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精选范文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5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一:韩中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以机电产品为例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1947年GATT体制成立以来,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么一就是国际贸易逐渐走向贸易自由化。特别是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随着世界一体化和开放型地区主义(经济联合)两大增长动力的形成而不断扩张发展。理论上,这种国际贸易的扩大无法采用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理论来进行解释,而是需要依靠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无法利用以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为假设前提的Hecksher-Ohlin理论进行解释的国际产业内贸易増长现象。这是因为,在Hecksher-Ohlin模型上各国的产业比较优势是由生产要素的天然条件和各个产品的要素集约度决定的。因此,从70年代末开始,学术界一直尝试着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解释。

1992年8月,韩中两国建交,由于地理位置较近、文化相近和产业结构互补等因素,韩中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2005年后,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韩国总出口的20%以上。截止到2014年,两国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50.28亿美元增加到了2,6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6.4%。2012年,中国成为韩国的首要贸易伙伴,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而且韩国对中国一直保持着顺差贸易,与此同时,韩国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然而,在今天,国际贸易发展态势发生变化,产业间贸易逐渐被产业内贸易所取代。机电产品占据产业内贸易首位。各个国家不管经济发展情况如何,都毫无例外地将机电产品的出口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増长的关键因素。

这几年来,韩中贸易中机电产品占有率的发展速度迅猛,占据榜首,故所占产业内贸易比重最高。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笔者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实证研究部分主要简述了韩中机电贸易的现状,用GL指数分别对25年来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和定量分析。最后,用统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最终归纳出影响韩中机电产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章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论述,接下来归纳本文可能存在的几点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模型,第二是文献综述。首先按照国内外比较著名的分类标准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垂直型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模型进行阐述。文献综述则由国外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韩中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综述三部分。

第三章是对韩中机电产品贸易主要特征进斤分析。首先简单地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么间的贸易,尤其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详细阐述了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然后运用相关指标测算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水平。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化指数来计算。

第四章则对影响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研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但结合目前韩中两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则主要选定了人均收入差异、技术进步等四个指标作为影响因素。接下来的实证分析部分也是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映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后用这个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五章是政策建议的相关内容,为了有效提升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水平,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

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国外研究综述

随着EEC的成立与域内贸易如火如茶地发展,对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探析与相关实证分析工作逐步开展。

对于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间的工业产品贸易随着时间逐步增多的现象,Kojima尝试从理论方面解释同一产业内部的贸易量通过先进工业国家间的水平贸易増加的现象。对于EEC的实证分析,Balassa在1963年主张,制造业贸易的扩犬使得消费品和半成扁等产品差别化出现区分,产业内贸易带动了同一产业的发展,这导致各国的贸易结构慢慢出现趋同化的倾向。

之后的学者们以之前的研究为批判对象,在后续研究成果中,WFinger和Chipman为主的学者们对之前的研究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在对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将不同的产品看作为一个集体(产业)的标准贸易分类统计方式,因此,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仅仅是统计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现象。尤其是Finger(1975),他认为相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遵循要素投入比例的一致性来划分产业范围的原则,而是将不同产业范畴内的产品划为同一范畴,由此产生了产业内贸易的现象。虽然上述几位学者们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都提出反驳,但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却并没有因此而终止。Dixit以此为基础的垄断市场竞争为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发生在W规模经济效益为依据的收益递增和生产技术与产品区别化共存的现状之中。

2.1.2国内研究综述

笔者在整理国内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不大,大多数仅仅局限在评述或引用国外学者文献理论送一层面上。其中,李俊(2000)则考察了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优化问题,研究了1960年以来西方各类产业内贸易测定指标,并指出了理论中存在的不足。

张谊浩(2003)则在《汇率变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一个分析模型》指出,本币汇率升值也可能不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其影响是不确定的。

章丽群(2011)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具体梳理。他把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要素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作为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己经扩大为中间产品这一范畴。

..........................

2.2相关研究述评

笔者在整理和归纳相关综述的过程中爱现,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集中在三点:第一点是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第二点是使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其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第三点是分析出现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在产业内贸易研究的重点上,国内外存在明显的不同。国外学者一般在理论上,但中国学者大多数在实践上,进行产业内贸易研究。这意味着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实证分析方面贡献较大。

目前,多边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研究日益增加。这是以市场的国际化及国家间贸易联盟的日益增长为基础的。例如韩中FTA,TTP,FTAAT等等。这是关于多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较多的主要原因。而且,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两国之间的产业內贸易方面,很少涉及到具体行业,机电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文献也是十分或缺。

国际贸易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产业间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在1970年前,产业内贸易理论还未形成,国际贸易都是按照产业间贸易来进行解释的。一般来说,产业间贸易是指由于贸易形成之前的机会成本或者相对价格的差异而发生的贸易。根据Heckcher-Ohlin模型(H-0模型),特定国家只会出口或者进口特定产业产品的单向贸易打个比方说,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巴西把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品出口到美国,而资本为量雄厚的美国把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出日到己西。这就是一般的单向贸易形态。但是目前的国际贸易并不是仅仅根据各国的要素比例和要素集约度的差异发生的。目前国际贸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在某一产业内相似产品的进出曰同时存在的产业内贸易来完成的。理论上来说,产业内贸易无法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H-0模型来解释。因为在H-0模型中,各国在各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是由生产要素保守条件和各个产品的要素集约度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两国之间的贸易才得以发生。但是从1980年开始Dixit&Norman(1980)等一系列经济学家假设了差异化产品的必要性和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使拥有相似资源的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具备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了从事产业内贸易研究先驱者么一Grubel(1981)的理论。Grubel从概念上定义了产业内贸易。首先,由相似的要素投入生产出来的同种产品之间的贸易。其次,同样具有消费替代性的产品之间的贸易,在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双向的贸易交流,则被定义为是产业内贸易。

.....................

第3章韩中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及其主要将征.............16

3.1相关定义及衡量方法...............16

3.2韩中双边贸易的结构特征............18

第4章韩中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32

4.1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32

4.2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3

第5章结论..............40

5.1结论分析.........40

第4章韩中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4.1影响产化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很多学者都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过详细分析。Helpman&Krugman在1985年研巧中重点强调了消费的层面,认为某一个产业的产品差异越高,那么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也随之上涨。在供应层面,规模经济是出现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主张规模经济越大,产业内贸易越大。历eenway表示,对外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效应。2000年Slaughter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包括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化及有些其他外部因素。供给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要素窠赋,研究开发支出等。需求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人均收入水平差异等。此外还包括贸易不平衡程度、商品差异化程度、市场结构等。接下来,本文将主要针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1)两国人均收入差距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需求角度差异主要能从两方面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一是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上,第二是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

(2)对外开放程度

根据Balassa(1986)的研究分析结果,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如果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髙,或保护主义贸易的程度较低,那么这个国家经济将更有可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大趋势中。总而言之,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3)技术进步

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发展将促进产业内贸易的进步。这是因为,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上,高技术产品数量的增加可提升该国的贸易竞争力,从而使该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及福利待遇。因此,一国的技术进步也必将会带动该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

第5章结论

5.1结论分析

通过对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我们发现韩中双边贸易总额25年来不断增加,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双边贸易额仍然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无论出口还是进口,机电产品几乎占贸易量的一半,已经成为双化贸易中的主要产品,虽然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比重有一些波动,但是随着中国机电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韩国从中国进口的贸易额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

本论文利用1989-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影响机电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及一坚其它外部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最终选择了对外开放程度,人均收入的差异,技术的进步,韩国机电产业对华直接投资作为影响韩中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以此来验证相关假设。最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技术的进步是影响韩中两国之间机电产业内贸易的最显著因素,该因素促进机电内贸易;而韩国机电产业对华直接投资和人均收入差异则对韩中机电产业内贸易有消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不显著的变量,就是韩中对外开放程度。本文在这章仔细研究了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二:中国与新西兰自贸区框架下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及其决定因素

第1部分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新西兰是较早承认新中国地位的西方国家,中国与新西兰自上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双边经贸联系逐渐频繁。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中新双边贸易实现了新的发展。根据双边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在上世纪90年代中新双边贸易实现了飞速发展,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12%。与此同时,新西兰也是最早与中国开展入世谈判的发达国家,并率先就入市问题达成双边协议。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新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新西兰的承认。

截止到2015年,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己经7年,在《协定》的优惠政策的促进下,中新双边经贸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长超过20%,中国与新西兰已经成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新元,双方确立了202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00亿新元的新目标。自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来,双边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新西兰己经成为中国稳定的农牧产品的供应地和重要的经贸、科技合作伙伴。中国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同新西兰在其他领域的全面合作,开展多领域的技术交流,继续推进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及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当前,对于自贸区的相关研究基本上着眼于宏观方向的事前预测(周曙东(2010)、崔奇峰(2010);李丽等(2008);刘慧等(2012);彭秀芬(2009))与事后贸易效应的测量(陈委(2009);左峰(2009);吕宏芬(2013);郎永峰等(2009);李强等(2010)),针对自贸区成立背景的产品层面的微观分析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一新西兰自贸区的成立对中国对新出口路径的影响,本文利用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产品数据,借鉴Hummesl等人的分解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对新西兰的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中澳等其他自贸区提供参考建议。

.....................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产品层面分析中新两国在自贸区建立后双边贸易的广度增长、价格增长、数量增长的动态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中国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具体文章安排如下所示;

第1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等。

第2部分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于新新贸易理论中一国出口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着重介绍了产品数量与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产品价格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广度与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在贸易边际的定义、贸易边际的作用、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贸易边际的福利效应四个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归纳。

第3部分为中新双边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长三元边际。本部分首先对三元边际进行理论上的分解,其次针对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的现实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建立后与中新自贸区建立之前、中国整体出口的广度增长、深度增长的变动情况。

第4部分为中新贸易出口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本部分针对中新贸易的三元边际事实,实证检验自贸区框架下H元边际的决定因素。

第5部分为结论与发展建议。本部分梳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简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第2部分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出口模式的理论基础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一国的出口增长可以分为广度增长和深度增长两部分,HummelsandKlenowe2005)又将深度增长进一步分解为价格增长与数量增长,即实现了贸易增长的"三元分解"。对贸易广度、数量与价格的不同侧重意味着该国的不同出口模式选择。

模式一:产品数量与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生产同质化的产品。不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为无穷大,当一国能够低于其他国家的价格进行出日时,消费者将迅速进行国际转移,该国的出口数量将迅速增长,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数量增长是实现一国出口增长的途径。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技术等比较优势会使一国以较低的产品价格实现出口繁荣,但也可能随着出口的扩大,使得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出现出口数量増加但出口价值却下降的"贫困化增长"。

模式二:产品价格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以Helpman为代表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假定不同商品替代弹性为零,消费者具有多样化需求,当一国能够生产较高价格的产品(通常较高的价格意味着较高的品质)时,由于产品间的替代性为零,因此并不会对数量产生影响,更高的产品价格意味着更大的出口价值,从动态角度看,一国实现产品价格由低到高的转变也是实现出口增长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产品价格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发达国家会从事高品质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发展中国家往往会从事低品质产品的出口,如何实现出口产品的低品质向高品质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转变出口模式的重要方式。

模式H:产品广度与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以Krugman为代表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假定消费者偏好是多样的,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处于0到无穷大之间,更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促进厂商规模经济的实现,由于产品替代弹性处于0到无穷大之间,因此当一国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出口值的变化是不确定的,此时拥有更多出口产品种类意味着更大的出口价值,较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产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也能够生产更多品种的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产品广度(产品种类)的重要性,一国要想实现更离的出口价值,必须要实现以少数种类产品的出口向多种类产品出口的转变,可见,产品广度与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涵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强调扩张数量型的出口模式,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提高价格型的出口模型,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增加产品种类型的出口模式。

.....................

2.2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贸易进际的定义及贡献

目前国际经济理论中没有关于贸易边际的统一定义,因此统计方法的差异将会影响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范围的不一致,即一种贸易现象既可能出现在集约边际的统计中,同时出现在扩展边际的统计中。总体来看,现有对贸易边际的主流界定主要从微观层面、产品层面、宏观层面三个层次进行的。

中国学者根据上述三种角度也对中国出口的贸易边际进行划分。施炳展(2009、2010)在Hummels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的出口增长进行了三元边际的划分。

张杰、郑文平(2015)研究了政府补贴在出口二元边际中的作用,结论表明,首先政府补贴并未对集约边际产生显著影响,意味着补贴对企业低端出口能力的贡献较小;其次,当政府补贴额度较小时,可促进扩展边际,当政府补贴额度较大时,对扩展边际起到抑制作用,即两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余长林(2015)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企业异质性模型,实证检验了2002-2013年中国对外出口中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不同影响,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扩展边际,不利于集约边际。康志勇(2015)利用中国微观出口数据,考察了中间品的进曰企业出口的影响,尽管在影响机制上有着差异,但总体而言两者都起到正向作用。项松林(2015)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利用中国对123个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对两者分别起到相反的作用。叶林祥、沈坤荣(2015)在考虑到生产率与工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发现,用工价格的上升反而促进厂商的出口。张群弁(2015)着重研究了稀土规制政策对我国稀±出口的影响,发现稀±规制政策对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相对产量对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均为负向影响。刘祥霞、安国信(2015)利用HS-6位数制造业出口数据,从行业与时序列上分别分析了制造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谊际,发现技术创新投入、本土市场效应、资本密集度、劳动生产率约束对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产生重要影响。张胜满、杨连星(2015)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大样本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融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不利于扩展边际的增长,但有利于集约边际的增长。

.....................

第3部分中新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长三元边际的现实分析............14

3.1三元贸易边际的分解框架.............14

3.2中新自贸区框架下出口增长的特征事实............15

第4部分中新贸易三元边际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23

4.1模型建立及变量说明.................23

4.2数据来源与待检验假说的设立............24

第5部分结论及政策建议............30

5.1主要研究结论.................30

5.2政策建议.............30

第4部分中新贸易三元边际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4.1数据来源与待检验假说的设立

国家层面的数据如中国GDP、新西兰GDP、新西兰人曰规模等变量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贸易便利化指标来源于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汇率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根据Melitz等人的新新贸易理论,在存在固定出口成本的情况下,只有那些位于生产率临界值之上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即"出口的自选择效应",因此,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本国产品的价格提高,因此进口国将会减少原来的进口,不利于出曰国集约边际和数量边际的扩大,但有利于价格边际的提高。另一方面,本国货币的升值,意味着本国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的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和临界生产率,更多的企业将会进入出曰市场,更多样化的产品将会被提供,扩大了出口国的扩展边际。基于此,我们认为:

假说1:汇率升值有利于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不利于对新西兰出日的集约边际和数量边际。

双边自贸区的建立,意味着两国在关税、投资、货币结算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政策优势,从而降低了一国原有产品的出口成本与价格,扩大了一国出口的集约边际。另一方面,关税等政策优惠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一国企业的进入成本,更多的企业能够符合生产率的临界值要求,增加了出口市场上的企业数目与产品数目,同时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影响双边贸易,影响大小并不确定。基于此,我们认为

假说2:自贸区的成立将会有利于一国的总出口,对扩展边际与数量边际均有正向影响,但对价格边际可能会有负效应,在金融危机的复合作用下,最终结果不确定。

.....................

第5部分结论及政策建议

5.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产品数据,借鉴Hummesl等人的分解方法,在中国与新西兰自贸区的成立框架内,把双边贸易数据细分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与数量边际,分别研巧了在自贸区成立后中国与新西兰的整体贸易状况、重点贸易产品的变动情况及中国对新西兰出曰贸易产品的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及价格边际的变动特征。最后,对影响双边三元边际变动的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从上述中国对新西兰出口贸易变动的特征事实,我们可发现:第一,中国与新西FTA的建立确实促进了中国对新西兰整体出日规模的增长,尽管有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逆向阻碍,在中新FTA建立后,中国对新西兰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仍然高达18.6%,远高于中国整体的年均增长状况。第二,通过对中国出口的三元边际分解的特征事实可发现,中国对新西兰的出曰增长更多的是依靠集约边际的增长,在集约边际的增长中,主要是依靠数量边际的扩张,价格边际的作用较小,从排序的角度看,数量边际的拉动作用要大于扩展边际,扩展边际的拉动作用要大于价格边际。第三,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中国对新西兰的外贸出出口应对能力薄弱,其中集约边际在金融危机期间下降,具体而言,中国对新西兰出口产品的数量下降最为明湿,价格边际出现上升,然而由于中国对新出口以数量边际为主,因此数量边际的抗风险能力差决定了中国对新出口整体的较弱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三:国际贸易与中国制造行业内工资差距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贸易全球化的加速,中国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自由的贸易环境。尤其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从贸易规模上看,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0.67万亿元,其中出曰贸易占总贸易额的66%,之后一直保持领先于GDP增速的较高增长率。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贸易总量有所下滑,但在2010年迅速反弹。至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40.81万亿元,其中出日贸易占比64.7%,占据世界第一大货物出曰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的贸易地位。在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贸易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从2003年开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成为制造业出口的主力。机械类及电子类等高技术产品也逐渐超过纺织服装等低技术产品,成为主要出曰品。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变迁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

在传统意义上,我国是一个劳动要素相对较丰裕的大国,那么自然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普通劳动者是否充分分享了贸易迅速发展带来的收益?国际贸易是否对不同部口和不同性质的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直观来说,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劳动工人工资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中国从2003年到2013年间经历了相当快速的工资水平的增长。2003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仅为13%9元,而2013年达到51483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4%。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对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担忧。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马讽、黄建锋,2014)。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工资差距作为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关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工资差距也是衡量一个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中国收入差距较严峻的背景下,研究贸易开放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文献综述

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问题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及随后的一系列理论提出之后,贸易与收入分配问题成了实证检验的一个主题。美国经济学家首先运用以上理论对美国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进行了实证检验。随后各国经济学家也逐步展开了对本国的实证检验。国内很多学者也就贸易与工资及工资差距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

一、贸易开放与绝对工资问题的文献回顾

国际贸易对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的前提是国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报酬产生影响。国内外众多学者深入研究了贸易自由化与工资水平问题,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贸易自由化能够提高工资水平,另一种是贸易自由化与工资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关系。

于红霞、陈玉宇(2010)运用2000-2003年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出曰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及出口影响工资的机制,结果显示出口企业的工资高于非出口企业,出口能够持续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出口贸易与工资水平相互影响。刘海洋、孔祥贞(2012)从微观企业层面检验了出口贸易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出口企业工资相比于非出口企业有明显溢价,且工资溢价在出口行为发生前并不存在,这进一步证明出曰能促进工资上涨的作用。汤二子、孙振(2012)基于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出口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随之上涨。史青(2013)利用2000-2007年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法研究了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的影响,研究认为出口显著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但员工工资收入随出口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二者呈"倒U"形关系。赵春燕、黄汉民(2013)利用我国1999-2007年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出口企业存在工资溢价,这可以归因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一方面,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入国际市场带来的收益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赵瑞丽、王松(2014)考虑到出口与工资之间的内生性,采用倾向得分配对法并控制了地区、所有权效应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确实存在工资溢价。权家敏(2014)研究认为,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与企业的出曰密度及企业性质有关。低出口密集度企业相较于高出口密度企业存在更思著的工资溢价,且工资溢价主要与民营出口企业相关。

........................

第二章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相关理论和机制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的理论研究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在H-0理论的基础上,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1941)提出S-S定理,解释伴随开放贸易所发生的要素价格的变化,主要内容如下:假设一个劳动富裕的国家开始从事贸易,那么该国的贸易格局将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进曰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会导致该国富裕要素(劳动)的价格上涨,而稀缺要素(资本)的价格下跌。在充分就业的假定下,很显然,劳动要素的名义收入增加了,因为工资水平上涨而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保持不变。类似地,资本名义收入份额将下降,因为资本的价格下降了,并且充分就业状态下资本使用量保持不变。

其具体推理过程为:假设有A和B两个国家,钢铁和布两种商品,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国家A的资本要素丰裕,国家B劳动要素较丰裕。随着贸易的开放,在B国布的价格上涨而钢铁价格下降,这引导生产者生产更多的布和更少的钢铁。然而由于两种商品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不同,因此从钢铁的生产中释放出来的要素资源组合就不同于扩大布的生产所需要吸收的要素资源组合。在这种调整发生时,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上升,而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会下降。假设要素的供给是给定的,这种市场调整就会导致劳动力的价格上涨而资本价格下降。同理A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调整,贸易开展后,钢铁相对价格上涨,引导生产者从事更多钢铁的生产,这又进一步导致对资本需求的增加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假定要素供给给定,最终市场上将出现资本相对报酬增加的现象。

在H-0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得到下述推断:由于美国的高技能劳动力属于相对丰裕的要素,而低技能生产性劳动力属于相对稀缺的要素。那么随着贸易的扩张,高技能劳动者的实际报酬将增加,而低技能劳动者则相反,从而两种工人的工资差距会不断扩大。在中国则相反,低技术工人是中国的相对丰裕要素,而技能型工人是中国的相对稀缺要素,那么国际贸易会不断缩小两种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

.....................

第二节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

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要素自身属性的差异,国际贸易影响技能型工资差距的机制主要在于国际贸易对产品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引致国内要素市场的变化。而行业内就业单位属性型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不同属性企业之间的差异,国际贸易对其产生影响的机制则在于对制度隐形约束力和行政垄断力的削弱,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之变化,导致其中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变化。基于此,本节将国际贸易影响行业内工资差距的机制分为两个层面:要素层面和企业层面。

一、要素层面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进出口贸易会影响一国国内的要素收入分配,基于S-S定理对中国的情况进行理论预测,得出国际贸易将缩小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结论。但这种预测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包括技术水平不变、不存在规模报酬、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供给量一定等等。在这些假设之上,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仅仅在于对要素的需求发生影响。但在实际情况中,国际贸易对国内要素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渠道要复杂得多,正确认识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理清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问题的关键。

综合来看,国际贸易影响要素收入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要素需求机制和要素价格需求弹性机制。要素需求机制是指进出口贸易会增加或减少国内对于某种要素的需求,从而在要素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使要素的价格上涨或者下降。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机制是指进出口贸易在直接影响要素需求的同时,也会通过技术进步、加剧市场竞争等渠道影响要素市场结构和市场偏好,从而使要素的需求价格弹性发生变化,对要素价格产生间接的影响。

.........................

第三章我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工资发展现状...........16

第一节我国制造业贸易的发展..............16

第二节我国制造业就业与工资现状............20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27

第一节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计量模型设定.............27

第二节国际贸易与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实证分析.............29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43

第一节结论................43

第二节政策建议.......43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实证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利用2003-2013年制造业数据分析贸易对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影响,考虑到工资变化的动态性,引入工资差距的一期滞后,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报告于表4-1。

.....................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在中国不断融入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不论是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及行业间收入差距均面临较严峻的形势。传统贸易理论认为,短期内国际贸易会分别影响进出口部门或行业要素的报酬;从长期看,贸易则会使所有要素和收益的价格都发生变化。H-0理论和S-S定理也因此成为国际贸易与收入差距问题最直接的一个理论线索。但由于该理论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并且当今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其可适用性充满了不确定。同时,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不同所有制企业就业人员之间的工资差距作为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另一表现,同样应结合中国的经济现实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对技能型和就业单位属性型这两个维度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会显著影响行业内的工资差距,但对不同层面行业内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的方向并不相同。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出口贸易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得发挥,通过专口化生产效应提升了出口企业对于低技术工人的需求,从而缩小了产业内的技能型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则相反,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减少了对低技术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扩散通道使制造业企业产生了技能偏向型的劳动力需求。此外,进口贸易增加了低技术工人的可替代性,从而提高其需求弹性,导致行业内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扩大。

第二,划分要素密集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较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口贸易回归系数更为显著,进一步验证了进口贸易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作用于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机制。根据参与国际分工层次对行业进行分组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影响取决于该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层次越低,国际贸易促进低技能工人相对工资上涨的作用越明显。

第王,考虑贸易对象发达程度的不同,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非发达国家贸易对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影响发现:出口贸易是否缩小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并不受贸易国发达程度的影响,不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非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均缩小了行业内的技能型工资差距。而在进口贸易方面,发达国家进口缩小了行业内的技能型工资差距,与非发达国家及全样本实证结果不一致。送可能与加工贸易在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相关。在加工贸易中进口往往服务于出口,会间接促进生产专业化效应的发生,提升对低技术劳动要素的需求。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四:中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二战后,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各地区贸易组织的推动,使得各国贸易量增多,贸易额增长巨大。技术进步带动各行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世界各国仍然非常重视蔬菜的生产和进出口。改革开放后,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蔬菜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出口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后,在自由贸易的推动下,关税、配额已经不能阻止我国蔬菜向西方国家出口。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蔬菜重要的出口市场,然而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利益,它们制定了大量严格的蔬菜进出口标准,以及近年来我国蔬菜在生产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降低了蔬菜的质量,对蔬菜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蔬菜的优势在逐渐降低。

根据我国 WTO/TBT-SPS 通报咨询网公布的信息分析,2012 年,TBT 通报中涉及最多的产品领域是食品和蔬菜,其中蔬菜通报103次占通报件数的5.6%,这说明各国正在制定各种标准,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与蔬菜食品相关的内容占很大分量,世界各国一直重视蔬菜的生产和贸易,然而发达国家仍然在增加增强标准。2015 年,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修订部分蔬菜农药成分的最大残留量,加强对进口蔬菜的管理。从表面上看这些标准是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健康和安全,实质目的是为了阻止进口外国蔬菜,保护本国利益。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世界各国对蔬菜的需求量很大,然而经济的发展让世界各国更加注重蔬菜的质量,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法规规章以及进出口产品评定程序来限制我国蔬菜进入其市场。蔬菜出口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满足世界各国对我国蔬菜的需求,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绿色环保,蔬菜出口必须经过检验、检疫。近年来,我国蔬菜已成为遭受国外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质量不合格退货或销毁最多的领域。我国如何应对激烈的全球贸易竞争以及增强蔬菜出口的规模,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在对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蔬菜产量、蔬菜的出口现状分析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做系统、深入地分析,并通过量化模型对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因素作实证研究,获得对蔬菜出口现状以及如何提升竞争力的理性认识,丰富对蔬菜出口贸易理论研究;有助于使我们理性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认识到我国蔬菜出口面临形势的严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同类问题提供资料和素材;并对我国政府、企业正确认识提升蔬菜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制定应对政策,推进我国蔬菜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出口机制,提高我国蔬菜质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第 2 章 我国蔬菜生产及其出口的现状

我国一直就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产品的种植和产量比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这使得许多农民开始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导致了产量的上升,这也使得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大增。

2.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

2.1.1 蔬菜的种植面积

我国蔬菜生产和对外贸易在世界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市场。由图 2-1 看出我国蔬菜每年的总播种面积不断上升,由 2005 年17720.71 千公顷增加了 1.2 倍,达到了 2014 年的 21404.79 千公顷。2014 年我国蔬菜超过粮食生产,成为中国第一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蔬菜从产量和价格上竞争力不断提高,成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之一。从近十年的播种面积来看,尽管在我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前提下,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在2006 年略微下降,在以后年份是上升趋势。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广大,一直在世界蔬菜种植面积上占据重要地位,占世界蔬菜种植总面积的 40%以上。蔬菜产量的变化趋势是稳步上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50%。这不仅仅是由于我国的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导致的产量的上升,最关键是单位播种产量由 2005 年的每千公顷3.18 万吨增加到 2014 年的每千公顷 3.55 万吨。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周围的郊区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民在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开始转种蔬菜,种植面积增加。

2.1.2 蔬菜的产量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蔬菜产量变化趋势跟蔬菜的种植面积变化相一致,2006年产量有所下降,达到最低点 53953.05 万吨,2007 年以后一直是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 4.54%。具体来说 2007 年为 56452.04 万吨比 2006 年增涨了 4.63%;2008 年的蔬菜产量为 59240.35 万吨比 2007 年增加了 4.94%;2009 年我国蔬菜产量继续增加为 61823.81 突破了 60000 万吨,比 2008 年增长了 4.36%,增速有点降低;2010 年蔬菜产量达到 65099.41 万吨,同比增加了 5.29%,蔬菜产量达到历史增速最高;2011年蔬菜生产量为 67929.67 万吨,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为 4.34%;2012 年蔬菜生产达到了 70000 万吨以上,2014 年我国蔬菜产量为 76005.48 万吨。综上所述,我国蔬菜总产量逐年增加。

.......................

2.2 我国蔬菜出口的总规模和出口种类分析

2.2.1 蔬菜出口规模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主要体现在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上,这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水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加入 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突飞猛进。

图 2-5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蔬菜类产品的出口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5 年的 520.00 万吨增加到 2014 年的 802.56 万吨,十年时间增幅 54.34%。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蔬菜产量在逐年增加,二是世界经济发展,国际需求量增加。然而我国蔬菜的出口金额却是波动比较大,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蔬菜出口量与 2007 年相比增长较小,出口金额反而下降,2009 年—2011年我国蔬菜出口数量显著增加。

从出口金额看,我国蔬菜出口金额波动中上升,2005 年我国蔬菜出口 3302百万美元,到 2011 年这六年期间稳定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 30.52%,然而 2012年蔬菜出口量增加,但是出口金额却陡然下降,主要原因为两点:一是我国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2012 年 2 月,国家出台了《关于下发出口退税率文库20120201A 版的通知》规定从 2012 年 3 月 1 日起,统一执行出口免税政策,在流通环节蔬菜实行免征增值税,出口环节不退税,对我国蔬菜出口影响较大。二是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蔬菜产品出口产生了重要影响。2013 年以后我国蔬菜出口金额开始回升,达到 9005.51 百万美元,突破了 9000 百万大关,根据 2014 年统计,我国蔬菜出口金额为 9800.42 百万美元,将近 10000 百万美元。

从价格上看,2005 年我国蔬菜平均出口价格为 6.35 百万美元/万吨,2014年为 12.21 百万美元/万吨,出口价格将近提高了两倍,我国蔬菜出口金额的增加不仅仅是通过出口数量,由于优质蔬菜的出口,使得蔬菜出口价格提升,增强了我国蔬菜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第 3 章 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 26

3.1 关税变动对蔬菜出口的影响 ...................... 26

3.1.1 小国贸易条件效应 ................. 26

第 4 章 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8

4.1 影响国际贸易的测度方法比较 ........... 38

4.1.1 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 ........................ 38

第 5 章 促进我国蔬菜出口的对策建议 ......... 49

5.1 政府层面 ................. 49

5.2 行业层面 ...................... 49

第 4 章 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上述章节从理论上论述我国蔬菜的出口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章首先对国际贸易的测度方法进行论述,最后运用引力模型选取了 1992 年—2014 年蔬菜出口贸易面板数据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自贸区的建设、人口增加、金融发展、自由贸易依存度等控制变量对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4.1 影响国际贸易的测度方法比较

4.1.1 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

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是假定世界商品完全可以替代的前提下,通过把非关税贸易壁垒转化为等价的关税壁垒进行测度,我们可以运用进口产品与本国商品市场同样的产品的价格差额对等价的关税进行计算,这种方法使得不能计算的非关税壁垒转化为了可以用数据量化了。Krissoff Barry(1997)运用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计算了美国的苹果在其他国家遭遇非关税壁垒的情况,结果证明美国出口到其他国家苹果遭遇的非关税壁垒比普通关税高很多。Bradford (2003)以税收收入的控制和在流通领域中的成本为前提,也是运用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关税壁垒的关税等价相当高的结果,从而说明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贸易保护。江涛等(2010)运用这种方法对2005年—2007年中日两国茶叶贸易情况,结果证明日本的非关税壁垒高于普通关税的十几倍。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对非关税的衡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世界各国产品同质性的假设不符合现实情况;二是运用价格差来衡量需要采集大量的价格数据,对全世界的贸易衡量不适应,这种方法一般作为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模型的解释变量来加以运用。

4.1.2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法由马歇尔(1920 年)创立,主要内容是假设不变的市场条件单独考察某一市场或者部分市场某个因素变动对有关经济变量的影响的分析方法。局部均衡法可以灵活描述和分析贸易影响因素对某一产业或市场经济活动的作用,以数量、价格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运用计量手段分析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不足之处。

........................

第 5 章 促进我国蔬菜出口的对策建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与稳定。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应该积极面对,认清影响我国蔬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蔬菜行业出口标准,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蔬菜产品出口。

5.1 政府层面

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与联系,加快中国与世界各个区域组织的合作和建设,,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创建了比世界贸易组织更优惠的贸易条件,明确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诚意,降低双方的关税率,减少关税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为蔬菜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下,保证我国能够顺利进行蔬菜出口贸易开展,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履行职责,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创造出口条件,熟悉国际标准,合理利用规则,进一步增强中国比较优势的蔬菜产业,通过增加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蔬菜产业和企业扶持,加快农产品现代化进程,提高蔬菜生产、加工的水平,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蔬菜区域布局,向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根据我国各地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处理中心,实行统一规划方案,集中扶持优势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加强对仓储、转运、包装等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中国蔬菜市场的物流中心。整合各行业资金投向蔬菜出口产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供良好的国内资金环境支持。

通过建立蔬菜行业组织和协会,加强蔬菜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国内蔬菜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主动走出国门,鼓励其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生产、出口和加工基地,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争取在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蔬菜质量控制体系,,蔬菜标准化体系是相互联系并制约的关系,参考国际先进标准,在统一、优选原则的前提下制定蔬菜的行业标准,严格控制蔬菜的生产、加工环节,对检验和检疫的方法进行科学规范,提高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规范蔬菜行业的生产流程,对蔬菜产地、蔬菜投入、蔬菜生产、蔬菜包装和标识、蔬菜经营以及蔬菜的监督检查等制定行业标准,对蔬菜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蔬菜产品的认证和质量控制建设,进一步提高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五:标准化对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技术水平成为国际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其表现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标准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秩序和规则,是工业生产中的“公共语言”,是产品分工、集合的“链接点”,因此标准作为市场竞争规则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通过获得知识产权、取得先发优势直接促进对外贸易,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实施的基础是技术标准,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和战略制高点。标准已然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适用的规则,标准化也已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如果掌握了标准化的主动权,便掌握了国际贸易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中国自 1978 年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后,标准化建设发展迅速,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2016 年国家标准委印发《2016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而山东省是实施标准化战略较早的省份同时也是参与制定修定标准最多的省份之一,2015 年山东质检局发起了第一批建设“山东标准”的战略计划,实施标准化创新、标准化试点、标准化示范以及推广应用项目共 276 项,制订及修订“山东标准”共 654 项。截止到 2015 年末,山东省共参与制定和主导制定了 64 项国际标准、3321 项国家标准、2190 项行业标准,累计发布地方标准 2347 项,分别比“十二五”初增加 120%、40.1%、22.1%、25.5%。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标准化竞争的能力还处于明显弱势,发达国家一直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行本国的标准化战略,试图掌握国际标准竞争中的主动权。而我国的标准化水平还不高,标准的科技含量还较低,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水平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山东省的机电贸易便受到了这种差距的影响。机电产品是山东省出口贸易的支柱产品,自 2001 年中国入世后,山东省机电产品进入出口贸易的增长黄金期,2004 年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完成 97.2 亿美元,首次取代服装纺织成为山东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并且连续十二年成为山东省出口贸易的支柱产业。2002-2007 年间山东省机电产品年出口增幅始终保持在 30%-50%左右,机电产品出口额更是占据了山东省出口贸易总额的四成,山东省机电出口企业曾经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匪浅。但是,2008 年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机电产品所涉及的贸易标准品类繁杂,并且相关国际标准数量繁多且更新频繁,导致山东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虽然整体呈现增长状态,但年增幅趋缓,连续呈现下滑势头,甚至一度出现增长率为负的情况,出口波动较大。目前,机电出口企业、行业团体以及山东省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标准化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山东省政府、机电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必须对标准化有清晰的认识。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标准化基本原理的相关研究

国外最早比较系统的关于标准化的理论著作是 1934 年约翰·盖拉德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Gaillard 最早把标准化作为一门学问进行探讨,试图深入探讨标准化的原理以及定义,在提高其理论层面的基础上探究标准化的实践意义,论述了标准化的诸多开创性理论和实践内容,开拓了向全世界传播标准化思想的道路。Seaman[美]1953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标准化是一门科学吗?》的论文。1968 年,Meissner[德]又发表了同一题目的论文,对标准化的科学性进行探讨。印度学者魏尔曼 1980 年首次将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对其做了全面探讨,撰写了《标准化是一门新学科》。到 20 世纪中后期,国际标准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标准化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标准化原理的著作。桑德斯(T.R.B Sanders)于 1972年出版了《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书中首次系统地总结了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关于标准化的工作经验,并且围绕着标准化的作用、目的并且从修订、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提出了“七原理”,认为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社会增长的复杂性。同年,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浦四郎用“负熵”的概念解释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并在其著作《工业标准化原理》中提出了松浦四郎经验公式,开辟了一条研究标准化的新思路,他认为标准化的开端就是有意识地努力简化,标准化就是让事物从无序状态恢复到有序,标准化活动就是为反对生活中熵的增加而做出的努力。

早期的标准化研究中,标准化被认为是纯技术领域的问题,马歇尔是最早研究标准化的经济学家,1919 年,在其《工业与贸易》一书中,马歇尔开始高度重视生产和贸易中的标准化问题,并且详细分析了标准化在市场交易及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条件和意义,同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这些分析和结论是目前研究标准化经济学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此后,标准化一直未被当作正式的经济学研究课题,到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在研究 ICT 产业的发展过程时,才开始对标准化进行经济学研究。Hemenway's(1975)第一个对标准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产业范围内自愿标准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其专著中指出,在缺失完备的兼容性标准时,容易导致效率损失。David (1987)总结了各种关于标准的经济作用,从标准能够解决何种经济问题出发,将标准分为四类,即品种简化标准、兼容性与接口标准、信息和测度标准及最低限度质量和安全标准,通过分类,详细论述了各类标准的经济功能,这种分类得到了广泛应用。2001 年荷兰 Erasmus 大学的 Henk de Vries 教授在 IEEE 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吗?》的论文,2011 年在中国标准化杂志上发表《标准化——多学科领域研究》,试图将标准化的特性与一个系统的科学清单相对照,找出对标准化研究有贡献的相关学科,并且论证研究标准化需要通过多学科的特殊方法。

..........................

第 2 章 标准化对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

2.1 技术进步促进出口贸易的理论依据

2.1.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从技术要素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本质。李嘉图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是由不同地区生产技术的差异所引起的,这种相对差别是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且,这种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就是说,在劳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各国商品可以流动的前提下, 对一个国家的生产和贸易来说,最有利的是一直集中生产该国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产品,一个国家现有的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技术的水平,生产技术的竞争优势也就决定了该国的贸易模式。李嘉图模型给出了国际技术水平差距如何影响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的简单框架,暗含了国际贸易模式和技术分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思想。

2.1.2技术差距理论

真正从动态角度看待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是 1961 年波斯纳(Posner)提出的技术差距模型。技术差距论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是两国贸易的基础,技术领先的国家可以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该技术被模仿,两国间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缩小。技术差距理论中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要素,将不同国家之间所存在的生产技术的差异和这些国家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将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视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关键性因素。

2.1.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 年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形态的变化特征,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动态扩展。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要经历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技术发展水平国家的相对优势不同,动态解释了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变化的关系。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的支撑了国际贸易的流向取决于两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的观点。

..........................

2.2 标准化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分析

2.2.1 标准化为技术创新积累信息,为持续创新提供平台

标准化以生产技术经验的积累为前提,通过将技术经验标准化,为新技术的出现打下基础,从而促进持续的技术创新。由于技术标准及其相关草案像专利文件一样,涵盖了当时的研究现状和生产技术的相关信息,当该技术被确定为正式标准时,便可以被大众公开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在公开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与此同时,标准的制定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技术共享和技术知识的转移。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技术创新过程中查阅和获取信息的成本,节约费用率和信息流,从而提升生产技术创新发展的效率,为技术进步奠定基础,为技术竞争力的提高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公开的标准信息知识贯穿了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为技术研究人员对于生产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经验积累,同时,为技术的再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信息来源。在标准的施行进程中,通常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新的经验和生产技术会被纳入,形成新的标准,进行技术经验的再次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再创新。标准的制定对应着生产技术的创新,标准的实施对应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标准的修订对应着生产技术的再创新,因此,标准化为技术和产品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平台。由此可知,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以标准化为平台,技术创新在标准化持续的积累信息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加快了技术创新效率,使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可能。

.........................

第 3 章 标准化发展现状 ............... 26

3.1 国际标准化概况 ............ 26

3.2 我国标准化发展现状 ......... 27

第 4 章 标准化对山东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 35

4.1 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35

4.1.1.出口规模 ................. 35

第 5 章 政策建议 ................... 46

5.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完善标准化体系...................... 46

5.2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提高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 ............ 47

第 4 章 标准化对山东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目前,学者们关于标准与出口贸易的研究中已引入较多理论模型,阐述标准与出口贸易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建立了多种计量模型,引入标准存量进行实证研究,支撑了标准化促进出口贸易的论点。本文缩小样本选取范围,选取山东省第一大类出口产品——机电产品,研究标准化与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4.1 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根据海关月报的分类方法,机电产品可分为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仪器仪表、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和其他六大类,下面还细分为许多小类。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机电产品主要涵盖了其中的第十六大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第 84 和 85 章,第十七大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的第 86 到 89 章。

4.1.1 出口规模

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与山东省总出口的増速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近年来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有所减缓,虽然 2014 年增幅回升,山东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由图 4-1 可知,山东机电产品出口规模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2000-2007 年间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均保持在 20%-50%,处于黄金增长期,在 2008-2013五年中,2009 年山东机电出口遭遇低谷,年增长率呈现 11.1%的负增长,2011 年出口状态良好,出口额首次突破 500 亿美元,而 2012-2013 年出口额未有明显增长,虽然 2014 年山东省机电出口增长率回升,但整体上呈现低迷态势,出口形势严峻。

.........................

第 5 章 政策建议

本文综合了标准化基本原理、标准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出口贸易的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分析,把样本研究范围具体到山东省,研究标准化对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上文的研究发现,标准化在长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有力的拉动了山东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因此,要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多层次改善标准化水平,提高山东机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我省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

5.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完善标准化体系

世贸组织规定,应以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制定或认可的相关国际标准为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技术条约、标准以及评定程序等。国际标准是世界范围内认可,具有高质量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是国际上前沿科技水平的最佳体现,体现了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水平,是世界各国之间处理经济活动纠纷和调节标准的基础。根据上文介绍,国际标准应包括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标准化组织承认并确立发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我国的国家标准应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适应性的分析验证,经过修改或等同转化为我国相关标准,并按照我国标准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和发布。

改善我国相关标准的适用性和标准化水准的最高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尽量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然而,我国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相关标准还没能够及时与所采纳的国际标准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更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标准在转化为我国标准后的适用性。所以,在广泛采纳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否适应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加以实时修订和同步更新,以便在提高我国标准化的科技水平的同时,提高相关国际标准在我国具体领域的适用性,逐步改善标准化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做到与国际标准化接轨。与此同时,应当及时对我国标准的使用时限及复审周期做出适应性规定,并做到及时的修订、更新、确立以及废止,以增强相关标准的时效性。在提高国内标准的制定效率,增加标准存量的同时,提高国内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使我国的标准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充分发挥标准化拉动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不能被动的适应于国际上制定的相关标准准则,而应当更充分更主动地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尤其是提高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应当把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向由市场主导的标准化模式转变。在我国的标准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并通过政府部门的推广,应用于生产和消费,所以政府在其中主导和参与的成分较大,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领域的企业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使现存的标准制定模式得到转化改善,就要降低政府的行政领导性作用,增强政府作为技术标准的协调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换句话说,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使我国标准制定模式得到转化和改善,政府应该重新确立政府在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标准化制定模式,让企业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切实提高和改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实质性水平。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六:OFDI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15 年是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重要一年,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 3 月表示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电子、飞机、通信、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相关的企业;改革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新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主要以备案制为主;同时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法律、金融、领事保护服务,为我国企业保驾护航,使企业“走得出、走得稳、走得远”。同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八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减负添力。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持续显现,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压力,国际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变革。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的对外投资额将达到 1 万亿美元,更深的融入世界经济,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将对外投资列为 “一带一路”具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是大势所趋。截止 2014 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 8826 亿美元,比 2011 年翻了一番。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也从 2011 年的 746 亿美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1231 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企业OFDI 主要分为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三类。市场寻求型 OFDI 的东道国主要是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我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企业通过对东道国进行OFDI,可以规避关税和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在该国的市场份额。资源寻求型 OFDI 主要面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我国企业对非洲和西亚的油田进行投资,以保证我国的石油供给;也有部分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向东南亚等地区进行 OFDI。技术寻求型 OFDI 的主要东道国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企业通过在这些国家建立研发中心,获得技术溢出,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迅猛发展,2014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 264241 亿元,与 2005 年相比翻了一番,成功蝉联第一。然而这些数据都是基于传统的总额统计,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发展,传统的总额统计面临着重复计算的问题,其准确性也受到学者们的质疑。我国是一个加工贸易大国,主要依靠进口中间产品,然后加工再出口。在这一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总额统计所有的最终产品都会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额,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只获得了加工部分的增值,中间产品的那部分增值被国外企业占有,这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我国的出口状况,传统统计模式下我国的总出口中含有大量的他国价值。因此,寻求新的贸易统计模式,准确定位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2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介绍

本小节主要介绍全球价值链的提出与发展,并对其概念进行界定。

1.2.1 全球价值链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的提出之前经历了价值链、价值增加链和全球商品链三个发展阶段,直到 2001 年,格里芬等才从商品这一概念的局限中摆脱出来正式提出全球价值链这一概念。在《价值链的价值》中,格里芬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的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这份特刊在全球价值链研究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特刊中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1.2.2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目前各大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对全球价值链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下文主要对三个较权威的概念作相关介绍。

斯特恩从组织规模、地理分布和生产性主体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从组织规模看,全球价值链包括参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活动的全部主体;从地理分布来看,全球价值链必须具有全球性;从参与的主体看,有一体化企业、零售商、领导厂商、交钥匙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他还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 2002-2003 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该定义强调了全球价值链不仅由大量互补的企业组成,而且是通过各种经济活动联结在一起的企业网络的组织集,关注的焦点不只是企业,也关注契约关系和不断变化的联结方式。

........................

第 2 章 OFDI 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关的文献综述

2.1 与 OFDI 相关的文献回顾

本文拟采用的理论机制是 OFDI 通过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条路径来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制造业增加值,这与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下文先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逆向技术溢出是指母国(通常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向东道国(通常为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吸收和学习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促进母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OFDI 逆向技术溢出可以通过四种路径实现:技术转移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人才流动效应和非关联企业的示范效应(白洁,2009)。技术转移效应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东道国企业,从而获得东道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产生了技术转移。与此同时,与母公司相关的国内企业也可以间接获得技术的转移,提高技术水平。产业关联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子公司,通过子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业务往来获得技术的外溢。具体来讲,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开展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与当地的企业发生业务关联,这种关联使得子公司有机会向当地关联企业学习(Fosfuri and Motta,1999)。人才流动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子公司,在当地聘请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同时也可以将国内员工外派到子公司,通过人员的流动来提高公司的人力资本水平(茹玉骢,2004;赵伟等,2006)。示范效应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投资,可以直面海外市场,接触国外最新的产品,国内企业在全面了解产品规格、功能等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关于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Kogut 和 Chang(1991)最先提出企业 OFDI 存在逆向技术溢出的猜想,他们在研究日本的 OFDI 时发现,日本对美国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一发现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认为日本对美国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投资的目的是获取美国的先进技术。冼国明(1998)率先对发展中国家的 OFDI 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构建了“学习型 OFDI”模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 OFDI 行为。Fosfuri 和 Motta(1999)指出企业只有通过OFDI 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二者通过构建双寡头古诺模型来研究企业的 OFDI 行为,在模型均衡时发现,即使企业的 OFDI 在海外出现亏损,但是只要其 OFDI 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使国内市场盈利,这些盈利不仅能够弥补海外的亏损还能超过未进行OFDI 前企业国内盈利和出口盈利的总和,因此企业的 OFDI 行为可以使其实现最大化利润。Wesson(1999)也认为企业的 OFDI 行为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构建两国两厂商的古诺模型发现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 OFDI 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2.2 有关出口增加值文献综述

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已知的增加值计算方法都是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在 1936 年前后提出并创立的,随后多位经济学家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投入产出表利用棋盘式的格局,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各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各个部门之间产品的生产消耗关系,因此它是用来追踪产品流向和全球价值链的有利工具。增加值计算方法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HIY 方法,Hummels 等(2001)使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一国出口中的国内外成分,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满足两个假设:一是所有中间投入品必须全部是国外增加值,不考虑再进口或者第三方转口的情况;二是对以出口为目的和以满足国内最终需求为目的的货物生产,其进口中间产品的投入程度是相同的,这与贸易现实相违背。第二阶段 DRS 方法。Daudin 等(2009)利用全球贸易模型数据库 1997、2001 和 2004 年的数据测算了 66 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增加值,并追溯了增加值的来源,它虽然克服了 HIY 方法的不足,但全球贸易模型数据库的缺陷是没有区分贸易中的中间品和最终品。第三阶段是 KPWW 法。Koopman 等(2011)在 HIY 和 DRS 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国民账户核算体系中的增加值统计法和传统海关统计法进行整合,通过构建全球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库,将国内增加值统计从单一国家扩展至全球,全方位的对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和国外增加值进行测算。本文采用的是修正后的KPWW方法(即WWZ 法)。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2015)对一国出口增加值进行了最详细的分解,一国的出口总额分解为不同来源的增加值以及重复计算部分。这就将以贸易总值计算官方贸易统计和以增加值计算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统一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二者数据不能匹配的难题,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从官方数据背后解读全球价值链的有力工具。

实证研究方面,大多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重新审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益情况,并分析增加值统计与传统总额统计的差异及原因;二是对影响中国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三是在增加值测算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分工。

.....................

第 3 章 我国 OFDI 与增加值的现状分析 ................. 13

3.1 我国 OFDI 的现状分析 ............. 13

3.1.1 我国 OFDI 的总量分布情况............. 13

第 4 章 OFDI 对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的机理分析 .............. 27

4.1 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 27

4.1.1 OFDI 的定义 ............. 27

第 5 章 我国 OFDI 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分析 ....................... 32

5.1 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 ................. 32

第 5 章 我国 OFDI 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实证检验我国 OFDI 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分为三个部分: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我国 OFDI 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的初步分析以及我国OFDI 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的拓展分析。

5.1 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

由于本文实证部分采用的数据和变量一致,因此在实证模型前先统一介绍本文数据的处理过程和主要变量。

5.1.1 数据处理

本文的实证数据主要涉及 WWZ 增加值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三个难点:一、不同行业分类的对接,由于 WWZ 增加值数据库采用的是 WIO 行业分类,《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为 GB 分类,而《中国海关数据库》是 HS 分类,因此 GB 和 HS 分别于 WIO 分类进行对接;二、OFDI 企业的行业类型划分,本文采用的 OFDI 企业数据来自商务部公布的《名录》,《名录》中不包含企业的行业信息,因此需要将各企业划分至行业层面;三、OFDI 企业投资行为的价值链划分,实证部分涉及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的研究,因此需要将企业的 OFDI 行为划分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1、行业分类的对接

本部分需要分别将 GB 行业分类与 WIO 行业分类,HS 行业分类与 WIO 行业分类进行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 GB 行业分类与 WIO 行业分类进行匹配,由于始终所需数据期间从 1998年到 2011 年,1998-2002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的是 GB/T4754-94 行业分类,而 2002 年之后这两个数据库采用的是 GB/T4754-2002行业分类,因此,需要先根据 GB/T4754-94 与 GB/T4754-2002 分类准换表将行业分类统一为 GB/T4754-2002 分类。然后通过 GB/T4754-2002 与 ISIC3.0 转换表以及ISIC3.0 与 WIO 分类转换表将 GB/T4754-2002 行业分类与 WIO 行业分类实现四位数层面的对接。

其次需要将 HS 行业分类与 WIO 行业分类进行对接。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相似,《中国海关数据库》1998-2011 年的分类标准也不统一。2000 年该数据库采用的是 HS8 位码分类,其他年份为 HS6 位码分类,其中 HS6位码又分为 1996 版本和 2002 版本,因此,先根据 HS8 位码与 HS6 位码转换表将其统一为 HS6 位码。然后根据 HS1996 分类与 HS2002 分类新旧转换表将 HS6 位码数据统一为 HS2002 分类 ,至此所有数据都为 HS2002 分类。最后运用 HS2002 分类与CPC1.1 分类转换表、CPC1.1 分类与 CPC1.0 分类转换表、CPC1.0 与 ISIC3.0 分类转换表以及 ISIC3.0 与 WIO 分类转换表最终实现 HS2002 分类与 WIO 分类六位数层面的对接。

.........................

第 6 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接《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并结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 WWZ 增加值数据库,从整体和分类别两个方面研究了 OFDI 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并对回归结果做了滞后效应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 OFDI 能够在整体上提高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并且OFDI 对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分类别而言,价值链中游 OFDI对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并且价值链中游 OFDI 对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前 7年不断增强第 8 年之后促进作用不再明显;价值链上游 OFDI 对国内增加值率的促进作用居次之并且在投资后的 10 年内其促进作用会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强;价值链下游OFDI 对国内增加值率提升作用最小,其对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也会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这些结论对于政府制定 OFDI 政策和企业进行 OFDI 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大对外投资范围和力度。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企业研发能力、降低从成本以及扩大销售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出口增加值率。我国应该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进行 OFDI,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在提高企业“获益”的同时,增强研发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中国企业在的竞争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其次,短期内加大对价值链中游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相比我国在劳动力方面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同时由于投资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我国在煤炭、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对外进行价值链中游的投资,不仅可以利用国外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消化部分国内过剩的产能,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但是,由于价值链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中下游部分增加值率不断升高,中游增加值率部分进一步降低,因此加强价值链中游的 OFDI 只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效果。

再次,长期内加大对价值链上游领域的对外投资。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更易获得国外的技术溢出,同时可以聘请国外高级人才,直接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虽然短期内价值链上游 OFDI 没有价值链中游 OFDI“收益”大,但是价值链上游 OFDI 可以在长期内给企业带来持续“收益”,并且这种“收益”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增加。因此,国家可以给予价值链上游 OFDI 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占领价值链上游环节。

最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大对价值链下游领域的投资。企业升级的一般路径是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研发投入等方式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在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前提下逐渐实施品牌战略和完善售后服务网络等,占领价值链下游环节。我国应该鼓励部分由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价值链下游的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占领价值链下游的增加值,而且可以通过品牌效应和售后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有力与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七:中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进行,国家间的经贸联系越来越密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不断涌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区域经贸合作。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逐渐把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本国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 35 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上升,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国际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逐渐创造了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各方面条件,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必须加快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

截止到 2016 年 3 月,我国已经与 13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签署了 1个优惠贸易安排,正在与 7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与 5 个国家和地区联合进行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框架逐步形成,自由贸易区的开放领域逐步扩展,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这都改善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创了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的新形势。从多方面内容来看,我国自由贸易区涵盖的地域广阔,涵盖全球五大洲;我国自由贸易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较多,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自由贸易区涉及的领域众多,既包括货物贸易领域,也包括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原产地规则、投资协议、海关程序、贸易壁垒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从相关统计研究来看,来自自由贸易区国家和地区的整体贸易额已经占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30%左右,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期望利用引力计量模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出口贸易效应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差别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的长远发展和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有重大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第一,查询相关资料,梳理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动因等内容。第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面板数据引力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从整体贸易效应和分国家(地区)差别贸易效应两个方面对计量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为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指导,促进我国自由贸易区的长远发展。

1.2.2 研究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入研究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发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有助于丰富我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的理论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采用最新的研究数据和面板数据引力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的认识。

(2)现实意义:有助于加快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长远发展。在相关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引力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出口贸易效应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供实践指导,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

第 2 章 自由贸易区理论分析

为加深对自由贸易区的深入理解,本章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相关理论和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为整篇论文做好理论研究铺垫。

2.1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国际上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有多种形式,但其本质含义是一致的。自由贸易区是指相关国家和地区通过协商一致达成关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或者消减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最终构建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组织。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从其内容来看,自由贸易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或者消减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各种贸易资源的自由流动;同时各成员方对非成员方不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水平,拥有独立的对外贸易政策,维护了各成员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自由贸易区内,各种贸易资源的自由流动必须符合原产地规则,即各种产品必须全部产于或者主要产于区域内的相关国家和地区,防止区域外的企业和产品获得各种不合理利益,有效维护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方的利益。自由贸易区可以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等贸易效应,扩大双边和多边贸易流量,提高各成员方的专业化生产能力,提高消费者福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各成员方的经贸联系和交流,促进各成员方的长远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区是当前世界上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约占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总数的 90%,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三大自由贸易区。

........................

2.2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系统反映相关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的变化情况。

2.2.1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以忽略运输成本、忽略协商谈判成本、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等为假设前提条件,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综合效应三个方面。

(1)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指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带来的成员方之间生产和消费扩大的贸易创造情况,是一种内部静态效应。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成员方通过协商一致的形式取消各种内部关税障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消费需求弹性,促使商品、人员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成员方之间自由流动,自由贸易区内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者会购买对方的更为低廉的生产要素,消费者会购买对方的更为低廉的产品,促使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方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和分工,贸易在各成员方之间得以创造。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建立在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可以实现各成员方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成员方内生产者福利水平和消费者福利水平,促进各成员方经济的发展。

(2)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主要是指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导致的由自由贸易区外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自由贸易区内的生产和消费的一种贸易转移情况,是一种外部静态效应。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成员方会在全球范围内进口成本最低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的产品,而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由于成员方之间降低甚至取消关税,设置较高的对外关税,无形中扭曲了原来的贸易关系,使得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方转而向生产成本较低和生产效率较高的另一成员方进口同样的产品,发生生产和消费的贸易转移。贸易转移效益建立在由不同关税水平导致的贸易关系扭曲基础上,从自由贸易区内部来看,贸易转移效应有利于促进成员方之间消费和生产的增加,进而提高成员方之间的贸易额,促进成员方经济的发展;从自由贸易区外部来看,贸易转移效应损害了外部国家和地区的正常贸易利益,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由贸易区内部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损失。

(3)贸易综合效应

贸易综合效应主要是指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促使自由贸易区成员方整体福利水平增加的情况,其建立在贸易扩大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基础之上。具体来看,贸易综合效应体现在多方面,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通过废除关税和消减海关程序等方式,减少成员方的行政成本;其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通过促使商品、人员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效降低走私等非法贸易活动,反映成员方之间真实的贸易活动,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最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通过区域内一体化组织整体实力的增加提高对外谈判的能力,实现自由贸易区成员方在世界范围内贸易条件的改善,维护成员方自身的利益。

.........................

第 3 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概述 .............15

3.1 我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动因 ..................15

3.2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18

第 4 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24

4.1 计量方法 ....................24

4.1.1 模型构建 ..........................24

4.1.2 变量设置和数据来源 ..................26

第 5 章 推动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4

5.1 继续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34

5.2 自贸区建设要兼顾贸易利益和非贸易利益 .............35

第 5 章 推动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也具有某些方面的机遇和优势。努力把握机遇和发挥内外部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利于加快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本章主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5.1 继续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整体上改善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国要继续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社会利益,也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利益;既要维护我国自身利益,也要重视对方国家(地区)的关切,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最大限度的维护和保障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在继续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第一,要积极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结合,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我国要积极与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双方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增加,减少双方之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障碍,为我国高铁、核能等优势产业的出口和消减过剩产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第二,要积极推动现有自由贸易区的升级,促使自由贸易区的实施范围和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和协商进程,促使双方达成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议、交通运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全方位的自由贸易体系,深化和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加快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应有作用。第三,加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的建设。RCEP 是由东盟十国和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与建设的跨区域自由贸易区协议,若达成 RCEP协议,将为我国提供人口数量和 GDP 规模巨大的区域共同市场,有效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在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以 2001 年-2014 年我国大陆地区与 9个自由贸易区的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引力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加快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6.1 结论

本文在通过阐述自由贸易区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发展情况,结合面板数据的构造特点和文章的研究重点,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且重点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的国家(地区)差别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立足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前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积极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综合来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已经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出口贸易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国要顺应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潮流,继续大力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我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出口贸易效应国家(地区)差别较大。例如,新加坡、东盟地区、智利、秘鲁等自由贸易区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巴基斯坦、冰岛、瑞士、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等自由贸易区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上述出口贸易效应差异的存在,是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地缘影响力、政治外交、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认真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指导我国未来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把握各种机遇和优势,有效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和威胁,更大程度的发挥和利用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计量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实证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本文应用面板数据引力计量模型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我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贸易效应情况以及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差别情况。但是,为了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包含 9个自由贸易区及 33 个非自由贸易区伙伴国,未包括所有国家和地区,可能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同时,本文为了突出研究的主题,未把语言、价格、外汇汇率等其他影响变量设置到引力模型方程中,也可能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如何构建包括更多影响变量和更多国家(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引力计量模型,是本文需要继续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八: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由于美欧国家需求的带动作用,我国的外贸得以迅速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陷入衰退状态,我国的外贸也受到强烈冲击。令人担忧的是,在很长时间后,发达国家的经济状态并没有得到改善,矛盾不断显现。美国一直未能达成减持方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日本经济大幅度下滑,状态令人堪忧。若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这种局势,那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处于低迷状态。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全球地位的提升,部分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作威胁,在很多贸易谈判中限制中国权利甚至排斥中国的加入,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比重也处于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一直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在各方面的合作发展。金砖国家拥有世界上 40%的人口,经济总量达到了全球的 20%,对外贸易额占有 15%的份额。不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中,金砖国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预计到 2050 年,金砖国家将会拥有超过 G6 的经济总量。同时,金砖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且市场前景广阔,中国与金砖国家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近年来,中国同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大。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但是如今有明显的回温趋势,且仍在不断增长。与金砖国家密切的贸易往来将会降低中国长期以来出口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同时也符合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要求。金砖五国都是 WTO 成员,作为世界的新兴力量,发展空间巨大,具有很强的合作潜力。

自 1999 年起,时任总理朱镕基便提出了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提议,并得到东盟的积极回应,历时 11 年,在 2010 年 7 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是两国加强友好关系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两国经济更加密切的契机,象征着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高度。自贸区的建成,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仅次于欧盟与北美自贸区,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最大的自贸区,拥有 18 亿的消费者和 1.2 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中国与东盟毗邻,交通运输方便,同时在产业方面各具优势,所以在贸易方面也将不断推进,数据显示,东盟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出口国。

基于以上经济形势,本文选取了中国的十个主要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影响出口的多种因素作为变量,以期找出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的不同影响因素,作为调整我国出口的依据,更好促进我国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所研究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借鉴其他学者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性分析。本文搜集大量的数据,以图表形式进行展示,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出口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实证研究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 LLC 检验、豪斯曼检验、共同系数回归估计、变系数回归估计等计量方法,对中国整体以及不同贸易伙伴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不同的实证结果,由此得到不同的出口影响因素,从而分析其原因。

1.2.2 技术路线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关于出口方面的理论与文献研究由来已久,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出口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选取角度、采用数据、使用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对于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1 相关理论

2.1.1 有关产业结构与出口的理论

有关产业结构与出口的理论关于产业结构和贸易之间的研究颇多,从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到 H-O 理论,都是从要素禀赋方面进行阐述的,认为本国应该生产要素禀赋富裕的产品,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形成出口。所以,一国可以从自身的要素进行调整产业,从而扩大出口。日本的经济学家赤松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上提出的雁行形态学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由于技术条件的不足,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进口发达国家的产品,然后进行模仿创新,实现规模生产,形成出口。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出口贸易必然受产业结构的影响。

2.1.2 有关汇率变动与出口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可以说是最早研究汇率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专家,他认为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流量作用有滞后性,在进入一国市场的时候,出口商与进口商均要承担相应的沉淀成本,计算成本时采用的货币形式与未来计算收益时采用的货币形式是不同的,当汇率的变化不确定时,进口商与出口商的盈亏是不确定的。短期中汇率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甚微,因为盈利的不确定性使得进出口商继续等待,但是为回应基本冲击,只有在汇率发生很大的变化时才会使市场出清,从而使最初的波动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就会放大。经过长期的研究,一个国家货币实际贬值是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的。

另外,著名的 “J 曲线效应”与克鲁格曼的理论具有相似之处,但其成立要基于马歇尔-勒纳假说。“J 曲线效应”从消费和生产具有粘性的角度出发,认为短期内汇率贬值对于贸易收支影响不大,因为短期的进出口数量不会有太大改变,但由于汇率贬值使出口收入减少,进口支出增加,从而经常项目的逆差增加。在长期中,出口数量将会受到汇率影响不断增加,改善国际贸易收支,说明一国贬值促进出口是需要在长期中实现的。

托马斯·孟在研究贸易差额对于汇率的变动影响后指出,汇率的变动也会对贸易差额产生作用,压低汇率使本币贬值是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别人的,因此保持本国的币值是相当重要的。大卫·休漠在“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中提出,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使本国的汇率下降从而国内物价下降使得出口上升进口下降,逆差减少国际收支平衡。琼·罗宾逊基于不同供求价格弹性组合,研究了汇率变动对于贸易收支平衡的作用,梅茨勒对琼·罗宾逊的说法进行了补充,形成了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

2.2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汇率变动、FDI 对出口的影响,而对于产业结构和出口退税的方面的涉及较少。

2.2.1 有关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的文献

有关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的文献Rostow(1960)认为一国的贸易竞争力与其产业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外贸的比较优势,从中整体上看,一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大多是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Mazumdar(1996)基于资本积累论认为资本的积累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但要视乎本国的资本品进出口情况,资本品的出口将会带来资本积累的负效应,而资本品的进口则会增强这种效应,所以只有“出口资本品-进口消费品”的外贸结构才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这种外贸结构要以本国的产业结构为支撑。

Baxter M & Kouparitsas MA(2003)在不同的贸易模式条件下,对于一国的产品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产出和贸易有很低的分散度,这主要源于其产业结构与世界大体一致,因此外贸商品结构在不同的贸易模式下也是相似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则恰恰相反。

2.2.2 有关汇率变动与出口的文献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浮动汇率制的出现促进了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浮动汇率制一般表现为一般性变动、突发性变动和阶段性变动三种形式,其中阶段性汇率变动说明了汇率变动对贸易的长期影响。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元贬值却无法改善其国际收支,后来由于汇率的大幅度波动而进口价格相对稳定,引起对汇率传递问题的关注。不完全汇率理论则认为汇率的波动不会完全传递给价格,即其传递系数为 1,因此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有限的,主要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沉淀成本和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在汇率变动对于贸易结构影响的研究中,挑战了汇率中性的假设,认为在汇率非中性条件下,不同的产业、价格反映是不同的,致使贸易结构也会调整。靳尼提·卡泊尔(Jeannette Capel,1993)研究了汇率变动时,对于跨国公司在产出和贸易决策时的影响。

.......................

第 3 章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现状....................17

3.1 中国出口的总体特征............... 17

3.1.1 中国出口额及其增长率的变化................17

3.1.2 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比重和位次.............18

第 4 章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其他影响因素..............25

4.1 政治关系.......... 25

4.2 贸易摩擦.................... 25

4.3 贸易区的建立.............26

第 5 章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8

5.1 样本的选取............28

5.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28

第 5 章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通过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在出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瓶颈,而哪些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的贸易伙伴出口的影响因素存在哪些差异,我们通过本章的实证进行检验,并得到相关结论。

5.1 样本的选取

根据我们之前的理论分析与数据呈现,中国的出口贸易额是持续上涨的,但是其增长率是持续下降的,并且存在着出口市场转移的情况。中国对欧美日这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呈现出了连年下降的趋势,而对于东盟及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出口则基本一路走高。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的十个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作为对象进行整体以及单独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欧盟国家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从成立到现在其数量不一,为使计量结果更加准确,并取得完整的数据,结合本文模型中使用的是 1997 年后的数据,因此我们将使用 1994 年后的欧盟十五个国(芬兰、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瑞典、丹麦、卢森堡、爱尔兰、希腊)作为代表。本文样本选取的依据是,自中国开放以来,贸易伙伴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对外出口仍然集中在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尤其是欧美日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东盟作为一个出口的整体,已经跃居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其他金砖四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位不容忽视。在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之所以没有选取香港和台湾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是一个整体,将其作为贸易伙伴研究不符合情理,同时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出口并非完全被香港当地消费或吸纳,而是大部分商品作为转口贸易出口其他国家,如果把香港加入实证或许会影响结果分析,在此我们将香港与台湾剔除进行探究。

.........................

第 6 章 政策建议

第四章的实证研究已经得出,影响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因素除了国际因素外,还包含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汇率变动以及出口退税,及贸易伙伴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我国 FDI 投入水平。对此,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既保证对发达国家出口的稳定,又保持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持续上涨,本章给出了以下的政策建议,前四条建议从国际视角出发,后四条建议则是针对国内应采取的政策。

6.1 积极利用 WTO,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WTO 一直致力于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在相关规定中也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 WTO 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并一直由发达国家所主导,在很多方面并未达成一致,发展中国家在 WTO 中的自由贸易程度往往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如何利用 WTO 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自身利益,减少出口方面的不利因素,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6.1.1 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为缓解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提供了有效平台,不仅是一个对话机制,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WTO 争端解决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很多的保护政策。例如规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争端时,如发展中国家提出请求,则专家组至少有一名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此类规定体现了 WTO 将自由贸易化平等地赋予每个成员国,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贸易自由化。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出现争端问题时要积极利用这一优势,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6.1.2 积极参与 WTO 贸易谈判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在 WTO 谈判中所强调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但是 WTO 为彼此提供了更加宽泛的平台,拥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我国就应该积极参与到谈判中去,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结果朝着公平、可持续的层面发展。

2015 年 12 月,世贸组织在内罗毕举办了扩围谈判(即扩大《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谈判),最终达成全面协议。这是自 1996 年以来,WTO 首次达成的重大减免关税协议,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此协议将极大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提升。于中国而言,此次协议的达成将降低中国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扩大相关产品的出口,并有助于信息产业技术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因此,中国要利用好 WTO 谈判平台,争取有利于我国的出口政策。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九:中国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进步——基于对东盟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从宏观角度观察得知,通过改革开放,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渐变式的发展过程,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 WTO组织框架内,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后,国际金融环境的天平愈来愈向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倾斜,此外由于全球政治、金融等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形势。二十一世纪初,党曾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大举措--推行“走出去”的战略,“走出去”的举措能够扭转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扩大国民生产总值。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如今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动因已有所区别:投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目的是为换取国外丰富的天然资源或优越的人力资源;而面向发达国家的资源投放主要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和谋求海外科研生产的尖端技术。

从微观角度观察可知,强力推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已然成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学习、积累和提高技术革新能力的迫切需求。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在某些行业比我国的技术水平高出太多,且当今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很多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发出的技术形成生产力,却不及发达国家淘汰的落后技术。于是,在科技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开始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条捷径,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产业内先进或核心技术以提高企业长期经济效益。技术寻求型投资一般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在兼并或者收购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科技公司;二是通过独资、合资或者合作等多种途径在国外成立科研组织。2007 年次贷危机演变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大举并购经营困难、技术资产大幅贬值的外国企业。这类海外投资行为都是利用对东道国技术外溢的吸收以获取技术、研发人才及相关要素为主要目的的整合全球资源,进而飞快的成长为产业分工链条内的高附加值环节。

二、研究意义

国际经贸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经过各类技术溢出手段推动自身技术发展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创新方式。为了快速弥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实现我国经济领域赶英超美式的增长,扭转中国身处产业链低端位置的局面,积极主动的推进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就表现的十分紧要。通过外部渠道来提高国内技术的研究基本都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影响投资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对这种途径产生的技术进展效果关注相对较少。

在数据选取方面,本文拟选取东盟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如下:第一,国内研究的数据来源很多都是取材于发达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探索率较小。第二,即使有学者对世界范围的几大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结论也不外乎东盟地区的 OFDI 反向技术溢出占总溢出效应总量的比值较小,所以出于反向溢出获得效率的考虑,一般不建议加大对东盟地区的投资。这些结论没有具体区分出东盟内部具体国别的 OFDI 技术反向溢出效应的差异,所以本文写作目的是为了探究东盟十国中哪些对反向溢出较大,而哪些较小。第三,就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直接投资而言,不管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东盟都是重要的投资对象,所以以东盟作为研究对象还是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解释

一、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各国获取技术溢出的途径之一。按照投资动机进行区分,OFDI 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能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取东道国丰富资源为目的,以购买外国资源公司为手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其次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指的是以谋求东道国的技术要素为目的,如智力资源、科研机构等,并以提高企业技术竞争水平为宗旨,形成的直接投资科研资源密集区的跨国资本输出行为。作为 FDI 中的一个类型,这种投资一般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所以其特殊之处在于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投资主体的长期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第三类是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营销途径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借助这种手段能够有效规避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提高本国在东道国市场的营销技能。

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存量和流量两个类别的指标。报告期内境外公司新获得的股本与当期利润再投资之和,再加上境内投资方支持境外公司发展的贷款额度,这三者的总值就等于当期对外直接投资额。当期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当期国外公司对国内投资方的反向投资额相减,就等于当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等同于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去国外公司对国内投资方的反向投资,可以说它就是一个累计起来的净值。

二、反向溢出效应

反向溢出效应,英文含义是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s,它与传统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方向上完全相反。正向技术溢出是指投资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从被投资企业那里获取的技术与资源,进而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这可以被理解为企业投资过程中正向的、积极的外部效应。而反向溢出效应是指母国向东道国直接进行投资,获取东道国先进的研发资源,例如高技术人才、技术、信息等,最终达到东道国的尖端技术向投资国迁移和发散的目标,所以它被称作反向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关键途径除了进出口这个方式外,还包含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反向溢出效应正是在 OFDI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旳对投资方母国产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和作用。反向溢出效应不仅会出现在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过程中,而且可能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过程中。

然而,术业有专攻,国家在某行业的比较优势不一定以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评定,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在某些行业上具有或是更高效的生产率,或是更先进的管理技术、科技资源。所以如果投资的东道国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有可能存在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只不过现有研究表明该溢出效应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数值比较小,但是长期而言是否具有投资的价值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按照反向溢出效应的含义来理解,它属于技术溢出范畴内的一种,因此本文在对反向技术溢出进行探讨时,着重于分析投资国在东道国谋求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二章 中国对东盟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格局

2013 年,我国 OFDI 的流量自 2012 年实现史上最高峰之后,完成了 22.8%的大幅度上涨,总额高达 1078.4 亿美金,当前 OFDI 存量累积已经有 6604.8 亿美金。我国政府主动推广投资的便捷化,在落实“引进来”政策的前提下,推动“走出去”战略举措的并行,让国内公司跨境运营水平逐渐提高。到 2013 年末,我国已有 1.53 万家国内投资者在海外总计开设了 2.54 万家公司,其总资产额将近 30000 亿美金。当中,金融类的投资量有 151 亿美金,占据 OFDI 总比例的 14%,剩余的属于非金融类的投资量,共计 927.4 亿美金,占据 86%的比重。在存量组成的类别划分上,金融类的投资存量在 OFDI 总存量中所占据比率也比较低,为 17.7%,总金额达 1170.8 亿美元,而非金融类占总外直接投资存量比重较多,为 82.3%,总金额达 5434 亿美元。

到 2013 年末,我国 OFDI 公司总共覆盖全世界 184 个国家与区域,投资分布广泛,覆盖比例达到 79%。此外,其 OFDI 分布区域呈现出聚集性的特征,我国在亚洲区域开设的海外公司最多,大约有 1.4 万家,达到我国海外公司总数的 55.6%。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欧洲与北美洲,依次占据总比率的 12.3%与12.1%。从投资流量的角度来看,我国在 2013 年的 OFDI 流量只有在欧洲区域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在别的区域都表现出不同幅度的上涨。

根据行业类别的角度来分析,2013 年国内 OFDI 流入的行业主要包括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采矿以及零售这四种行业,它们的 OFDI 流量都高于 100亿美金。从各行业流量的增长情况看,流向采矿业、金融业的投资实现了 50%以上的高速增长,流向房地产的投资为 39.5 亿美元,同比增速排各行业第二,为 95.9%。流入建筑行业的投资比去年同期上涨速度提高了 34.5%,位居第三。但是制造业是 OFDI 流量排名前 10 中仅有的上涨速率呈现负数的行业。

.......................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现状

2013 年,我国对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量迅速提升,投资总额实现 9187.3 亿美金,达到该年总流量比重的 85.1%,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31%。当中,对东盟投资量高达 76.6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19.1%,占据整个亚洲区域投资总量的 9.6%。在 2013 年底对东盟投资的存量已经突破 356.68 亿美金,占据 OFDI 总存量的 5.4%。

一、中国对东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及存量分析

2013 年的同比增长率为 19.1%,比 2012 的同比增长率高出 15.8 个百分比,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投资数额逐年增加,且呈现涨幅增加的趋势。

在我国 OFDI 存量排名前 20 名的国家与区域中,东盟成员占据了三个位置,分别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三国总计 229.78 亿美元,占前二十位投资存量的。而我国 OFDI 流量排名前 20 名的国家与区域中,东盟成员占据了七个位置,主要包括新加坡、老挝、泰国等,总共达到 67.28 亿美金,占据前 20 位总投资量的 6.9%。虽然看上去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及流量占比都不高,但是如果仅仅考虑到实际国别投资,我国 OFDI 存量和流量排名前 20 中应当删除我国的香港、澳门,以及开曼与英属维尔京群岛,因为后两个是主要是作为资金周转地而不是以投资为目的。在删除这些区域以后,在我国 OFDI 前 20 位的国家与区域中,东盟占据总投资存量比率的 17.8%,占据总投资量比重的 30.9%。由此能够推知,东盟正逐步变成我国 OFDI 的重点对象,事实上,东盟在我国 OFDI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与意义。

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特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东盟国的 FDI 不多,并且大部分聚集在采矿业、农产品也建材等基础产品方面,之后逐渐拓展至轻工业、服务业等。伴随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完成,我国对东盟国的 FDI 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已渐渐延伸至不同的领域,正在从传统的建筑业、工程承包逐步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领域转移。

(一)投资流量产业分布不均匀

投资流量大部分聚集在第二、三产业。

表 3. 1 中的数据能够得知,2013 年我国对东盟区域的 FDI 流量基本分布情况如下:能源(水、电、燃气等)供应业总计有 8.22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 11.3%;采矿业 12.34 亿美元,占 17%;批发零售业总计有 12.34 亿美金,占 17%;制造业 11.89 亿美元,占 16.4%;建筑业 6.01 亿美元,占 9.9%;租赁以及商务服务业总计有 6.21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 8.5% ;农、林、牧、渔业总计有 5.43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 7.5% 。从存量上看,排在前五的有:能源(水、电、燃气等)供应业,总计有 60.39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16.9%;采矿业 52.8 亿美元,占 14.8%;批发零售业总计有 47.63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 13.4%;租赁以及商务服务总计有 39.2 亿美金,占据总投资比率的 11%;制造业 46.72 亿美元,占 13.1%。

.........................

第三章 OFDI 反向技术溢出机制 ............. 22

第一节 OFDI 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溢出机制 ................. 22

一、技术资源获取方式 ........... 22

二、技术资源的获取 ....... 22

第四章 OFDI 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 29

第一节 基本模型解释 ............... 29

一、L-P 模型 .............. 29

二、B-K 模型 .................. 30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4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4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44

第四章 OFDI 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基本模型解释

一、对东盟 OFDI 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估算

如果要对东盟 OFDI 溢出的境外开发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必须先明确下面三项标准的具体数值:

(1)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结合公式 4-2,计算出我国在 2003—2013 年中历年的 OFDI 存量,用itofdi 表示,相关数据来自 2013 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东盟各国研发资本存量。研发资本存量也是根据各年研发支出用永续存盘法求出,各年的研发支出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中 R&D 占 GDP 比重这一指标,GDP 是采用美元作为统计单位的,且根据基年固定价格换算的实际 GDP,针对某些缺失的数据,由东盟秘书处进行补充。因为缅甸数据严重不完整,这里已经被删除。

单位根检验旨在验证序列是不是平稳,倘若忽略该步骤直接进行回归研究,极易造成伪回归现象的产生。倘若产生单位根,便要差分处理,让其平稳。检验方法包括 ADF、DFGLS、PPKPSS、ERS、NP 等,其中前三种与常数和趋势项的设定关系紧密,本文采用 ADF 检验法,其具体结果参见表 4. 3。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本文以 OFDI 反向技术溢出效应贯穿论文之中,结合我国对东盟 OFDI 的现状,从理论论述到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对东盟 OFDI 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会对科技进步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本文由理论的角度探究了 OFDI 的反向技术外溢效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途径与传输原理展开系统深入的阐述。然后由实证的角度,将东盟划分为新老两组成员国,同时使用多种检验方法对 OFDI 对国内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进行的验证。经过本文的理论探究与和实证验证,能够获得下面几点结论:

一、中国对东盟投资特点体现在:国别投资差距较大,无论是从投资存量的角度还是投资流量的分析,且对东盟内新老成员国的投资也出现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东盟新成员国中:我国对老东盟成员国的 OFDI 总存量要超过我国对新东盟成员国的 OFDI 总存量的两倍。且这一投资差距还出现明显的扩大。

二、市场与资源寻求是我国现在对东盟 OFDI 的重要动机。具体的来说,我国 OFDI 的重要动机可以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市场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以及资源寻求型。而中国对东盟的主要投资目的之一就是市场寻求,其原因是规避贸易壁垒,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出口。而另一个目的是是自然资源寻求,东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中国对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可以为本国分摊费用,降低平均成本。

三、采用实证探究,能够获得以下结论:国内开发存量对我国以 TFP 作为评估标准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正面效应;老东盟成员国 OFDI 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进步有显著积极影响,且比新东盟成员国的影响力度大;国研发资本存量是国内科技进步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其也是其他成员国研发资本溢出的格兰杰原因,提升国内的开发资本存量能够为本国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或者说,科技进步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境外开发资本的引进。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异质性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关系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不景气,各国更应该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摆脱困境。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加快,FDI规模不断扩大。FDI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FDI在许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利用的FDI总额不断增加,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全部FDI达到1195.62亿美元。我国制造业在吸收利用FDI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近年来基本上占40%左右。FDI的进入不仅弥补了我国制造业资金的不足,而且还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同时还带动了出口,确实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FDI的进入也给我国本土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冲击,形成对我国本土制造业强有力的竞争态势。FDI在技术和资本等方面占有优势,对本土制造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上进行挤压,我国本土制造业发展自主创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有弱化的趋势,甚至一些本土企业已经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严重依赖技术引进。长此以往,我国本土制造业会造成严重的核心技术缺乏症以及对外资技术的依赖,更难以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状况,甚至会为威胁到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安全和健康持续发展。那么,FDI究竟对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何种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FDI技术特征的变化,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又有何变化?而且,流入到我国制造业的FDI在来源地、技术水平以及行业流向等方面不同,因此,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区别对待不同特征的FDI。

按照来源地的不同,可将我国吸收利用的 FDI 分为港澳台来源 FDI 和其他来源 FDI。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不可得性,故本文没有进一步对其他来源 FDI 进行地区和国别的细分,本文将港澳台来源以外的外商直接投资统称为其他来源 FDI。港澳台来源 FDI 和其他来源 FDI 两类外资的技术含量、行业流向特征等明显不同,导致其竞争优势不同。从技术含量来看,港澳台来源 FDI 技术含量低,与内资技术差距小,有利于内资企业对其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但是其技术溢出的空间较小。其他来源 FDI 虽然技术含量高,技术溢出的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其与内资企业技术差距大,不利于内资企业对其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抑制了 FDI 示范效应与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从行业流向来看,港澳台来源 FDI 主要集中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开始不断地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虽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有一定的投资,但是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那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行业。而其他来源 FDI 一般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资相对较少。由此看来,两类 FDI 在发挥其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方面,各自都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创新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若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主创新,不仅面临着技术上的困难,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自主创新并不等于“关起门来自己进行创新”,在 FDI 不断流入我国制造业的背景下,我国本土制造业可以利用 FDI 溢出的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应积极利用 FDI 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和 FDI 的异质性有关,FDI的异质性是指 FDI 在来源地、技术水平以及行业流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异质性 FDI 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制造业所吸收利用的 FDI 的质量特征和技术水平是否与我国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相适应。近年来,FDI 越来越多地流入到我国制造业各行业,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吸收利用 FDI 的重点已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重点在于其所吸收利用的 FDI 的质量特征和技术水平。流入到我国制造业的 FDI 在来源地、技术水平以及行业流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理应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实际上 FDI 所产生的影响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分别从来源地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界定异质性 FDI,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来源地和技术水平的 FDI 是如何影响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并且还研究了这种影响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针对我国制造业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异质性 FDI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未来更好地利用 FDI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

2 外商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

2.1 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界定

2.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港澳台以及外国的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投资。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定义的最低所有权标准是25%,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10%。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货币资本投资来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收益权,对被投资企业没有经营管理权,而FDI不仅可以获得收益权,还可以获得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李平)。

2.1.2 异质性FDI的含义及分类

由于FDI 的来源地、技术水平、行业流向以及区域分布不同,FDI 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 FDI 异质性。从来源地看,不同来源地 FDI 对东道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不同作用;从技术水平看,流入不同行业的 FDI 都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特征;从行业流向和区域分布看,不同行业和区域所吸收的 FDI也呈现出不同的质量特征;另外,FDI 的投资方式不同,也会导致 FDI 对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是从来源地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对FDI的异质性进行界定,并结合分析了异质性FDI的行业流向特征。

(1)按来源地划分

按照来源地的不同,我国利用的 FDI 可分为港澳台来源 FDI 和其他来源FDI。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考虑到数据的不可得性,故本文没有进一步对其他来源 FDI 进行地区和国别的划分,本文将港澳台来源以外的外商直接投资统称为其他来源 FDI。港澳台来源FDI 和其他来源 FDI 两类外资的技术含量、行业流向特征等明显不同,导致其竞争优势不同。从技术含量来看,港澳台来源 FDI 技术含量较低,而其他来源FDI 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其技术含量较高。从行业流向来看,港澳台来源 FDI一般主要集中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开始不断地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虽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有一定的投资,但是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那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行业。而其他来源 FDI 一般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资相对较少。

(2)按技术水平划分

借鉴 OECD 按照研发密度和研发强度对制造业进行分类的情况,并具体结合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密集度,可以将我国吸收利用的 FDI 分为低技术水平 FDI、中等技术水平 FDI 和高技术水平 FDI。一般来讲,低技术水平 FDI 技术含量低,溢出空间小,主要流向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等技术水平 FDI技术含量适中,与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差距适中,主要流向我国的资本密集型行业。高技术水平 FDI 技术含量高,但与内资技术差距较大,主要集中于我国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

2.2 自主创新的相关界定

2.2.1 创新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最早对创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创新是变革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实现技术的突破性进步。他强调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创新不仅是指创造新技术,还要把新技术成功地运用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

根据以上对创新概念的解释,可以将企业的创新定义如下:企业创新就是企业运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来获取最大利润,包括新技术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应用两个阶段。

2.2.2 自主创新的涵义及特征

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来变革资源的组合方式,以实现技术的突破性进步。狭义的自主创新是指原始创新,广义的自主创新除了包括原始创新,还包括在借助外来技术的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本文由于研究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所以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

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的去获得所需的所有技术,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去开发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技术,而且也没必要这么做。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开发自己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即可,一些辅助性的技术即可由自己开发,也可交由其他企业开发,或与研究机构、高校等进行合作开发。

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若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创新,则具有一定的难度,还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后发优势理论认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学习、吸收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促进自主创新,真正实现其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这就是所谓的追赶战略,大量的新兴发达国家的崛起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可以利用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自主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创新合作,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效应。

.......................

3 我国制造业利用 FDI 以及自主创新的现状 ................ 25

3.1 我国制造业利用 FDI 的现状................25

3.1.1 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 ..........26

4 异质性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43

4.2 数据选取与计量方法......................46

5 有效利用 FDI 提升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60

5.1 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60

5.2 基于企业层面的对策.....................64

5 有效利用FDI提升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5.1 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将利用外资的重点由量转到质,确立 FDI与推动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引资目标。

近年来,FDI 持续大量地流入到我国制造业。大量的实际经验表明:FDI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增加就业量还是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方面,FDI 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FDI 是否究竟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仍然存在巨大的争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FDI 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等技术水平 FDI 和港澳台来源 FDI 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 FDI 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不断下降,港澳台来源 FDI 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幅度减弱,其他来源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也有所下降,尤其是近年来低技术水平 FDI 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表明:如果引进的 FDI 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过低,那么 FDI 不仅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还会起到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引资的重点已不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 FDI 的质量。因此,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做好将引资的重点由量转到质上来,要严格审查引进FDI 的技术含量,坚决抵制低技术水平 FDI 的流入,积极引进那些技术含量较高且又与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差距不大、能促进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项目,坚决拒绝引进那些不利于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或是对我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杜绝引进一些低端加工制造项目。在技术引进时,各级政府要在这些方面做好严格的把关,切实将利用 FDI 与推动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2)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在引进外资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引进那些与本行业内资企业技术差距适中且能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外资项目,并且要适时地调整引进 FDI 的政策。

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各行业在引进外资时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引进技术含量过高、不利于内资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外资项目,更要抵制那些技术含量过低的外资项目的引进,要积极引进那些与本行业技术差距适中且能对本行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外资项目。而且,我国在引资时还要从时间角度考虑到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在引进外资时还要做到“因时制宜”,适时地调整引进 FDI 的政策,真正做到把利用 FDI 与推动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6 总结与展望

作为世界上吸收利用 FDI 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的 FDI 数量不断增加,在我国实际利用的全部 FDI 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量的经验表明:FDI 在增加我国制造业就业量、产品出口量以及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FDI 对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分歧较多。此外,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我国制造业的引资重点已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 FDI 的质量特征。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不同来源地和技术水平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异质性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效应。

首先,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在借鉴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 FDI 影响自主创新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还分析了 FDI 异质性、时间变化的动态效应等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以及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状况和问题,发现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利用的外资在全部外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但自主创新水平还有待提升;第四,在借鉴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自主创新产出函数,通过选取 2009-2014 年我国 27 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从 FDI 的不同来源地、FDI 的不同技术水平等角度,实证研究了总体 FDI 和异质性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不同来源地角度分析,港澳台来源FDI 的作用显著为正,其他来源 FDI 的作用不明显;从不同技术水平来看,中等技术水平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最显著,高等技术水平 FDI 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其作用程度要远远小于中等技术水平 FDI,而低技术水平 FDI 的正向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然后,又分别选取 2009-2011 年、2012-2014 年的相关数据,从时间变化的动态层面研究了这种影响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近年来,无论是总体 FDI、不同来源地 FDI 还是不同技术水平的 FDI,其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都有所下降,其中,港澳台来源 FDI 和低技术水平 FDI 的正向促进作用下降的最明显。然后,结合前面的影响机制,分析了研究结论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一分为二地全面看待 FDI 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正负向影响,要采取科学的引资政策趋利避害;第五,在前面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就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利用 FDI 发展自主创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在对异质性FDI进行界定时,只是从不同来源地和不同技术水平角度对异质性FDI进行界定,但是FDI异质性界定的标准有很多,远远不止这两个标准。比如,FDI的异质性还可以根据投资方式进行界定,而且其他来源FDI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分。在今后的研究中,随着数据的健全,应该考虑到这些,对异质性FDI进行更全面的界定;其次,本文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未能建立一个将所有影响因素都包括在内的计量经济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利用FDI促进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方面,本文提出的具体措施还不够全面。在今后的学习中,本人将继续努力,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