代化会的发展和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束的提升使政府毫无疑问地更加庞大,要解决政府的"信任危机",其核尼'问题则是如何提高政府的治理能为和绩效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政府创新的路径实现公共行政的责任和提高么共治理绩效,维持政府的持续增长力并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就成为信息时代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议题。

.....................

1.2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国内外政府创新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何在的基本问题,认为就地方政府这一特殊的创新主体看,要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创新这个议题,探究如何在新时期推动地方政府创新和保护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力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地方政府在政府创新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和动为机制问题,从而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设计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分析。基于文献回顾,通过创新、政府创新和地方政府创新等概念内涵、外延及发展路猩分析,初步推演得出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恃点、功能、方式、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等内容。并深入分析组织变革与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等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渊源,为系统分析并建构地方政府创新动因分析的理论模型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就国内外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的化值、特征、动因、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得出基本结论是地方政府创新其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其动力机制的问题,从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创新动为系统问题不仅具有创新价值,也有助于建立较为完整的地方政府创新研究框架。

第三部分,国外地方政府创新巧比较分析。在分析围外地方政府创新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得出国外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特点是得益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是公共服务、以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为主要创新方及学习私营部口的经验。论文重点考察了最为典型的198日年以来500个美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的案例,对其创新主体、内容、方式、动因、特征及经验综合分析。通过提炼国外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和地方政府创新绩效的初步评估,总结出严格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市场化的限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创新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构建良好的地方政府创新制度环境等有助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创巧的经验借鉴。

....................

2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理论分析

2.1地方政府创新的概念界定

2.1.1创新及其扩展的概念

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了经济学领域"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巧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求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即"经济创新"。熊彼特提出,这类经济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2)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先前从来没进去过的市场;(4)获得原批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任一产业的新型组织的出现。熊彼特对经巧创新的定又赋予"创新"以更为明确、可量化、可衡量的指标、方法和内容,该理论得到了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乔瓦尼《斯等人的支持和发展,分别提出了创新的国家系统、经济创新和技术变化的关系及么司与合作治理。但是,熊彼特的"经济创新"概念并不仅仅是经济或者市场方面的变化创新,他同时也提到在各种要素重薪排列组合过程中,由技术性变化产生的技术创新和非技术性变化产生的组织创新,这为组织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观念创新到实践创新,创新是指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过程。应该说,第一层次创新意义指向技术性涵义,可以称之为本源;第二层次和第五层次的创新意义则指向应用型涵义,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从创新的概念和内涵来看,创新所覆盖的是包括企业、政府和社会在内的整体。1987年,Feema首先明确提出并使用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就是一个由公私部门共同組成的网络,嚴调政府政策、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及产业结构等四方面因素对国家创新的作用。据此,学者陈劲、阳银娟2012年提出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协同创新整合了创新的技术含义、应用价值和创新主体的概念,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

2.2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潮源

2.2.1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埋论

化府创新归根到底是化府作为特殊的組织(区别于企业组织)所进行的变革创新活动。组织本身就是社会变迁的积极参与者无论从組织内部政治的角度还是组织生命周期的角度,组织变革的现象是始终存在的。ChildandKieser(1981)指出,竞争、公共需求和政府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要求姐织采纳新战略与新的工作方法,并使组织处于一直变革的状态。根据资源一依赖模型,组织在影响其环境方面是积极地(或争取是积极的),这也就促成了组织有意识、有计划地针对环境而可进行权宜应变的改革。随着现代组织环境的日趋复杂,狙织及其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他们需要持续地改进组织绩效。在这种改进绩效的过程中,组织及其管理者开发了很多创新活动,如水平型组织结构变革,质量管理,基于时间的竞争,业务流程再造&等管理创新活动。组织变革既是组织创新的原动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的必然选择。

格林纳(Greiner,1972)提出了组织成长与发展的五阶段模型,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毎一阶段最后都可能面临某种危机或管理问题,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变革策略以达到成长的目的。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和巴纳德系统动态平衡理论基础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1970)的系统方法和权变理论更明确了组织的开放性和变革需求,"组织必然地要进行变革,因为组织是一个不断地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这使得新的要求、技术、技艺和价值可以对系统发生影响"。組织就"不再被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更容易受到其环境的影响"。

.....................

3国外地方政府创新与动因分析............56

3.1国外地方政府创新的背景与现状..............56

3.1.1政府创新的兴起.............56

4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动因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创新奖的文本分析.............84

4.1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社会条件................84

4.2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演变路径..............87

5地方政府创新动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110

5.1浙江省地方政府创新的制度环境...............110

5.1.1市场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111

6从动力机制角度推进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6.1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Mechanismofimpetus),是在明晰地方政府创新动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控制这些动因形成驱动创新的管理机制。这首先是基于旨振控制理论的假设,任何组织创新都有前因后果。创新受到环境、创新本身的特点等诸多条件约宋,虽然管理者未必能够完全预测创新的结果,但无论是公共部门管理人员还是一般业务主管,狙织领导者在采纳和推行创新时都己预先设置了目标,视创新为组织变革、发展和效益的来源。因此,创新其实是带有目的或目标导向的,这就为"控制"创新,巧究椎动创新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范式。其次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支捧了地方政府创新动力机制的建立。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命題是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诺思认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制度一直被人类用来使其相互交往具有稳定性,是社会的博弈规则,并且会提供特定的激励框架,是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具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地方政府创新应致为于构建推动创新的基础性规则,为激励创新提供特定的激励方式,从而推动和保护地方政府创新。最后,从"机制"的本源意义看,机制侧重于对"构造和工作原理、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阐释。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机制不仅需要解释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因素和相互关系,还要构建良好的机制,使地方政府在面对不同的条件变化能迅速作出创新策略,实现組织发展目标。

地方政府创新动因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受到的主观因素影响颇大,从巧成路径上看,主要仍是环境驱使内部需求,继而由内部因素驱动政府创新,其作用机制如图6.1所示。从总体讲,由于体制原因和政府行政文化因素,地方政府创新的动为和能力还严重不足。为此,本文从动因和动力源的角度提出各类动因相互作用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为机制。

.......................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动为源和动力机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正如国内学者俞可平所说,"任何改革都需要动为,政府改革尤其如此。我们在评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过程中一方面高兴地看到,地方政府不时有一些为群众带来实际利益,因而深受群众欢迎的创新举撤;但另一方面又十分遗憾地发现,不少这样的创新举措慢慢因动为不足而最终偃旗息鼓了……"。区域间和区域内地方政府创新的不均衡及创新方式选择的差异都促使我们思考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源问题,以研究中国当前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激发地方政府创新的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方政府创新案例和以浙江省为典型的地方政府创新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四大类86个地方政府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回答下问题;(1)哪些驱动因素能够激发地方政府创新(2)这些驱动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椎动地方政府创新(3)如何解释地方攻府间的区域性差异(4)如何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创新通过综合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社会正义既是地方政府创新的价值导向,是贯穿创新毎一个过程的基本理念,也是保化地方政府创新合乎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地方政府创新的社会正义准则一方面意味着实施政府创新的程序么正、机会公平和分配公正,与政府创新的利盜相关者或所有受到政府创新影响的个人与团队都组应具有公平参与政府创新过程和表这意见的权力,其资源的配置则更应以公平正义的原则进行分配,确保地方政府创新不损害任何相关利益。另一方面,杜会正义也是地方政府及其领导者的伦理准则,表现为主动解决问题和提高管理绩效的职业道德、回应公众需求的责任、提供高质量么共服务的义务等。因此,该原则直接影响到化方政府创新方式的选择,如以内部出发的管理创新还是以外部需求为主的么共服务创新。地方政府创新需谨守社会正义原则,才能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实现么共行政的责任和提高公共治理绩效,维持政府的持续增长为并提升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