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取决于城市功能在空间布局上的精准定位,并与区域内产业结构相匹配。事实上,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形成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城市功能的定位具有参考作用,例如某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尤其发达,城市规划者往往会倾向于将该城市打造成为商业中心;另一方面城市功能的定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这种作用的形成通常是以支持性产业政策来引导和推动的。不同于对单个城市的研究,区域经济更加注重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和互动,并体现在城市功能的溢出效应和跨地区产业链上,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和优势互补,实现城市群一体化的高效发展。因此,将城市功能放置在整个区域的层面,从跨区域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联动关系,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更具针对性。然而,这种空间上的联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的演化过程,需要借助时间的流逝加以体现,这就要求研究同时具备空间性和时间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的代表主要系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其中尤以长三角地区人口规模和 GDP 规模领先,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匹配更加成熟,对研究区域经济更有代表性。因此,本文即以长三角城市群的江浙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 2002 年、2007 年以及 2012 年共计 10年的跨度期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情况,探究二者的联系和互动,从中发现演化的特征和趋势,总结联动规律,从而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从“产业链”和“时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城市功能的演化情况。以时间和空间角度为切入点、基于产业链的分析进行城市功能演化的规律和机理研究,是探索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以及两者互动关系的一种新方法与新思考。
文中以长三角为重点研究区域,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江浙沪地区的城市功能情况、产业链情况以及两者耦合关系的深入研究,剖析产业链与城市功能演化的内在动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产业链与城市功能演化的关联机制与效应,探讨通过产业链优化实现城市功能优化的机制与途径,并提出有效的政策手段与措施。研究成果希望能为江浙沪各地区通过产业链构建引导城市功能合理定位与空间优化、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参考。
1.2.2 研究意义
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亦从这两点出发,首次选择用产业链的视角探索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情况,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此外,本文的研究选择了江浙沪地区 2002 年、2007 年以及 2012年共计 10 年跨度期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图示演绎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产业链与城市功能在空间演化上的联动关系,试图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产业链和城市功能的演化特征和趋势抽丝剥茧,并进一步将产业链上升到跨区域产业链的视角,完成对空间演化过程的动态分析。由于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较大、内容分析繁琐,因此现有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适当地补充了相关研究的缺漏,更提供了从跨区域产业链视角分析城市功能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同时,本文通过梳理和探究产业链与城市功能在空间演化上的互动机理,深入挖掘在产业链发展和变动的影响下城市功能如何定位以及城市的功能布局如何能成功引导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匹配,为江浙沪地区城市规划建设、空间的优化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功能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城市功能的概念界定
城市功能的概念在不同学科范畴有着不同的界定。社会学界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依靠城市,城市已成为现代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城市管理学表示,城市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依托体、文化承载体和经济中心等几个方面。城市地理学则倾向于使用城市职能一词,认为它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处于城市本身之外的部分所起的作用。在城市经济学看来,城市是市场集合而成的,在有限的空间地域内多种经济市场要素(住房、土地、劳动力、运输等等)彼此关联所形成的网络系统,为交易的实现提供服务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国外地理学界表示,城市中的各类生产、服务活动也均可列入城市功能的范畴。
对于城市功能的内涵,众多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理解。王菲(1997)认为,城市在某区域的文化生活、经济和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任务并且因此形成的效能即为城市功能。张付刚(2011)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背景一定的情况下,在各种作用力的推动下,对城市自身及周边要素合理地统筹、规划、协调以及引导使其相互作用以达到合理运行目的的运作系统即为城市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表中》(1999)中的定义为: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分工和发挥的作用。
不同学界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城市功能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市功能的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功能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分析,并在结合产业情况对城市功能进行研究。
...........................
2.1.2 城市功能的研究现状
2.1.2.1 城市功能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将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体系进行梳理,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城市功能的理论基础和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经济基础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1939)、安德鲁斯(P.B.Andrews)和蒂鲍尔(C.M.Tieboul)等。该理论以城市中劳动雇佣是否为基本部分为依据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把城市的经济活动区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前者指该城市以外需要服务的活动,后者指该城市本身需要服务的活动。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本经济部门决定了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且两者间呈乘数增值效应关系。在其测量方面,马拉蒂和汤普森提出了区位商法、阿历克山德森提出了正常城市法、厄尔曼和达西提出了最小需求量法。
(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理论。早在 1933 年通过的《雅典宪章》中就有了城市功能分区的论述,把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作为城市的四大功能。现代的城市功能分区指在不同的城市用地基础上,相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一般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中心区和文化区等。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芝加哥学派,有同心圆学模式(伯吉斯,1925)、扇形模式(霍伊特,1939)和多核心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1945)。同心圆模式指城市各功能区在不断变化转移的情况下,呈同心圆状由内而外扩展;扇形模式指城市功能区在受交通影响下,沿着交通线呈扇形向外延伸;多核心模式则是指城市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郊区等,以及相对较为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功能区,它们一同构成城市地域。
............................
2.2 产业链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2.2.1.1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
相对而言,产业链的概念其实比较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学者基于国外价值链、生产链和供应链等理论提出的。我国对产业链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萌芽于 1990 年至 1996 年,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学术界定和系统研究,主要从农业生产化的角度研究,以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于 1997 年至 2000 年,学术界和企业开始意识到从种植业、林业扩展到畜牧业等各方面使用产业链概念;2001 年至今稳步成熟,企业和政府开始将产业链理论用于经济社会实践并初具成效,研究范围不断开阔,涉及到各类产业的发展研究。李心芹(2004)研究表示,傅国华是最早提出“产业链”的学者,思想的萌发来源于 1990 年至 1993年立项研究的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
由于产业链是偏向于中国化的名词,国外学者很少有直接的研究,可供借鉴的有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理论等相关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链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同时容易使产业链的概念与价值链、供应链等概念发生混淆,引起研究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辨析区分。
价值链(Value Chain)最早由哈佛商学院迈克尔 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提出,阐述了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过程,指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法。在他看来,企业是集设计、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整体,全过程的活动可用价值链表示,并认为价值链表现为增值动态过程,把彼此间看似无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联系起来。起初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仅限于企业内部活动分析,后来扩大到企业间行为关系分析。其价值链的构成主要有企业生产、销售、后勤、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人事、财务、研发、采购等支持性活动。有学者以波特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将其运用到产业层次进行分析后得出“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如卢明华、李国平(2004)指出,当价值链理论针对的对象由某个企业变为整个产业时,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Jeffrey F Rayporth 和 John J.Svikla(1995)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状态下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
............................
3 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现状 ................. 27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27
3.2 江浙沪地区经济总量与结构分析 ..............................28
4 产业链、城市功能测定及其互动效应的理论分析 ........... 33
4.1 城市功能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33
4.1.1 城市功能的测定方法..................................33
4.1.2 城市功能的影响因素..................................33
5 基于产业链的江浙沪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研究 ............... 44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44
5.1.1 研究方法............................................44
5.1.2 数据说明............................................44
5 基于产业链的江浙沪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5.1.1 研究方法
本文实证研究部分采用总—分—总的形式,首先通过纳尔逊法测定江浙沪地区的总体城市功能并将相应研究值与全国均值进行纵向比较,对比分析江浙沪地区的总体城市功能特征;同时,以 2002 年、2007 年以及 2012 年三个时间点,共计 10 年的跨度期横向比较概述江浙沪地区的城市功能的总体变化情况。其次,从分地域和分功能类型两个维度深入研究江浙沪地区的城市功能情况,一方面选取江苏、浙江和上海各城市作为深入研究对象,运用纳尔逊法和多角度对比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该地区主要城市的具体城市功能情况;另一方面以图示的形式按照不同城市功能类型研究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过程,从而实现从区域总体到具体城市的研究过渡、从数值分析到直观图示分析的研究过渡。再次,基于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经济距离等指标测定江浙沪地区的产业链,并从产业链的组成、各产业关联度以及主导产业等方面加以分析。最后,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江浙沪地区整体城市功能空间演化进行耦合联动分析。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重点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试图从数据、图示等多个维度探析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情况,从而总结出演化的特征和趋势;其二是希望通过江浙沪地区主导产业链的测定,研究产业链的演变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内在耦合联系,既对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情况进行机理分析和解释,又以产业链的视角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优化策略。因此,本文的结论部分将根据上述研究重点的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以下几点:
(1)经历长时间的城市功能演化,目前江浙沪地区已经形成涵盖商业、金融、工业、交通运输等多功能城市群综合体。其中,商业中心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大核心城市呈点状分布,通过溢出效应辐射周边城市;金融中心则由上海的国际金融与浙江积极活跃的小微金融形成优势互补;工业中心依靠江苏省的制造加工聚集区形成规模效应,并配合浙江省极具特色的服装纺织轻工业为整个江浙沪地区尤其是上海的商业、电子通信以及高技术装备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产能保障;交通运输中心则凭借江浙沪地区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南京、镇江、交通枢纽城市上海、徐州以及优良的深水港口城市舟山、连云港等打造海陆空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为江浙沪区域的物资供应、人员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提供快速便捷的传递。城市群中各城市充分发挥各自的地理位置、产业规模、国际地位等比较优势,形成了江浙沪区域内上下游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空间产业链,从而打造长三角区域分工明确、功能齐备、等级合理的网络状总体发展格局。
(2)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与产业链的演变存在某种耦合联动关系。首先,城市功能与产业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重叠,通常城市功能突出的城市都拥有一条或多条相对应的产业链甚至是主导产业链;其次,某类城市功能在某个城市中逐渐强化亦或是选择性退出,往往体现在产业链的延长或缩短(APL值)、关联度更加紧密还是趋于松散(F 值)、产业链升级为主导产业链亦或是反向降级,二者总能够在某些细节变动上凸显相同的趋势,并且这些耦合关系往往是显著的;最后,不同城市间城市功能类型的内在联系可以借助产业链的种类和结构加以印证,因为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业部门通常是跨区域的价值输送,从而城市间的产业布局会因产业链的存在而保持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到城市功能上就形成了不同城市间城市功能上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略)
产业链视角下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