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53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正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时间节点。未来5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国要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战略任务,就是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为全体人民,其中当然也包括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过去5年多时间,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南,各地政府高度关注了农村综合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加快了城乡同步发展的坚定步伐,但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是明显的,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一差距逐渐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诱因。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高屋建瓴的指出,阻碍城乡均等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我们必须从改革和完善城乡管理体制机制着手,全面构建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体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农村居民更广泛的财产权利,坚持城乡生产要素等价交换,保证城乡公共资源平等配置。科学实施农村居民城镇化战略,落实好城乡均等化进程,确保城乡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同等权力,让发展的成果普遍惠及城乡居民,从而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一体的和谐城乡关系。
党和中央政府的决定,为各地政府推进城乡均等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由于自然条件、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政府在谋划和实施城乡均等化战略举措方面,仍然有着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2 研究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首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纵观古今中外,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本质体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同等享有权上。中国社会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的传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渴求已然成为人民群众的天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认为,均等化倡导的是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缓解因发展差距过大所引起的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全社会和谐均衡发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先生也认为,同等享有符合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居住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权益;而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既可以为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创造基本条件,也能够有效缓解因贫富差距悬殊而导致的诸多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为彻底改变因长期封闭、保守和绝对平均主义而导致的国家落后、民众贫困面貌,我国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由于“摸着石头过河”时间太久,忽视了社会财富的科学再分配,使得区域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矛盾也因此不断加深。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在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时,长时间不关注、不支持改善落后区域和贫困群体的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状况,将会形成两种十分不利的社会现象:一方面会使落后区域形成仇富心理、产生离心倾向,另一方面又会强化较发达区域的利益刚性心理,从而将显著增加社会财富调整难度。而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则会不断培育和逐步形成社会平等意识,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人的发展的基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体民众对幸福生活的企盼。在老百姓看来,不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条件发愁,病能就医,子女能接受同质的基础教育,能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训练并顺利就业,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但由于目前我国总体仍处在由发展型社会向较发达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还不能让绝大多数民众满意,而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又日趋增长,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最低保障、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成为广大民众迫切的期盼。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明显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存,又激烈竞争,迫使西方发达国家加快了行政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正是在这一鲜明的时代背景下,在古典经济理论重新受到人们重视的同时,一系列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些新公共管理理论按照其核心观点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一是主张通过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彻底破除公共服务垄断供给体制,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从而使更多的私立机构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这一流派的代表作有新西兰穆雷·霍恩的《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公共部门的制度选择》和澳大利亚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以及英国人克里斯托弗·波利特和比利时人海尔特·鲍克尔特的《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二是强调优化政府内部管理职能定位和流程设计,突出政府行政的产出、结果、效率和质量;强调对政府行政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核和评价,主张更大范围地减少行政审批,实行目标绩效管理。这一流派的主要著作,是由著名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倡导者、美国人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编写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三是主张政府必须按照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实施公共管理。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作是美国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和《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等经典著作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虽然从原则和战术层面指明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理念和战略设计层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为此,以美国著名学者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批判和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的新观点,即所谓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公共行政必须以公民为中心,公务员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顾客;公务员的责任在于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公民的利益,遵守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既应但又不只是关注市场;政府的根本职能是服务社会和公民,而不是管理或推动社会发展;公共利益最大化是政府行政的目标而不是行政的“副产品”;对政府来说,维护公民权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比坚守企业家精神更重要等。

第三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分析..............................8
3.1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8
3.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城乡均等化的关键作用 ............................ 8
第四章 推进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及建议.........27
4.1 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27
4.2 改善交通条件,发展卫星城镇............................... 28

第三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分析

3.1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城乡均等化的关键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经验,要想真正达成城乡一体化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和均衡发展。 可现实的情况是, 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的追求城镇化,不切实际的让农民进城,不顾现实的让农民上楼。许多80后农民进了城却过着紧巴巴的生活,他们自己打工挣的钱并不能满足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开销,于是农村老家的父母靠种地挣的钱大部分给了自己在城市的子女,他们却也只能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这从某种意义上是城市克扣了农村,降低了农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再谈让农民上楼,许多农民上了楼却没有了地。表面上看他们从平房搬进了楼房,生活条件改善了,而事实上他们却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源条件和物质基础。
导致前面所说的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失衡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问题,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有很大区别。许多在城市里生活的农村人都要为了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而花费一大笔开销,但并未根本解决因户籍问题导致的这一困境。这不仅降低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指数。

第四章 推进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及建议

4.1 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毋庸置疑,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一体化,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基础。欠发达地区多为山区,其资源虽较平原地带少,但却具有显著特色。欠发达地区往往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环保、林果丰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拥有了“金山、银山”时,对“绿水、青山”的追求正好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特色高度吻合,这就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要科学规划、全力推动两大特色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基本规律, 科学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一种先进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又包括生态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两种主要业态。
长期以来,为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现代农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治理,较发达地区往往面临工业废水无序排放,农药、化肥等超标使用的重大问题,甚至有投机者违法使用“瘦肉精”等添加剂于养殖业,从而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们的饮食安全无法得到基本保障。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经济不发达,但同时自然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发展人们渴望的生态农业聚集了资源优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生态农业虽从概念到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条件恶化、生态环境被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以农户或村集体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生态种植、养殖业既无规模效益,又缺少市场适应能力,从而导致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