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家庭汽车的普及率将越来越高,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在 1992 至 2002 年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为 15%,是同期世界汽车市场增长率的 10 倍。2002 年我国正式加入 WTO 以后,我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受到进口汽车的严重冲击,反而出现爆发性增长。从 2012 年到 2017 年的汽车产销数据如图 1 所示。由该图可以看出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是逐年增加的。汽车的普遍使用也带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首先能源消耗严重,特别是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其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污染了空气,增加了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 CO2的含量,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
..................................
1.2 文献综述
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越来越注重考虑消费者和周围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基于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社会三个维度研究汽车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下面章节,我们将对有关产品生命周期进行评价:从环境、成本和社会三个维度学者所做的研究,以及当前对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进行简要介绍。
1.2.1 环境生命周期评估
针对环境维度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从严格意义上说,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评估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产品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再使用和产品维护,直至再循环和终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的工具[1]。Stefanie Hellweg 曾在《Science》上指出,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测算并优化产品的环境绩效,支持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并指导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但它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2]。当前我国企业需要利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从而预测企业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这一研究的意义同样适用于汽车领域。
随着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向。我国汽车行业也顺应时代潮流,由传统的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这一趋势发展。针对这样的市场前景当前诸多学者都对电动汽车展开了深入研究,很多文章都考虑了汽车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张雷[4]等就以国内某两款同一车型的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命周期分析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比内燃机汽车动力系统高很多。
...........................
第二章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
2.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的概念与发展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Life Cycl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是一种对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正面效益综合起来进行的一种评估方法。Andersson[37]最先尝试将可持续性原则考虑到生命周期评价。之后的学者A. AZAPAGIC[24]在 2000 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有提到过企业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评估的指标包含三个方面:环境,经济和社会。而 Klopffer[36]首次明确提出了将三个生命周期的技术整合形成 LCSA 的想法。UNEP/SETAC 在 2002 年发起的有关生命周期的相关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命周期评价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后期 Benoît C[14]发表了产品生命周期社会评价原则,完善了社会生命周期的评价的理论框架,Ciroth [38]发表的文章标志着生命周期正在向着融合环境,成本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评价的方向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的研究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它可以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设定在同一个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上来对产品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预测评价,给以后企业和社会某一产品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方向。
..........................
2.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
2.2.1 生命周期评估的方法
这里介绍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实际上主要针对环境生命周期的评价。在1997 年出台的 ISO14040 中将生命周期评价分为四个阶段:定义目标和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具体解释如下:
目标和范围确定主要包括:研究之前需要了解研究该产品的目的和系统边界,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位,对产品做一些必须的基本假设,输入输出原则的确定,需要获取的数据类型及对采集的数据的要求的确定。
清单分析主要是对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过程。清单分析是生命周期评价中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清单分析,我们可以比较科学和具体的了解到每个阶段所涉及到的物质清单,从而对此分析除与环境,成本和社会有关的数据信息,使得我们的评价结果更加可靠,具有说服力。详细的清单分析的程序,我们可以参考图 2-1[25]。
........................
第三章 汽车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模型构建 .................... 13
3.1 汽车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概述.................... 13
3.2 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13
第四章 汽车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20
4.1 环境、成本、社会维度生命周期评价........................ 20
4.1.1 汽车环境生命周期评价 .................. 20
4.1.2 生命周期成本评价 .................... 23
第五章 汽车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分析 .................... 34
5.1 结果分析.................... 34
5.2 敏感性分析.................... 36
第五章 汽车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分析
5.1 结果分析
通过环境、成本以及社会三个维度对两类车型进行分析研究,Topsis 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优于燃油汽车,但是还有明显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下面具体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首先,三个维度标准化的结果如图 5.1 所示,对比可看出,环境和成本维度电动汽车要优于燃油车,但是社会维度,燃油车略优于电动汽车。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环境方面,由于本文主要考虑原材料生产和汽车运行阶段,在生产阶段,由收集到的数据看,燃油车和电动车对环境的污染基本相当,但是在运行阶段,相对燃油汽车,电动车主要消耗的是电能,所以功能单位电动汽车电力损耗对环境的污染要远低于燃油汽车直接消耗汽油对的环境污染,综合起来电动汽车在环境维度更有优势。
(2)成本方面,本文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全生命周期耗用的消费者成本,从 4.1.2 章可看出初始的购置成本和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电动汽车是偏高的,但是当前政府对电动汽车补贴力度较大,并且在后期运行过程中能源成本较低,所以综合起来成本方面较燃油汽车更低。
(3)社会方面,电动车并没有燃油车有优势,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五个利益相关者中电动汽车比较具有优势的就是政府,其他方面电动汽车相对燃油汽车并没有优势。原因如下,从工人角度分析,由于电动汽车毕竟是汽车企业新成立的部门或分支,各方面制度,体系都有待完善,所以工人的满意度相对燃油汽车可能并不是很高;消费者角度分析,虽然政府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但是毕竟消费者眼中可能从汽车技术和市场成熟度角度考虑,觉得还是燃油汽车比较可靠,所以电动汽车消费者的评分并不是很高;当地社区两种类型的汽车评估结构相当;社会角度,燃油汽车满意度高于纯电动是因为社会维度考虑剔除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避免与前面环境维度发生评价重叠,所以剩余社会方面评价指标综合起来燃油汽车高于电动汽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环境,成本和社会三个维度对某品牌燃油车和另一品牌电动车进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将两个不同品种车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相对燃油车,电动汽车是否具有可持续方面的优势。 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
(1)对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进行计算:本文在对燃油车和电动车进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之前通过清单分析的方式收集到有关环境的数据信息,而后通过信息搜索和发放问卷来获得有关成本和社会的数据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处理专家对三个维度的赋权结果,得到三个维度权重,通过 Topsis 方法将三个维度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出电动车的可持续性是优于燃油车的。当然通过整个计算的过程我们也会发现电动汽车在社会维度是不具有优势的,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首先,在社会生命周期评价中,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政府作为五个利益相关者之一;其次,本文采用了 Topsis 方法将环境,成本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融合综合评价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是之前文章中没有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语言描述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转化为定量的计算,更加准确可靠。
(3)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文中选择了处于同一区域不同的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对比,排除由于区域差距过大造成的评估不准确或者没有对比价值的这种现象。除此之外考虑到环境,成本,社会三个维度可能存在评估指标重叠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在社会维度评价中就剔除了一些环境方面的重叠指标以此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