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中美贸易非均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总体与电子产业比较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e following paper will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trade factors on the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First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ommon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the overall trade balance, and then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an equivalent analysis o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largest most imbalanced subse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represent the two largest economies in the world, two of the three most popul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two of the four largest countries by total area in the world. These are the only two countries that can legitimately be described as modern day superpower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a wa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population and economy. But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 was overtaken by European colonial powers, who for all of their faults made the world a smaller place. By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and exploring different places, European powers planted the seeds for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trade. This allowed the countries of Europe to reign supreme for a few hundred years, expanding their influence and show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During this time, China was plagued with foreign power occupation problems, as well as other domestic issues, and China's global power slowly faded away.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as a super power, a strong cultural and world economic leader.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the worlds sole superpower.
But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new economic giant rising in the East, that giant is China. After the opening and reform of China by Deng Xiaoping in 1978, China has been growing at a breakneck pace, averaging double digit annual growth for nearly 40 years. With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this has put China neck and neck with the US and in competition to be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c power in the comind decad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beneficial events in modern history, raising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out of poverty, it has also been beneficial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During this period of growth, China has become the manufacturing giant of the world, and “Made in China” has been dubbed a national catchprhase encompassing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manufactured in China. The scale and size of China has allowe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purchase goods at previously unimaginable prices. While the benefits are numerous, for both the US and China in this specific situation, controversy has also arisen.
......................
1.2 Purpose of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research is to uncover the primary macroeconomic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US China Trade Imbalance. Although there has already bee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this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it is almost exclusively limited to using a single factor to analyze the trade balance, and exclusively analyzing the total balance. This thesis looks to not only explore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overall trade balance, but also look at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industry and provide a comparison of the driving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One specific industry where trade imbalance is especially noticable is the Electronic goods industry, where China has taken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of electronic goods,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m were originally developed and inve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represents the largest sector in the trade imbalance, which is why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it in the following thesi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many peoples minds represents the idea of technology, so the massive deficit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this industry is frightening to many. The massive trade balance has led to many American government officials believing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re leading to the massive trade imbalance. But what are the actual reasons for the existing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The goal is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below, as well as to show how commonly accepted factors for influencing overall trade balance, affect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specifically. Below are the questions we hope to be able to answer over the course of this analy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rade Balance Introduction
In the sections below,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iven on where trade balance fits into the overall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trade balance theory then leads on to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in the same field.
2.1.1 Balance of Trade Concept
The concept of Balance of Trade is the difference in value over a period of time between a country's imports and ex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usually expressed in the unit of currency of a particular country or economic union. If the exports of a country exceed its imports, the country is said to have 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or a trede surplus. Conversly, if the imports exceed exports, 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or a trade deficit exists. The Balance of Trade is part of a larger economic unit,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Britannica 2014)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s where countries record monetary trans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transactions are marked as either credit or debit, and broken into two seperate categories,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capital accountand financial account. Current account represents goods, services, incomes, and current transfers. The capital account reprsents physical assets such as a building or a factory. The financial account represents assets pertaining to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lows, business or portfolio investments. (Heakel 2014)
Before further ping into the Balance of Trad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it fits into the overall economic unit known a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assessing the Balance of Trade, one of the largest factors, if not the largest factor when assesing and analyzing any trade relationship.
2.1.2 Balance of Payment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hen is the sum of the balance on current account and the balance o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deficit indicated by current account, is financed through activities recorded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s (if it is not 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will correct it). This means then that the sum of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the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is equal to 0. (Edge 1999)
.......................
2.2 Related Research
The following sections will break down the research of several other economic scholars, looking at their findings as well as methods and how they are related to this thesis' composition. The sections are p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of which is what is considered foreign research. This paper is being written for a Chinese University, so despite the fact that I am American, all research that originates in the US or outside of China is considered foreign research. Domestic research indicates any material sourced from China.
2.2.1 Domestic Research
The first paper analyzed in the domestic research is an older one dating back to 2004, published in the Technology Time Journal, titled “US-China Trade Deficit: An Emp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is similar to the intended goal of this thesis, however it is much older and therefore may offer contrary results. The author uses 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variables on the US and China trade balance. The conclusions from his paper are that there is no long-run steady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China trade deficit and RMB's exchange rate.
The author claims that the true reason of US China trade deficit i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hina has enjoyed in labor-intensive and resource-consuming products, along with US failure to playing role of its advantages in high tech products owing to export control policy against China. Multi-variable econometr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US China trade deficit i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US GDP and China's GDP respectively, whereas RMB's exchange rate is insignificant on statistics and has no effect on Us China Trade Deficit, given other variables constant. This finding that the increase of China's GDP reults in the addition of US-China trade deficit is greatly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 The logic behind the result i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fully play its ro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wing to the US export control policy against China under the two-country complementary trade structures. Moreover, US China trade deficit may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the discrepancy of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statistics. (Shen 2004)
.........................
Chapter 3- US China Trade Imbalance ....................... 16
3.1 The Evolution of US China Trade Imbalance ..................... 16
3.1.1 Overall Trade Balance ..........18
3.1.2 Overall Trade Balance Industry Breakdown ..................... 19
Chapter 4- Trade Imbalance Factor Analysis ........ 23
4.1 Model Introduction............... 23
4.1.1 Analysis Method .......... 24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 65
5.1 Conclusion ............. 65
5.1.1 Overall Trade Balance Conclusion ................. 65
5.1.2 Electronics Industry Trade Balance Conclusion ................... 66
Chapter 4- Trade Imbalance Factor Analysi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will introduce the data, model, method, and results of this thesis' main analysis.
4.1 Model Introduction
When do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the first thing decision to make is what model to use, and why. However, any advanced scholar knows that you do not simply first choose the model, then find the data and choose the topic, a mistake made during this process. Advanced scholars will instead, first choose what should be analyzed, then find the data, and finally choose a model that fulfill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nd can accurately analyze the data.
In the leadup to this thesis, the original idea was to first use a simpl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dea being that all data and factors would be represented as time series dat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 its most simple form comapres the relationship of multiple time series against each other, and tests the strength of their relationship. Before this is done though, this data must be tested in a multitude of different ways to ensure that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to be used to effectively measure their relationships. After all data for this analysis had been collected, there was at one point as many as 15 different variables being tested for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de balanc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m were eventually ruled out because of limited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to the trade balance, despite ample real world evidence of their effect. Factors such as advanced labor shortage, cost of labor, transportation costs, among others were ruled out in favor of more traditional factors.
........................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5.1 Conclusi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will discuss the main takeaways from this statistical analysis, as well as what these mean, and explanations for why these results are the way they are.
5.1.1 Overall Trade Balance Conclusion
1. Overall trade balance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US GDP than China GDP because the US is more reliant on China for production of goods. With the US being heavily reliant on consumption to drive growth, any GDP growth will result in more consumption. This growth in consumpt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which cannot be met by the domestic market, therefore imported goods fill the demand. In the extremely competitive US, low cost is key, and because of the labor cost advantage China has, they are able to beat many domestically produced goods. This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the trade deficit.
2. Foreign Exchange plays a minor role in affecting the electronics trade balance. and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not statistically strong enough to say that is the main cause. Foreign exchange undoubtedly determines to an extent the value of the goods being traded between them, but does not influence price enough that it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rade balance, this factor is likely more influentially in some specific industries, but only sligh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changes.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外商对老挝直接投资的动因及贸易效应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由于工业生产较为落后,老挝的许多商品,日用品及工业原材料都要依靠于进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中国与越南的产品相对泰国价格较低,使得老挝与中国及越南的贸易亦有大幅度增长。目前,电力输出为老挝最主要的出口项目。木材过去一直也是老挝的出口最主要的商品。但由于森林过度砍伐大致许多环境问题,老挝政府一开始禁止原木出口,并鼓励出口有一定技术行亮的木质产品的出口。
截止 2015 年 6 月,老挝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泰国、越南、中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主要出口产品有矿产品、林产品、资源性初级产品。主要进口产品有石油、加工制成品、建材、日用品及食品、家用电器等。 2012 年 11 月,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动态有望促进老挝贸易的增长,多样化、丰富化老挝的贸易伙伴以及贸易结构。
本文以老挝吸引外资状况、老挝宏观发展环境以及老挝贸易现状为研究背景,希望可以找出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进一步,分析老挝贸易与吸引外资存在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希望可以给老挝政府提出一些建议来更好地吸引和使用外资。
......................
1.2研究方法
本文基本上用五个研究方法:
第一是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东南亚学者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其他中文和外文期刊网等数据库,充分阅外商对外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老挝投资环境的文献资料等。了解其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作为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
第二是实践研究法:通过各个政府部门和驻老挝的外商了解投资实际情况。为了增加该方面的知识本人将到某家驻老挝的外商实习和到各部门访问。
第三是数据分析研究法:数据将从老挝政府部门如:计划与投资部,统计局,及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等,最新和准确性最高的数据会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而得出可靠性的结果。实证分析将在论文的第五章进行,第一部分将老挝与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将把外商在老挝投资指数,国外企业对老挝投资和老挝与各国进口贸易额进行回归分析。
第四是逻辑分析法:本文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为对比法和归纳法。本文在研究终老双边贸易结构和发展概况都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再总结归纳出之间的不足和缺失,为后续创新方法提供有利说明。
最后是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从静态分析用图表来说明老挝与各国的贸易状况及直接投资特点到动态模型具体数据分析,把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放在互相辩证关系下进行详细分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特别快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有着空前提高,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是推动世界经济、投资国经济及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资本主义向垄断主义阶段过渡的进程中,随着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与发展,形成庞大的金融系统,因此,资本输出有很好的基本条件,逐渐发展,最终超越过传统的商品输出。国际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也称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对另外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进行生产性直接投资,以此获得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控制权和获取长期特许的利益的一种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分工一种重要方式。其中,资本流出的国家成为投资国,而资本流入的国家成为东道国。
从投资国的视角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有三种基本形式。
一是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Horizontal FDI),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生产与投资国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多数发生于市场中同类产品的差异化,跨国公司扩大产品的垄断优势和规避投资国国内反托拉斯法律等。二是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Vertical FDI),是指跨国公司对产品生产的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或下游流通业环节的投资,将产品生产的全部环节由外部化转为内部化。包括逆向垂直投资和正向垂直投资。三是混合型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具有上面两种投资的特征。
从东道国的视角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进口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Import-Substituting FDI),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生产原来必须向投资国进口的产品。二是出口扩大型对外直接投资(Export-Increasing FDI),是指跨国公司为了获取东道国的廉价生产要素或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品而投资。三是政府促动型对外直接投资(Government- Initiated FDI),是指东道国政府为了减少政府外汇短缺等原因,而鼓励跨国公司对本国的投资。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都属于上面的两种类型,比如同时是由于东道国政府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原材料所引起。
.........................
2.2 外商对老挝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
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众多,目前国际上具有比较影响力的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发展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动因解释)和国际非主流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动因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包括海默教授与金德尔伯格在 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莱、卡森和拉格曼的内部优势化,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为代表的日本学者提出的边际产业理论。国际直接投资非主流理论相对于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出现更晚一些,主要解释从 1970年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出现对外的直接投资现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局部技术变动理论及坎特维尔的技术积累理论。
本文将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主,其他理论为辅对外商投资到老挝进行探究其动因。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动因国际生产这种理论是被运用最多最广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外商之所以对东道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因为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和区位优势理论(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也就是 OIL 模式。外商想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应该要同时拥有三个优势,从企业拥有这三项优势的不同情况,投资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主要参考拉奥(1983)的局部技术变动理论。该理论研究结果主要结论有三个。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的技术知识当地化之后就不同于在发达国家环境进行的,所以基于环境相似共同很多相邻的发展中国家会出现国际直接投资。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该国市场特点,因此在市场需求有很多共同性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不仅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当地销售供给条件与需求条件紧密结合有竞争优势,而且还来自于其在小规模生产的条件新创新技术会产生更多的效益。
.........................
第三章 外商投资老挝概况............................... 16
3.1 外商对老挝直接投资阶段............................. 16
3.2 外商对老挝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长.................................. 17
第四章 外商对老挝投资动因实证分析...................... 21
4.1 外商投资老挝的动因分析....................... 21
4.1.1 所有权特定优势..................... 21
4.1.2 区位特定优势...................... 22
第五章 外商投资对老挝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 34
5.1 本文的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34
5.2 国际直接投资按国别分行业的贸易影响实证回归分析............. 35
第五章 外商投资对老挝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本文的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本文会采用面板数据构建老挝贸易引力模型,最主要的目的是分析 FDI 变量对老挝贸易的影响。按理论来说,不同的行业部门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为了更准确量化测量这些具体影响,本文也会按不同行业来分析。对于商品贸易进行行业或产品细分方法很多。
本文主要借鉴英国学者 S.Lall(2000)的 5 大类法,分别是:初级产品(PP)、资源型制成品(RB)、低技术产品(LT)、中技术产品(MT)、高技术产品(HT)。然后再将后四类产品进一步细分为 9 个小类: 以农业为基础的资源型制成品(RB1) 、主要包括经加工的肉类、饮料、木制品、植物油等;其他资源型制成品(RB2),主要包括金属精矿、石化产品、水泥、玻璃、石材等; 纺织服装等低技术产品(LT1) ,主要包括纺织产品、服装、帽子、皮革制造、箱包等; 其他低技术产品(LT2),主要包括陶瓷、简单金属铸件、家具、珠宝、玩具、塑料制品等; 汽车工业产品(MT1) ,主要包括商业及客用车辆、摩托车及零件; 加工工业产品(MT2),主要包括合成纤维、化工产品、颜料、合成肥料、钢材等; 工程机械产品(MT3)主要包括各种制造业机器设备、水泵、轮船、钟表、常用家电等;电子电力产品(HT1) ,主要包括办公自动设备、视频接收发送器、发电机等; 其他高技术产品(HT2), 主要包括医药产品、航空设备、精密光学仪器等。具体分类请看附件。可是该分类过于详细,只适用于 SITC 编码系统,而老挝的国际贸易数据大多数都采用 HS 编码。
本文的数据来源说明:不同国别的外商对老挝的投资金额,不同投资领域的投资金额,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的投资金额的数据来自于老挝投资与计划局和老挝统计局(见附件);老挝的贸易数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 UNCOMTRADE)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平均收入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各国的绝对地理距离,本文采用来自于网站的距离测算器(Distance Calculator)能测量两个国家中心的距离为两国的距离。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定量实证分析相结合,主要来探讨两个问题 :外商对老挝进行直接投资的动因和贸易效应分析。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不稳定的增长趋势特点。不同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较大,在投资规模、投资项目数量以及实际投资资金总额都有很大的波动性。但总体来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项目个数,而且投资金额也大幅上升。在投资领域方面,外商在老挝的活动日益活跃,从实体经济的行业,农林业、手工业、建筑业到服务业,旅游、咨询、金融都有外商的积极参与。
6.1.1 外商对老挝直接投资的动因结论
使用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当前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本文发现促进外商对老挝投资最主要有老挝丰富的自然资源、老挝当地较为稳定的社会治安、老挝因为不发达国家地位所享有的普惠制制度等。
投资动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的各解释变量都显著,说明实证研究结果是支持理论分析的预期。进一步表明,目前影响外商对老挝投资有内部化优势因素,控制老挝市场、控制老挝的原材料供应链(泰国,中国,越南)。还有区位优势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越是发达国家对老挝投资越多,说明这些国家的外商通过利用老挝的区位优势,也就是最不发达国家地位所享有的关税减免、东盟成员国地位对东盟市场准入零关税、等。最显著的是所有权优势,这也解释中国、越南、泰国是老挝投资最多国家的原因。因为,三个国家与老挝有相连的边界,有共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政治体系,所以相对于其他国家这三个国家的企业的技术方面,资金管理方面更适用于老挝的特殊国情,导致他们所有权优势明显促进了这些国家企业对老挝投资。除此之外,老挝相对于中国、泰国、越南,资金更加短缺,技术更加落后,管理经验更少,而这三国的企业关系往来却很密切。因此,造成中国、泰国、越南对老挝所有权优势最明显。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金砖国家自贸区预期经济效应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对于新兴国家中的"金砖五国"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承接服务外包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国的发展情况与发展水平又各有不同。印度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方面的发展最早且成绩显著,是该行业的领军人物。除2008金融危机时带来的影响导致印度服务外包市场增速略有下降之外,其服务外包基本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速度。截止于2012年,印度的软件与服务业产值规模为1000亿美元,服务外包无疑已经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服务外包行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在服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政策倾斜的国家背景下,中国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可从越来越多的知名瞎国公司向我国外包服务项目看出。2005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开始显著提速,年平均增长率基本稳定在40%-50%之间,2013年,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的金额已经达到630亿美元。俄罗斯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名列世界前茅,这得益于俄罗斯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及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良性引导,俄罗斯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及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使得其在承接软件服务外包项目方面的竞争力十足,可以与印度一较高下。
....................
1.2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广泛被跨国公司采用,离岸服务外包既能使发达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又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当下的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IT方面的服务外包,他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加复杂。为了对离岸服务外包行业有更清楚的认识,及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中作出更理想的选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离岸服务外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不过这种深入研究应该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毕竟理论是一切实践的基础,更全面及更深刻的理论认识有助于在经济实践中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以往关于离岸服务外包的研究更倾向于从发包国的利益出发,探讨将非核心服务外包出去会给其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而从接包国角度出发的研巧虽然正在逐渐增多,但视角较为单一,针对这种研究现状,笔者选取了离岸服务外包发展快前景好的金砖五国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也尽可能全面的通过对比、定性、计量的手段让研究更有说服力,期能够为政策制定者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此外,从现实角度来看,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可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益处有:促进产化结构升级。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可使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促使劳动者向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业转移,最终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善;增加就业岗位。制造业对自然资源要求较高,而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人力资本需求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就业难的问题;促进技术进步。在离岸服务外包中,作为接包国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向作为发包国的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的经验,从而获得技术进步;减轻生态压力。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高附加值与无污染的特点可缓解我国以往大力发展制造业时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推动GDP绿色增长。
...................
2离岸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2.1服务外包的定义与分类
2.1.1外包
GaryHamel&C.KJPrahalad是首次提出"外包"(Outsourcing)这一概念的美国学者,他们认为外包实际上是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到外部进行的方式,可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便提高本企业在行业内的核尽管竞争力。目前受到理论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外包的实质是企业整合资源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通过签订合同这种方式将内部非核心的、辅助性的职能和业务转移到专业化的厂商去进行,而企业本身则集中精力于自己所擅长的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竞争力,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
2.1.2服务外包
将企业内部中间品的制造或者加工环节委托给外部的优秀厂商进行的行为不能叫做服务外包,只能称么为制造外包;服务外包是指将IT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特定的服务职能委托给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的行为,它转移的对象与制造外包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关于服务外包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服务外包(ServiceOutsourcing)指的是发包商为了实现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核心业务在行业内的竞争水平并向高端价值链转移的目标,而将诸如IT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流程服务等企业内部的流程性服务职能通过签订商务合同的形式转移到拥有技术及成本优势的专业供应商进行的活动。
.....................
2.2相关理论回顾
2.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也叫做"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在181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家间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这种生产水平的差距导致两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也不一致。这个时候,为了使两国福利最大化,应该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薛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各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贸易这种方式使两国的状况均得到改善。我们同样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外包行为,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企业需要合理的分配可利用的资源。由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可利用资源,当国外的某种资源更丰富因而价格也更低的时候,企业就可选择将这部分业务外包到该国,,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例如,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业务如在本国进行的话,可能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如果选择将这部业务外包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的话,那么本国劳动成本与接包国的劳动成本的差额就可以算作一种额外利润被企业吸收。
2.2.2核心竞争力理论
C.K.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自此核也竞争力的概念迅速传播并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可。作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指导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协调、整合内部的各种资源与技术,且这种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下去。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在瞬息方变的商业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并有能力将这种竞争优势发扬光大、予以保持。外包行为亦可以用本理论来进行解程。为了提升企业在行业内部的核屯竞争力,必须在有限资源的环境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将生产效率低下、不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服务职能外包出去,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内部资源放在如何提升及维持其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业务,从而使这种竞争优势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而这种行业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使企业扩大其市场份额,最终增加企业的效益。
上世纪90年代来,得益于信息科技的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据IDC数据,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达9750亿美元,其中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为12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由于之前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带来的影响,其增长率有所降低,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展现崭露头角,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及政府对基础设施等的支持力度加大,恩些国家在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据估计,未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增长率将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到2020年时,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到1.8万亿美元的规模。
.......................
3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14
3.1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及特征............14
3.2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18
4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27
4.1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27
4.1.1经济发展水平.............27
5研究结论与启示...........40
5.1研究结论.............40
5.2政策建议............41
4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
4.1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1.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项宏观指标,能从多个方面反映出一圃经济的总体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高,说明该国的国内各方面环境较好.无论是基础建设环境还是商业环境都比较适合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高,还往往代表着该国的市场规模较大,这样跨国公司的选择余地也较大。最后,经济发展水平高,也能从一定角度预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跨国公司向海外市场扩张提供了便利。所,跨国公司青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其服务外包的目的地。
金砖五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2008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据IMF估计,到2015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会大幅增加,五国经济总量之和将超越美国,届时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方面,五国的也将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2013年,德国BITCOM协会指出,未来几年全球盯外包产业的增速将快于总体经济的增速,这其中金砖国家的增速最高。
.....................
5硏究结论与后示
5.1研究结论
首先,从金砖五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来看,中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显著。虽然中国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较快,但是与印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接包层次较低,高端离岸服务外包的承接较少;而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国内的政策支持方面,中国要逊色于俄罗斯与巴西等国家。从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方面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思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这方面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要低于印度,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也排在印度与巴西之后。可见中国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方面的市场潜为并没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中,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较,中国有不少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的经济规模最高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此外,虽然在劳动成本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正在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从人力资本角度看,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绝对规模据金砖国家首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却不及俄罗斯等国家;还有,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尚且处在较低水平,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这些因素将制约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影响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总体竞争力。
最后,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笔者运用金砖五国的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这几项因素对一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劳动成本的快速上涨对其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汇率虽然对离岸服务外包承接有反向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却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本选题有着极强的时代和现实背景。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苏艰难,我国经济也呈现出由高速増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等特征的新常态;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已经陷入谈判僵局,但国内外自贸区发展都迎来新一波高潮,引致对新一代经贸规则制定权的激烈争夺;我国对自贸区战略高度重视但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撑。具体的选题背景阐述如下。
1.1.1低迷的内外部经济环境
首先,全球经济艰难复苏。自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仍然处于艰难复苏阶段,特别是2014年世界经济仍未有明显回暖复苏的势头,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尚未走出危机阴靈,均在努力摆脱经济增长顽势。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第4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就鲜明地强调应对整体经济低迷的全球新局势的重要性,因为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复苏依然未知,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美国经济增长复苏较快但是否将继续保持送一复苏趋势有待观察;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经济也呈低迷态势,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
1.2选题意义
本文从自贸区的视角切入研究其驱动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将自贸区与经济增长两者紧密联系,既可以为我国经巧增长挖掘新动力,又可以为我国自贸区的快速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具有双赢的意义。对我国自贸区驱动经济増长进行研究,对世界其它经济体走出经济困境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对于充实自贸区经济増长效应的理论思想及对国家政策决策有参考意义。具体的选题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经济层面
本文的研究首先具有经济层面的意义。首先有利于为进入新常态的我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和驱动为。根据徐康宁(2013)的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包括资源与能源供应不充足、出口的增长动力萎缩及投资机会逐渐减少等方面,而自贸区建设通过扩大资源市场、销售市场和资本市场规模能够切实缓解和不同程度解决上述发展瓶颈。通过自贸区建设有望释放自贸区红利进而驱动经济增长,最终成功打造经济的"升级版",掀起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对于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讲"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逐步进入新常态,2012年经济新常态开始确定,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9.3%下降到2012年的7.7%,若无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的則激,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间可能还要提前。面对经济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増长由高速增长降为中高速增长,我国也是从多方面着手寻找新的驱动力来寻求驱动经济"回暖"增长,而本文的研究也正可以满足这一现实经济需求。
其次,对于承上启下并实现2020年两大目标和"两个一百年"意义重大。2015年正好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研究我国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稳定和驱动经济增长,保质保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规划目标,并为"十三五"的五年规划提供新型的经济驱动力,最终为实现十八大关于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2010年两倍两个翻番目标提供保证,也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要条件。此外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并最终实现"中国梦"也颇具重大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时代和现实意义。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自贸区影响成员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伴随着自贸区在全球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自贸区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涉及自贸区建设的政治影响、发展策略、原产地规则、资源和能源安全及地区安全稳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于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始终贯穿自贸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一直是自贸区研究的心内容。大量学者从经济增长效应角度对旨贸区建设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自贸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针对自贸区是否会驱动经济增长及驱动力是否显著等各抒己见。观点主要有有助于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有利有弊、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四种。
2.1.1有助于经济增长
当然除了采用CGE模型W外,也有学者采用了其它实证方法对某些或某个自贸区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Sun&Reed(2010)选用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PPML)等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欧盟-15、欧盟-25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全球主要自贸区建设带给自贸区成员内部的农业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问题,研究结果支持这些自贸区建设均可以带来农业贸易快速增长。Fadeyietal.(2014)利用引为模型的PPML法验证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建设对各成员间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内部净贸易创造效应明显,区域内的贸易量也显著提升。
少数学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自贸区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朱颖(2005)认为倘若中国和澳大利亚双方可以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共建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势必会大大提升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水平和合作规模,优势互补的结果是对双方的货物、服务贸易及投资活动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促进作用。陈淑梅(2013)认为美国正在建构国际贸易新规则,并力求自贸区驱动其经济增长,这也表示出自贸区能够驱动经济增长的含义。
.....................
2.2我国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文献
由于我国的自贸区谈判起始于2002年,因此国内外关于我国自贸区的相关研究也从2002年并逐年增多。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和经济影响力在全球地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并积极推进自贸区的相关工作,因此跟我国相关的一系列已经签署协定、正在谈判、正在研究,甚至构想中和设想会进行谈判的自贸区也纷纷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此外,一些我国虽未参与但可能会对我国经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一些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也被关注。
尽管随着自贸区谈判数量的增加和谈判内容地扩大,对我国自贸区的研究也囊括越来越多的非经济效应方面,但本文选题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增长效应,故对自贸区产生的非经济效应的研究没有进行讨论。关于我国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如何,学者们从贸易増长效应、投资上升效应、社会福利提高效应和经济总量扩大效应的弯单一或多个视角展开研究和讨论。
2.2.1单一视角
经济增长效应是一个总括概念,可细分为贸易増长效应、投资上升效应、社会福利提高效应及经济总量扩大效应等诸多方面。单-视角就是指对我国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主要是从其中一个效应方面展开。
首先,贸易增长效应视角。国内外学者大都肯定了无论是已经签署协定、正在谈判和正在研究中的各个自贸区建设对我国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
其次,投资上升效应视角。伴随着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发展,谈判议题逐渐增多、合作范围逐步扩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自贸区合作早已不再仅局限在贸易领域,对投资议题的谈判也已成为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社会福利提高效应视角。自贸区在提高贸易、投资等合作活动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往往也会带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变动,进而引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动,大量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关注和探究。
....................
第三章自贸区经济增长思想的理论演进..............32
3.1渊源:自由贸易的经济增长思想............32
3.2基石: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增长思想.........36
第四章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及作用机制探究...........49
4.1数理模型构建...........49
4.2作用机制分析.........57
第五章我国自贸区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70
5.1引言............70
5.2我国自贸区发展的整体概况.............70
第八章我国正在研究的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实证模拟
8.1引言
根据我国商务部和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公布的相关自贸区资料,我国正在研究中的自贸区可以按照研究快慢进度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已经结束联合可行性研究但尚未正式启动谈判的自贸区,这类自贸区包括中国-印度自贸区和中国色列自贸区;第二类是处于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自贸区,包括中国-哥伦比亚自贸区及今年刚削宣布启动可行性研究的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区、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区、中国-摩尔多瓦自贸区化及中国-智利自贸区升级版;第呈类就是力求开展可行性研究的自贸区,这类自贸区主要包措已经在北京APEC会议通过路线图并力求展开可行性研究的ItAAP。
通过分析以上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自贸区可知,自贸区伙伴主要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己经有实质行动的与经济发达自贸区伙伴进行的是中国色列自贸区。此外,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瞩目和热议,由我国提出和引领建设的"一带一路",其实际上是一个自贸区群网络,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是由一连串自贸区等构成,而并非指是一个自贸区。在第屯章涉及到的正在谈判的中国-海合会自贸区、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和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等,及本章提到的中国-印度自贸区、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区和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区等都属于"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商建自贸区的"步伐"正在加快。
为便于分析,本章也采用选取代表性自贸区进行研究的方法,即从我国正在研究的三大类自贸区中分别选取一个代表性的自贸区进行研究。具体是从已经完成联合可行性-研究的自贸区中选取中国-印度自贸区,正在进行的可行性研究的自贸区中选取中国-哥伦比亚自贸区队及力求开展可行性研究的自贸区中以FTAAP作为研究对象。下面的研究将围绕这三个自贸区展开。
........................
第九章研究总结
9.1研究结论
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自贸区影响成员经济增长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归纳出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有助于经济福利增长、对经济福利增长有利有弊、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尽管学者们对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研究结论、观点有异,但主流意见是认为自贸区建设会促进经济增长及认为自贸区对经济增长有利有弊两种。通过对"我国自贸区经济増长效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发现大多数学者郡是从经济增长效应的一个效应方面(比如贸易增长效应、投资上升效应、社会福利提高效应和经济总量扩大效应),即从单一视角分析我国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只关注了自贸区产生的一种经济效应,只有少量学者同时分析了自贸区产生的两个或三个经济效应,同时研究结论和观点大都支持我国自贸区建设会带给我国积极的经济增长效应。此外,国内外学者尚缺乏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某经济体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尽管大多数研究已经认识到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但都未能明确将自贸区提升为经济增长一种驱动力的高度。
其次,对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思想按照渊源、基石和提出的理论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指出自由贸易的经济增长思想是渊源、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增长思想是基石,Meade和Robson各自的自贸区理论的经济増长思想是正式提出。以理论演进为基础,对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从数理模型构建和作用机制研究两大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出了自贸区之所以能够驱动经济增长的依据和途径。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显示,自贸区只有提高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都在内的产品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驱动作用;作用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自贸区会通过静态作用机制(包括贸易红利机制和福利效应机制)和动态作用机制(包括投资紅利机制、规模效应机制、竞争效应机制和技术效应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且这些作用机制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它们通常相互影响并形成合力驱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引入
数十年来,全球经济水平在整体上是提高的。虽然偶尔出现经济波动,但是各国政府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了这些困难。当今世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依存,贸易合作日益频繁。如图1-1所示,2014年全球出口贸易额为15.86万亿美元,几乎为1988年0.79万亿美元的20倍。全球经济能够实现如此之大的进步,一部分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以中国为例,经济改革后的中国创造了令经济学家难以置信的伟大成就,这让全世界开始聚焦于独特的中国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亚洲及全球经济的驱动力量,也是广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紧密的贸易搭档与出曰来源地之一。1984年,改革开放政策拉开序幕后的第6个年头,中国出日贸易总额仅为日本的14.6%、美国的11.7%。然而到了2013年,改革开放后的第35个年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21万美元,超出日本67.6%、超出美国28.5%。
从数量上来看,这些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是大幅度增加了。某些斤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了出口贸易总额的提高。但是,出口贸易总额无法衡量一个国家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变化。为了实现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各国政府鼓励各出口行业协调发展。因此,与传统优势产业相比,弱势产业更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大力加强弱势产业的国际竞争为,符合本国贸易发展的长远利益。那么如何分析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变化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借助Kehoe和Ruhl(2013)提出的新产品出口边际这个测量工具。
.......................
第二节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对于现实意义而言,物流直接影响着国内贸易公司的采购和供应链。针对物流的研究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广阐的视角,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商业环境改善,从而推动出口贸易增长。比如,海洋运输是大宗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因此港口建设是众多港口城市的发展重点。提髙港口效率能够直接改善出口公司的交易环境,送种交易成本的降低对出口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宏观层面,物流发展水平影响着贸易公司的全球采购和投资。在微观层面,物流质量影响着贸易公司的组织结构。落后的物流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贸易成本,因此制约了贸易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先进的物流管理能够缩短贸易公司的交货时间、减少存货数量和降低运输成本,这使得该物流条件下的生产者更加有优势。
当今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初级阶段,物流设施的建设程度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低速的贸易增长。如果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健增长,那么必须加大物流设施建设投入,从而在国内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物流网络。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观测对象,Yeaple和Golub(2007)发现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导致了低生产率。电力缺乏、道路破损、通讯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投资和经济增长,从而无法彻底结局地区贫困。物流基础设施不仅影响整个国家的生产率,而且影响行业生产率。因为物流质量对投资决策影响巨大,所以低廉的运输成本能够推动国际化分工,也能够指引某些产业的地理位置选择。
随着我国大为提倡产业转型升级,各地方政府开始关注出口贸易的结构优化。在早期,我国出口企业利用低售价占领出口市场,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现在中国经济在逐步强大,国内劳动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出口厂商的技术创新变得更加紧迫。如果物流建设能够促进出口贸易的增加,那么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有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通过研究物流与新产品出口边际的互动效应,我们能够为出口企业给出合理的发展决策,并为相关的政府部口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物流的定义与经济价值
生产分工的高度细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特征,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给物流带来了极高的要求。因为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所以物流的作用在于架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物流系统不仅处理物理货物的流通,还处理各种信息的传达。物流是一个多元化且动态化的专业术语,在不同场合下运用会具有不同的含义。既然本文的研究主题为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那么我们有必要先对物流的概念进行定义。
一、物流的定义
欧洲物流协会(EIA)对物流的概念做出了送样的解释:"物流指的是对人或物如何安置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及在同一系统中为了实现相同目标的相关活动。"英国物流与运输协会(OLT)给出的解释为:"物流指的是资源的分配,其特点为合理的时间、合理的地点、合理的成本与合理的质量。"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则认为:"物流指的是货物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被有效地运输和管理,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些货物基既包括普通的物理实物,也包括虚拟的信息流。"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的任务在于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在全球生产链中,物流既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也包括最终产品的送达。实际上在商业界和学术界,物流送个概念不存在固定的定义。
一个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是生产的可持续性,社会化大生产中每个环节都要保持高度的连贯性。Manraietal(2001)以中东欧18个国家作为聚类样本,探讨了这些国家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研究发现跨国公司不仅考虑目标国家的潜在市场规模,而且还考虑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相对于产品生产、业务推广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质量是外生的,原材料与最终产品的配送并不是完全由生产者自身决定。在政策优惠程度接近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那些物流管理高效的国家作为销售地。He化ing(2006)认为现代企业需要面对随机动态变化的市场,所以物流系统的运行将变得更加有挑战性。现代化生产管理讲究高效准确,并提倡利用有限的资源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传统的生产系统和供应A网络通常是被提早设定的,但是现在经济社会中存在消费波动、流行趋势改变、工厂机器损坏、企业异质性、工人罢工、稀缺资源竞争等状况。
.........................
第二节新产品出口边际的起源和发展
从本质上讲,新产品出口边际可以被归类于出口贸易增长的范畴。若要全面地理解新产品出口边际的起源,我们应该从出口贸易增长入手。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成熟,经济学家发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很难解释当前的国际贸易现象。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等重要的经济特征,因此传统的理论模型需要被修正。
一、概念的发展
在经验研究中,出口贸易增长可以被分为两部分。如果出口贸易増长来源于早期已经在出口的产品,那么这种出口增长被称为内生边际。如果出口贸易増长"来自之前从未出口过的产品,那么这种出口增长被称为扩展边际。如今各国政府强调出口结构升级,因此扩展边际更受媒体的关注。本文将研究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那么如何衡量新产品出口边际?
科技进步带来了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整合,这表现为空运业务和海运业务的迅速扩张。物流业务的不断增大,意味着物流系统对港口开发和城市规划将有更高的要求。从全球范围来看,物流的革命浪潮几乎波及到各个产业。物流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硬实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吸引外资进入的重要条件。物流能给本国居民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国的居民福利。那么物流对出口贸易有怎样的影响?
一、理论研究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使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条件是融入到世界经济中。许多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孤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极高的贸易成本。物流成本作为贸易成本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出口贸易额的核也因素之一。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尝试从理论上分析物流对出口贸易重影响。Clari化和Findlay(1W2)指出,如果一个国家连货物运输畅通都无法保证,那么这个国家从事国际贸易的能为是被大幅度削弱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部口的重要职责,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重要保证。Clarida和Findl(1992)认为基础设施是比较优巧的来源之一,物流基础设施的价值不能被低估。Yeaple和Gohib(2007)认为物流基础设施不仅会影响产业层面的生产率,还会影响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分工。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对比的指标,Yeaple和Gohib(2007)分析了两个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基础设施对不同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怎样的影响基础设施对国际贸分工有怎样的影响用公路网络作为衡量物流基础设施的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公路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极大的影响。物流基础设施增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种影响是统计性显著的。要素流动性和运输成本都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运输成本的受关注度显然小于前者。有鉴于此,Behrens和Picard(2011)探讨了竞争性的运输市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物流成本与贸易活动的区域分布存在关联性,因此物流基础设施影响着区域专业化分工。Beharetal(2013)发现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物流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在引力模型中纳入企业异质性和物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物流水平提高相当于缩短贸易两国的空间距离。此外,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出口弹性也比较小。
.......................
第三章物流对出口穀晌的理论机制...............17
第一节模型的设定............17
第二节生产者的出口决策...............20
第三节均衡分析...............22
第四章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影响的实证研究............25
第一节新产品出口边际的测算............25
第二节物流发展水平的量化...............29
第五章总结与政策建议.............47
第一节研究结论...............47
第二节政策建议...............49
第四章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影响的实证硏究
第一节新产品出口边际的测算
为了将物流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本文选择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表现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Index)作为衡量指标。由于世界银行仅提供了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这四年的物流表现指数,因此本文的面板数据年份也选择了这四年。借鉴Kehoe和Ruhl(2013)关于新产品出口边际的测算方法,我们还需要额外的年份来确定稀缺贸易品(Least-tradedGoods)。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SITCRev.2编码出口数据作为基准组,这兰年的平均值来确定哪些出口品属于稀缺贸易品。某些经济学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测算新产品出口边际,其基准组仅由一年的数据构成。我们认为,这种采用单一年份来测算新产品出口边际的方法是存在缺陷的。比如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在第一年为零,那么在以第一年作为基准组的情况下该种商品被归类为非出口品。若该种商品在第二年出口额为正,那么在第二年作为基准组的情况下该种商品就不属于非出口品了。所以,如果仅仅用单一年份来作为基准组,那么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分类就取决于基准组所在的那个年份。但Kehoe和Ruhl(2013)提出了更加合理的统计方法,即选择最初三个年份的出口贸易数据作为基准组。将这兰年的出口额按照srrc编码进行加搜并丈出均值,用所求的均值来判断未来年份某种商品是否属于稀缺贸易品。所以,Kehoe和Ruhl(2013)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基准组年份选择对新产品出口边际测算结果的干扰。
..........................
第五章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证明了物流也是新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了使经济指标便于量化分析,我们选择了世界银行公布的物流表现指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在控制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进口贸易额等变量情况下,物流水平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新产品出口边际的增长。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参考Kehoe和Ruhl(2013)提出的统计方法来测算新产品出日边际。选择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作为基准组,将这三年的SITCRev.2编码四位数的出口贸易数据相加,并求出平均值。将所求的平均值由小到大排序,计算出累积和。以平均值总和的八分之一作为临界点,将累积和小于临界点的那些商品归类为新产品(或者说稀缺贸易品)。将这些基准组的新产品种类打上标签,在接下来的年份进行动态追踪。利用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共7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了混合OLS回归、随机效应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混含OLS回归没有包含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和个体效应,因此随机效应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更加可靠。随机效应回归巧固定效应回归得到的物流表现系数的符号都为正,且在1%水平上统计性。也就是说,物流对新产品出口边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15,在1%水平上拒绝假设,这说明随机效应估计量要优于随机效应估计量。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联系的经济体,日新月异的科技帮助了各个国家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一个国家如果要快速有效地融入全球市场,首先需要保证经济资源的通畅流动。现代化物流是包含存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综合性系统,.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效率的物流网络能够大幅度缩减贸易周期,从而为厂商带来时间和资金两方面的节约。物流的健康发展能够缓解出口企业在商品运输与管理方面的压力,这将鼓励出口厂商把重心移至产品的研发创新。本文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物流发展对一个国家的新产品出口边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物流对出口企业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为了更深入地优化各个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探寻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时,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内需不足、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和美国储蓄率偏低等宏观因素上,一些微观因素,诸如贸易结构的改变、跨国性生产分工模式的普及以及东亚国际生产分割网络的兴盛等却经常被忽略。事实上,正是这些微观因素使传统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国际贸易模式也随即发生了转变(Xing,2011②)。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逐渐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模式已由起初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逐步发展到当前的产品内分工,其中又以垂直型专业化分工(又称国际生产分割)最为典型。在垂直型专业化分工下,产品生产不再局限于在某一国家(地区)内依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是将其生产过程分割为诸如产品设计、组件生产和加工组装等若干特定环节后再依据比较优势的不同分散到不同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主要通过中间品贸易或零部件贸易共同依附于同一产品的生产链条之上。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通信、运输等领域服务链接成本的降低,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国际生产分割网络,成为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Zeddies(2007)指出,近年来全球贸易总量的“爆炸式”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分割带来的中间产品或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而东亚地区作为国际生产分割最为盛行的区域,其中间产品或零部件贸易往来相对于其他区域也更为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贸易统计制度基于总值原则来衡量全球范围内制成品贸易所产生的价值,国际生产分割及中间产品贸易的激增难免会扭曲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数据。中国作为东亚国际生产分割网络中的枢纽,主要扮演着组装加工基地的角色,表面上看可以通过出口贸易大获其利,实际上只获得很小一部分的组装加工费用,贸易数据扭曲现象尤为明显。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美间的iPhone 手机贸易。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苹果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组装基地,由中国从日、韩、德等国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依据现行贸易统计方法,2009 年美国因苹果手机贸易而对中国产生的贸易逆差高达19 亿美元;然而,若依据增加值方法,这一数字仅为 7300 万美元。实际上,生产一台苹果手机中国仅从中获得 6.5 美元的工资收入(Kadlec,2011)。这意味着美国绝大多数的贸易赤字可能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向中国出口大量零部件的日韩等东亚经济体(Xing 和 Detert,2010)。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一、关于国际生产分割测度方法的研究
国际生产分割的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 3 个基本条件:(1)一个最终产品至少要经历两个连续的生产阶段或环节;(2)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产品生产的某个阶段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获取附加值;(3)至少有一个国家在生产的某个阶段使用了进口投入品,且产出的绝大多数用于出口(Hummerls et al.,2001)。可见,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国际生产分割下的贸易包含了相当多的中间投入品。但是就产品本身的性质而言,很难直接区分产品是作为中间产品再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还是作为最终产品被消费者所使用。因此,对于国际生产分割的测度也一直是这类实证研究中困扰国内外学者的一个难题。
Feenstra 和 Hanson(1997)选用中间投入品贸易量作为国际生产分割的测度指标,测算了 1972-1990 年美国制造业产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品的购买量占全部中间投入品的比重。计算结果发现,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对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由 1972 年的 5.7%增加到 1990 年的 13.9%。Campa 和Goldberg(1997)基于同样的方法计算了 20 世纪 70-90 年代美英日加四国制造业进口的中间投入品情况,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四国制造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生产分割下的产品内贸易。国内学者郭炳南(2013)则将 Feenstra和 Hanson(1997)的计算方法归纳为公式(1.1):
其中,iM 表示生产产品 i 所需的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价值,jTM 表示产业 j 中生产所有产品所需的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总价值,P 表示中间投入品的单位价值,im 和jtm 分别表示产品 i 的产出量和产业 j 中所有产品的总产出量④。汪建新等(2015)基于 Melitz(2003)模型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在国际生产分割中融入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将会逐渐增加从经合组织国家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数量⑤。
.........................
第二章国际生产分割与中美贸易失衡现状分析
上一章首先基于中美两国的真实贸易状况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其次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国际生产分割相关概念、测度方法以及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研究文献,力求探寻文章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最后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足与创新之处。本章则试图从总体贸易层面的贸易差额现状分析来说明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东亚转移部分。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
一、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早先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1978 年的 206.4 亿美元迅速增长到 2013 年的41589.93 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 16.37%。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差额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对外贸易在 1994 年之前总体上表现为逆顺差频繁交替出现的平衡状态,而在 1994 年之后则始终处于贸易顺差格局,贸易顺差额也由当年的 53.93 亿美元迅速攀升到 2013 年的 2590.15 亿美元,20 年间累计顺差总额高达 21429.33 亿美元,年均顺差额约为 1071.47 亿美元;尤其是入世之后(2001 年),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贸易顺差规模更是以年均 22.56%的速度增长(见图 2-1)。
二、中国对美贸易差额现状
伴随着 1979 年中美两国友好邦交的正式建立,双边经贸关系逐渐实现正常化,贸易历程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1979-1992 年)、快速发展(1993-2001 年)和全面发展(2002‐至今)三个阶段,双边贸易总额也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截至 2013 年,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 5207.48 亿美元,较 1979 年增加了 5182.96 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 17%。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贸易差额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据中方统计(如图2-2 所示),中国对美贸易自 1993 年开始出现持续性的顺差,当年的贸易顺差额仅为 62.85 亿美元。而在往后的二十多年中,虽然受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顺差额出现了暂时性的小幅下降,由当年 1710.24 亿美元下降到 2009年的 1433.49 亿美元,但是其它年份的贸易顺差额都表现出了持续增加态势。截至 2013 年,这一差额更是增加到 2160.72 亿美元,21 年间累计顺差总额 18896.09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 19.35%,高于同期进出口贸易 15.81%的增速。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
一、美国对外贸易差额现状
如表 2-2 所示,1993-2013 年,美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额始终要大于出口额,且两者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由 1993年的 1155.66 亿美元迅速攀升到 2006 年的最高值 8279.71 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6.35%。虽然从 2007 年开始有所滑落,但仍保持着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贸易差额也基本维持在 6000 亿美元之上(除 2009 年外)。21 年间累计逆差总额高达89274.5 亿美元,年均逆差额约为 4251.17 亿美元。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巨额逆差状态。
........................
第三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 20
第一节 三角贸易的界定.................... 20
第二节 三角贸易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21
第四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 29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29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29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 3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35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36
第四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
文章研究的是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正值国际生产分割的兴起阶段,发达国家纷纷把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工资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蓬勃兴起的东亚国际生产网络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第一站。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与世界各国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对外贸易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威胁。然而,这种威胁产生的根源在于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所形成的“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模式以及中国在其中所处的组装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的特殊地位。因此,为了如实还原“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的真实情况(即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前向贸易和中国对美国的后向贸易),文章对实证模型做出如下设计:
(一)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Y )。对于双边贸易差额的衡量,现有文献通常选用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指标或出口与进口的比值指标。由于本文样本期间内中国对美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因此直接选用净出口,即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作为双边贸易差额的衡量指标。
2. 解释变量
(1)中国来自东亚经济体的零部件进口额( PCI )。在三角贸易中,中国与东亚经济体间的前向贸易主要是通过零部件进口实现的。随着中国从东亚经济体进口零部件的日益增加,中国代替日韩等东亚经济体服务于欧美市场的作用也就越明显,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程度也就越深。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前向贸易实质上将原本属于东亚经济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因此,选用该变量不仅可以检验贸易顺差的转移效应是否存在,还可以反映出它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程度。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
(2)中国对美国的最终产品出口额(FPE )。同上,在三角贸易中,中国与美国的后向贸易主要是通过最终产品出口实现的。作为东亚国际生产分割网络的枢纽,中国将来自东亚经济体的零部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后出口到美国,在带动本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同时,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扩大(贸易顺差的创造效应)。因此,该变量是影响中美贸易失衡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显著的衡量指标。预期该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出口活跃度的不断提高以及 GDP 的飞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在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性贸易失衡的状况,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威胁。鉴于此,文章首先从总体贸易层面定性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美国对中国以及各自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从而引出当前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紧接着,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通过对三角贸易指数的测算研究了“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最后的实证研究则着重考察了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中国从东亚经济体进口零部件、对美国出口最终产品以及三角贸易指数等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一、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结构性失衡
首先,从中方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中美贸易差额曲线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差额曲线的变动情况不难发现,伴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其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也在相应扩大。其次,从美方角度出发,通过美国对中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及其比重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东亚经济体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因此,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对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从东亚经济体转移而来,两国间的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倘若没有中方贸易,原来由东亚经济体生产的产品仍有东亚经济体自身出口到美国,则美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大。因此,只要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不发生改变,中美贸易失衡加剧的局面就很难扭转。
二、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主要根源于三角贸易模式
作为三角贸易的枢纽,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前向贸易,以及与美国的后向贸易使其贸易差额的地理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日韩等东亚经济体通过出口平台型 FDI 将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业务配置到中国,经由中国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后再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此种贸易模式在带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增加的同时,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扩大,从而产生贸易顺差的创造效应;另一方面,中国在代替日韩等东亚经济体服务于欧美市场的同时,也将原本属于东亚经济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从而产生贸易顺差的转移效应。接下来,三角贸易指数的测算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参与“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模式的程度不断加深,所发挥的组装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的作用日益显著。值得注意的是,75、76 和 77 这三类行业(ICT 行业)既是中国零部件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关键行业,也是三角贸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部门的行业,这意味着中国在 ICT 行业中的三角贸易往来也许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融资约束视域下工业企业出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从依赖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阶段逐渐过渡到依靠自主创新来提高生产力,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落后于其他技术先进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2006-2020 年)提出“自主创新”和“引领未来”这两大主题,同时这一战略方针也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本土的自主创新是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同于国家的创新能力上升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我国出口贸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从 2009 年起便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1978 年至 2014 年,我国出口年均增长率为 16.32%,远高于我国 GDP 的增长速度,据统计出口贸易对于 GDP 年均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 25%,但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企业出口的商品技术含量低,创新因素较少,只是扮演了价值链底层的“初级加工者”,那么如何继续维持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使得出口由“集约型”向“扩展型”发展,根本解决方法就是加强企业创新意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基础,走自主创新道路。但我国企业不论是出口还是开展创新活动,都不得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特别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出现融资难的情况屡有发生。林毅夫(2005)就指出,中国的金融机构在目前的金融制度下更偏向于给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中小企业获得其资金支持则要困难得多,并且就算获得了资金其融资成本也远高于那些国有企业的“低廉租金”。综上所述,我国虽是创新大国和贸易大国,但由于受到融资约束等条件的限制,还没有达到世界强国水平,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因此,如何缓解融资约束给企业出口和创新活动带来的压力和制约,并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出口对于创新的影响,是改善企业所处金融环境,提高我国企业出口水平和创新强度的重要解决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以往企业创新理论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规模、产权、人力资本等企业“异质性”单因素特征上,这些研究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加之不同国家、地区和行业数据的差异,使得研究结论并不统一。企业的出口行为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企业融资约束的存在会对企业出口产生显著作用,所以本文将基于融资约束的视域下研究企业出口对于其自身创新的影响。一方面,这样的研究考虑更加全面、系统,完成了“融资约束-出口”、“出口-创新”、“融资约束-创新”三段式效应到“融资约束-出口-创新”的单链式效应的递推,丰富了创新理论内涵;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此类文献相对稀缺,并且大多是研究融资约束、出口与创新中两两关系之间的文献,特别是没有将融资约束的存在在出口与创新关系的影响作用中凸显出来,并且国内关于三者关系的文献大多以国家、地区等宏观层面或者是行业中观层面进行研究,而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着手研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
二、现实意义
本文作为一项应用性研究蕴含了一定的政策内涵。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出口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在 2009 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是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普遍存在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这使得我国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并且这样的出口模式不利于我国企业占领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要摆脱这一困境,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是有效解决手段,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融资制度并不完善,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那么在这种现实压力下,“出口”这一形式能否帮助我国企业由“制造”走向“创造”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融资约束视域下关于出口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会对我国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一些新的帮助,为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微观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本文的研究充分考虑企业面对的现实经济环境,对企业利用出口优势保持长期竞争力和提高创新能力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出口贸易对创新的影响
根据新贸易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口是众多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前大多数学者支持出口对于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
(一)支持论
大多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出口行为的产生会对国家或者企业的创新带来一种积极效应。早在 1990 年,Romer 等人就开始注意到出口贸易对创新有着重要影响,Grossman 和 Helpman(1991)、Young(1991)都强调了出口贸易会产生学习效应,即一国出口商出口产品到其他国家会得到当地市场的反馈,从而对产品本身或者生产流程进行改进和创新。Hobday (1995)、Aghion 和 Howitt (1998)也提出了这一效应对于创新的影响,他们同样认为出口贸易不仅会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加强国家的学习技术、知识能力和竞争意识,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随着出口规模逐渐扩大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国家或者企业有能力承担更高的创新成本。Melitz (2003)通过衡量企业从出口贸易中获得技术和知识积累量,认为出口贸易确实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Criscuolo 等 (2010),Bratti 和 Felice(2012)分别利用英国和意大利企业的数据,研究均发现企业的出口行为会对创新产生一种正向激励效应。Hahn 和 Park (2011)应用得分倾向匹配方法和面板 VAR 模型,指出参与出口的韩国企业生产率提高更快,创新活动也明显加强。
国内学者也为此进行了实证研究。邹武鹰等(2008)通过使用全国 1986 年-2004 年省级面板数据(包含 28 个省市自治区),研究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宇官胜(2011)使用中国 1986 年-2008 年的国内专利申请数来衡量我国技术创新,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其结果显示出口与创新互有正向促进关系。刘秀玲(2012)利用高技术制造业、非高技术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发现出口额的增加与企业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一致性,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赖永剑和贺祥民(2013)采用 Heckman 两步模型,利用 2005 年-2008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出口贸易溢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论是出口水平溢出还是后向关联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均有显著正影响。
........................
第二节 融资约束、出口与创新
一、融资约束对出口的影响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的观点,由于企业异质性、沉没成本和更高投资要求的存在,当企业面临国外市场想要出口产品获取更多利益的时候会遇到内部资金短缺,需要进行外部融资,从而提高了融资成本,引发融资约束的问题。
(一)融资约束的存在抑制了企业出口行为
Chaney (2005)认为不良的融资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是企业出口的格兰杰原因。作者指出当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时会存在一个沉没成本,当企业为了克服这个成本进行融资时会受到流动性约束限制,融资约束会成为企业的外部障碍,所以企业在拥有良好的融资环境、充足的现金流时才应该考虑出口。同样,Moini (2007)认为克服沉没成本是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作者调查美国的生产商后,认为受融资约束的企业最好不要从事出口,否则将会遇到资金匮乏,周转不灵的问题。在借鉴 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Manova (2008)的理论成果表明无论是在国家还是产业层面,融资约束的存在对于出口都是阻碍因素,出口贸易额和出口企业数量都会明显下降。Buch et al.(2009)研究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额产生的影响后,发现企业的融资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而大幅受到限制,企业的国际参与能力也随之下降,出口行为受到抑制,这是国际贸易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Bellone et al. (2008)对 1993 年-2005 年法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着重研究了融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认为前者对后者存在显著的事前效应。作者发现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不平衡,企业的出口行为受到融资约束的限制,只有当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得到缓解,企业出口的可能性才会提高。但是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企业出口会缓解已经存在的融资约束,即融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类似的,Manolehe 和 Spatareanu (2009)利用捷克企业的出口数据研究发现,当企业融资门槛下降,融资环境得到改善,那么企业会很乐意进行出口以获取更多利润,但是融资和出口之间不存在反向关系。Minetti 和 Zhu (2011)认为信贷约束是融资约束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他们通过对 4700 家意大利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受到信贷约束的企业在出口概率和出口额等方面都低于无信贷配给限定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或需要外部融资的企业中此类现象更为显著。Berman 和 Hericourt(2008)则是对 9 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孟加拉国、印度、印尼、摩洛哥、菲律宾、南非和越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层面数据进行调研,他们考察了融资约束对企业贸易边界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企业的良好融资状况将帮助企业作出出口行为的选择。
.......................
第三章 企业创新、出口与融资环境现状分析 ................... 11
第一节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 11
一、我国创新活动整体概况 ................. 11
二、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 12
第四章 融资约束视域下出口对企业创新影响机理分析 ..................... 23
第一节 企业自主创新和融资约束概念界定 ................. 23
一、企业自主创新界定 ...................... 23
二、融资约束界定 ............................ 24
第五章 融资约束视域下工业企业出口对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第一节 影响工业企业出口对创新作用的因素 .................. 31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 32
第五章 融资约束视域下工业企业出口对创新影响的 实证分析
第一节 影响工业企业出口对创新作用的因素
关于融资约束、企业出口和创新的研究,国外学者更偏向于利用企业数据进行分析,而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区域或行业等中观层面,这是因为我国企业数量较多,分步较广,具有一定的统计难度,所以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较为匮乏,赵伟、韩媛媛和赵金亮(2012)曾以 2000 年-2003 年的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使用 2005 年-2007 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在大量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具体分析融资约束视域下企业出口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在分析时还要考虑影响这个作用的三个因素,即企业规模、不同地区和企业所有制,也是后面分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
(一)企业规模
作为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得认为企业规模的差异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他还指出企业和市场组织的最优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类似静态资源配置所要求的与经济动态效应以及技术进步的要求就存在不同。按照熊彼得的理论,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小型企业可能才是静态资源配置的最佳工具,而在集中程度较高的市场,大型企业更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产出的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两个假设:第一,企业规模变大使得企业创新加速增长;第二,创新与市场集中度正向相关。但关于企业规模与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一致结论,早先的研究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而提高,但最近研究的结果与之前的结论存在差异,Scherer(1990)指出在企业规模扩大初期,企业创新能力与之呈正向关系,而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正向关系有可能会变成负相关,甚至可能出现不显著的关系。此外,企业规模与企业融资也有紧密联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我国已成为普遍现象,现有研究结论指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不通畅,首先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国内资本市场体系目前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其次银行贷款困难,相对于信息不完全的中小企业,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型企业,最后由于中长期贷款难以获得,中小企业只能凭借融资成本较高的短期贷款维持自身经济活动。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通过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创新、出口和融资环境的现状分析,以及第四部分关于三者综合机理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第五部分通过对总体样本的工业企业、不同地区的工业企业、不同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和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融资约束视域下工业企业出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本文总结出以下结论:
(一)国家对于自主创新越发重视,我国工业企业已经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并且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但整体创新强度仍然偏低;我国工业企业出口贸易总量近年来不断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优化,长期以来依赖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局面有所改善,出口重点已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度产品;在融资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融资渠道也逐渐丰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区别对待不同所有制和规模的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因地区而异,政府在银行信贷中仍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二)我国企业是创新活动融资的主体,但是企业获得创新融资的渠道过于单一,政府在不断增加创新投入,但是投入强度仍然偏低,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时,企业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取支持,所以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如果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企业可以筹集更多的经费用于创新,那么对于我国整体创新的前进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同样,企业出口活动也与企业融资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当外部融资环境较为良好时,企业才更可能地进行出口贸易。
(三)在不考虑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企业出口对其自主创新有着正向激励作用,企业在出口的同时可以凭借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出口中学”效应、技术聚合效应等吸收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在考虑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当企业受到外部流动性冲击越大,出口行为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小;当外部融资成本提高,出口企业依赖外部融资的条件将恶化,同样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即融资约束的存在会给这种激励作用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中国对外移民的地理分布及贸易效应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由于国际移民的错综复杂性,因此对国际移民的定义有很多限定条件,本文引用李明欢教授对国际移民的定义。在自身对国际移民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联合国和国际移民组织等权威组织对国际移民的相关定义及说明,李明欢教授对国际移民的定义是越过国家边境、以非官方身份在出生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特定人口。这些国际移民是跨越国家边境生存的特殊人群,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选择加入移入国的国籍;也有一部分可能保留母国的国籍,仅持有效居住证件在移入国居住;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同时持有母国和移入国的国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速度加快,使得国际移民活动的规模快速扩张,移民人数持续增长。尤其是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全球国际移民存量加速增长。1965 年,全球国际移民存量仅有 750 万人,1990 年上升为 1. 54 亿人次,2000 年上升为 1. 75 亿人次,2005 年上升为 1. 95 亿人次,2010 年上升为 2. 14 亿。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际移民存量数据可知,2013年,全球国际移民存量已经达到 2. 32 亿人次。在全球的国际移民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国际移民问题,比如,难民和流离失所者被当做政治资源,可能使得国内冲突问题国际化;非法移民带来严重的全球走私和人口交易问题;恐怖组织为了实施恐怖活动不择手段地在目标国安插恐怖分子或者干脆在目标国的移民者中培训恐怖分子;另外国家间的宗教、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使得移民在政治和文化上遭到当地人的排斥和被边缘化,导致移民难以融入移入国的社会环境。
随着世界国际移民存量的增加,中国对外移民流动也日趋频繁,移民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对外移民人数的增长极为迅速。1990 年中国对外移民总数是 409 万人,2000 年达到 549 万,这十年间中国对外移民人数增加了140 万人。2010 中国对外移民人数是 877 万,从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十年中国对外移民人数增加了 330 万人。2013 年,中国对外移民存量增至 934 万人次,是 90 年代的1.28 倍。中国对外移民问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为大批中国对外移民中不乏富人和高技术人才,大量财富和技术的流失必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创作:第一,根据收集到的中国对外移民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对外移民进行地区与国别分析,得出中国对外移民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特点;第二,根据引力模型的含义以及中国对外移民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特点得出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如我国与移入国的距离、移入国的收入水平、移入国的人口状况、移入国的教育水平、移入国的资源状况、移入国的法制状况、移入国的投资状况、中国对移入国的出口贸易状况、中国对移入国的进口贸易状况以及中国与移入国之间的总贸易状况等影响因素;第三,对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基于截面数据对引力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分析回归结果,得出影响中国对外移民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
第一,描述分析的方法。本文在第三部分对中国对外移民进行地区分布状况和国别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时采用了描述分析的方法。通过利用国际移民组织公布的移民数据整理得到中国对外移民在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存量以及占比,进而分析中国对外移民的地区和国别分布状况。
第二,理论分析的方法。本文在第三部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影响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九个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提出九个假说。
第三,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把理论部分的九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搜集相关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基于截面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终达到检验理论假说的目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际移民动因研究
“推——拉”理论:是由 19 世纪的学者莱文斯坦最先提出,他在自己的代表性著作——《移民的规律》一书中,最先对移民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书中他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影响移民的因素和特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人口迁移受距离的影响;2.人口迁移呈分层递进的特征;3.迁移流与反迁移流同时并存;4.城乡间迁移倾向有差别;5.短距离迁移以女性居多;6.技术发展使人口迁移呈现增加的趋势;7.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
上个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学家李(E·S.Lee),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对人口迁移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1.从迁入地区的角度来研究 。2.从迁出地区的视角来分析。3.从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之间的相关性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4. 从迁出者本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相关问题。最后,他认为人口迁移发生于各种矛盾因素和中性因素反复来回斗争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因素最终决定移民的去留,而去留可以用移民成本和移民得利的高低比较来判断,往往只有迁移具有更大的好处,迁移行为才会发生。
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该理论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由拉里·萨斯塔(Larry Sjaastad)最早提出,后经迈克尔·多德罗(Michael Todaro)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多德罗模型”。该模型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各国的差异,将各国之间存在的薪资差距作为解释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得出,追求更高的工资和福利是移民现象产生的源泉;移民是行动主体理性分析之后的决定,依赖于参与者对移民成本和可获得利益的判断,如果迁入地区能提供更好的福利和薪酬,而且远远高于所付出的成本,也就是说预期移民行为发生后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那么移民就会变成现实。
新经济移民理论:该理论是在批判“多德罗模型”的背景下产生,随后经过许多学者发展和深化从而最终形成。奥迪·斯塔克(Oded Stark)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即使两个地区的收入差别相同,但对各自地区的不同群体来说,仍然具有不一样意义,所以他认为,绝对数量上的收入差距不是导致国际移民产生的主要原因,相似群体进行比较之后出现的“相对失落感”更能解释移民的原因。
另外,对移民的连续性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学说有:第一,移民网络学说。移民网络是由居住在移入国且来源国相同的移民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同胞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团体。关系网络在移民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它能给刚来到移入国的移民提供生活保障和亲情关怀,给他们提供住所、经济支持和工作岗位,减少了移民风险,降低了移民成本,从而使移民活动能顺利实施。 从而不断推动移民潮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移民网络具有引导性的作用,许多人之所以移民,是因为他们的亲戚、朋友移民在先,并且在移入国的发展还不错,这是移民网络的社会资本效应。第二,系统研究理论。这一理论作为综合有效的理论框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研究移民问题来说,系统是一个空间上的广泛概念,移民空间包括了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在经济、文化、交往、外交关系等各个方面的联系。
........................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比较晚,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这个问题才开始引起关注,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视角上还是有局限,理论上也无重大突破,而且主要对华人的移民问题展开讨论,研究的区域也只是一小部分,只涉及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西欧等一些国家,导致了研究比较浅显,缺乏比较,不够全面,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还没有到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地步。
(一)中国对外移民的原因研究
赵红英在其发表的《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文章中,着重对近些年来中国大陆移民的原因、特点、不同阶段的规模和不合法移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朱国宏(1994)认为晚清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国际迁移,从迁出地说,政治上的腐败、沉重的人口压力、经济落后和社会混乱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强劲的迁移“推力”,而从迁入地说,东南亚的殖民地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医乏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强劲的“拉力”。王伟宏(2000)研究了中国明朝末期的移民问题,认为当时移民的主要原因为:在宗教方面,移民的多为清教徒,他们之所以移民,是因为在国内受到宗教迫害,不能实现他们的宗教信仰,迫不得已才作此决定;经济上,是为了逃避国内不佳的经济状况,他们希望能在新大陆实现经济富足;亲属关系纽带也是移民原因之一。
吴金平(2001)研究了 17 世纪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原因,认为移民原因是中国的推力和加拿大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经济社会内部落后,动荡,民不聊生,移民海外或许是人民唯一的选择。英国在加拿大进行殖民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这就是加拿大对劳动力的拉力形成的原因。林姗姗(2003)指出近 10 年来,移民在国家层次、区域层次的大量迁移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格局的变化。认为人口老龄化、IT 革命的影响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国际移民的主要动因。吴开军(2002)对当时的中国公民向美国移民进行了研究,对移民原因作了说明,对移民数量进行了估计,对移民的形式作了概括。
郭玉聪(2009)从移民人数较多的福建省角度出发,研究了该省移民的特点,认为该省的移民具有关系网络的特点,并对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关系网络是该省移民的重要影响因素。朱平和潮龙起(2010)研究了中国人早期移居美国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早期移民通过关系网络,降低了移居美国的风险,减少了移民的花费和支出,而且关系网络具有助推作用,能促使移民规模越来越大。所以,他认为关系网络是中国人早期移居美国的最重要因素。闫海燕(2011)对最近移民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她认为新时代的移民具有许多新特性,而形成这些移民特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个人价值实现、情感维系、家庭需要、环境需求和寻求保护。
.........................
第三章 中国对外移民的地区与国别分布 ................ 10
第一节 中国对外移民的地区分布状况 ................ 10
第二节 中国对外移民国别分布状况 .................... 12
第三节 中国对外移民分布的特点 .................... 14
第四章 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16
一、我国与移入国的距离 ................... 16
二、移入国的收入水平 ....................... 16
三、移入国的人口状况 ..................... 17
第五章 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2
第一节 模型和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的收集 ................... 22
一、模型和变量的选取 ....................... 22
二、样本国家范围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23
第五章 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和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的收集
二、样本国家范围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一)样本国家范围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理应选择世界所有国家作为样本国家,但是由于有一些国家相关变量数据的缺失,因此,本文的样本国家为剔除数据不全的国家之外的所有国家,共 110 个。样本国家为: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根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埃塞俄比亚、爱尔兰、安哥拉、奥地利、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基斯坦、巴拉圭、巴林、巴拿马、巴西、保加利亚、冰岛、波兰、玻利维亚、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丹麦、德国、多哥、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法国、菲律宾、芬兰、冈比亚、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圭亚那、韩国、荷兰、洪都拉斯、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加拿大、加纳、加蓬、津巴布韦、喀麦隆、卡塔尔、科特迪瓦、科威特、肯尼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罗马尼亚、马达加斯加、马耳他、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美国、蒙古、孟加拉国、秘鲁、摩洛哥、莫桑比克、墨西哥、纳米比亚、南非、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萨尔瓦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浦路斯、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泰国、坦桑尼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乌干达、乌拉圭、西班牙、希腊、新加坡、新西兰、牙买加、也门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约旦、越南、赞比亚、智利。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的是截面数据,1990 年、2000 年、2010 年、2013 年中国对外移民存量数据来源于国际移民组织数据库,法制状况和国际风险指南指数数据来源于国际移民组织数据库。移入国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GDP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对移入国的出口贸易额、中国对移入国的进口贸易额以及中国与移入国之间的贸易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网。我国与移入国的距离是用 www.indo.com 网站的距离计算器计算的首都与首都的直线距离。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历年中国对外移民存量数据对中国对外移民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利用 110 个国家的实证数据和引力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1.90 年代以来,中国对外移民的分布逐渐从发展中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中国对外移民人数的增长快于发展中地区,其中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2000 年-2010年。
2.美国是中国对外移民最大的目的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都是中国历年前十名移民目的国。
3.移入国的收入水平、移入国的人口状况、中国与移入国的距离是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著,分别通过了 1%和 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4.移入国的资源状况、中国对移入国的出口贸易状况、中国对移入国的进口贸易状况以及中国与移入国的总贸易状况也是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实证结果不显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对外移民存量的增长。
5.移入国的法制状况以及投资状况对中国对外移民区位选择没有影响。实证结果不显著,并且与中国对外移民存量呈负相关的关系。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中韩中小出口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 比较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截止目前,中国具有注册记录的中小企业的数目超过了 1 亿,该数据在整个中国的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达到了 99%。可见,中国中小企业在整个中国的国民经历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比如,由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数据巨大,其在中国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产值的提供中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国内产值,达到了 60%以上。中国中小企业在整个中国的税收收入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税收收入占中国所有企业的税收收入总额超过一半以上。在创造就业方面,庞大的中小企业队伍为中国提供了超过 80%的城镇就业岗位,解决了很多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中国的就业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总体上保证了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是中国民间资本活跃的重要驱动力,尤其在带动中国广大城乡就业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韩国中小企业也是韩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韩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该国所有企业总数的 99.9%的高额比例,也就是说在韩国如今的企业组成中,中小企业占了巨大部分的比例。这一点和中国是非常相似的,中国中小企业目前所占比例为 99%以上,韩国中小企业占该国所有企业的总数的 99.9%甚至高于中国近一个百分点。可见中小企业在韩国国内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中国一样,韩国为数纵多的中小企业不仅仅为本国创造了大量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解决了韩国大量的就业。来自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韩国中小企业能为该国的就业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的 90%。随着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相关的支持措施的提出,这个数据将进一步攀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地,自从2008 年以后,全球经济陷入萎靡,国外企业纷纷遭受严重打击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不断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迎接更为巨大的挑战。实施中小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民间资本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自从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以后,中国的中小企业迅速走向世界市场,并且获得了发展。然而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很大的竞争压力,这为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变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中小企业 2013 年度报告》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7%,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上缴利税占 50%。可以说,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绝大部分。而且,数量巨大的中国中小企业在全国的最终产品的生产和相关的服务的提供上,其贡献率也是超过了大型企业的。中国中小企业同时成为中国政府税收的主要的来源,2013 年中国政府向这些中小微企业征收的税收达到了所有税收收入的一般,这反映了目前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已经成为中国税收的重要来源。总之,中小微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成长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尽管目前中国国内数量纵多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不好的大环境,但是中国中小企业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积极发展走出去战略,接受国际市场更为严峻的考验,这将使得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得到新的机遇。
1.2.2 研究内容
第一个章节是绪论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做了概述。
第二章是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的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分析近年来中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
第三章 简要阐述了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方法,分类讨论法和归纳分析法等。
第四个章节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这个章节主要利用文献检索和定量分析等方法介绍了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概述、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其中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这个章节研究的重点,主要从融资问题、风险防范问题、技术创新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风险防范问题又可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分别进行分析。在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策略,包括健全法律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提高中小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加大人才培养的,提高中小企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
第 2 章 中小出口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文献综述
2.1 国内作者文献回顾
2.1.1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年来国内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中国的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力量。然而,由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够成熟,并且受到中国的具体的国情的影响,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金优(2012)认为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中小企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人为因素和技术条件因素。从人为因素的角度上看,中国的中小企业主要存在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素质还普遍不够高的问题,文章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未接受过较高程度国民教育,素质普遍较差,无论在专业技能水平、质量管理水平、销售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作者认为中小企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而从技术的角度上看,中国的中小企业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分为技术装备水平的落后和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不高等。事实上,中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术限制都和人为因素紧密相连的,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又反过来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中小企业设备水平的发展等。该文献是对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大致的分析,而更多的学者是对中国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化和细致探讨。
尹全胜(2012)在肯定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成就以及这些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的同时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着七大问题,它们分别是:
(1)缺乏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
(2)民企发展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
(3)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链短,附加值低;
(4)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及及政府政策短板;
(5)市场为导向,以低成本、赚快钱为第一目的;
(6)产业产品缺乏创新可持续发展,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7)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
由此可见,该文献作者将影响中国中小企业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等都进行了细化,并且加入了其它多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加入了整个中小企业发展核心战略和规划的问题、企业自身发展基础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产业的发展环境或者条件等不够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得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对于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意义。
...........................
2.2 国外作者文献回顾
目前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国外文献还比较少,Lin, J. Y., & Li, Y. (2001)主要是探析了中国中小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并且在分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发展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这篇文献当中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以及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获得企业和政府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获得如何改善相关服务的策略等。和以上这篇文献将研究的对象直接选为中国中小企业不同的,Bin, G., & Manlu, L. (2002)通过温州这样一个中国中小企业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城市来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和 Lin, J. Y., & Li, Y. (2001)相同的是,这篇文献主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有关金融服务的相关问题。具体地,这篇文献是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私人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研究温州的中小企业而得出的,作者认为中国的温州是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城市,是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一个典型的城市。以上是外文文献的两大类文献,一类是直接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或者是范范地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另外一类是通过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典型城市(如温州、泉州等)来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不景气的困境,尤其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甚至衰退的状况,而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等发展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成为了促进世界整体复苏的重要动力。因此,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西方或者国外学者越来越多,而中国中小企业是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因此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并提倡向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或者经验学习的相关的国外文献也是比较多的。Gibb, A., & Li, J. (2003)就是专门研究向中国的中小企业甚至是中国的微型企业学习的文献,这篇文献主要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中国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等,并且通过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提出要借鉴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相比较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而言,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相关的文献比较少,并且大部分的文献主要仅仅是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市场拓展的相关的文献很少。
..........................
第 3 章 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 .................... 22
第 4 章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5
4.1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述 ....................... 25
4.2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28
第 5 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扩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8
5.1 中国中小企业扩展国际市场的条件分析 ........................ 48
5.1.1 外部条件的分析 ...................... 48
5.1.2 内部有利条件的分析 ...................... 50
第 8 章 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扩展战略的启示
8.1 政府方面
8.1.1 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
中国中小企业占据中国企业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就业甚至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地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强调了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有很多支持中小企业的表态,中国政府对中国中小企业还不够重视,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国对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长期以来是区别对待的,对这两类企业的资源的分配也是不一样的。从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以及政府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可以看出,中国中小企业由于在困难中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而纷纷倒闭,而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得到政府政策和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及本身相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上以及技术上的优势而使得其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从容。这种区别对待事实上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实施的策略是所谓的“抓大放小”,也就是大型企业是由国家进行控制,受到国家财政和其它优惠政策的支持等。然而,除了这些大型企业,中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的资金,而中小企业本身的融资渠道很有限,造成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资金链的紧绷。为了筹钱发展,中小企业甚至还不得不进行高利息贷款,短贷长投也成为了普遍的现象。
其次,政府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还不够重视还表现在针对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优惠的政策等还不够。这一点可以从和韩国政府对韩国中小企业的支持的比较中体现出来。韩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台了相关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保障。目前,韩国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主要有以下几部法律:《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振兴法》、《中小企业协同组织法》、《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稳定及结构调整法》、《中小企业制品购买促进法》等。而且韩国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有关中小企业出口、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韩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很多。然而,中国这方面却还远远不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立法等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足,因此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中国政府应当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的进度,尤其要加大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进度,甚至要对中小企业立法进行领域或者行业的细分,比如对中小企业能源产业进行专门的立法,保障从事能源产业的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支持这些中小企业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投资,不断地发展壮大。
........................
第 9 章 结论
9.1 理论上的贡献
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相关的研究都能够完善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甚至一些经济学者将中国的发展称为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着中国特色,对中国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都能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民间资本也得到了不断地积累,这些民间资本的积累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根据 2011 年数据以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大概有 1100 万家,另外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 3600 万家,合在一起有将近 5000 万家。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每年中国中小企业将连续扩张。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有时是不相吻合的,甚至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是违背西方经济学家所建立的经济发展相关的理论的。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经济体进行相关的研究,比如本文的中国中小企业等的相关的研究,将对西方学者之前所建立的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验证或者完善。比如中国的中小企业有着中国特色,包括: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等。
这些特点是由中国的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对于经济学理论当中有关中小企业特点的相关理论是一种完善,能够进一步增加人们对中小企业特点的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民间资本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实施了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开办工厂,中国的民间资金不断地往国际市场流动。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使得中国目前国内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研究不断地增多。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影响,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独具的问题,那么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是对有关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相关理论的一种完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西三角”地区(含重庆、成都和西安)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受 2008 年全球经济衰退、大规模结构重组和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世界经济疲软,复苏非常缓慢。各国政府纷纷削减财政开支以度难关,市场需求受到了严重抑制。自 2011年起,由于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供应链全球化以及经济恢复增长的内在需求的推动,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据IDC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支出为 1684.9 亿美元,较 2012 年增长 17. 9%,到 2016年将达到 2687.7 亿美元。”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重振为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除印度之外的全球第二大软件服务外包离岸接包国。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主要以 21 个示范城市为支撑,初步形成了五大行业发展集群,主要包括环渤海圈、长三角圈、珠三角圈、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行业的集聚效应和巨大优势正在逐渐显现。2 然而,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北上广深等产业先发地区发展空间受限和成本不断攀升,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向二三线城市溢出成为必然,也只有在二三线城市的规模化发展才能保障行业的持续高速增长。
以重庆、成都和西安为中心的“西三角经济圈” 是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经济发展迅速,教育资源密集,科研机构林立,符合以知识高度密集为特征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政策、人才和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对各种生产要素吸引能力逐渐增强,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必将在未来产业竞争格局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对“西三角”地区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中心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展现“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和发展潜力,提出相关策略建议,对于提升我国软件外包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致力于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
1.2 概念界定
1.2.1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以高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目前,对于其的主要量化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产业研发的含量,一个是科技人员在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例如,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务部的标准是:高技术产品是指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职工总数 2.5%以上,且研发经费占销售额 3.5%以上的产品。经合组织的标准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 3%以上的产业。
1.2.2 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定义,软件产业的主要分类和范围包括软件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和 IC 设计六大类。
1.2.3 服务外包和软件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热点研究产业,相关研究较多,但是两个概念经常有所混淆。国际通用定义如下:
服务外包是指客户将一个或者多个完整的 IT 系统及活动、业务流程或整个业务功能的管理和执行转移给外包商和离岸服务提供商,主要划分为 IT 服务、业务流程外包与处理服务(BPO)和研发设计(R&D)。在交付模式上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
软件外包是指组织将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非核心业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承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其中,ITO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测试、应用实施与管理以及设备托管、软件硬件产品支持等外包服务;BPO 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销售、采购、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外包服务。KPO 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研究,数据研究、整合、管理和挖掘服务,股票、金融和保险研究,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市场竞争情况研究,工程、设计、动画制作和模拟服务,法律领域内容和服务,医学领域内容和服务,远程教育和出版服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究, IT 和非 IT 领域研发,网络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
基于以上两个定义,不难看出,软件服务外包定义和服务外包定义框架类似,内容大体重合。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定义更为细致一些,定义中的定语“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非核心业务”进一步缩小了定义的范围,使得“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包含于 “服务外包产业中”,统计口径略窄一些,主要是指服务外包中软件相关的部分内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服务外包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整体服务外包产业的影响很大。
..........................
第 2 章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2.1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概况
目前,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蛀牙以 21 个示范城市为支点,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五大行业发展集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线城市的人力及其他成本持续上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趋势明显。
2009 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提出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重庆市建议,大西南和大西北联手,“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进行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目前,按照川陕渝三地共同认可范围,西三角地区包括重庆/四川和陕西三省市的 61 个城市,幅员面积 37.78 万平方公里。
“西三角经济圈” 是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经济发展迅速,教育资源密集,科研机构林立,符合以知识高度密集为特征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政策、人才和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对各种生产要素吸引能力逐渐增强,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必将在未来产业竞争格局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2.1.1 西安
西安向来重视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发展快,但是依然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阶段,在全球产业链来看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20 世纪 90 年代初,西安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通过其中的“西安软件园”开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1999 年,国家科技部认定西安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 年,西安获批成为“国家软件基地”。2003 年,西安获批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2006 年,西安被商务部、科技部和工信部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 年,国务院授予其“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称号。
........................
2.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本文已在国内参考文献回顾章节进行了具体阐述。例如,杨雪(2015)综合相关研究及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全市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互联网普及率、专利申请授权量和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等15 个指标,作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指标。温海峰(2004)建立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体系主要从内生要素和外生要素角度来看,包括了核心竞争力指标、基础竞争力指标和环境竞争力指标三个方面的内容。王建刚、于英川(2004)在回顾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主要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技术支持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总政策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主要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为“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大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再进一步将两大分系统层拆分为六层,最终分解为 22 个具体指标,如下图所示,尝试对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西三角”中心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
........................
第 3 章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内生竞争力比较分析 ..... 16
3.1 产业投入能力 ............. 16
3.2 产业产出能力 ............ 18
第 4 章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外生竞争力比较分析 ..... 22
4.1 产业政策环境支撑能力 .......... 22
4.2 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支撑能力 ............... 23
第 5 章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判断结果及建议 ... 25
5.1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判断结果 .................. 25
5.2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提升建议 ........................ 25
第 5 章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判断结果及建议
5.1 “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判断结果
根据指标体系,以成都各项指标竞争力为基准,按照 1 计算,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西三角”三个中心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而言,西安排名第一(1.34),成都(1)和重庆(0.97)比较相近,成都略强。 其中,西安在产业内生竞争力方面优势突出(1.55),远高于成都(1)和重庆(0.97)。而三个城市在产业外生竞争力方面差距不大。
........................
第 6 章 结论
本文对“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类型,产业投入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运营成本、产业政策环境支撑能力和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支撑能力六个个方面,来构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中心的相关情况和数据来计算产业竞争力得分,从而得出综合的判断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西三角”三个中心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而言,西安排名第一(1.34),成都(1)和重庆(0.97)比较相近,成都略强。其中,西安在产业内生竞争力方面优势突出(1.55),远高于成都(1)和重庆(0.97)。而三个城市在产业外生竞争力方面差距不大,成都1分、重庆0.98分、西安为0.92分。
具体而言,西安在产业内生竞争力方面优势突出,远高于成都和重庆,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投入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重庆在产业投入和产出方面处于弱势,但是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运营成本方面表现不俗。成都的产业产出能力强大,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
产业政策环境支撑能力指标主要反映政府对产业的优惠政策。为了增强产业吸引力,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地区趋于同质化竞争。例如,对比西安、成都和重庆针对企业通过CMMI的奖励可以看到,三个城市的补贴金额的数量级相近。从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支撑能力来看,成都排名第一,重庆、西安分列二、三位。重庆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表现优异,是西安和重庆的两倍以上,同时在邮电业务总量方面也比较领先,但是在人才数量方面比较弱势,旅客运输量也不如成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