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86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通过横向对比来看,中美两国加征关税后带来的短期经济影响更显著。虽然在长期的宏观经济影响相对于短期有所改善,但是从农业进出口贸易角度出发,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量与短期相比改善效果甚微,长期是很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贸易影响。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摩擦会给国内农业部门的进出口贸易带来长期的负面冲击,这将严重阻碍农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中美两国开展了日益密切的贸易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但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长期贸易顺差,美方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严重失衡。2017 年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把中国定义成“战略竞争对手”,同年美国对中国商品进口额为 1303.7 美元,出口额为 5055.9 亿美元,高达3752.2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占其总逆差的 47.1%。2018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由,力求打压“中国制造 2025”战略目标,宣布对中国价值 500 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加征高达 25%关税,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开启。此次美国对中国商品拟加征关税的列表包含约 1300 个独立关税项目,主要涵盖信息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对此,中国商务部迅速展开反制举措,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对自美进口价值 110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不同程度的关税。该公告中加征关税的对象主要涉及美国农产品,这意味着中国自美进口的大豆、玉米、猪肉、水果等商品成为了中方反制美方的武器。但是中美双方在农业上的合作规模和种类极为广泛,在农产品质量、价格、产量和技术方面,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都远超中国,在农业合作方面,中国十分依赖美国的化肥、技术以及出口农产品。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无疑会对我国农业经济和民众的基础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农业贸易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探索贸易摩擦对国内农业贸易带来的影响,同时,本文分别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理论研究利用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研究分析国内农业进出口贸易、农业生产和农业消费价格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针对农业部门两种不同的政策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多角度对比为农业部门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建议。
.................

1.2 文献综述
1.2.1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研究述评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摩擦波及各国(地区),这对推动全球化进程极其不利。厘清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和化解之术对全球贸易增长的意义重大。李景华(2018)建立了基于理性参与者的静态博弈和基于有限理性参与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 2017 年中美实际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贸易摩擦的形成机制是,一方选择贸易保护策略的概率与另一方选择该策略所获收益增加的大小成正比,与双方形成对抗时对方损失和对方不反制时的损失之差形成反比[1]。贾玉成和吕静韦(2020)的研究则表明经济下滑周期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贸易摩擦的数量明显提高,双边经济增长动力和政治制度差异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经济下行周期将强化这种正向影响。因此,改善经济下滑将有效缓解贸易争端[2]。陈伟光和明元鹏(2020)认为大国通过贸易来追求经济利益和保障安全利益,贸易摩擦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霸权国相对收益的考量、国家战略竞争的需要和制度冲突等,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会推动国际贸易治理制度的变迁[3]。何宇、张建华和陈珍珍(2020)则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解释了为何要选择合作、避免冲突: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进步逐步从全球价值链下游爬升到中上游阶段,引起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贸易格局的变迁,但并不一定使得发达国家利益受损,一国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帕累托改进[4]。
自 21 世纪以来,新贸易保护以多元化的保护形式和隐蔽的保护手段广泛存在于各国(地区)贸易中,这也使得贸易冲突不断升级,贸易摩擦主体不断扩至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其中,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

2.1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生产概况
2.1.1 粮食产量总体呈现提升趋势
从近些年来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总体向好。部分农业主要部门的产量更是在国际上首屈一指。比如我国水产品产量在过去 30 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具有广阔的水域,渔民们可以在海洋、湖泊以及水库中养殖种类多样的水产品。我国同样是水果产出大国,尤其是苹果、西瓜、梨子和桃子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一,葡萄和菠萝的排名也相当靠前。以 2010~2018 年我国粮食产量为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来看(表 2-1),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呈提升趋势。其中 2011 年粮食产量首次达到 2020 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且增速达到 4.5%;继 2013 年突破 6 亿吨后,粮食总产量保持持续增长至 2015 年的 62144 万吨;在 2016 年粮食产量出现小幅下降后,之后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8 年全国粮食总量达 65789 万吨,比 2017 年增加 3998 万吨,增长率达到近十年最高值,增长了 6.5%。

从近些年来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总体向好。部分农业主要部门的产量更是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如水产品和水果。由于我国具有广阔的水域,渔民们可以在海洋、湖泊以及水库中养殖种类多样的水产品,故我国水产品产量在过去 30 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同样是水果产出大国,尤其是苹果、西瓜、梨子和桃子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一,葡萄和菠萝的排名也相当靠前。
.........................

2.2 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农业产业升级落后于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品牌消费、绿色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等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此外,随着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回到农村重温传统农耕文化、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和田园观光等创意农业活动也成为了现代社会新的农业需求。这一类需求恰好与我国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相呼应,有利于优化农业生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 至 2017 年我国农村旅游人数出现显著增长,2017 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 28 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接待人数的比例为 56%。而且这些个性化需求往往对应着属于中高端消费,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但是,农业供给对中高端需求的反应能力不够和调整升级缓慢,使得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落后的农业发展难以满足不断涌现的新兴市场需求,农业整体表现出产业升级落后于消费升级。
2.2.2 农业创新能力低
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创新能力的制约。我国农业部门创新能力低主要是由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人才引入不足、和农业金融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55]。首先是农业技术的落后。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种植的方式、化肥农药具体使用方法和生产模式的选择等,研发和应用高新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较西方农业大国相对落后,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方式种植,导致农产品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次,农业人才培养和利用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新型农业从业者和经营者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人才需求。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精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的人才非常短缺。最后,不完善的农业金融制度和融资机制,加大了农业经营者融资困难的问题,进一步阻碍了他们引入农业新技术和发展新模式,导致农业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章 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
3.1 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 20
3.1.1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原因...................20
3.1.2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态...........................21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影响实证分析...........................28
4.1 模拟方案............................ 28
4.1.1 国家和部门分类.......................28
4.1.2 数据来源...............................29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应对策略...........................37
5.1 研究结论..................... 37
5.1.1 中美贸易摩擦对油料作物影响最大............................37
5.1.2 长期难以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贸易影响................37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4.1 模拟方案
本文构建 GTAP 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依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对GTAPv10 数据库中的 121 个国家、20 个区域和 65 个部门进行国家和部门分类,形成模型基础数据库;其次,搜集 2019 年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基于 2014 年数据计算各国增长率,通过置换内生和外生变量修改模型闭合进行数据动态递归;最后,设置政策情景对更新后的基础数据库进行冲击,得到各个政策情景的实证结果。
4.1.1 国家和部门分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因此,在国家分类上,本文将国家分为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行业分类上,对于农产品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统一口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各国贸易数据统计机构都在执行不同的统计规则。为了确保数据的统一性,本文采用 HS 编码 1~24 章。HS 编码涵盖的农产品范围广,数据容易获取,方便统计。本文中,农产品是指按照 HS 分类标准 1~24 章中所有农产品,详见表 4-1。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应对策略

5.1 研究结论
5.1.1 中美贸易摩擦对油料作物影响最大
通过纵向对比来看,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长期经济还是短期经济影响,油料作物变动幅度均达到最大,影响最为显著。在所有农作物进口价格和出口贸易量变动中,油料作物的降幅最严重;在所有农作物出口价格和产出变动中,油料作物的增幅最大。由此可见,在各个农业部门中,中美贸易摩擦给国内油料作物带来了最大的影响。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油料作物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占比最大,中美贸易壁垒一旦提高,油料作物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大。相反,由于国内对渔业进口依赖较小,渔业的产出和价格变动影响幅度较小,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渔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5.1.2 长期难以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贸易影响
通过横向对比来看,中美两国加征关税后带来的短期经济影响更显著。虽然在长期的宏观经济影响相对于短期有所改善,但是从农业进出口贸易角度出发,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量与短期相比改善效果甚微,长期是很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贸易影响。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摩擦会给国内农业部门的进出口贸易带来长期的负面冲击,这将严重阻碍农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5.1.3 在短期,可采取降低其他国家进口税的措施
将提高农业生产补贴与降低其他国家进口税带来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降低其他国家进口关税通过改善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不仅带来了更突出的经济效应,而且降低了农业部门出口价格,进而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了良好的贸易效应。因此,在短期,降低其他国家进口税会带来更显著的政策效果,降低其他国家的进口税率是我国农业部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不错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