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婚外情法律研究以及婚姻中配偶权的保护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36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我国婚外情现象及行为的分析

1.1 什么是婚外情
婚外情是个新兴的词汇,近几年才出现。它的传统说法叫做"通奸"。用婚姻法精神来解释就是拥有合法配偶而与他人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的行为。该行为与我国一妻一夫制的婚姻制度是相悖的。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婚外爱情,即已婚夫妇在婚姻之外与其他异性之间存在的一种恋爱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暧昧行为,性行为和非法同居行为1。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种定义方法显然还是模糊的,有伸缩性的。在实践中也难以认定。本文试图这样定义婚外情:已婚夫妇在合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第三人发生了情感、身体或两者兼有的,对一夫一妻制造成冲击、使无过错配偶方承受极大的身心痛苦,并导致婚姻关系危机或者婚姻关系破裂的行为。当然,我们承认感情生活是一个很私密也很神圣的领域,尤其是夫妻间的共同生活和感情状况,只有当事人有发言权。当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外力是很难介入的。作家王海曾在《中国式离婚》中提出婚姻的三种背叛形式,心的背叛,身的背叛和身心兼有的背叛。心的背叛,也就是单纯的精神恋爱,可能因为配偶一方原因或者婚姻生活进入平淡期而无法给配偶另一方以激情,导致另一方在外界寻找情感慰籍的一种行为。结果常因配偶方的抉择而有不同结果,有的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有的适可而止抽身而退,对婚姻关系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危机。身的背叛,更多的是生理上的需求而导致身体出轨,出轨方配偶亦会心生愧疚,并不抛弃和伤害配偶,对合法婚姻关系有危害,但婚姻关系在努力维护中一般可以得以保全。第三种是身心皆有的背叛,是婚外情的典型形式:重婚、包二奶、姘居、通奸等,对婚姻关系破坏力度很大,对合法配偶的身心情感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极可能发展到婚姻关系破裂。这种行为是我们着力要探讨的。它冲击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对我国构建以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危害极大。

1.2 婚外情现象的原因探讨

1.2.1 客观原因
理论上讲,客观原因既有外来思想的冲击也有本土封建文化的死灰复燃。与西方的交往越多越密切,西方意识形态也会伴随经济的交流合作而打包奉送:性自由,性解放等现在西方已经开始反思的东西,反倒因为西方传媒的宣扬而为压抑许久的中国人默默接受。原来的离婚,发展情妇,尤其是在建国到80年代初是为人所鄙夷、不齿的,人人避之,不敢越雷池半歩。极大的舆论力量会使想要犯错的已婚男女三思而后行。西方对性和对婚姻感情的热切和洒脱彻底征服了毛时代信仰单纯也稍显压抑的中国人。另外的一面,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妻妾成群的思想在男子的思想里几乎从没有消逝过。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有负担能力的男子更加向往那个时代的风花雪月,憧憬一种帝王般的婚姻待遇。包二奶,婚外恋很容易地在思想上就过了关,尔后在行为上付诸实施,甚至招摇这种行为。这种情况在改革中的先富阶层中尤为明显。从社会生活方面上讲,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户籍制度松动,人事制度灵活,民企繁荣,外出打工者增多,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工作等都给予男女之间的交往接触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双向选择工作机会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远离家乡,孤身奋斗。因为远离了原来的生活圈子,在诺大而又陌生的城市环境中,道德舆论的束缚力量就日渐薄弱。己婚者接触更多的异性;舆论文化越来越具有宽容性和包容性,加之个体内心信仰的动摇,极有可能去尝试婚姻之外更为新鲜或者更有吸引力的情感体验。还有一个方面是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很多人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存压力。寻找慰籍,得过且过的婚恋观也颠覆了传统的婚姻爱情的信仰。最为重要的是,婚外情现象的社会成本越来越小。社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社会非道德化倾向R益严重,"道德法庭"观念逐渐消失,只要事不关己,则冷漠对之。道德评判的淡化使婚外情当事人因少了舆论的监督而有恃无恐。加之离婚手续办理简单便捷,出轨配偶很容易就走上弃旧选新的道路。

1.2.2 主观原因
大环境造成文化上的冲击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是婚外恋现象产生发展的一个外在原因,主观上的原因应该还是个体信仰的缺失。社会转型和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冲击会反映在各方各面。满足自我,追求婚外新奇、刺激的心理是婚外情产生的主要因素。诚然,"喜新厌旧"心理,是人性共有之弱点。在日渐平淡的婚姻关系中,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信仰,在这充斥着快餐文化和享乐主义的社会中,难免会做出不尊重婚姻爱情的行为。各个年龄段发生的婚外情现象,也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特征:生活浮躁,追求不坚定,行为摇摆等。这都是我们的社会缺乏信仰的表现。相较于欧美国家,甚至我们的近邻日本,离婚率都是低于我们国家的。虽然性解放在这些国家更是根深蒂固,但是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其表现出的是对婚姻的真诚和慎重。这些国家的立法在离婚问题上比较完善,对离婚程序,财产分配等现实性问题规定极为严格。民众面对感情破裂的问题的时候,能够和配偶诚恳的沟通并对家庭财产,子女抚养,无过错配偶的赡养费等问题进行妥善的安排。而我国现在的婚外情现象,大多是对原配偶的赤裸裸的伤害和抛弃,婚姻破裂所产生的诸多后遗症几乎都由无过错配偶承担。出轨配偶反而因为法律规制的模糊,逃避责任,很轻松地跳出原来的婚姻关系。这些缺失信仰的行为与我们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没有做好民众的心理引导,没有建立健康高尚的婚恋信仰存在必然联系的。

1.3 婚外情行为的危害 .............................................................................11-14
1.3.1 对无过错配偶及当事人的 .............................................................................11-12
1.3.2 对家庭其他成员的 .............................................................................12-13
1.3.3 对社会伦理.............................................................................13-14
第二章 探讨婚外情行为.............................................................................14-19
2.1 法律调整婚外情行为的......................................14-15
2.2 婚外情行为的............................................................................. 15-17
2.2.1 配偶权 .............................................................................15-16
2.2.2 婚外情行为对............................................................................. 16-17
2.3 婚外情行为侵犯.............................................................................17-19
第三章 探讨法律对配偶权的.............................................................................19-23
3.1 我国配偶权的.............................................................................19
3.2 现行婚姻法对.............................................................................19-20
3.3 完善立法的............................................................................. 20-23

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婚外情现象进行粗浅的概述,对婚外情的发生原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婚外情的侵权性质进行探讨,对法律调整此种关系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理论上的设想,引进配偶权,最后讨论了配偶权的保护问题。笔者秉持这样一种观点,在一种问题上升到社会现象的时候,仅靠道德调整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法律适时地参与进来是势在必行的。在婚外情问题上,法律应该积极回应民众的意愿和需要,切实保护配偶权,对侵犯配偶权的行为给予制裁,以此来约束人性中蠢蠢欲动的自私弱点,以此来警示侵犯权利者,体现法律的预知功能和指引功能。当然由于笔者理论水平有限,成文仓促,个中观点建议不免有偏颇之处,但所言所议都是本着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进一份绵薄之力而为之的。也期望能够唤起民法学家,婚姻法学家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研究,早日运用到实践中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