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其引导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39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本章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加以界定。同时,简单介绍了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揭示了这些理论对分析本选题的意义:动机理论用以深度挖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动机,归因理论用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机理性探讨与梳理,协同治理理论为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逻辑思路,激励理论为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具体的主动性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概念解析

(一)大学生

21大学生网民是具备在校大学生身份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网民群体中的生力军。作为象牙塔里的佼佼者,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思维敏捷,观念开放。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恪守陈规,敢于挑战传统与权威。但同时他们社会阅历不足,缺乏社会经验,抗挫折能力弱。这些大学生身上独有的特征也使其成为网民中独树一帜的群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实现的强烈需要,主要体现在技能知识的获取与分享。二是数字技能的天然优势,大学生群体在使用网络工具上具有相对优势。三是日常生活的网络化,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学习、交际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四是网络风尚的引领者,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尝试新技术。五是角色错位的群体困惑,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大学生对自身角色定位产生困惑。

​(二)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何为道德,相较于有明确条文的法律而言,道德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观念中,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社会是非判断的标准,又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自人类文明社会形成伊始,道德就发挥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随着文明的发展,道德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和变化,网络道德便是人类文明向虚拟社会延伸的产物。

何为网络道德,简单来讲,网络道德就是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实现社会行为时需要遵守的伦理准则。本质上,网络道德并未脱离现实道德,它是现实道德在网络社会中延伸,仍属现实道德的价值范畴。然而,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又有所区别。虽然二者关注的主体仍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但是网络道德在社会环境、身份的道德束缚以及道德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它拓展人类道德研究的范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一切的社会行为都是虚拟、开放、交互、多元的。由此,网络道德也体现出自主性、自律性、开放性、多元性、隐匿性、共享性等新特点。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通常来讲,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违反理性、不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行为失范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社会中,违背了社会规范和网络规范要求的行为准则,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出偏差行为,以及不当使用互联网时所导致的现实偏差行为,其行为结果可能会对自我和其他网络社会成员的身心及权益造成危害和伤害,甚至干扰与阻碍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长远发展。

​........................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地挖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并提出行为引导对策,本文主要选取动因理论、归因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激励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动机理论

​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心理学界曾出现许多关于动机的研究理论,形成了许多观点和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由达尔文进化论机械式衍生而出的本能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知论等。其中,本能论主张从人的动物性溯源,把人的动机还原到动物的动机。McDougall 是本能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他主张本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天生的倾向性,即因对某些客体的敏感而引发主观上的特定情绪。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作为解释人类心理动力关系的三个层次,其核心主张是人类生存和死亡的两大本能因在现实生活无法自由发展而受到压抑,这种受压抑的无意识冲动会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的行为方式显露出来。认知论主张,行为的动机是期望获得某些喜爱的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用以解释人是如何被驱动的。这种基于期望的动机理论也被称为期望理论,即只有在行为可以促成目标实现的预期下,人们才会被激励去实现某些行为以达成目标。

尽管如此,学界关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几个特征存在共识,即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自组织组织间的协同、共同规则的制定。总之,协同治理就是寻求有效治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强调各个组织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强调各个组织行为体之间的协作,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协同治理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彼此协作才能实现有效治理的工作方式。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治理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多元主体,且主体间缺乏明确的规则。应用协同治理理论,可以更好地厘清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和共同规则,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长期动态治理。

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考虑如何从人们的需要、目的和动机出发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主要回答以什么为激励基础的问题。众多学者针对激励问题提出不同的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理论、公平理论等,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内容行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三类。激励理论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本文应用激励理论是为提出行为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试图尝试从满足个体需要入手,通过外界的有效激励来推动大学生个体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遵循道德约束。

​​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动机理论:深度挖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动机

通过简要地介绍动机理论(motivation theory)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可以从中汲取我们分析和解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提供理论提示。首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在根本上取决于输出某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抑或可以解释成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能够满足大学生更多的需要。同时,需要本身的层次性、多元性、复杂性也表明了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之所以会形成的多重原因。其次,在网络世界当中,大学生对输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期望值和能够满足的期望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种期望的深度直接影响和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深度和频次。最后,公平理论解释了大学生在与同龄人通过横向比较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使得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负担并误入歧途地走上网络道德失范的道路。总之,动机理论所涵盖的内容本身最为贴近大学生作为个体行为输出的基本规律,是从起点上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观察。

(二)归因理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机理性探讨与梳理

动机理论能够让我们分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从源头上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多种原因,然而,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是我们探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关键。这就需要借助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来进行具体的梳理和分析。归因理论是解释我们怎样确定我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的理论,引导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决策制定和采取行动都要以对行为的归因为基础。通常来讲, 我们将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归因是将行为发出者的行为归结为外部因素;内部归因是指行为发出者自身因素所诱发的行为。归因理论对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之借鉴意义主要在于:一方面,在研究的基本思路上,归因理论能够为我们整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形成的原因提供完整的梳理逻辑。另一方面,在提出行为引导的对策上,归因理论能够针对不同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 21

一、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21

二、数据描述与统计结果 ....................... 21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 .................. 27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形成的社会生态环境 ....................... 27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动因分析 ........................... 29

第五章 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建议 .......................... 34

一、以政府和网络媒体为主导营造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引导环境 ......... 34

二、以家庭为主体引导大学生青少年时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 37

第五章 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以政府和网络媒体为主导营造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引导环境

(一)主体角色定位

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其行为的产生都是外部环境刺激与自身内部价值观念和心理认知相互结合的产物。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西方国家价值文化的扩张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等都塑造了当前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离不开该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网络环境。因此,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性行为的基本前提就是对网络环境的治理。

​对网络环境的治理是一个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治理主体就是政府。那么,为了营造有利于有效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当明确其主体角色,明确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边界。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政府主要需发挥以下几种角色:网络环境治理的倡导者角色,网络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者角色,网络环境治理工作的指挥者角色,网络环境治理结果的监督者角色。

​作为网络世界海量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运输者,社会媒体对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脱卸的责任。社会媒体在网络世界中提倡的价值观念、传播的具体内容、语言的迥异风格都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观念和行为。因此,在治理网络环境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以下几种角色:网络规范语言使用者的角色,网络道德内涵的传播者角色,网络和谐氛围的营造者角色。

......................

​结论

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这海量的信息资源颠覆着民众以往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然而在行为边界较为模糊的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最主要的网民群体,数量规模不断壮大也使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有所增强。尚处于进一步社会化、性格逐渐定型和心智不断成熟时期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时常发生且越发严重。本文运用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在充分掌握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对策建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形成的机理不仅在于大学生自身因素,还在于:政府的顶层设计缺乏针对性的意见、地方政府需要有效的行为引导措施,高校的德育建设缺失、学生评价体系单一,社会的大众传媒责任模糊、家庭教育普遍缺位,以及上述主体间缺乏联动机制与衔接节点。在具体对策上,本文从主体角色定位、主体功能与角色的发挥和从激励角度所提出的具体对策建议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通过有效的激励对策设计实现主体功能角色的发挥和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然而,行为的引导与改变并非一日之功,本文所探讨的有关主体所形成的协作网络之间在具体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彼此之间如何恰当、合理、有效地联合起来才是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长久之道。这并非是本文寥寥三万字所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本选题今后继续深入的关键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