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点解释与汉语研究-----对《汉语教程》的考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35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三者的统一,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又是语言教学理论研究和语言教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①对本体研究,最终是为教学服务,而教材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将语言学界的理论迅速地反映和运用到教材中,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选取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套教材—《汉语教程》,试图对其中的语言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时间上来看,这套教材出版于1999年。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中所提的语法点在近七年间的研究成果、发展,考察教材中是否有与理论脱节之处,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第二章对教材语言点的分类考察—词与词组

1.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

本文只重点考察能愿动词、副词、离合动词这三类词在《汉语教程》中的讲解情况。

1.1能愿动词

首先,关于“能愿动词”与“助动词”的称法。以“敢”为例。《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53课中,称“敢”为能愿动词,课文原句为“他们要过马路,但是在路口等了半天,也没敢过来。”但在第三册(上)第75课中,称“敢”为“助动词”,课文原句为“孩子今年考初中,晚上连电视我都不敢看,怕影响儿子学习。”同一套教材中,出现两个术语,指称同一个语法项目,本人认为这是不协调的。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辅助性的动词的意思,而“能愿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表“可能、必要、意愿、能力”等。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材应统一使用“能愿动词”,更符合教学内容。A.教材的安排《汉语教程》对“能愿动词”的解释在第一册(下)第28课。教材对能愿动词的解释是表达能力、要求、愿望和可能等,放在动词前,否定时要用“不”。带能愿动词的句子正反问句的形式是并列能愿动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而不是并列动词。能愿动词不能重叠使用,词尾也不加“了”。在此解释的基础上,教材分别介绍了“会”、“想”、“要”、“能/可以”的用法,同时注明,“会”、“想”、“要”还是动词。a.“会”是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否定时用“不会+动+名”,例如:“你会打太极拳吗?我不会打太极拳。”而不能并列动词“打”:“你会打不打太极拳?”b.“能”和“可以”有两个义项。在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时,否定的形式是“不能”。如“她今天不能上课”,“你可以用汉语说”。另一个用法,表示情理上允许或环境许可,如“下午你能跟我一起去吗?对不起,我有事,不能跟你一起去。”

1.2副词及对几个常用副词的分析

1.2.1关于副词的分类

学术界对副词的定义和内部分类有着许多不同意见。《汉语教程》中对副词的分类为八类:程度、时间、范围、重复、否定、估计、语气、疑问。张谊生在他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①中对副词的定义是,“主要充当状语,一部分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或补语,在特定条件下,一部分还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和准定语的具有限制、描摹、评注、连接等功能的半开放类词。”而确定汉语副词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句法功能为依据,以所表意义为基础”。同时,张谊生在文中讨论了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和范围。现代汉语的副词可以首先分为三个大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其中限制性副词内部差异很大,还可以再分为八个小类:关联、否定、时间、复现、频度、程度、协调、范围。张的分类理论性很强,过于抽象,同时与大多数分类不同。从名称来看,《汉语教程》中没有张所谓的“关联”、“频度”、“协调”,而“重复”大致对应张的“复现”。总的来说,作者认为,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离合词的本体研究不够充分,很多问题尚存在争议。其次,教材对这些离合词的处理有些模糊。第三,离合词在教学安排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作者提出,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应纠缠于尚无定论的理论问题,但要指出这类词的特殊之处,让留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词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其次,离合词的教学必须兼顾到“离”和“合”两种形式的用法特点,这就要遵循先“合”后“离”的原则;第三,要抓住离合词扩展形式中的特有用法,也要突出其常用的基本句式。

2.几类词的重叠

2.1动词重叠

A.教材的安排《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22课中的解释:汉语表达动作时间短、尝试、轻微等意义时,用动词的重叠形式:V+V。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式或“A一A”式;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式,中间不能加“一”。例如:试试/试一试;预习预习。“你看看这本词典合适不合适?”如果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已经发生或完成,重叠形式是:“A+了+A”和“AB了AB”式。例如:试试/试了试;复习了复习。教程认为使用这一格式时,说话的语气显得轻松、随便,一般用于口语。不能重叠的动词:“有”、“在’,、“是”等不表示动作的动词:表示正在进行动作的动词不能重叠,不能说“我正在听听录音呢。
B.相关的研究成果齐沪扬在他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书中,先确定了可以重叠的动词的范围①:除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之外,大多数动作动词和少部分心理动词都可以重叠。另外,可重叠的动词多为持续性动词,一般也是人的意志可支配的动词。动词重叠从形式上来看又分为两类:完全重叠与部分重叠。完全重叠中,单音词重叠为AA式或A一A式,双音词只有ABAB式。部分重叠指的是述宾式离合词,只重叠第一个音节。


2.2程度状态的表达

形容词重叠A.教材的安排教程第二册(上)第43课对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解释:汉语的有些形容词可以重叠使用,表示程度深。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口语里第二个音节可以儿化。如:好好儿、慢慢儿、早早儿、远远儿等。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为AABB。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可以读轻声。例如:高高兴兴、漂漂亮亮、马马虎虎等,作状语时一般要带“地”。例如:“我高高的个子,黄黄的头发,中国人一看就知道我是老外。”“别着急,你慢慢儿说。”“她高高兴兴地对我说,下个月她就要结婚了。”B.相关的研究成果卢福波指出①,一部分形容词有重叠式。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式为AA,双音的重叠式则有AABB(清清楚楚)、ABAB(笔直笔直)、A里AB(土里土气)、以及重叠词缀(暖洋洋)。形容词的重叠式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A里AB只表贬义,不是所有形容词都可重叠,比如“严严肃肃”是不成立的。


第二章对教材语言点的分类考察……………4

1.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4

1.1能愿动词……………4

1.2副词及对几个常用副词的分析……………7

第三章对教材语言点的分类考察.……………26

1.句子成分中的难点—补语……………26

2.句子分类……………27

第四章动作时态的表达……………56

1.动作的完成和变化:“了l”与“了2”……………56

1.1动态助词“了”……………56

结语

本文主要对《汉语教程》中语言点解释的部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联系相关的汉语本体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具体设计。重点涉及的语言点主要有:能愿动词、副词及离合词;关于动词、名词、形容词的重叠;补语;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疑问句及疑问代词、十一类特殊句式(“有”字句、被字句、被动句、把字句、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比较句、“是……的”句、双宾语句、感叹句);关于动作时态的几种表达。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汉语教程》中大部分语言点解释是符合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的,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吸收最新的本体理论及教学论的成果,并迅速地运用到教材的编写中来,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寄洲《汉语教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刘殉《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

5.刘镰力《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7.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彭小川、李守纪、王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年。
9.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