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分销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归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命题,围绕这个命题的已有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笼统看待,实际上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由多个产业构成,分销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产业。从相关数据看,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而分销业增加值占56.5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则为36.42%,是生产性服务业中增加值占比最高的一个行业气因此,就理论意义而言,要想系统且深入地研究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问题,必然要对分销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进行探讨。
企业的创立者最初由广东购货销售,随着成本的上升而转为当地制造。义乌纺织品制造从无到有并最终形成集聚,分销业集聚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是最主要的推动力。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兼具商业大国和制造大国的双重身份,分销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国家往往制造业集聚程度也较高,两者联系紧密。因此,有必要从产业关联视角对集聚现象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集聚外部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主要体现为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只讨论了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有少部分文献涉及了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但基于产业关联角度研究协同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从中国现实来看,浙江和广东多地区的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企业出口,成为中国出口的鲜明特点之一,研究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的快速发展,不能回避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1.2主要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将研究方法归纳如下:
第一,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即在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演、数理推导等方法,构建起纳入中国因素后的理论模型,以期说明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协同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在实证分析方面,将首先对大样本产业与微观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处理,得出研究所需的样本结构。结合所使用的数据并综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选取合适的指标,并基于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统计推断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第二,采用比较分析法。在同样的研究主题下,对省际层面、地级市层面的样本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或者对不同细分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期得到对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协同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机理:文献述评
2.1产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机理与实证
2.1.1产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机理:企业利消最大化视角的分析
Krugman提出,制造业集聚可能会降低企业出口进入成本。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模型。该模型设定企业可以选择在国内销售或出口,总成本由生产和分销成本构成,且生产和分销成本与销量负相关,并假定国内外的分销成本不同。模型将制造业集聚归为出口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求解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企业最优国内销量和出口量,由此推出企业出口的可能性。理论推导得出以下重要假说,即出口进入成本是制造业集聚的递减函数,潜在出口者可以从制造业集聚中获益。构建理论模型对制造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该模型设定国内外市场为垄断竞争状况,每个企业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企业可以对国内外购买者实施价格歧视措施。假定边际成本不取决于产出,则当期总经营利润是国内外市场边际成本和需求的函数,在考虑预期收益和财现率的前提下,同样将制造业集聚作为企业出口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求解,得出制造业集聚与企业出口可能性呈正向关系。
用制造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替代原模型中跨国企业集聚溢出效应,并且将其炉展为讨论制造业集聚对出口决策及出口强度两方面影响的模型。他们假定所有产品在国内生产但可以在国内外销售,企业成本分为生产和分销成本,且企业成本是产业水平研发支出和出口量的递减函数,其中国内分销成本小于或等于国外分销成本。将制造业集聚因素纳入模型后,通过求解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最优国内销量和出口量,并由此推导出口可能性以及出口占总销量的比率。模型推论为: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与制造业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
2.2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随着产业集聚理论以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逐渐从宏观层面深入到徵观层面,引发了众多学者对服务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以及单一产业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思考,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在围绕协同集聚的研究中,大多针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协同集聚展开,而从跨产业视角考察服务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特别是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为数不多。另外,在现有文献所进行的实证检验中,很少釆用中国数据样本,少数采用中国数据样本的研究则只涉及到大产业层面和省际层面,深入到细分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还有待完善。
鉴于此,未来的研究趋向可总结为三点:第一,从单一产业内细分行业协同集聚研究转向不同产业间成对产业协同集聚研究;第二,从大产业层面的跨产业协同集聚现象研究转向细分行业层面的跨产业协同集聚研究;第三,从单一产业集聚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转向跨产业角度研究协同集聚的出口溢出效应,通过研究多产业协同定位问题继而促进贸易结构优化。
3分销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协同集聚:中国现实阐述........24
3.1分销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动态变化视角的考察.......24
4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机理分析................52
4.1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内在机理:成本和预期收益视角的分析........52
5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实证检验........68
5.1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地区与行业层面的实证......68
5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基于之前的模型推导,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理论命题进行检验。一是采用中国省际和地级市层面以及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是否存在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现象,并且通过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检验,试图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在产业协同集聚程度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是采用东部典型城市和典型细分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出口溢出效应,这一检验又分为两个层面,即协同集聚对企业出口决策及出口强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协同集聚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还利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分企业规模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5.1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地区与行业层面的实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现象。该现象可以用的产业集聚成因理论进行解释,即制造商为了接近市场而在其附近形成集聚,从而可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减少买卖双方的沟通成本。因此,在研究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时,应将分销业集聚纳入考察范畴,但以往文献大多围绕对外开放、规模经济、城市化等传统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6结论、政策含义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提示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该论题的研究有益于实现分销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而且有望对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章将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并根据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1结论
本研究通过四个方面的工作探讨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并找到相关支持证据:一是对现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归纳;二是对分销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从地区和行业层面进行现实阐述;三是对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及其出口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推导和模型构建,并给出相关命题猜想;四是利用分地区和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相关命题。上述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基于中国现实情况阐述,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推导了协同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的实证模型,并给出了两个相关命题。通过理论推导可以发现,正是追求企业成本最小化和地区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促成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协同集聚相关的成本包括了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顾客搜寻成本和沟通成本,而与这些成本相关的制造业细分行业通常是强分销依赖性行业。为了研究协同集聚对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纳入协同集聚因素的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扩展模型,模型推导基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出以下命题猜想: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和分销成本,提高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可能性和出口强度。
2.本研究实证检验的核心论题是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协同集聚是否提高了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可能性和出口强度。首先利用省际和地级市面板数据分地区和行业对协同集聚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在全国、省际、地级市三个区域水平上,都呈现出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现象。但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出现了“浙江现象”、“:宁现象”和“上海现象”。(2)产业特征差异是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分销业集聚对强分销业依赖型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如纺织业)集聚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而对弱分销业依赖型,强资源、能源依赖型的制造业细分行业集聚的正向影响较小或无显著正向影响。其次,本研究利用中国东部17个地级市2005-2009年7个典型制造业细分行业和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出口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示,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是制造企业出口可能性和出口强度的显著正向影响因素,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分企业规模的子样本检验也支持了以上结论。
参考文献(略)
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集聚与出口溢出效应:机理及实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分销,业,一,制造业,协同,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我国对非洲贸易及投资的多边阻力与空间溢出
-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银行效率提升研究—基干
- 国外市场规模扩张与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基
- 民粹主义、出口多样性与中等收入陷阱——跨
- 民营上市企业海外并购规模的决定机制研究—
- 融资成本视角下的农业价值链融资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鞋类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家具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 天津市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式概述
- 山东与台湾出口贸易政策及环境之比较研究
- 谈谈国内海水产品出口贸易之生态价值损失与
- 基于生态足迹之我国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概
- 中国四大经济板块FDI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 日本标准提升与山东省对日农产品出口概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 出口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