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98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电子商务作为将信息技术与商品交换相结合的一种商业活动,在过去的 10年间与互联网一起保持着高速增长。2015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 18.3万亿元,年增长为 36.5%,从事电子商务产业的人数将近 2000 万人,铸就了众多人的致富梦想。因此,电子商务已经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带动着其他行业同步发展。
大多数贫困地区存在地形复杂、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以及通信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许多农产品的交易被局限在省域内,无法对接国内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地流通,从而导致生产与销售脱节,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即使农产品能够外销,农产品到消费者的路径也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环节,这严重影响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借助于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与市场直接对接的通道,打破农产品销售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农产品的交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作为集现代营销思想、互联网新技术、清除市场壁垒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型手段,正适合目前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现状,能够帮助贫困对象“借网”致富,实现信息化扶贫。但是,农村电子商务 2015 年的交易额只有 3530亿元,相比之下,存在明显的发展滞后,发展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扶贫的进程。
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实现扶贫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和规划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清除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活动中的障碍,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成长等,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行为的体现。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在针对中央扶贫政策和地方贫困现状进行系统扶贫行动的总称,是扶贫措施的外在表现,具有较强的感观和直观性。可以说,扶贫行为就是地方政府扶贫实施过程的“风向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着手于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动力,基于不同贫困地区的约束条件,理清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并通过行为合理性理论判断地方政府行为合理性,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理论。这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地方政府行为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形成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其中国外众多学者从地方法团主义、公共选择理论、政治激励以及委托——代理等不同的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Walden 从地方法团主义理论视角提出 “地方政府即公司”的基本论点,认为地方政府具有典型的大型工业组织的特点。普通民众与地方政府只有建立庇护关系才能保障其利益。布坎南利用公共选择理论进行阐述,认为地方政府利益中夹有地方官员的个人利益。因此,在研究相关活动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时,地方官员的个人利益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因素①。Edin 从政治激励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受政治激励作用十分突出,即现有的官员升迁考核机制。委托——代理理论是 Jensen 提出的,将其应用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中,认为上下级政府之间建立的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
(2)关于地方政府扶贫研究
国外最早对地方政府扶贫的研究是在分析各个国家贫困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形成的。Nurkse 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产生的原因在于人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摆脱贫困,政府必须增加投资,截断恶性循环,增加居民的家庭储蓄,促使资本积累。运用到政府扶贫行为上,认为政府应促使国家或地区增加投资,打断资本供给和需求的循环链,实现资本积累。Nelson 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由人口增长过快和资本稀缺引起的。从政府扶贫的行为上看,政府应提高人均收入,加强资本的积累和形成。Myrdal 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动态的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存在循环积累的关系。他认为应该从权力、土地、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增加穷人的消费,提高投资引诱。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理论基础
2.1.1 组织行为理论
(1)组织行为动力
组织行为动力是指在组织的需求刺激下,促使组织产生相关行为的因素。组织行为动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动力形成的内在条件或基础,即需求。即组织由于缺乏某种东西或需求,促使自身产生一种内驱力去满足需求,因而引发相关的行为。二是外部诱因。这是动力产生的直接刺激因素,这种因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②。动力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任何组织都有某种强烈的需求,当客观条件具备了一定满足需要的条件时,就会产生动力。动力是驱使组织去满足需求采取的实际行动。因此,动力有行为驱动、指向以及调节等功能。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组织在分类时可根据与市场的关系,划分为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盈利组织以获取最大利益为动力,而非盈利组织从民众期待的角度来看,其动力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二战之后,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地方政府部门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具有利益的诉求,在行为行使中要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天然道德楷模,也存在其自身利益。也就是说,政府的自身利益是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动力。
(2)组织行为控制
组织行为控制包括组织的自我控制和他人控制。自我控制着重于研究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和共同作用。它划分为探测系统、刺激反应系统、规则学习进化系统和执行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的共同作用就是自我控制过程系统的形成。此外,组织行为自我控制理论也强调组织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应具有理性,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他人控制可以理解为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控制活动,即管理主体对于客体实施的激励与约束行为。在管理上,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可能与组织的目标发生偏离,因而需要对组织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激励是通过调动组织内部的积极性,刺激组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组织行为,而约束是控制组织不偏离组织目标方向而采取的行为①。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方式,促使组织行为实现的高效性和有效性,是建立组织行为激励和约束的根本目的。
.........................

2.2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的功能理论
农村电子商务是时发表展的产物,在产业扶贫中表现出正面积极的效应。“沙集模式”“青川模式”“军埔模式”等均在实践上证明了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发展的方式进行扶贫是促进贫困民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并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进行变迁和演进。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2.2.1 弥补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通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配置商品和劳务等内容的状况。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一是条件性市场失灵,是现有的市场条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条件要求;二是现实市场具备市场经济发展所具备的条件,但是市场经济的调节效果达不到要求。
改革开放近 40 年后,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以及通信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纵观贫困的原因,表现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差,难以对接大市场、无法实现产品大流通。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和利益性决定了其在贫困地区发展的薄弱性,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投入缺乏积极性,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应发挥“看得见手”的作用。虽然通过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质,但并不代表着政府需要投入产业发展的所有领域。产业扶贫,扶贫是目的,产业是手段,也就是市场行为。因此,如果政府过多干预可能会产生替代性作用,不利于企业、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时,地方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技术、人才以及宏观调控方面加强投入,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

3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动力分析 .............................16
3.1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动力结构分析....................16
3.1.1 地方政府行为动力形成机制.....................16
3.1.2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动力结构...............17
4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研究 ..........................24
4.1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分类.....................24
4.1.1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行为特征形成机制....................24
4.1.2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划分.............25
5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合理性分析 .......................31
5.1 行为合理性内涵及分析角度..................31
5.1.1 行为合理性内涵......................31
5.1.2 行为合理性分析角度.......................32

6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与约束

6.1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与约束路径
行为激励与约束是行为主体根据组织目标,采用各种方式激发人的动力,促使其达到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约束人的行为,促使其朝着组织目标进行相关行为的过程。Coase 开创性地对剩余索取权进行了研究。其后,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剩余索取权的激励作用,并对其理论进行完善。Alchian、Demsetz 强调了剩余索取权在激励监督中的作用。发展到现在,激励与约束理论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在政府的行为方面,约束和激励应用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城市建设以及地方债券等各方面。因此,通过激励和约束理论研究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偏离,对于纠正地方政府行为不合理之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存在差异,由此而出现的行为目标偏离问题与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央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
政府主导型地区,由于地方官员的考核受上级政府行为控制因素的作用,使得地方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出现行为偏激,好高骛远,过分重视上级政府对其考核。因此,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中央政府给予的行为激励与约束为考核内容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地方政府在重视考核内容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央政府对扶贫的目标。
政府引导型地区,由于地方政府存在对贫困民众的错误定位和对其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贫困民众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并未体现其脱贫主体的作用,从而失去了发挥脱贫主动性的能力。因此,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中央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丰富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核心内容,促使采取政府引导型模式的地区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论文沿着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动力——行为模式——行为合理性判断——行为激励与约束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得到,地方政府的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行为动力结构的形成取决于政府权利结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双轨制运行,即集分型的政府间权利结构,决定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获取需要体现为地方收益和上级政府的考核。而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收益实现的渠道包括中央政府的扶贫支持和地方政府自我价值创造两个方面。
地方收益实现的动力因素包括环境和个体条件,而上级政府的考核是地方政府官员个人利益的体现。在中央政府统一布局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中,通过影响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地方利益的实现渠道和地区约束条件,地方政府呈现了不同的行为内容,即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以及政府监管型行为模式。同时,文中对三种行为模式中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贫困民众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典型个例进行说明。
基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利益产生的行为目标对比,论文对地方政府行为合理性进行了研究的。在扶贫效果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本要素方面,地方政府三种行为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政府主导型行为模式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存在分歧方面,而政府引导型行为模式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贫困民众的全面发展上存在分歧。通过深入探讨行为目标偏离的现象,分析行为目标偏离的原因,依据行为激励和约束理论,找出政府主导型行为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偏离的原因。研究得到,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偏离的根本因素在于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上级政府考核机制不完善,政府引导型行为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偏离的原因为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贫困民众的定位、目标以及扶贫方式上认识不足。要解决偏离问题,政府应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组织保障;规范地方政府的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考核体系,在考核指标由单指标向多指标转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政府考核内容更为规范科学;在制度创新、扶贫项目申报审批以及政策解读等方面保障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认识的提升,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人的全面性发展方面保障扶贫和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