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一:中国与OECD国家服务贸易的测算、贸易增长贡献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服务贸易回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WTOStautics Database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为97219.70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服务出口49395.70亿美元,同比增长4.9%;服务进口478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己经达到了20.33%。1从20世纪80年代来,我国服务贸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324.56亿美元,同比増长12.4%;服务进38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服务贸易总额从1990年的98.61亿美元増长到2014年的6140.3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8%。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一系列开放承诺的兑现,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更是发展迅猛,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服务与货物贸易总额的比例曰经达到12.49%。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虽然快速,但是与货物贸易相比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服务业及对外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统计显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在70%W上,而我国2014年该比重仅为48.11%,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比重。另外,WTO StauticsDatabase统计显示,2014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29.5%、18.4%、40.9%和31.1%,而我国该比重仅为9.4%,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待提高的问题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服务贸易发展的文献也竞相涌现。但是,目前大部分文献的关注点集中在服务竞争力问题上,对于服务贸易成本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探讨却非常少。贸易成本长期以来被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忽视,正如Deardoff(1984)评价的那样,就像是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被排除在了许多物理理论中一样,贸易成本也长期被排除在贸易理论之外。
....................
1.2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研究方法
本文在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和模型综合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本文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贸易成本及服务贸易成本的文献基础上,从贸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关系、贸易成本的定义和构成、贸易成本对贸易增长的贡献及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几大方面,对贸易成本和服务贸易成本的理论及相关文献做了系统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并针对现有文献提出了不足。
(2)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在定性部分,本文总结和归纳了以往文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同时从理论定性角度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在定量部分,本文借鉴国外学者Novy(2011)基于改进的引为模型推导的贸易成本测算方程,对中国与21个OECD国家2000-2013年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将贸易成本影响贸易增长的模型进行分解,最后,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多元回归,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全文的框架可以用图1.1清晰地展示:
............................
第2章理论及文献综述
2.1贸易成本的内涵
在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模型里,一直关注的主要是像关税之类的可见成本,而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等成本的数据难获取甚至根本无法获取,而且由于贸易成本存在的不确定性,很难被纳入规范的完全竞争模型中,因此贸易成本几乎被排除在传统贸易研究之外。在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在内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都假设两国之间发生贸易时不存在贸易成本,而新贸易理论则打破了这一假设。Krugman(1980,1991)通过引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理论",将贸易成本等同于运输成本,阐述了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新经济地理学中,贸易成本则是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扩散的关键。Anderson和vanWincoop认为贸易成本含有丰富的政策和福利含义,并运用美国的数据测量出政策性贸易成本占GNP的10%以上。贸易成本己成为国际经济学构建微观基础理论模型的关键变量。Obstfeld和Rogo2000)认为贸易成本是打开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六大谜团的钥匙,是解决国际贸易领域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因素。基于厂商异质性和出口沉没成本假设的新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运输费用、信息成本、分销成本等出口成本的存在,才使得不同生产率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贸易市场和贸易方式,强调了贸易成本对发挥厂商异质性效果的重要作用。贸易成本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2.1.1贸易成本与生产成本
在对国际贸易成本问题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生产成本与贸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严化的区分。生产成本是指单位在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生产过程当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种直接支出和问接的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主要形成于生产过程当中,而贸易成本是除了生产商品的成本外交易过程中的所有支出(李景峰、刘英,2004)。具体来说,生产成本是一种资源配置成本,属于生产领域范畴,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贸易成本是一种交易成本,属于流通领域范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研充对象。
........................
2.2贸易成本的测算
贸易成本的重要性决定了对贸易成本测算的重要性。在传统贸易理论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像关税税率、运输成本这样可以直接计算或衡量的贸易成本,而对于诸如信息成本、文化差异及非关税壁垒措施所引发的贸易成本却很少提及,这些贸易成本难以计算,很难被纳入贸易理论模型中,但是这些因素也是影响贸易成本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贸易成本的测算工作成为了一项严峻的任务,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将国际贸易成本测算的方法分为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
2.2.1直接测算法
直接测算法就是运用各种指标直接量化各项贸易成本,再汇总成为息的贸易成本。贸易成本的构成不同,导致了直接测算包括的内容也不同。Anderson和vanWincoop(2004)认为赶接测算针对的主耍是可见的政策成本(关税、配额等)和环境成本(运输成本、保险成本、分销成本等)。通过对一系列可见成本的计算,他们对工业化围家义税等价的贸易成本的粗略估计是170%,其中又分为21%的运输成本、44%的边境成本和55%的分销成本。直接法测度贸易成本虽然是最直观的方法,但是也存在许多的缺陷,一是关于贸易成本的构成和内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二是许多构成贸易成本的数据难获得(例如非关税壁垒难以量化;从运输公司获取的运输数据只针对特定的一些运输方式;分销数据难以获得)(许统生、李志萌,2012)。
.......................
第3章中国服务贸易成本测算与分析............18
3.1贸易成本测算方法................18
3.2参数设定和数据来源................20
第4章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对双边服务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32
4.1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情况..............32
4.1.1中国与OECD国家服务业发展情况...............32
第5章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43
5.1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理论分析.............43
5章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5.1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其大致的分析思路为:探讨贸易成本的构成因素从而间接探讨影响贸易成本的一系列因素。例如,大多数学者将运输成本、政策成本、信息成本、货币成本等纳入构成贸易成本内涵的因素,而运输成本主耍受到空间距离、是否具有海陆边界等地理因素的影响,政策成本主要受到贸易关税及各类非关税政策的影响,信息成本主要受到通信技术发展因素的影响,货币成本主要受到各国货币制度、汇率波动等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包括距离、是否有共同边界、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加入WTO是否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汇率、人均收入水平、关税、通信发展水平、市场开放度等。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在交易方式、腔管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点,且具有非实物形态和难以贮存的特征。以往学者在讨论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时,并没有刻意将服务贸易成本区别于货物贸易成本。另外,以往文献忽略了国际环境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服务贸易本身的特性,对影响服务贸易成本的因素分为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历史因素、信息发展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及国际环境因素,并对其展开理论定性分析。
.......................
第6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6.1本文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回顾了贸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包括贸易成本的内涵、测算方法、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及影响因素。关于贸易成本的间接测算法,鉴于传统的引力模型对贸易成本的测量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事前决定贸易成本基本构成造成遗漏变量、无法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及忽略了多边阻力的影响等,NovypOU)在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2004)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导了一个具各微观理论基础且考虑了双边贸易成本非对称性的贸易成本测算模型,该模型涉及的是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的相对贸易成本概念,涵盖了所有的贸易成本影响因素,不存在遗漏变量问题,且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成本的测算。本文在第王部分推导了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推导的贸易成本测算模型,并运用2000-2013年中国与21个OECD国家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07年之前的下降趋势比2007年之后要明显。作为对比,本文还测算了高替代弹性和低替代弹性下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发现替代弹性对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趋势并没有影响。将双边服务贸易成本测算结果按照贸易伙伴国距离远近和人均收入水平高低划分为两组,比照结果大致肯定了距离和人均收入水平对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
推动双边贸易増长的因素有很多,传统的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角度出发对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理论的证据,新贸易理论也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提供了新的支持。由于本文关注的是贸易成本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因此本文第四部分将推导贸易成本测算模型过程中渉及的公式重新变换,得到了双边贸易增长模型的分解,将双边贸易增长的来源分为产出因素、收入规模因素、贸易成本因素和多边阻力因素,代入中国与OECD国家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成本对双边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并得出;服务业产出增长和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下降是中国与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与贸易伙伴国的收入规模相似程度对双边服务贸易增长也有较大影响,而多边阻力的作用在此处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二: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知识资源。跨国并购使得并购企业能够快速获取被并购方的各种资源,从而进一步进入目标国市场或者扩大其在目标国的市场份额。因此,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成为企业扩大全球市场的关键手段,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全球开始了第五次并购浪潮,此次并购浪潮以跨国并购为特征。在 2001 年全球并购完成交易金额超过 1 万亿美元,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大值,因此跨国并购成为了跨国直接投资重要方式。虽然 2001 年之后几年有所回落,但自从 2009年以来,中国的并购交易市场整体来说发展形势很好。2012、2013 年并购交易规模增长十分迅速,2015 年并购交易规模继续增加。根据 ChinaVenture 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达 9700 起,宣布交易金额达 7094.43 亿美元,数量及金额较 2014 年同比分别增长 24.30%、78.05%;完成交易案例的数量为 4156 起,完成交易金额共计 3160.8 亿美元,,数量及金额较 2014 年同比上升 33.16%、 56.37%。
跨国并购为并购企业带来所需资源的同时,也会使得并购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这些风险既存在于并购之前的筹划过程,也可能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过程(Larsson & Finkelstein,1999)。然而,相比于并购之前的筹划过程,并购后的整合过程更加艰难,很多企业往往在顺利完成了并购之后,由于受各种风险的影响无法继续完成对目标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无法给并购企业带来预期的并购效果(Quah & Young,2005)。与国内并购相比而言,跨国并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解决与目标企业之间由于国别不同所带来的文化冲突(Hofstede,1994; Buckley & Ghauri, 2002; Warell,2007)。
在跨国并购中,知识转移成为关键,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不仅能够扩大并购方的知识存储数量,而且通过学习对方的技术、经验等知识资源,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本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从组织外部获取所需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知识要素。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绩效是进行跨国并购后并购绩效的实质。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跨国并购成败。然而,在跨国并购进程中,文化兼容性和组织信任是知识顺利转移的关键。文化兼容性的高低和组织信任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知识是否可以从知识传递方转移到知识接收方,同时会影响到并购方对知识要素的学习、整合、利用和创新,进而影响到自身的竞争优势的增强。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跨国并购知识转移作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与其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分析和探究,但是大多数专家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本文选取两个因素进行探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问题,使本文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深度化。本文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论意义:
1、本文将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知识整合能力与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之内,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一个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新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揭示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知识整合能力与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为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相关理论。
2、目前,在跨国并购相关理论中,多数专家均从双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文化中的一个新的视角,即文化兼容性,深入探究了文化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在研究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同时,引入知识整合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探讨知识整合能力在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整合能力理论。
1.2.2 实践意义
1.本文在研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问题时,把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知识整合能力及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四个变量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中,建立了新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所需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本文研究所得的结论不仅能够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对提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绩效,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本文统一框架下,分别研究了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以及知识整合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整合能力在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既丰富和扩充了知识转移绩效的相关理论研究,又对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进行知识整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对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随着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资源,知识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Lyles & Salk,1996)。知识的基本特征使得知识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企业掌握了独有的核心知识资源,就能够形成新的战略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Inkpen,1998)。因此,很多国际商业学者(e.g.,Hamel,1991;Lane & Lubatkin,1998;Lane,Salk & Lyles,2001;Lyles & Salk,1996)认为新知识的获取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捷径。然而,对于知识一词一直都没有精确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学者们一般都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对知识的理解。
从理论角度来看,Nonaka(1994)认为:知识是通过知识输出方和知识输入方的约束模式和信念模式来创造和传递的,因此,它是一种被确认的信念。在知识得到传递的同时,知识传递方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传递与共享。Liebeskind (1996)把知识理解为一种正确的信息,也就是说知识是有效的信息。Drongelenetal(1996)认为知识是由研究所内化而成的资讯。Long 和 Fahey(2000)则指出知识是一种情境化的产品,同时也是经过思考形成的精神产品。Bolandetal(2001)认为知识属于认知层面的事物,具体包括信仰、信念以及精神等,因此知识应当强调协作与修炼。还有学者认为知识是一种有结构的混合体,主要包括背景信息、经验、价值和专家的洞察力等,它为新的经验、信息的合并以及评估提供了一种框架(Tsoukas & Vladimirou,2001)。陈佳(2012)指出知识既涵盖了能够用明确的公式表达编码的说明书、公式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又包括不易用语言、文字及图表等准确表达的方法、经验及技术等。
从实践角度来看,Schultze 和 Stabell(2004)从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层面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任何知识都与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来说,知识是一种过程,即个人或集体对客观世界及客观现实的认知过程(Carlsson,1996)。Sinkvla(1997)认为知识首先是一个行为规则体系,这些行为受到显示不同激励联合的规则的支持和改善。Kogut & Zander(1996)主要研究知识的作用,他们认为知识可以增加个体和组织能力,促进组织合作与知识分享,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Lane 和 Lubatkin(1998)则认为学习组织积累的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上一般会超过个人的知识。Alvesson 和 Karreman(2001)指出,知识是一种没有具体形状、模糊的流动过程,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动态性。柯小华(2004)指出,知识是基础,通过对知识(信息、数据、技术等)的梳理和评价,才可能引发学习、对策、问题和绩效等相关的问题。李娜(2009)认为知识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知识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信息、技能、管理经验、创新能力等的总和,而这些要素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有学者认为知识能够通过日常观察、学习、思考累积形成并影响和指导行为(聂磊,2012)。屠兴勇(2012)对知识定义的概括是:知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行动着的概念,并根植于认知者与其认知环境互动的认知实践之中。
...........................
2.2 文化兼容性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相关研究
2.2.1 文化的内涵
1、文化
EdwardTylor(1871)认为文化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它涵盖了知识、艺术、法律、风俗、信仰、道德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和能力。Hofstede(1982) 将文化定义为“总体的心理程序”。Hampden-Turner 给出了文化的另一种解释“文化来自人们当中,是他们拥有共同能力的反映。”另外,他们强调文化表明团体的一致性和特征,它起到信息特征作用,大大促进了理解的交流。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Kroeber 和 Kluckhohn 描述了在 80 年间关于文化的约 164 种定义。这两位专家对文化解释为:文化是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由外显或隐含的行为模式及相关行为的模式构成的,它最重要的内容是是传统思想,核心是价值观。CamilleP. Schuster & MichaelJ. Copeland(2008)则认为文化涉及到了宽泛的多领域,包括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交流和教育等。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对文化进行研究,而且研究出的结果也各有不同。进而导致了对文化认知的差异。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学者们对文化内涵的解释为:文化是指在共同环境影响下,能够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总体行为、价值观念、心理变化等产生影响的一种精神程序。文化具有专属性、时代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它广泛存在于各个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和群体中,文化的三个特征对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语言、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科学技术、价值观念、艺术、教育等等。对于文化的特性众多专家的共同观点是:文化具有六个特性:习得性、共享性、继承性、象征性结构性、适应性。
2、企业文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而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论,Hofstede(1979)提出“文化二层次”论,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价值观和实践。Schein(1985)认为组织文化是“企业成员为了解决外部生存适应问题和内部结合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另外他提出了文化的两种模型,即冰山和洋葱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是从文化深度的视角出发的。最终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1)表层:外显文化;(2)中间层:价值体现层;(3)核心层:基本假设。持相似的观点的还有 FonsTrompenaars(1993),他进一步将各层次的涵义做了明确解释:(1)外层文化: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情况定义;(2)中层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3)核心层文化:人们在维持生存状态的实践中所用到的根本方法。Cooper(1993)认为组织文化是“社会粘合剂”,它可以将有差异性的个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组织集合力量。组织之间在实践上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来协调,通过建立常规惯例规范能够规范双方,使双方顺利互动。但是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其所带来的弊端就是额外的成本变大,最终降低合资企业绩效(Park 和Ungson,1997)。
.........................
第 3 章 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25
3.1 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研究假设 .................... 25
3.1.1 文化兼容性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假设 .................. 25
3.1.2 组织信任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假设 ........... 26
第 4 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33
4.1 研究方法 ....................... 33
4.2 变量度量 ............................ 33
第 5 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53
5.1 研究结论 .............................. 53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第 4 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4.1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在管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一般为回归分析,本文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是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涉及到多个因变量,因此本文选择多元回归分析法作为的实证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它运用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呈现某种关系,能够帮助人们准确把握一种变量受其他变量影响的程度的大小,最后为变量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一般运用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具有五个主要步骤:(1)建立具有因果关系的初始模型;(2)进行模型识别;(3)建立回归方程;(4)评价理论模型和样本数据模型的拟合程度;(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本文采用 SPSS17.0 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
文化兼容性
国内外文献对于文化兼容性的研究较少,而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比较多。通过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本文从跨国并购的角度对文化兼容性定义为:并购双方在跨国生产和 经 营 活 动 中 的 文 化 匹 配 程 度 。 本 文 对 该 变 量 的 测 量 主 要 参 照 SangHoon Kim&SungjoonNam(2004);ByungIIPark,JerylWhitelock&AxeleGiroud(2009)等人测量量表,设计出 4 个条目来测量文化兼容性,具体如表 4.1 所示:
........................
第 5 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5.1 研究结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在企业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内部创造和外部获取。一般来说,内部创造需要企业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风险比较大,而且内部创造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过程比较漫长,不适应这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所以外部获取成为当今大多数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得所需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知识要素。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跨国并购中,文化和信任是知识有效转移的关键。组织双方文化的匹配度和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影响到知识转移的进程,进而影响到企业并购之后的发展状况。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本文选取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作为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同时选取知识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在文化兼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知识整合能力在组织信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并围绕文化兼容性、组织信任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提出了 7 条假设。通过变量度量,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完成了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最后运用 SPSS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 7 条假设均通过了检验。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实证分析表明:在跨国并购中,文化兼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呈正相关;组织信任与知识转移绩效呈正相关;文化兼容性与知识整合能力呈正相关;组织信任对知识整合能力呈正相关;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绩效呈正相关;知识整合能力在文化兼容性与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整合能力在组织信任与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三:知识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本研究基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背景,重点研究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距离对二者之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探究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中面临的问题,力图弥补目前文献中对于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实证方面的欠缺,进一步丰富跨国知识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知识经济时代旋即到来。知识经济的到来无疑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以人才为主导,以知识为根基的竞争。
作为重要的经济体,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建厂,利用东道国优势资源进行生产,获取全球性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开放式的经济环境使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国家之一。开放友好的经济环境和丰裕的劳动资源等因素,吸引跨国公司纷纷选择在中国建立子公司。
而知识由于其特殊的属性,使得知识可以共享和转移,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跨国公司中,知识会在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当地环境之间互动转移。其中,作为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核心环节,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问题更加值得关注。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在研究知识转移的因素时,认为知识距离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但是学者们都是将其作为很小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而对于知识距离影响知识转移的微观作用机理剖析的还不够透彻,为深入揭示知识距离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知识距离为自变量,对其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考虑到信任是一切商业活动的前提,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另外,许多学者也已通过实证证实,信任是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信任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再者,知识嵌入性结合了知识的自然属性和知识的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客观描述知识的特性,相较于知识的其他特性而言,知识嵌入性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更为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本文引入知识嵌入性作为另外一个调节变量。故综合以上因素,本文选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调查对象,引入组织信任和知识嵌入性为两个调节变量,构建在二者的调节之下,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概念模型。
.........................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总体研究思路为:文献阅读--提出假设--问卷调查--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具体研究方法阐述如下。
1.2.1 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依托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数据库资源,通过 EBSCO、Elsevier-SDOL、Spring Link 等权威数据库,以及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文献的搜索与阅读。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并对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笔者将有关观点、概念进行梳理,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梳理各关键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这些工作后续工作概念模型的构建、研究假设的提出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奠定理论根基。
1.2.2 实证分析法
在实证阶段,数据的获取上,根据本研究具体内容,查找相关文献的成熟量表,并对成熟量表进行适度修改,初步形成本文的调查问卷,然后咨询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发现问卷中的不足,对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形成问卷的定稿。最后选取合适的被调查企业,发放并回收问卷,得到所需数据。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运用 SPSS19.0 统计分析软件,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1.1 知识的内涵
对知识这一认识,各个领域的学者分别从各自领域独特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知识是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知识就是力量。社会学家霍尔茨纳认为知识是那些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显示活动的认识。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改变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给知识下了很多说法不同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关于知识的定义,比较权威、认可度较广的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相关报告中关于知识的定义。该报告指出,知识统指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知识(洪智敏,1998)。
2.1.2 知识的分类
将知识进行分类,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M.Polanyi(1962,1967)和 Nonaka(1994)从知识的性质的角度出发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语言、文字、图标等形式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隐性知识是那些难以用语言、图标等形式表达出来,通常嵌入在组织文化、团队默契程度、个人价值观等形式中的知识。这一分类方式只是突出知识的性质区别。Badaraeeo(1991)从知识的移动性角度出发,将知识划分为可移动的知识和不可移动的知识。其中,可移动的知识是指那些随着员工的更替、企业组织的重组与规划而流动的知识;不可移动的知识是已经嵌入到组织之中,难以用语言、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包括内隐性的技巧、团队的默契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才能取得。Spender(1996)则在先前学者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分布性与显隐性结合起来,将知识区分为四种类型:个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集体显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Haren,Krogh 和 Roos(1996)则从知识转移过程的角度,将知识划分为四种:了解缺乏的知识(Scarce Knowledge)、了解他人知识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Others’ Knowledge)、行为表现的知识(Behavioral Knowledge)、任务导向的知识(Task-oriented Knowledg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给出的知识的定义中,知识可以分为以下七种:Know-What 知道是什么即知事(事实知识)、Know-Why 知道为什么即知因(原理知识)、Know-How 知道怎么做即知窍(技能知识)、Know-Who 知道谁具备知识即知人(人力知识)、Know-When 知道什么时间(正确的时间)、Know-Where 知道什么地点(争取的地点)、Know-Quantity 知道多少(知识的数量)。这七种知识之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表现出来的,称之为显性知识;而技能和人力知识无法用具体的符号表述出来,称之为隐性知识。
.........................
2.2 知识距离的相关研究
2.2.1 知识距离的概念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母子公司由于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的差异性,以及母子公司组织成员专业背景、工作背景等的不同,造成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距离。在跨国知识转移活动中,知识距离客观存在,知识距离是母子公司进行知识转移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知识距离的研究尚且不足,关于知识距离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出知识距离的定义。Cummings 和 Teng(2003)认为知识距离是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收者之间的知识的相似程度。Ambos T.和 Ambos B.(2009)在分析知识转移机制时,将知识距离界定为个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知识距离。
国内学者对知识距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王浣尘的信息距离测度理论。在这一理论中,王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信息状态转移距离(DIT)的概念,即对一个事物信息状态转移所遇障碍的测度。对于知识的学习与创新,DIT 是为了得到信息和知识所必须的花费。国内学者们基于这一概念,逐渐构建起知识距离的概念。
张莉和金生(2009)认为,知识距离是知识转移主体之间拥有的知识水平或者知识含量的差距,用广度差距和深度差距来衡量。知识广度是指知识的多样性与差异化,反映知识拥有者在不同领域拥有的知识;而知识深度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含量,反映了知识的集中度。张喜征、聂振(2009)在研究企业间知识距离测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中指出,知识距离是指知识接受方的知识状态通过学习并转化知识转移方输入的知识,从而达到目标状态(介于接受方与转移方知识状态之间的状态)时的测度值。陈博(2009)认为,知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距离是指新知识的某一信息状态转移到与买方的基础知识实现共同信息最多的新知识信息表达状态的距离。知识距离是由知识的编码程度、抽象程度、买方的知识基础。陈涛、王铁男等(2013)将知识距离划分为组织距离和组织间员工的职业距离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两者对于组织间知识共享了影响。具体来说,组织距离通常表在在组织制度之间的差异性;组织间员工的职业距离指的是之间的员工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工作履历等的不同造成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性。
也有学者认为知识距离的概念难以表达,继而提出知识距离的外延概念。段光、顾丽敏(2012)提出了感知的知识距离这一构念,从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收者两个角度出发,认为感知的知识距离是知识共享主体对双方知识基础与能力以及所共享知识掌握程度差异的认知,并将知识距离划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
...........................
第 3 章 概念模型及假设提出................. 29
3.1 基本要素的界定及维度划分 ................. 29
3.1.1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29
3.1.2 知识距离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30
第 4 章 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实证分析................. 39
4.1 样本与数据采集 ........................ 39
4.2 变量度量 .....................40
第 5 章 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实证结果讨论............. 53
5.1 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结果讨论 ................ 53
5.2 组织信任对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讨论 .. 54
第5章 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实证结果讨论
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知识距离、组织信任、知识嵌入性和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在上一章节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文提出的 6 条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6 条假设全部通过验证。对于通过的假设,将重点阐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5.1 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结果讨论
(1)知识的宽度距离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结果讨论
模型 2 探究知识的宽度距离和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此模型的回归结果,R2显示该模型整体的拟合度良好;知识的宽度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系数 β=0.228,F 值对应的概率 P=0.097,小于显著性水平0.1,知识的宽度距离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正相关,假设 H1a 通过验证。
知识的宽度距离指的是组织之间在知识积累水平、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程度和相似程度。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以及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的差异性,造成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在知识积累程度、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一般而言,母公司在由于建立时间比较长、处于发达国家的地理优势,故母公司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都要优于子公司。一定程度的知识宽度距离是知识转移发生的内在动力,胡汉辉(2006)认为不同的知识背景增加知识转移的兴趣和动力。而母子公司之间知识距离过小,即组织双方的知识积累水平相当或者知识结构类似时,知识转移一般不会发生(Szulanski,1996)。吸收能力也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肖志雄(2014)通过实证证实知识的宽度距离与知识吸收能力正相关。当母子公司存在一定的知识宽度距离时,子公司的知识吸收能力相对来说提高,这也会促进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母子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宽度距离,母公司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较强,子公司也迫切的想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子公司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增强,继而促进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绩效。知识宽度距离通过影响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意愿、母公司的知识转移能力以及子公司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影响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绩效。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跨国企业通过在全球设立子公司,利用东道国资源进行生产,跨国生产中所需的知识、技术等需要跨国流动,涉及到跨国知识管理。知识距离从知识的内涵特征来描述知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距离会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组织信任是重要的情境因素,知识嵌入性从知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来描述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将知识距离作为自变量,引入组织信任和知识嵌入性为调节变量,研究知识距离在组织信任和知识嵌入性的调节作用之下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现有研究中,缺少对知识距离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实证研究,在少量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也只是将知识距离作为很小的一部分情境因素,将知识距离看作是单一维度的变量,研究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然而,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将知识距离作为自变量,对知识距离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并参考整合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距离的测度量表,设计量表,深入探究知识距离的各个维度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丰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另外,考虑到知识是一定情境的产物,在知识转移的研究中,必须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信任是一切商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本文引入组织信任这一情景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而知识嵌入性则从知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客观来描述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引入知识嵌入性作为另一个调节变量,创新性地将知识距离、组织信任、知识嵌入性以及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之中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同时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和跨国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基于多案例的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已经成为必然。近些年来“企业创业”、“企业国际化”、“国际新创企业”等等,成为学术界研究国际创业相关的热门词汇。“国际创业”一词最早出现在 1908 年,后续学者开始了对国际创业的研究,通过度文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围绕着“天生国际化”、“新创”、“中小企业”等展开的。对于大型国企国际创业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进行分析,分析出大型国企国际创业各要素的特点以及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系,并构建其机理模型。该研究对增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的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国有企业国际创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1.1 研究背景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及激烈行业竞争,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走出国门寻找机会是许多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的作用推动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代言人,国有企业开始逐渐参与到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进行了国际创业旅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跟“跨国”“国际化”两个词具有联系,那么这个企业就算不上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
大型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变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即使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已进入世界 500 强榜单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其实真正拥有较强的国际运营能力的企业却很少,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国际创业进程中所表现的普遍的特点为“大而不强”。我国企业国际创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不光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国际创业战略,而且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际创业中表现出盲目创业与投机创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国际创业进程变得缓慢。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国有汽车企业肩负着“汽车强国” 的重任与梦想,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解决我国有汽车企业在国际创业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根本。面临当今严峻以及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国际市场,我国国有汽车企业要想提升其竞争力,关键之处在于要找出企业在国际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出我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国际创业提供依据。
大型国企国际创业的绩效如何,代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性,本文通过运用质性研究研究的方法,通过扎根于理论对所收集到的有关于我国国有汽车企业相关的资料进行编码从而研究出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的特性。
..........................
1.2 研究内容
本研究共分为七章,主要的研究路线表现为“提出问题—研究设计—案例分析—理论构建与发现—总结”这一逻辑安排进行的(如图 1.1 所示)。
第 1 章, 即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概况内容的简介,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思路等。
第 2 章,界定国有企业的内涵,为案例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对有关企业国际创业理论进行了解,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对比分析,来进一步确定研究的主题。
第 3 章,是对于案例研究过程的设计,案例研究要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就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研究过程,案例涉及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的介绍、案例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策略、信度与效度检验四个部分。
第 4 章与第 5 章,本研究的核心环节,通过对三家大型国有汽车汽业的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分析出国际创业中各要素的关系。
第 6 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发现,总结出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模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寻找出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在国际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特点,以及各要素的关系,在第 4 章与第 5 章已经给出答案。
第 7 章,总结,将对研究做出总结,主要包括:结论与启示、不足与展望等。
...........................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大型国有企业概述
2.1.1 概念界定
国有企业不仅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于国有企业的表述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西方国家有人将其称为“国家企业(state Enterprise)、国有公司(state owed Company)等,虽然其术语不同,但其表达的意思跟国有企业基本相同。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内涵一要从历史年两个阶段来说明,在1992年以前有学者称国有企业为“国营企业”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出现了“国有”企业这个术语。
虽然在词义上相近,但是不同国家的“国有企业”内涵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国家的学者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是指通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英国学者戴维·皮尔斯认为国有企业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生产,通过向消费者以及别的生产者销售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但是企业的控制权是在政府手里并由政府所管控。西方大多数学者对于国有企业的内涵定义主体主要集中在“由政府控制与所有”,而由于社会体制与文化的差异,我国学者对于国有企业定义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早期的企业称呼并没有“国有企业”这个名词,国家对于企业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的不同将其分类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等。最早的定义是出现在在 1981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书中将定义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为“全体劳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代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并且由国家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我国出现了国有企业的定义,20 世界末日出版的《经济大辞典》中,将其国有企业定义为“生产资料归的所有者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由国家直接经营,而是把经营权由国家委托给经营者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辞典中同时指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达到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目的,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原则上国家不再是企直接经营管理者”。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根据股权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等,又根据企业的营业状况、企业规模以及是否进入世界500 强来区分企业是否为大型国有企业。本文所界定的国际创业是根据我国学者李历栓(2014)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内涵与大型企业的内涵相结合提出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内涵:是进入中国企业五百强名单、世界五百强名单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且与一般企业相比(如表 2.1 所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与一般企业不同,我国国有企业的的起源地是由于国家的行为产生的,是国家理性选择的结果。第二,与一般企业不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并通过自己生产与经营产品以及服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都要缴税,但是国有企业也要上缴企业的利润,且比率高。第三,多数大型国有企业会参与到国际的一些社会保障事业中去,使得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大以及经济效益低成为企业存在特点。第四,我国大型国的行业性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是企业典型的特点,行政垄断包括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专有交易、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等。
..........................
2.2 国际创业相关理论综述
2.2.1 国际创业内涵研究综述
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与深入发展,创业活动不再是国内的创业,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已经将创业活动的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际,开始进行国际创业。由于最初国际商务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成熟的大型跨国企业,但创业学又则与其不同,其主要侧重点在于对国内背景下的新企业的研究,正因如此,国际创业理论成了其研究领域的空白点,国际创业被认为是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学的交叉与融合的结果,两者的交叉结合不仅推进了商务理论的发展,也拓展了创业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作为新兴的理论,国际创业逐渐地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关注,Kiss 等(2012)认为国际创业研究涉及广义的研究方向:国际创业行为主体(组织、团体或个人)和侧重于在不同国家背景下的企业精神的比较分析,组织创业方面往往是在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创业。Daszkiewicz(2014)认为国际创业是专门审查和优先考虑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的作用,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以及组织的可能风险受企业创业经验限制是扰乱了中小企业创业的国际创业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的出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渗透是成功的,其主要特点是对国外市场的快速国际化。
传统国际创业理论的观点,认为在国际创业开始之前,企业首先在国内开展业务经营,然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开始逐步涉及国外市场展开企业的国际创业事业。因此,认为国际创业是以资源丰富的大型成熟企业为主体的跨国发展舞台。但根据 Morrow 在《国际创业:新的成长机遇》文章中的观点,不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文化理解的深入,伴随着进入那些原本陌生的市场竟成为可能。逐渐的随着经济与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进步,国际商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有很多企业从成立开始或者不就之后就开始积极利用资源,并开始积极在多个国家销售产品来打造竞争优势, Oviatt 和 McDougall(2005)参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将国际创业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集中的机会;获得机会,但不要求成立新的组织;允许企业创业;避免有关创业方向的不必要的争论;重点跨越国界的创业活动等五个方面,即国际创业是对机会的发现与评价、制定和开发利用,跨越国界来创造未来的商品和服务。Mainela 等(2011)指出,国际创业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过程,确定一个新业务的创造,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国际创业网络的公司。McDougall(2010)认为国际创业是指描述作为“创新,积极主动和风险寻求行为的组合,跨越国界,意在创造价值的国际化组织。
.........................
第 3 章 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案例研究设计 ......... 20
3.1 研究方法 ............. 20
3.1.1 案例研究方法 ................ 20
3.1.2 质性研究-扎根于理论的方法 ................... 21
第 4 章 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数据分析 ............. 32
4.1 开放式编码 .................... 32
4.2 主范畴分析 ........... 33
第 5 章 案例分析 ....................... 42
5.1 组织因素、创业网络与创业资源 .................... 42
5.2 组织因素与创业学习 ......................... 43
第 6 章 概念模型构建与研究发现
6.1 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概念模型构建
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的行为,主要是以创业资源为核心展开的。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组织因素有利于企业构建优势的创业网络,创业网络有助于企业获取有利资源。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对于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创业机理总结如下:
1. 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组织因素有利于企业构建优势的创业网络,创业网络有助于企业获取有利资源。
2. 企业通过创业资源进行创业学习,转化为创业能力来作用于创业绩效,组织因素对创业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3. 企业国际创业的过程中制度环境对企业机会识取具有一定的影响,创业资源使企业更容易识别与把握机会。
4. 有利机会识别与利用,能够提高企业的创业绩效。
根据上述命题创建我国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模型,并将其模型划分为起因、影响因素、结果三个部分,起因是指国际创业的初始动因;要素是指企业在国际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即国际创业的结果;如图 6.1 所示。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现,通过与其他类型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相比,大型国有企业国际创业的核心范畴主要体现在创业资源上,在机会方面的表现较少,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使得企业领导者不能迅速有效的识别创业机会。而其他企业所进行的国际创业大多数表现在以机会为核心范畴,表现为机会资源一体化来进行国际创业,主要是因为与国有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并不具备先天的优势资源与创业网络,因此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机会开发与资源开发,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对三家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国际创业行为进行编码分析,来对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创业机理进行探究,挖掘其国际创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创业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构建了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机理的概念模型,所构建的模型说明了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主要关系。
首先,三家大型国有企业国际创业之初,是在国家大政策环境之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下开始的国际创业行为。作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汽车企业,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所缺乏的是具有异质性的技术资源,因此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主要是以创业资源为核心范畴所展开的。
其次,我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对机会识取所表现的行为较少,这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于企业创业网络的依赖,对创业资源获取、整合以及利用,因此对机会方面的投入较少。
最后,组织因素是影响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的基础,企业背景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创建创业网络,基于创业网络使企业更好地获取资源与识别机会。积极的创业决策者会带领企业对海外进行积极探索,寻找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更好地创业学习。完善的管理体制会让企业各个部门互通有无,互相合作,进行信息共享,使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创业绩效。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五: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际创业日益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Eriksson,et al.,1997; Barkema,et al.,2007;Johanson,et al.,2010;朱晓红和杨俊,2014)。
首先,创业活动逐渐由个人创业转向团队创业,而且团队创业所产生的绩效明显优于个人创业绩效(Reich,1978;Timmons,1990;Kamm,1990;Gartner,1994;Cooper,2000;张玉利,2003;孙凯,2015)。随着团队成员的增加,因成员多样化的差异所引发的团队断层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由于全球化、管制的放松、全球和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新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激烈和变幻莫测。在这样不断动态和变化的环境下,企业要保持并提高绩效,一种方法是进行创新(Patel,1999;Cottam,et al.,2001)。对于进行国际创业的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需要更多的资源、人力资本和资金,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特征,对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才能延续竞争优势(Hamel&Prahalad,1994;Bettis&Hitt,1995;Brown&Eisenhardt,1997;Gardner,et al.,1998;Doyle,1999;Ducker,1999;Nijssen&Frambach,2000;Perdomo-Ortiz,et al.,2006)。Tushman(1977)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外部信息获取多少和这些信息在成员内部分享程度的影响。因此,创业团队如何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这种机会和资源至关重要。以往学者一般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宽泛的研究,主要是对创新能力定义的界定和其评价系统的研究,而很少研究成员异质性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把创业团队断层作为研究对象更是不多。
此外,关于团队断层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断层的产生以及不同类型的团队断层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是本研究的重点。
........................
1.2 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团队成员特征的联合作用,对创业团队断层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进一步深究创业团队成员个体特征、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团队断层是否直接对企业绩效具有影响作用,两者关系是否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查阅并梳理总结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相关理论的研究。首先,对团队断层的来源和内涵、维度、测量和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做出文献梳理。其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维度和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最后,对国际创业绩效进行了内涵和维度的理论梳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的内涵和维度,为构建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和提出本研究的假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模型及假设。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关于创业团队断层和国际创业绩效的维度,构建出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第四章 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运用 SPSS20.0 和 SAS9.2 统计软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然后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再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总结本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根据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创业团队断层相关研究
2.1.1 相关理论基础
(1)高阶团队理论高阶团队理论最先由 Hambrick&Mason 两位学者在 1984 年提出,他们认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高管团队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但任何一名高层管理者都有自身局限性,为了提高整个组织战略决策的效果,组织的中柱力量应该由管理者个人转化为高管团队这一整体,重点研究这一整体团队的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高阶团队理论是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团队多样性的研究起源于五十多年以前,学者们基于不同的领域对团队中人口统计特征多样性对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团队多样性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也逐渐进入管理学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团队多样性的现象,并引用团队异质性这一概念来描述团队多样性。
(2)相似相吸范式
Byrne,Clore Jr&Worchel(1966)提出了相似相吸范式,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团队成员的不同类型对团队互动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引发了团队断层。该理论认为由于教育背景、能力、信念、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等特征的相似性,团队成员之间会相互吸引(Lim,Busenitz&Chidambaram,2013)。对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人们往往更愿意和他们交流、合作、交往和工作(Van Knippenberg,DeDreu&Homan,2004)。而对于与自己有差异性的人,他们之间一般容易出现歧视和隔阂,从而造成亚团队的产生。这一理论是团队研究的基础,即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会影响团队中的人际沟通和合作,从而对绩效产生影响(董玉杰,2015)。
(3)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分类理论
Taifei,Billig,Bundy&Flament(1971)基于组织心理学的“社会认同”概念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往往基于不同的分类特征(如性别、国籍、职能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来区分团队间的差异,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归入不同的社会类别,并对自己所属的亚团队特征来定义自我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团队成员的这种归属感将产生内团队与外团队(即“圈内”—“圈外”)的认知,使个体对圈内成员给予高分的正面评价,而对圈外成员的评价带有歧视和不公。
Turner(1985)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分类理论,指出个体往往拥有比较强的认知观念和评价理念,通过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来实现这一过程。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的比较,将自己与他人归类至不同的社会类别。个人容易从自己所在团队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亚团队内部的成员进行高度评价,而对亚团队以外的成员拥有较差的评价(Taifel,1982)。个体之间的相似度越高,亚团队之间的断层越强(Williams&O’Reilly,1998)。
.......................
2.2 创新能力相关研究
2.2.1 创新能力内涵
关于创新管理的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Wonglimpiyarat,2010;Forsman ,2011),而对于其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Perdomo-Ortiz,et al.,2006)。创新能力反映了企业创新的程度(Calantone,et al.,2002)。由于创新活动日渐复杂多元化,需要各种各样的资产、资源和能力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功(Sen&Egelhoff,2000)。而创新能力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并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同(Silva,2012)。因此,应从几个不同层次和角度来定义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特殊条件和竞争环境的需要并满足企业战略的要求。纵观已有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并定义了创新能力。通过综合创新能力概念界定的主要观点,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定义创新能力。
第一,从创新内容的角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来定义创新能力。一些研究只考察了单一类型的创新,如工艺创新(Abrunhosa&Mouraesa,2008)或产品创新(Prajogo&Sohal,2004)。而有一些学者对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都进行了研究(Feng,et al.,2008;Marinez-Costa&Martinez-Lorente, 2008;Jimenez-Jimenez&Sanz-Valle,2011;Kim,et al.,2012)。Sen&Egelhoff(2000)通过将创新能力分为激进性和渐进性创新能力,从而对创新能力进行定义。Avermaete,et al.(2003)认为,创新领域包含产品、工艺、组织和市场创新。Tuominen&Hyvonen(2004)研究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应该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Ibrahim,et al.(2009)将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不是整体创新能力。Damanpour(1991)区分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指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或是产品制作和交付方式的创新(Avermaete,et al.,2003)。管理创新是指应用新理念来改善组织结构、系统和流程(Damanpour,1991;Weerawardena,2003),包括组织和市场营销各方面(Avermaete,2003,Jimenez-Jimenez&Sanz-Valle,2011)。
第二,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定义创新能力,认为创新能力是生产新产品、新工艺等的能力和过程。快速推出新产品和应用新工艺的能力已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 面。许多研究把 创新 能力 的概念 与市场营销、 组织创新 相关联(Wang&Ahmed,2004;Evangelista&Vezzani,2010;Wonglimpiyarat,2010;Gunday,et al.,2011;Chang,et al.,2012)。Burns&Stalker(1961)首次对创新能力的定义进行界定,即企业成功运用新工艺、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Adler&Shenbar(1990)把创新能力定义为:(1)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2)运用适当的工艺技术来创造新产品的能力;(3)开发和运用新产品和加工技术以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4)应对意外的技术活动和由竞争对手提供的意想不到的机会的能力。Lall(1992)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有利于高效的吸收、掌握和改进现有技术和产品并生产出新产品。Kogut,Z&er(1992)认为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调动全体成员知识,并结合它来开发产品或工艺创新的能力。Lawson&Samson(2001)把创新能力看作一个旨在描述能够用来提高创新绩效的企业活动,他们把创新能力定义为不断把知识和思想转化为新产品、流程和系统的能力,从而使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获利。Neely,et al(.2001)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生产创新型产品的能力,使得企业比竞争对手拥有更高水平和更丰富的资源的能力。Un(2002)指出,创新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内部知识和外部市场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Romijn&Albaladejo(2002)表明创新能力是指改进现有产品和工艺、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组织知识和其他能力。Terblanche(2003)认为那种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过程和新程序的产生的能力即为创新能力。Zhao,et al.(2005)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去获取市场价值和成功实施新想法,包括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形式,如专利,去开发新知识的能力。Akman&Yilmaz(2008)将创新能力被定义为促进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具有内部推广活动的特点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Olsson,et al.(2010)指出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被描述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不断开发创新的能力。陈田力等(2012)把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探索、识别并获得外部新知识,或发现已有知识和新应用,从而产生能创造市场价值的内生性新知识所需要的一系列技术、组织、战略和市场能力,并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绩效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王成城,颜惠虹和王月玥(2014)认为创新能力是可以维持企业生存与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由创新性思想通过互动过程换成可供管理的要素而形成。
........................
第 3 章 研究假设和模型....................28
3.1 创业团队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28
3.1.1 创业团队任务相关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28
3.1.2 创业团队生理特征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30
第 4 章 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36
4.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36
4.1.1 问卷设计............36
4.1.2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36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52
5.1 研究结论...............52
5.2 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52
第 4 章 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4.1.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取最为常用的问卷法对企业国际创业情况进行调查。对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的量表采用 Likert 5 点量表法,分别用“1-5”代表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符合程度随数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理后选择最合适的量表,并进行恰当的调整和修改,最终形成了本研究的量表。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的情况,包括其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和任期等情况;第二部分是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成立年限、创业团队人数、创业团队成立年限、企业规模、企业国际化经验、所属行业、创业阶段、经营状况和企业性质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情况,包括 6 个题项;第四部分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相关情况,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维度出发的 9 个题项。
4.1.2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1)数据收集
本研究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展开调查,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难以含括全国各个地区,因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样本,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南、安徽和吉林等地方。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向相关企业的人员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调查创业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创新能力和国际创业绩效这几个方面的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国际化活动的企业,受访者主要是企业创业团队成员,包括创始者、初始合伙人,以及之后加入并对公司运营有直接影响的成员,具体包括高层管理者、主要技术持有者、专家等等。
(2)样本特征
本次研究一共发放了 300 份问卷,收回 230 份问卷,回收率为 76.7%,通过剔除无效问卷 28 份,得到有效问卷 202 份,问卷有效率为 67.3%。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高阶团队理论、信息决策理论和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之后,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创业团队断层和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模型。以在创业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的国际化企业为样本,运用实证法验证了创业团队断层、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创业团队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正相关。不同类型的创业团队断层对国际创业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创业团队任务相关断层对国际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生理特征断层对国际创业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这一结论给管理者提供了启示,即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团队,根据断层类型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第二,创业团队断层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创业团队任务相关断层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创业团队生理特征断层与创新能力负相关。
第三,创新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正相关。在国际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能力,保持竞争优势和长远发展动力。
第四,创新能力在创业团队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新能力在创业团队任务相关断层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有中介作用,任务相关断层通过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国际创业绩效。而生理特征断层降低创新能力,进而降低国际创业绩效。创业团队管理者在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创业团队的同时,应考虑到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任务相关断层提高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降低生理特征断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六:天生国际化企业创业导向与网络结构对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来自于全球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只针对国内环境,而更多的是置身于全球市场。因此,运用全球思维关注和研究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灵活性。2013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主席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中国 GDP的约 60%、税收的约 70%、就业的约 80%、新增就业的约 90%都来自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商务部 2015 年公布的数据,中小企业对 GDP 的贡献超过了 65%,税收贡献占到了 50%以上,出口超过了 68%,吸收了 75%以上的就业。中小企业构成世界各国工商企业总数的 99%—99.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乃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国家,都不除外。尤其是在中国当下的国情中,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社会地位、综合国力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更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制度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下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市场经营环境的转变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展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革命大大弱化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营造了更适合中小企业存活和发展的环境。因此,从现阶段的国情出发,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同时,中小企业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量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中坚力量。当下,随着世界经济技术创新导向的影响,强调和突出了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全球技术创新竞争也越演越烈。在技术创新竞争中,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灵活性强、柔性高等特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的创新数量约为大企业的2.5倍,创新的产业转化速度平均比大企业快27%(陈乃醒和傅贤治;2007)。在我国,中小企业更是贡献了 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技术创新与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胡永健和周寄中;2008)。在全国高新技术区与科技园区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超过 70%,在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更是高达 82.6%。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中小企业更是发挥了最显著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4400 万以上,占同期新增就业岗位的 80%以上,就每单位的投入资金而言,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为大企业的 8 到 10 倍(朱岩梅和吴霁虹;2009)。中小企业是我国新增劳动力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选择。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2 研究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之后,在全球经济由“管理型”向“创业型”转变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将国际创业导向、网络结构和创业能力等变量融合到一起,探讨“国际创业导向对机会、资源的挖掘、学习、战略能力的影响”、“网络结构对机会、资源的挖掘、学习、战略能力的影响”和“国际创业导向通过网络结构为企业吸收各种资源和机会的路径关系”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设计、分发问卷的方式,搜集各种数据,对相应的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讨论结果,并依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展开具体的案例讨论,以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文章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主要是阐述相关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能力理论,对国际创业导向、网络结构和创业能力等相关研究中的基本论点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然后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天生国际化企业、创业导向、网络结构、创业能力等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三章,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主要是对创业导向、网络结构和创业能力进行了维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假设,最终构建文章的研究模型。
第四章,实证研究。主要是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方差分析、信度检验)、模型假设以及结果讨论,验证假设。
第五章,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较完整的结论,包括本文的创新点,以及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
2.1.1 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关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957 年 Selznick 所著的《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书中对企业的领导能力进行阐述时,首次将其描述为企业的“独特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并提出企业的这种独特能力是决定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Penrose 于 1959 年提出“企业是生产性异质资源集合”的观点,这种“异质资源”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或者获得经济租金(Wernerfelt,1984;)的依据,这为资源基础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获得了迅速发展。Wernerfelt(1984)聚焦于企业自身的研究,提出企业的知识积累、组织能力和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维持竞争优势有很重要的作用。Barney(1991)将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细分,提出资源的四种特性,即资源的稀缺性、价值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Barney 成为资源基础观研究奠基人。资源基础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主流理论之一。Peteraf(1993)发表的《竞争优势的基石:资源基础观》,使得资源基础管的研究达到了最辉煌的时代。
传统资源基础观是聚焦于企业资源,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源于企业特殊资源和战略,主要的代表学者是 Wernerfelt(1984)和 Barney(1991)。企业资源包括企业的所有财产、能力、组织结构、企业特性、信息和知识等,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和执行能够提高企业效率和效能的战略(Daft,1983)。在传统的战略分析中,企业资源是企业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能力(Porter,1985)。企业资源有很多种类,一些学者将企业的可能的资源分成类三类:实体资本资源(Williamson,1975)、人力资本资源(Becker,1964)和组织资本资源(Tomer,1987)。实体资本资源包括企业的工厂、机械设备、地理位置和原材料的获得等;人力资本资源包括培训、经验、评估、智慧、人际关系和企业的经理和员工;组织资本资源包括企业正式的汇报流程、正规或不正规的计划、控制、协调机制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非正式关系等(Barney,1991)。
企业能力理论学派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特殊集合体”,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代表学者 Prahalad 和 Hamel(1990)、Foss(1996)、和 Teece(1997)。Prahalad 和 Hamel(1990)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的根本战略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Prahalad 和 Hamel 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化为企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和具有认知的基础能力,并提出企业的这种基础能力是组织具有高效率的源泉,也是企业打败竞争对手的关键。Teece(1997)总结企业的基础能力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动力性能力,这种能力能过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整合和创新,因为这种能力的动力性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
2.2 相关文献回顾
2.2.1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相关研究
自 Oviatt 和 McDougall(1994)首次提出“国际新创企业”(Rnternational NewVentures),并提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速度是衡量天生全球化企业的重要指标,但并未给出详细的定量标准。以此许多研究者从创业者特质、战略选择以及认知维度对“天生国际化”进行了阐释(Zahra,2005)。Knight 和 Cavusgil(1996)给出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定量标准,认为天生国际化企业是在成立初期就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以技术导向为基础的小型企业。但由于定量的标准采用的是企业的成立时间与开始国际化的时间差,但时间差的具体数值也一直未能统一,但大多学者都认可的时间差的数值在 2 年到 6 年之间(杨大兵,2010)。
关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阐述,而研究者们至今没有对这类企业的界定达成统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天生国际化企业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根据文献的整理,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定义进行汇总如表 2.2 所示。
Rennie(1993)以澳大利亚 310 家已成立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新兴出口企业分成两类: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传统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其中,传统企业占总研究样本的 75%,企业成立 27 年后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商场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15%-20%;天生全球化企业其国际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75%左右,企业在成立后两年进入国际市场。Rennie 在对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研究中,其特征主要有:灵活性强、贴近消费者、及时调整产品。
............................
第 3 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26
3.1 变量的内涵界定与维度划分................26
3.1.1 天生国际化企业创业导向内涵的界定......................... 26
3.1.2 天生国际化企业网络结构的内涵和维度划分..............29
第 4 章 实证研究..........................41
4.1 样本与数据收集.................41
4.1.1 问卷设计....................41
4.1.2 数据收据...............43
第 5 章 案例分析....................63
5.1 A 公司简介..................... 63
5.2 A 公司创业导向分析................65
第 5 章 案例分析
5.1 A 公司简介
A 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致力于研发与生产化妆品的跨国企业,其产品主要有化妆品、染发、护发、彩妆、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及护肤产品等,业务范围涉及到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广泛、稳定的消费群体,倍受全球爱美女性的青睐,并在全球化妆品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A 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化妆品生产厂商,始创于 1907 年。现各类化妆品畅销全世界,广受欢迎。除化妆品以外,该集团还经营高档的消费品,并从事制药和皮肤病研究。A 公司拥有骄人的产品研发背景,一流的药学试验室及皮肤学中心,遍布全球的研究测试中心,使其不断推出适应全球消费者不同需要的优质科研产品。同时,A 公司拥有庞大有效的销售网络和先进的营銷理念,通过百货、超市、免税店、发廊、药房及邮购等方式,把深受大众喜爱的高品质产品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A 公司现有的产品定位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水平而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价格也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产品定位包括奢侈品、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和中低档消费品。产品涉及到化妆品、彩妆、香水品牌、美发品牌以及美容产品等。
A 公司现有的业务范围拓展到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全球市场有欧美、美洲、亚洲,包括美国、中国、英国、印度等,其中中国是其业务拓展和利润的主要集中地。因此,探究 A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和决策行为,将对 A 公司的跨国经营提供有指导意见的建议,以促进 A 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
本文选取天生国际化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业导向和网络关系入手,探究其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在创业导向与创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路径。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学者们也都从不同角度探究其过程及机理,探讨影响其绩效的因素以及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角度,鲜少有学者从网络的角度入手,本文就是基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网络关系这一视角,尝试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网络与创业导向以及创业能力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具体的案例中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过程。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例如资源基础观理论、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其次对创业导向、社会网络以及创业能力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相应的维度划分,并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以创业能力为主线,提出相应的假设;再次,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相应的数据,并结合相应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以验证假设;最后,选取 A 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从创业导向、网络结构以及创业能力方面对实证结论进行一一验证。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创业导向的角度出发,探究其与创业能力之间的作用过程。实证结论证明:创业导向分别对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
2.运用探索性因子方法和验证性因子方法探究网络结构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规模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影响;网络规模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网络密度分别与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影响。
3.对网络结构的中介作用的检验,本文采用温忠麟提出的中介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的结论是网络规模对创业导向-创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七:吉林省与德国投资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德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和吉林省有着广泛深入的经贸合作,是吉林省重要的资金来源国、技术来源国。《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 号)提出“扩大面向发达国家合作,建立中德政府间老工业基地振兴交流合作机制”的意见,为吉林省做好对德经济合作建立了新的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红利,积极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资金,对做大做强我省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医药健康、建筑、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在中国十大外资来源地中位居第七。截止 2014 年底,德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 239 亿美元。据德国工商会估算,德在华企业总数已超过 5000 家,累计投资超过 400 亿欧元。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德资企业仍然对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为德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吉林省在一汽大众、长客集团和吉林化工园区的带领下,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在此背景下,本论文结合近几年的理论积累和工作实践,多我国暨吉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与德国企业在华和在吉林省进行产业投资合作的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
1.1.1 德国制造业的投资青睐中国
中国德国商会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多数德国企业认为其在华营业额和利润会保持增长,相信政府扩大内需、治理环境、惩治腐败、修订法规等一系列措施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并对自身业务产生积极影响,为德企开发新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外,六成以上的德企认为,中国严格推行环境保护法律及措施,有利于其业务发展。尽管业绩增幅较前几年有所降低,多数德资企业仍将计划扩大在华雇员数量。未来 5-10 年,德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将以中国为重点。
1.1.2 “中德合作纲要”促进双边合作稳步发展
中国政府正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立足于进一步升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减话行政审批和改善外资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正在全力推动的改革举措。这将使德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以往不能进入或准入条件苛刻的行业,如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和教育等等,与国内企业平等竞争。李克强总理与德国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这是为中德关系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制定规划,其核心主题是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共塑创新未来。
.........................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FDI 在全球的发展和分布以及中国今后吸引外资能力是否能够维持或进一步的研究个 FDI 流动状况的分析,对把握中国在全球 FDI 中的地位意义重大。国外学者针对 FDI 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
首先,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 FDI 的动机。海默(Hymer1976)博士开创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海默(S.Hymer)认为 FDI 趋向于投资环境不同、流向有差异的的市场;趋向于流向拥有发达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的国家;趋向于流向具有寡占型市场结构的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还存在密切关系,贸易通常是投资的先导。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及当地企业较少生产复杂产品的国家,当地的合作伙伴显得尤为重要。缺少合格当地伙伴促使跨国公司选择国际直接投资。通过 Neven 和 Siotis(1996)对美国和日本对欧共体国家 FDI 的研究、Serapio 和 Dalton(1999)通过对流入美国境内的国外直接投资的调研、Pearce(1999)通过对英国企业 FDI 的分析发现日本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动机是获取美国技术,Kogut 和 Chang(1991)通过考察日本制造业企业对美国的 FDI,也得出了相似结论。
其次,分析 FDI 的影响因素。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水平、汇率与利率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展开。Kravis and Lipsey(1982)的分析阐明,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大,一国的贸易开放度显著地、正向地影响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Dunning(1981,1993)认为,一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增长间接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正相关。
再次,分析 FDI 的逆向溢出效应,即 FDI 对国内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于 FDI 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国内技术进步,通过对美国与日本 FDI 的研究,Siotis(1999)和 Head 等(1999)分别发现跨国企业的 FDI 可以影响母国的技术进步。
........................
第 2 章 中德暨吉林省与德国投资合作形式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1972 年中德建交以来,中德经济合作有了长足、全面和深入的发展,特别是投资、技术、援助方面成果丰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14 年底,德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逾 239 亿美元,在华德企 5000 多家,对我国经济推动作用显著。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德资企业仍对华发展前景充满信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为德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章对中德暨吉林省与德国经济合作形式进行分析。
2.1 德国对华投资合作形式
2.1.1 投资的主要动因——扩大销售市场
德国工商大会对会员企业抽样调查中均有 70%以上的德国在华企业重点关注的是中国潜在的消费能力。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GDP 总量的迅速扩张,中国这个市场已由“可望而不可及”逐步变成实际。德国的一些行业,如机器制造业,订单主要依靠中国,以生产大型设备所用的超级机床的企业为例,目前其 90%以上的客户几乎都在中国。
2.1.2 经营活动往往采取循序渐进的进入方式
20 世纪 80 年代初德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以贸易为先导,在华销售产品;然后对中国市场进行技术输出,在这一阶段德国公司大多数通过许可证贸易提供生产线转让技术;90 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对华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或进行并购等方式转让技术;进入 21 世纪后,德国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究中心等机构,将研发任务逐渐转移到中国。
2.1.3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超过 80%的德国直接投资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北京则是德国跨国公司建立总部的首选。尤其是上海及其毗邻地区集中了德国投资 60%。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强的购买力,上海成为德国跨国公司的投资首选(大众、蒂森克虏伯、巴斯夫、德固赛、拜尔、汉高)并吸引了众多德国配套企业,比如在江苏太仓的德国工业园。
2.1.4 德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德国对华投资基本上是按照我国政府制定的《外国投资指导目录》进行的,中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机械、化学纤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制造业领域,这些工业行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两国产业的互补程度高,所以构成了大型制造业集中投资于某几个工业行业的投资格局。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国投资逐步开放,德国服务业在中国的投资开始增加,德国三大私立银行,旅游业巨头 TUI 以及物流巨头敦豪等都已经抢滩中国。
..........................
2.2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现状
2.2.1 投资额连年加速增长后保持高位
2011 年以来,德对华实际投资额连年加速增长,2011 年增长 22%、2012 年增长 30%、2013 年又增长 43%。2014 年我国利用外资总体增长 1.7%,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明显下降,如日本下降 38.8%,美国下降 20.6%,欧盟下降 5.3%,德国仅微降 0.4%,实际投资额仍达 20.7 亿美元,占当年欧盟对华投资的 30%。逾 3/5在华德企员工数量低于 250 人,超过 1000 人的企业比例仅为 1/10。
2.2.2 现代服务业顺应潮流迎头赶上
从企业数量看,德国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在德对华投资中占据半壁江山,依次是机械设备 26.4%、汽车 14.3%、化工制药 6%和电子电气 5.3%。随着我国服务业逐步扩大开放,咨询和法律服务(9%)成为德对华投资第三大领域,与金融保险(4.6%)和物流(3%)企业为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德企在环保、医疗、物流、旅游等领域对华投资将有较快发展。
2.2.3 看中我国市场潜力和追随关键客户
46.5%的在华德企视中国为前三大国别市场,15%的企业表示中国是其全球最重要市场。2014 年德企在华生产的产品 77%供应中国市场,出口欧洲的比重从 2012 年的 29.2%降至 6.6%;八成德企已在华深耕数年。超五成德企已在中国经营逾 10 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力成本升高和竞争加剧,德资企业的效益进入温和增长期,经营重心转向提高生产率和本土化。
2.2.4 区域布局并逐步形成集群
德国在华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42%)、京津(21%)和珠三角(17%)地区,尤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最受青睐,中西部地区的德企数量约占 10%。商贸、咨询、大型工业企业大多布局于上海;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偏爱苏州(太仓)、宁波、杭州等城市;电子电气类企业则落户珠三角地区。同时,西部的成都重庆和东北的沈阳、长春、大连等地依托各自产业优势逐渐形成小型德企集群。
2.2.5 青睐独资经营模式
生产企业的独资比重甚至高达 3/4。这反映出中德企业文化差异较大,合作双方的利益落脚点和经营理念很难融合。德国企业对自身技术的优越感很强,围绕知识产权、市场环境等问题也存在不安全感。仅 1/10 的德企选择合资模式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
第 3 章 吉林产业与德国产业特点及合作方向 ................ 18
3.1 德国产业特点与优势 ...................... 18
3.1.1 汽车产业 ............... 18
第 4 章 吉林省与德国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26
4.1 吉林省与德国合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 26
第 4 章 吉林省与德国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4.1 吉林省与德国合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4.1.1 投资总量偏小
德国在我国实际投入 201.4 亿美元,企业 7000 多家,而我省只有 12.31 亿美元,64 家企业,除了大众和一汽、巴期夫与吉化的合作外,在我省投资的德国跨国公司只有 4 家,无论是投资企业总数还是大企业数,都较小。我们不妨看看昆山、苏州:昆山一个只有 15 平方公里的德国工业园,就有德资企业 29家。江苏太仓一个德国工业园有 160 多家德资企业,如西门子、舍弗勒、慧鱼、通快、宝适、海瑞恩、埃马克、克朗斯等。精密机械企业有 70 家,年产值超 100亿元,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有 35 家,年产出近 90 亿元。
4.1.2 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行业上,主要集中在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共有 30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10家,合计占德国在吉投资企业总数的62.5%;化工行业 11 家,其中 10 家是塑料及合成纤维行业,占德国在吉投资企业总数的17.4%,实际也主要是为汽车内饰配套。地域分布更是高度集中,58 家企业在长春,占德国在吉投资企业总数的 92%,吉林 2 家,延边 2 家、松原 1 家,辽源 1家。
4.1.3 行业准入政策和市场环境相对复杂
部分德企担心在华投资会遇到不公平竞争、行业投资壁垒、政策缺乏透明度、强制性转让技术、打击侵权行为执法难现象。例如外企获得政府创新补贴需要提交其科研成果,向银行提供信息技术及设备的外国公司需要提交源代码等,令外国企业产生较强的抵触,担心其核心技术泄露;我国政府简化外资审批、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令部分外企感到无所适从,担心在法律执行层面被地方部门滥用。
............................
结束语
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及转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吉林省与德国的投资合作的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梳理和分析了德国的目标投资企业及潜在的投资产业,并对吉林省适合投资的产业领域进行系统研究,为吉林省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分工和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意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我国于 2015年5 月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规划。该规划与德国“工业 4.0”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德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在“工业 4.0”背景下,中德关系将在现有水平基础上进入一个精确磨合和深度对接的新阶段。2014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中德友好合作规划了愿景,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2014)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其核心主题是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共塑创新未来。《纲要》提出的“工业 4.0”问题,更是引领今后数十年工业发展的风向标,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揭幕式。《纲要》纳入 200 多项具体合作倡议、项目和举措,涵盖中德合作 20 多个细分领域,是迄今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共同文件,吉林省与德国的投资合作将向更深更宽的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八: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对内发展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已经被纳入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中。促进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经济促进行动(Wan 和 Zhang,2014;沈凌云和李明慧等,2015)。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创新作为驱动力,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的座谈会上强调,一定要重视对重大技术设施项目的落实和建设,促进消费,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合作及出口能力。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是吉林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战略开放平台,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城市地位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上到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倾向,下到省市级的政策制定,都显示出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高度关切和大力支持。省市领导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举全力发展综合保税区。同时,吉林省的各行政部门也对兴隆保税区的发展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良好的支持政策以及发展氛围都为兴隆综合保税区提供了极大的政策和资源支撑。
兴隆综合保税区自 2011 年成立至今已超过 5 年。兴隆综合保税区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营模式。不论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在对外政策上,以及在支撑吉林省发展的产业基础上都呈现出巨大的融合以及跃升优势(孙洋,2014)。目前,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开放门户,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向国家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现阶段吉林省主要承接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产业转移,在项目的承接上更多结合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等战略的侧重方向,积极利用兴隆综合保税区这个对外贸易平台促进东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综合保税区的创建及其促进机制的构建过程,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自由港的起源是在国外。从时间上看,自第一个自由港建立至今已历经近 500 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关于保税区及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吸引了大量实践者和学者的关注(Neveling,2015;Shen 和 Vanhullebusch 等,2015)。
第一,聚焦于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研究。Thoman(1957)在对自由贸易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也进行了描述,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综述。Malhotra(2007)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特征以及类型进行了描述,并对承租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二,使用对比性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活动进行比较研究。Sari 和 Esther(2015)以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分析为研究对象,对印尼以及其他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帮助印尼政府改善保税区政策,同时可为其他自由贸易区国家提供政策参照基准。中国拥有最成熟的经济特区计划,马来西亚和泰国也有备受推崇的经济特区和投资激励政策。虽然几个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各个国家最大的利益回报还是来自于那些规模较大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资源集聚的区域。虽然泰国自由贸易区的数目相对较少,但其运营成功率却较高。Jie(2015)以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为研究背景,建议对与贸易和投资有关的法律进行改革,并倡导为了实现更高的成功率,最好的方式是首先将特定的地理区域作为试验场,在获得成功后之后再进行复制式的推广。从 2013 年到 2015 年,中国设立了四个自由贸易区的试点项目,以测试如何更新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法,提振中国经济。
第三,基于不同的国别和文化情境对自由贸易区进行深入的研究。Chen 和Liu等(2010)以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采用综合保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证明了前者对后者的巨大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建议。Chen和Guo(2010)使用IDEF方法描述了综合保税区的传统业务流程,并提出利用电子商务建模改建已有业务的具体流程。信息流程模型对优化电子商务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将为综合保税区电子商务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部分学者与具体的自由港区为例,研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并进一步探讨了自贸区实施后的效果和成绩(Andrew和Florenz 等,2008;Wu,2015)。因为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已经在太平洋周边的亚洲邻国实施了一段时间,其研究旨在探索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并比较其与世界上其他自由贸易区的相似性及差异。依据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基本特点,还分析了高雄港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高雄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能力,进而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力。
...........................
第 2 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概况分析
2.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简介
迄今为止,吉林省仅设立了一个综合保税区即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其设立无论是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自 2009 年起,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申请及筹建工作就提上了日程。2009 年底申请工作正式呈交国务院审批;2010 年底根据海关有关部门的意见,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工作正式由申请阶段转为建设阶段;2011 年底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2012 年基本实现建设目标,计划达到验收目标;2013 年 5 月长春兴隆保税区顺利实现省内验收。2013 年 10 月 31 日,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多个国家相关部门的联合验收。就当前的发展状况而言,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尚处于初创阶段。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总体占地规模为 4.89 平方公里,建设周期分为三期。分别作为“两块牌子”的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以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运营模式上使用的是一套领导和运营系统。不论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在对外政策上,以及在支撑吉林省发展的产业基础上都呈现出巨大的融合以及跃升优势。现阶段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开放门户,并且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向国家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独特区位及政策优势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保税区自身的快速发展。2014 年 11 月 21 日,保税区被正式批准为国际小包集中收寄点,长期制约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资费以及通关难题得以解决。2014 年 11 月 24 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成为指定的中俄跨越边境的陆路运输启运点。2014 年 11 月 28 日,长春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顺利投入试运营。2015 年,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被指定作为转关检验点,检查进口肉类以及植物类商品的进出口问题。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享受特殊的政策优惠,自成立之初就依照海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有别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外汇、海关等优惠政策(如表 2.1 所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产业职能较为丰富,不仅包括基本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国际贸易等功能,而且还集聚了产品设计研发区域、进出口检疫、国际会展等其他功能于一身。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自 2011 年成立至今,在业务功能上不断的扩展,已经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力量。
.........................
2.2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
2.2.1 城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主要产业功能区域上也不断向城区辐射延展。2013 年,长春市专门为综合保税区规划了相应配套设施的发展服务区域。综合保税区以及周边的卡伦湖区域总体面积为35.91 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新城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发展,实现了很好的“产城融合“效应,成为长春市东部地区新的产业增长点。特色新城区已经悄然生成,长春北侧的高新区与兴隆综合保税区所在的东部地区已经成为长春市两个经济核心驱动区域,实现了产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如图 2.1 所示)。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近年来的发展不仅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长春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起到驱动作用。其所在的优越地理位置已经将南北向的旅游产业相互贯通。长春综合保税区也在不断寻求与周边产业的协调联动效应。综合保税区与国际会展中心集聚出“双引擎”的突出效应,打造了现代服务产业的高地。兴隆综合保税区新城以“一湖一河二绿带三轴四板块”的整体格局不断地加速发展,历经 5 年时间,已从以功能为主的区域逐步向产业新城转变。
..........................
第 3 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环境分析...................... 13
3.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宏观环境的 PEST 分析..............13
3.1.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政治法律环境分析.............14
第 4 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定位及对策建议.................29
4.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战略定位................29
第 5 章 结论和展望............... 40
5.1 结论..................40
5.2 展望...............40
第 4 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定位及对策建议
4.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4.1.1 中国保税区发展经验借鉴
为了精确地定位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在国内选取了在区域分布上同属于内陆、并且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运作取得较好成绩的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比对象,进而为兴隆综合保税区提供有益的参考。
到 2015 年 12 月底,全国共审批通过了 32 家综合保税区。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内陆并且运营状况较好的综合保税区有郑州新郑综保区、重庆西永综保区、成都高新综保区、西安高新综保区和北京天竺综保区等。本章以上述五个综合保税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4.1.1.1 产业内容分析
上述五个综合保税区所依托的产业,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种是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其中郑州新郑综保区代表性产业主要是移动通讯终端;重庆西永综保区的代表性产业主要是笔记本电脑;成都高新综保区的代表性产业主要 IC制造和平板电脑;西安高新综保区的代表性产业主要 IC 制造;第二种是北京天竺综保区,其代表性产业是服务业(贸易和物流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上述五个综合保税区在两个方面非常相似。其一是与空港具有联动合作机制,其中天竺综保区与北京空港融合度最高,郑州新郑综保区毗邻新郑机场,重庆西永综保区与机场之间开设有专门的物流通道。其二是在综合保税区的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都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为代表,其主要通过空港的路径,在货物的进口品种上主要以高附加价值的药品、航空器材为主。
..........................
第 5 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首次以保税场作为关税改革试点, 到 1990 年我国第一个保税区的正式挂牌成立,再到 2000 年我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的正式设立,截止 2015 年底,我国累计建成的综合保税区数量达 43 个之多(章慕荣,2015)。面对国内同质综合保税区的激烈竞争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急剧变化,为了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促进吉林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者首先针对综合保税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基本概况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城区发展和业务运转情况。作者借助 PEST 分析以及 SWOT 分析方法,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长春兴隆综保区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并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其中战略重点在于:第一,提升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第二,打造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第三,构筑国际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平台。在产业定位上主要是四大产业。即高端制造业、特色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和保税展示和保税贸易业。有关政府层面发展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建议包括:第一,构建产业发展平台;第二,打通贸易通道;第三,完善招商引资策略;第四,推动综保区的功能创新;第五,实现自由贸易园区的美好愿景。有关企业层面发展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建议包括:第一,利用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第二,发挥企业自身产业优势;第三,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第四,利用信息网络把握市场动态。
5.2 展望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作为吉林省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其自身对经济、区域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虽然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但是鉴于作者本身的社会实践经历有限,加之实际调研走访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资料的实时性和偏差性,因此对一些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吉林省、特别是长春市的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可以进一步探析综保区如何构建有效的平台以及财政资金的融资策略,对于综保区前期投入的巨额初建资金进行有效的回收,如何保持综保区持续、健康和有效的运行,企业如何积极适应来自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进而采取动态的竞争战略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九:吉林省与韩国经贸关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中有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东北地区经济近年来发展放缓,在 2015 年4 月 10 日,李克强总理在长春主持召开了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也表达了对于振兴东北三省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从 2014 年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我们更能直观看到 2014 年辽吉黑三省的 GDP 增速分别是 5.8%、6.5%和 5.6%,不仅都低于全国的 7.4%,也跌破了多次被总理提及的底线(7%)。财政收入就更加不容乐观,2014 年吉林财政收入增长 4.0%,黑龙江增长 1.8%,辽宁则下跌了 4.6%!而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勾画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长吉图区域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起点,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地区之一,吉林省需要抓住此次机遇,充分发挥在政策和区位的有力条件,实现吉林省对外贸易新发展。
在东北亚经贸合作中,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推动东北亚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作为该区域的重要国家,吉林省非常重视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重视和发展对韩贸易是吉林省发展对外贸易,对于摆脱目前面对的经济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 2015 年 6 月 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 FTA 建立之后,吉林省与韩国在经济和贸易往来上会更加的频繁,各领域深层次交流也逐渐展开,吉林省和韩国应该抓住此次契机,加强相互合作,改善和调整贸易结构,实现共同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从对外经贸形势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辽宁省一样存在着相同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在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时,并未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结构,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萎缩及区位优势的丧失。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吉林省相对较高,与吉林省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而吉林省对韩贸易与投资的规模偏小,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的原因是吉林省的产品没能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缺乏名优产品,民营企业发展滞后,仅靠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支撑,很难形成投资环境上的优势,所以吉林省在面对这样的困难和问题时,加强对于韩国贸易的研究非常必要。
1.2.2 研究意义
第一,通过对吉林省和韩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沿革,进一步论证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贸合作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吉林省作为一个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范例,旨在对于东北三省,以至全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提供新的课题,也为提高区域经贸活力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研究吉林省对韩国的经贸合作有助于吉林省对外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快吉林省对外经贸发展的步伐,在深化对韩国经贸合作过程中,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及对外经贸合作的扩散效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吉林省抓住自身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更新及升级换代,促进吉林省及周边地区的经贸发展。
第三,本文通过探讨吉林省对韩国经贸关系,讨论提高吉林省和韩国经贸合作的动力和效果,能够实现长久发展,缩小吉林省和发达省份的差距,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
...........................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际经贸合作理论
近现代西方的工业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西方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其中海外殖民扩张和对外经济贸易是增加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标志。1776 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就阐述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充分肯定了国际经济贸易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理论和思想的流行,也使得英国在早期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理论优势。1817 年,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了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并据此提出了他的经济学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理论中李嘉图认为资源丰富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明显,能够促进各地区的经济互补和深化区域分工,到了 19 世纪五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郝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该理论,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国际贸易能够拉动和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国际地区之间的相互分工与协作,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到了 20 世纪,国际间的贸易和交流更加的频繁和紧密,并形成了一种趋势和主流,事实也证明了仅仅依靠本国、本地区的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是不可能的,在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逊,将对外贸易比作“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中心国家在经济迅速增长下,对于其它国家的资源吸引力和需求,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其不仅体现在满足中心国家的需求,更能够拉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到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学家巴格瓦蒂(Bhagwati) 和克鲁格(Krueger),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将各国的贸易战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进口替代,另外一种是出口导向。进入 20 世纪末期到 21世纪,尤其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相对稳定,和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对外经贸的大环境更加优越,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复杂,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合作,使“地球村”概念在经济领域形成了共识。
......................
2.2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随着国际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正在逐渐发展和成熟,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相互间形成了良好的信赖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区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其理论研究着眼点放在地区之间,所以其理论成果对于研究吉林省和韩国间的贸易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
2.2.1 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其理论源于瓦伊纳在《关税同盟问题》,认为组建关税同盟使得同盟框架内的国家产生了静态和动态的两种效应,从关税总协定同盟建立的效果看,使得同盟国的供给和需求变得更加平坦,贸易往来就变得更加活跃,而非同盟国的产品就不具备相应的优势,使得非同盟国的贸易就变少,反而刺激了同盟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在这种比较优势下,会形成同盟国内部的职能分工,时间越长就会在内部形成产品优势,而对非同盟国而言就会产生贸易壁垒,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根据一定的标准建立同盟关系,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欧盟。欧盟一体化不仅使得欧盟的实力大大增强,更使得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而吉林省和韩国所在的东北亚地区,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说具有很强的发展贸易合作动力。
2.2.2 新国际地域分工理论
新国际地域分工理论认为产品技术周期与不同国家的技术梯度之间存在动态的匹配关系,认为一种产品需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才能走向成熟——创新、成熟以及标准化。解释来说,产品的创新往往在发达国家完成,因为产品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当产品开始走向成熟时,那么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产品就会大量出口,并且随着技术成熟,发展中国家开始模仿和生产,发达国家就成为了进口国,当产品进一步升级时,技术门槛变得更低,甚至普及,那么发达国家就成为了净进口国,此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完成。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加快,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将进一步从深度、广度迈进,国际间分工也将不断的成熟,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成为了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2.3 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学》中,总结和归纳了前人的理论观点,将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引入进来,研究了在平衡的空间状态下的一般形态,进行了相互依存研究,试图用纯理论去解释现代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学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以及区域政策理论。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区域政策理论要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通过解决实际政策和方法上的问题,研究区域经济学,其中包括了区域经济制度、区域投资环境和政府政策体系等一系列内容。
..........................
第 3 章 吉林省对韩国经贸合作现状 ................... 11
3.1 吉林省对外经贸现状 ................. 11
3.1.1 对外贸易现状 .................... 11
第 4 章 吉林省对韩国贸易关系发展制约因素 ................ 19
4.1 经济结构因素 ............... 19
4.2 竞争能力因素 ....................... 19
第 5 章 深化吉林省对韩经贸关系发展建议 ................... 23
5.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23
第 5 章 深化吉林省对韩经贸关系发展建议
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吉林省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潜力,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大大增强吉林省和韩国间的经贸往来和联系,根据吉林省对韩经贸关系的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吉林省发展实际,综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5.1.1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吉林省要积极谋划十三五规划纲要,合理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则,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充分发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用,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关系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对外经贸事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5.1.2 制定对韩经贸发展战略
从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角度看,要加强吉林省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就需要制定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对韩经贸发展战略,从而为双方的经贸往来和联系提供战略保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韩经贸发展战略的布局和制定。(1)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吉林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应的战略时,应清醒的认识到东北亚未来的发展契机以及对韩经贸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通盘考虑对韩经贸的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2)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最为重要的是借鉴和创新山东等发达地区的对韩经济合作战略,山东作为引进韩国外资的桥头堡,在经验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制定对韩经贸战略时,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鉴成功经验,快速缩小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距。
........................
第 6 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和展望
随着“一带一路”布局不断展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带动性和辐射性不断增强,吉林省和韩国间的经贸往来将不断加深,从 2014 年的数据看,对韩国进出口总额 71937 万美元,出口总额 44811 万美元,进口 27126 万美元,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吉林省和韩国贸易关系的深入开展,吉林省作为中韩两国间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发达省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吉林省对外贸易以及对韩贸易的内容,为积极开展吉林省和韩国经贸交流,深化双方区域合作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吉林省与韩国在深化多领域合作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从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上分析,双方区域合作和贸易往来符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目前吉林省和韩国间的经贸合作较其它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吉林省要积极把握“一带一路”的良好机遇,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主导,开展多领域对韩经贸合作,提升双方区域合作能力和关系,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
(2)近年来吉林省和韩国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并不合理,认真分析影响吉林省和韩国经贸关系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五点:吉林省经济结构不合理,出口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吉林省对外贸易公司的竞争能力较差,缺乏知名的品牌;吉林省对韩经贸层次较低,整体贸易空间渠道比较窄,对韩输出能力差;吉林省的招商引资能力较弱,政策落地以及招商审批效率较低;吉林省和韩国的民间交流水平低,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吉林省和韩国双边贸易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
(3)吉林省在进一步深化对韩贸易关系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省的经济结构问题,吉林省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步伐,在对韩贸易中要积极培养品牌企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其次要拓宽双边贸易渠道,增强“走出去”战略和双边的各领域合作交流,最后吉林省要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及“长吉图发展先导区”的政策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吉林省和韩国贸易新局面。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越南汽车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及措施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目前 FDI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包括越南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家经济较弱后、资金不足、其他资源还有限的背景下,越南已经进行工业化、现代化,所以在融入国际经济体的阶段,为了发展国家经济,特别是工业,越南要注重 FDI 问题。FDI 为国内社会经济创造了发展动力,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并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为提高国家全方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越南党和政府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长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已经意识到了吸引 FDI 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吗,要积极落实吸引 FDI 的项目,完成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越南共产党在第九届全国大会上,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010 年至2020 年阶段,已经肯定“促进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到 2020 年越南成为一个工业国家的目标”。
越南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把汽车工业作为工业的领头行业。汽车工业包含机械制造,冶金,铸造、样板、材料、电子等基础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其他生产领域,从此推进电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塑料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并对配套行业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汽车工业对于发挥国家经济,尤其是工业方面具有领头作用。另外,汽车工业发展在越南进入汽车时代还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控制贸易赤字,避免浪费进口汽车和汽车配件的外汇资源。
事实证明,汽车工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还需要高新技术。通过 FDI 项目,投资企业会转让新技术、生产专利、汽车制造技能。所以在汽车工业方面吸引 FDI 可以一方面筹资,另一方面也迎来了世界高新技术和管理制度。
另外,通过.汽车工业的 FDI,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高新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机械设备来提高专业技能和经验。
政策尚未完善也是阻碍越南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越南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规划,但是汽车关税过高,限制车辆、对应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汽车关税不断改变并提高,导致消费者购买时存在困难。汽车相关政策不仅有矛盾,而且不断升级,使各企业难以应付。
..........................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的许多不同层次的专题文章,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有关经济和工业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数量庞杂。如下:
阮文科在《汽车工业发展措施》一文中分析了越南汽车行业从 1995-2010 的现状,分析行业受限的原因,特别研究了发展战略中的非理性因素,如采取措施减少零部件进口税,为了给投资者压力而来的原车的进口税。此外,笔者还指出其他因素,如:越南汽车行业不能良性发展和价格制定偏高,是因为越南汽车行业的周边产业还相对落后。需要发展汽车行业的周边产业才能有一定的竞争力。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促进越南汽车行业的发展。
陈英方(2004)博士论文”一些措施提高吸引 FDI 的国家在 G7 组(西方七国集团)发展越南汽车工业“。这项研究提及越南汽车行业吸引 G7 国家的 FDI的现象。文章谈及了在越南 G7FDI 的特点和限制及其原因,就此提出一些紧急措施(可以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和长期措施(改变外商直接投资的看法和创新工作作风,加快加入 WTO 的步伐, 加强宣传,促进投资),实现了良好效果并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共筑汽车行业的未来。
phung xuan nha(2000)FDI 服务马来西亚工业化对越南的经验“。. 河内. 世界出版。2000。这是第一次有系统地对关于马来西亚 FDI 问题进行探讨。关于FDI 对马来西亚工业化的影响现状成果与评价,笔者研究比较深,并且也指出一些措施政策来吸引外商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
梅玉强(2000)“完善政策和制度以吸引外商进入越南汽车配套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已经分析出国内政策对吸引 FDI 有很大的影响,提出一些措施组织吸引外商进入越南汽车配套行业进行直接投资。笔者要继续研究和分散投资实行许可证,解决所有制和使用土地问题,创办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措施,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劳动者工资政策。
越南 工商部. “2010 至 2020 年越南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计划的展望”. 总目标是发展越南汽车行业并接受和应用世界的先进技术。通过挖掘和逐步完善的技术和设备,可满足大部分以往出口的汽车及机件对越南汽车市场的需求。
.............................
第 2 章 越南汽车工业情况
2.1 越南汽车工业历史概况
越南汽车工业包括三阶段:
(一)1991-2003 年(兴起)
在 1991 年之前,由于长期战争,越南汽车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是以国有小企业为主。自 1991 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以来,越南政府开始吸引外商,并先后建立起 14 家外商企业直接对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总投资越过 8 亿美元,年生产能力超过 17 万台(主要包括和平汽车生产联营公司(VMC)、湄公汽车公司,明星汽车公司,福特(越南)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越南)汽车公司、丰田(越南)汽车公司、大发 VIETINDO 汽车公司、大宇汽车公司、五十铃(越南)汽车公司、铃木(越南)公司、日野(越南)汽车公司),这些企业主要是生产小型汽车和商用车。从 2003 年开始,越南政府开始限制摩托车进口,从而汽车消费需求增长强劲,越南也从“摩托王国”转向“汽车之国”。
(二) 2004-2007 年(调整)
由于越南本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率低下,生产技术能力相对落后,同时缺乏创新精神和研发优势,导致企业产能不饱和,越南几乎一半以上的汽车及零部件来源于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进口,因而长期受到高关税(2004 年以前为300%,2004 年为 220%,2005 年为 180%)的影响,越南汽车零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自 2006 年 5 月 1 日开始,越南进口的汽车均为使用半年以上 5 年以下的二手车,但二手车税种多,税率高,也导致越南汽车零售价格不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优势进驻越南市场。
(三) 2007 年以后(发展)
越南加入 WTO,用于生产需要的进口货物的进口税也随之大幅下调,这样就使得越南汽车消费市场在 2007 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其中以 16 家汽车工业协会成员构成的越南主要汽车企业占据整体市场的 85%以上。随着汽车零部件进口比例降低,中国汽车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逐渐大量打入越南市场。
.......................
2.2 越南汽车工业特点
2.2.1 越南汽车市场现状
2.2.1.1 主要特点。
(一)容量较小,发展较快。
由于越南汽车及零部件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导致其成本高于其他各国同类车型,再加上居民生活水平尚低,购买力弱,道路基础设施较差,交通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城市规划并不能适应汽车市场发展,综合以上原因,在 2000 年以前,越南每年的新车销售数量仅仅在 6000 辆左右。随着 2000 年越南政府颁布了《企业法》,许多私人企业随之产生,从而使得越南汽车市场的销量急剧上升,据统计,2000 年越南汽车市场的销量为 13955 辆,到 2001 年销量增长到19556 辆,2002 年,销量更是增长到 26200 辆,近年来,越南汽车市场的销量不断增加,到 2014 年销量增长到 60074 辆车,到 2015 年销量增长到 97715 辆。
(二)现状和预测。
据越南贸易部统计,2004 年前 5 个月,越南汽车市场交易并不活跃,共实现交易 17870 辆,而 2004 年前 5 个月进口车辆达到 7805 辆,同比增长 6.6%,其中大部分是以极低价格进口的二手车。同时,越南汽车工业协会(VAMA)前 5个月销售额仅为 10065 辆,同比下降 3349 辆。 近年来, 越南汽车市增加迅速,2014 年越南汽车市场达到 157800 辆车,2015 年达到 245000 辆车。
总的来看,越南国内汽车市场具备一定的潜力。据越南工业部工业政策战略研究院报告预测,到 2020 年越南汽车市场需求量将增长到 2800000 辆/年,据越南交通运输部预测,2030 年参加流通的车辆总数将达到 3500000 辆车
..........................
第 3 章 越南汽车工业吸引 FDI 的现状 .............. 26
3.1 越南汽车工业吸引 FDI 的状况 ................. 26
3.1.1 投资规模 ................... 26
第 4 章 泰、马、中汽车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及启示 .... 41
4.1 泰国汽车工业吸引 FDI 的经验 ............. 41
4.2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吸 FDI 的经验 ............ 42
第 5 章 越南汽车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措施 ..................... 48
5.1 提高政府对 FDI 协调管理的能力 ..................... 48
第4章 泰、马、中汽车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及启示
4.1 泰国汽车工业吸引 FDI 的经验
近几十年来,泰国经济在东南亚地区增长迅速,其中 FDI 对泰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在汽车工业领域,泰国政府把 FDI 与工业化阶段及其战略相结合,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鼓励国内资金在 FDI 汽车工业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关于 FDI,泰国是一个政策开放,持续,行政管理有效的国家,这也增加了泰国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从 1960 年泰国汽车工业开始发展,当时泰国的汽车都是进口来的。为了改变国家汽车行业依赖进口的状况,泰国政府成立了泰国汽车工业公司,为了国内汽车组装工业的发展,泰国政府决定采取大量进口汽车(CBU)的办法吸引外国投资者。泰国规定,通过联营的方式,外国投资者在泰国企业投资不得超过合金的 50%,另外,泰国政府在国内促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增加汽车的国产化率。对于使用国内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发动机、排挡等的 FDI 企业,泰国政府给它们许多优待政策,其中包括:最多 8 年的免税、进口设备免税、以及签证、工作执照、土地使用权等。此外,泰国政府还鼓励建设 R&D 中心,从而使人力资源培训得到发展。
由于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几乎所有的汽车强国如美国、西欧以及日本都对泰国的汽车行业进行大量的投资,这给泰国带来许多现代汽车生产线,从此,泰国汽车生产的能力不断发展。1961 年,泰国汽车年产量仅仅为几千辆,但到1996 年,其年产量已经达到 55.9 万辆,但在 1997 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泰国汽车产量下降了大约 36 万辆,近年来泰国汽车产量较为稳定,2006 年达到123.8 万辆,2008 年达到 139.4 万辆,2014 年产量约 200 万辆。日本企业也在泰国进行投资和生产,Auto Alliance Thailand 合资汽车企业(AAT)是 Ford 与 Mazda联营的企业,它努力帮助泰国工业建设 Sukosol & Mazda motor 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也在 Rayong(Bangkok 的附近)投资建立工厂,产量约 4万辆/年,其发展原因主要是因为低成本汽车已可以满足东盟市场的需求。
........................
第 5 章 越南汽车工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措施
5.1 提高政府对 FDI 协调管理的能力
政府在创造稳定及顺利的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给一般的 FDI 活动和汽车行业的 FDI 活动创造法律框架。为了实施的好这个作用,需要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能力:
5.1.1 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手续麻烦事一个在越南减少投资环境的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给外国投资活动投资的顺利需要建设一个管理体制,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级的线索,目前需要:
对于 FDI 活动,继续推进给国家的省及城市分级国家管理,目的是发挥灵活性、创造力、自主权、地方政权的自负责按照集中原则、统一规划、结构、政策及体制的管理。其中,发放 FDI 预案的许可证之后注重分级国家管理。加强部委的检查及指导,在实施分级国家管理于 FDI 中严肃的处理违反法律、政策、规划的,包括停止非法投资许可证的效力。
在 FDI 活动管理按照每个国家管理机关的职权中建立紧密结合国家管理机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投资规划部保证实现它的作用,就是国家管理机关于外国投资,帮助政府统一管理 FDI 活动,是部委与地方的一个线索解决发生问题在 FDI 企业的活动之中。部委与地方有汽车组装,生产的 FDI 预案实施定期交班制度。同时在汽车生产领域中,国家管理机关和外国投资者保持对话。
行政手续需要明确,颁布规定必须公权机关公开表明行政手续,坚决严刑处理公务员的无责任、诛求、消极为了简单化发放 FDI 投资的许可证,并逐步扩大范围投资许可的预案。
推动合资以发展交通网,为了打造汽车行业,国家必须给予外资者一定的建立条件和发展交通的环境。可以说这是基本因素决定于越南交通系统的发展,同时也是增长国家汽车需求的间接因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