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笔者认为良好的政府与政策环境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对贸易活动的阻碍作用,缩小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差距,促进贸易发展。因此各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其政府于政策环境。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同时国际单边主义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全球传播,使得世界经济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如何在这种形势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各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国际贸易与经济技术联合,并致力于多边以及双边的经济与贸易协作。国际贸易的非效率性日益重要,全球经贸领域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了对于贸易便利化的研究。
近二十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约占货物出口的一半。机电产品虽然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但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国际保护主义的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的全球传播等原因,我国机电产业出口增长明显减缓,特别在2016,2019年出现了负增长。在此环境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全球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波动和风险调节能力弱。为了能让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能够保持出口活力,那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如今现有的主要出口市场,保证在现有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开拓相对未涉及或较少涉及的市场,从而将出口市场的范围扩大。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RCEP的签订给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动能,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RCEP成员国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伙伴,中国与其贸易往来密切,特别是机电产品,在RCEP成员国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尤为密切,2020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的成功签订,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障碍,同时促进中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RCEP的签署也可以带动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新引擎,促进国内国外双循环,为中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
1.2文献综述
1.2.1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围绕贸易便利化进行研究,关于贸易便利化的研究成果中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涉及三部分: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研究,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的研究和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
第一,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
对于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主要有两种方式衡量贸易便利化水平:单一指标衡量和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对于单一指标的衡量,国外学者如Freund和Weinhold(2004),Dennis和Shepherd(2011)分别将互联网使用人数,跨境贸易中交易成本作为衡量贸易便利化的指标,国内学者如杨军(2015),刘宇(2016),高志刚等(2018)采用节约通关时间,时间关税削减等作为贸易便利化的代理指标。
大部分学者对于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Wilson(2003)提出的对于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思想的基础上,在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口岸效率、海关管理、制度环境和电子商务作为一级指标纳入。如Iwanow和Kirkpatrick(2009),谢娟娟和岳静(2011)等。但由于经济与技术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部分学者结合研究对象特点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将其他因素纳入指标体系中,如市场准入和商业环境纳入了一级指标体系在李斌(2014)的研究中得以体现,孔庆峰和董虹蔚(2015)扩充了所选取的一级指标的内容,程凯、杨逢珉等(2022)将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准入纳入评价体系。
..........................
第2章 理论机制及相关特征事实
2.1贸易便利化影响贸易流量的理论机制
贸易成本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一产品时,所要支付的除生产成本以外的其他全部费用,它贯穿于跨国以及跨越地区的交易之中。Anderson(2004)认为,贸易成本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规模。贸易便利化的一系列措施其实就是通过简化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程序、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减少企业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等信息不对称等途径来降低其参与国际贸易时所涉及的贸易成本。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2.1.1基于基础设施的影响机制
陈继勇等(2018)认为在贸易便利化的一级指标中物流与基础设施这一指标对于贸易流量的影响是最大的。Shepherd and Wilson (2008)也认为基础设施的改善会显著增加一国的贸易流量,特别是港口设施的完善,产生的促进作用更大。国际贸易一般会涉及贸易成本中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基础设施会显著影响这两种贸易成本。一方面,如果一国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海陆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使得货物从生产者可以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到达消费者,这样就可以节省一部分的时间成本,正如Nordas, Pinali and Grosso (2006)的研究发现,如果货物在进出口过程中,时间产生延误就会减少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流量。另一方面,如果一国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那么货物运输的成本就会较低,就不会造成货物溢价状况的发生,会增强本国货物的价格优势。因此,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提高该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从而增加其双边贸易流量。
.................................
2.2相关特征事实
2.2.1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的概况
由表2.1可知:RCEP成员国是中国主要贸易国,特别是东盟,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国。2008-2020年15年的时间里,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总额稳步增长,除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09、2016年出现下降,双边贸易总额由7482亿美元增长到14737亿美元,增长了近一倍。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虽出口所占比重低于进口所占比重,但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到2020年已达到27%。此外,中国对于RCEP 成员国一直保持贸易逆差。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RCEP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 22
3.1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3.2各指标含义的具体解释........................................ 23
第4章 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35
4.1模型介绍与变量选取.................................. 35
4.1.1模型介绍................................ 35
4.1.2变量选取............................... 35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5
5.1主要结论...................................... 45
5.2政策建议....................................... 46
第4章 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4.1模型介绍与变量选取
4.1.1模型介绍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今我们广泛使用的引力模型的起源,在被牛顿发现后被广泛应用,比如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一开始将贸易引力模型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此来研究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问题,认为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对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会对其产生反向的抑制作用。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样本中的出口国i指中国,进口国为除缅甸和中国外的其他13个RCEP成员国,时间跨度为2008-2019年。
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总额(EXP)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①,其计量单位为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来源于世界银行 WDI数据库①,其计量单位为美元;中国与出口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为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DIS),通过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网站的距离测算器计算得来②,其计量单位为千米;贸易便利化指数(TFI)由第三章测算得来;进口国的关税水平(TF)来源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③,其计量单位为%;中国对进口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源于商务部对外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④,其计量单位为万美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本文一开始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国别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了一个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体系,其中包括了基础设施、政府与政策环境、海关环境、金融与电子商务这样四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了十五个二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除了缅甸外的十四个RCEP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并做出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将测算出来的贸易便利化指数作为核心变量纳入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中,加入关税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及其他变量对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将基础设施、政府与政策环境、海关环境、金融与电子商务四个一级指标代替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其对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RCEP成员国是中国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特别是东盟,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同时机电产品是中国与RCEP成员国间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对象,也是中国对其出口的第一大产品。近年来,中国对其机电产品出口额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其增速相对较慢,预计RCEP正式实施后,出口额将会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在产品结构层面,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SITC-77电器机械、SITC-75办公室及其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SITC-76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SITC-74一般工业机械、设备和机器零件四类,达到了82%,其他类型产品需求较少,出口结构有待调整;在国别结构层面,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对东盟出口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但对新西兰、澳大利亚出口较少。
第二,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较大,参差不齐。近年来,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改善,但是RCEP成员国中仍然有多数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只有新加坡属于非常便利水平,这得力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贸易便利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属于比较便利水平;韩国、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属于一般便利;东盟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两级分化,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这五个东盟国家处于不便利的水平,其中菲律宾、老挝、越南在RCEP成员国中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最快,但仍未摆脱不便利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高度重视其贸易便利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