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40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是基于政府扶持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而采用新型的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且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随着第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诞生于1916年,第一个插电式汽车在1920年问世,新能源汽车经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但总体趋势不可动摇。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全世界范围都已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和希望。

世界各国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通用做法是给予优惠的产业政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推向了战略性的位置,并为其科研工作和市场推广颁布了相应的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调研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并于本世纪初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究,2001年新能源汽车被列入“863重大科研项目”,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研发攻坚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路线与发展格局。“三纵”是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文献因而是也比较少,总揽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补贴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引导等方面,基于政府扶持角度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理论及文献等较少。

......................

​1.2 选题价值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文基于政府扶持的理念,从新能源产业规划、新能源产业政策、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等维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消除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瓶颈因素,既是对新能源汽车研究专题的理论丰富,又能促进各项新能源政策的制定落实以及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因此,本研究集理论性、政策性和现实性于一体,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政府扶持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及作用为研究基础,找到适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政府扶持措施。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

传统经济理论对产业的解释为产业是指经济社会中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部门都有其专门生产和自主制造的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这说明“产业”作为经济学的概念,有内含和外部延伸的复杂性。在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最早将一个国家所有产业做出了初级生产部门,二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系统划分。在上世纪40年代之后,国际上基本采用的是三次产业的产业分类法。在中国,产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2.1.2.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1981年,联合国召开“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会议对新能源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与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由此分析,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驱动动力来源应是对人和环境无害的、可实现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能源。

​我国第一次官方明确阐述新能源汽车是在2007年。发改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指出,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新的车辆动力装置),综合动力控制和先进驱动技术,形成了先进的技术原理和汽车新结构。新能源汽车包括五大类,分别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蓄能器,二甲基醚)汽车等。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都划分在电动汽车中。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汽车产业,是指生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依据产业阶段的分类方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随传统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而衍生的新兴产业,是传统汽车产业遭遇发展瓶颈后汽车工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逐步推进自身产业化发展,其产业化的发展路线因其应用技术不同而不同。

.......................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其发展的萌芽阶段,尤其需要全面的政府扶持做坚实后盾,为其发展发挥关键性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将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政府公共管理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恰恰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理论基础。

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效的行政管理。长久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存在着机构冗杂、审批繁琐以及缺乏服务意识等弊病,这些问题导致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发展的进程。这需要我国政府精简机构,简化行政程序,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并在政府部门内部强化其社会服务意识,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

第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地方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应这样的机构,通过落实中央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引导地方产业发展的方向,统筹规划地方产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灵活的政府管理模式。在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非常重要。但由政府完全主导产业发展的模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够灵活,容易忽视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规律。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灵活的管理,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以多元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发展。

第四,管理方法。对新能源汽车各阶段扶持目标进行统一规范和结果量比,对各阶段的政府扶持目标(包括资金、政策等)引入管理考核办法,使各阶段目标与结果得以具体化,使政府政策扶持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发展,使其今早规范化、商业化。

第五,在新能源政府机构中适当成立合理组织,引入社会人员。从全社会的角度对政府扶持政策进行调研、起草及实施,使相关政策落地,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成效显著。避免政府部门闭门造车,使得扶持政策浮泛无根。

第六,节省资源。引入企业的“精益管理模式”,以期使各阶段扶持政策发挥成倍效应。如资金的使用可以通过政府的投资管理基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新能源基金“以小博大”,充分调动社会资本使政府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以弥补政府扶持中资金政策不足的劣势。

​..........................

第 3 章 政府扶持对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借鉴 .......... 18

3.1 外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 .......... 18

3.1.1 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 ............... 18

3.1.2 德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 .............. 19

第 4 章 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26

4.1 政府扶持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系辨析 ............... 26

4.2 政府扶持的内容 ............. 27

4.3 政府扶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 ................ 29

第 5 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改进政府扶持的对策 ............. 37

5.1 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 ................ 37

5.1.1 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战略 ........... 37

5.1.2 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40

第 5 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改进政府扶持的对策

5.1 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

5.1.1 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战略

5.1.1.1 “弯道超车”战略简述

“弯道超车”战略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比如在F1比赛中,赛车在直道上靠绝对速度很难超越对手,而超车一般都发生过弯时,每个弯道都是选手实现超越的机会。对汽车产业发展而言,目前面临的变革就同赛车遇到弯道一样,汽车产业得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会。而现在世界汽车产业都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压力而寻找变革转型的发展机遇,我国提出“弯道超车”战略绝不是一个口号。

在F1等汽车比赛中,弯道超车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在汽车行业,“弯道超车”却是一个后来者一举突飞猛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发展,要想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成功完成“弯道超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在必行。

​从汽车产业化至今,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都处在落后的层面上,而新能源汽车的势不可挡的发展形势恰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且我国和汽车工业强国同时起步,而且是在政府、业内人士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视的背景下。面临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有核心技术保障,有广阔市场资源,有恒心克服困难,有信心实现超越。

.......................

​结语

政府的扶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和推动作用,为我们研究政府扶持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社会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标本案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看,政府的扶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科学的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类似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政府在税收、补贴、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没有政府的高效扶持与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不可能如此快速的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就不可能看到汽车产业赶超世界强国和还中国一个蓝天梦的宏伟蓝图。

然而,与我国大多数产业一样,政府扶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社会下的扶持投资模式的创新,管理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政策需要更加的精细,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做出更详细的规划。这都需要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借鉴国内外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特色的中国国情和地方发展情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管理。所以,研究政府扶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如果政府能够为产业发展做出合理、科学、精细的推动政策,产业就能快速而又健康持续地发展;相反,如果政府扶持的作用不明显,就可能导致产业的发展走很多弯路,浪费财力物力导致相关产业错过最佳的发展时机。

​研究政府扶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政府扶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扶持方式与扶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面貌日异月新。但是,我国的很多传统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始终比较落后。存在这样的问题固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密切相关,但也与社会制度、政府的扶持相对落后有一定关系。如何克服这些产业发展中的弊端,使得政府更好的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是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一直思考的问题。研究政府的扶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探索我国如何改进政府扶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变为汽车创造大国极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