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带有着与生俱来的政治色彩,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因此在成长与探索、前进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改革历程。国企改革从权力下放到放权让利,从两权分离到现代企业制度,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随着进程的推进,我们看到了弊病与问题:依靠国家扶持、国负盈亏、毫无企业活力、行政性大于企业性等等。在这几十年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从两次失败到初奏成效,再到步入正轨,着眼点大都放在体制改革上。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改革方法跟上时代脚步。
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国有企业深切地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残酷与激烈,产品品种的多元化、质量的高级化、生产周期的最小化,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让我们不得不摒弃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思路与方式,在多年进行体制改革后,现在则需更多关注和重视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比如:供应链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有关供应链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更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论坛和会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比如:中国供应链及物流圆桌会议、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行政性职能的特殊性质,相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政府的束缚与国有资产的捆绑不得不使其在发展供应链管理的道路上显得局促。因此,为使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既能体现出国有资产的优势,又能与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接轨,探寻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神形兼备”的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不但有利于监督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赋予国企企业活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自从供应链一词引发了行业关注热潮,随即而来的供应链管理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因为人们越发认识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例如美国学者 Michael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已提到价值链的概念,也就是供应链的前身。James Womack 和 Daniel Jones(1996)在《精益思想》一书中把价值链的概念拓展为价值流,使得在理论基础上又向供应链靠近了一步。直到Reiter(1996),他吸取了前者的研究经验,整合了以上二者理论的基础上,终于首次提出供应链的概念。相继而来的更多国外学者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定义与延伸,如美国学者 Stevens(1989)对于供应链管理的起点与终点给出了较为准确的定义。Harrison(1999)将供应链从线性的“单链”转向为非线性的“网链”概念。Mentzer et al(2001)针对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于不同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之后,推荐了一个通用性很强的定义。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1996 年美国两家咨询公司 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 AMR Research (AMR)牵头成立了国际供应链协会(SCC),并创建了 SCOR 模型,即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近百年的历史,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交替下,众多学者为了探索改革途径与方法对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张文魁和袁东明(2009)通过对于国有企业改革 30 年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全面地梳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理清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脉络,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得失,并对包括供应链相关内容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与建议。陈佳贵(2000)针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阐述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与途径,从国有经济调整、国有企业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包括供应链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卫兴华、张宇(2008)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针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研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做出了深入分析。吴晓波(2007)站在人民的角度上针对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与互相博弈展现出了三十年企业变革的艰辛历程。
在研究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体制改革已经不能满足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发展,现在更需要的是运用先进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于是众多学者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究。骆建文(2009)通过对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概念与流程、采购成本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等几个方面,揭示了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规律及运作模式。刘宝红(2015)从一名实践者的角度阐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实践,通过多年来在海尔、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日立等多个国企、私企以及外企公司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运用供应链来解决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帮助企业从“小采购”迈向“大采购”,实现供应链转型。宋华(2015)通过对中国供应链的研究发现中国逐渐从“世界工厂”转型成为“经济体”,供应链的需求从简单的生产分配转向了如产业服务化和贸易金融,展示了中国企业塑造全球价值链的过程,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对供应链进一步改善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障碍和挑战。
......................
第 2 章 我国国有企业“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形成背景
2.1 供应链管理概念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也就是: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紧密相连,彼此以食物营养关系联系起来的序列,像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共同构成的。
那么,像食物链一样的供应链又是什么呢?在企业系统内,各种环节之间通过流转而形成一种联系,叫做供应链。也就是:原材料在企业系统内通过一系列加工与流转,使各个环节紧密相联,彼此以上下游关系联系起来的序列,像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也是由生产者(供应商)和消费者(最终用户)共同构成的(如图 2.1)。
根据《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6)的定义,供应链的概念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在供应链流程中,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五个阶段来看,供应链流程的四个环节可以分别体现为:顾客订购环节、补充库存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获取环节(如图 2.2)。
.....................
2.2 计划经济阶段国企供应链发展特点
在计划经济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所有制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作为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体现,政府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或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价值、价格、货币等资本范畴只作为核算符号形同虚设而被忽略,市场机制被看作为社会主义的异己物而加以限制。这样的体制由当时的历史阶段决定,它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同时,也严重抑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国有企业从原材料、生产人员、产品生产计划到销售统统都是根据国家计划执行,完全没有自主权,只管完成国家计划的生产任务,不用担心销量与需求。因此,国有企业供应链最大的特征就是:一切按照国家计划按部就班。
第一,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本没有市场,销售价格由国家确定,就是说政府决定买卖价格,产量也由政府计划安排,完成计划的就是好企业。企业完全不用担心产品的销路问题,不用担心库存积压导致的成本上升问题,因为如果成本上升原材料购买出现资金问题只需向国家政府部门写报告申请即可,这样国家拨款扶植原材料采购。所以,供应链的设计根本不用考虑节约成本、采购机制与销售问题。
第二,不用担心人员问题。国企员工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分配,不能多一人也不能少一人,工人工资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 8 级工资制度,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不挂钩。所以,供应链中人员管理毫无激励机制。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就是任政府操控的木偶人,那么存在其中的供应链就像是牵引线,一头在国家手中,一头连接着企业。政府通过下达指令制定目标,先是原材料的采购由国家拨款出资,再是分配人员与负责人进行工作安排,接着是安排生产,按计划完成后,检验产品,物流运输,销售定价一系列环节都是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按部就班进行,此时的供应链的运转轨迹,如同自行车上的链条,运行在固定轨道上,周而复始,机械被动,不管是否合理,不论是否有效,不问是否匹配,唯一重要的是由政府牵引、掌控。
.......................
第 3 章 我国国有企业“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 ....... 11
3.1 供应链管理“形”之三个特性 ............... 11
3.1.1 三个特性 ............. 12
第 4 章 “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以 A 公司为例 ... 22
4.1 背景介绍 ............... 22
4.2 公司现状 ............ 24
第 5 章 结论 ....... 32
第 4 章 “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以 A 公司为例
A 公司是一家国有航空维修服务企业,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旗下一家运输保障型企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机轮刹车维修服务供应商和国内首家能够为所有航空公司提供机轮及刹车维修、交换、租赁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维修企业。该企业拥有一套关于维修生产服务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既具备了供应链的基本特性也囊括了符合国企特色的两大机制。然而,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的各种航空维修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MRO 市场基于饱和状态。因此,作为拥有国有企业特殊性质的 A 公司来说,生存状态出现危机,那么通过“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用为其解决问题。
4.1 背景介绍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空运输量的突飞猛进,据 2014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运输总周转量来说(如图 4.1 所示),2014 年中国民用航空业全程运输总周转量为 748.12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 76.39 亿吨公里,增长 11.4%。其中,旅客周转量 560.34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 58.91 亿吨公里,增长 11.7%;货邮周转量 187.77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 17.48 亿吨公里,增长 10.3%。2014 年,国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 508.00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 46.96 亿吨公里,增长10.2%。国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 240.11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29.44 亿吨公里,增长 14.0%。从机场业务量来说,2014 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32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0.2%。从运输机队来说,截至 2014 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 2370 架,比上年增加 225 架。从机场数量来说,截至2014 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 202 个,比上年增加 9 个。从航线网络来说,截至 2014 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 3142 条,按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703.11 万公里,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 463.72 万公里。定期航班国内通航 198 个城市,定期航班国际通航 48 个国家 123 个城市。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强调一种集成的管理方法,无论是企业内部功能的集成、企业一体化的管理、合作伙伴业务的协同、价值链的协作还是网络经营的一体化,都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供应链整体资源配置的最优。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下的国负盈亏,到市场经济下的政企分开,都离不开行政性与企业性这两种属性。保护国有资产,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国有企业不可动摇的本质,因此无论经历过多少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国有企业仍旧拥有着自身特有的气质。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国有企业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后仍然屹立不倒,愈发蓬勃发展,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神形兼备”的国有企业供应链是本文最大的研究成果。
根据在国有航空维修企业多年来的工作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国有航空维修企业,总结出一条“优秀的”国字号供应链应该既保持了集成统一性、链接连贯性及功能服务性,又要符合“国企气质”的监督机制与倒逼机制的结论。
希望“神形兼备”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运用到国有航空维修企业中去,在竞争激烈的飞机维修市场中能够披荆斩棘。尽管国企的身份会受到限制,但是同时政府的政策也让其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优势,那么建立一条符合公司自身情况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才具备了人和的条件,这样一来公司的美好未来才会指日可待,发展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