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52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引 言

1.1 选题背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很现实的起点。这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也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新时期。在十八大上,党提出的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理解到,城镇化对我国的特殊意义。牢牢抓住机遇,在研究城镇化的新走向和新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国发展的引擎。众所周知,千方百计增加内需是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内需的增加要借助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十几亿人口中,有将近半数生活在农村,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仅有有36%,放眼世界,这个程度很低。就我国而言,加快城镇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转移就业,以此扩大他们的总体收入,从而使这一部分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其消费潜力也会得到释放。同时,会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住宅等投资需求,这种需求会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大国,我们有近半数人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水、土紧缺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不利于土地规模经营,而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又不现实,这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城镇化使土地利用更有效率,这就为现代农业的推行提供良好环境。反过来,城镇化发展好了,将极大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
城镇化为社会进步创造新战略机遇。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一方面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增加人民的财富,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伴随着城镇的繁荣,城镇功能会更加完善,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会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城镇化的发展最终会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有利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014年,河北省的GDP达到29421.2亿元,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区中排名第六位,与经济数据相比,人口城镇化率是49.33%,这在全国的三十多个省区的城镇化排名较靠后。与发展程度最好的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河北省有 11 个设区的城市,仅有 6 个是较大的城市,其中包括3个大城市。但这里的大城市也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河北省并不存在一个全国性的一线城市,这样的直接后果是辐射与聚集的带动能不强。虽然河北省的总体GDP 排名靠前,但其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能力较弱,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较慢,而其城市的竞争力也较弱,并且河北省的农村与城市不管是在通信、卫生或道路交通方面,还是在产业结构等基础设施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也引发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重点就是继续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的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进步的现实反映,同样成为发展的总趋势。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实际矛盾可以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城乡差距问题,该如何缩小;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剩余,到底如何更好的转移的问题等。
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城镇化的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可以说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但是,我们更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尝试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该成果,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来对河北省目前的城镇化现实情况做量化分析,在城镇化水平测度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和发展在城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同时,通过对我省省内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我省城镇化的比较研究方面有了更好的验证与发展。同时丰富河北省有关城镇化理论。
从实践意义上来讲,河北省紧邻北京和天津,而对于这两个直辖市而言,其城镇化发展起点高,速度快,在全国范围内位于前列。从全国整体来看,东中西格局很明显,而河北省位于东部地区。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角度考虑,这部分从整体上来看程度较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该研究很有必要。同时,该研究的结果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无论是从全省角度,还是从各地市角度。这使我们更加合理了解河北省城镇化的阶段性的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我省及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有助于河北省各区域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比较,以便能更好的发现新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解读,可以了解各地的特点,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经验,避免教训,因地制宜的走城镇化道路。从实际措施上,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性的参考,使其在制定有关的政策和实行城市规划时可以提出推动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且有针对性的决议与政策。更好的反思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更清晰的看到这种差距,剖析其原因。同时,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
说起城镇化,不得不提到城市化。城市化一词诞生于 19 世纪中期,由西班牙人赛达提出。自其产生后被广泛用于人口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的学科。当然这里的城市是较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大城市也包括中小城市,由于国外中小城市比较发达,所以这个概念基本上能很好的反映出其国内城市化的问题。但在我国,情况有些不同。其农村人口非只是转移到大城市中去,而是有的转移到了邻近的小城镇。在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小城镇扮演了特殊角色,因此,“城镇化”的表述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更贴切。也有人这样表述,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始阶段[3]。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城市的作用,但城镇化还将小城镇纳入发展的范畴,将城镇作为除大中城市以外另一发展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学者吴友仁在研究中国城市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了国外的城市化理论。而“城镇化”这个短语的出现则是在九十年代初,由辜胜阻在其文章中正式表述出来。当然对其概念的理解也是各异的。在中国,我们之所以提出的是城镇而非城市,是为了强调在整个活动中其扮演的角色。早在计划时期,我们就提出要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一直到现在大约有二十几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大体上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等不同的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城镇化,当然,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从更宽泛更全面更科学的层面去认识城镇化,通过多学科的探索,从整体上把握城镇化。一般说来,有代表性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以下几种说法。
2.1.1 人口的集中
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埃尔德里奇(H.Eldrige)曾认为,在具体理解这个问题时,把握其含义,城镇化就意味着人口集中。这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观点,同时,也是在经济学界和人口学界等学术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从而形成一种以人口的聚集为核心的观点,此种观点比较有市场,但究其理论完备性而言,目前还是雏形。在这个概念范围内,不同学者,会存在不一样的理解。例如,一种理解是把这种人口的转移的现象,限定在广大农村及其相应的县城和乡镇。而还有一种理解,却截然不同,把城镇化理解为向城市的转移。人口聚集的城镇化指的是因为农村人口逐渐的在向城镇聚集,而导致城镇的人口是越来越多,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城镇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发展同样也会提高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当然,这种人口标准也是传统上最早用来体现城镇化水平的要素,甚至是唯一指标。这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很实际有效地,又很简便的方法。因为历史上,纵观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我们不难发现,其是在工业革命的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完成的。其城镇化的发展有着强大的经济动力,因此他们的城镇化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由乡村涌入城市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2.2 关于城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学术界和理论界针对城镇化的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在上世纪 70 年代,江苏南京大学首先在全国掀起了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活动,其代表性的成果是,吴友仁教授在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问题》一文,自此该项研究走向了正轨。
2.2.1 有关城镇化水平的研究
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落后。2005年,李文曾在其研究的论述中,认为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是落后于工业化的,并且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关键点。此种观点认为,实际上,就城镇化率这一点而言,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尚不占优,更不用说将其同发达的地区相比。第二种观点表达的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管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从自身角度来看,虽然存在差距,但实际上目前的情况是,它基本上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比如,刘连银就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大,单纯的人口数量统计不精确,从城镇化与就业能力上来说,城镇化与工业化并没有必然固定比例关系。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目前我国实际的情况是隐性的超城镇化。曾有陈阿江等学者认为不能单纯地根据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城市人口来对城镇化的概率来进行计算。在城市中有着大量已经被城镇化了的农民,但是由于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这一部分人并没有算入城镇居民,这样一来,根据统计数据得到的结果,要低于现实的社会情况。第四种的观点是认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落后的现象正在纠正或者已经得到纠正。持此观点的叶裕民等教授认为,就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目前来说,我国总体上二者是相适应的,周一星教授更认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一出现了超城镇化的现象,我国能源的结构是不可以支撑发展速度迅速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分析时,对于人口这一因素的理解,国内的学者考虑更多的是将其考虑为动力机制。而按照此种思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分析,在人口城镇化方面,既包括传统的如政策方面,也包括现代的如科技,产业结构等方面。

3 评价指标的构建......................... 15
3.1 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15
3.2 指标选取的原则....................15
4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31
4.1 数据的来源....................31
4.2 数据的处理及测算..........31
5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36
5.1 充分依照省情,根据地区特点,着重发展经济..................36

4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1 数据的来源
主要包括国家层面上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在我省的层面上涉及河北省经济年鉴;设区市层面上的各个地级市的统计公报;还包括河北省相关年份政府公开文件以及全国和山东河南两省的统计数据。

4.2 数据的处理及测算
将收集到的指标数据利用公式(4.2)和(4.3)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三级指标数据的评分值和其对应的权重相乘,然后将隶属于第二级指标的相应评分值相加,得出第二级指标的评分,并汇总于下一个表格:



5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促进城镇化的最终力量,所以,我们需要着手提升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同样的,也是需要政府来给一些政策上的指导意见,因此,本章的建议主要考虑从政策方面以及生产力发展这两个角度分析,两方面来对未来河北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5.1 充分依照省情,根据地区特点,着重发展经济
河北省,具有人口繁多、土地广阔、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平衡以及资源差异性较大等特点。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存在,不断探索实施总体有纲领,地区有差别的政策,增强中小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提高小城镇的贡献能力。建设以唐山、秦皇岛、沧州、曹妃甸、黄骅为中心,以沿海县域为基础、港口为依托、港口周边产业为动力、沿海公共交通为骨架的沿渤海城市带。承接首都及天津的辐射,为周边地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继续升级省会的带动力,围绕其中心创立冀中南城市群。将环京津和冀中南地区打造优良的发展点。以石家庄、唐山为重点,建设一些节省土地、就业岗位充足、产业聚集强、人口科学分布的组团式城市,提高区域发展水平。按照发展程度和区位的不同,以省内 22 个县级市为对象,培育部分功能完善、人口集中的中等新兴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遵循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原则,扩大小城镇的规模与实力。河北省总人口很多,但地市一级并不发达,中小城市居多,城市总体偏小,大城市竞争力不强,全省无一特大城市。为解决该问题,可以尝试从行政区划入手,将一些距离市区较近的,交通便利,来往联系较多的县以及县级市,甚至邻近的乡镇纳入地区城市范围。扩大原有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努力通过政策上的扶持,给当地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重点做到以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为核心,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
首先是要按照中心聚集点轴拓展的原则,完善“一线两厢”的城镇总体空间格局。重点建设以一线为轴心,以京津唐、京津保为三角的京津城市群,加快以石家庄为核心的石邯衡邢冀南地区城市群。在具体到某一地区内,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提高利用率,划定永久地林地绿地,尽量减少耕地占用,保持和增加绿地,避免城镇建设无序蔓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