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概念界定
新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的社区居民都越来越关注中国电子社区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北京、杭州及广州等少数城市已经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但是三者所采用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北京、杭州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总结各自成功经验的同时找出这些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各方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以此为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甚至全国电子社区建设提供助益。而在作系统比较之前,首先要对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一)社区
自1887年,德国社区学家滕尼斯在《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社区的概念以来,各国(地区)学者对“社区”一词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如表1-1所示。
综合分析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学者对社区的界定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也有其共同之处,即社区应该具有的三种基本的要素: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社会生活的地域;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各种关系。所以本文更倾向于丁元竹学者的观点,即“社区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电子社区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电子社区上。关于电子社区概念的界定,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罗春明(2003)从广义上定义了电子社区,认为其“实质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本质是对物质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贺桂和(2007)认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说就是指社区信息化,并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对电子社区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从管理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几乎涵盖社区生产和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从技术层面来书,电子社区是要以基本信息数据结合与空间位里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续长双(2008)认为“电子社区或称社区信息化,是指改进区域通信设施、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社区信息平台,整合多种业务,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紧密结合,让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傅萍婷(2008)总结了国内对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一是由《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提出的,“国家所关注的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二是《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指南》提出,“电子社区是由信息、通信技术和法律支持的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跨机构的特性,是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的办公业务与信息服务体系”。上述对电子社区的定义各具特色,本文采用由《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提出的观点,因为他清楚地界定了电子社区的任务、主体、载体、服务范围及客体,使人能更具体全面地了解电子社区。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信息化这一概念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电子社区和社区信息化的关系含混不清,在此有必要对社区信息化的概念进行界定。2006年年初印发的《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社区信息化是指“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孔令浩(2009)认为“所谓社区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 ICT,尤其是Intemet 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二、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特点比较
21 世纪以来,中国非常重视电子社区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各地也纷纷开始了对电子社区建设的尝试与探索,经过10多年的努力,北京、广州及杭州等地走在了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前列,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
(一)杭州模式的特点
初始阶段(2001-2002):2001年,杭州市出台了第一个信息化规划纲要《杭州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提出要“逐步推进社区、街道和小城镇的信息平台建设,将网络服务和多媒体业务延伸到社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社会化服务”。自此,一些IT企业开始意识到电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技术的引用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开始发展起来,天水街道等个别居委会开始应用电脑来辅助工作。这一阶段以社区自我探索、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指导为辅,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其中。
试点阶段(2003):2003年开始,结合电子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杭州市先后确定了8个社区作为电子社区建设的试点单位,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下,联合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电子社区的建设。民政部门组织开发了供社区使用的单机版的管理软件,一些IT企业开始注重对社区应用软件的研发。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通过协助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与街道结成共建组合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共同作用于电子社区的建设,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但居民参与仍然很有限。
区级推进阶段(2004-2008):2004年,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04-2006 年)》,在此指导下,杭州市在上城区开始了以区为单位的电子社区建设,调动了区、街及社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整合。同年,杭州市还成立了杭州市民呼叫中心,之后于2005年开始实施杭州市民卡项目,至此居民才真正从电子社区建设中获益,能够真正参与到电子社区的建设与使用中。2006年,杭州市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杭州社区信息化规划、基本功能规范及评价指标体系等一整套电子社区标准规范。
市级推进阶段(2009-现在):2009年,杭州市在完成区级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以区级社区数据库为基础,开始建立杭州市市级社区管理和服务基础数据库。之后,在整合该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杭州市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现在,杭州市已基本建成了以市人口数据库为基础,以计算机、数字电视、呼叫中心为终端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电子社区的全覆盖和全过程。
(二)北京模式的特点
北京市电子社区的建设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从上到下的模式。
“十五”期间:2000年,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为基点,北京市进入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阶段。北京市和区县财政相继投入专项资金20多亿元用于电子社区建设,“全市18个区县全部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62个街道建成1000平米以上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300 个社区建成了 100 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加大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增强了社区服务的社会效益;在社区层面开展了“代理代办”服务,在街道层面开展了“一站式”服务;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研发了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
“十一五”期间:2006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城市社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政府财政投入,统筹安排社区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根据财力状况,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原则,形成各级政府主管,各级社区服务中心支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连接,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商广泛参与的社区信息化工作体系。”在这一规划引导下,北京市建立了社区信息采集体系,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信息的高效共享,增强了96156社区服务热线的服务能力,使社区服务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十二五”期间:2012年,北京市发布了《2012年北京市社区建设工作要点》,北京市要进一步加强电子社区建设,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建立社区居民基础信息库。北京市为打造96156社区服务品牌,开设了96156社区大课堂,建设了“一站式”管理服务机制。
三、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经验比较 ........... 27
(一)杭州模式的经验 .............. 27
(二)北京模式的经验 .................. 28
四、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问题比较 ............... 31
(一)杭州模式的问题 ...................... 31
五、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策略比较 ............... 38
(一)杭州模式的策略 .............. 38
五、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策略比较
(一)杭州模式的策略
杭州市电子社区建设的整体特点是社区自发、企业参与、政府扶持。政府主要是起指导和政策扶持的作用,财政投入相对较少。这种建设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对这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从参与主体、网站建设和服务供给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1.参与主体方面
杭州市在电子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各级政府机构在社区网站群中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通过社区网站群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真正解决电子政务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杭州市要鼓励公益性组织参与电子社区建设,通过社区网站群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2.网站建设方面
(1)增设区、街道级社区网站
杭州市可以效仿北京市社区服务信息网,建设区级和街道级社区网站,通过逐级引导和牵制的作用,带动社区级网站的发展,提高社区对网站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杭州市电子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
(2)部门协调,统一建设
前面我们提到,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杭州市民政局主办了杭州市社区服务门户网站群,杭州市委与杭州市政府主办了“96345便民服务中心”,浙江省农业厅主办了“浙江省万村联网” 网站群。这三家网站都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其服务内容有很多重叠的部分,而且这三家网站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电子社区的建设,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关于这一问题,广州市有些经验值得借鉴。2002年,广州市为解决其建设中存在的多头领导、信息孤岛等问题,开始试行基于“条块结合、业务协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虽然广州市这一措施针对的问题与杭州市现存问题有些区别,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一措施对杭州市问题解决的作用,尤其是“业务协同”这一措施。所谓“业务协同”是指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彼此间业务相互配合。电子社区的建设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积极沟通,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协调工作,同时也要科学规划,统一建设。
结论
21 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和政府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合作治理为理念、以社区管理和服务为切入点的中国电子社区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各级政府都予以了高度关注,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在这些政策推动下,中国的电子社区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杭州、北京和广州的电子社区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杭州、北京和广州所采取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却存在很大差异:杭州市电子社区建设的整体特点是社区自发、企业参与、政府扶持;北京市电子社区的建设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从上到下的模式;广州市电子社区建设呈现出政府规划,财政投入,公办民营的特点。
尽管三个城市采取了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他们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都在市级层面上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各自在参与建设的主体、网站建设的特点和平台供给的服务等方面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相反的,我们也看到杭州、北京和广州在电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通过对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互相借鉴彼此的经验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杭州市可以借鉴北京市的经验,在参与主体方面,鼓励公益性组织参与电子社区建设;在网站建设方面,杭州市也应该建设区级和街道级社区网站,提高社区网站群整体建设水平;在服务供给方面,政府也应该通过杭州社区网站群提供相应的政务服务。北京市可以借鉴杭州经验,在参与主体和服务供给方面,积极引导驻区单位、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和物业投入到电子社区的建设中来,通过社区服务信息网站群提供更多的商务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物业服务。广州市电子社区建设可以学习杭州市和北京市,鼓励更多的机构和组织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拓宽社区服务种类,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略)
中国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中国,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