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萌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政府对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传统的以计划指令为主的配置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中,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各式各样的公共资源有形交易市场,有形市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现 “发现资源价值”的经济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类有形市场,可以有效实现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压缩行业主管部门寻租空间,实现 “源头防腐”的政治功能。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的摸索中,各级政府逐渐建立建筑工程类有形市场,并拓展至政府采购类、土地使用权类,实现各个单项市场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人员、职能分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①的要求,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从事国有产权转让的产权交易市场,此后,国家分别出台《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法》,法律层面规范从建设工程领域、综合服务领域到国有资产领域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各个单项交易市场的成立,对于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培育市场主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各单项交易市场的规范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寻租行为,积极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建设。但是,各个分散建设和运营的单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依然存在交易品种单一、监管部门唯一、交易手段等缺陷,日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规范统一整合,因此,《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由政府主导,整合和利用有形建筑和建设类交易市场的资源,建立健全服务规范、管理规范,实现公开公平交易的统一工程建设有形市场”②。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研究比较深入。在分析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国外的学者们主要是从公资源交易行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于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监管的研究,主要有权力制约理论、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三种经典理论。关于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产权理论。影响最深当然是罗纳德·H·科斯教授的主张,1991 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人,从产权角度诠释了交易效率,认为政府首要应当做的就是明晰产权,对产权进行界定后,可以明确当事人可以做什么,一旦产权明晰,交易费用为零,场交易可以确保有效率的结果,到社会总产品的最大化。④。当然,在现实世界中,
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很难实现,财产权的明确有一定困难,交易成本也不可能完全为零,有时甚至是比较大的,是,科斯定理毕竟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外学者关于公共资源交易的研究催生了国外关于公共资源的管理政策,例如德国 1991 年实施《政府采购更新法》,规定了相关操作规则,遵纪守法的市场主体可以参与政府采购行为,并且具有同等市场地位;欧盟出台的《欧洲投资项目管理法》规定建筑类项目超过 500 万欧元,服务性项目超过 20 万欧元的,必须在公开市场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日本先后颁布《土地保护法》、《农业保护法》、《水利工程保障法》等管理制度完善公有资源管理。国外这类制度构架与我国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模式基本一致,但内容条款制定更加详细和系统,对完善我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系有借鉴意义。
........................
第 2 章 重庆市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现状
2.1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概况
2.1.1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轨迹
(1)分散设立阶段(2002 年-2010 年)
第一个阶段是以第十五届中纪委七次全委会召开为标志,区内各单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分散设立。
按中纪委第十五届七次全委会精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四项制度①,要求设工程市场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实现人员、职能分离;政府采购环节中的管理部门、执行部门分开设立。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涪陵区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率先成立重庆市涪陵区产权交易所,性质为归属于区财政局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区国有产权交易。此后,涪陵区分别建立归属于城乡建委管理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归属于财政局管理的政府采购中心及归属于国土局管理的土地交易中心等各个单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单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表 2-1 所示。
.....................
2.2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特点
2.2.1 同类资源集中交易初步实现
涪陵分所与区交易中心建成后,形成两个有形市场,将分散的多类公共资源交易相对集中到两个平台统一办理,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而在平台内部,按照不同交易属性发展出各自的业务运作模式,分别代表了两种平台实践路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国有产权交易模式相对比较固化,更容易运用电子化交易手段,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涪陵周边区县产权跨地区交易有了实现的可能,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主观评判要求更高一些,现阶段无法完全使用电子化交易手段,因此采用政务服务性质的相对集中的市场。
涪陵区内两个有形市场的成立,实现了同类资源集中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资源的同体监督、管办不分的交易乱象,为整合建立全区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2 交易活动更加规范
涪陵分所与区交易中心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两个平台成立后坚持规则先行,将规范作为交易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法定时限、法定规则进行公共资源交易。
一是完善了交易管理制度,两个平台成立后,区政府先后出台《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加强全区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涪陵区政府采购分散采购暂行规定》、《重庆市国有资产处置和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范区内两个平台交易行为,平台分别按照各自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完善了交易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发布制度、交易见证制度和资金结算制度,使信息发布更加透明,交易见证更加便捷、资金结算更加高效,按制度操作的办事流程和工作程序基本覆盖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全过程;二是交易行为更加规范,建立后的两个平台以信息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为交易目标,更加关注交易行为的规范性,所有项目信息均严格遵守信息公开原则,交易过程实现事中、事后监督,做到了严格规范。
.......................
第 3 章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问题分析 .................. 26
3.1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目标 ........ 26
3.1.1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 26
第 4 章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主要对策 ........................ 40
4.1 政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 ....................... 40
4.1.1 明确平台的发展定位 .............40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48
5.1 研究结论 ................... 48
5.2 研究展望 .................... 49
第 4 章 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主要对策
4.1 政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
4.1.1 明确平台的发展定位
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平台,首先应对公共资源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
明确平台的性质。按照重庆市《方案》要求,整合后的市、区两级平台要立足公共服务定位,整合后的公共资源平台应是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服务机构,交易各方提供交易场地及配套服务,为行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无论是以事业性质进行整合还是以企业性质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交易平台都应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为目标,在交易活动中实现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
明确平台的职能职责。整合后的平台应立足其服务本位,与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交易监督划清界限,例如取消代行审核职能,参与招标文件会审等行为,同时明确与招标代理机构、拍卖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范围,不得代替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化配置。
明确平台的交易范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可以交易的范围很多,大到国家大型工程设施,大型国有企业国有股权转让,小到电脑等物资采购,不仅涉及到权益类的国有产权转让项目,也有涉及公共服务的大型建设招投标项目,交易的跨度大,业性强。必须对交易平台的交易范围进行准确划定,实现可交易类公共资源在平台规范交易。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借鉴深化体制改革、行政职能转变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重点对重庆市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现行体制现状、特点、问题和成因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化整合的有益经验,同时对涪陵区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对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实质就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职能还给市场,理清行业主管部门、交易平台、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通过市场化、电子化手段,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专业化,并实现监管手段动态化。
(2)重庆市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分散设立、部分整合的发展轨迹表明,只要遵循公共资源交易的客观规律,集中交易的优势就能得到充分体现,交易行为就会更加规范、互联网电子交易手段就能得到广泛运用,监管机制就会得以创新,总体就会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3)由于成立初期,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定位不明,区内两个平台并未在统一的规划下协同发展,导致职责不明、管办不分、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部分长期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乏战略规划、制度设计欠缺、整合不彻底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