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及体内成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77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前言

药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具有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疗效明确的优点。由于中药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又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其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从而受到人们青睐,被广泛使用。同时,中药还是具有各种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宝库,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

近年来,人们对中(草)药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那些能用于临床治疗或是作为保健的中(草)药及其制剂,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国家的使用量大大增加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在发展中国家,约80%的人口将中(草)药作为主要的医疗保健形式。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通过自我给药的方式服用某些中(草)药。研究显示,美国有约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服用中(草)药或其制剂。而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失眠、肝脏疾病、抑郁症等的患者,这一比例可能会更大。然而,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患者没有告知医护人员服用中草药的情况,而大部分患者自己对这些中(草)药的信息了解也不够详细,因此,这种自我用药给常规药物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大量研究表明,中草药也并非真正的无毒副作用,其药效成分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或生物转化,使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代谢产物,并发挥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由于部分化学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可能会转化成毒性代谢产物,与体内的重要代谢酶系、转运体、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而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在这个代谢转化过程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同时也可能会对代谢酶产生抑制或诱导作用,或影响转运体的功能,引起合用药物的药效学或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甚至是药物不良反应。

第一节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种以血红素为辅基的族细胞色素超家族蛋白酶,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酶由于该酶系被还原后与一氧化碳结合形成复合物,在450nm波长处呈现最大吸收峰,故又P450称。其位于细胞内质网膜上(包括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主要分布于肝脏组织(存在于肝的微粒体中),在胃肠道、肾、脑、肺、皮肤、肾上腺等器官和组织中也有分布。P450酶是药物代谢的重要酶系,其活性受到抑制或诱导都有可能引起药物相互作用。

1 P450酶的命名

P450酶系的系统命名是根据其蛋白质的氨基序列及其同源性,将其分为家族和亚家族,每个亚族中又包括许多不同的亚型。P450酶在人类共有20多个基因家族,40多个亚家族,60多个酶。P450基因表达的氨基酸同源性大于40%的被划分为同一家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CYP1,CYP2等。氨基酸同源性大于55%的被划为同一亚家族,以阿拉伯数字后加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CYP3A,CYP2C。单个亚型酶则在英文字母后再加一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如CYP2C19、CYP3A4等。

2 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P450酶亚型

P450酶参与许多内源性物质,如类内醇激素、脂肪酸、前列腺素、胆酸等,和外源性物质如药物、致癌物、环境污染物等的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经历两类反应,涉及多种酶的催化。第一类反应为相代谢,肝脏是其发生反应的主要场所主要,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或水解等,其目的是将极性基团如经基、氨基、羧基导入药物分子中或使之暴露出来,使其成为极性更大的代谢物;或者成为活性代谢物,如某些前药。

第二章 常用中药对P450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使医学模式和主流医学界对补充和替代医学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补充和替代医学被定义为主流医学之外,能补充主流医学的不足并提供主流医学不能达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这些方法使医学的概念多元化并对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据调查报道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约20-65%有的患者接受过补充和替代疗法,包括看访补充和替代疗法的医生或在家中采用补充和替代医学的自我疗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接受程度不同,德国人对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接受程度最高,达到65%左右,美国约占42%,而英国有20%左右⑴。

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被纳入补充和替代医学的范畴,并成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且最为辉煌的部分。中草药作为纯天然药物的代表,己被人们作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或保健的常用药物之一。穿心莲、积雪草、肉桂、青蒿和灵芝被收入到美国药典膳食补充剂法典;三七、拳参、红花和地榆被收入到欧洲药典。这意味着中药已走向国际。复方丹参滴丸完成美国FDA的II期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关键而有力的一步。“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FDA试验研究的基本原则。继复方丹参滴丸之后,扶正化癖片的II期临床实验也得到了美国FDA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中(草)药在亚洲、北美、欧洲等国家的消耗量显著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有80%左右的患者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而其中又有大多数人在同时服用中草药和化学药物。在美国,约有20%的患者同时服用化学药物和草药进行治疗;在加拿大,约57%的草药使用者同时服用化学药物;而作为中草药发源地的中国,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尤其是某些可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草药,中西药联合使用就更加普遍。

2.讨论

临床上为了达到一定疗效,经常会采用联合用药,西药联用随处可见,西药与中成药甚至是中草药混用也在逐年增加。在代谢过程中,某种药物通过抑制或诱导另一种药物的代谢酶,导致其药理作用降低或增强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给患者的治疗增加风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抑制作用的危害远大于诱导作用,尤其是部分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如地高辛、环孢A素等。近年来,很多药物因为发生严重的代谢性相互作用而被撤出了市场。随着新药不断上市及其临床联合用药的增多,与P450酶相关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随之增加。因此,建立有效的预测方法,以用于预测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在我国被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已有多年的历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中药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很多中药材在一般市场上,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能随意购买和使用;中药与西药的合并使用也随处可见。然而,在中西药合用中也常发生一些药物相互作用,给临床治疗增加风险。本研究选择《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在国内使用较广泛的12味中药进行研究。其中,荷叶、酸率仁、菊花、金银花、枸杞子、决明子、扶等、山楂和黄精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中药,人参和五味子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这些中药不但能以原药材单独使用,而且还被制成多种复方制剂在临床使用,此外,这些中药还被制成多种保健食品用于日常的保健,如各种保健茶等。为了模拟中药的传统制备方法,以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本研究分别选择80%的乙醇和纯水作为提取溶剂对上述中药进行提取,并进行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三章:荷叶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67

第一节:荷叶化学成分分析........................................67

第二节:荷叶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化合物对P450酶的影响................70

第三节:荷叶对P-糖蛋白活性的影响................................75

第四章:荷叶总生物碱对大鼠体内CYP2D6酶活性的影响................80

第一节:荷叶总生物碱对大鼠CYP2D6酶抑制作用的体内研究............80

第二节:荷叶生物碱对大鼠体内CYP2D6酶蛋白表达的影响..............95

第五章:大鼠体内荷叶成分的分析..................................110

第一节:荷叶主要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析........................110

第二节:荷叶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135

第五章:大鼠体内荷叶成分的分析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与药物发挥药理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分布决定了药效的强弱和作用的持续时间。通常,药物分布到达作用部位的速度越快,起效就越迅速。按照药物作用的经典理论,药物发挥药效的前提是能够在範组织游离并与祀点结合,而且药物和作用部位的亲和力越强,药效就越强越持久。了解药物的组织分布特点,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的勒器官,对扩大药物的临床用途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药物的组织分布研究还能提供药物的蓄积部位和程度,对预测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某些在体内发生代谢的药物,将其分布特点与代谢途径及作用机制进行结合研究,从而扩大药物的用途,提髙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预测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时,可以通过测定抑制剂在作用部位的浓度,结合体外数据进行预测体内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进行防范。本节将对荷叶生物碱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从而为其药理和毒理作用机制提供信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中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疗效明确,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中药与其他药物合并用药的现象也日益增加,因此,中药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甚至是毒副作用等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显现。中药的化学成分有可能是P450酶或P-gp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会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给临床治疗增加风险。因此,中药的安全性应受到重视,开展中药的安全性科学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体外、体内模型研究了荷叶对P450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的探讨了产生这种抑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预测荷叶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通过Caco-2细胞模型初步研究了荷叶对P-gp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不但能为荷叶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而且在荷叶的药理、毒理研究方面也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