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3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本文研究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以及影响因素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从实践意义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自身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日本作为东亚经济体的重要国家,长期位于中国贸易伙伴的前列。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逐渐由产品层面细化到产品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价值链在每个环节进行分割,进而形成“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已经从过去的“商品贸易” 转变为“任务贸易”,这导致以商品总值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出现统计偏差的问题。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分析一国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贸易利得,具有极大的误导性,特别是对中国、墨西哥等加工贸易盛行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2015 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 35%。中国加工贸易的生产模式是从国外进口中间品和原材料进行组装加工,再将制成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因此,中国出口中包含大量的国外增加值,自身创造的价值有限。为了弥补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固有的缺陷,经合组织(OECD)和世贸组织(WTO)提出了依托世界投入产出表的附加值贸易测算方法,该方法以价值增值为核心,准确地测度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真实利益,反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国出口的价值来源。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但鉴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中日两国的贸易量比较小。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两国恢复友好邦交以来,由于地缘优势以及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等因素,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尽管受到领土纠纷以及历史问题的影响,两国的双边贸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规模是处于稳步提升的。据统计,1972 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仅为 17.187 亿美元,而 2001 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就已经达到了 450.782亿美元,增长了 16.2倍。自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的一名成员之后,由于存在入世效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增幅得到迅速提高,从 2001 年至 2008 年几乎每年的出口增长率都在 8%以上。截止 2015 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为 1358.971 亿美元。以往学者主要采用传统贸易核算方法研究中日贸易,而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无法反映一国贸易的真实情况。因此,有必要运用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贸易利得。
.........................

1.2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对中日贸易研究、增加值出口的测度研究、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得出本文的研究主题。
(2)投入产出法。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以商品总值为核心,忽略进口中间品的问题,高估一国的贸易总额。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运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测算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
(3)比较分析法。本文在测度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比较中国对日本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增加值出口,并比较不同行业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
(4)实证分析法。本文在第五部分构建 1995—2011年 33个行业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以便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
1.2.2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六个章节来探讨研究主题。具体而言,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中日贸易和增加值出口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从产业间分工理论、产业内分工理论、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对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详细阐述,从而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从出口总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出口地理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对日本出口的现状,从而获得对中日贸易更为直接的了解;
第四部分根据 Johnson and Noguera(2012)提出的方法,从整体和行业层面测算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反映中国在中日贸易中的真实贸易利得;
第五部分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建立 1995—2011 年 33 个行业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
第六部分基于第五部分的实证研究结论,为提高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间分工理论
产业间分工是在最终产品贸易的背景下不同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分工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生产成本的大小决定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是否具有优势,因此,各国倾向于生产其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绝对成本低于本国的产品。绝对成本低的产品在国家贸易中有绝对优势,通过国际交换可以提高社会福利。绝对优势是由一国有利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是该理论存在缺陷,即不能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仍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利,未能找到决定国际分工的真正原因。基于此,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各国只要专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并通过国际交换,就可以实现本国社会效率的提高。但是上述两种理论均未研究贸易双方如何对贸易利得进行分配的问题。
随后,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该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分工。该理论阐述各国应该充分考虑本国要素禀赋的实际情况,生产并出口以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以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该理论还进一步阐述贸易趋向于消除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随之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越来越脱离实际,这引起里昂锡夫对 H-O 理论的质疑。里昂锡夫利用美国的数据对 H-O 理论进行检验,发现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劳动密集型专业化生产,而不是基于资本密集型专业化生产,这是与 H-O理论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证据。
........................

2.2 产业内分工理论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种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即一国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的产品,国家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竞争。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产业内分工理论应运而生。产业内分工理论主要从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偏好相似等方面来分析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产业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的差异化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交换,通常由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类型构成。其中,水平型分工是基于同种产品的异质性,主要研究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其理论基础是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而垂直型分工是基于产品要素投入的差异,主要研究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其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理论。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在张伯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水平型产业内分工模型,该模型用产品的差异和规模经济来解释产业内分工。该模型认为,即使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类似,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同样可以进行贸易,并且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社会效率,实现共赢。同时,水平型产业内分工可以增加国内消费者可得的产品种类,从更多的产品选择中受益;而生产者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将选择集中生产某种产品。
法尔威和凯克斯基借鉴 H-O 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建立新的 H-O 模型,即垂直型产业内分工模型,主要是将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产品特性相结合。该模型假设两个国家要素禀赋存在差异,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不能流动,并且产品存在垂直差异性(质量不同),此外还假定消费者收入决定对异质产品的需求。该模型认为,相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的产品质量更高。因此,该模型仍然可以用要素禀赋的不同来解释国际分工。
.......................
第 3章 中国对日本出口的现状分析 ................... 16
3.1 出口总体规模 .................. 16
3.2 出口商品结构特征 ................. 18
第 4章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测度 .................... 22
4.1 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测度方法 ....................22
4.2 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测度结果分析 ................. 24
第 5 章 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0
5.1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30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1

第 5 章 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计量研究的基础在于构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计量模型,而一个合理模型得以建立的关键在于:首先能否采用一个合理的指标对被解释变量进行量化;其次关键的解释变量是否都纳入到模型中。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实证中将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设定为被解释变量,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选择以下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不同生产要素的比例分配,本文仅考虑劳动力和物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物质资本是指物质形式的生产资料。在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中,物质资本是生产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同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模型,阐述了影响一国产出水平的要素除了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之外,还包括物质资本。
(2)要素充裕度:这一指标衡量不同国家要素密集度的差异,本文主要分析劳动力和物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充裕度。
(3)相对要素生产率:关于如何界定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劳动生产率来表示,指投入单位劳动的产出;二是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指单位产出中投入所有生产要素的效率。与劳动生产率相比,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全部投入要素的效率而不仅是劳动的效率,因此本文选择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考察中日两国相对全要素生产率。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中日两国区域合作的背景,在分析中日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测算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从而量化中国对日本出口,并反映中国在中日贸易中的真实利益。接着,基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利用 1995—2011 年 33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要素密集度有助于提高中国对日本增加值出口,且前者对增加值出口的影响更显著。同样,两种生产要素的充裕度对增加值出口的增长具有积极效应。(2)从要素比例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在要素密集度不变的情况下, 两种生产要素的充裕度对增加值出口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