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经济板块FDI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44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FDI 的快速发展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的一大热点,中国自从1992 年开始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后,FDI的流入量逐年增加,并于2002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截至 2011 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超过1.17 万亿美元(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1),连续20 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海外投资目的地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技术转移等渠道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江锦凡,2004;刘文勇,蒋仁开,2006;毛英,闫敏,2011;唐俊波,2013;王丽丽,赵勇,2009;禹佳,2007;Blomstrom & Kokko,1998)。然而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无论是投资项目数,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额,均表明绝大部分FDI 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他内陆地区所占的份额较少。在 1987-2011 年期间,东部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是70.67%,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总比重仅为29.33%。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 3 个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中国 FDI 在各区域间的不平衡分布(孙姗姗,朱传耿,2008;任建军,阳国梁,2010;魏后凯,2002;曾国良,2009;张欢,2007;张建华,欧阳轶雯,2003;Golley,2002)。为了促进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在这些地区实行了相对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从图 1-1 可以看出,自 2000 年以后中国的FDI 流入存在分散化的趋势,2000-2011 年,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 FDI 流入量分别由 37.20 亿美元、29.36 亿美元、19.07 亿美元增加至289.97 亿美元、356.48 亿美元、302.51 亿美元。而且,在这段时期内东北地区FDI 在全国的占比由8.22%上升至13.38%,中部地区FDI 占比由6.49%上升至16.45%,西部地区 FDI 占比由 4.22%上升至 13.96%。然而,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比例上看,与上述3 个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 FDI 流入依然处于显著的优势地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FDI 的区域不均衡分布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者认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吸引 FDI 流入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继而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FDI 的区域分布体现的是不同区域所具有的的不同区位因素,例如政府激励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劳动力成本和质量等。自从中国政府采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后,这三大区域的整体投资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检验以及比较中国四大经济板块吸引FDI 流入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与吸引 FDI 相关的具体政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则在不断扩大。本文选取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四大板块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四个区域在FDI 影响因素上的区别与联系,为地方政府在吸引 FDI 方面提供符合本地区区位优势的政策建议,利用 FDI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理论意义:理论界存在众多的关于 FDI 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其中有些研究是分析在国家层面的 FDI 影响因素,有些研究是基于区域层面,还有一些研究集中研究省域、县域以及更小地理单位的 FDI 影响因素。而在区域层面对中国 FDI的实证研究多数是基于相对过时的区域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十一五(2006-2010)规划中,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区域被划分为四大板块: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划分也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因此本文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 FDI影响因素在区域层面实证分析的空白。

第2章 文献综述 本章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本篇论文的理论背景和实证背景

2.1 节主要回顾了关于FDI 影响因素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2.2 节主要回顾了关于FDI 影响因素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2.3 节对过往的研究作简要的文献评述。

2.1 FDI 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Hymer(1960)在他的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最早提出市场的结构和公司的具体属性才是解释外商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并强调了专有技术和专利对跨国公司的作用,从而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Buckley & Casson (1976)则以交易成本为基础,认为企业拥有的某些垄断优势并不能说明它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FDI 的主要动机在于企业希望通过以内部中间品市场取代外部中间品市场,从而降低公司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Venon(1966)则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成本对产业区位的决定作用,很好解释了一些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投资区位问题。Dunning(1977)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所有权优势、区域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Kojima(1978)的边际产业理论则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解释,该理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在Thunnen(1986)和Weber(1997)的经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FDI 理论研究也开始强调区位因素在FDI 决策的重要性,区位理论主要致力于解释跨国公司 FDI 在地理区位方面的决策行为。
根据Kindleberger(1969)的理论,所有权优势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属于跨国公司特有的,能够向海外附属机构转移,并且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Blonigen(2005)认为这些跨国公司所特有的所有权优势是属于公司内部的公共产品,在一个部门内使用这些公共产品的同时并不影响其他部门对该类产品的使用。这些优势包括:品牌、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渠道以及其他特有因素。Lall & Streeten(1977)详细列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可能具有的垄断优势(表2-1)。


2.2 FDI 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关于 FDI 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 FDI 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具体国家和区域FDI 分布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解释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特定国家或者特定国家的特定地区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活动。具体的因素选择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地理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法律因素等。
Wei et al(1999)利用中国 28 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 FDI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较高对外贸易水平、较低的工资水平、更好的基础设施、更优惠的外资政策以及更强的研发实力均有助于吸引 FDI 的流入。
许罗丹,谭卫红(2003)在邓宁的OLI 理论框架下构建局部调整模型,分析了影响FDI 分布的因素,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规模等因素对我国吸引FDI 有着正向影响(尤其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杨晓明,田澎,高园(2005)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 1995-2002年中国178 个城市的FDI 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的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认为,这四个主要地区的 FDI 选择模式各有不同,表现在:聚集效应在环渤海地区不明显;教育水平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影响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工资成本已经开始对长三角地区的外资分布产生影响,但在其他地区不显著。
Blonigen,Ellis and Fausten(2005)以日本国内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对数单位模型分析了1985-1991年期间日本企业在全世界FDI活动的区位选择行为。他们发现 FDI 的存量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新的 FDI 流入,FDI 的区位选择存在自我强化的现象。
王立平,彭继年,任志安(2006)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 29 个省 FDI 的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进行了经验研究。证实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劳动力成本、市场化水平、累计的FDI和开放程度等区位条件是决定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和沿海地区虚拟变量的作用却不显著。

第 3 章 中国FDI的发展历程与区域分布............................... 19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FDI 的发展历程............................ 19
3.1.1 试验阶段(1979-1992) ............................... 19
第 4 章 FDI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8
4.1 市场规模 ................ 28
4.2 劳动力成本 ........................... 28
第 5 章 中国四大经济板块 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3
5.1 变量指标选取 ................... 33

第5章 中国四大经济板块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章基于FDI 的区位理论构建实证分析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001-2011 年间中国四大经济板块的 FDI 影响因素。中国的所有省份划入四大板块中,即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沿海,总计占据了 9.5%的国土面积;东北地区占据了 8.2%的国土面积;中部地区占据了 10.7%的国土面积;而西部地区作为面积最大的经济区域,占据了71.5%的国土面积。
本章的结构如下:5.1 节分析了六个影响因素在实证分析中的代理变量;5.2节说明了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样本,以及所使用数据的主要来源;5.3 节构建实证分析所需要的双对数线性模型;5.4 节使用Hausman 检验的方法,在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间进行选择;5.5 节主要是面板回归的结果分析。

5.1 变量指标选取
⑴ 市场规模:本文选取各省GDP 来衡量市场规模的大小(PGDP),单位是亿美元。一般来说,一个区域 GDP 规模越大,其潜在的市场规模也就越大,市场规模的预期符号为正。
⑵ 劳动力成本:使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WAGE)作为代理变量。单位为美元。由于人均 GDP 与年工资水平均是以人民币衡量,因此本文使用年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人民币转换为美元。劳动力成本的预期符号不确定。
⑶ 劳动力质量:鉴于受教育水平是劳动力质量的最重要反映,本文使用各省每万人中普通高等院校毕(结)业生人数作为代理变量(GRAD)。劳动力质量的预期符号为正。
⑷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两个解释变量代表区域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电信发展水平。其中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为各省经过面积调整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内河航运里程量(TRANSPORT),即各省每万平方公里上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内河航运里程量,预期符号为正;电信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为各省经过面积调整的光缆线路长度(TELECOM),即各省每万平方公里上光缆线路长度,其预期符号同样为正。其中,各省地理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FDI 的流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四大经济板块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因此鉴别和分析四大经济板块FDI 的影响因素便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在 FDI 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大经济区域吸引 FDI 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每个区域选取能够显著影响该区域FDI 流入的影响因素。
本章的安排如下:6.1 节根据上一章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节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四大经济板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的 FDI 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自1999 年以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经济发展,同时引导 FDI 更多的流向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国政府逐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朱选祥,2012)。然而,区域FDI 的分布依然是偏向于东部地区。根据邓宁的国际投资折衷理论,如果外商投资者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均是给定的,那么东道国地区对FDI 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与该区域所拥有的区位优势。由于资源禀赋在中国各区域间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同时经济条件以及政府政策因素在各区域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自区域吸引FDI 的区位因素也是不同的。根据 FDI 的区位理论,在第 5 章中,作者利用面板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四大经济板块 FDI 流入的影响因素。其结果清晰的表明,FDI 的影响因素在四大区域区域间是不同的。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⑴ 市场容量的大小可以显著地影响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FDI 流入,在这四个地区里,市场容量与 FDI 流入是正相关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东北地区的市场容量变动最为敏感,对东部地区的市场容量变动是最不敏感的。
⑵ 劳动力成本方面,在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对FDI 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降低其对 FDI 的吸引力,与之相反,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反而会提升其对 FDI 的吸引力。
⑶在所有四个地区中,劳动力质量因素对区域 FDI 的引入均发挥着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均可以正向地促进区域FDI 的流入,同时在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活动对劳动力质量水平的高低最为敏感。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