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伴随着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法学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获得了相当程度上的发展,这一发展从时间上看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大体上保持同步。就晚近二十年来中国理论法学所侧重的问题}fn言,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多种讨论主题,比如关十权利问题的大讨论,关十法治问题的大讨论等等。但是从一种宏观的意义上概括,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关十中国的法律发展问题的讨论。在一个相当大的意义上说,法律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法学二十年来的核心话题之一。在笔者看来,这种核心的意义不仅仅表现为诸多的法学论题直接就处十法律发展的题域之中,作为其中内容的一个具体展开,ifub_更为重要的还在十法律发展话语甚至在一个相当强势的层面上制约着或规定了其他法律问题或法学叙述话语的基本题域、讨论方式和结论归着点,其构成了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某种内在规定。同时本文以为,为当下中国所处的世界结构或全球化背景所影响,同时也是由转型时期的中国本身所依循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整体主义的发展方略所决定,法律发展这一话题及其知识影响在中国法治建设和中国法学研究中将继续存在。那么,考虑到这一问题在时间上的接续及其所承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严肃的学术分析和思考。
如我们都已经熟悉的,在中国的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把“发展”作为讨论主题并推出诸种论点的时候,同时也出十对十年“无法”状态的经验式反思,中国法学界也开始了关十法律发展问题的探讨。同时还应该看到其另一方面的结构性背景,中国法学界关十法律发展问题的研究与学界关十西方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诸种影响的检讨和反思存在着背景性的关联。随着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的个案式探讨,不仅仅要求法理学要关注自身发展的内部结构的分析,另一方面法理学还要关注当代世界发展对特定时空下的“中国问题”本身的影响。
就此}fn言,包括法律发展在内的中国现代化事业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如何在文化与政治意识上进行自我定位和意义重构,如何在全球化与在本地化的论辩关系中参与普遍性问题的界定和特定解释,是中国法理学难以回避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模式就不再是抽象化的、特殊化的,它要求我们科学性地、历史性地分析当今世界关十法律发展这个问题内涵的研究和通过其具体模式的分析,找出其适合中国法律发展的模式,掌握一条适合中国法律发展的途径。我们都能够认可,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一方面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或理想,另一方面在具体场景的建制实践中,它又充满着种种冲突和矛后。在这种难以更改的全球性的发展主义框架中,我们确实需要一种指向未来的发展模式及途径,它要求我们把对法律发展的解释包含十自我的文化理想与政治预期中,它是一种历史话语的具体表达和当下表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理解方式因其特定的中国问题意识}fn使之具有超越既定“普遍逻辑”的可能。就此本文在理论上的着眼点就在十经由分析法律发展的内涵,通过研究法律发展的模式与途径}fn进行讨论,明确法律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意义。
第一章法律发展的基本理论
自从国家和法律产生以来,法律一直就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当社会的调整器,体现文明演化的不同阶段,并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Ifn不断发展,因此在社会变迁的浩荡历程中理解把握法律发展问题自然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焦点之
一、法律发展的相关问题
在文章开始,笔者想首先交代一下法律发展的基本问题和我国的法律发展的概况,借由这两个背景的叙述,为全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提供一个参照性的框架。
(一)法律发展的理论起源
“法律发展”这一概念起源十战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大批法学家参与到法律发展项目中。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及其所支持的国际组织机构和I基金会,为了推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保持和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和控制,支持和资助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和学者展开了关十发展问题的研究,着重研究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同时关十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包括法律上的困惑),Ifn法律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法律自身的发展,十是“法律发展”就做为一个发展研究的内容被提出了。
这一研究内容形成的几个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在发达国家中,经济发展与国家干预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对法律制度的发展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fn研究人员们开始把法律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加以关注;第二,法学理论的发展也会出现法律相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对法律自身问题的思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否具有移植和借鉴的目的等等。由此法律发展就成为了研究人员竞相研究的新领域。
法律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制度推动和保证。不过,法律发展研究很快就陷入与误区,因为研究者试图把西方国家“先进的”法律制度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发展中国家。陷十误区必然导致失败。他们失败的原因在十,他们脱离了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状况,企图用体现西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法律制度取发表展中国家根深蒂固的民族法。要知道,这样的法律无论多么美妙,都因其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相冲突}fn不可能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这样的法律无论多么符合理性,都因其与固定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冲突}fn不能有效地调整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致使发展与稳定出现失衡和关联负值,造成社会的无序和震荡;这样的法律无论多么先进,都因其不是在稀释历史上演习下来的习惯法,使习惯法与外来的法律融合Ifn是用急流冲击它)Ifn导致整个法律生活的突然断裂。虽然西方学者的法律发展研究失败了,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的论题却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 月第 3 版。
2、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 月重排版。
3、公丕祥:《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9 月第 1 版。
4、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90 年 6 月第 1 版。
5、赵震江、付子堂:《现代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6、葛洪义:《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 月第 1 版。
7、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 月第 1 版。
8、郭道辉:《法的时代呼唤》,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年 10 月第 1 版。
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第 1 版。
10、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 版。
11、张文显主编:《法学理论前言论坛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 版。
12、朱景文主编:《法理学研究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第 1 版。
13、朱景文主编:《法理学研究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第 1 版。
14、朱景文主编:《法律与全球化》,法律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 版。
15、黄文艺著:《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006 年 1 月第 1 版。
16、李瑜青等著:《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 1 版。
17、夏锦文著:《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18、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6 月第 1 版。
19、《法律思想的律动——当代法学名家演讲录》,法律出版社,
003 年 7 月第 1 版。
20、谢辉:《法的思辩与实证》,法律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 1 版。
21、曲可伸:《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7 月第 1 版。
22、王仲方:《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群众出版社, 1991年 6 月第 1 版。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引言 8-10
第一章 法律发展的基本理论 10-19
一、法律发展的相关问题 10-11
(一) 法律发展的理论起源 10-11
(二) 我国法律发展及其研究概况 11
二、法律发展的理论解读 11-15
(一) 国内学者对法律发展概念的解读 12-15
(二) 本文作者对法律发展概念的理解 15
三、科学的法律发展观 15-19
(一) 什么是科学的法律发展观 16
(二) 科学的法律发展观的背景 16
(三) 科学法律发展观对法律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6-19
第二章 法律发展的模式 19-30
一、对西方的法律发展模式的总结 19-26
(一) 法律发展的类型论模式 19-21
(二) 法律发展的进化论模式 21-24
(三) 法律发展的阶段论模式 24-26
二、对国内的法律发展模式的总结 26-28
(一) 本土化模式 26-27
(二) 现代化模式 27-28
三、综合的法律发展模式 28-30
(一) 综合的法律发展模式的概述 28
(二) 构建综合的法律发展模式的原因 28-30
第三章 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途径 30-39
一、法的继承的创新 30-31
(一) 法的继承影响法律发展的原因 30
(二) 法的继承为法律发展提供条件 30-31
(三) 为法的继承寻找新出路以促进我国法律发展 31
二、法的移植的本土化 31-36
(一) 充分发挥法律移植在法律发展中的作用 31-33
(二) 把法律移植作为法律发展的一种途径的可能性 33-34
(三) 为法律移植寻找新出路以促进我国的法律发展 34-36
三、法制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36-39
(一) 通过法制改革来推动法律发展,进而推动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6-37
(二) 为法制改革寻找新出路以促进我国的法律发展 37-39
结论 39-40参考文献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