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家通常会出现产业内贸易现象,这类现象可通过新贸易理论进行阐释,其他国家之间则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采用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解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中国目前己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诸如起重运输设备行业已经存在着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同时,起重运输设备贸易额中占比较高的美国和印度,分别是具有较髙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双边贸易模式中,新贸易理论关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两大核心因素是否仍适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值得进行研究。
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诸如起重运输设备等制造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产品出现了产能相对过剩2的情况,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浪费;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提升国际分工位次成为我国继续保持外贸优势的重要手段。因而,在考虑贸易伙伴時点的前提下,通过产业内贸易,能否通过诸如"一带一路"等手段化解产能过剩;能否通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最新设备,从而提升我国在该产业的国际分工位次,将成为我国能否实现经济增速换挡的关键。
因此,本篇论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印度起重设备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验证新贸易理论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的产业内贸易模式是否依然适用;二是寻找起重运输设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二、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方面发展迅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升及相应配套体系的完善,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利用这些资金及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通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基础,进而使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这种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IMF报告,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己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体,考虑到目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早年以低端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面临较大考验,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的疲软也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因而我国对外贸易模式需要从过去"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进行转变。
.........................
第二节研究思路和边际创新
一、研究逻辑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逻辑为提出问题、理论回顾、分析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五个部分。
提出问题主要是关于目前我国贸易结构所面临的问题、起重运输设备的行业如何发展产业内贸易。
理论回顾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同时为后文的研究做好理论上的铺垫。
阐述现象主要是通过对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介绍,充实本文的背景。
分析原因主要是寻找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并对其相关关系方向进行判断。
提出对策主要是结合前文的问题与分析的结果,提出能够促进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本文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简单回顾及产业内贸易理论起源、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中外作者有关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文献为研究该产业的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根据目前理论及现状的发展前沿,更好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建议方向。
2、实证分析
本文将2004-2013年中国与美国、印度起重运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市场结构、产业资本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等作为解释变量,进行OLS回归,得出相应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力度和方向,从而为针对性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实证方面的支持。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传统贸易理论回顾
一、古典贸易理论
目前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即毎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其绝对擅长生产的某种特定产品,这称为该国的绝对优势,利用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化的专业生产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该学说从分工的角度出发,首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使得传统重商主义的模式被打破。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賦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可以看作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两国生产效率的绝对差别,而在于其相对的优势。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专业化地对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最终实现狂会总福利的增长。这一理论扩展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基础,表明即便是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其相对优势从贸易中获利。
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强调比较优势,从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一俄林,解释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是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对于比较优势的产品,一国总是会倾向于出口,同时对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一国倾向于进口。这类贸易理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不同产品的贸易做了比较充分的解释。然而,自1970年以来,这一类贸易理论对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很难解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点,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定,使得传统的贸易理论相对来说具有完善的体系,但由于过于强调理论上的完全性,使理论部分偏离了实际。如假定技术系数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不存在规模经济等。但完全竞争市场通常很难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规模经济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而在现实世界中普遍被观察到。
第二点,二战后特别运1970年后,相似商品品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并且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甚至贸易额较大部分的比重主要发生在这类产业内贸易之间,对于这一现象传统的贸易理论很难进行合理解释。
......................
第二节研究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及产能过剩相关文献
目前直接有关中国与美国、印度的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直接讨论中国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文献也比较有限,相关的文献如胡君茹提出中国的运输设备行业其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说明该产业的贸易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鹿鼎对于起重运输设备的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未来该斤业将取得快速发展,同时市场格局也将逐步从目前的激烈竞争形成几家龙头公司为主的稳定格局。陆大明则从技术的角度表明我国目前其中运输设备质量一般,与国外的同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的文献更多集中在对于中国与印度和美国较为宏观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洪洞洞认为从中印两国目前的贸易状况看,两国贸易仍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如何能够基于两国各自的优势提高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值得思考;此外蔡春林基于贸易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对于频繁中国产品反倾销的现状,认为两国的竞争并不能影响双边的贸易继续向好发展,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黄盛平对美国后危机时代所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长期处于低端这一问题,结合美国的经验得出启示,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建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港口机械的逐渐幅起,郑见粹7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港口装卸设备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部分港机设备己处在世界上较为领先的地位。中国制造的港口机械己稳步进入世界,能够在全球港口机械市场上进行配置。
研究我国产能过剰方面的文献主要有韩国高2011年通过计量模型得出了制造业走大行业产能过剰的结论;刘航9则通过对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考核等因素探讨导致产能过剩的政策层面的原因。
......................
第三章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现状...............20
第一节起重运输备产业概况.............20
一、起重运输设备行业特点...............20
二、起重运输设备行业未来发展庭势...............22
第四章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39
第一节计呈模型的框架.................39
第二节影响素分析及推论...............40
第五章对策与建议............51
第一节促进中美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对策..............51
第四章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第一节影响因素分析及推论
本节将对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进行解释,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在中美、中印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方向进行推测。
规模经济指的是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规模经济的假设前提便是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送是与传统贸易理论最重要的不同点之一,也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规模经济通常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主要指的是后者,即企业的设备和制造的工艺不断改进,管理组织生产的能力不断改善,从而生产成本随产出增加而下降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推论一:规模经济对中美、中印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为正。
当企业规模的扩大时,在降低成本和技术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将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但同时,也可能由于规模经济实现产品专业化而对行业产品多样化产生阻碍。但考虑到起重运输设备作为通用机械类别,其产品水平差异性较小,因此,预计规模经济对中美、中印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为正。
2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一般是让不同的消费者对于相同的商品产生不同的偏好,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外观或者部分功能上的差别导致的。按照产业组织学派的观点,产品差异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产品差异化使得同一市场企业之间互相区别开来,产业内贸易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企业以产品差异为基础争取市场有利地位的过程。
.....................
第五章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促进中美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积极引进外资,改善投资软环境。产业资本的投入是影响中美两国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发展最弱的一项,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如第四章所述,由于产业资本投入包含跨国企业的投入,特别是目前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及转向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FDI的投入出现了趋缓的态势。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外资吸引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具体来看,可以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的管理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影喃了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心、,因此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为美国等外商投资企业创造出一个完善的投资环境。二是优化起重运输设备产业的发展;作为实现我国增速换挡的代表性行化,政府通过给予外商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提升其投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提升我国在该行业的技术水平。
提升产品差异,开发产品品类。从直观的感受看,起重运输设备属于产品差异不大的行业,而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产品差异是促进中美产业起重运输设备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认为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尽管对产品的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对于中美产业内贸易来说,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若能提升产品的差异性,可以更好的促进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产品的售后,在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种类的前提下,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中国企业的核也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需对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行提升,企业不能仅仅注重生产环节,也要更多的关注产业链的上下游情况,获取价值链中的更高份额。最终实现提高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在中美起重运输设备贸易中的比例。
扩大零部件贸易,继续发挥规模经济。从第三章的描述中可以发现中美之间的起重运输设备贸易多为相关零部件,这反映了两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位次,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生产具有一定附加值的产品,符合"优进优出"的外贸战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根据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生产也是促进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力度最大的因素。因此,在中美起重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过程中要在继续发挥两国比较优势的基拙上,努力赶超我国与发达園家的差距,从而实现外贸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